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米漿粿的由來和故事
米漿粿是福建漳平的抄一道傳統的漢族風味小吃,顧名思義是用米漿蒸制而成的。以早稻米和水磨成米漿,以清水加硼砂、鹼、鹽,用米漿調勻,煮沸;將豬肉絲、香菇片、油蔥花、白糖、精鹽等製成餡料,攪勻蒸熟而成。入嘴飄香,口感滑嫩,再配上一碗甘甜可口的冬瓜鴨湯,一口氣能吃上好幾塊,飽而不膩,還能煎著吃,煮著吃,吃法十分豐富。
㈡ 潮汕小吃「肖米」是怎麼做的
肖米
主 料: 麵粉,雞蛋,赤肉,白肉,鮮蝦,筍
配 料: 精鹽、味精、胡椒粉、老抽、白糖
做 法: 潮州肖米的皮製作十分精細,以麵粉加入雞蛋,反復搓揉成面團,略為靜置松筋之後,搓成細長條形,再切成小小的粒,案板上以生粉作培粉,用特製的肖米棍(用木製成一圓球,一小木棍從中間穿過),將其壓成直徑約5厘米的圓片。肖米皮要求中間稍厚,四周略薄,且要求呈不規則的菊花狀。 潮州肖米的餡由赤肉、白肉、鮮蝦、筍切成幼粒,調入精鹽、味精、胡椒粉、老抽、白糖,再加入少量豬油,攪拌均勻。 用肖米皮將餡包成高約3厘米,直徑約2厘米的小圓柱型,上蒸籠猛火蒸5分鍾即成,吃肖米時,要以浙醋為醬碟。
名家點評: 肖米作為傳統潮州小食,在過去潮菜筵席中,往往被作為配桌點心。 潮州的肖米,起源於北方的「燒賣」。過去北方地區,有一種小食以肉料為餡,以麵粉作皮,這種小食大都是小攤小販當街擺賣。由於北方天氣寒冷,所以這些小攤小販在擺賣這種點心時,便要將其放置小籠中,燒熱爐火不斷溫熱它,故這種小食便名為「燒賣」。後來「燒賣」這種小食被移植到南方來,一些地方以讀音來給它叫名字,便有了許多讀音相近的不同名字,如「燒米」、「肖米」、「小米」等,但實際都是源於「燒賣」的一種小食。 潮州肖米和廣州肖米在餡的製作上略有不同,廣州肖米的餡全部是肉類,而潮州肖米的餡則要加入一些鮮筍,這樣吃起來沒那麼肥膩,而且口感也更爽。 過去由於生活水平低,潮州肖米餡的原料也較粗,故為了使質粗的餡增加味道,往往在餡中加入炸香的[魚帝](鐵)脯末。現在潮州肖米餡的原料質量好,故也就很少人加入[魚帝]脯末了。
㈢ 潮汕無米粿的介紹
無米粿俗稱水晶包,是廣東省潮州地區漢族傳統名小吃。無米粿的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鹹的是馬鈴薯、芋頭或竹筍切成小粒,加沙茶或咖喱及鹽、味精少量炒熟。或大豆炊熟,加精鹽、胡椒粉少量研細。
㈣ 誰能跟我介紹一下"水晶球"無米粿的做法.
菜名】復無米粿
【主料】番薯粉,制綠豆,蝦米(咸餡),或芋泥(甜餡)
【做法】無米粿的粿皮製法是,先將番薯粉加入等量的清水,攪拌均勻;鍋中放入清水(清水的分量應是番薯粉的兩倍),放爐上燒至水沸,加入白礬(按1000 克水加入5克白礬的比例),倒入番薯粉,攪拌均勻,成稀飯一樣的糊狀(應比糊略稠),待其半熟的時候,即端離火位,待其涼後才使用。(如隔一夜後使用,效果更好)。
無米粿的餡有兩種,一種是咸餡,一種是甜餡。咸餡的製法是取去皮綠豆畔放蒸籠中蒸熟,用面棍將其壓幼,加入蝦米茸,經腌制過煮熟的赤肉粒、生蒜茸,調入魚露、胡椒粉、味精,炒勻即成;而甜餡的製法則採用綠豆沙或芋泥。
包無米粿的時候,要用番薯粉做培粉,因粿皮含水量大,故在包餡的時候,手勢要輕,能包住即可,包後上蒸籠蒸熟即可。
【名家點評】無米粿有人又稱為水晶球,在潮州已有悠長的歷史了。
無米粿從外形上來看,如果包口是尖的,則說明其餡是鹹的,如果包口是圓的,則說明其餡是甜的,無米粿在蒸熟後,要噴點冷水,才不會粘手。
吃無米粿的時候,可在鍋中煎香,也可再在蒸籠中蒸熱吃。
㈤ 請問一下潮汕小吃的由來及歷史文化
胡榮泉的「鴨母捻」
說甜湯,許多人會想起潮城大街(太平路)胡榮泉的「鴨母捻」。
胡榮泉的「鴨母捻」,就是廣州,客屬的大(米志)耙<潮稱落湯(米志)>包上甜餡。昔時胡榮泉店中有一姓鄭名手,他做的「鴨母捻」,潔白柔韌甜滑。王雯墨以上等糯米浸透,用石磨磨成粉漿,再把粉漿倒進一個質地較疏的布袋中,讓它把水分一滴滴的滴出來,到一定時間,使漿粉保存適當水分,然後倒出來用力揉壓,直至它又柔又韌,再做成小酒杯般的(米志)耙皮,包上精製的黑、綠豆沙、芋泥或水晶(冬瓜冊、香黃片制的)甜餡,捏成一粒粒較荔枝果大些的「鴉母捻」,放進白糖湯中煮熟,每碗四粒,配上甜湯;冬夜夏日進店去,來它一碗,不太甜,也不過飽。潮州人多喜歡它。
由於時間的推移,胡榮泉前日名手已年老離去,店也改營餅食,但潮城還有幾檔賣甜湯,「鴨母念」的,目前以下市的一檔,顧客們認為較有昔時風味。
「右營前」周伯的蝦丸魚餃
在西馬路上,距名勝境百米地方,前稱「右營前」。解放前有一間果條鋪「周順興」,主人周海清伯,身材高壯,滿頭白發,圓圓的臉。這周伯目賣果條面湯,可是出名的是蝦丸魚餃湯。他的蝦丸鮮紅甜脆,魚餃更是皮脆餡香。這主要是制魚餃皮的魚,堅持用池魚,不雜海魚腥味。蝦丸全用較大條鮮蝦,捶制夠工,料真物美。白天,入夜,路經右營前,來一碗蝦丸魚餃湯,真是令人腹飽口香,久久不忘。今日「右營前」已不復見這果條鋪,筆者了解,周伯也已逝世,有女兒於西馬路十八曲巷口售賣「魚餃」,甚得好平。現在義安路新街頭市場中,也有幾擋賣蝦丸魚餃的,多已不及周伯所制風味,惟一姓辛的夫婦所售的魚餃,肉香皮爽,日日生意興隆,如遇節日更有應接不暇之慨。
「吉成」的鹵豬母肉
在今日太平路的衛星一路口北面,昔時有一較大間的出名飯萊店——吉成號。進店正中就是樓梯,上面大木樓,安置好幾套桌椅,當日就以售賣鹵豬母肉出名。
「吉成」的鹵豬母肉,尤以乳渣肉最佳。他們把豬母肉{及乳渣肉)裝進一大鉎鍋,這鉎鍋是另加工特製的,上圈加錘下底缶的,慢火精燉,配以上等鼓油,甜鼓油,因時間久,火候夠,故肉糜又香又夠味,色澤棕紅,用筷輕輕一挾,如挾豆腐。這豬母肉下酒、送飯、配粥皆宜,老年人和牙力差者更感妙不可言,故亦名揚遐邇。
「吉成」出名鹵豬母肉外,如鹵鯽魚,也以火候夠,魚腥盡消,肉實味美受人贊賞,另有雞鴨、肉芽炒盤。殘冬寒夜,三五良朋,到吉成樓上,先來幾兩燒酒,夥計送過小邊爐來,溫酒,燉菜,豬母肉,鹵鯽魚,或許多一小碟雜菜,三杯下肚,再加一小碗白粥,酒美、菜香、肚飽,寒氣全消,然後慢步回家,真是不亦樂乎!
聽說吉成號開創早在一百多年前,解放初才停歇,有說「吉成」當日贈豬母肉的大鉎鍋,天為燉煮豬肉,從不間歇,二三十年來日日如是,使鍋里滿布豬朥肉味,甚為香美,是巨富人家與遠近菜飯店所望塵莫及的,曾聞有人願以高價,要求買此鹵缽,吉成號東家還不肯出讓哩!
今天,旅外老一輩鄉親一談起潮州鹵味,吉成的鹵豬母肉,尤為大家所樂道的。
「城守頭」妹仔兄「粿汁」
多點年紀的潮城人,終會記著:「城守頭」妹仔兄的「粿汁」是一件令人喜愛的小食,價低物美,老少不分,貧富能嘗。
『城守頭」,乾隆《潮州府志·卷七·署廨》:「城守營都司暑在城西石人橋,康熙十六年丁已建」。在今日中山路打銀街頭(同仁里對面),現路牌還寫著「城守頭」。
妹仔兄原名鄭賢業,昔年他家就在城守頭,且在家的左釁設店出賣「粿汁」著名。「粿汁」得先用上白米浸後磨成米漿,然後一瓢瓢的倒到平面煎鼎上,烤成一圓張一圓張的「棵汁皮」,但又不能烤得太乾太熟,就這樣一張張掛到竹竿上涼乾,拿下來切成三角形一片片的,放進鍋里,用剛開的水一沖,再配上些適度鹽水,米漿水,然後再放到爐上一滾,拿起來,倒到備好的另一大缽,這樣,便一碗碗的盛起來,再配上一些香味熏人的「蔥珠膀」——用鮮蔥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慢火厚膀(或油)煮起來,到蔥塊赤熟,但不燒焦又飽吸油席香味———這樣香熟可口小配料供應,每碗過去三五個銅板 (幾分錢,今賣一角),這樣,妹仔兄的「粿汁」,每一小片既熟透又不太糜,且有韌、爽、加上蔥珠膀,真是一想起令人饞涎欲滴,何況妹仔兄還經常備有煮得很夠味的「甜豆乾」,鹵肉,帶甜味的臘腸,冬來又有「熟凍肉」。冷天晨早,北風襲人,到妹仔店,來一二碗「粿汁」,加些小雜咸,其妙處,閣下當可理解。他如每近中午,下午三四時,在他店前特備的長凳上,坐的,蹲的滿是顧客,不論大戶人家,或挑擔路過,各來一碗,耗費不多,大家都吃得開,大家都齊聲叫好。妹仔兄的「粿汁」,就這樣,揚名遐邇。在今日,就是海外歸來的老鄉親,提起吃粿汁,大家都會憶起妹仔兄的。妹仔兄的粿汁店,一直供應至抗日戰爭,潮州淪陷。
潮城陷敵,妹仔兄舉家避難歸湖葫蘆市,初時賣粿汁,仍甚暢旺,後來增加妙賣,作為飯店。不久,日機瘋狂轟炸葫蘆市——當日葫蘆市為一村埔臨時集市,鋪店均系以竹篷搭建——妹仔兄的店鋪,與其他商店一樣,均遭焚毀,損失頗重。妹仔兄,一售雜食小販,隨大家守義在外,刻苦六年,更值得贊許,直至抗戰勝利,才與大家一起回城。
現在妹仔兄已逝世,但城守頭仍有一攤賣粿汁的,主人正是妹仔兄的小兒子,每天上午可能備料,未得供應;下午出售,潮人過此仍樂意來一碗粿汁,一二塊甜豆乾,有的憶及妹仔兄的,故也特往嘗味,還是不錯。看今日「城守頭」,憶及妹仔兄,令人深有流光電逝之感。
這攤粿汁,也很熱鬧,祝願小食攤興隆昌盛!
㈥ 潮汕紅桃粿的由來和歷史
1、由來:
楊育挺先生在《從紅桃粿解讀潮汕人的性崇拜》一文中說提到紅桃粿或多或少內涵著原始的生殖崇拜,以及富含著夫妻恩情、思念情人這種廣義上的性崇拜。面頭粿形似女性乳房,在澄海東里正月的祭祀活動中,剛結婚的新人常會供奉面頭粿,以祈求生兒育女。
在濠江鳳崗媽的祭祀活動中,也有個非常有名的「紅桃粿求丁」風俗,紅桃粿的出現,儼然是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一個代表符號。
2、歷史:
潮汕粿品歷史悠久,距今應該有500多年的歷史。紅桃粿因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徵長壽,故制紅桃粿正反映祈福祈禱的願望。凡時年八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紅桃粿,用以祭拜祖先神明。
紅桃粿在汕頭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飲食和文化地位,每年的各個時節的大小節日的祭拜神明的活動總是少不了紅桃粿的身影,「壽桃」外形,認為寓意長壽、吉祥;紅色象徵興旺、喜慶,除了用此來祭拜神明祈求平安、幸福外,紅桃粿也因其美味而深受汕頭人的喜愛。
(6)無米粿在潮州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潮汕粿品中,以香脆的韭菜粿、晶瑩的無米粿、甜蜜的豆沙粿、富有野趣的鼠麴粿較為出名。
其中豆沙粿,多食於每年的農歷七月間。這時候,早稻歸倉,花生曬干,晚秧插完,於是農家主婦便用新米、新花生來製作「豆沙粿」。「豆沙粿」的形狀,由巧手的家庭主婦隨意捏造,有像一彎新月的,有像平底船的,有像玉兔、石榴的……形狀一般很小,只比火柴盒略大一點。
潮汕農村的主婦春節前多喜做鼠麴粿,且一次做很多,因為鼠麴粿不易變質,可以一直吃到元宵。鼠麴是一種野草,亦稱鼠耳草、佛耳草、米曲草、香茅、茸母等。它渾身毛絨絨,莖葉嫩小,頂端偶爾結幾個小花蕾。
㈦ 潮汕小吃來歷
1、潮州春餅
早在古代,潮州人就有吃春卷的習俗,在古時,春餅又稱「春盤」,相傳在距今一千六百年前的東晉時,就有春盤問世了。春盤,即在立春日用蔬菜、餅餌、果品、糖果等匯集成盤,饋贈親友,取其生發迎春之意,象徵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吉祥。
春餅傳至近代,又衍變成春卷,與春餅並行,是一種潮州民間著名小吃。不過,餅皮攤得更薄,捲入陷料封口後,再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起來特別香脆可口,不僅立春日吃,一年四季均可吃了。
2、潮汕牛肉丸
在清末及民國初期,有許多鄉下農民挑著小擔,在潮州府城走街串巷,叫賣牛肉丸湯。聰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將它移植過來。但潮汕人並不是簡單地將客家牛肉丸照搬過來,而是吸取其優點,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如傳統鄉下捶打牛肉丸,是用菜刀的刀背,這樣效果差,且力度不夠,影響打出的肉漿質量,潮州人便改用兩根特製的鐵棒,每根3斤重,面呈方形或三角形,用雙手輪流捶打,左右開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漿。
由於潮汕人製作的牛肉丸比傳統農夫技高一籌,更為精細考究,故潮汕製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具有濃郁的牛肉味,特別好吃,製作不久,很快便盛行整個潮汕地區,大受潮汕人的歡迎,成為一種最為大眾化的潮州民間小食。
(7)無米粿在潮州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潮汕牛肉丸特色:據說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許能作此表演,由於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機制的要高。80年代初出現打丸機後,手打的傳統製作方式也便日漸稀少。
隨著來汕的外地人及老汕頭人希望嘗到那種「掉地上還能彈得老高」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也日益強烈,這才使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現「江湖」。
㈧ 急需「潮汕美食的歷史」「潮汕美食(小吃)的簡介、歷史、發展」
潮汕的許多小吃不僅為本地人所喜愛,在外地也是膾炙人口的。在全國優秀小吃品種評定會—— 「中華名小吃認定會」上,已有8個潮汕小吃獲得「中華名小吃」稱號。潮汕小吃為什麼有如此魅力?其特點又在哪裡呢?一、出身貧賤 自然天成她幾乎全都是民間獨創,並一直在民間流傳。這是歷史上潮汕地處「省尾國角」,遠離國家政治中心,以及商業社會形成較晚,社會富裕程度不高所決定的。信手拈來幾樣潮汕小吃:西天巷蚝烙、貢咕鵝肉、老姐豬腳飯、老媽宮粽球,哪一個名字不是樸素直白,鄉土氣息撲鼻。綜觀潮汕小吃,其形成大致有三種渠道。1、祭祀神靈的貢品。潮汕沿海氣候炎熱,潮濕,人容易得病,加上海上作業風險大,勞作和收獲不成比例,偶然因素較多,當人們無法預測自己的命運時,往往把希望寄託在神明保佑上。此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有了拜神的活動,人們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改善生活的理由。因此,舊時潮汕民間俗信,有時節多,神靈多的特點。許多潮汕小吃原本就是拜神的貢品,如春節的「菜頭粿」(意,彩頭)、「甜粿」,媽祖生(誕辰)的「面線」(意,長壽),端午節的「粽球」,中秋節的「月餅」等等,俗話說「時節做時粿」,那時候,什麼時節吃什麼小吃都有一定的規矩。2、補充正餐的點心。這部分潮汕小吃不象粵式點心,是有閑階層閑來無事,用以打發時間的茶點,而是鄉間城鎮的苦力用來充飢的小食品。潮人習慣吃粥,一是早先糧食不夠,一是氣候所然。干粗活的人早上吃幾大碗粥,經不住一陣出力出汗,正餐未到,已飢腸轆轆。這時,遇到穿街走巷的小食攤擔就象找到救星,他掏出幾分錢就可補充點體力,聊補一時所需。那時,夏天有消暑的草粿(涼粉)、豆花、各類甜湯等。吃草粿是不用勺子的,端起淺口碗,嘴巴沿著碗沿「呼嚕、呼嚕」旋一圈,水布一抹嘴,爽!冬天有熱乎乎的牛肉丸湯、韭菜粿、水粿等。牛肉丸原本是客家小吃。汕頭開埠後,山貨出洋,洋貨進山,汕頭韓堤一帶以前是客家貨船停泊點。晚上,有客家人劃著小船賣牛肉丸湯,供給貨船老大當宵夜。後來,牛肉丸被潮汕人所發展,在湯里加粿條,成為牛肉丸粿條,後來又克隆出魚丸、蝦丸、墨魚丸、豬肉丸等等,創造出潮汕的「肉丸系列」。 「中華名小吃」中的「新興街牛肉丸」 就是汕頭人做的。如今,一說起牛肉丸,大家都以為是姓潮,其實,它是潮人拿來主義的產物,潮人的聰明才智在一個小小的丸子里表現得淋漓盡致。3、家常點心最具美食意義的小吃,是潮汕巧媳婦們為小孩解饞做的各種家常小吃。如南瓜烙、秋瓜烙、番茄烙等。舊時,時節尚未到,小孩就吵著要吃「粿」,居家的媳婦便要想些法子打發這些饞嘴的孩子。潮汕農村家家戶戶有的是番薯粉,隨手摘下自家田頭厝角種的蔬果,摻和在一起,用油一煎,就成為風味獨特的小吃。我小的時候,吃過祖母用番薯粉拌隔夜的冷粥做成的「冷粥烙」,真的是別有風味。有一種小吃叫「豬頭粽」,據說是澄海人的無意之作。早年澄海農村鬧元宵有賽大豬的習俗,每家每戶都要宰豬祭祖,有一戶人家祭完祖,剩下豬頭一時未能吃掉,便將豬頭肉剁碎了,加調料,做成 「豬頭粽」,不想卻特別美味。於是流傳開來,成為一種風味小吃。潮汕小吃以商品的面孔進入市場是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也即汕頭商業經濟鼎盛的時期。那時的小公園,商鋪、酒樓、旅店雲集,作為一種美食,潮汕小吃自然也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如老字型大小愛西乾麵、飄香小吃、西天巷蚝烙、老媽宮粽球等,都是在那個時期進入小公園。如今,許多旅居海外的潮人一到汕頭,頭一件事就是直奔小公園,到老字型大小小吃店美美地吃上一餐潮汕小吃,了卻揮之不去的思鄉之情。潮汕小吃紮根於民間,它不依附於官文化、士大夫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態,順應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流傳於民間。故此,我們現在才能品嘗到這么多富有鄉土氣息的風味小吃。二、材料簡單 味道獨特廣式點心以洋氣見長,如奶黃包、蛋撻、叉燒包等。上海小吃以海鮮著稱,如蟹黃灌湯包、魚茸春卷等,北方小吃則以麵食為主。潮汕小吃則是無米不成粿。一個潮汕方言「粿」字就將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盡。在潮汕字典中 「粿」是這樣解釋的,一種大米粉做皮,有餡的果品。韭菜粿因為皮是番薯粉,餡是蔬菜,俗稱「無米粿」,可見大米在小吃中的位置。早先,潮汕先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按祖籍的習慣,祭祖要用麵食當果品,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果品。這就是「粿」的來歷。後來,祭祀食品的原料和做法不斷花樣翻新,相沿成習,人們就把所有祭祀的包點都稱為「粿」。潮人在運用稻穀做小吃方面可真是出神入化,竟然可以是一種原料既是皮也入餡——「米包米」的。如有一種叫「桃粿」的小吃,糯米粉做皮,糯米飯入餡,非但不覺乏味,還非常清香可口。潮汕盛產番薯,這種又平又賤的農作物也被大量用於小吃中。番薯粉可作小吃的皮,如有甜、咸餡的「水晶球」,「韭菜粿」等。也可摻和瓜果蒸成「馬玲薯粿」、「芋粿」、「馬蹄粿」等。還可以做成「糕燒番薯」,「番薯湯」等等。別看番薯出身卑微,它在潮汕小吃中可是一個大家族呢。和上海等沿海地區不同,潮汕小吃中用海鮮的相對少些,更鮮見諸如龍蝦、魚翅、螃蟹等名貴的海鮮。個中原因,一是因為潮汕氣候炎熱,海鮮食品難存放之故,此外,也是其平民化的特點所致。凡沿海地區都盛產蚝,而將蚝做成小吃——「蚝烙」的,卻只有潮汕了。其做法也非常簡單,也就是番薯粉和蚝摻和在一起煎成餅,淋上鴨蛋,味道卻極為獨特,外酥內軟,濃香嫩滑,成為聞名遐爾的小吃。綜觀潮汕小吃,以素為主而少見魚肉,其選材簡單,大都取材於隨處可見的普通農作物——大米、番薯、蔬菜,卻以獨具一格的田園風味贏得人們的青睞,更因為其價格低廉而深受各階層人士的喜愛。
㈨ 「粿」字有怎樣的來歷
粿,在潮汕食文化中歷史悠久。它的品種繁多,美味爽口,在潮汕地區發展為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小食,也成為潮汕食文化的一個縮影。而粿文化的真正精髓珍藏在千千萬萬普通潮汕人家裡,而且融於節日中。
粿,米食也。它在潮汕地區出現有一定的淵源。早先,潮汕先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按祖籍的習慣,祭祖要用麵食當果品。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果品。這就是「粿」字的來歷。
這種簡單的米食,在潮汕人手裡,卻漸漸成了主食米飯之外五花八門的東西。如甜粿、鼠曲粿、朴籽粿、紅曲粿等。還有些並非米製品,潮人也稱之為「粿」。如草粿、無米粿之類。
㈩ 潮州青龍廟安濟聖王的由來
潮州南堤有一座青龍古廟,又稱安濟王廟。這座神廟歷史悠久,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這座廟原是祀青蛇神的,潮人敬蛇如神,特別崇拜一種碧綠色的小青蛇,稱青蛇為青龍,遂建青龍廟以祀之。據乾隆《潮州府志· 寺觀》載:「前明滇有宦於潮者,奉神像至此,號安濟靈王。」這個神像即蜀漢永昌太守王伉之像。潮州民間相傳,安濟聖王神像是清初潮州人謝少蒼從雲南奉回來的。 王伉是三國時期蜀漢永昌太守,保土安民有功,死後當地人立廟紀念。傳說多次顯聖,歷朝加封至安濟聖王。傳說清朝初年,潮州人謝少蒼到雲南永昌為官,有難,安濟聖王顯聖助其脫難。後謝氏回潮,便刻安濟聖王神像帶回潮州,在家中設壇祭拜。漸漸地鄉親鄰里到他家中拜安濟聖王的人越來越多,香火日盛,謝氏遂遷神像到青龍廟,供善男信女祈拜。 潮人迷信,王伉神像入座青龍廟後,香火很旺。潮州人稱神為「老爺」,對王伉特別崇拜,敬稱為「大老爺」,稱青龍廟為「大老爺宮」。傳說有一年韓江水暴漲,南堤岌岌可危,險情疊現。大老爺宮前忽見青蛇群集,隨後水勢漸退,轉危為安。於是民眾紛紛傳說,是大老爺顯聖,化身為青龍保境救民。 大老爺每年一次出遊,按光緒《海陽縣志》記載,於正月初四擲環正月下旬擇日出遊,這是潮州城最盛大的游神賽會。 大老爺出遊時,禮炮轟鳴,鼓樂齊奏。前面開路的是南門外謝姓的鑼鼓班,各社儀仗過後,是十多個經過挑選的健壯大漢,抬著大老爺神像和大、二夫人神轎,後面緊跟著十八隊鑼鼓班。遊行通常要進行三天,路線從南春路入南門,游完從東門經江岸回廟。 大老爺出遊,全城轟動,沿途人家商鋪羅列香案祭品恭迎。祭品豐盛,有魚、肉、家禽、粿品、整甑的甜粿、發粿,全豬全羊、糖獅糖塔,不一而足。各家各戶門口掛花燈,鞭炮燃放不停。民眾認為大老爺在自家門口停留會帶來更大的好運和福氣,因此不惜花錢購買特大鞭炮、煙火、王鞭、寶蓋,隊伍到來時,大放特放,組成炮陣火牆,阻擋隊伍前進。而遊行的時間是固定的,不能久留,必須奮不顧身往前沖。這一阻一沖,把游神的熱鬧氣氛推向高潮。煙火把夜空照得通明、五彩繽紛,鞭炮巨響,鞭炮紙屑漫天飛舞,硝煙彌漫。偏偏這時又有好多人拚命往前擠,要乘機摸一摸神像和神轎。傳說摸了神像會興旺,摸了二夫人神轎會生男孩。於是萬頭攢動,人潮洶涌,善男信女,如醉如痴,一派狂歡盛況。 府城「營大老爺」這幾天,鄰近縣、鄉有很多人到城裡來觀看、朝拜大老爺,到處人山人海。日間便有許多潮州特色小食的攤檔都挑到街上叫賣。潮州小食豐富多彩,有甘草橄欖、蜜浸洋桃、沙魚皮凍蘸糖醋、豬肺煮番綠豆、粉腸湯、杏仁茶、小巧玲瓏的芝麻粿仔、筍粿、「笑嘴」形狀的鳳眼餃、煎糕粿、蚝烙、「風爐窗」(一種麵粉皮包豆餡的煎餅)、面蒸粿、無米粿、牛皮抽、沙茶粿、粿條湯等等,不勝枚舉,真是潮州小食的大匯展。 大老爺受到民眾的頂禮膜拜,但是,大老爺在潮州數百年中,也有數次罹蒙劫難。 辛亥革命之後,隨著科學知識的傳播,提倡科學、破除迷信的新風氣日盛。1928年到1931年,迷信活動受到取締,封廟、毀像,禁止乩占迷信活動。一些小廟小神在劫難逃。但大老爺因為善男信女多,沒有遭毀遭禁。 1930年,大老爺木偶像竟遭土匪擄去,要挾善男信女集資贖回。民眾不忍大老爺久囚匪窟,有人發起捐資贖回的活動。縣長阮淑清卻要借這件事破除迷信,遂發布告示嚴禁贖回。匪徒勒索不到贖金,留著神像也無用處,就把神像拋入江中,終於被人發現,人們急忙撈起,迎回廟中,准備舉行隆重儀式祭拜。阮淑清認為民眾這種行為愚不可及,親率人馬往廟中把木像砍破,投入江中,隨水漂走。那時民眾都私下裡痛罵阮淑清,罵他「短命仔」。後來阮淑清調離潮州,人們紛紛傳說他暴病身亡,其實阮淑清一直在福建當官,好端端地活著。 阮淑清離潮後,迷信活動重新抬頭,1935年大老爺再次出遊,依然十分熱鬧隆重,遊行隊伍還增加了綢鏢和彩旗,神前高掛汽燈,光明奪目,氣派非凡。 解放後,迷信活動再次被禁止。「文革」期間,大老爺又一次遇難。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青龍古廟作為地方古跡重新修復。 資料來源: http://news.0768.gd/view-1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