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色經典歷史故事
1.劉胡蘭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毛澤東在指揮全國戰局之餘,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是已知的中國共產黨女烈士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她憑著對人民的感情和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在鍘刀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這種表現,恰恰是共產黨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萬萬農民心中的結果。
2.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聽著這首優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會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動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裡人嗎?讓我揭開這個謎吧!他原來與我是同鄉。
王二小原名閻福華,河北省平山縣宅北鄉南滾龍溝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裡人都叫他閻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個大山坡上放牛,日軍300餘人向南滾龍溝襲來,當日軍兇狠地用刀逼著二小為他們帶路抓八路時,二小非常清楚《晉察冀日報》報社的工作人員和戰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隱藏著。他牽著牛機智地領著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轉,從上午9點多轉到了下午3點多。在二道泉山頂,他猛地抱住一個鬼子廝打,想與鬼子跳崖同歸於盡,不料被另一個鬼子用刺刀從背後刺穿了胸膛。這時埋伏在轎頂山的報社武裝梯隊發起了攻擊,一舉殲滅了這股敵人。
住在兩界蜂的西北戰地服務團記者方冰對此事進行了采訪,並結合他平時采訪的其他故事,與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發表在1942年的《晉察冀日報》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後來,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們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溫那段歷史故事,在緬懷抗日小英雄的同時,一定要不忘國恥,發奮圖強,學好本領,將來報效祖國,振興我中華,不讓歷史重演。
3.雷鋒
4.邱少雲
5.董存瑞
㈡ 黨的紅色歷史故事
王銘章(1893-1938),字之鍾,成都市新都人,早年參加保路運動和討袁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第4師師長,川軍第41軍第122師師長,第41軍代理軍長等職。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抗日浪潮席捲整個中國,王銘章主動請纓,帶領122師出川抗日,轉戰晉東、魯南,英勇殺敵,戰功卓著。
1937年底,日軍佔領南京以後,為了打通南北戰場,決定攻取徐州。津浦路南段的中國守軍進行了頑強抵抗,南段進攻的日軍勢頭被阻,形成隔淮河對峙的局面。
津浦路北段守軍韓復榘不戰而退,濟南、泰安、曲阜等地棄守,形勢萬分危急。1938年初,王銘章奉命開赴徐州、碭山一帶布防,代理41軍軍長,任前方總指揮。1938年2月,日軍沿津浦鐵路攻佔兗州、曲阜、鄒縣。戰區司令部急令41軍開赴滕縣。
3月14日,日軍以萬余兵力在20多門大炮、20多輛坦克的掩護下向滕縣外圍發起了猛攻。我軍以「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決心,經一日激戰,打退了進攻的日軍。15日一早,敵人在攻擊正面陣地的同時,又從側面迂迴,企圖包抄滕縣。這時滕縣城內能戰斗的兵力只有兩千人,卻要抵禦裝備精良的萬余敵軍的猛攻,玉銘章心中十分清楚敵強己弱的形勢,但他抱定以死報國之心。16日黎明,日軍向守備滕縣東關的警戒部隊發起猛攻,戰機十餘架對滕縣進行了轟炸、掃射。玉銘章親自指揮守城,在日軍猛烈的炮火攻擊下,城牆被炸開了十餘米寬的一個缺口。守軍與日軍展開肉搏,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
16日,正面陣地被日軍突破,王銘章根據兵力變化情況,重新調整部署。17日,日軍調集精銳部隊再次向滕縣發起了猛攻,在重炮與飛機的掩護下,日軍攻入城內,守軍與日軍再次展開肉搏,王銘章親臨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揮作戰,不幸身中數彈,當場犧牲。王銘章將軍犧牲後,守城官兵仍繼續與日軍搏鬥,除十七人突圍外,其餘皆灑盡了最後一滴血。 滕縣死守為中國軍隊完成戰略合圍贏得了寶貴時間,才使震驚中外的台兒庄大捷得以實現。
王銘章將軍死詢傳來,舉國同悲,靈柩經武漢重慶運回成都,沿途萬人空巷,民眾揮淚送行。國民政府對王銘章將軍奮勇抗戰給予高度評價,並追贈為陸軍上將。 毛澤東和秦邦憲、吳玉章、董必武等聯名撰贈輓聯: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增光。」
解放後,王銘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在其家鄉成都市新都區桂湖公園內塑有他的戎裝縱馬銅像,供人瞻仰。王銘章將軍忠烈事跡,長留天地!
滕縣之戰,王銘章將軍指揮第四十一軍,挫敵凶鋒,阻敵銳進,為徐州一帶中國軍隊的集結贏得了時間,也使日軍第十師團受到較大損失,為爾後的台兒庄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徐州會戰的指揮官、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高度評價說:「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台兒庄大捷?台兒庄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
國民政府對玉銘章將軍奮勇抗戰給予高度評價,並追贈為陸軍上將。
王將軍靈樞經武漢、重慶、成都運回其家鄉新都,沿途各地紛紛隆重舉行悼念、祭奠儀式。在武漢舉行迎靈公祭儀式時中共中央代表吳玉章、董必武,八路軍代表羅炳輝、齊光,《新華日報》代表吳克堅等前往參加。吳克堅致悼詞說:「王師長等殉國烈士的鮮血,不僅洗滌了他們在川軍二十年的罪愆,而且更加振奮了全國軍民槍口一致對外的民族精神。他們是對得起四川的父老、對得起國家的。王師長是我們炎黃的優秀子孫,是保國衛民的英勇戰士,是中國的模範軍人,他的死為國家、為民族、為全中國人民,他的勛名將永垂史冊,他的精神將永遠不死!」毛澤東和秦邦憲、吳玉章、董必武等還聯名撰贈輓聯: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
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增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銘章被追晉為革命烈士。
㈢ 上海的歷史典故
上海境內最早的人類文明遺跡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元朝以前,上海為沿海的一個漁港和商貿集鎮。宋代設有華亭縣,元代始有上海縣,明朝時已頗為繁榮。上海開埠後迅速成為全國經濟、外貿中心,1930年代是遠東最大的都會以及商業和金融中心。1949年以後,上海成為中國大陸地區最重要的工商業、製造業中心。藉助1990年起浦東開發開放,上海保持了持續繁榮並快速發展,現致力於建設國際金融與航運中心。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中國第一大城市和亞,洲第一大城市(不與東,京都市圈比較)。上海位於中國東部弧形海岸線的中間,地處長江三角洲最東部,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部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最北部為處於長江入海口中的崇明島。上海是移民城市,常住人口逾2300萬,其中流動人口近40%。江南的吳越傳統與移民帶入的各地文化融合,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先秦至元代,上海漸成為糧、鹽產地。明代起,上海發展為重要的棉紡織基地。1843年開埠後,移民從各地湧入,上海憑借獨特的地理和政,治環境迅速崛起,對中國近,現,代,科,技,文,化與工,商,業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為中外觀瞻之所系」。中,華,民,國時期,上海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城市、中國最重要的工商業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上海是中,國,大,陸,地,區最重要的工,商,業與制,造,業基地。1990年起施行的浦,東,開,發,開,放,政,策使得上,海,經,濟,快,速,發,展,並於2005年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上海名稱的由來,常見說法認為最早始於宋朝,源於一條名為上海浦的吳淞江支流。浦,原為吳語中小河的意思。江東地區命名河流有一個習慣,通常將靠近源頭的支流謂之里或上,靠近下遊河口地區的稱為外或者下,吳淞江的南北岸的兩條支流因而被命名為上海浦與下海浦。後由於酒業發展,政府在上海浦附近設置酒務以徵收酒稅,稱為上海務,上海一詞因而逐漸擴大影響。
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中,認為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因為「地居海之上洋」而得名;另一種則說「海外商舶在此登岸」而名為上海。
此外,上海的簡稱「滬」來源於古時當地人創造的一種名為「扈」的捕魚工具,別稱「申」則因相傳上海西部地區曾為楚國公子春申君的封地而得名。
約7000年前,上海西部已形成陸地,東部地區則為近2000年陸續形成,早期有馬家浜、嵩澤、良渚、馬橋文化的蹤跡。
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和濱海一帶即有漁民聚集。唐天寶十年,設立華亭縣,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此為松江建城之始。
宋咸淳三年,華亭縣於上海浦(松江的一條支流)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十四年,華亭縣升格為府,並於翌年更名松江府,轄華亭縣。至元二十九年,元政府析華亭縣部分,設立上海縣,隸屬松江府,標志著上海有獨立行政建制之始。至 明嘉靖三十二年,築起上海城牆。至明代時,松江府大致相當於今日上海市全境(不包括寶山區、崇明縣),經濟已較為發達,時稱「松江稅賦甲天下」。清襲明制,上海縣歸屬江南省松江府。
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體,根植於江南地區傳統的吳越文化,並且融入了開埠以後來自西方歐美地區的各國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種不同於中國其他地區的獨特文化。而海派的來源,有說法指於清末民初的海上畫派有關。海上畫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松江畫派。後隨著上海商業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賣畫為生,海上畫派之名漸廣為人知。
魏晉時期,華亭人陸機、陸雲曾為當時一代文豪。而自1919年後,由於租界獨特的政治制度,吸引了眾多名人,上海很快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基地,聚集了左聯、新感覺派、鴛鴦蝴蝶派文學流派,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葉聖陶、郁達夫、王造時、丁玲、張愛玲等名家也在上海從事創作,並產生了《子夜》等以上海為背景的著名作品。
㈣ 上海紅色經典小故事推薦
上海火車經典小故事推出,然後再增加這個故事,找到是說到的好,所以我們給你去推崇,在我們的建議推崇下算收益,非常的高興,非常喜歡喜歡
㈤ 上海紅色經典小故事推薦
紅色經典小故事——劉胡蘭。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
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㈥ 上海的歷史典故有哪些
上海境內最早的人類文明遺跡可追溯至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元朝以前,上海為沿海的一個漁港和商貿集鎮。宋代設有華亭縣,元代始有上海縣,明朝時已頗為繁榮。上海開埠後迅速成為全國經濟、外貿中心,1930年代是遠東最大的都會以及商業和金融中心。1949年以後,上海成為中國大陸地區最重要的工商業、製造業中心。藉助1990年起浦東開發開放,上海保持了持續繁榮並快速發展,現致力於建設國際金融與航運中心。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中國第一大城市和亞,洲第一大城市(不與東,京都市圈比較)。上海位於中國東部弧形海岸線的中間,地處長江三角洲最東部,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部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最北部為處於長江入海口中的崇明島。上海是移民城市,常住人口逾2300萬,其中流動人口近40%。江南的吳越傳統與移民帶入的各地文化融合,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先秦至元代,上海漸成為糧、鹽產地。明代起,上海發展為重要的棉紡織基地。1843年開埠後,移民從各地湧入,上海憑借獨特的地理和政,治環境迅速崛起,對中國近,現,代,科,技,文,化與工,商,業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為中外觀瞻之所系」。中,華,民,國時期,上海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城市、中國最重要的工商業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上海是中,國,大,陸,地,區最重要的工,商,業與制,造,業基地。1990年起施行的浦,東,開,發,開,放,政,策使得上,海,經,濟,快,速,發,展,並於2005年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上海名稱的由來,常見說法認為最早始於宋朝,源於一條名為上海浦的吳淞江支流。浦,原為吳語中小河的意思。江東地區命名河流有一個習慣,通常將靠近源頭的支流謂之里或上,靠近下遊河口地區的稱為外或者下,吳淞江的南北岸的兩條支流因而被命名為上海浦與下海浦。後由於酒業發展,政府在上海浦附近設置酒務以徵收酒稅,稱為上海務,上海一詞因而逐漸擴大影響。
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中,認為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因為「地居海之上洋」而得名;另一種則說「海外商舶在此登岸」而名為上海。
此外,上海的簡稱「滬」來源於古時當地人創造的一種名為「扈」的捕魚工具,別稱「申」則因相傳上海西部地區曾為楚國公子春申君的封地而得名。
約7000年前,上海西部已形成陸地,東部地區則為近2000年陸續形成,早期有馬家浜、嵩澤、良渚、馬橋文化的蹤跡。
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和濱海一帶即有漁民聚集。唐天寶十年,設立華亭縣,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此為松江建城之始。
宋咸淳三年,華亭縣於上海浦(松江的一條支流)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十四年,華亭縣升格為府,並於翌年更名松江府,轄華亭縣。至元二十九年,元政府析華亭縣部分,設立上海縣,隸屬松江府,標志著上海有獨立行政建制之始。至 明嘉靖三十二年,築起上海城牆。至明代時,松江府大致相當於今日上海市全境(不包括寶山區、崇明縣),經濟已較為發達,時稱「松江稅賦甲天下」。清襲明制,上海縣歸屬江南省松江府。
上海的文化被稱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體,根植於江南地區傳統的吳越文化,並且融入了開埠以後來自西方歐美地區的各國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種不同於中國其他地區的獨特文化。而海派的來源,有說法指於清末民初的海上畫派有關。海上畫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松江畫派。後隨著上海商業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賣畫為生,海上畫派之名漸廣為人知。
魏晉時期,華亭人陸機、陸雲曾為當時一代文豪。而自1919年後,由於租界獨特的政治制度,吸引了眾多名人,上海很快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基地,聚集了左聯、新感覺派、鴛鴦蝴蝶派文學流派,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葉聖陶、郁達夫、王造時、丁玲、張愛玲等名家也在上海從事創作,並產生了《子夜》等以上海為背景的著名作品。
㈦ 紅色經典革命先烈故事有哪些
1、瑞金沙洲壩的楊大娘是紅軍家屬。大兒子參加紅軍以後,家裡少了一個勞動力,里里外外什麼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個傍晚,楊大娘澆完菜園,回家准備挑水做飯。她剛拿起扁擔,卻發現水缸里的水滿滿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滿,昨天水缸滿,今天水缸又滿了。這是怎麼回事?她問小兒子:「小發仔,下午你挑水了嗎?」
11歲的小發仔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說:「我沒挑。」
楊大娘越想越覺得奇怪,就跑到田頭問代耕隊長:「我屋裡那口水缸,天天都滿滿的。是你派人給我家挑水了吧?」
「沒有啊,」代耕隊長也感到奇怪,將信將疑地問,「真有這樣的事?」 正說著,上屋的二嬸也提著菜藍子走過來搭話:「是啊,我屋裡的水缸也是幹了又會滿,滿得都快要溢出來 了,不知道是誰在做好事。」
代耕隊長把斗笠往頭上一扣,笑笑說:「毛主席主張調查研究,你們該去調查調查呀!」
楊大娘和二嬸覺得這話有理,倆人商量了一陣,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楊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滿滿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幹活,早早拿起一雙鞋底,坐在門口,和二嬸你一針我一線地納起鞋底來。她倆鞋線扯得嗦嗦響,納好鞋底又上鞋幫,四隻耳朵聽動靜,兩雙眼睛觀八方,邊做針線活,邊搞起「調查」來。但是等了半天,也沒有半點兒動靜,她倆心裡納悶極了。
太陽離西山只有兩竿高的時候,楊大娘忽然聽見屋裡的後門響了,接著又聽到水桶鐵鉤碰撞的聲音。她倆驚喜地互相丟了個眼色,不約而同地喊了出來:「這回捉到了!」說著站起身就往屋裡跑。
楊大娘剛進門,差點跟一個挑著水桶的人撞個滿懷。她抬頭一看,見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紅軍制服,正沖著她和二嬸笑。望著他那雙明亮的大眼睛,她覺得很面熟,但是又記不起在什麼地方見過。二嬸一下就認出來了:「呀,這不是毛主席嗎!」
二嬸拉著毛主席坐下,楊大娘趕忙端上一碗茶,說:「毛主席,你來沙洲壩不久,可處處愛護體貼老百姓,叫我們怎麼感謝你呀!」
毛主席喝著茶,和兩位紅軍家屬聊起家常來,問她們:生活有沒有困難?代耕隊耕的田滿意不滿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寧小學的功課好不好?一直談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滿不可。楊大娘拗不過,只好答應了。
毛主席為楊大娘和二嬸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裡傳開了。
2、1948年5月25日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正對隆化中學發起第二次總攻。突然,敵人的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把戰士們壓在一條土坡下面,抬不起頭來。原先,這是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噴出來的6條火舌。狡猾的敵人,在橋上修了一個偽裝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攔住了我軍沖鋒的道路。
這時,董存瑞和戰友們紛紛向連長請戰,要求把這座橋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們都無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戰友的傷亡,再次挺身請戰。「你已經幾次完成爆破任務了……」不容副連長說完,董存瑞搶著說:「我是共產黨員,我的任務不只是炸幾個碉堡。
此刻隆化還沒有解放,怎樣能算完成任務呢?」副連長和指導員商量了一下,對董存瑞說:「好,你去吧,千萬要注意隱蔽。」董存瑞緊攥拳頭說:「放心吧,不完成任務就不回來!」
董存瑞挾起炸葯包,彎著腰沖了出去。橋型暗堡里,敵人的機槍越打越緊,子彈帶著尖利的嘯聲,從他耳邊掠過。但董存瑞沉著機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著。敵人的機槍打緊了,他就伏下不動。敵人的機槍稍一停,他就飛似的向前躍進幾米。突然,敵人的機槍又集中朝他打過來,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但他仍抱著炸葯包猛沖到橋下。
這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旁是磚石砌的,沒溝、沒棱,哪兒也沒有安放炸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東西代替火葯支架。怎樣辦?董存瑞急得直攥拳頭。
這時,身後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總攻的時間到了。大批的部隊像潮水般地涌了上來。橋型碉堡上的磚頭一塊塊被推開了,子彈像急雨一般向沖鋒部隊射去。董存瑞抬頭看了看橋頂,又看了看身後一個個倒下的戰友。不行,務必立刻把暗堡炸掉,否則有更多的戰友要倒下,也會影響整個戰役。
想到那裡,董存瑞毅然決然地將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橋中央,左手托起炸葯包,緊緊貼住橋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巍然挺立,紋絲不動,像是一尊雕塑。就聽董存瑞高聲喊道:「為了新中國,沖啊!」剎那間,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敵人的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3、「八女投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
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
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
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
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的火力強大未能成功。
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Z,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八女投江」體現了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事業敢於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東北抗聯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後,當即題寫了「烏斯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
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以「八女投江」為題材拍攝了一部電影《中華兒女》,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1986年9月7日,為紀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紀念碑」。全國政協副主席康克清為其親筆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4、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一開創起,就處在敵人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之中,紅軍和根據地老百姓的生活異常艱苦。毛澤東在1928年11月寫給中央的報告說:"現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還缺少布。這樣冷了,許多士兵還是穿兩層單衣。好在苦慣了。而且什麼人都是一樣苦。"
冬天,井岡山上格外寒冷,紅軍戰士沒有棉衣和棉被,只有兩層單衣和薄薄的線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鹽柴錢,吃的是粗糙的紅米和沒油鹽的南瓜湯,晚上,沒棉被就靠蓋稻草取暖。毛委員在上井岡山當年的冬天,就指示工農革命軍在桃寮和茨坪辦起了被服廠。用打土豪得來的棉花、布匹自己生產軍服。
一天,部隊發下新棉衣,毛委員領新棉衣回到八角樓,走在房東謝槐福的面前說:你一家五口人,沒有一件棉衣,你就把這件棉衣穿上吧!謝槐福見毛委員身上只穿了三件單衣,想起毛委員寒冬的晚上只披著一件線毯,還經常工作到深夜,怎麼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員反復給謝槐福做工作的情況下,謝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員就是這樣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戰勝了嚴寒的冬天,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與愛戴,取得了井岡山斗爭的勝利。
5、「牛兒還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聽著這首優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會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動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裡人嗎?讓我揭開這個謎吧!
王二小原名閻福華,河北省平山縣宅北鄉南滾龍溝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裡人都叫他閻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個大山坡上放牛,日軍300餘人向南滾龍溝襲來,當日軍兇狠地用刀逼著二小為他們帶路抓八路時,二小非常清楚《晉察冀日報》報社的工作人員和戰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隱藏著。
他牽著牛機智地領著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轉,從上午9點多轉到了下午3點多。在二道泉山頂,他猛地抱住一個鬼子廝打,想與鬼子跳崖同歸於盡,不料被另一個鬼子用刺刀從背後刺穿了胸膛。這時埋伏在轎頂山的報社武裝梯隊發起了攻擊,一舉殲滅了這股敵人。
住在兩界蜂的西北戰地服務團記者方冰對此事進行了采訪,並結合他平時采訪的其他故事,與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發表在1942年的《晉察冀日報》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後來,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們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溫那段歷史故事,在緬懷抗日小英雄的同時,一定要不忘國恥,發奮圖強,振興我中華。
㈧ 關於紅色經典的故事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
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
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
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毛澤東在指揮全國戰局之餘,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是已知的中國共產黨女烈士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她憑著對人民的感情和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在鍘刀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這種表現,恰恰是共產黨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萬萬農民心中的結果。
㈨ 有哪些歷史故事發生在上海
南京大屠殺前期在上海進行
5.4愛國運動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