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羌族在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中國羌族帝王人物錄,根據中國歷史上國家分分合合,收錄羌族中央內帝王人物外亦收錄容了羌方邦國的帝王人物。
炎 帝——中國羌炎農業文化始祖
蠶從王——四川蜀國先王
夏禹王——中華大地開國建朝之祖
犀 首——商代龍方北羌義渠國國王
周武王——滅商復羌朝之王
姜子牙——山東齊國創始人羌族偉大軍事家
叔 虞——山西晉國侯王
岷山莊王——冉駹(máng)國國王
安 陽——四川青衣羌國國王
爰 劍——西羌反霸主之王
勾 踐——浙江越國國王
秦昭王——戰國七雄西羌之王
秦始皇——滅六國建中央集權制中國始皇帝
唐 兜——新疆諾羌國國王
嘗 羌——雲南滇王
李 雄——四川成漢國皇帝
姚 萇——大秦國皇帝
莫折大提——陝甘寧青義軍秦王
達甲瓦——西藏唐旄(máo)國國王
蘇毗莫羯——西藏蘇毗國國王
姜格里格奈叔——西藏羊同國國王
賓 就——西藏昌都東女國國王
白 利——四川虎國國王
諾曷缽——青海國國王
元 昊——大夏國皇帝
王 特——四川冉駹義軍羌王
馬 超——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
② 羌族在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炎 帝——中國羌炎農業文化始祖
蠶從王——四川蜀國先王
夏禹王——中版華大地開國建朝權之祖
犀 首——商代龍方北羌義渠國國王
周武王——滅商復羌朝之王
姜子牙——山東齊國創始人羌族偉大軍事家
叔 虞——山西晉國侯王
岷山莊王——冉駹(máng)國國王
安 陽——四川青衣羌國國王
爰 劍——西羌反霸主之王
勾 踐——浙江越國國王
秦昭王——戰國七雄西羌之王
秦始皇——滅六國建中央集權制中國始皇帝
唐 兜——新疆諾羌國國王
嘗 羌——雲南滇王
李 雄——四川成漢國皇帝
姚 萇——大秦國皇帝
莫折大提——陝甘寧青義軍秦王
達甲瓦——西藏唐旄(máo)國國王
蘇毗莫羯——西藏蘇毗國國王
姜格里格奈叔——西藏羊同國國王
賓 就——西藏昌都東女國國王
白 利——四川虎國國王
諾曷缽——青海國國王
元 昊——大夏國皇帝
王 特——四川冉駹義軍羌王
③ 哪位達人能具體告知下西羌人的歷史,,,
一片肥沃的土地,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基礎;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是文明孕育和發展的搖籃。青海就是這樣一片神奇的土地。但是,倘若沒有柳灣墓地的發掘和沈那遺址的發現,我們就會對青海歷史的了解有重大缺失。
根據有關文獻記載,最早生活在青海地區的就是羌人。從殷商時期開始,他們就生活在我國的西北和中原地區。在經歷了殷、夏、商、周、秦後,羌人一直在河湟一帶默默地耕耘,由簡單的生產到製造戈、刀等銅質武器,創造著自己的文明。到戰國時代,當時河湟地區的羌人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很大的部落。羌族的發展強大永遠都不能忽略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名字———無弋爰劍。因為,他是史籍記載的青海歷史第一人。
羌人是我國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青海最早的土著居民就是羌人,早在商、西周時期,他們就與中原地區發生了政治、經濟聯系。日常生活中,他們以畜牧業為生,所以史書上稱之為「西戎牧羊人」;
無弋爰劍是最早見於史書的青海羌人的歷史人物,他可以說是青海歷史上的第一人。無弋爰劍向羌人傳授了中原先進的農牧業生產技術,羌人在青海高原上,首先培育了麥類,後來傳入中原地區,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羌人也是世界上最早善於馴養家畜的民族之一;
無弋爰劍的後裔在湟水流域繁衍生息,他的子孫遍及青海、西藏、甘肅、四川等地,留在青海的是他的長房曾孫忍和舞。到秦漢之時,無弋爰劍在青海的羌族子孫已分為150個部落,雄踞青海高原。
6月13日,記者采訪了青海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副教授賈偉,從事西北民族歷史文化研究的他對青海的古代歷史人物了解頗多。在風景如畫的大學校園里,賈偉老師沒有直接向記者講述無弋爰劍,而是先從羌人的歷史發展演變說起。隨之,一部高原民族發展變遷的壯麗畫卷呈現在了記者眼前。
羌人:青海最早的土著居民
羌族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傳說中的炎帝和大禹都是羌人。羌人來自何方?《後漢書·西羌傳》有「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的記載,在甲骨文中也有關於「羌」的文字記錄。據甲骨文記載,殷商時的羌又叫「羌方」,有兩大部落,一個是「北羌」,一個是「馬羌」,他們活動的地域非常廣闊。《詩經》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說明羌人在商朝的時候已經臣服於對方。商朝派羌人為他們放牧牲畜、打獵、種地,服多種勞役。戰國時,羌人活動在河、湟地區,即黃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帶(主要在今青海境內),過著以游獵為主的相當原始的生活。可見,羌人是青海最早的土著居民。
「柳灣墓地是古羌人的公共墓地,沈那遺址是古羌人的聚落村。」賈偉副教授對於青海這兩大文明遺址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眾所周知,柳灣墓地出土了讓世人為之注目的彩陶,精美的彩陶讓考古學者嘆為觀止。如果說,這些文明的創造者是羌人,那麼他們的文明程度可想而知。根據考古發現的情況,專家們認定沈那居住遺址分布相當廣泛、非常密集,說明在沈那遺址上,當時聚落的規模和人口一定相當可觀。當時這里居住的如果是湟水流域的古羌人,他們肯定是一支強大的部落群體,他們除了使用磨製石器以外,還出現了青銅器,沈那遺址中出土的銅矛是我國最大的青銅器兵器,他們的軍事實力可見一斑。
無弋爰劍:史籍中記載最早的青海人
靳育德老師是我省地方史研究學者,在他的地方史專著中,自然少不了這位富有傳奇色彩人物的事跡。他說:「無弋爰劍是古代西羌早期的首領,春秋戰國時人。『無弋』是羌語,意思是奴隸,『爰劍』是他的名字,因為他為秦國的奴隸,所以稱為無弋爰劍。」
無弋爰劍生活的年代,是秦國與羌人激烈爭奪西北陝甘地區的階段。在戰爭中,秦厲共公俘虜了可能是首領的無弋爰劍。在秦國無弋爰劍參加了許多社會實踐勞動,掌握了中原先進的種植技術。但是,長期的階下囚生活並未消磨去他的英雄氣節。於是,他乘機逃出來。秦王便派兵追捕,在逃亡的過程中,無弋爰劍鑽到一個山洞裡藏了起來,秦兵就包圍了山,並放火燒山。但是,火中出現了一個形似老虎的怪物,無弋爰劍神奇地活下來了(後來,羌人的圖騰就是虎齒豹尾)。在逃亡的路上,無弋爰劍遇到了一名被割掉鼻子的女人(也許是奴隸),兩人便結為夫妻,共同向西逃亡。這位女子嫌臉面醜陋,就把頭發梳成各種小辮,放下頭發來遮住面孔。所以,後來羌人也就沿襲了披散長發的習俗。遠古時期的河湟地區「少五穀,多禽獸」,這里的土著居民還過著狩獵生活,過多的獵物不會圈養,種植技術也不是很高。在這里,無弋爰劍便將學到的種植和養殖技術傳授給大家,讓大家種五穀,養六畜,使河湟地區開始有了真正的農牧業生產。從此,這一帶的羌人由原始狩獵生活逐漸發展到了農耕和畜牧。由於無弋爰劍對發展河湟地區的農牧業生產有巨大貢獻,所以人們對他很敬仰,「廬落種人依之者日益眾」。無弋爰劍就成了青海羌人的總首領,不僅如此,他的後人也「世世為豪」。
青海省師范大學趙宗福教授對無弋爰劍評價非常高,他認為:「無弋爰劍對青海羌人社會的全面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後來子孫遍布西部地區。所以,無弋爰劍是羌藏民族歷史上的偉人,他的功績可以和松贊干布相媲美,是一個被人們普遍肯定的歷史人物,也是青海歷史上最早的著名人物。」
羌族:高原輝煌文化的締造者
東漢馬融在《長笛賦》中有「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的吟詠。我們熟知的唐代詩人王之渙,在《涼州詞》中也有羌族音樂的記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他們在各自的文字中都提及了羌族創造的音樂,可見在遠古時期,生活在高大陸上的他們,締造了輝煌的文化。羌人的音樂舞蹈、樂器,獨具游牧民族魅力。可以推測,當它傳入中原以後,受到了人們的極大喜愛。他們發明了羌笛,一直流傳到現在,在歷史上影響久遠。
無弋爰劍的到來,是高原農牧業發展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羌人在青海高原上,首先培育了麥類(柳灣墓地出土的彩陶中有麥粒),後來傳入中原地區,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羌人也是世界上最早善於馴養家畜的民族之一,他們把高原上的野牛馴化成了氂牛,因而史書上稱他們為「氂牛羌」或「氂牛夷」。他們還把高原上的野馬馴化成了羌馬(今天河曲馬),把野羊馴化成了藏羊。後來,他們還培育出一種雜交牛———犏牛。
在無弋爰劍的帶領下,青海的羌族逐漸發展強大起來,在青海的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樣,他們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不可忽略的,無弋爰劍的後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奇跡。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青海羌人逐漸融合到漢、吐谷渾、吐蕃等民族中去了。他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這塊高原上,用聰明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所創造的古羌文化,成為祖國輝煌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④ 羌族人有歷史名人嗎
羌族姚氏,在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強大的後秦帝國,版圖大致覆蓋關中和中原西部,姚弋仲、姚襄、姚萇、姚興都是一時雄主。
⑤ 現在的羌族和古代的羌族羌人是什麼關系啊,應該不是一回事吧
現代羌族是古羌的一支或幾支,與其關系是族名和血統的繼承以及發展。
現代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阿壩州松潘、黑水等,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平武縣,貴州省江口縣、石阡縣,甘肅南部,四川西南,雲南部分地區,現有人口約31萬(據第5次人口普查)。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羌族族稱以及最傳統文化的一支,與藏族、彝族、納西族、僳僳族、哈尼族、普米族等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歷史上的羌族,其居住范圍比現在的羌族廣得多,實力也強得多。許多有名的歷史人物是羌人,如以治理黃河名留青史的大禹是羌人(史記:「禹興於羌」);「姜」、「羌」同義,姜子牙姜太公也是羌人,等等。古羌人與華夏有著許多關系。其勢力范圍也曾到達陝西中部,現在陝西有許多帶「姜」的地名,這些地方皆是古代羌人居住地。
羌族自稱「日麥(四川話發音mei,入聲)」、「麥」、「爾咩」、「爾瑪」,書面多用「日麥」與「爾瑪」,意為「本地人」、「人民」,「日」為發語詞,無實意,「麥」或「瑪」為實詞。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羌語),可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南部方言有聲調,北部方言沒有聲調,但有較為豐富的復輔音韻尾。南部方言有雁門、龍溪、綿池、蒲溪、木卡、桃坪等6種土語;北部方言有鎮平、曲谷、回龍、黑虎、渭門、維古、茨木林、麻窩、蘆花等9種土語。現在,南部方言地區通用羌漢兩種語言,在公路沿線,除了老年人、壯年人還能說羌語外,青少年中會講羌語的的已日漸減少。北部方言地區和偏僻山區,羌語還廣泛使用。
岷江、湔江上游地區羌族因與漢族人民的長期交往,他們很早就用漢文記事,通用漢文。但是羌族歷史上曾有過文字。早在遠古的時期,羌人就曾有過文字創造。一些古文字學者研究認為,發現於黃河流域上游地區刻畫符號是中國文字的源頭之一。這種刻畫符號在西安半坡和臨潼姜寨,以及青海柳彎、甘肅馬廠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都有發現,並認為有些刻在後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還能找到,大體可以釋讀。一些彝學專家認為,許多刻符均能用古彝文釋讀,它與古彝文有直接淵源關系,是一種以表音為特徵的音節文字。古代羌人在尋找不受時空限制的交際手段中,在大夏王元昊的大力主張下還創造和使用過西夏文字。遺憾的是,現在鮮有學者能釋讀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根據西夏語 ( 據許多專家研究論證,黨項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 ) 的本質特點而創制的,自稱「蕃文」或「蕃書」,屬表意文字類型,有六千餘字,分篆書、楷書、行書、草書幾種字體。字體構造規律,有單純字和合成字兩類。其中又以會意合成和音意合成字最多,佔西夏文字總量的 80% 左右。省形和省聲現象比較普遍,極少象形字和指事字。西夏文字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被制定出來,既是黨項羌民族富於智慧的表現,同時也為西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開辟了新紀元。此後,西夏文書告示,一律用新文字書寫。《西夏書事》卷十二載:「元昊既制蕃書,尊為國字,凡國中藝文浩牒盡易蕃書。」「並特設「蕃學院」,以培養西夏文人才。」從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看,不僅種類繁多,且內容十分豐富,有各種官私應用文書,有學術價值很高的法律、歷史、文學、醫學等方面的著作,有多種類型的字典、辭書,有一大批譯自漢文的儒學經典和兵書要籍,有眾多佛經……等等,反映出西夏當時的文化事業已相當繁榮。
⑥ 羌族在歷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
炎 帝——中國羌炎農業文化始祖
蠶從王——四川蜀國先王
夏禹王——中華大地回開國建朝之祖答
犀 首——商代龍方北羌義渠國國王
周武王——滅商復羌朝之王
姜子牙——山東齊國創始人羌族偉大軍事家
叔 虞——山西晉國侯王
岷山莊王——冉駹(máng)國國王
安 陽——四川青衣羌國國王
爰 劍——西羌反霸主之王
勾 踐——浙江越國國王
秦昭王——戰國七雄西羌之王
秦始皇——滅六國建中央集權制中國始皇帝
唐 兜——新疆諾羌國國王
嘗 羌——雲南滇王
李 雄——四川成漢國皇帝
姚 萇——大秦國皇帝
莫折大提——陝甘寧青義軍秦王
達甲瓦——西藏唐旄(máo)國國王
蘇毗莫羯——西藏蘇毗國國王
姜格里格奈叔——西藏羊同國國王
賓 就——西藏昌都東女國國王
白 利——四川虎國國王
諾曷缽——青海國國王
元 昊——大夏國皇帝
王 特——四川冉駹義軍羌王
馬 超——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
⑦ 誰能告訴我一些五胡亂華時期的著名人物
一、成漢(304-347)巴氐族李雄
十六國之一。公元301年,巴氐族領袖李特在蜀地領導西北流民起事。304年,其子李雄在益州(今四川成都)自稱成都王,306年稱帝,國號成,建都成都。李雄在位三十年,刑政寬和,戰事稀少。338年,李雄的侄子李壽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統治區域有今四川和雲南、貴州的一部分。347年為東晉桓溫所滅。
二、漢(前趙)(304/318-329)匈奴劉淵(劉曜)
十六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縣)稱漢王。308年稱帝,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縣西南)。310年,劉淵死,劉聰即位,曾兼采魏晉和匈奴舊制,實行胡漢分治,三年滅西晉。318年,劉淵侄劉曜奪取漢政權,自立為帝。319年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建都長安。建國後繼續實行胡漢分治,徙氐、羌等族數十萬人於長安,保持其部落編制,並在漢人統治區內恢復儒學。統治區域有今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的一部分。329年被後趙石勒所滅。
三、後趙(319—351)羯石勒
十六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公元319年,羯族石勒自稱趙王。329年滅前趙。一年後稱帝,建都襄國(今河北邢台西南)。後又遷都鄴(今河北漳丘西南),史稱後趙,極盛時佔有山東、陝西和江蘇、安徽、甘肅、湖北、遼寧的一部分。351年被冉魏所滅。
四、前涼(320—376)漢族張茂
永嘉之亂後,涼州地區所保持的漢族政權。八王之亂後,西晉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守土保境,中原百姓紛紛前來避亂。張氏子孫世代據守涼州,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漢人士族在那裡傳授儒學,保存了中原失傳的一些經籍和學說。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為西北漢文化的中心。張氏雖然接受東晉封號,但由於與東晉相距萬里,實際上也是一個割據政權,前涼先後打退了劉曜、石虎的進攻,又西越流沙,攻龜茲,西域諸國先後歸附。後又擊敗伊吾戌己校尉趙貞,在其地設立高昌郡,控制了從隴西到高昌的廣大地區,立國凡57年。
五、前燕(337—370)鮮卑慕容皝
前燕是鮮卑族慕容皝所建,該族原居住在遼河流域。公元337年,慕容皝稱燕王,以龍城(今遼寧朝陽)為國都,招徠中原地區的漢族流民,組織屯田墾荒。地租比率,用官牛者,民得收獲物十分之四;用私牛者,官民對分。前燕社會較安定,中原地區的許多勞動人民都逃到這里,並帶來了生產技術,促進了這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慕容儁滅冉魏後,遷都薊(今北京城西南),五年後,又遷於鄴。遷都後,統治集團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也漸趨黑暗。皇帝慕容儁有後宮四千餘人,僮僕四萬餘人,窮奢極欲,日費萬金。太傅慕容評極力搜刮人民的財產,強占田地,還封固山澤,平民乃至軍隊砍柴打水,都要納錢,其所搜刮的錢絹,堆聚如山。此外,貴族官僚們還大量的佔有庇蔭戶,總數更超過國家控制的戶口,致使國家的賦稅徵收和徭役調發都很困難,以致府庫空虛,士氣低落。公元369年,前燕貴族內部又發生了激烈的斗爭,貴族慕容垂投降前秦苻堅。苻堅以王猛為統帥,慕容垂為先鋒,率步騎三萬人進攻前燕,攻佔洛陽。次年又以六萬人大敗慕容評四十餘萬人。後攻下鄴城,俘獲慕容暐,前燕滅亡 。
六、代(338-376)鮮卑拓跋什翼犍
代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權。魏晉時期鮮卑拓跋部原游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一帶。曹魏甘露三年(258)大人拓跋力微徙居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召集諸部,確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長地位。力微卒,諸部離叛。晉元康五年(295)力微子祿官統部,分國人為中、東、西3部,自領東部。永嘉元年(307)祿官卒,其弟猗盧總領三部,有騎士40餘萬。永嘉之亂後,中原雲擾,晉並州刺史劉琨表請封猗盧為代公,後進封代王。以後數傳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為質子在後趙都襄國(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漢文化影響。咸康四年(338)即代王位,置百官,製法律,由部落聯盟最終轉變為國家形式。代建國三年(310)定都雲中盛樂宮,後又在故城南築盛樂新城,發展農業。建國三十九年(376)前秦苻堅發兵擊代。什翼犍兵敗奔逃,被子寔君所殺。代亡。
七、冉魏(350-352)漢族冉閔
漢人冉閔,借石虎死後諸子爭位之機,依靠漢族人民的支持,於350奪取政權,建立國家,國號大魏,都鄴城,史稱冉魏,這是十六國時期漢人唯一在中原建立的政權,因而遭到胡人的一致圍攻,冉閔在漢族人民的支持下進行了英勇的反擊,並於352年正月破襄國,攻滅後趙,但是由於連年的殘酷戰爭,國力損失殆盡,鮮卑族政權前燕趁機大舉進攻冉魏,冉閔率漢族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同年四月冉魏以1萬步兵與14萬鮮卑鐵騎在廉台進行決戰,冉閔率軍奮勇沖鋒,十戰十勝,但終因兵力懸殊而兵敗犧牲,八月鄴城陷落,冉魏亡。
八、前秦(351—394)氐苻健
十六國之一的前秦,為氐族苻健所建。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歷六主,共四十四年。前秦的領土面積在東晉·十六國時期,處在第一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民族政權,是中國古代「最早嘗試由少數民族來統一全國」的歷史政權。
早在公元333年,後趙主石虎徙秦、雍及氐、羌十萬余戶於關東,以氐族酋長苻洪為流民都督,率氐一族百姓徙居枋頭(今河南汲縣東北)。石虎死,苻洪降晉,接受東晉官爵。350年,冉閔誅胡羯,關隴流民率西歸。此時 苻洪擁眾十餘萬,自稱大都督、大單於、三秦王,欲率眾還關中,苻洪死,苻健繼領其眾,稱晉征西大將軍,自枋頭西入潼關,氐人紛起響應。苻健遂攻佔長安,據有關隴。351年稱大秦天王、大單於,國號大秦,史稱前秦,352年稱帝,都長安。354年,東晉桓溫率軍攻秦,苻健堅壁清野,355年,子苻生立。357年苻生堂兄苻堅殺苻生自立。苻堅即位的幾年內,前秦國內相對安定,在十六國紛擾時代中,呈現一派「小康」氣象。在此基礎上,前秦勢力漸強大,他聚集氐族武裝力量,開始了統一黃河流域的征戰,370年滅前燕,371年滅仇池(今甘肅成縣西北)氐族楊氏,378年取東晉的梁、益二州,376年滅前涼,同年乘什翼犍衰亂滅代,382年苻堅命呂光率軍進駐西域。至此,統一整個北方,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局面。苻堅自恃強盛,不斷對東晉發動進攻,戰事主要在東線徐州一帶和西線襄陽一帶進行。379攻佔東晉戰略重鎮襄陽,苻堅遂決定重新部署,全力進攻東晉。383年,淝水之戰,前秦大敗,苻堅被姚萇所殺,前秦逐漸崩潰。
九、後燕(384—409)鮮卑慕容垂
淝水之戰後,慕容垂被苻堅派往鄴城。當時鎮鄴的是苻堅庶長子苻丕。其時,丁零族翟斌在河北起兵,苻丕遂派慕容垂前去鎮壓。慕容垂欲乘機脫離苻秦控制,晉太元九年(384年),在萊陽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隨後進兵圍鄴。這時,東晉北伐軍已深入河南、山東,並正開始北渡黃河,被圍的苻丕向晉軍求救。晉太元十年(385年)晉龍驤將軍劉牢之被慕容垂打敗,苻丕從鄴城撤往晉陽,慕容垂佔領整個河北地區後,於386年自稱皇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縣),史稱後燕。
十、西燕(384-394)鮮卑慕容泓
前秦苻堅滅前燕後,盡徙鮮卑入關中。苻堅淝水兵敗後,政權陷於瓦解。晉太元九年(384年),前前燕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起兵反秦,自稱濟北王,史稱西燕。其弟慕容沖也起兵反秦,兵敗後歸於慕容泓。慕容泓兵勢大振,有眾10萬。後謀臣高蓋等因慕容泓執法苛暴,殺慕容泓,擁立慕容沖為皇太弟。次年(385年)慕容沖稱帝,率軍陷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縱兵暴掠。鮮卑貴族都想東歸,不願留在關中,太元十一年(386年)殺慕容沖。此後有數名前燕貴族和將領被擁立為君主,最後慕容廆從孫慕容永立為河東王,率眾東歸,擊敗前秦苻丕,據有長子(今山西長子西),稱帝。西燕中興九年(394年)後燕發兵陷長子,殺慕容永,西燕亡。 十一、後秦(384—417)羌族姚萇
十六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前秦苻堅在淝水之戰潰敗後,羌族貴族姚萇於公元384年在北地(今陝西富平縣)自稱秦王。385年殺苻堅,取長安。386年稱帝,國號大秦,史稱後秦,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統治區有今陝西、甘肅、河南等地。417年為東晉劉裕所滅。
十二、西秦(385-431)鮮卑族(一說貲虜)乞伏國仁
都苑川(今甘肅榆中東北)。盛時控有今甘肅西南部和青海部分地區。
鮮卑乞伏氏在漢魏時已自漠北南出大陰山,遷往隴西,並定居於此。前秦主苻堅在位時,乞伏鮮卑酋長、國仁父乞伏司繁被任命為鎮西將軍,鎮勇士川(今甘肅榆中)。後司繁死,國仁代鎮。淝水之戰,苻堅敗亡,國仁聚眾十餘萬。公元385年,國仁自稱大將軍、大單於,並領秦河二州牧,築勇士城為都,史稱西秦。388年國仁死,弟乞伏乾歸繼位,稱河南王,遷都金城(今甘肅蘭州)。394年前秦主苻登敗死,乾歸盡有隴西之地,改稱秦王,並於400年遷都苑川。同年敗於姚興,遂降附後秦,為其屬國。412年乾歸死,子乞伏熾磐繼位,稱河南王,遷都袍罕(今甘肅臨夏)。414年攻滅南涼,改稱秦王。428年熾磐死,子乞伏暮末繼位,政刑酷濫,民多叛亡;430年暮末欲東趨上(今甘肅天水),歸附北魏,但途中遭夏主赫連定阻擊,故退保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431年夏軍圍攻南安,暮末出降,西秦遂亡。
十三、後涼(386—403年)氐族呂光
淝水之戰前,苻堅派太尉呂婆樓子呂光率兵經營西域,呂光攻破焉耆、龜茲等三十六國,俘獲大量珍寶和馬匹。淝水之戰後,呂光回歸姑臧(今甘肅武威)。苻堅被害後,呂光於386年入據涼州,建立後涼。
十四、南涼(397-414年)鮮卑禿發烏孤
都樂都(今屬青海),盛時控有今甘肅西部和寧夏部分地區。
禿發即「拓跋」的異譯,為拓跋氏的一支,被稱為河西鮮卑。禿發烏孤時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為中心,勢力不斷發展。初附於後涼呂光,但於397年與後涼決裂後,烏孤自稱大將軍、大單於、平西王。史稱南涼。399年遷都於樂都,後烏孤死,弟禿發利鹿孤繼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寧)。401年禿發利鹿孤改稱河西王,次年死,其弟繼位,改稱涼王,遷回樂都。自404年後南涼為爭奪河西走廊而與鄰國連年征戰,以致農牧業生產無法正常進行,連年不收,國力漸衰。414年西秦趁南涼進攻吐谷渾乙弗部,乘機襲取樂都,後南涼降於西秦,南涼遂亡。
十五、北涼(401-439年)盧水胡(或匈奴族)沮渠蒙遜
都張掖(今屬甘肅)。盛時控有今甘肅西部、寧夏、新疆、青海各一部。397年後涼進攻西秦失敗,呂光殺死從征的部下沮渠羅仇兄弟,羅仇侄蒙遜遂以會葬為名,與諸部結盟起兵反抗呂光,並與從兄男成推段業為涼州牧、建康公。399年段業入據張掖,自稱涼王。
401年段業殺男成,蒙遜遂以此起兵,攻破張掖,並殺段業,自稱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張掖公,建國號北涼。412年蒙遜遷都姑臧,稱河西王,至421年滅西涼。433年蒙遜死,子牧犍繼位。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牧犍出降,北涼遂亡。蒙遜弟無諱等率殘余勢力西走,立國於高昌,460年為柔然所滅。
十六、南燕(398—410)鮮卑族慕容德
建都廣固,盛時控有今河南及山東部分地區。慕容寶為後燕帝時,以其叔父慕容德鎮守鄴城。公元397年,北魏攻後燕都城中山,寶北逃奔至龍城,後北魏破中山,後燕被分成二部。在魏軍壓力下,慕容德棄鄴南下,398年(魏天興元年),率戶四萬徙至滑台,自稱燕王,史稱南燕。次年,北魏攻佔滑台,德遂率眾遷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改稱皇帝。南燕建立後,據有青、兗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但由於胡漢大族競相蔭庇佃客、部曲,形成「或百室合戶,或千丁共籍」(《晉書·慕容德載記》)的局面,嚴重影響國家的賦役征發。405年,慕容德死,兄子慕容超嗣位,但好游樂,委政寵幸,又誅殺功臣,賦役繁重,百姓困苦。公元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次年攻下廣固,超被俘斬,南燕滅亡。
十七、西涼(400-421年)漢族李暠
都酒泉。盛時控有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西抵新疆蔥嶺。400年,據敦煌自稱大都督、大將軍、涼公,並設官建號,發兵攻下玉門以西各城,控制了西域,建國西涼。401年,沮渠蒙遜殺段業,建北涼。自此常對北涼作戰。405年遷都酒泉,並徙胡、漢各族二萬余戶於酒泉一帶,以漢人一萬戶僑置會稽、廣夏二郡,余戶則分置武威、武興、張掖三郡。北涼沮渠蒙遜每年進攻,西涼力不能敵,故與北涼通和立盟,後北涼背盟進攻,不得不迎戰。417年病死,子李歆繼位,繼續與北涼作戰。420年歆聞沮渠蒙遜南伐西秦,遂率軍三萬攻北涼都城張掖,途中為遜所敗殺。同年,歆弟李恂據敦煌稱冠軍將軍、涼州刺史。421年三月蒙遜攻破敦煌,恂自殺,西涼滅亡。
十八、西蜀(405-413)漢譙縱
亦稱後蜀,東晉時期譙縱建立的短命政權。建都成都,亡於晉
十九、大夏(407—431年)匈奴赫連勃勃
勃勃本匈奴南單於後裔,其父劉衛辰在淝水之戰後,佔有朔方之地。勃勃曾任後秦姚興的驍騎將軍,夏龍升元年(407年)脫離後秦,自稱大夏天王,大單於。劉裕滅掉後秦後,自回江南,留在長安的守兵力量薄弱,加上又發生內訌,赫連勃勃乘機襲取了長安。夏昌武元年(418年),勃勃在灞上即皇帝位,留兒子赫連鎮守長安,然後自還統萬(今內蒙烏審旗南白城子)。赫連勃勃是十六國後期最殘暴的統治者,他不僅仍實行胡漢分治,而且施政暴虐。他發漢人及匈奴人十萬築都城,「蒸土築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又造五兵之器,……射甲不入,即斬弓人;如其入也,便斬鎧匠」(《晉書·赫連勃勃載記》)。他每征一地,往往大肆屠城和坑殺戰俘。大夏的統治是透過軍事征服,因此政局很不穩定,至其子赫連昌時,因被北魏所逼,南走上邦(今甘肅天水)。夏勝光元年(428年),魏攻陷上邦,俘赫連昌。赫連定逃奔平涼(今甘肅平涼西北),自稱夏皇帝。夏勝光四年(431年),赫連定在西擊北涼時,被吐谷渾所俘,夏亡。
二十、北燕(409—436年)漢馮跋
後燕建始元年(407年),在馮跋的支持下,慕容寶養子高雲取得後燕政權。北燕太平元年(409年),高雲被部下所殺,後燕亡,馮跋自稱燕天王。建國後,馮跋「勵意農桑,勤心政事,乃下書省徭薄賦」,改變了後燕慕容熙時「賦役繁苦,百姓困窮」的情況。遼寧北票出土的北燕宰相馮素弗墓葬中的文物,其所表現的官制、葬制、輿服制度,都與中原一致,說明這個原來東部鮮卑居住區,經濟、文化已迅速提高到中原水平。以後由於屢遭北魏的進攻,北燕太興六年(430年),燕王馮弘焚毀龍城宮殿,東逃至高句麗,北燕滅亡。
⑧ 羌族的歷史上都有什麼名人
羌族: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的民族,自稱「日麥」、「爾瑪」,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傳說5000年前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大戰,戰敗後炎帝率其大部與黃帝部落融合,形成華夏族(漢族);少部分西遷南遷,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羌族、藏族、彝族等。
他們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名貴葯材,又是國寶大熊獵和珍稀的金絲猴生息之地。 羌族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副,以狩獵和多種副業為輔助。
羌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另一說為藏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許多人懂漢語。沒有文字,長期通用漢文。羌族的祖先黨項羌曾創造使用過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直到本世紀初才被少數學者解讀。
我國南北朝時「後秦」(公元384—417年),是由羌族姚氏建立的第一個地方政權。姚氏統治下的民族,其主體雖然不是羌族,但其政權卻具羌族特色,並繼承了過去那種多民族相結合的封建統治傳統。
黨項羌是我國古代分布於西北地區羌族的一支,西夏王國(公元1038—1227年)是以黨項羌為主體建立的我國歷史上又一著名的地方政權。
1842年鴉片戰爭中,羌族士兵開赴浙江寧波前線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1860年羌族人民積極響應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和其他民族一起佔領了松潘、疊溪等城鎮,堅持斗爭達六年之久;1911年茂縣、汶川縣的羌、漢人民舉行反清起義,佔領了威州城,結束了清王朝在羌區的統治。
1935年,紅四方面軍經過羌族地區,羌族人民踴躍參軍,僅茂縣一縣就有1000多人參加了紅軍。
1950年1月19日,羌族人民獲得解放,接著又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縣,實現了當家做主的自治權利。
羌族的宗教信仰還停留在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階段,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主。此外,道教、佛教(漢傳與藏傳)、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在羌區均有影響,尤以藏傳佛教最為顯著。
歷史名人:
炎 帝——中國羌炎農業文化始祖
蠶從王——四川蜀國先王
夏禹王——中華大地開國建朝之祖
犀 首——商代龍方北羌義渠國國王
周武王——滅商復羌朝之王
姜子牙——山東齊國創始人羌族偉大軍事家
叔 虞——山西晉國侯王
岷山莊王——冉駹(máng)國國王
安 陽——四川青衣羌國國王
爰 劍——西羌反霸主之王
勾 踐——浙江越國國王
秦昭王——戰國七雄西羌之王
秦始皇——滅六國建中央集權制中國始皇帝
唐 兜——新疆諾羌國國王
嘗 羌——雲南滇王
李 雄——四川成漢國皇帝
姚 萇——大秦國皇帝
莫折大提——陝甘寧青義軍秦王
達甲瓦——西藏唐旄(máo)國國王
蘇毗莫羯——西藏蘇毗國國王
姜格里格奈叔——西藏羊同國國王
賓 就——西藏昌都東女國國王
白 利——四川虎國國王
諾曷缽——青海國國王
元 昊——大夏國皇帝
王 特——四川冉駹義軍羌王
⑨ 羌族在歷史上與哪些著名的人物
炎 帝——中國羌炎農業文化始祖
蠶從王——四川蜀國先王
夏禹王——中華大地開國建朝回之祖
犀 首——商代龍方答北羌義渠國國王
周武王——滅商復羌朝之王
姜子牙——山東齊國創始人羌族偉大軍事家
叔 虞——山西晉國侯王
岷山莊王——冉駹(máng)國國王
安 陽——四川青衣羌國國王
爰 劍——西羌反霸主之王
勾 踐——浙江越國國王
秦昭王——戰國七雄西羌之王
秦始皇——滅六國建中央集權制中國始皇帝
唐 兜——新疆諾羌國國王
嘗 羌——雲南滇王
李 雄——四川成漢國皇帝
姚 萇——大秦國皇帝
莫折大提——陝甘寧青義軍秦王
達甲瓦——西藏唐旄(máo)國國王
蘇毗莫羯——西藏蘇毗國國王
姜格里格奈叔——西藏羊同國國王
賓 就——西藏昌都東女國國王
白 利——四川虎國國王
諾曷缽——青海國國王
元 昊——大夏國皇帝
王 特——四川冉駹義軍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