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可以稱之為知己的歷史人物

可以稱之為知己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2 01:13:06

A.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關於知己的人物故事

俞瑞,字伯牙,戰國時的音樂家,曾擔任晉國的外交官。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後人有詩贊美曰: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B. 中國古代歷史上兩對名人知己

中國古代歷來史上兩對名人知己:俞源伯牙、鍾子期;管仲、鮑叔牙。具體是:俞伯牙彈琴,每次彈琴時抒發的胸臆都會被鍾子期聽出來,二人由於「高山流水」的配合而成為知己;管仲和鮑叔牙的交往,每次,鮑叔牙都是設身處地為管仲思考,替管仲說話,而且,鮑叔牙促成管仲從一介囚徒成為齊國的國相,後來,管仲感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

C.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知己朋友,最好中外各舉三對例子~

中國:

1、管仲和鮑叔牙: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

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

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

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

2、伯牙和鍾子期:

伯牙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一輪仲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一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一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贊嘆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你會聽琴,你能識琴之優劣嗎?」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

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一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弦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鍾,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弦。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台,琴破弦絕。

3、羊角哀和左伯桃

故事發生在列國年間,那個年代裡戰亂連年,各國諸侯求賢若渴。地處南方的楚國貼榜招賢納士。有位賢士名叫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冒著嚴寒風雪奔向楚國,途中求宿於羊角哀,受到羊角哀熱情接待。左伯桃比羊角哀長著幾歲。當夜,兩人抵足而眠,談得十分投機。

左伯桃發現,這個羊角哀的才學決不在自己之下,比自己還要強一些,真是深山藏虎豹,綠野埋麒麟。就有意說服羊角哀和自己雙投楚王。羊角哀也被左伯桃的才學和雄心所打動。羊角哀就想,要是我二人雙保楚王,何愁楚國不強盛啊?所以就答應了左伯桃結伴同行。

第二天,他們就結為兄弟,並決定結伴同往楚國求功名。誰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陰雨做難,後風雪又來攔路,他們身上衣服單薄,所帶干糧又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兩個人都去楚國,那就都去不成,一個人單獨去,那還有希望。

於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脫給羊角哀,逼他獨自走。羊角哀堅決不肯,也要脫下衣服給左伯桃,讓左伯桃獨自去楚。左伯桃一看,再這么下去兩個人都活不了,怎麼辦?他對羊角哀說:「咱們都不用死,我這有引火的東西,我走不動了,你去找些乾柴來,我們點著了取暖,天好了我們再走。」

羊角哀一聽也同意了。羊角哀就去樹林裡面找干樹枝。回來一看大吃一驚!左伯桃赤身裸體,只穿著內衣已凍死多時了,羊角哀懷著無限悲痛,取了衣糧,悲傷哭泣著離去。

羊角哀在楚國得官之後,立刻回到左伯桃凍死之處,挑了個風水好的地方埋葬了左伯桃。不久,左伯桃托夢於羊角哀,說自己的埋骨之處離荊軻之墳不遠,總受荊軻欺辱,羊角哀醒來之後,便自刎於左伯桃墓前,與他合葬在一起,赴陰間共戰荊軻。

外國:

1、馬克思和恩格斯:

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它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著恩格斯的腳印走。

而恩格斯總是認為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恩格斯)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資本論》於1867年9月14日在德國漢堡出版,這是整個國際工人運動中,具有偉大意義的大事,也是兩位巨人友誼的結晶。

這種理解的友誼是那樣深厚,甚至一直延續到馬克思逝世之後。

馬克思在病重期間,曾告訴女兒愛琳娜說,希望恩格斯能為他尚未出版的《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點什麼」來。當然,即使馬克思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恩格斯也會去做的。

從1883馬克思逝世時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盡力從事《資本論》後兩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補充了許多材料,重新撰寫了一些篇章,使《資本論》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相繼問世。

2、皮斯阿斯和達蒙

公元前四世紀時,義大利有一個名叫皮斯阿斯的年輕人無意中觸犯了國王,被判死刑。

皮斯阿斯是個大孝子,在臨死之前,他希望能與遠在百里之外的母親見上最後一面,以表達他對母親的深深歉意,因為他再也無法為母親養老送終了。

國王得知了他的這一要求,也被他的誠孝感動,決定讓皮斯阿斯回家與母親相見,但條件是皮斯阿斯必須找到一個願意來替他坐牢的人。這個條件看似簡單,其實近乎不可能實現。

試想,有誰肯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替別人坐牢?這豈不是自尋死路?但茫茫人海,就有入不怕死,而且真的願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斯的朋友達蒙。

達蒙被關進牢房以後,皮斯阿斯得以回家與母親決別。人們靜靜地看著事態的發展。日子如水,皮斯阿斯一去不回頭。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斯也沒有回來的跡象。人們一時間議論紛紛,都說達蒙上了皮斯阿斯的當。

行刑的那天下起了雨,當達蒙被押赴刑場之時,圍觀的人都在嘲笑他的愚蠢。幸災樂禍的大有人在。但刑車上的達蒙,不但面無懼色,反而有一種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的引線被點燃了,絞索也已經掛在達蒙的脖子上。有膽小的入嚇得緊閉了雙眼,他們在內心深處為達蒙深深地惋惜,並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小人皮斯阿斯。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在淋漓的風雨中,皮斯阿斯飛奔而來,他高喊著: 「我回來了!我回來了!不要殺他,我回來了!」

3、果戈里和屠格涅夫:

為朋友勇於付出(屠格涅夫與果戈理)1852年2月21日,俄國偉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摯友屠格涅夫伏案疾書,用沉重的筆和著自己悲傷的淚水趕寫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但是,沙皇統治者害怕這個俄羅斯人民愛戴的名字此時出現在報刊上。

彼得堡的書報檢查機關禁止發表一切悼念和頌揚果戈理的文章,並且聲言,如果屠格涅夫不顧禁令,強行發表文章,他就會遭到逮捕。

正直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專制主義者的威脅,他寧肯坐牢,也要慰藉死者的靈魂,盡莫逆之交的情誼。於是,他機智地避開沙皇偵探的監視,離開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裡還沒接到禁令,就把文章在《莫斯科新聞》上刊登出來。

沙皇的特務機關第三廳不久見到了這篇文章,他們傳訊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這個經常在《現代人》雜志上登載《獵人筆記》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監禁一個月後,沙皇親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巴斯基去。為了果戈理,為了朋友而被流放,屠格涅夫感到自豪和光榮。

(3)可以稱之為知己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人際相處之道,或許是大家必須學懂的一項重要生活課題。來到了大學宿舍,更加要學會怎樣與roommate相處。當然,遇上一個平易近人的宿友固然好,可自己的「修行」也很重要呢!

許多人期待著身旁有個「懂我的人」,盼望著「知己」的出現。然而,有些同學在建立這種超越普通朋友關系的同時,卻遭遇到挫折而感沮喪、憤怒、被背叛,甚至再也不相信有「值得信賴的朋友」存在,馬上交友熱情大減。難道,想要一個「知己」這么難嗎?

其實,若想追尋生命中的知己,首先要回歸「知己」兩字的定義。望文生義,「知己」簡單地說就是知道、了解自己內心的朋友。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對於「知己」其實還有其他主觀的認定,如果不能先檢視自己潛藏在心中對「知己」的想法,同時了解對方對於「知己」的看法,兩者貿然地成為「知己」,最後通常會落得「因了解而分開」。

D. 歷史上有哪些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知音)

《三國志》與《晉書》上記載的兩個人物,陸抗和羊祜。陸抗和羊祜分別魏、吳兩國的將領,羊祜在襄陽為官,陸抗鎮守荊州,兩個人你想統一我,我想滅掉你,但卻絲毫不妨礙二者是知音。陸抗病了,羊祜趕忙送葯來,陸抗手下東吳將領齊勸陸抗不要吃。陸抗答道:「豈有鴆人羊叔子哉,汝眾人勿疑」。遂服之。陸抗知羊祜愛飲酒,送自己親釀佳釀給羊祜,羊祜部將陳元勸別飲恐有詐,羊祜說:「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竟傾壺飲之。

這就知音,日月同輝,磊落情懷。演繹成千古佳話。

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書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我記不清是那一本書了,同樣記載了這個故事,但要比這個要長一些,它的記載是:在山之濱,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與山野樵夫鍾子期相遇,琴韻丁冬聲里,彌漫著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開闊吞吐萬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鍾子期聽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聲相和。俞伯牙把鍾子期引為人生知己,因為音乃心之聲,聽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靈魂,這是知音。後來二人不但是知音,還成了終生摯友,鍾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後,在鍾子期的墳前撫了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生不復鼓琴。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也不必說易子救孤的程嬰,我們就翻開《史記?刺客列傳》吧,翻開這一篇,那是滿紙的豪氣干雲,熱血縱橫,洋溢著「士為知己者死」的視死如歸。專諸、預讓、聶政等為報知遇,死而無怨,尤其荊珂刺秦王,更是浴血奮戰生死無悔。荊珂原為齊國人,後遷徙衛國,他刺殺秦王即不為利,亦非為民族,為國家諸等正義,他是為了受託於知己田光,報燕太子丹之知遇,他讓秦王驚慌失措,負劍逃竄,盡失王者風范。在身受巨創,面不改色,倚柱而笑,並且指著秦王罵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E. 歷史上有名的知己典故有哪些

知音的故事:
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書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我記不清是那一本書了,同樣記載了這個故事,但要比這個要長一些,它的記載是:在山之濱,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與山野樵夫鍾子期相遇,琴韻丁冬聲里,彌漫著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開闊吞吐萬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鍾子期聽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聲相和。俞伯牙把鍾子期引為人生知己,因為音乃心之聲,聽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靈魂,這是知音。後來二人不但是知音,還成了終生摯友,鍾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後,在鍾子期的墳前撫了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生不復鼓琴。

陸抗和羊祜。陸抗和羊祜分別魏、吳兩國的將領,羊祜在襄陽為官,陸抗鎮守荊州,兩個人你想統一我,我想滅掉你,但卻絲毫不妨礙二者是知音。陸抗病了,羊祜趕忙送葯來,陸抗手下東吳將領齊勸陸抗不要吃。陸抗答道:「豈有鴆人羊叔子哉,汝眾人勿疑」。遂服之。陸抗知羊祜愛飲酒,送自己親釀佳釀給羊祜,羊祜部將陳元勸別飲恐有詐,羊祜說:「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竟傾壺飲之。 這就知音,日月同輝,磊落情懷。演繹成千古佳話。

《史記·刺客列傳》吧,翻開這一篇,那是滿紙的豪氣干雲,熱血縱橫,洋溢著「士為知己者死」的視死如歸。專諸、預讓、聶政等為報知遇,死而無怨,尤其荊珂刺秦王,更是浴血奮戰生死無悔。荊珂原為齊國人,後遷徙衛國,他刺殺秦王即不為利,亦非為民族,為國家諸等正義,他是為了受託於知己田光,報燕太子丹之知遇,他讓秦王驚慌失措,負劍逃竄,盡失王者風范。在身受巨創,面不改色,倚柱而笑,並且指著秦王罵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F. 歷史上有哪些堪稱知己、留下佳話的政治人物

有一首歌《友誼之光》裡面的一句話說到“人生於世上有幾個知己,多少友誼能長存。”人生於世,都渴求一兩個知己。那麼,歷史上有哪些堪稱知己、留下佳話的政治人物?縱觀歷史,管仲與鮑叔牙以及陸抗和羊祜是最佳的兩對知己。羊祜卻說“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接著就一口喝盡。這就是知音啊,雖不在同一陣營,可心是同一類的,為國我必盡心盡力,為朋友我也得坦誠相待。“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可見有一個懂自己的知己好友可謂是人生一大幸事呀。管仲和鮑叔牙、羊祜和陸抗可謂是人裡面最幸運的人了。

G. 知己知彼的著名歷史的人物的名字是什麼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乘魏國空虛而引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
西元一九六年,孫策派水軍攻打錢塘江南岸的固陵,屢攻不下。他的部下孫靜向他獻計:「王朗在固陵防守很堅固,不宜正面死攻。離這里幾十里的查瀆有條路,可以迂迴包抄固陵。你給我一支兵隊,我從查瀆那邊圍攻,給他來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肯定能取勝!」孫策一聽有理,就派兵給他,依計而行。同時,下令軍隊弄來數百個大缸,盛滿水,給人以准備長期作戰的感覺。到了夜晚,還命令軍隊多點燈讓敵方以為孫策的主力還在原地。當孫靜的部隊突然出現在固陵附近的高遷屯時,王朗大吃一驚,趕忙派周昕率隊迎戰。然而周昕不是孫策的對手,很快戰敗。周昕一死,不久,固陵也就陷落,會稽一帶便被孫策佔領了。
草船借箭
周瑜對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利用一次孫劉聯軍的箭支快用完之際,故意擠兌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時間內 交出20萬只箭,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諸葛亮胸有成竹,為防周瑜另有毒計害人,就滿口答應下來,並且告訴周瑜不用10天,只需3天足矣 而且立下軍立狀,以安周瑜之心。
諸葛亮其實早已暗觀天象 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霧 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計, 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霧 諸葛亮問周瑜借來幾十艘船隻和百餘兵丁,鑼鼓齊備 並且在船上遍扎草人 開到曹營面前擂鼓吶喊 明知曹兵在大霧天定不會出戰 ,只會射箭退敵,果不其然 曹操並不出戰,直命曹兵亂箭拒敵 在曹兵亂箭之下 幾十萬只箭全扎在草人之上 遍布船隻倆邊, 諸葛亮估計箭支早已20萬足夠有餘 命眾軍士高喊謝曹丞相賜箭, 待曹兵知道上當來追時,早已返回江東大營了。

H. 歷史上關於知己、知音的典故

1、伯牙絕弦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巍峨的泰山,鍾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彈琴時,心裡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鍾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鍾子期去世後,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

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鍾子期的思念。

2、知我者鮑子也

管夷吾字仲,是穎上人。年輕時常常和鮑子交往,鮑子知道他很能幹。管仲很貧困,常常欺騙鮑子,鮑子始終好好地對待他,不當一回事。

不久,鮑子侍奉齊國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等到小白登上諸侯王的位置,成為齊桓公時,公子糾死了,管仲也被囚禁了。

鮑子就進薦了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後,在齊國掌管政事,齊桓公因此稱霸聯合各方諸侯,匡正了天下,這都是管仲的謀略。

管仲說:我起初窮困時,曾經和鮑子一起做生意,分紅利時,大多給自己,鮑子不認為我貪婪,知道我是貧窮的緣故。

我曾經替鮑子做事,卻使境況更困苦了,鮑子不認為我愚蠢,他知道做事常會遇上不利的時機。我曾經多次做官多次被國君驅逐,鮑子不認為我不能幹,知道我沒有遇上好時機。

我曾經多次作戰多次逃跑,鮑子不認為我膽怯,知道我有老母親要贍養。公子糾失敗了,召忽為他而死,我被關押、受辱卻不自殺,鮑子不認為我不知廉恥,知道我不以小節為羞恥、而以聲名不能顯揚於天下為羞恥。生養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子啊。

鮑子進薦了管仲後,把自己置身於管仲之下。他的子孫在齊國世世代代享受俸祿,有封地的子孫有十幾代,子孫常常成為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贊美管仲的能幹,卻贊美鮑子能夠了解人。

3、刎頸之交

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從邯鄲出發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為上大夫。

後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並安全回到邯鄲。

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

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為趙國拼殺於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迴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在回車巷遇到廉頗。

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命令回藺相如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

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為什麼,他們說:「我們為您做事,是因為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 。

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府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4、如魚得水

三國時期前,曹操的實力很強大。劉備在還沒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於親戚劉表的軍隊陣容,並且駐守新野這地方。

可是劉備是個胸懷大志的人,他並不想長久寄人籬下,只做別人的軍師。正好這個時候徐庶向他推薦諸葛亮是個難得的好人才,徐庶勸劉備一定要網羅諸葛亮。

為了請諸葛亮協助自己獲得天下,劉備曾經三次親自到他住的茅廬(今襄陽古隆中,)拜訪他,諸葛亮看到劉備非常誠懇,最後才同意與劉備見面。

劉備向他請教許多治理國家的方法,諸葛亮仔細分析了當時的情勢,建議劉備先佔據荊州,這樣才能有機會和曹操、孫權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劉備很欣賞諸葛亮的見解,而且和諸葛亮的感情逐漸加深,高興的劉備甚至對結拜兄弟關羽及張飛兩人說:「我得到諸葛亮的輔助,就好像魚得了水一樣。」

5、桃園結義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庄後一桃園。

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准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

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刎頸之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知我者鮑子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伯牙絕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如魚得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桃園三結義

I. 在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關於知己的人物故事

管仲與鮑叔牙,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還有俞伯牙於鍾子期的知音的典故,王安石與歐陽修的政見不合但友誼深厚,太多了

J.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關於知己的人物故事

管仲與鮑叔牙,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
還有俞伯牙於鍾子期的知音的典故,王安石與歐陽修的政見不合但友誼深厚,

與可以稱之為知己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