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戲劇十大悲劇人物
《俄狄浦抄斯王》索福克利斯,古希臘
《阿伽門農》埃斯庫羅斯(公元前525年),古希臘作家
《哈姆雷特》
《奧賽羅》
《李爾王》
《麥克白》
《羅密歐與朱麗葉》英國莎士比亞(1564—1616)
《浮士德》歌德(1749-1832)德國作家
《朱麗小姐》奧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
《安娜·克里斯蒂》尤金·奧尼爾(1888—1953),美國作家
(名字即人物)
Ⅱ 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起源分別是怎樣的
比較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起源:
1、古希臘戲劇的起源
希臘悲劇的誕生要早於薩堤爾劇(satyr play)和喜劇,而悲劇則由頌揚狄奧尼索斯的酒神贊美詩演變而來。這些贊美詩都是人們在酣醉的時候即興創作的。西元前600年,詩人阿利翁將酒神贊美詩發展成了一種由歌隊吟唱、具有敘事性特徵的新的藝術樣式,他也被認為是第一個創作酒神頌的人。在西元前534年,一個名叫泰斯庇斯(Thespis)的人成為最早在這種敘事劇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人物,並且得到了城市的酒神節(City or Great Dionysia)所舉辦的第一次悲劇競賽的冠軍。他通過背誦台詞和切身表演,試圖完全融入角色;同時他還使自己的表演和歌隊結合。在這種戲劇的雛形中,歌隊扮演的是敘事者和評論者的角色。泰斯庇斯被認為是古希臘最早的演員,因此以後演員們就常被叫做泰斯庇斯之徒(Thespians)。
古希臘戲劇是指大致繁榮於西元前6世紀末至西元前4世紀初之間的古希臘世界的戲劇。彼時古希臘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雅典城同時也是古希臘戲劇的中心。雅典的悲劇和喜劇也包括在全世界范圍內出現最早的戲劇形式之中。古希臘的劇場和劇作對西方戲劇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2、印度梵劇的起源
梵劇的歷史源頭,最早可追溯到印度最為古老的吠陀梵語時期。據許地山研究認為,"《贊誦明論》里已經有了一種戲劇的文體,便是對話式的頌詩,如沙羅摩與波尼,閻王摩與他的妹子閻彌的對話,……"梵劇《梨俱吠陀》中也有這種對話詩。梵劇的產生、發展和興盛,主要是在公元前5世紀開始的古典梵語時期,公元前2、3世紀,印度普通社會中有一種表演神事的賽會,多演遍入天垂跡於人間,即黑天的戀愛故事,其形式是歌舞與宗教儀式的混合。相傳梵劇的創始人叫"婆羅吒",這名字就有歌者和舞者的意思。梵劇的淵源出於歌舞,最早的戲劇是"從頌神的歌曲和擬神的行為發展而來的",源干公元前3、4世紀波你尼時代的從事滑稽性摹擬表演的"戲笑"伎人。同時,梵劇起源與吟誦兩大史詩有關,當時印度的吟誦藝術已伴有音樂,吟誦藝人手舞足蹈,用形體姿態表達人物感情,只要這些藝人採用對話方式,便能形成戲劇的雛形。《羅摩衍那》第七篇中有個"說唱藝人"、鳩提耶耽梵劇"樂師"或"演員(kusilaya)詞源"的故事,是說羅摩遺棄妻子悉多後,懷孕在身的悉多得到蟻垤仙人的救護,住在凈修林里,生下一對孿生子俱舍(kusa)與羅婆(1ava),蟻垤仙人編制了長詩《羅摩衍那》,教會俱舍和羅婆誦唱,後來,羅摩舉行馬祭,蟻垤仙人讓俱舍和羅婆當場誦唱這部長濤,羅摩聽到最後,明白了他倆就是自己的兒子。這個詞源的故事,不僅表明梵語戲劇與史詩的親緣關系,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隱含說唱藝人和戲劇演員的演變關系。
"梵劇體例的形成當與大乘佛教的發展同時,且有直接的關系。大乘起於希拉思想最盛的建陀羅及其附近諸國,梵劇也是在那裡產生出來的。"相傳希臘當時的馬其頓國皇帝亞歷山大東征時,曾帶著一些戲劇的應用物品到印度去,印度雅語稱"戲台上的幕"為"耶伐尼迦",意思便是"希臘的"。如果僅憑這些就判定梵劇起源於希臘戲劇,那是不足為據的。但是,由此可見梵劇在產生、形成過程中受到了希臘戲劇的若干影響。
印度古典戲劇——梵劇,從題材上看,一是取材於史詩和傳說故事,這類題材是印度古典戲劇的主要部分,如以描寫宮廷生活為中心的《摩羅維迦》,在傳說故事中溶入新意的《沙恭達羅》。二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以刻畫都市世態人情為主,如《小泥車》等。此外還有一些以宗教宣傳為宗旨的作品,如《馬鳴戲劇殘卷》。梵劇在悲、喜、正三種戲劇審美品類中,與藏戲基本一致,同屬於悲喜參和的正劇式審美品格。
Ⅲ 什麼是西方戲劇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
西方傳統戲劇其實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誕生於古希臘的「凈化型戲劇」,以演示惡為核心。這種類型的戲劇與中國文化的差異很大,我們引進了100多年依然沒有真正吃透。另一種類型是正面勵志的「陶冶型戲劇」,主要是音樂劇和喜劇。
西方戲劇的曙光,普遍認為是古希臘悲劇,而古希臘悲劇則是源於古希臘城邦的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儀式。
在祭典中,人們扮演狄俄尼索斯,唱「戴神頌」,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動物)。古希臘悲劇都是詩劇,嚴謹古雅、莊重大氣。
表演時有歌隊伴唱,史實表明歌隊先於演員存在。關於這個起源,也可以參考德國哲學家尼採的早期哲學著作《悲劇的誕生》。
(3)西方戲劇詩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西方戲劇在表現中側重於外部客觀世界的再現和模仿。通過外部客觀世界表達內部主觀世界的戲劇理論和創作,西方美學和藝術體系長期以來是再現論和再現性佔主導地位。
在戲劇演出中突出行動、時間、地點的統一性,追求使觀眾相信投入,進而產生逼真的生活幻覺的審美原則。另外,西方戲劇重敘事,舞台上主要表現「做什麼」,因此在結構上強調戲劇沖突和故事情節。
Ⅳ 著名西方戲劇作者有哪些他們的主要作品影響急!!
不太懂,你看一下能用上不,這是一個歐洲戲劇發展的課件。
一、歐洲戲劇發展的歷史簡述
、公元前6世紀後期至公元前5世紀前期是歐洲戲劇的誕生期
2、公元前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世紀上半葉的中世紀是歐洲戲劇的黑暗時代
3、15世紀下半葉至17世紀是文藝復興戲劇的時代
4、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上半葉是古典主義戲劇的時代
5、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是啟蒙主義、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戲劇的時代
6、20世紀現代主義戲劇
二、西方戲劇的特點
審美取向:從重「情趣」到重「理趣」
審美形態:從悲喜分離到悲喜混雜
表現向度:從人物的行動到人物的心靈
藝術構成:由繁復到單純再走向新的綜合
發展方式:從「反叛」到「反動」
1、對人文的關懷
2、喜劇地位的變遷
3、戲劇與社會背景的結合
三、教學內容安排
1、古希臘悲喜劇
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
阿里斯托芬
2、中世紀宗教劇和城市戲劇
宗教劇
宗教劇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歐洲各地都有宗教劇,英國的神秘劇、法國的奇跡劇、義大利的聖劇、西班牙的勸世短劇、德語國家的鬼神劇以及中歐和東歐國家的一些劇種都屬於宗教劇,它們以觀眾的宗教的虔誠和信仰為前提。
笑劇
愚人劇
3、文藝復興戲劇和莎士比亞
義大利:嚴肅劇並沒有取得多少成就,但與戲劇有關的兩項重大改革:一項是帶拱形鏡框舞台的新式劇院,另一項是彩畫布景的發展。
即興喜劇
西班牙戲劇 :維迦《羊泉村》
英國戲劇 :「大學才子」 派(約翰•利里、基德、格林以及馬婁 )
莎士比亞
4、古典主義悲喜劇與莫里哀
法國古典主義戲劇作為一個流派,其主要特點是:
強調理性、強調人物要表現人類的本質,悲劇與喜劇界限分明,不能混雜;提出「三一律」作為戲劇創作的金科玉律;強調結構嚴謹與語言的質朴典雅;多取材於古典戲劇
悲劇:高乃依《熙德》 ;讓•拉辛
喜劇:莫里哀
5、啟蒙戲劇與《陰謀與愛情》、《費加羅的婚禮》
法國,啟蒙戲劇是在與古典主義的艱苦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啟蒙運動的主將狄德羅根據歷史的要求提出建立市民戲劇、嚴肅戲劇的綱領。並親自參加創作實踐。著名劇作家博馬舍則為這種新興戲劇提供了實踐的範例。
德國,康德、費希特、黑格爾的哲學和美學,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戲劇創作方面,萊辛成為德國民族戲劇的創始人。到70年代,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推出了偉大的劇作家歌德與席勒。
英國啟蒙戲劇道德的批判和宣傳使大量劇作帶有說教色彩。喜劇作家菲爾丁、哥爾德斯密斯、謝立丹可以作為代表。
在意人利,長期流行的即興喜劇的傳統,造就出著名的啟蒙劇作家哥爾多尼,他的喜劇作品非常豐富,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博馬舍最傑出的劇作是他的三部曲:《塞維勒的理發師》、《費加羅的婚禮》、《有罪的母親》。
德國戲劇家席勒的《陰謀與愛情》是一部市民悲劇,它把與貴族階級對立的市民人物搬上了舞台,包含了重大的政治內容和進步意義。思格斯說:「席勒的《陰謀與愛情》的主要價值就在於它是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
6、易卜生、蕭伯納與社會問題劇
易卜生是繼莎士比亞之後又一代戲劇大師,被人稱為「現代戲劇之父」。為他贏得這一殊榮的主要是他的社會問題劇,如《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等。
蕭伯納自認為是易卜生在英國的門徒。他曾反復譴責浪漫戲劇的陳腐思想和佳構劇的技巧,認為偉大的戲劇必須教育人。他一生寫了五十多個劇本,其中著名的有《華倫夫人的職業》、《康蒂坦》、《人與超人》、《英國佬的另一個島嶼》、《傷心之家》、《聖女貞德》等。
7、契訶夫的現實主義戲劇
俄國戲劇家契訶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使俄羅斯的戲劇走向世界前列。他創作的劇本數目不多.然而幾乎每滯都是精品.《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都成為戲劇史上璀璨的明珠。
8、梅特林克與象徵主義戲劇
9、凱澤、奧尼爾與表現主義戲劇
10、布萊希特與史詩劇
11、貝克特、尤奈斯庫與荒誕派戲劇
Ⅳ 西方詩歌的起源是史詩和戲劇嗎
是的
西方詩歌的起源是史詩和戲劇
Ⅵ 那些西方戲劇有名啊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鳥》、《羅密歐與朱麗葉》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被列為古希臘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的作品,但現代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原作者另有其人,可能晚至公元前4世紀。然而,大多數的埃斯庫羅斯作品集還是將其收入。有證據表明它是三部曲中的一部(第一部或者是第二部),而其餘兩部:《被解綁的普羅米修斯》和《送火者普羅米修斯》僅有殘片存世。
這部作品取材於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是一個泰坦神,他將使用火的秘密泄露給凡人,從而招致宙斯的懲罰。然而普羅米修斯(意為「預見」)知曉誰將會推翻宙斯這一秘密,而他拒絕透露這個消息。
《鳥》(公元前414)也是阿里斯托芬的傑作之一,是現存的唯一以神話幻想為題材的喜劇。劇中有兩個雅典人和一群鳥一起在天和地之間建立了一個「雲中鵓鴣國」。這個國家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其中沒有貧富之分,沒有剝削,勞動是生存的唯一條件。這部喜劇諷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描寫理想社會的作品。在藝術性方面,《鳥》無疑是阿里斯托芬最優秀的作品。劇中情節豐富多彩,由合唱隊扮演的飛鳥出入林間,五色繽紛。全劇富於幻想,抒情氣氛濃厚。在阿里斯托芬的劇作中,這部喜劇的結構最完整。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威廉·莎士比亞著名戲劇作品之一,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誤稱為莎翁四大悲劇之一(實為《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及《哈姆雷特》)。戲劇講述了兩位青年男女相戀,卻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後導致兩家和好的故事。
Ⅶ 古希臘戲劇之父是誰
古希臘戲劇之父是忒斯庇斯。
忒斯庇斯最先在戲劇中引入面具的科里洛斯等,但這一時期成就版最高的權悲劇作家則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三人。
忒斯庇斯,古希臘戲劇演員。古希臘戲劇的第一個演員忒斯庇斯作「酒神頌」祭祀表演的時間為公元前534年。
希臘戲劇有確切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戲劇演出行為是公元前534年,忒斯庇斯成為酒神節上第一個非神職人員扮演角色的人。賀拉斯《詩藝》明確提出忒斯庇斯是悲劇的創始人。西方戲劇史學界基本都承認,這一年是西方戲劇的誕生年代。
Ⅷ 古希臘的四位著名戲劇家叫什麼啊
1、埃斯庫羅斯
埃斯庫羅斯(Αισχυλος) 前525年出生於希臘阿提卡的埃琉西斯,前456年逝世於西西里島上的傑拉。 古希臘悲劇詩人,與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一起被稱為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作家,有「悲劇之父」的美譽。
2、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生於公元前496年死於公元前406年,恰逢雅典的鼎盛時期。在三大悲劇詩人中,他享壽最高,獲獎最多。他去世的時候,雅典和斯巴達之間戰火再起,詩人的遺體因此無法歸葬故里。斯巴達將軍聞訊後特別下令停戰,讓雅典人放心地將其安葬。
3、歐里庇得斯
歐里庇得斯(Euripides,前480年-前406年)與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並稱為希臘三大悲劇大師,他一生共創作了九十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十八部。
對於歐里庇得斯的評價,古往今來一向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最偉大的悲劇作家,也有人說悲劇在他的手中衰亡,無論這些評價如何反復,無庸置疑的是歐里庇得斯的作品對於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4、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約前446年—前385年)古希臘早期喜劇代表作家。熟悉希臘文學和藝術,與同時代的哲學家、文學家交遊甚廣。相傳寫了44部喜劇,現存《阿卡奈人》等11部。對後世的喜劇影響甚大,被稱為「喜劇之父」。
(8)西方戲劇詩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古希臘悲劇起源
古希臘悲劇起源於祭祀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慶典活動。在古希臘世界漫長的演進過程中,這種原始的祭祀活動逐漸發展成一種有合唱歌隊伴奏,有演員表演並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環境的藝術樣式,這就是西方戲劇的雛形。
古希臘戲劇大都取材於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所以題材通常都很嚴肅。亞里士多德曾在《詩學》中曾專門探討悲劇的含義。他認為悲劇的目的是要引起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變幻無常之命運的恐懼,由此使感情得到凈化。
悲劇中描寫的沖突往往是難以調和的,具有宿命論色彩。悲劇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氣概,卻總是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遭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