① 泉州的歷史名人
1、歐陽詹
歐陽詹,字行周,福建晉江潘湖歐厝人,歐陽詹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一生沒有離開國子監四門助教這個官職。歐陽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遷到晉江,傳至歐陽詹為六世孫。
② 古藺的古今歷史名人、文化名人
鄧均吾
鄧均吾(1898-1969),名成均,古藺龍山鎮人。1916年就讀於重慶廣益中學,酷愛新舊詩詞,結識吳方吉,交往甚密。1921年在上海泰東書局編輯所工作,結識郭沫若後,步入文壇,從事文藝創作。不久,加入新文學社團創造社。次年協同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編輯《創造季刊》。後又與林如稷等組織淺草社,創辦《淺草》文藝季刊。1932年在上海辛墾書店譯書,譯有《人類悟性論》、《科學概論》等作品。
1934年回鄉,從事教育工作。任古藺縣立初級中學教員、校長。1937年去成都,任《興中日報》、《建國時報》主筆,參與車耀先主辦的《大聲周刊》工作,並撰寫抨擊時局等方面的文章。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旋即加入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從事黨的文學、新聞工作。
次年返鄉。任中共古藺縣委書記,以教育工作為掩護,舉辦黨員訓練班,提高黨員素質。1943年任古藺縣教育科長。抗戰勝利後,他代表教育界被選為縣參議員,積極支持改造雪山關古藺分社的斗爭,並對時弊給予抨擊。1947年赴重慶北碚勉仁中學任教,後去金堂、營山縣政府、重慶市參議會任秘書,從事黨的地下活動。
解放後,參加重慶市文教接管委員會工作,先後擔任重慶市人民政府文化局文藝科長,重慶市文聯秘書長和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重慶分會副主席,四川省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紅岩》、《奔騰》等文藝月刊主編。被選為重慶市歷界人民代表和政協常委。"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9年9月3日病逝.1979年2月中共重慶市委在市政協禮堂為鄧均吾舉行追悼會,並予以昭雪平反.後輯有《鄧均吾詩詞選》。
傅華封
傅華封(1869-1929)名傳山,一名嵩炑,古藺鍋廠壩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試補學官弟子員,時華封26歲,有鑒於縣境匪患頻仍,荼毒鄉里,乃棄仕途,招募丁壯,籌辦團練。不久當上團總,帶兵肅匪,地方安靖一時,縣人稱慶。平時多為地方群眾平爭息訟,調解糾紛;又熱心地方建設,倡導修橋補路,整修街道,得群眾擁戴。
傅治匪,招致匪恨。光緒二十三年四川總督岑春煊派守備黃國禎來藺視察,匪首唐順安、雷少堂乘機行賄,誣告傅華封"明團暗匪、貪贓枉法",黃國禎將傅華封誘至行館扣留。當地群眾,憤然集伙與官方械鬥,將傅華封救出,一面將黃國禎捆送巡檢司,遞解至敘永軍糧府,控訴黃的誣陷罪。岑春煊得知,不得已令將黃解至資州收監候審。傅華封的聲望益增。
光緒三十年,永寧道趙爾豐率部來古藺進"剿"苗溝,設行轅於柘木溪。地方團練協剿,搏殺數百人。傅為趙出謀劃策,深得趙的贊賞。
光緒三十一年,趙爾豐任建昌道,奉派赴巴塘辦理事務,邀傅華封作幕僚,委為"幫辦"。繼後進軍德格,至宣統元年(1909年),川藏邊患平息,傅華封因隨征有功,改任知府三品銜。
宣統二年,三岩部族進行掠奪活動,阻撓川藏邊境交通,傅華封奉令率兵彈壓,攻佔三岩,俘虜千餘人。但嚴明軍紀,指令不準搶奪財物和虐殺留寨的婦孺,派出通事(翻譯)入山,曉諭招撫政策,首領和協從紛紛投誠,邊患再度得到平息。傅華封得道員分省補用,賞二品銜。
宣統三年,傅華封代理川滇邊務大臣後,在康巴地區加快改土歸流的步伐,收繳各地土司印信,改任流官,設委員,廢除土司世襲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時呈奏摺,擬建西康行省。西藏同胞為他修建生祠,以志感戴之情。
傅華封執法嚴,不徇私情。辦團練時,匪首許三與傅本是姑表姻親,被傅華封拿獲,按律處以極刑。後進駐康藏,曾對三軍約法,不得有違當地民俗。傅華封長子家驤,隨父進藏,違犯此令,被華封重責四十軍棍。
辛亥革命爆發,川督趙爾豐企圖作最後掙扎,密電傅華封,率駐打箭爐軍馳援成都。傅部來到雅安,被新軍彭光烈部擊潰,傅被俘解成都聽處。當局勸降,傅華封不從;在監禁期間,寫成《西康建省記》一書,記述清末康區各地改土歸流經過,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民情風俗等,史實較詳。當局重其才,免予加罪。民國成立後,傅華封以清朝遺老自居。曾一度去北京探望趙爾豐親屬。後,舉辦碗廠、油房等實業。於民國18年病故。
奢香
奢香,彝族,古藺落洪壩人。幼時聰明多才,受族人稱贊。14歲嫁往水西。夫靄翠為明初貴州宣慰使。明洪武十六年(1383)因夫年老,奢香代理其職務。
時貴州都督馬曄仗勢欺人,羅族人民常反對馬。馬早恨奢香傲慢,想消滅羅人,如香入府審訊。施加鞭笞等刑,以激起羅人反抗而用兵鎮壓他們。香不妨其辱,立誓報復。羅人聞訊集結起來,請香殺馬曄而造反,奢香拒絕他們的請求,求助於夫的同知之妻劉淑貞。淑貞要香上告,香採納他的建議。
十七年,淑貞先上京為香告關,後令香入朝,香控告馬曄逼迫羅族人造反的事實,明太祖說:"吾固知此奴妄。汝誠苦馬都督,吾為汝除之,然汝何以報我?"香答:"貴州東北有間道可通四川,梗塞未治,願刊山通險,世給驛使往來。"太祖應允,乃召馬曄返京問罪下獄,並叫香回家,開辟道路。
奢香返鄉後,組織人力,開辟偏橋、水東,西達烏蒙、烏撒,和自偏橋達容山、草塘等道路,又在境內設立龍場九驛:即龍場驛、陸廣驛、白崖驛、層台驛、金雞驛、谷里驛、鴉閣驛、奢香驛、水西驛,每年供給糧食和馬匹。從此川黔古道暢通,西南邊區商業貿易日益繁榮,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二十九年,奢香病逝。明廷以開辟龍場驛有功特賜香為順德夫人。
陳紹清
陳紹清,1912年12月出生,四川省古藺縣人,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出生,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參加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戰士。參加了長征。長征途中,任紅一師工兵連戰士,參加了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等戰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副師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任解放軍一九三師副師長、河北省軍區廊坊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八一獎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九七九年三月,按副軍職待遇離職休養,一九八八年七月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③ 藏族的起源,歷史,歷史名人
藏族的先民自遠古時就居住於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6世紀山南雅隆部落首領,成為當地諸部的領袖,號稱「贊普」(王)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
,建成自稱為「博」的奴隸制王朝。7世紀初,贊普松贊干布統一整個西藏地區,定都邏娑(今拉薩),在漢文史籍中稱為「吐蕃」。吐蕃建政後,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進入9世紀後半期,吐蕃王室分裂,藏族地區出現長期分裂割據局面。到了元朝,政府把藏族地區的分裂局面統一在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在中央設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區事物。這是中央在西藏設官建制的開始。明朝承襲元朝管理制度。清朝統一中國後,在中央設置理藩院,並任命駐藏大臣,會同地方辦理西藏事物。公元641年贊普松贊干布與唐朝的文成公主聯姻,被唐封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O年,犀德祖贊又與唐朝的金城公主聯姻,由於與東部中原地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會逐步有了很大發展。元朝把藏族地區置於中央王朝統一治理之下,設置由中央管理的三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內的全部藏族地區。明朝也設置了行都指揮使司等地方行政機構。清朝,在中央設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務。對西藏地區正式冊封達賴喇嘛(年)和班禪額爾德尼(1713 年),設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廈」(1751年),並任命駐藏大臣(1728年)。歷屆民國政府也在中央設立了管理蒙藏事務的專門機構。1934年,國民黨政府在拉薩設立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是中央派駐地方的專門機構。新中國成立後,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區籌備處,1965年正式建立西藏自治區。
④ 西藏有哪些歷史名人
十世班禪畫師——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藏族,已故第十世班禪額爾尼確吉堅贊新賜的班禪畫師。
中國一級美術師。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藏傳佛教傳統繪畫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工筆畫學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
1944年生,四川省巴塘縣人。196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
尼瑪澤仁先生曾在美國、英國、法國、印度、奧地利、瑞士、西班牙等國家及香港地區的大型美術館、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訪印、歐匯報展;還曾在日本、新加坡、阿爾及利亞、法國及香港、台灣等地區參加過美術作品聯展。出版有《班禪畫師尼瑪仁繪畫選》、《尼班澤仁》、《藏傳佛教故事》等畫冊。 歌唱家__才旦卓瑪.從{北京的金山上}到[唱支山歌給黨聽]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到現在.她歌聲不停 歌唱家,韓紅
姓名:韓紅
性別:女
原名:央金卓瑪
生日:9-26
星座:天秤座
國籍:中國
地域:中國大陸
血型:A型
嗜好:看書、書法、駕駛
星座:天平座
血型:A
難忘的事:第一次發行個人專輯
喜歡的歌手:SineadO"Connor
喜歡的歌曲:YellowSubmarine
喜歡的演員:姜文、葛優、徐帆
喜歡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喜歡的書:《刀鋒》
喜歡的顏色:紅、白
喜歡的食物:辣椒
最大的心願:舉辦個人演唱會
主要專輯:《雪域光芒》、《醒了》、《歌唱》、《紅》
主要作品:《家鄉》、《風雨中的美麗》、《雪域光芒》、《醒了》、《天亮了》、《天涯》、《歌唱》、《來吧》、《月亮》、《這樣的女人》、《藍》、《在何方》、《浪拉山情》………… 西藏電影人――多布傑
多布傑,198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現為自治區話劇團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影視藝術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
布傑算是藏族演員中出鏡率高的了。他在電影《紅河谷》、《彝海結盟》中分別飾演了藏族頭人和彝族頭人,在電影《極地營救》中飾演漢族飛行員、《心跳墨脫》中飾演校長。 尤其是在電視劇《雪震》、《太陽樂土》、《康定童話》、《愛心無價》、《拉薩往事》、《西藏風雲》、《啊、雀兒山》、《文成公主》、《八瓣格桑花》、《達瑪誓言》、《塵埃落定》等劇中擔任了主要角色。熒屏上,他將人物鮮明的個性、深邃的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 藏族歌手亞東
亞東生於德格,全名叫尼瑪澤仁·亞東,藏語的意思是「天晴了,長壽的太陽
1992年,亞東自費灌制了一張專輯《遊子的心》。亞東的專輯一問世便引起轟動,半年發行60萬盒,一時間亞東的歌聲傳遍整個藏區。1994年秋,中央電視台到拉薩拍攝音樂電視《嚮往神鷹》,一連找了4位藏族歌手,詞曲作者扎西達娃和美朗多吉都不滿意,於是他們想到亞東。這使亞東第一次去了嚮往已久的拉薩,並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音樂電視《嚮往神鷹》。在第二年的中國音樂電視大賽中,《嚮往神鷹》榮獲金獎。 著名作曲家覺嘎
主要作品目錄:
1、鋼琴組曲《西藏掠影》
2、弦樂四重奏《卓諧》
3、《西藏民歌主題鋼琴小曲七首》
4、《第一、二弦樂四重奏》
5、女高音獨唱《春天又來到了西藏》
6、弦樂合奏《舞韻》;室內樂九重奏《無題》
7、領唱、重唱與混聲合唱《吉祥頌》
8、大型民族管弦樂合奏《吉祥之夜》
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
明代前期,藏傳佛教中的格魯派創宗,這是藏教中最有影響的一個宗派,在藏族和蒙古族文化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創立格魯派的是宗喀巴。 松贊干布
吐蕃王朝的締造者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617?—650),《新唐書》等漢文史籍亦作「棄宗弄贊」或「棄蘇農贊」。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贊普,吐蕃王朝的締造者。
⑤ 郟的歷史名人
郟敖
春秋時楚國王孫,被嗣立為王。因為他季父的公子圍掌管軍事,所以方便對他下毒手。就在圍出使鄭國的時候,郟敖生病了,圍在路上聽到這個消息,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於是很快回到了楚國。公子圍趁著入宮探望郟敖的病情的機會,殺死了郟敖。而且殺死了郟敖的兒子莫和平夏。在位四年的他被公子圍奪取了王位,死後葬在郟,稱為郟敖。
郟亶
字正夫(1038~1103),太倉人,北宋著名水利學家。郟亶出生於農家,作自幼酷愛讀書,識度不凡,嘉祐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授予睦州(今浙江省淳安西南)團練,他沒有去上任。終日跋涉於野外,從事農田水利的考察和研究,深究古人治水之跡。熙寧三年(1070年),朝廷詔書天下,徵集理財省費,興利除弊的良策。此時,他已任廣東機宜文字,當即上書建議治理蘇州水田,提出治水主張,他認為,「天下之利莫大於水田、水田之美莫過於蘇州,但自唐以來,經營至今,始未見其利者,其失有六。今當去六失,行六得。」他總結了前人治水的經驗教訓,指出了以往治水中存在的六處失誤,並指出了治水必須「辨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跡等六得。後來他以提出了「治田利害大概」七條,為宰相王安石採納和賞識。為了更好地總結前人治水經驗,他還實地考查了太湖地區治水的歷史,考察了260多條河流,結合自己治水的親身體會和設想,撰寫了《吳門水利書》4卷。另還繪制了許多水利圖,為歷代治理太湖水利的重要依據。熙寧五年,郟亶任司農寺丞,提舉興修兩浙水利。熙寧六年,由於遭到朝廷保守勢力的反對而被罷免。回太倉後,他置個人榮辱於腦後,在住宅西面一塊名「大泗瀼」的水田中,開圩崖、溝澮場圃,實踐治水理論,獲得農業豐收。於是再次上書重申自己的主張,朝廷復任他為司農寺丞,另授江東轉運判官。元祐年間授太府寺丞,後卒於任上,其墓在太倉公園內。
郟亶的治水經驗和方法對歷朝歷代乃至今天仍有深遠的影響。
郟亶墓地
其墓在今太倉弇山園內。據《太倉州志》載:「郟亶墓始築於宋代,有墓道、墓門,兩側有石馬一對,並有專祠一所,後廢。」清同治七年(公元 1868 年)知州蒯德模釐正墓道,修築墓門,重建郟司農寺祠墓,後又廢,現墓側的土墩即為原墓所在地,其上的封樹有櫸樹、黃楊、冬青、老槐、劍麻、棗樹等,長得鬱郁蔥蔥。土墩邊上的郟亶墓為 1993 年 8 月建造的,四周雜樹蔽蔭,松柏環抱,幽靜而肅穆。墓前有一石亭,亭內的重建郟司農祠記碑,倒是真古董,乃清同治七年( 1868 年)知州蒯德模釐正墓道,修築墓門時所立。
郟僑
宋代將仕郎,字子高,很有文才,被王安石所看重。
郟滂
唐朝時期的有名宦官。曾任六合縣宰,能詩,所到之處,都有題詠。
郟倫逵
清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字蘭坡,號「鐵蘭道人」,江蘇常熟人。擅長於畫山水墨蘭,在當時名震一時。存世的作品集有《白雪山房集》。
⑥ 甘孜州巴塘縣弦子的歷史
巴塘縣位於甘孜州西部,東接理塘縣,南連得榮縣,西隔金沙江與西藏芒康、鹽井、貢覺縣和雲南省德欽縣相望,北與白玉縣交界。巴塘幅員面積7844平方公里,人口4.5萬,其中藏族佔95%,是一個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巴塘,最早見於清康五十八年(1719)《清實錄》,系藏語譯音,意為「綿羊聲壩」,含吉祥之意。巴塘縣駐地,原系 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處一片「咩咩」叫聲,藏語「咩」即為「巴」音,因而以聲音定地名,取名「巴塘」。 巴塘是歷史上川藏、滇藏兩條茶馬古道的交匯點,與西藏、雲南一江之隔,是進入西藏的交通要道,是四川進入西藏之前的最後一個縣城,清代就是川西邊陲重鎮。從理塘到巴塘,海拔驟降,這里雨水充足,綠洲一片,因此有順口溜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到了巴塘,忘了爹娘」。 巴塘海拔2000多米左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是康區主要產糧區,也是名副其實的水果之鄉,盛產石榴、核桃、西瓜等,因而巴塘素有「高原江南」之稱。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各族兒女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巴塘是中國知名的「弦子之鄉」。巴塘弦子是一種優美抒情的藏族民間歌舞,迄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巴塘弦子歌舞是集詩、琴、歌、舞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整個舞蹈的節奏由琴手掌握,藏二胡是跳弦子歌舞必不可少的伴奏樂器。在琴手胡琴聲的帶動指揮下,人們繞圓而舞,長袖飄飛。女子蜻蜓點水,逍遙自在;男子剛健有力,激烈奔放。巴塘弦子歷史悠久,在敦煌壁畫、大昭寺壁畫上都有記載。當地人說,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婀娜多姿的巴塘弦子,不但風靡整個藏區,而且蜚聲海內外,成為藏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巴塘縣位於甘孜州西部,東接理塘縣,南連得榮縣,西隔金沙江與西藏芒康、鹽井、貢覺縣和雲南省德欽縣相望,北與白玉縣交界。
巴塘幅員面積7844平方公里。
巴塘人口4.5萬,其中藏族佔95%,是一個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縣。
巴塘,最早見於清康五十八年(1719)《清實錄》,系藏語譯音,意為「綿羊聲壩」,含吉祥之意。
巴塘縣駐地,原系 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處一片「咩咩」叫聲,藏語「咩」即為「巴」音,因而以聲音定地名,取名「巴塘」。
巴塘是歷史上川藏、滇藏兩條茶馬古道的交匯點。
巴塘與西藏、雲南一江之隔,是進入西藏的交通要道。
巴塘 是四川進入西藏之前的最後一個縣城,清代就是川西邊陲重鎮。
從理塘到巴塘,海拔驟降,這里雨水充足,綠洲一片,因此有順口溜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到了巴塘,忘了爹娘」。
巴塘海拔2000多米左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是康區主要產糧區,也是名副其實的水果之鄉,盛產石榴、核桃、西瓜等,因而巴塘素有「高原江南」之稱。
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各族兒女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巴塘是中國知名的「弦子之鄉」。
巴塘弦子是一種優美抒情的藏族民間歌舞,迄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巴塘弦子歌舞是集詩、琴、歌、舞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整個舞蹈的節奏由琴手掌握,藏二胡是跳弦子歌舞必不可少的伴奏樂器。在琴手胡琴聲的帶動指揮下,人們繞圓而舞,長袖飄飛。
女子蜻蜓點水,逍遙自在;男子剛健有力,激烈奔放。巴塘弦子歷史悠久,在敦煌壁畫、大昭寺壁畫上都有記載。
當地人說,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婀娜多姿的巴塘弦子,不但風靡整個藏區,而且蜚聲海內外,成為藏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⑦ 求10個歷史名人檔案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2、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匈奴、東並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
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劉徹下罪己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3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4、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生於神都洛陽,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知曉音律,擅長書法,儀表雄偉俊麗。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後。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後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於泰陵。
5、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後,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 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後,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後。
6、漢高祖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 不事生產。歷任沛縣泗水亭長、沛公、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集合縣中約3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後, 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 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松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 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系。
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 。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
7、宋太祖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征南唐,多有功績。
後周顯德六年(959),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趙匡胤受命往御。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發生嘩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致力於統一全國。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策略,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至其胞弟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復滅亡吳越、漳泉及北漢後,方才完成中原與江南的統一。趙匡胤於961年及969年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解除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期能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976年11月14日,趙匡胤逝世,享年四十九歲,在位十六年。
8、永樂大帝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漢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永樂皇帝等。
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 。隨後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後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樂。
朱棣在位期間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制度,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交趾),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立哈密衛 ,在西南貴州等地區建立行省行政區劃,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統一與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
同時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 。1421年遷都北京,對強化明朝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位期間將由靖難之後的瘡痍局面發展至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盛世,史稱「永樂盛世」。
朱棣駕崩後謚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明長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謚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廟號為成祖。
《明史·成祖本紀》曰「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9、康熙
清朝年號(1662年-1722年)。
在位帝王為:愛新覺羅·玄燁(滿語發音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親政後,在他的努力下,迎來了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次盛世—康乾盛世。從此,大清王朝開始走上繁榮。
10、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歷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歷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歷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歷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並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歷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⑧ 潁川歷史名人
潁川即今河南禹州。
呂不韋,戰國末年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是陽翟的大商人,後來在秦國的政治中產生了重要影響,並召集門客遍匯《呂氏春秋》,成為雜家的代表。
韓非子,中國戰國時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學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散文家。戰國時期韓國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他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今河南禹州人)。秦末農民戰爭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游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司徒。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留侯。
晁錯,潁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輕時學法家學說,漢文帝時為太子家令,有辯才,號稱「智囊」。漢景帝時為內史,後升遷御史大夫。曾多次上書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減諸侯封地、重農貴粟。吳、楚等七國叛亂時,他被景帝錯殺。晁錯的經濟思想,散見於《漢書》的《食貨志》、《爰盎晁錯傳》等篇。
荀彧yù(163-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首席謀臣,傑出的戰略家,被曹操稱贊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書令,謚曰敬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被人敬稱他為「荀令君」。
徐庶,字元直。東漢末年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末潁川一代名士。歸曹後,在魏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對於徐庶,因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對其有精彩的描寫,中國人對他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書中許多情節雖與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薦諸葛,史籍卻有詳細的記載。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據史書三國志記載,龐德公稱諸葛亮為卧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三國志·襄陽記),其中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三國志·蜀書·龐統傳),龐統十八歲時曾會見過司馬徽,劉備會見司馬徽時,司馬徽曾向其推薦諸葛亮和龐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從"司馬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國演義第35及37回的內容來看,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是屬於閑雲野鶴,與世無爭之類型的人物,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且琴藝甚高,與龐統私交甚篤,並稱呼龐統為弟。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軍事家、謀士,世人稱他為「鬼才」。他「深通有算略,達於事情」,曹操說:「唯奉孝為能知孤意。」(《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約生於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於唐肅宗朝(約758年左右)。少孤,相傳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未成,乃改習繪畫。漫遊洛陽時,唐玄宗聞其名,任以內教博士官,並官至寧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宮廷作畫。吳道子的出現,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光輝一頁。他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祥」。就人物畫來說,「吳裝」畫體以新的民族風格,照耀於畫壇之上。「詩聖」杜甫稱他為「畫聖」。宋代蘇東坡說:「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韓愈),書至顏魯公(顏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亦尊吳道子為「百代畫聖」。在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的工匠行會中均奉吳道子為祖師。由此可見,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這幅畫的內容是描寫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降生以後,他的父親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悉達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吳道子主要從事宗教壁畫的創作,他創作的作品題材廣泛,數量也很大。據說寺廊壁畫有三百餘件,有記錄的卷軸畫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題材最多,還有山水、花鳥、走獸等。《送子天王圖》這幅畫反映了吳道子的基本畫風,他打破了長期以來歷代沿襲顧愷之的那種游絲線描法。吳道子開創蘭葉描,用筆講究起伏變化,和內在的精神力量。他在創作的時候,處於一種高度興奮與緊張狀態,很有點表現主義的味道。
褚遂良(596~658)唐初大臣,書法家。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父褚亮,秦王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騎常侍。遂良博通文史,貞觀十年(636),由秘書郎遷起居郎。精於書法,以善書由魏徵推薦給太宗,受到賞識。十五年,他勸諫太宗暫停封禪。同年由起居郎遷諫議大夫。貞觀中,太宗寵愛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諸王的待遇應有一定規格。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謀害魏王泰罪被廢,遂良與長孫無忌說服太宗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即唐高宗李治)。次年遂良被任為黃門侍郎,參預朝政。太宗策劃東征高句麗時,他持不同意見,尤其反對太宗親征。二十二年為中書令,二十三年,太宗臨終時他與無忌同被召為顧命大臣。高宗永徽元年(650),遂良以抑價強買中書譯語人的土地被劾,出為同州刺史。三年,召還,任史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復為宰相。四年,為尚書右僕射。六年,高宗欲廢王皇後,立武昭儀為皇後。他認為王皇後出自名家,並無過錯,竭力反對廢立,由此被貶為潭州都督,轉桂州(今廣西桂林)都督,又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8)死於任所。褚遂良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他傳世的書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聖教序》、《伊闕佛龕記》、《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等,墨跡相傳有《倪寬贊》。
⑨ 巴東歷史名人有哪些啊
寇準(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華州下圭(今陝西渭南縣東北)人。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公元980年)考中進士甲科,年僅19歲。當年秋天即被派任歸州巴東縣令。
朱玉庭 (1909—1997)湖北省巴東縣人。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三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第七師便衣隊班長,紅二方面軍第四師十二團連長、參謀。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河北津南自衛軍營長,八路軍一二0師獨立旅二團副營長,三五八旅七一五團營長、副團長,山西離石支隊支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獨立第四旅十四團副團長,呂梁軍區新絳軍分區參謀長,晉綏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川西軍區溫江軍分區司令員,川西公安總隊總隊長.
黃大鵬1908年出生於湖北省巴東縣五道埡(現溪丘灣鄉宋家埡村)。1958年中共巴東縣委員會和縣人民委員會決定建立烈士陵園,黃大鵬烈士遺骨遷葬於陵園內。1958年4月9日,賀龍給巴東縣人民委員會的信中說:「以黃大彭 (鵬)同志為首的一支革命力量,在和敵人斗爭中,發揮了高度的英雄主義氣概和頑強精神。許多為革命壯烈犧牲的烈士們,是值得我們追念的」。並為巴東革命烈士紀念塔題詞:「革命烈士們的業績永遠鼓舞著我們前進!」黃大鵬烈士同時被國務院表彰為湘鄂西十二革命烈士之一。
譚青松,男,巴東縣茶店鎮人,1980年出生,土家族,中共黨員,解放軍某部隊戰士。 公安部門介紹說,譚青松在明顯不利的情況下,以3處表層刀傷、1處鈍器傷、兩處擦傷的較小代價,成功將窮凶極惡的盜賊擒獲,要不是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幾乎是做不到的。即或將其制服,也許會付出慘重代價。他見義智為的做法,不僅值得每一個公民借鑒,也值得每名公安民警學習。譚青松「見義智為」高票當選「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引起廣泛關注。一位網友在網上留言:見義勇為的方式有多種,與犯罪分子作殊死搏鬥是見義勇為,協助公安部門打擊違法犯罪分子也是見義勇為;流血犧牲是見義勇為英雄,智取也是見義勇為英雄。見義智為是見義勇為的延伸,在特別強調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們心目中的「全國見義勇為英雄」,不一定非得要以付出生命和慘烈的傷痛為代價。這就是我為什麼要投譚青松的票的原因。
鄧玉麟(1881-1951),派名世泰,字炳三,巴東縣土家族人。 少時家境貧寒。14歲時,父兄餓斃,即輟學當「背腳子」,往來於巴東、宜昌、秭歸之間,聊以養母。次年,母親死歿,鄧將其母抬回家鄉(野三關石橋坪村)求地安葬,地方豪強不允,任其大雨淋屍。鄧悲憤欲絕,乃扶棺長嘆:「百姓死無葬地,世道不改,我輩怎生!」時張之洞招募編練「自強軍」,16歲的鄧玉麟即從家鄉奔往宜昌投軍,入步軍第三十一標,後隨軍移駐武昌。目睹烈強橫行,民生凋敝,反清之志甚烈,武昌首義推為之首,領軍作戰,功勛卓著。民國十六年在漢創辦辛亥烈士遺孤收養所,辛亥革命子弟學校。後移居上海開辦亞洲養蜂廠。民國二十七年回鄂,在香溪創辦民生煤礦公司,抗戰期間,情傾國殤,出任重慶戰地軍事委員會顧問。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間,回鄉興學倡農,德被桑梓。解放後,列為開明紳士,1951年寓難,1982年平反昭雪,立墓紀念。
⑩ 四川南充歷史名人中有13位巨星級人物您知道他們分別是今天那些市、縣人嗎能回答8位者算正確。【1】
1 紀信復,南充西充人,為漢王制劉邦大將,危難時代主詐降,被項羽所殺。
2 落下閎,南充閬中人,西漢天文學家,渾天說創始人之一
3 司馬相如,南充蓬安人,西漢文學家,被譽為「賦聖」和「辭宗」、」中國史上十大才子一」
4 譙周,南充西充人,精研六經,頗曉天文,三國時期蜀漢儒學家、史學家,官至光祿大夫(中宣部部長),被譽為「蜀中孔子」
5 陳壽,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撰寫的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為後世稱頌
6 尹樞,南充閬中人,唐代狀元。
7陳省華,南充閬中人,北宋時官至諫議大夫。
8 陳以勤,南充人,明朝時因教育護衛太子有功,後入閣為宰鋪。
9 蒙應瑞,南充閬中人,秦朝名卿蒙毅之後,清代名將。
10 張瀾,南充西充人,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創建者
11 朱德,南充儀隴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12 羅瑞卿,南充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將之一。
13 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廣安縣人
滿意請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