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好官的故事
1、鄭板橋愛民之心
鄭板橋是深具愛民之心的典範。他在知天命的年紀出任河南范縣縣令。范縣歷來貧窮落後,鄭板橋來到縣衙時,看到的是東倒西斜的破草屋,「廨破牆仍缺」。破陋的環境、艱苦的條件沒有阻礙他的決心和信心。他著意改善民生,最終作出了「清河得意」的政績。
在范縣幹了4年後,鄭板橋被調到山東濰縣當縣令。雖然濰縣經濟較好,但是當時遭遇旱澇等自然災害,受災面積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加之當地官員沒有據實上報,地方豪族乘機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致使百姓民不聊生,當地外出逃荒的人絡繹不絕。
鄭板橋在他上任濰縣後寫的第一首詩《逃荒行》,即再現了當時濰縣百姓度日如年的慘狀:「十日賣一兒,五日賣一婦,來日剩一身,茫茫即長路。」為了解決民生問題,鄭板橋採取了「三步」法。
第一步,帶頭捐款,賑濟貧困。自己帶頭捐出俸祿,作出示範效應,以緩災情。第二步,上報災情。當時山東官場存在瞞報災情現象,鄭板橋打破常規,據實上報,雖遭到上級官員的打壓,最終還是輾轉將災情上報給了朝廷,得到乾隆的支持,為朝廷查問督辦災害提供了依據。
第三步,開倉賑貸。清代朝廷在各縣設有糧倉,歸國家專管,用於救災。如果用此糧倉,必須執行嚴格的申報請示制度,因為申報請示時間較長,很多災民等不到開倉時間,就已經成為餓殍了。鄭板橋當機立斷,「不俟申報,即出倉以貸」。在鄭板橋的努力下,濰縣百姓度過了災荒。
2、一錢太守
劉寵是東漢時著名的清官。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直系後代。他的父親劉丕,博學多才,被時人稱為通儒。劉寵小時候就跟隨父親讀書學習,學得滿腹經綸。成年後,他被舉為孝廉,出任東平縣令。
在東平縣令任上,劉寵愛護百姓,處事公正廉明,受到東平百姓的一致擁戴。後來他因母親生病,棄官辭歸,東平百姓得知後,紛紛擁上街頭為他送行,道路也為之阻塞。他所乘的車無法行駛,他只得輕裝簡從,悄悄地離開東平。
母親病癒後,他又被朝廷任命為豫章太守和會稽太守。在會稽太守任上,他嚴於律己,約束下屬,打擊豪強,懲治不法行為,獲得全郡百姓的稱譽。由於他政績卓著,不久後,朝廷徵召他進京,准備授予他更高的官職。
劉寵離任那天,會稽郡的老百姓紛紛趕來為他送行。在送行的人群中,有五六個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的眉毛、胡須、頭發都已雪白,這幾個老人都是會稽郡下屬山陰縣的老農,他們是從離城幾十里的山鄉特地趕來的。他們每人手裡都拿著一百個銅錢,要把銅錢送給劉寵。
劉寵見了這些老入,心中十分感動,說:「父老們這么大年紀,從這么遠的山鄉趕來,真令人感動,也讓我心中不安。」
老人們滿臉笑容地說:「我們幾個是平日只知種地的山野村民,一生中從來沒進過城。從前官吏們下鄉徵收租稅,常常弄得雞飛狗跳,老百姓怨聲載道,不得安寧。自從老爺到任以後,減輕了我們的賦稅,我們的生活也一點點好起來。我們老百姓能過太平日子,都是老爺所賜。
如今聽說老爺離任高升,我們結伴前來為你送行,並表達一下我們微薄的心意。」說罷,他們一起把手中的一百個銅錢遞給劉寵,要他收下。
劉寵推辭說:「我在這里只做了一些我應該做的事,沒有像你們說的那樣好。父老們的心意我領了,但這錢我不能收。」老人們不依,非要劉寵把錢收下。劉寵見父老們的盛情難卻,便從每個老人手裡收了一文錢。父老們對劉寵的舉動十分欽佩,譽稱他為「一錢太守」。
劉寵到京城後,曾歷任宗正大鴻廬、司空、司徒、太尉等重要官職,但他仍保持著「一錢太守」的清譽,雖官居高位,卻家無余財,因此被時人稱為長者,受到人們的敬重和贊頌。
後來,「一錢太守」這一典故,用來稱譽清廉的地方官。
3、范成大敬民之心
南宋名臣范成大不僅在詩詞方面頗有建樹,在從政為民方面也政績卓然。淳熙元年十月,他被任命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深受宋孝宗重託,他決心以「既來萬里,敢計一身」的精神治理好西南屏障。
在蜀期間,范成大的敬民之略得以施行:「得民有道,仁之而已。省徭役,薄賦斂,蠲其疾苦而便安之,使民力有餘而其心油然。」范成大來到蜀地後,看到蜀民賦稅沉重,於是他提倡免除酒課。蜀地的酒課是南宋時期以對金作戰為由而徵收的雜稅。
蜀民承擔了繁重的酒課任務,生活苦不堪言。淳熙二年六月,范成大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逐年廢除蜀地的酒課,得到了宋孝宗的批准。蜀民得知這一消息,非常高興,修建道場,以表感恩之情。
蜀地的和糴政策施行成為蜀人身上的又一沉重負擔。和糴本意在於百姓將手中物資上繳給官府,官府給付其錢,百姓和官府之間形成一種約定性契約。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官府經常壓低價格,強行徵收百姓手中物資;官倉中的物資卻被豪族巧取豪奪,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范成大了解了和糴政策的弊端,向宋孝宗作了報告,經過范成大的努力,和糴政策被永久性廢除,減輕了蜀人的負擔。
4、況鍾
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
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
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5、王騭為民之心
清前期名臣王騭在順治十二年中進士,當時他已經43歲。走上仕途後,他為民效力,政績卓越,受到康熙的贊許。康熙二十四年,王騭因政績卓越被轉任到直隸當官。
當時,工部責定四川供給朝廷2663根楠木,用來修建太和殿。王騭在蜀地為官5年,深知蜀道艱險,運輸不易,且蜀地剛經戰亂,民生凋敝。身在直隸的他當即決定為民請命,向康熙陳辭。
在陳辭中,王騭陳說用蜀地木材會遭遇兩難。一難在於伐木難,蜀民跋山涉水、深入陡坡,砍伐樹木,實屬艱難。二難在於運輸難,從山林中將木材運到船上,經過激流險灘和彎曲河溪,才能運出山區,比之平原更難。
如果要求蜀民砍伐木材加上運輸之費,不僅影響蜀民自身農業生產,而且周期太長,也影響太和殿工程建設。康熙看了他的陳說之後,感同身受地說:「蜀中屢遭兵燹,百姓民不聊生,朕非常痛心,豈能再增加他們的困苦。」康熙於是放棄了從四川取楠木的想法,轉而從塞外想辦法。
蜀民由此得福,對王騭非常感激,作《松威治績略》來贊揚他的功績,並為他繪制圖像,為後人傳頌。
㈡ 我國歷史好官的故事四百五十字
武則天要造一座大佛像,需花費數百萬錢,官府庫存不夠,就令天下的和尚每天施捨一錢相助。狄仁傑進諫道:「做工不能役使鬼,必定要役使人;莊稼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終究是由地里長出來的。不損害百姓,還有什麼可求的?現在邊境未得安寧,應當放寬徭役,免去不急需辦的事務。即使雇請工匠勞作,以此接濟窮人,但誤了農時,也是放棄根本。況且,沒有官助,按理難以辦成。既費官府財物,又耗盡人力,如一方有災難,那用什麼去救濟呢?」武則天道:「你是在教我向善,我怎能不聽!」因此作罷。
武則天曾問狄仁傑:「朕希望能找到一位傑出的人才委以重任,您看誰合適呢?」狄仁傑問道:「不知道陛下想讓他擔任什麼職務?」武則天說:「我想讓他擔任將相。」狄仁傑回答道:「如果您所要的是文采風流的人才,那麼蘇味道、李嶠本來就是合適的人選。如果您一定要找出類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了,他的年紀雖然老了一些,但卻有宰相之才。」武則天於是提拔張柬之為洛州司馬。幾天之後,武則天又要求狄仁傑舉薦人才。狄仁傑回答說:「我前幾天推薦的張柬之,您還沒有任用呢。」武則天說:「我已經給他升了官了。」狄仁傑回答說:「我所推薦的張柬之是可以作宰相的人才,不是用來作一個司馬的。」武則天於是任命張柬之為秋官侍郎。過了很長時間,終於任命他為宰相
㈢ 我國歷史的好官和有關他們的故事
1、海瑞的故事——為官廉潔,一生清貧
海瑞為官,始終堅持最高的廉潔標准,除了領取政府下發的俸祿外,他絕不接受哪怕一分一毫的「灰色收入」。明朝官員的俸祿,是歷代王朝中最低的。海瑞任淳安知縣時,每年的實際收入僅為12石大米,27.49兩銀子,360貫鈔。依購買力計算,他的月薪大致相當今天的1130元。海瑞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全靠這么點收入,生活水平跟今天的低保戶差不多。盡管收入低到難以解決全家的吃飯問題,但海瑞依然毫無怨言的接受,完全靠工資安排生活。身為知縣,他親率仆從在後衙種蔬菜自給,當然吃不起肉。有一次海瑞為母親過生日,買了二斤肉,這居然成了新聞,傳到了總督胡宗憲耳朵里,胡總督竟以傳播消息的口吻說:「聽說海知縣給老母過生日,買了二斤肉!」
海瑞最後死於南京右都御史的任上。這位二品大員去世之後,僅余白銀20兩,連喪葬費都不夠。他的好友王用汲去看他,只見布衣陋室,葛帷(用葛藤織的帷布,比麻布還差)還是破的,連個窮書生的境況都不如,感動得直流眼淚,並為他湊喪葬費。
2、包拯的故事
巧判小孩
有兩個婦人為了一小孩而鬧上了公堂,縣官判定兩人一人拉小孩的一隻手,誰拉贏了那個小孩就是誰的,在經過一番拉扯之後,其中一位含著淚松開了手,但是最終縣官卻把小孩判給了那位婦人.別人不明其理,問之,縣官說到:」誰會忍心讓自己的小孩受到傷害啊!她放手是因為她心疼她的孩子!你沒看見她是含著淚的嗎?後來包拯就把孩子還給了這位母親!
㈣ 我國歷史的好官簡單的故事
1、包拯巧判小孩
有兩個婦人為了一小孩而鬧上了公堂,縣官判定兩人一人拉小孩的一隻手,誰拉贏了那個小孩就是誰的,在經過一番拉扯之後,其中一位含著淚松開了手,但是最終縣官卻把小孩判給了那位婦人。別人不明其理,問之。
縣官說到:」誰會忍心讓自己的小孩受到傷害啊!她放手是因為她心疼她的孩子!你沒看見她是含著淚的嗎?」後來包拯就把孩子還給了這位母親!
2、包拯三次彈劾張堯佐
張堯佐是宋仁宗寵妃張美人的伯父,沒有什麼才幹,卻憑借張美人的關系,官運亨通。最初,張堯佐被委任為「三司使」。包拯極力反對,向皇帝諫議說,像張堯佐這樣的人,就連小官也沒有資格做,更不用說「三司使」這樣顯赫的大官了。但是,仁宗不但不理會他的諫議,反而又加封張堯佐為節度使。
包拯非常痛心,繼續上諫,堅持怒責張堯佐,可是仁宗仍然置若罔聞,到了第二年,更加封張堯佐出任宣徽南院使。包拯第三次向皇帝進諫,痛加陳詞,甚至在朝廷上跟皇帝當面辯論起來,終於迫使皇帝罷了張堯佐的官。
2、況鍾明辨案子,興修水利
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
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
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4)歷史好官故事擴展閱讀:
為官應該清廉,明辨事理,為民請命。
反腐問題一要堅決查處貪污腐敗分子。這要作為反腐倡廉的一項經常性的有效措施。二要從制度上加以解決。之所以出現「一把手」濫用職權、瀆職侵權這類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政府和主要領導人權力過大、權力過於集中而又得不到約束。政府還應推進制度改革,就是建立讓人民監督的體制。
今後政府做什麼?花多少錢?取得什麼成果?都應該公開化,透明化。人民可以進行監督、提出意見。只有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至於腐敗。還要加大政府人員廉潔自律的措施。
反腐就像是是一項艱難的斗爭,在這場事關事業成敗的斗爭中,無論牽涉到誰,不論其職務多高、功勞多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就應該堅決依法予以嚴懲。
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手中掌有一定權力的領導幹部要牢記宗旨觀念,正確行使權力,不為名利所累,不為金錢所惑,不為人情所困,不抱僥幸之心;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淡泊名利,清廉為官,永葆公僕本色。
㈤ 歷史清官的小故事
明朝兩大清官:於謙和海瑞。
於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回他曾先後擔任過監答察御史、巡撫、兵部尚書等職。於謙作風廉潔,為人耿直。 謙生活的那個時代,朝政腐敗,貪污成風,賄賂公行。當時各地官僚進京朝見皇帝,都要從本地老百姓那裡搜刮許多的土特產品,諸如絹帕、蘑菇、線香等獻給皇上和朝中權貴。
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以權謀私,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於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於謙笑著舉起兩袖風趣地說:「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海瑞死的時候,家中家徒四壁,他躺在一張樸素的床上,叫自己的老僕人。老僕人含著眼淚問他有什麼事,海瑞說,前幾天朝廷發俸祿,多發了一兩幾錢的取暖費,你一定要幫我還回去,不要辱沒了我一生的清名。
㈥ 中國歷史上的好官的故事
1、西門豹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
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
2、趙廣漢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
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
3、狄仁傑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
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4、陳希亮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
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餘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
後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5、包拯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
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
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
㈦ 史上最清廉的官的故事
海瑞、於成龍——並列第一:
1「海瑞市肉」
海瑞(1515-1587),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
說海瑞在淳安當縣令,革除無名常例,全縣每人每年攤派的雜項銀子,從五兩減到五錢。單靠縣令的薪俸維持全家生計,生活的清貧可想而知。為補貼家用,海瑞常和僕人一起種植稻麥,培育蔬菜,早晚取來自給,並叫家僮上山打柴,力求「樵薪自給」。一家人粗茶淡飯,生活簡朴。
有一天,淳安街頭人們熱議一個爆炸新聞:「海知縣買肉了!!!」海瑞忽然去肉鋪買了二斤肉,這成為淳安乃至全浙江轟動一時的大新聞,「海瑞市肉」,原來是老母生日,海瑞破例買肉二斤替她慶壽。(注意,不是豬肉,海瑞是回民)
古今第一清官——海瑞當之無愧。
海瑞之死
海瑞去世時,南京都察院僉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顧海瑞,只見用布製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是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來,湊錢為海瑞辦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
2薪俸救民
清朝名臣 於成龍,
於成龍保持了異於常人的艱苦生活作風。在災荒歲月,他還以糠代糧 ,把節余口糧,薪俸救濟災民。因之百姓在歌謠中唱道:「要得清廉分數足,唯學於公食糠粥。」為扼止統治階級的奢侈腐化,他帶頭實踐「為民上者,務須躬先儉仆」。去直隸,他「屑糠雜米為粥,與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民因而親切地稱他作「於青菜」。總督衙門的官吏在嚴格的約束下,「無從得蔬茗,則日采衙後槐葉啖之,樹為之禿。」他天南地北,宦海20餘年,隻身天涯,不帶家眷,只一個結發妻闊別20年後才得一見。他的清操苦節享譽當時。據載,當他出任兩江總督的消息傳出後,南京布價驟然上漲,「金陵闔城盡換布衣。即婚嫁無敢用音樂,士大夫減驅從,毀丹亞,至有驚恐喘卧不能出戶者,……奸人猾胥各拿妻鳥獸竄」。卒後居室中只看到「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無長物」。
於成龍逝世後,南京「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持香楮至者日數萬人。下至萊庸負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
㈧ 歷史上的好官,有關他們的故事
完壁歸趙—藺相如
卧薪嘗膽—勾踐
負荊請罪—廉頗
破釜沉舟——項羽
紙上談兵—回—趙括
四面楚歌答——項羽
胯下之辱——韓信
指鹿為馬——曹操
草木皆兵——苻堅
百折不撓——僑玄
背水一戰——韓信
退避三舍——晉文公
問鼎中原——楚莊王
精忠報國——岳飛
單騎救主——趙雲
鑿壁偷光——匡衡
㈨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為官清廉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好官找一種相關故事讀一讀
中國歷史上為官清廉的清官故事如下: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他應該是中國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包拯作為宋朝名臣,因其鐵面無私的正直形象被人們譽為「包青天」。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我國歷史上的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做過許多有益於百姓平民的好事,「不愛烏紗只愛民」,贏得了世人的敬仰。
宋代以來,關於包拯的口碑、話本小說、戲劇曲藝乃至當代的電影電視就演義了許許多多他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的故事,演義的結果,使包公的形象更豐滿,甚至神化、傳奇化。包公「包青天」成了人們寄託、祈望的理想人物。
對包拯形象的塑造和傳揚始於其身前。而源於宋代的話本並紅火於元代的包公戲,自明清到近世,不斷發展,推陳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包拯在「京官」開封府尹任上不到一年半光景,描寫這一時期他斷案的故事無疑是最精彩的華章,傳播之廣,渲染之烈,溶進了人們熾熱的「包公情」。
歷史上的包拯當然沒有傳說或舞台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他既有政職、軍職,亦有文職,甚至有閑職,還做過諫官。包拯能流芳百世,恐怕主要在於他的剛直清廉,高風亮節。
(9)歷史好官故事擴展閱讀:
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廣東肇慶)時。當時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最珍愛時髦的雅器,當地每年向朝廷進貢。凡在這里做「一把手」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征幾十倍的數額以賄賂朝廷權貴,所謂「打點」中央的關系,此舉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
個性官員包拯一上任就高調破除這則運行多年的潛規則,下令只能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州縣官員一律不準私自加碼,違者重罰。並且表態,自己作為「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
此舉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三年後,包拯任期滿,被調至中央任職,果然「歲滿不持一硯歸」。《包公擲硯》的故事以這個藍本創作的。
包拯彈劾陳州京西路轉運司,揭露其盤剝災民的罪行的事跡,被石玉昆的《三俠五義》再創作為家喻戶曉的包公戲《陳州放糧》,民間渲染加工成開封府尹、欽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賑。
劇中涉及國舅們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護包公、包公怒鍘皇親國戚、成功放糧賑災等等,演繹了一個青天大老爺為民除害、不畏強權且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