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歷史名人故事
1、孔子: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
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獲救者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2、孟子 :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去世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視,管束甚嚴,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為賢。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樣子。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媽媽又帶著孟子去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學起了買賣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依然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在此居住了。
3、孫武,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孫子晉見吳王之後,呈上所著兵書十三篇。吳王看後,贊不絕口。為考察孫子的統兵能力,吳王挑選了100多名宮女由孫子操練。孫武把宮女分為左右兩隊,指定吳王最為寵愛的兩位美姬為左右隊長,同時指派自己的駕車人和陪乘擔任軍吏,負責執行軍法。
但宮女們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斬兩位隊長。吳王見孫武要殺掉自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寡人已經知道將軍能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請將軍赦免她們。
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孫武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任命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練兵。當孫武再次擊鼓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迴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型十分齊整。闔閭失去愛姬,心中不快。
孫武便親見闔閭說:「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為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聽了孫武的解釋,吳王闔閭怒氣消散,便拜孫武為將軍。在孫武的訓練下,吳軍的軍事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4、王羲之,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
入木三分:
傳說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
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從這個故事中得出來的。
5、王祥,琅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孝友村)人 。
三國曹魏及西晉時大臣。王祥繼母朱氏一次想吃鮮魚,當時天寒冰凍,王祥脫下衣服,准備砸冰捕魚,忽然冰塊融化,跳出兩條鯉魚,王祥拿著鯉魚回去孝敬母親。繼母向王祥說很想吃燒黃雀,不久就有數十隻黃雀飛進屋帳內,王祥得以給母親吃。鄰居都驚嘆這是王祥的孝道感動上天。
2. 龍山的歷史沿革
龍山鎮政府所在地原在九里坡,現遷於335省道北側。據《嘉靖青州府志》記載,內明嘉靖年間,此地大部屬沭陽容鄉,清乾隆年間屬開平、柳溝兩牌,1929年屬莒縣第二區。1941年1月劃為莒中縣九里坡區。1945年7月改為莒縣九里坡區。1951年改稱第七區。1955年更名九里坡區。1958年3月稱九里坡鄉,同年9月稱龍山人民公社。1962年12月改稱龍山區。1971年復名為龍山人民公社。1984年6月又改名為龍山鄉,同月,將北部村莊劃出,成立柏崖鄉。1993年改稱龍山鎮,同月,柏崖鄉撤銷,原所劃村莊又劃回龍山鎮。
3. 莒縣有哪些地名故事
middle of orange.
The so-called "Huangya
4. 山東莒縣龍山仲溝李氏族譜字輩的成語接龍大全2014
日新月異
【解釋】:新:更新;異: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專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屬現新事物、新氣象。
【出自】:《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示例】:教授之術,亦采法列強,教科之書,~。
◎清·吳趼人《痛史·原敘》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5. 莒縣古時候是什麼地方有什麼典故
莒縣古時候是莒國,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後來在春秋時期被齊國吞並,稱為內齊國的容一個縣。於是稱莒縣了。建城已有快3000年了。
關於莒縣,史記上有一個故事挺搞。齊愍王時期,燕國樂毅率軍攻齊,連下七十多城,齊王被殺,齊國僅剩即墨和莒縣兩地在頑強抵抗,眼看即將滅亡。齊王王子田法章逃到莒縣,不敢自認皇子,逃到莒縣太史府邸里,太史的女兒緹見他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很可憐他,於是收留了他。後來兩人就戀上了。後來田單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齊國復國。大臣們打聽到王子的下落,率軍迎回田法章即位。田法章即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史緹為齊國王後。太史緹的老爸聽說女兒居然未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況下與男人發生關系,大怒,宣布與已經稱為王後的女兒斷絕父女關系。
6. 莒縣龍山鎮柿子園兇殺案
傾聽主流聲音,保持頭腦清醒
關注案情,可以留意媒體新聞,依法參加庭審旁聽。
關注結果,屬於司法信息公開范圍,進入人民法院官網申請即可知道
7. 有沒有知道莒縣縣志的
http://www.bc.org.cn/yellowpage/company_371122000960.html
歷史沿革
莒縣歷史悠久。商代為姑幕國,周為莒子國,秦始為縣,西漢初曾為郡,文帝二年在此置城陽國,隋又為州,後為州為縣數度升降,1913年改州稱縣至今。雖時代更替、版圖數變,然三千年來,莒名始終未易。莒國故城一直是州、縣治所,而今更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政區位置
莒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東接東港區和五蓮縣,西連沂水、沂南兩縣,南與莒南縣毗連,北與諸城市為鄰,北距青島200公里,東距日照港68公里,206國道,225、335、336省道在縣城交匯成網,日東高速公路和膠新鐵路貫穿境內,膠新鐵路在縣城北2公里處建有二級站1處。
行政區劃
莒縣行政區劃歷史上經過多次變革。目前,全縣共轄17鎮4鄉1260個行政村。17鎮為:城陽、招賢、閻庄、夏庄、中樓、小店、龍山、劉家官莊、安庄、嶠山、東莞、浮來山、陵陽、長嶺、店子集、碁山、洛河,4鄉為寨里河、桑園、庫山、果庄。
自然特徵
到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11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1萬人,占總人口的17.3%。現有總面積1952.4平方公里。
社會事業
莒縣地勢北高南低,四周環山,中間丘陵、平原、窪地交接,海拔200米以上的低山占總面積的13.25%,丘陵佔61.35%,平原窪地佔25.4%。莒縣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811.4毫米上下,無霜期約184天。
資源特點
莒縣農副土特產豐富,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地瓜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大豆、棉花、瓜菜、桑蠶、黃煙、茶葉、果品、食用菌等,歷史上曾有"收不收,下莒州"之美譽。莒縣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初步探明的銅、鐵、石灰岩、大理石、頁岩硅化粘土等礦物質有38種,其中石灰岩儲量達34.2億立方米,有著國內少有的優質石灰岩帶。莒縣水資源較為豐富,地表水徑流量年約6.2億立方米,平均年利用量在2.5億立方米以上。
旅遊資源
莒縣歷史悠久,名勝薈萃。莒國故城是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城西浮來山峰秀林幽,千年古剎定林寺、天下銀杏第一樹、春秋魯莒會盟處、劉勰校經樓等景點知名天下;縣境東南馬鬐山聳翠疊秀,南宋紅襖軍、元末紅巾軍的營壘故址猶存,兼有望海樓、一線天、仙人洞、仙女浴池等景觀。此外,齊長城遺址、陵陽河遺址、狀元林、博物館、屋樓崮等地,也為遊人嚮往的好去處。
8. 莒縣龍山鎮有什麼好山
丹鳳山風景區。
9. 山東莒縣棋山歷史
莒縣位於山東東南部,屬新亞歐大陸橋頭堡日照市,面積1952.4平方公里,人口108萬。
莒縣是塊古老的土地,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中生代第四紀中期,莒地就是植物茂盛.晡乳動物蕃生.古人類繁衍的地方。到新石器時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志為中心的古代文化亞區。商代為古幕國,春秋時期為莒國,漢代為城陽國,莒故城為莒地區歷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莒文化。陵陽河遺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圖象文字」證明,早在7000年前,莒地區先民就創造了中國最早的古文字雛形。莒地故城堡 遺址達十幾處之多,古遺址.古墓群已發現1291處;莒州地上地下文物豐富,縣博物館 館藏文物達12000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200餘件。莒文化經過歷代莒人的發展和沉澱 成為獨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認為是和齊文化 魯文化並稱的山東三大文化。
莒縣地處暖濕帶,四季分明,寒暑適中,物產豐饒。盛產小麥. 水稻. 玉米. 豆類 薯類,以及花生. 桑蠶. 茶葉. 西瓜等,蘋果. 銀杏. 板栗. 桃. 柿. 杏等干鮮果亦十分豐富,是全國糧食. 油料. 果品. 蔬菜. 生豬. 肉食兔等重要生產基地。莒縣礦產資源豐富,現已初步探明的礦產達38種,鐵. 銅等金屬和石灰石. 大理石. 頁岩粘土等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莒縣有沭河等大小河流26條,有青峰嶺等大中小型水庫226座,水資源充足。
莒縣南靠兗石鐵路,北近膠濟鐵路,東臨日照港。206國道和016國道交匯莒城,交通十分便利。改革開放以來,莒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財政收入持續增長,連續10年保持財政收支平衡。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全縣村村通公路,縣道路全部實現了硬化;電信全部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和傳輸數字化,國際互聯網業已經開通;電力 供水設施日臻完善配套,供電網路科學合理,可靠性強,現有35KV變電站15座,年供電量達3.866億千瓦時,足以保證全縣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需要;縣城供水系統已成網路,已建成現代化水廠五座,日供水可達10萬頓,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有充分保障。衛生機構齊全,醫療設施先進,縣屬兩處醫院均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標准。城區整潔優美,三季有花,四季長青,城市綠化率達32.1%,被評為省級衛生城。廣播電視蓬勃發展,已並入全省有線電視傳輸網路,鄉鎮普遍建起了電視差轉台。第三產業發達,已形成較現代化的服務網路,有大型商場,娛樂中心10餘處,有設施完備的涉外賓館酒樓15處,可為中外朋友提供優質服務。
概況
莒縣總面積1952平方千米。總人口110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城陽鎮,郵編:276500。行政區劃代碼:371122。區號:0633。拼音:Ju Xian。
新中國成立初,屬濱海專區。1950年濱海專區撤銷後劃入沂水專區,1952年沂水專區撤銷劃入臨沂專區(1970年改稱臨沂地區)。1992年劃入日照市。
--------------------------------------------------------------------------------
行政區劃
莒縣轄17個鎮、4個鄉。
城陽鎮:位於莒縣中部。轄67個行政村,總面積67.51平方千米,總人口13.02萬。鎮政府駐東大街。
閻庄鎮:位於莒縣城北。轄48個行政村,總面積64.68平方千米,總人口3.79萬。鎮政府駐閻庄。
招賢鎮:位於莒縣東北。轄81個行政村,總面積110.28平方千米,總人口6.82萬。鎮政府駐招賢村。
夏庄鎮:位於莒縣南部。轄66個行政村,總面積113.93平方千米,總人口6.40萬。鎮政府駐夏庄村。
浮來山鎮:位於莒縣西部。轄63個行政村,總面積65.41平方千米,總人口5.28萬。鎮政府駐胡家街。
嶠山鎮:位於莒縣東北。轄52個行政村,總面積94.18平方千米,總人口5.63萬。鎮政府駐牛家莊。
東莞鎮:位於莒縣北部。轄52個行政村,總面積105.5平方千米,總人口3.88萬。鎮政府駐東莞村。
劉家官莊鎮:位於莒縣西南。轄64個行政村,總面積79.77平方千米,總人口6.64萬。鎮政府駐劉家官莊。
龍山鎮:位於莒縣東南。轄56個行政村,總面積112.90平方千米,總人口4.68萬。鎮政府駐九里坡。
小店鎮:位於莒縣南部。轄62個行政村,總面積119.60平方千米,總人口5.52萬。鎮政府駐小店。
店子集鎮:位於莒縣東部。轄83個行政村,總面積32.00平方千米,總人口3.97萬。鎮政府駐張家圍子。
中樓鎮:位於莒縣東南。轄65個行政村,總面積131.32平方千米,總人口5.79萬。鎮政府駐中樓村。
陵陽鎮:位於莒縣東南。轄53個行政村,總面積54.66平方千米,總人口4.03萬。鎮政府駐大河北。
長嶺鎮:位於莒縣南部。轄49個行政村,總面積59.27平方千米,總人口3.80萬。鎮政府駐石井村。
安庄鎮:位於莒縣北部。轄42個行政村,總面積81.17平方千米,總人口3.31萬。鎮政府駐安庄。
碁山鎮:位於莒縣北部。轄86個行政村,總面積197.51平方千米,總人口8.08萬。鎮政府駐大庄坡。
洛河鎮:位於莒縣西北。轄46個行政村,總面積75.50平方千米,總人口3.98萬。鎮政府駐洛河崖。
桑園鄉:位於莒縣東北。轄71個行政村,總面積121.83平方千米,總人口5.32萬。鄉鎮政府駐桑園村。
果庄鄉:位於莒縣西北。轄32個行政村,總面積66.19平方千米,總人口3.07萬。鄉政府駐前果庄村。
庫山鄉:位於莒縣東北。轄43個行政村,總面積107.29平方千米,總人口3.08萬。鄉政府駐小庫山村。
寨里河鄉:位於莒縣東南。轄53個行政村,總面積71.92平方千米,總人口3.74萬。鄉政府駐寨里河村。
(以上資料出處)
--------------------------------------------------------------------------------
歷史沿革
1993年4月8日,調整莒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即;撤銷東莞鄉和龍王廟鄉,設立東莞鎮,以原東莞鄉和龍王廟鄉的行政區域為東莞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東莞。撤銷中樓鄉和孫由鄉,設立中樓鎮,以原中樓鄉和孫由鄉的行政區域為中樓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中樓。撤銷小店鄉和金墩鄉,設立小店鎮,以原小店鄉和金墩鄉的行政區域為小店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小店。撤銷龍山鄉和柏崖鄉,設立龍山鎮,以原龍山鄉和柏崖鄉的行政區域為龍山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龍山。撤銷里庄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桑園鄉。撤銷茅埠鄉,將原茅埠鄉白茅埠、龐庄、水由等17個村並入碁山鄉;將原茅埠鄉的古路官莊、季家莊、小河東等11個村並入招賢鎮。撤銷大官莊鄉和劉家官莊鄉,將原劉家官莊鄉和原大官莊鄉的大官莊、呂庄、王家官莊等9個村合並設立劉官莊鎮,鎮人民政府駐劉官莊;將原大官莊鄉的後石屯、前石屯、西旺疃等16個村並入夏庄鎮。撤銷嶠山鄉,設立嶠山鎮,以原嶠山鄉的行政區域為嶠山鎮的行政區域,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1995年12月16日,撤銷莒縣浮來山、陵陽、長嶺鄉,設立浮來山、陵陽、長嶺鎮。1995年12月18日,撤銷莒縣安庄鄉,設立安庄鎮。
1996年1月19日,撤銷莒縣店子集鄉,設立店子集鎮(魯政函民字[1996]8號)。
2000年,莒縣轄15個鎮、10個鄉。總人口1034519人,各鄉鎮人口: 城陽鎮 117853 招賢鎮 63444 閆庄鎮 37054 夏庄鎮 57826 劉官莊鎮 61986 嶠山鎮 36746 小店鎮 51068 中樓鎮 52260 龍山鎮 41458 東莞鎮 36127 浮來山鎮 30561 陵陽鎮 38536 店子集鎮 37339 長嶺鎮 35894 安庄鎮 30644 二十里堡鄉 21591 王家墩頭鄉 18556 寨里河鄉 34860 棋山鄉 45877 天寶鄉 25346 洛河鄉 37398 果庄鄉 28490 大石頭鄉 15507 桑園鄉 50047 庫山鄉 28051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12月27日,莒縣撤銷王家墩頭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城陽鎮;撤銷大石頭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嶠山鎮;撤銷王家二十里堡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浮來山鎮,鎮人民政府駐地遷至原王家二十里堡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天寶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棋山鄉(魯政函民字[2000]88號)。
2002年2月1日,省政府批復同意:莒縣撤銷洛河鄉,設立洛河鎮;撤銷棋山鄉,設立棋山鎮,以上2鄉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浮來山鎮人民政府駐地由王家二十里堡村遷至胡家街。截至2002年12月31日,莒縣轄17個鎮、4個鄉。
郵政編碼:276500 區號:0633
10. 山東日照的歷史故事,歷史名人以及歷史古跡
一、歷史故事
淹了石河縣,立了日照城
相傳,古時沒有日照城,現今日照城石臼所以東廣大海面,原來是一大片陸地,石河縣就設在那裡。石河縣所處的地域,漁有闊水,耕有沃土,是個美麗富庶的地方。可是石河縣的人卻為富不仁,互相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偷盜劫掠隨處可見,拐騙殺戮俯拾皆是。
陸上不安,殃及水族。近海龍王深感不安,便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奏了一本,並提議:淹了石河縣,另立新城。玉皇大帝一聽,不假思索就准奏了,令東海龍王執行。
東海龍王奉旨來到石河縣城。這一天,時逢石河縣大集,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這東海龍王便化作一個賣油的老頭,設攤叫賣:「賣油啦,一葫蘆頭半斤,二葫蘆頭四兩。」他這么一喊,馬上圍上一大群人。
這時一個小孩走過來說:「老爺爺,你這樣賣不折本了嗎?」東海龍王心想:石河縣還是有好人的。龍王此時收了攤子,把那個小孩叫到身邊說:「孩子,你是個誠實的孩子,我告訴你一件事,三日內,這里將是一片汪洋大海,你若是看見縣衙門口的石獅子眼紅了,立即往西北方向跑。記住了,千萬不要回頭。」孩子聽了,很吃驚,他把龍王的話記住了,天天到縣衙前看那石獅子。
再說東海龍王把到石河縣考察的情況向玉皇大帝做了匯報,玉帝聽說石河縣好人壞人都有,不知如何處置。還是太白金星主意多,他建議玉帝降旨,讓石河縣的土地神,火速把石河縣善良的人家查訪清楚,然後托夢給他們,讓這些好人避開水禍,把壞人都淹死。
這天夜裡,石河縣善良誠實的人家同時做了一個夢,讓他們三天之後跟著一個小孩跑。大家雖然將信將疑,但還是各自做了准備。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那小孩又到縣衙門前,見那對石獅子眼睛紅了,便按照賣油老頭說的,拔腿就往西北方向跑。就聽後面狂風呼嘯,海浪咆哮,電閃雷鳴,就像在屁股後面追趕他一樣,他也不敢回頭拚命地往西北跑。
當跑到一個山嶺上時候,風停了,浪靜了,他回頭一看,偌大的個石河縣不見了,成了一片汪洋。大家聚攏在山頂,往東望去,只見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映紅了大地。大家對著紅日歡呼雀躍,慶幸躲過了一場劫難。從此,這些人就在這里居住下來,變遷興廢,建立了一個新城。因為大難以後,時逢紅日東升,人們就把這個新城叫做「日照城」。
二、歷史名人
1、姜太公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河內郡汲縣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周康王六年,卒於鎬京,長子姜伋嗣位。
2、呂母
呂母(?—18年),女,琅琊郡海曲縣(今山東省日照市)人。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領導農民起義的女領袖。呂母作為一個財產俱豐的富戶,點燃反抗王莽反動統治的火炬,率領大軍打破縣城,殺死貪官。天鳳五年(公元18年),因病去世,起義軍歸附「赤眉軍」。
三、歷史古跡
1、孫臏書院
孫臏書院亦稱九仙書院,靴谷書院,坐落在九仙山游覽區內,倉敖嶺西麓抱犢峰下,始建年代無考,相傳此為齊國軍事家孫臏聚徒講學之處。
2、定林寺
始建於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全寺南北長約95米,寬52米,總面積4940平方米,整個建築分前,中,後三進院落,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向前向後左右展開,東西兩旁對稱,依山勢向後逐級升高,現已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