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德的著名人物
姓名簡介圖片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 —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內大夫、軍事家,名員,字子容胥。 李頻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頻一生詩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華人王野任建州太守,於京城書肆中得李詩195篇,輯為《梨岳詩集》,並為之序。《全唐詩》載李詩208首。歷代評李詩「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朱買臣朱買臣 (生卒不詳),西漢吳縣人,字翁子。漢武帝時,為中大夫,累官至會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馬大同字會叔,學者尊稱鶴山先生,建德人。南宋錢可則修,鄭瑤、方仁榮撰的《景定嚴州續志 人物》記載,馬大同是建德東北人。榮登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進士第。 周文育周文育(507-558年),字景德,居新安壽昌縣,原姓項,名猛奴。改姓周。唐玄宗時,有姬氏因避帝名諱,故而改姓周。鄭愷鄭愷,1986年4月17日出生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祖籍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中國內地男演員、主持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
② 請問梅州歷史發展重要階段的建置沿革和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著名的歷史人物、突出的風景名勝等(緊急~!)
梅州地方一級的行政區劃建置,始於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即後晉開運二年,升程鄉為敬州,領程鄉縣。宋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元豐五年(1082)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屬湖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隆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元貞元年(1295),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民國3年(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於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1月26日,國務院發文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分為惠陽、汕頭兩專區,興梅7縣屬汕頭專區。 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後,梅肥地區轄7縣1市。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並改為梅縣市後,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3月正式掛牌),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即轄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
景點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廬、東山教育基地、中國客家博物館,梅縣的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國家5A級景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國家4A級景區)、陰那山省級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葉劍英紀念園(國家4A級景區)、客天下旅遊產業園、聯芳樓、洞天湖旅遊度假區,平遠縣的五指石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3A級景區),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鎮),明、清時期粵贛閩著名「鹽道」要沖,廣東平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粵東最佳礦物質浴療保健溫泉熱柘溫泉;豐順縣的豐順溫泉省級旅遊度假區、龍鯨河漂流、龍歸寨瀑布,蕉嶺縣的長潭旅遊度假區(4A),五華縣的湯湖熱礦泥山莊(國家3A級景區),興寧市的合水旅遊區、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石馬鎮民國開國元老何子淵故居——光裕廬,大埔縣的客家土圍樓-花萼樓,大埔三河鎮旅遊景區等。其中,大埔三河鎮在2008年9月被確認為廣東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③ 梅州最出名的歷史人物
1葉劍英抄 十大元帥!襲
2張弼士 實業家,著名的張裕葡萄酒的創辦人。
3李惠堂 著名足球運動家,亞洲球王。「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是當時最流行的一句話。
4黃遵憲 政治家、外交家、詩人、教育家。著有《台 灣^行》
5 曾憲梓 實業家、愛國華僑、金利來實業董事、慈善家
此外,泰國總理他信是梅州後裔呢。呵呵,還有田家炳、丘逢甲、丁日昌等人。
④ 梅城出過哪些文化名人
梅州歷史悠久。秦漢時客家人的祖先逐漸由中原南遷,定居嶺南,故有「客家」之稱,屬南海郡,南漢置敬州,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始稱梅州,元代設梅州路,明屬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改置直隸嘉應州。民國時先後屬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設興梅專區,1965年設梅縣專區,1970年改稱梅縣地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梅縣地區設立梅州市,市府駐梅江區。梅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教育歷來比較發達,足球運動普及城鄉,旅居海外僑胞有29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聞名遐邇的"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梅州歷史上曾涌現不少享譽中外的文化名人,如黃遵憲、丘逢甲、羅香林、林鳳眠等;也有海內外客籍地區廣為流傳、喜聞樂道的傳奇式人物,如宋湘、葉璧華、李惠堂等。1964年郭沫若曾賦詩稱贊梅州"文物由來第一流"。
http://www.hoodong.com/wiki/%E6%A2%85%E5%B7%9E%E5%B8%82
⑤ 湖南益陽安化縣梅城鎮有哪些歷史
梅城鎮自古以來為安化的文化、教育及衛生事業中心,又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梅山的地名,起源於春秋戰國時遷來了一支越人,其首領為梅姓。秦末,梅山出了一位傳奇人物:梅絹。他輔漢破秦功高,被封為「十萬戶候」。但他不願做官,隱逸而終。梅山古為「荒服」之地。居民「貢而不賦」,無徭役。境內古民族種類較多,漢時統稱「武陵長沙蠻」,晉時稱「湘州蠻」,南朝宋、齊時稱「僚」,梁、陳至隋時稱「莫徭」,唐宋時稱「梅山蠻」或「梅山瑤」。有漢以前,梅山就建立了酋邦制王國,《漢書·兩粵列傳》載:「西北有長沙,其中蠻夷亦稱王」(時梅山隸長沙郡)。五代至北宋時,扶夷人左甲首領扶漢陽據有梅山,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設在梅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朝廷遣翟守素引兵攻打梅山,扶漢陽戰死,此後,梅山為瑤人首領蘇氏所據。北宋熙寧五年(1072),朝廷遣章悼「開梅山」。梅山首領蘇甘迫於情勢,乃率諸峒民歸降。安化是北宋熙寧五年「開梅山」置縣,歷經南宋、元、明、清、民國,至新中國建立初,縣治一直在梅城。1951年秋,縣治遷往東坪後,梅城改置梅城鎮。地域包括城區及紫雲、梁乙兩村中的幾個村民小組。1987年和1996年,伊泉,東華、田心三鄉先後並入梅城鎮,2006年2月栗林鄉並入梅城。
( 這是網路上找到的,不是本人原創,看這么久沒人回復,幫您找到了,希望給您有點幫助!)
⑥ 梅州的名人有哪些
梅州的名人有羅大綱、羅芳伯、田家炳、林風眠、曾憲梓、謝晉元、吳奇偉、姚子青、肖月華、劉復之、羅明等。具體介紹以下幾位:
1、羅大綱
羅大綱(1804—1855年),原名亞旺,天平天國名將,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新樓種玉上圍/上圍古寨人,是一位一開始就對太平軍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主要將領。
2、羅芳伯
羅芳伯(1738年-1795年),原名芳柏,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蘭芳共和國的締造者和印尼婆羅洲開發的重要貢獻者。1738年出生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石扇堡一耕讀之家。1777年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富可敵國,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1795年,因病在坤甸逝世,終年58歲。
3、田家炳
田家炳(1919年-2018年7月10日),男,祖籍廣東梅州,香港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基金會創辦人,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4、林風眠
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出生於廣東梅州市梅江區,家名紹瓊,字鳳鳴,後改風眠,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
5、謝晉元
謝晉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廣東梅州蕉嶺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歷任國軍排長、連長、營長、師參謀、旅參謀主任、副團長、團長等職。
⑦ 梅城的老故事,城
關於梅花城的來歷有種種說法,最流行的當推民國 建德縣志 上的一段敘述: 建德城即嚴州城,俗稱梅花城,以臨江一段雉堞半作梅花形故也
梅城的城牆最後一次重建於明初,為朱元璋妹夫李文忠所建。至於雉堞為什麼做成梅花形,一直沒有一個一致的說法,據民國縣志記載,這是因為宋代有三個皇帝在未登基前都曾經領過嚴州的地方官職務,嚴州被認為是潛龍所在地,其制故與南京北京同 ,所以這一帶有「天下梅花兩朵半」的俗諺。但是縣志主編王韌認為,今之南北兩京並無作梅花堞者,所以還是不能作為依據,而且雉堞的形式也不一定就是衡量政治級別的標准。著名學者戴不凡先生則力主,仿南北二京說,他在《梅城漫話》一文寫道:跑過不少國內古代名城,留心觀察過,雉堞成梅花形的,除南京、北京外,我所親眼見的,的確只有建德這半座,缺正北及東北角。戴不凡還根據民間傳說故事,認為梅花形雉堞是為明代皇帝的一個寵妃而建的,這個寵妃是嚴州人,她向皇帝要求建造梅花城,後來,她不辛短命死矣,所以只造了一半雲雲。
一種說法認為梅城是為了紀念漢代高士梅福而命名的
相傳嚴子陵是梅福之婿,梅嚴兩人都以節操高尚聞名於世 嚴州就是為了紀念嚴子陵在此隱居而得名的 元方道睿 思台文集 序: 吾郡山水聞天下,以嚴名州,子陵高節故也 民間有嚴子陵造梅花城的傳說 為了紀念梅嚴兩人,所以嚴州城又名梅花城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因為建德特有的梅花「建德山梅」而得名。建德山梅生長在高山之上,冷塢之中,不畏寒濕,花開五瓣,花朵潔白而芬芳,盛開於春未夏初,這在梅花中是很獨特的
梅城歷史悠久,作為州府也有1200多年的歷史,悠久的歷史,秀麗的山川和豐富的文化遺存,更增添了梅城的魅力,也吸引了許多人試圖解開梅花城的由來之謎。
⑧ 歷史人物一覽表
夏 後羿,女嬌,妹喜,夏啟,夏桀
商 妲己,伊尹,比干,婦好,商容,西伯侯姬昌,崇侯虎, 聞仲,箕子,微子,伯夷 ,叔齊 ,紂王,還有盤庚。
周 武王,呂尚,周公,幽王,褒姒,郝王
春秋戰國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孔子,老子,莊子,孟子等諸子百家,田忌,孫武,伍子胥,孫臏,樂毅,吳起,李牧,白起,屈原,荊軻,龐涓,夫差,勾踐,介子推
秦 嬴政,2勢,趙高,李斯,蒙恬,蒙括,王翦,項羽
漢 劉邦,韓信,蕭何,陳平,張良,呂後,東方朔,王昭君,灌嬰,張騫、衛青、霍去病,李廣,班超,班固,武帝,文帝,景帝,光武帝,霍光,司馬遷
三國 三國人物實在太多,只有復制了
梓潼 龐義
安定 程銀
建鄴 張英 陳橫
北海 孫乾 武安國 王朗 國淵
會稽 周昂 周昕 樊能 虞翻
晉陽 李肅 曹性 郝萌 楊丑 穆順 方悅
天水 華雄
下邳 呂岱 糜竺 曹豹 車胄 陳珪
北平 魏攸 鞠義
薊 蔣義渠 吳巨
武威 賈詡
洛陽 韓浩 蔡琰 韓玄 楊奉
漢中 張魯
長沙 區星
鄴 蘇由 潘鳳 沮授 田豐 審配 呂翔 呂曠
陳留 典韋 夏侯淵 夏侯敦 劉馥 毛玠
長安 傅異 杜畿
南皮 文丑 顏良 高覽 焦觸 逢紀 李孚 季雍 晆元進 韓呂子
濮陽 董昭 於禁 程昱 陳宮 李豐
宛 黃忠 許攸 張勛 韓胤 紀靈 楊弘 俞涉 樂就 梁綱 橋蕤 婁圭
襄平 公孫度
汝南 袁胤 許靖 袁渙 雷薄
吳 嚴白虎 嚴興 許貢 凌操
平原 華歆 崔琰
許昌 鍾繇 荀彧 戲志才 辛評 郭圖 荀椹
小沛 劉勛
江州 嚴顏
廬江 周泰
許昌 荀彧 陳群 郭嘉 戲志才 鍾繇 許褚
長安 張既 傅異 金旋
南皮 牽招 焦觸 李孚 張南
壽春 劉繇
吳 嚴白虎 嚴興 許貢
下邳 車胄
襄陽 向朗 杜畿
成都 張任 張松 王甫 吳蘭
洛陽 盧植 韓玄 徐晃 蔡琰 司馬朗
濮陽 程昱 王忠 伊藉
平原 崔琰
陳留 梁習 滿寵 毛玠 劉馥
襄平 國淵
北海 孫乾
薊 鄒靖 徐藐 吳巨
晉陽 郝萌 楊丑 卞喜 張燕 韓遁
鄴 趙范 趙雲 呂翔 呂曠 蘇由
宛 黃忠 陳震 婁圭 李嚴
汝南 程秉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呂范 袁渙 李通
吳 凌操 嚴畯
會稽 賀齊 董襲 虞翻 樊能 周昕
建鄴 呂岱
天水 王異
建鄴 陳橫 張英
洛陽 徐晃 韓玄 楊修 蔡琰 楊奉
柴桑 蔣干 呂蒙
武陵 潘浚
長沙 桓玠
濮陽 王累
陳留 梁習
長安 皇甫嵩 金旋
壽春 蔣欽 劉馥
成都 秦宓 王甫
襄陽 向朗 杜畿
鄴 趙范
南皮 郭援 李孚
長安 張既 傅異
平原 崔琰
零陵 劉度 刑道榮
建寧 李恢
襄平 國淵
晉陽 王凌 卞喜 張燕 韓遁
下邳 糜氏 陳矯 車胄
廬江 魯肅 宋謙 大喬 小喬 周泰
北平 閻柔
汝南 魏延 張閻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李通
北海 孫乾 程秉
薊 徐藐
宛 甘寧 婁圭 李嚴
汝南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趙雲 陳到 魏延
壽春 張閻 陳蘭 雷薄 步騭
長沙 桓玠
宛 婁圭 李嚴
天水 王異 楊肁
安定 韓德
成都 秦宓
建鄴 呂岱 謝旌
濮陽 胡班
洛陽 司馬懿 賈逵 司馬孚 關平
建寧 李恢
武陵 鞏志
鄴 樊氏
薊 田予 徐藐
晉陽 張燕 王凌
小沛 溫恢
武威 蔡琰
北海 吳質
廬江 魯肅
襄平 國淵
武陵 廖立
零陵 程秉 刑道榮
晉 衛瓘,王羲之,王獻之,司馬炎,謝安,謝玄
隋 楊堅,楊素,楊廣,宇文化及,楊玄感,竇建德
唐 李淵,李世民,魏徵,李建成,李元吉,房玄齡,李隆基,楊貴妃,李白,杜甫,秦瓊,尉遲恭,武則天,郭子儀,安祿山,史思明,韓愈,柳宗元
宋 趙匡胤,趙光義,楊業,佘賽花,徽宗,欽宗,趙構,岳飛,宗澤,韓世忠,李綱,蔡京,高俅,童貫,岳雲,王安石,3蘇,司馬光,歐陽修,
元 鐵木真,忽必烈
明 朱元璋,朱棣,朱允文,常遇春,徐達,劉伯溫,戚繼光,鄭成功,李自成,朱由檢,劉瑾,魏忠賢,石謙
清 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乾隆,紀昀,和珅,鰲拜,明珠,索額圖,陳廷敬,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洪秀全,石達開,慈禧,光緒,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李光地,施琅,吳三桂
手打不容易,有用就採納吧
⑨ 建德新安江在古代出現過哪些名人
方旭(1857-1921),原名承鼎,字調卿,梅城人。清咸豐十年(1860)秋,父母死於內兵亂,去揚州道台胡太僕母容舅家生活。光緒元年(1875)回梅城,考中秀才,但未中舉,遂改名旭。二十六年(1900),拔為貢生。曾任惠英女校校長,兩次參預《建德縣志》的編輯工作。
方旭一生獻身教育,研究博物。著有《蟲薈》五卷,《蠢存》兩卷。《蟲薈》一書,錄寫一千零三十九種蟲類,分羽蟲、毛蟲、昆蟲、鱗蟲、介蟲五類,《辭源》、《辭海》均收有《蟲薈》一條。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圖書館均藏有《蟲薈》一書。
⑩ 安徽亳州有個美麗的地方叫做梅城,有沒有知道他的歷史還有怎麼過去的朋友,謝謝給予解釋
梅城集原為商代梅伯的封國。 據歷史記載:殷商時,商王太丁封其弟於梅(今安徽亳專縣東南)屬為伯爵,世稱梅伯。到商紂王時,紂荒淫無道,梅伯數進諫均不聽,反遭紂王廢黜,後遭紂殺戮。後人為紀念梅伯,改原國名為梅城,今稱其為梅城集。 又有文獻記載:《亳州志》雲:「梅城故城在州南四十里」。《元和郡縣志》:「故梅城,在譙縣南四十里,古梅伯國,今為梅城集」。 歲月嬗遞。自梅伯立國而成梅城集,三千年來,梅城在歷史的煙雲里時而璀璨,時而沉寂。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梅城再次迎來了她人生的輝煌,被置梅城縣,可惜好景不長,11年後也就是大業三年(公元607年),被撤銷建制,並入譙縣(今亳州)。自此梅城又黯然沉寂在歷史的煙雲里。 梅城集有著三千年的文化歷史,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流傳著神奇的美麗傳說
具體情況可去此網站查看:http://ke..com/view/2671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