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對歷史人物的認識

對歷史人物的認識

發布時間:2021-02-05 05:10:14

A. 對某歷史人物的認識

他擁有強悍的個性,開拓進取的一生,是一位偉大的君主,可惜卻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秦始皇是人們都熟悉的,但關於他的評價卻是大相徑庭,有人贊揚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責罵他是「暴君」。同是一個人,做的事也大體清楚,評價為什麼會是如此的懸殊?這主要是由於評價的標准與方法不同造成的。
我們不妨扼要地看看秦王嬴政(秦始皇)的主要歷史活動:他驅動百萬大軍,在公元前221年實現了「四海一」的偉業;他又派軍隊南開靈渠,攻越族;北築長城,擊匈奴,建立中國歷史上幅員空前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他採取一系列措施,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他實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他以法家理論為治國指導思想,制訂頒布了秦律,並規定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他下令焚書坑儒;在他統治期間,刑罰嚴酷、徭役繁多,賦稅沉重。
這就是秦始皇。毫無疑問,人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肯定或否定的理由:贊嘆者著眼於他的統一偉業,譴責者抓住他的暴政。然而,問題在於,歷史上的帝王們的功與過常常是聯系在一起的,並不那麼容易一截為二。秦始皇就是極為典型的一例。如為了完成統一大業,秦國征戰十年,在這一過程中有數十萬甚至是成百萬的生命在戰爭中同歸於盡,但統一戰爭確實推動了歷史的前進;又如焚書坑儒,後人大多予以嚴厲譴責;但平心而論,秦始皇在主觀上恐怕也有維護中央權威和國家統一的願望。
顯然,要正確評價歷史人物,較好的辦法不是簡單地對他所做的某一件事作出是「功」還是「過」的道德判斷,不是只著眼於他幹了些什麼,而是要把這些事、這個人物放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看看這個人物的歷史活動是否有利於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再作出具體的判斷。由此觀之,秦始皇就不失為是一個雖有不少可以指責、可以批評之處,但確實對中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千古一帝」。
當然,中國古代這類帝王是不少的,如漢武帝、唐太宗、忽必烈、康熙帝,大體都可以用上述方法去進行評價。

B. 談談你對王導這一歷史人物的認識

溫柔,寬容,沉穩,對妻子女兒有愛心有耐心,而且很有智慧

C.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

要想對歷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評價,必須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下回,具體注意下列幾點:答
1.特定的歷史背景。背景是歷史人物活動的大舞台,人物同樣的活動如果處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評估。
2.確定評估標准。我們看一個人物的活動或舉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僅從道義的角度去考慮。而要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統一等。
3.全面的評價,防止以偏概全。就是指對人物的評估要一分為二,全面客觀。對歷史人物要考慮他的階級性和時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觀。歷史上有作為的人物是時勢造就出來的,同時也要承認人物的個性特點對事物的一定影響力。
5.要根據具體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維定勢,將材料觀點和教材有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
6.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上,決不能主觀臆斷,空穴來風。也就是在佔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給予評價。

D. 對某種歷史文化或者歷史人物寫一篇對他們的認識1000字,好的加懸賞。

宋江
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排名第一的宋江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人物,談起他,有人滔滔不絕,有人議論紛紛;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壞蛋……
在我眼中的宋江有好也有壞,在受招安前是鼎鼎大名的英雄,受招安時,顯得比較窩囊,明明可以打下宋國,殺死以高俅為首的六大惡人。可他還是接受了招安,高俅是何等的奸詐,會讓宋江及宋江的一百零八個弟兄與他共存嗎?宋江在接到高俅的命令,就去攻遼,攻方臘,害死了七十二個弟兄。回到朝廷還不是被高俅用加毒的御酒害死了。
宋江在梁山事業上發展的功績是不可否認的,他積極發展工業和農業,為梁山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兵器,從而促使各個戰役的勝利。另一方面,他以意氣為重,結識了後來的一百零八將,當中也有許多坎坎苛苛,比如在結識燕順時,險些喪命,幸虧天命有緣,收攏了以燕順為首的三名大將;三打祝家莊,可謂不打不相識,不僅又得到了幾員大將,還幫王英找了一個好夫人。
宋江也很倒霉,救了與花容一起做清風太守的人的夫人,卻被那婦人誣陷,被那婦人的丈夫,也就是太守追殺,關進了牢房,幸虧花容等人前來救出他,否則他就又完了,剛遭一劫,又來一劫,宋江差點小命又喪在李俊的手裡,幸好其慧眼識英雄,加入了宋江的陣營。
看著宋江攻佔了一個又一個的城,高俅不免開始擔心起來,擔心宋江攻佔京城後地位不保,急忙分析宋江個人的弱點,了解到宋江很早就想接受招安,於是就上書皇上,要求前去招安,皇帝已經十分懦弱,急忙派高俅去招安。
宋江聽到這個消息,不顧兄弟們的反對,毅然同意了高俅要求招安的建議,宋江本是朝廷的小官,對反對朝廷不是很願意,如今朝廷願意來招安,他認為,何樂而不為呢?高俅鬆了口氣,卻又想加害與宋江和他的一百零八個弟兄,便派宋江和他的弟兄們去打遼,卻不盡高俅意,宋江等人無一傷亡。他不死心,又讓宋江去攻方臘,這下好了,一百零八個弟兄死傷七十二員,宋江是後悔也來不及了,這下,他對做官就不在意了,想辭官隱居,卻被高俅趕盡殺絕,用御酒毒死了。
吳用與花容得知後,就在宋江墳前雙雙上吊.這下又夭折了三人,宋江自己也死了。梁山就在宋江手中滅亡了,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

E. 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1.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所處的「時代」這個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標准苛求古人。

2.要對歷史人物的功和過進行全面的分析,一分為二,切忌絕對化,任何絕對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確的論斷。

3.要對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點帶面。

4.要史論結合,不能空下結論。先要敘述史實依據。然後得出結論,做到有理有據。

5.要有正確的評價標准,看其歷史活動對歷史發展的作用是促進還是阻礙,或個人品質是優是劣來進行評價。然而許多歷史人物的活動充滿矛盾,評價時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據主流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5)對歷史人物的認識擴展閱讀:

歷史人物的評價原則:

1.一分為二的原則: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即進步與落後、積極與消極、成功與失敗、優點與缺點……傑出歷史人物也不例外,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而在評價傑出人物時也應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進行辯證的分析。

2.時代性原則:這一原則就是看待和評價歷史人物要將其放在他所處的特定的歷史時代。這種特定的背景是歷史人物活動的大舞台,歷史人物的所作所為,不能超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例如,對於商鞅的評價主要是基於他積極變法的歷史事實,其改革的結果是在秦國建立起封建制度,使之走向強大。

3.階級性原則:歷史人物大都生活於階級社會中,因此在評價歷史人物時,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是不應停留在個人動機上面,而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關系的環境。

4.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學生在明確評價標准和原則之後,要將其觀點表達出來,就必須做到「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即評價歷史人物一定要以歷史事實或者具體史料為依據,才能得出相應的觀點,既不能主觀臆斷、空穴來風,也不能堆砌材料和歷史事實。

歷史人物,它指在歷史發展中起過重要影響,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足跡,歷史上有記載,對人類歷史起到推動作用的人物。

評價歷史人物是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個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考古學佐證。歷史簡單的概括:以前發生的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的事,歷史人物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就是在這些事件中起主導作用的人了。歷史人物是構成歷史的重要要素,構成歷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如果單講事物,在事物裡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參考鏈接:

網路-歷史人物 (史學名詞)

F. 如何理解歷史人物的作用

要想對歷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評價,必須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下,具體注意下列幾專點:屬
1.特定的歷史背景。背景是歷史人物活動的大舞台,人物同樣的活動如果處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評估。
2.確定評估標准。我們看一個人物的活動或舉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僅從道義的角度去考慮。而要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統一等。
3.全面的評價,防止以偏概全。就是指對人物的評估要一分為二,全面客觀。對歷史人物要考慮他的階級性和時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觀。歷史上有作為的人物是時勢造就出來的,同時也要承認人物的個性特點對事物的一定影響力。
5.要根據具體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維定勢,將材料觀點和教材有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
6.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上,決不能主觀臆斷,空穴來風。也就是在佔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給予評價。

G. 評述歷史人物, 談談自己對他的看法

公元一世紀,在世界的東方。初步走向繁榮的漢帝國,面臨內外的雙重威脅:國內諸侯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妄圖脫離中央,實行地方割據;而北方境外的匈奴大軍,屢屢越過長城防線,侵略中原,尋求開拓生存環境。漢王朝不得不實行「和親」政策,外家外嫁公主,獻奉貢賦,承受巨大的民族榮辱。

嚴峻的形勢需要巨人來支撐。由於偶然的原因,歷史選擇了一個16歲的少年擔當大任。他的名字叫劉徹。劉徹排行在第十王,本來沒有機會繼承王位,但是由於天資英縱,在母親和舅父的精心策劃下,經過復雜的宮廷斗爭,他得意登基。劉徹做了皇帝後表現出非凡的氣魄,立刻下詔求賢,廣開言路,試圖時行改革。但他的設想受到祖母竇太後代表的權貴外戚勢力的壓抑,第一年就遭遇到重大挫折。但漢武帝絕不是輕言放棄的人。他善於等待時機,在太後死後一舉廢黜了驕橫的貴戚,毅然更換了祖宗崇信黃老之道、無為而治的原則,以「尊王攘夷」的儒家口號改革意識形態,統一帝國指導思想。

他實行察舉、破格用人、設置刺史、任廉吏、嚴刑法,稅鹽鐵、一貨幣,均輸平準,算緡告奸。千方百計地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他破格用將,全民動員,連續十餘年對匈奴進行征伐,將匈奴趕出河西走廊;讓南方的越人、東南的閩越人與漢民族的主流文化相融。

他以前無古人的氣魄鑿通西域,把大漢帝國的軍旗第一次插上帕米爾的雪峰,讓響徹沙漠的駝鈴聲宣告東西方文化最早的陸上交流通道的建立。他深入亞細亞,南平百越,東撫蠻夷,打開絲綢之路,成倍地開拓了國土,奠定了中華大帝國的壯闊版圖,實現了東西文化的大撞擊、大融合。他將漢帝國推向了鼎盛的高峰。

長達54年鐵腕統治,鑄造了劉徹雄才大略的獨特性格和高大形象。歷史證明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之一。同時,他也是一個浪漫的詩人,一個痴情但多變的人。長門鎖阿嬌,與李夫人、衛子夫等哀怨的故事動人心弦。

漢武帝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然而,任何巨人都並非完美的聖人。多年的征戰,耗盡中國國力,他晚年時發生了邪教作亂的「巫蠱之亂」。在內亂平定之後,他勇於認錯,全面反思回顧自己的一生,囑咐兒子對外採取和平路線不稱霸,並為兒子選配了一位歸順的匈奴王子今日蟬作顧問……

PS:武帝是位富於創新、開拓、進取的人。他在位的半個多世紀中,中國又處在充滿生機活力的改革與發展時代。漢武帝本人也是個富於創新精神的人

H.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1)必須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深入了解他們所處的歷史要件。

(2)必須堅持階級分析方法,深入了解他們所代表的那個階級。

(3)必須堅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證統一的觀點來分析傑出任務的歷史作用。

(4)必須堅持用全面分析與評價的原則,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列寧指出:「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

毛澤東同志在《紀念孫中山》一文中講到:「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導時代潮流的偉大歷史人物大都有他們的缺點一樣,孫先生也有他的缺點方面。這是要從歷史條件加以說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於前人的。」

(8)對歷史人物的認識擴展閱讀:

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正確處理歷史人物與人民群眾的關系。要明確:首先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其次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最後還要確定歷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願。總之,對歷史人物的作用要恰當評價、不能任意誇大。

第二,要正確處理階級分析與個人出身的關系。不能僅依據個人出身來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也不能以貼階級標簽的方式代替階級分析。如對剝削階級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統統加以否定就是一種典型的「貼標簽」。

第三,要正確處理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之間的關系。既要注意主觀動機,又要看客觀後果,尤其應把客觀後果放到評判的首位。

I.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對歷史人物應該怎樣評價
文:黃楹良

當我們翻開各國歷史時,遇著一個這樣的問題,怎樣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
很多學說著作和文章,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似乎大部分都超不過本國家、本階級的意識形態,都滲透著一些歷史作者的主觀意識,自覺與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帶到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之中。這樣,對歷史人物的雙重性,對歷史人物的功與過的評價就缺乏客觀公正。甚至有些人把現代的思維方式、現代的文明、現代的生活、現代的民主、現代的進步搬到當時的歷史人物身上,用當今的眼光和思想標准去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這樣的歷史學說有多少真實性暫且不去論述,可是,這種文風將危害甚大,影響著子孫後代。如果我們在評價古人時只是根據各個國家、各個階級的利益,以及個人的好惡,不去深刻剖析歷史,還歷史本來面目,那麼,將來後代又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我們當今的人物呢?
評價歷史人物以及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特別是那些具有雙重性的歷史人物,具有極大爭論性的歷史人物,更是難以概述之。可是,就有一些自認為了不起的學者和權威人士,偏偏不去探究當時的歷史現狀,不去分析當時的歷史環境,不去認真追究歷史的根源,而是從自已的主觀思想出發,隨意地、不負責任地爆出一個個驚人的、看似很了不起的學說問題,其實做的是很膚淺、很幼稚的事情,目的就是為了一已私慾和名利,嘩眾取寵,以適應本國家和本階級一部分人(包括那些明知歷史現實,卻為了狹隘本位目的,故意掩蓋真相的人)的需要。這不僅是歷史人物的悲劇,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悲劇。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看不到真實的歷史,歷史已被偽裝,歷史已被篡改,偽裝和篡改歷史的是政治家、報界權威、學術權威,只有他們才能欺騙世人,才能胡編亂造(甚至胡說八道),他們把欺騙和偽裝作為他們為所欲為的工具。
當我們把一些歷史人物放在一起來進行比較,就可以看出一個事實來,寫文章評價歷史人物的學者,不是顯得對歷史的無知,就是帶有很大的偏見和主觀意識。例如:把斯大林和林肯的評價進行比較,美國將斯大林視為魔鬼,沒有作過一件好事,甚至連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在斯大林領導下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蘇聯為全世界反法西斯所作的犧牲和貢獻,似乎都可以不寫,都可以抹掉。而林肯卻是美國的大英雄,他發動的南北戰爭,是為了解放黑奴,是為了維護人權和民主(可是當時在戰爭中,許多南方的黑人扛著槍與解放他們的北方軍隊作戰)。南北戰爭是美國的國內戰爭,既是林肯為解放黑奴而採取果斷的暴力措施,維護了美國的統一,促進了美國的民主,他的功績也只是對美國來說是偉大的。但是,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是一場反侵略、反法西斯的戰爭,遏止了法西斯的屠殺,維護了世界的和平和人類的安全。這兩場戰爭,對全世界來說,那場戰爭規模更大,那場戰爭對世界影響最深刻,認識了這些,你才能對歷史人物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才可能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如此看來,這個魔鬼的斯大林論對全世界全人類的貢獻和功績,絕對大於林肯,那麼,評價這具有雙重性的歷史人物,你怎麼不顧歷史的本來面目而全盤否定、抹殺他的功績呢!這難道也是公正和民主的需要?也是歷史學說的需要?
寫到這里,我們不得不佩服我國漢朝時期的司馬遷,那種對歷史的負責和認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本著實事求是的學說精神,不粉飾、不推諉、不歪曲,功就是功,過就是過,不以功抵過,不以過否定功。論史,做到有實有據;論人,做到依史依事。所以,他著作的《史記》經千年而依然閃爍其光華,他永遠是史學家的楷模。相比之下,那些很了不起的的「大歷史學家、大作家、大評論家、大政治家、大報人、大記者」,你們把歷史顛來倒去,為了自已的需要,不惜歪曲歷史,篡改歷史,以偏概全,以假代真,以主觀代替客觀事實,違背歷史的責任,胡編亂造,睜著眼說瞎話。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點良知?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點自知之明?難道你們一點點反省精神都沒有?
歷史終究是歷史,事實永遠勝於雄辯。對待歷史人物應該怎樣去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不論是仁者也好,智者也好,均應該遵循的一條: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是功是過應該依史依事而論,不應該將過誇大否定功或將功誇大掩藏過;也不應該超越當時的環境,超越當時的時間段,將今天的文明搬到古人身上。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對待歷史人物,才能真實地、准確地評價好歷史人物,功不能抵過,過不能否定功,歷史上是如何樣子,就應該認真地、客觀地、公正地評價,還歷史本來面目,史實才能更充實、更客觀、更全面,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J. 歷史人物的認識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歷坎坷,思想復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氣質。儒家、道家和游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導思想。
李白留給後世人九百多首詩篇。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的嚮往。《梁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書懷》、《書情贈蔡舍人雄》等詩篇中,對此都有繪聲繪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時代就喜好任俠,寫下了不少游俠的詩,《俠客行》是此類詩的代表作。在長安3年經歷的政治生活,對李白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現實,發生了尖銳的矛盾,胸中淤積了難以言狀的痛苦和憤懣。憤怒出好詩,於是,便寫下了《行路難》、《古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一系列仰懷古人,壯思欲飛;自悲身世,愁懷難遣的著名詩篇。李白大半生過著流浪生活,游歷了全國許多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優美詩篇,藉以表達出他那種酷愛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懷。在這一類詩作中,奇險的山川與他那叛逆的不羈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這種詩在李白的詩歌作品中佔有不小的數量,被世世代代所傳誦,其中《夢游天姥吟留別》是最傑出的代表作。詩人以淋漓揮灑、心花怒放的詩筆,盡情地無拘無束地舒展開想像的翅膀,寫出了精神上的種種歷險和追求,讓苦悶、鬱悒的心靈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成為後人考察李白偉大人格的重要依據。

李白作為一個熱愛祖國、關懷人民、不忘現實的偉大詩人,也十分關心戰爭這一重要問題。對保衛邊疆的將士予以熱情的歌頌(如《塞下曲》),對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則給予無情的鞭撻(如《戰城南》、《丁都護歌》等)。李白還寫了不少樂府詩,描寫勞動者的艱辛生活,表達對他們的關心與同情(如《長干行》、《子夜吳歌》等)。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調動了一切浪漫主義手法,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比如,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這樣一些詩句都是極富感染力的。

極度的誇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讓人感到的卻是高度的真實。在讀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這些詩句時,讀者不能不被詩人綿長的憂思和不絕的愁緒所感染。李白的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在《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詩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李詩中常將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采、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韻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語言正如他的兩句詩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明朗、活潑、雋永。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

閱讀全文

與對歷史人物的認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