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名人故事300字陳毅

歷史名人故事300字陳毅

發布時間:2021-03-01 22:51:53

❶ 陳毅的名人故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革命家、政治家、新四軍老戰士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1901年8月26日,陳毅在四川省樂至縣勞動鎮出生,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武漢中央軍校擔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義部隊任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工農革命軍第一師黨代表、紅四軍軍委書記、江西軍區司令員,紅軍長征後與項英等同志參與領導三年艱苦卓絕的革命游擊斗爭;抗日戰爭後期,他出任新四軍軍長;解放戰爭期間,他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全國解放後,陳毅擔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長、上海市委第一書記,1958年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陳毅是中共八大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七、九大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陳毅元帥因患直腸癌,於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歲。
[編輯本段]生平事略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黨代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十二師黨代表、師長,紅四軍政治部主任、軍委書記,紅六軍、紅三軍政治委員,中共贛西南特委書記,紅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西方軍總指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紅軍長征後,留在江西蘇區,領導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蘇北指揮部指揮,新四軍代軍長、軍長。
外灘---陳毅塑像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建國後,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兼上海市市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長。還曾任國務院外事辦主任,外交學院院長,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名譽會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是中共第七、九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72年1月6日,因患直腸癌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
陳毅兼資文武,博學多才。有多種軍事、政治論著和詩詞著作,編為《陳毅軍事文選》、《陳毅詩詞選集》和《陳毅詩稿》等。

❷ 陳毅的故事

陳毅的故事:

1942年,新四軍軍部轉移到淮南盱眙地區的黃花塘。是年,根據黨中央統一安排,軍部進行了整風運動。

時任新四軍代理政委的饒漱石認為排擠陳毅的機會到來,於是借整風之機私下以軍部名義打電報到延安,羅列出陳毅反對黨中央、毛澤東的十大錯誤,史稱黃花塘事件。

這次事件由於毛澤東的干預沒有公開化,但它卻像一個噩夢一直纏繞著陳毅。直到全國解放以後,高饒反黨集團事發,陳毅才討回清白,如釋重負。

當年,毛澤東調陳毅離開新四軍到延安,參加中國共產黨七大會議,以調解陳饒之間矛盾。毛澤東曾秘誡陳毅:「凡事忍耐,忍耐最難,但作為一個政治家,必須練習忍耐。」

1949年以後,身為上海市長的陳毅面臨著工商業改造的困境,而身為華東局書記的饒漱石卻遲遲不肯表態予以支持。關

鍵時刻,陳毅豁出去了,向黨中央連發六封經濟電報,贏得了毛澤東的贊揚。而毛澤東也深諳陳毅的這塊心病。

早在揭批高饒反黨集團之前便召見了陳毅,聽取了陳毅對這一事件的處理意見,從而也就誕生了至今膾炙人口的詩篇《手莫伸》。

(2)歷史名人故事300字陳毅擴展閱讀:

陳毅的軍事思想研究,在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陳毅傳》編寫組撰寫、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當代中國人物傳記·陳毅傳》。

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陳毅軍事文選》,是研究陳毅的軍事思想的重要依據。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國軍事網路全書·軍事思想》中,收有《陳毅的軍事思想》及其重要著作的條目。

陳毅逝世後,毛澤東親自參加追悼會。追悼會前,毛澤東同張茜和他們的子女談話中說,陳毅是好同志,並高度評價陳毅一生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貢獻。

❸ 300字的偉人、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答: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一):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二):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❹ 陳毅的小故事

風趣的陳毅

建國初期,陳毅任上海市長。有一次對工商界人士演講,講台上擺放著名貴的鮮花和精美的茶具。陳毅一上台就說:"我這個人講話容易激動,激動起來容易手舞足蹈,講桌上的這些東西,要是被我碰壞,我這個供給制的市長,實在賠償不起,所以我請求支持會議主持人,還是先把這些東西'精兵簡政'撤下去吧。"會場上的人們立刻發出了輕松的笑聲。

在60年代的一個會議上,陳毅為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而大聲疾呼:"不能夠經過了幾十年改造、考驗,還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項帽子戴在所有知識分子頭上!"說到這里,陳毅摘下帽子,向參加會議的知識分於代表鞠了一躬,然後大聲說道:"今天,我給你們行脫帽禮!"這真摯的感情和恰到好處的幽默,使與會者為之動容。

陳毅講話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談,常常以機敏而風趣的言辭使聽者折服。在一次會議上,有人看見他拿著一份稿紙,還不時地低下頭看看,後來竟發現那是一張白紙。"陳總,您怎麼用張空白的發言稿啊?"會後有人問他。他回答說:"不用稿子,人家會講我不嚴肅,信口開河。"

揭開「黃花塘事件」

1942年,新四軍軍部轉移到淮南盱眙地區的黃花塘。是年,根據黨中央統一安排,軍部進行了整風運動。時任新四軍代理政委的饒漱石認為排擠陳毅的機會到來,於是借整風之機私下以軍部名義打電報到延安,羅列出陳毅反對黨中央、毛澤東的十大錯誤,史稱「黃花塘事件」。這次事件由於毛澤東的干預沒有公開化,但它卻像一個噩夢一直纏繞著陳毅。直到全國解放以後,「高饒反黨集團」事發,陳毅才討回清白,如釋重負。

傳記片分集講述了這段被湮沒的歷史。當年,毛澤東調陳毅離開新四軍到延安,參加中共「七大」會議,以調解陳饒之間矛盾。毛澤東曾秘誡陳毅:「凡事忍耐,忍耐最難,但作為一個政治家,必須練習忍耐。」全國解放以後,身為上海市長的陳毅面臨著工商業改造的困境,而身為華東局書記的饒漱石卻遲遲不肯表態予以支持。關鍵時刻,陳毅豁出去了,向黨中央連發六封經濟電報,贏得了毛澤東的贊揚。而毛澤東也深諳陳毅的這塊心病,早在揭批「高饒反黨集團」之前便召見了陳毅,聽取了陳毅對這一事件的處理意見,從而也就誕生了至今膾炙人口的詩篇《手莫伸》。尤值一提的是,在講述陳毅歷盡艱辛穿越敵占區到達延安時,我們沒採用通常必用的寶塔山鏡頭,而是首次呈現了當年美軍觀察小組拍攝的昔日延安的真實面貌和老一輩革命家年輕時的活潑風采。

首辟「圍棋外交」

現任外交部長唐家璇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現在大家都知道『乒乓外交』,我認為『乒乓外交』之前,首先是『圍棋外交』。」這是從未見諸報端的新外交提法,它背後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外交風雲。

自二戰結束後,中日兩國間便陷於冷戰狀態,政府間交往中斷,只保持了一部分民間交流,而建國後的中日外交則面臨著新的考驗。五十年代剛剛出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正在尋找打開外交僵局的突破口,恰逢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這位聞名政壇的圍棋迷抓住這一機會,親自前往設在北京飯店的賽場與日本棋手對弈,並在宴會上提出,中日兩國圍棋界今後可以進行交流。從此,也就拉開了中日兩國間「圍棋外交」的序幕。片中,唐家璇部長介紹說,陳毅正是抓住了圍棋在日本的影響(日本有800萬人下圍棋),把圍棋與外交聯系起來。在陳老總的熱心推動下,日本棋界名人聯合發表了呼籲書,要求日本政府改變對華政策,早日實現邦交正常化。

今天,當我們從片中看到陳毅拈起棋子,思考片刻,指落中枰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由衷感嘆陳老總胸中的雄韜偉略,演繹出新中國外交史上一個輝煌的範例。

塵封的「四老帥務虛會」

在有關中美兩國建交的厚厚案卷里,這是一個塵封年久的話題。

1969年珍寶島一聲槍響,將中蘇關系推向更為惡化的深淵。同時,也使得中美蘇三國之間的戰略關系更為復雜化。此時,毛澤東極需像當年打江山那樣,身邊有忠臣良將出謀劃策,他向周恩來密授機宜,請已經下放勞動改造的四位健在的老帥即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立即回京,用周恩來的話講:「你們四位都是元帥,毛主席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就是希望以戰略的眼光分析國際形勢,提出戰略性看法,供毛主席決策參考。」這也就是多年來人們猜測紛傳的所謂「四老帥務虛會」。

這年3月至10月,由陳毅牽頭主持,四位老帥在中南海武成殿共開了24次會,向黨中央呈遞了三份對國際形勢的分析報告。陳毅曾說過:「這是關系國家安危的大事,回答必須明確,不能含糊其詞。」後來,他在病榻上得知尼克松將於次年訪華時,欣然道:「也許我看不到兩國正式建交,但我們的建議起了作用,這就好嘛。」

歷史證明,四老帥務虛會為毛澤東下決心改善冰封已久的中美關系起到了關鍵性推動作用。當毛澤東與尼克松的手握到一起時,尼克松曾語重心長地這樣說:「今天,我在這里握手時不能忘記另一個人,他在幾個月前去世,他就是陳毅……」

西哈努克親王的回憶

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是陳毅生前摯友。我們見到他是在北京他的私人官邸。在鳥語花香、石砌玉雕的花園內,年逾八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向我們透露出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他說,當年他的父親去世時,恰逢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訪問柬埔寨,當時兩位中國領導人穿上了柬民族服裝參加了國喪活動,表示出對柬民族的尊重與友好,令他終生難忘。後來,當他聞訊陳老總不幸逝世的噩耗時,提出前往八寶山參加追悼會,但這樣一個起碼的要求竟被當時四人幫一夥所拒絕,他悲慟欲絕。所幸的是,後來毛主席參加了陳毅的追悼會,他才被通知允許前往。追悼會過程中,他始終攙扶著病弱的毛澤東,並聽到了這位偉人對陳毅一生的高度評價。毛澤東對張茜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他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所作的貢獻,是已經下了結論的。」

邂逅佐田雅人

以往攝制偉人傳紀影片,多採用采訪現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回顧已故領導人的方法,此次我們還特意找到當年與陳毅作戰的對立面,聽聽他們是怎樣評價陳毅的,為的是還一個真實可信的歷史予觀眾。我們采訪了佐田雅人先生,他是當年日本侵華作戰駐鹽城守軍中的一員,必須一提的是,他亦是當今日本歌壇巨星佐田雅志的父親。

在上海西郊的一家酒店裡,采訪佐田先生的氣氛輕松而幽默,老人回憶他與陳毅結識的經過非常別致。當時他奉命去抓捕陳毅,當他沖入陳毅所駐的抗大五分校,留給他的只是一間空屋和滿地書籍,他出於好奇背了一包書回營地,這些書的扉頁上都蓋著「陳毅藏書」的印章,兩個人就是在這樣特殊的環境里這樣特殊地相識了。佐田先生從小生長在中國東北,識得中文,通過閱讀陳毅的書籍,他了解到陳毅的愛好和為人,對於陳毅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老人更是敬佩不已。他說當年最害怕的就是與新四軍作戰(說到此處他比劃出滑稽的刺殺動作,口中「殺殺」有聲),今天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展出的戰利品中有幾輛自行車,其中一輛就是他在戰斗中倉皇逃跑所遺棄的。

❺ 名人讀書的故事300字

1、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

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2、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

3、名畫換狗肉

鄭板橋的詩、書、畫聞名於世,號稱「三絕」,人們爭相購買。揚州有個富豪特別喜歡鄭板橋的書畫,但因他為人刁詐,鄭板橋非常討厭他,不給他作畫寫字。這個富豪為了抬高身價,顯示自己的威風,出重金購買鄭板橋書畫,但始終沒有搞到手。

有一天,鄭板橋出郊外漫步,見路旁新設一座酒店,店內有一位老者自稱「怪叟」,他見鄭板橋到來,十分殷勤,馬上給端上狗肉來款待。鄭板橋平日最愛吃狗肉,一見大喜,便飽餐一頓。

付錢時,店家分文不收,鄭板橋過意不去,便當場作了幾幅書畫贈給店家。事過之後,鄭板橋才知道上了當。原來這位「怪臾」,是那富豪派人裝扮的,自己的畫就這樣輕易地落入了富豪之手。後來鄭板橋常提及此事,說他因愛吃狗肉而上了當,用以警戒世。

4、霍金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葯」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5、呂蒙

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大將,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卻不愛讀書。

於是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肩上擔子很重,一定要多讀讀書,長點見識。」呂蒙便開始讀書。慢慢地,他發現書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東西。一次,他讀到孫臏用「減灶計」誘使龐涓輕敵,最後打敗龐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開。

於是,呂蒙逐漸愛上了讀書。在軍務繁忙之餘,他便一頭鑽進書堆里,如飢似渴地閱讀古代的兵法和史書。幾年下來,呂蒙的軍事才能大有長進。孫權大為高興,就讓呂蒙擔任了大都督,統領全國兵馬。

❻ 名人(不管古今中外)的故事,300字以上 急!!!!!!!!!!

周瑜
周瑜英年早逝抄,公元襲211年,周瑜病死在出征的路上,時年僅僅36歲。孫權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悲痛萬分,親自為他料理後事。所謂周瑜被諸葛亮三氣致死,存屬「演義」類的故事。實際上,周瑜性格開朗,謙虛和氣。不僅吳郡人對這位戰功赫赫的英才敬仰萬分,他同時也贏得了對手的尊敬。

自古英雄出少年,周瑜也是其中一人。周瑜從青少年時就輔助孫策創建了江東的基業。周瑜年輕有為,英俊瀟灑,吳郡人愛稱周瑜為周郎。孫策臨終前囑咐他的弟弟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由此可見周瑜的能力不同一般。

曹操從劉備手中奪取荊州後,實力已經很是強盛,此時的東吳分為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周瑜是極力主戰,他知道曹軍的弱點。並和劉備聯手在赤壁打敗曹軍,這也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曹操也因此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

作為赤壁之戰的主要人物之一,周瑜隨這個著名戰役名垂千史。900年後,蘇軾還在江邊憑吊:「……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❼ 十大元帥陳毅的故事

1、陳毅糍粑蘸墨汁的故事

有一年,他到一位親戚家去歡度中秋節,一到就看見一本自己很想讀的書,於是忘記了步行盡十里路的疲勞,立即躲到一個空房間里專心地讀起來,一邊讀,一邊作毛筆批註。

親戚幾次來催他吃飯,他也捨不得將書放下。親戚就把糍粑和糖給他端去,誰知他嘴裡吃著糍粑,注意力卻還完全沉浸在書中。糍粑本該蘸糖吃,可他竟把糍粑伸到硯台里蘸上墨汁往嘴裡送。

過了一會兒,親戚又給他端面去,只見他滿嘴都是墨,便喊來了眾親友來看,大夥一瞧都忍不住捧腹大笑。陳毅卻很風趣地說:「喝點墨水沒關系,我正覺得肚子里墨水少哩。」

2、陳毅的幽默故事

建國初期,陳毅任上海市長。有一次對工商界人士演講,講台上擺放著名貴的鮮花和精美的茶具。陳毅一上台就說:「我這個人講話容易激動,激動起來容易手舞足蹈。

講桌上的這些東西,要是被我碰壞,我這個供給制的市長,實在賠償不起,所以我請求支持會議主持人,還是先把這些東西『精兵簡政』撤下去吧。」會場上的人們立刻發出了輕松的笑聲。

在60年代的一個會議上,陳毅為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而大聲疾呼:「不能夠經過了幾十年改造、考驗,還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項帽子戴在所有知識分子頭上!」

說到這里,陳毅摘下帽子,向參加會議的知識分於代表鞠了一躬,然後大聲說道:「今天,我給你們行脫帽禮!」這真摯的感情和恰到好處的幽默,使與會者為之動容。

陳毅講話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談,常常以機敏而風趣的言辭使聽者折服。在一次會議上,有人看見他拿著一份稿紙,還不時地低下頭看看,後來竟發現那是一張白紙。

「陳總,您怎麼用張空白的發言稿啊?」會後有人問他。他回答說:「不用稿子,人家會講我不嚴肅,信口開河。」

3、一盤開局的圍棋

陳毅故居景區有一處景點,用花崗石雕刻了20顆巨型棋子,形如一盤開局的棋,名為「友誼廣場」。這處廣場正是立意於陳毅元帥「圍棋外交」的高超外交手段。

1958年2月11日,毛澤東正式任命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雖然他在日記中曾表示對負責外交工作「實有綆短汲深之懼」,但他仍然出色地完成了黨交予他的這項重任。

陳毅的外交手段極為豐富,其中一個明顯特徵,就是善於借力。1958年,中國對日本提出改善中日關系的政治三原則後,淺沼稻次郎、石橋湛山和松村謙三等日本政界知名人士相繼訪華。

在一次會見中,陳毅對松村謙三先生提出一條建議,「圍棋、乒乓、書法、蘭花都可以交流,不談政治,只談友好。」

松村謙三先生極為贊同,回國後,他積極奔走,終於促成了1960年日本圍棋代表團首訪中國的中日關系破冰之行,1962年中國圍棋代表團回訪日本,此後中日民間交流日益增多。

1964年12月,日本29位知名棋手發出呼籲,發動日本800萬棋士徵集民眾簽名,要求恢復中日邦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全面實現邦交正常化。

陳毅這一外交創新,也被運用到了中美兩國建交進程之中。陳毅,以其外交工作的輝煌成就,為新中國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建立了功勛。

4、一張摺痕照片

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珍藏著一張帶有深深摺痕的照片,這張照片是隨一封陳毅寫給父母的信一起送達的。

在抗戰時期,這是殊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體現了陳毅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崇高地位。1943年底,陳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即趕赴延安。

到達延安後,陳毅參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主席團成員、中央委員會委員。是時,全黨全軍正在開展「整風運動」,陳毅積極投身其中。

時常與毛澤東促膝談心,書信往來,向毛澤東介紹自己在「整風運動」中的收獲。毛澤東復信稱贊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無掛無礙,從此到處是坦途了。

其間,陳毅因思念遠在四川的父母,將自己開展勞動的照片附信寄往。為了避免信件被日偽軍攔截,陳毅將信中「延安」二字改為「西安」,並落款為「兒仲弘敬書」。

信件幾經周折,順利送達父母手中。新中國成立後,陳毅父母將這張照片贈予陳毅的侄女陳德珍。

5、一台水力軋花機

1922年,21歲的陳毅回鄉時,做過一件至今仍被鄉親們傳為佳話的事情。當時,農村極為落後,只有一些人力驅動的前清時安裝的農業機械。

以軋棉花的機子為例,需要3到5個壯勞動力輪番上陣才能驅動,且效率十分低下。一日,陳毅步行於羊岔河畔,看著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裡的軋花機太過笨重,費時又費力。

為何不為鄉親們改裝成水力驅動?也正好將學到的知識用之於民,讓鄉親們認識到科學與知識的力量。陳毅很快便將想法付諸實踐。

經過試用,陳毅改裝的軋花機不僅省了勞動力,軋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鄉的村民都趕來「看稀奇」,面對大家的嘖嘖稱贊,陳毅格外開心。

隨後,他向留法的同學蔡和森去信,申請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之後,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組織已經同意他的請求。1923年初,陳毅離開故鄉。

從此,堅定地走上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如今,這台水力軋花機仍然保存在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中。

❽ 陳毅有什麼事跡

1、黃橋戰役

1940年9月30日,國民黨調集部隊,對江蘇省泰興縣黃橋地區的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發動進攻。黃橋戰役進行時,八路軍第5縱隊從淮陰地區南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部隊東進至運河,在戰略上起了策應作用。

此役歷時4天,共殲國民黨軍隊1.1萬餘人,俘虜官兵4000餘名,繳獲軍用品甚多。新四軍傷亡900餘名。這次戰役,對反擊國民黨軍隊進攻的重要戰役。為蘇中、蘇北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新局面。

2、淮海戰役(1949年)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第二個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

這時,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一指揮淮海戰役。淮海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發起。解放軍經過66天的戰斗,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



(8)歷史名人故事300字陳毅擴展閱讀

圍棋外交

既任外交部長唐家璇這樣說:「現在大家都知道『乒乓外交』,我認為『乒乓外交』之前,首先是『圍棋外交』。」這是從未見諸報端的新外交提法,它背後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外交風雲。

自二戰結束後,中日兩國間便陷於冷戰狀態,中日政府間交往中斷,只保持了一部分民間交流,而建國後的中日外交則面臨著新的考驗。

50年代剛剛出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正在尋找打開外交僵局的突破口,恰逢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這位聞名政壇的圍棋迷抓住這一機會,親自前往設在北京飯店的賽場與日本棋手對弈,並在宴會上提出,中日兩國圍棋界今後可以進行交流。

從此,也就拉開了中日兩國間「圍棋外交」的序幕。唐家璇部長介紹說,陳毅正是抓住了圍棋在日本的影響(日本有800萬人下圍棋),把圍棋與外交聯系起來。在陳老總的熱心推動下,日本棋界名人聯合發表了呼籲書,要求日本政府改變對華政策,早日實現邦交正常化。

❾ 關於陳毅的故事

風趣的陳毅 建國初期,陳毅任上海市長。有一次對工商界人士演講,講台上擺放著名貴的鮮花和精美的茶具。陳毅一上台就說:"我這個人講話容易激動,激動起來容易手舞足蹈,講桌上的這些東西,要是被我碰壞,我這個供給制的市長,實在賠償不起,所以我請求支持會議主持人,還是先把這些東西'精兵簡政'撤下去吧。"會場上的人們立刻發出了輕松的笑聲。 在60年代的一個會議上,陳毅為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而大聲疾呼:"不能夠經過了幾十年改造、考驗,還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項帽子戴在所有知識分子頭上!"說到這里,陳毅摘下帽子,向參加會議的知識分於代表鞠了一躬,然後大聲說道:"今天,我給你們行脫帽禮!"這真摯的感情和恰到好處的幽默,使與會者為之動容。 陳毅講話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談,常常以機敏而風趣的言辭使聽者折服。在一次會議上,有人看見他拿著一份稿紙,還不時地低下頭看看,後來竟發現那是一張白紙。"陳總,您怎麼用張空白的發言稿啊?"會後有人問他。他回答說:"不用稿子,人家會講我不嚴肅,信口開河。" 揭開「黃花塘事件」 1942年,新四軍軍部轉移到淮南盱眙地區的黃花塘。是年,根據黨中央統一安排,軍部進行了整風運動。時任新四軍代理政委的饒漱石認為排擠陳毅的機會到來,於是借整風之機私下以軍部名義打電報到延安,羅列出陳毅反對黨中央、毛澤東的十大錯誤,史稱「黃花塘事件」。這次事件由於毛澤東的干預沒有公開化,但它卻像一個噩夢一直纏繞著陳毅。直到全國解放以後,「高饒反黨集團」事發,陳毅才討回清白,如釋重負。 傳記片分集講述了這段被湮沒的歷史。當年,毛澤東調陳毅離開新四軍到延安,參加中共「七大」會議,以調解陳饒之間矛盾。毛澤東曾秘誡陳毅:「凡事忍耐,忍耐最難,但作為一個政治家,必須練習忍耐。」全國解放以後,身為上海市長的陳毅面臨著工商業改造的困境,而身為華東局書記的饒漱石卻遲遲不肯表態予以支持。關鍵時刻,陳毅豁出去了,向黨中央連發六封經濟電報,贏得了毛澤東的贊揚。而毛澤東也深諳陳毅的這塊心病,早在揭批「高饒反黨集團」之前便召見了陳毅,聽取了陳毅對這一事件的處理意見,從而也就誕生了至今膾炙人口的詩篇《手莫伸》。尤值一提的是,在講述陳毅歷盡艱辛穿越敵占區到達延安時,我們沒採用通常必用的寶塔山鏡頭,而是首次呈現了當年美軍觀察小組拍攝的昔日延安的真實面貌和老一輩革命家年輕時的活潑風采。 首辟「圍棋外交」 現任外交部長唐家璇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現在大家都知道『乒乓外交』,我認為『乒乓外交』之前,首先是『圍棋外交』。」這是從未見諸報端的新外交提法,它背後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外交風雲。 自二戰結束後,中日兩國間便陷於冷戰狀態,政府間交往中斷,只保持了一部分民間交流,而建國後的中日外交則面臨著新的考驗。五十年代剛剛出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正在尋找打開外交僵局的突破口,恰逢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這位聞名政壇的圍棋迷抓住這一機會,親自前往設在北京飯店的賽場與日本棋手對弈,並在宴會上提出,中日兩國圍棋界今後可以進行交流。從此,也就拉開了中日兩國間「圍棋外交」的序幕。片中,唐家璇部長介紹說,陳毅正是抓住了圍棋在日本的影響(日本有800萬人下圍棋),把圍棋與外交聯系起來。在陳老總的熱心推動下,日本棋界名人聯合發表了呼籲書,要求日本政府改變對華政策,早日實現邦交正常化。 今天,當我們從片中看到陳毅拈起棋子,思考片刻,指落中枰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由衷感嘆陳老總胸中的雄韜偉略,演繹出新中國外交史上一個輝煌的範例。 塵封的「四老帥務虛會」 在有關中美兩國建交的厚厚案卷里,這是一個塵封年久的話題。 1969年珍寶島一聲槍響,將中蘇關系推向更為惡化的深淵。同時,也使得中美蘇三國之間的戰略關系更為復雜化。此時,毛澤東極需像當年打江山那樣,身邊有忠臣良將出謀劃策,他向周恩來密授機宜,請已經下放勞動改造的四位健在的老帥即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立即回京,用周恩來的話講:「你們四位都是元帥,毛主席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就是希望以戰略的眼光分析國際形勢,提出戰略性看法,供毛主席決策參考。」這也就是多年來人們猜測紛傳的所謂「四老帥務虛會」。 這年3月至10月,由陳毅牽頭主持,四位老帥在中南海武成殿共開了24次會,向黨中央呈遞了三份對國際形勢的分析報告。陳毅曾說過:「這是關系國家安危的大事,回答必須明確,不能含糊其詞。」後來,他在病榻上得知尼克松將於次年訪華時,欣然道:「也許我看不到兩國正式建交,但我們的建議起了作用,這就好嘛。」 歷史證明,四老帥務虛會為毛澤東下決心改善冰封已久的中美關系起到了關鍵性推動作用。當毛澤東與尼克松的手握到一起時,尼克松曾語重心長地這樣說:「今天,我在這里握手時不能忘記另一個人,他在幾個月前去世,他就是陳毅……」 西哈努克親王的回憶 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是陳毅生前摯友。我們見到他是在北京他的私人官邸。在鳥語花香、石砌玉雕的花園內,年逾八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向我們透露出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他說,當年他的父親去世時,恰逢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訪問柬埔寨,當時兩位中國領導人穿上了柬民族服裝參加了國喪活動,表示出對柬民族的尊重與友好,令他終生難忘。後來,當他聞訊陳老總不幸逝世的噩耗時,提出前往八寶山參加追悼會,但這樣一個起碼的要求竟被當時四人幫一夥所拒絕,他悲慟欲絕。所幸的是,後來毛主席參加了陳毅的追悼會,他才被通知允許前往。追悼會過程中,他始終攙扶著病弱的毛澤東,並聽到了這位偉人對陳毅一生的高度評價。毛澤東對張茜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他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所作的貢獻,是已經下了結論的。」 邂逅佐田雅人 以往攝制偉人傳紀影片,多採用采訪現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回顧已故領導人的方法,此次我們還特意找到當年與陳毅作戰的對立面,聽聽他們是怎樣評價陳毅的,為的是還一個真實可信的歷史予觀眾。我們采訪了佐田雅人先生,他是當年日本侵華作戰駐鹽城守軍中的一員,必須一提的是,他亦是當今日本歌壇巨星佐田雅志的父親。 在上海西郊的一家酒店裡,采訪佐田先生的氣氛輕松而幽默,老人回憶他與陳毅結識的經過非常別致。當時他奉命去抓捕陳毅,當他沖入陳毅所駐的抗大五分校,留給他的只是一間空屋和滿地書籍,他出於好奇背了一包書回營地,這些書的扉頁上都蓋著「陳毅藏書」的印章,兩個人就是在這樣特殊的環境里這樣特殊地相識了。佐田先生從小生長在中國東北,識得中文,通過閱讀陳毅的書籍,他了解到陳毅的愛好和為人,對於陳毅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老人更是敬佩不已。他說當年最害怕的就是與新四軍作戰(說到此處他比劃出滑稽的刺殺動作,口中「殺殺」有聲),今天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展出的戰利品中有幾輛自行車,其中一輛就是他在戰斗中倉皇逃跑所遺棄的。 http://..com/q?word=%B3%C2%D2%E3%B5%C4%B9%CA%CA%C2&ct=17&pn=0&tn=ikaslist&rn=10

❿ 陳毅大將軍有那些故事

陳毅元帥的幾則小故事

(一)
1928年冬,擔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的陳毅,到二十八團傳達紅四軍軍委會議精神。他趕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二十八團黨代表何長工笑著說:「陳毅同志,今天我請客。」這話被偵察班的戰士聽到了,其中有幾個從舊軍隊改編過來的戰士議論開了:「聽見沒有,陳主任來了,就特別招待」。「當官的總比當兵的吃的好一點嘛! 」「不會吧,」另一個戰士嚴肅地說:「前不久,我們不是聽說人家講過陳主任和戰士同甘共苦的故事嗎?」
大家想起了那個故事:陳毅帶著隊伍來到一座高山上,正值下大雪,陳毅和戰士們一樣,一身單衣,一雙草鞋,幾天喝不上一口粥。這時炊事班不知從哪兒弄來了點米,大家高興地圍過去,七嘴八舌,都說應該給陳毅同志做一碗白米飯吃。陳毅卻堅持要炊事員把這點米和野菜拌在一起煮,大家一樣,都吃野菜拌飯。
「百聞不如一見,這回我們要親眼看看」。大家把腳步放得很輕,趕至團部窗外,透過薄薄的窗戶紙往裡看,只見何長工拿出一個小紙包,笑著說:「吃吧,這東西你一定愛吃。」陳毅問:「什麼呀?」 「這是冬天最好的「補品。」我是湖南人,你是四川人,我曉得,都是愛吃這種「補品」的。」陳毅看了看小包里的東西,笑道:「我們一起補吧。」
他們究竟吃的是什麼?有的戰士急不可耐地用手指戳破窗戶紙,一看全愣了,原來,陳毅、何長工和大家一樣,吃的是南瓜湯、紅米飯,小紙包里的是一些辣椒面……
(二)
談起陳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個骨子裡有著滿腔熱血的好男兒。他是一個為了革命事業甘願犧牲自己的人。
與社會作斗爭時期,陳毅對那些為非作歹的外國人恨鐵如鋼。有一次與幾個好友搭火車去上海,當他們走上碼頭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時,突然發現在這「風景畫」中居然有外國列強的旗幟,這是陳毅十分惱火,祖國的大好河山怎能容得外國列強的鐵蹄任意踐踏呢?他們回到客棧,這時聯系船票的人回來了,他說:「有三家,一家是日本人辦的,為旅客贈送洋傘;一家是英國人辦的,為旅客贈送床單;還有一家是中國人辦的,大概是虧了本,什麼都不送。」
有的人說:「坐外國人的吧,還能撈點東西.」
這時陳毅開口了,做中國人的火車!他說,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小恩小惠就出賣自己的國家。
是啊!世界上能有幾個像歌曲《我的中國心》中唱得「洋裝雖然穿在身,可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呢?所以,朋友振作起來吧,為了祖國的美好明天,奮斗吧

風趣的陳毅

建國初期,陳毅任上海市長。有一次對工商界人士演講,講台上擺放著名貴的鮮花和精美的茶具。陳毅一上台就說:"我這個人講話容易激動,激動起來容易手舞足蹈,講桌上的這些東西,要是被我碰壞,我這個供給制的市長,實在賠償不起,所以我請求支持會議主持人,還是先把這些東西'精兵簡政'撤下去吧。"會場上的人們立刻發出了輕松的笑聲。

在60年代的一個會議上,陳毅為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而大聲疾呼:"不能夠經過了幾十年改造、考驗,還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項帽子戴在所有知識分子頭上!"說到這里,陳毅摘下帽子,向參加會議的知識分於代表鞠了一躬,然後大聲說道:"今天,我給你們行脫帽禮!"這真摯的感情和恰到好處的幽默,使與會者為之動容。

陳毅講話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談,常常以機敏而風趣的言辭使聽者折服。在一次會議上,有人看見他拿著一份稿紙,還不時地低下頭看看,後來竟發現那是一張白紙。"陳總,您怎麼用張空白的發言稿啊?"會後有人問他。他回答說:"不用稿子,人家會講我不嚴肅,信口開河。"

揭開「黃花塘事件」

1942年,新四軍軍部轉移到淮南盱眙地區的黃花塘。是年,根據黨中央統一安排,軍部進行了整風運動。時任新四軍代理政委的饒漱石認為排擠陳毅的機會到來,於是借整風之機私下以軍部名義打電報到延安,羅列出陳毅反對黨中央、毛澤東的十大錯誤,史稱「黃花塘事件」。這次事件由於毛澤東的干預沒有公開化,但它卻像一個噩夢一直纏繞著陳毅。直到全國解放以後,「高饒反黨集團」事發,陳毅才討回清白,如釋重負。

傳記片分集講述了這段被湮沒的歷史。當年,毛澤東調陳毅離開新四軍到延安,參加中共「七大」會議,以調解陳饒之間矛盾。毛澤東曾秘誡陳毅:「凡事忍耐,忍耐最難,但作為一個政治家,必須練習忍耐。」全國解放以後,身為上海市長的陳毅面臨著工商業改造的困境,而身為華東局書記的饒漱石卻遲遲不肯表態予以支持。關鍵時刻,陳毅豁出去了,向黨中央連發六封經濟電報,贏得了毛澤東的贊揚。而毛澤東也深諳陳毅的這塊心病,早在揭批「高饒反黨集團」之前便召見了陳毅,聽取了陳毅對這一事件的處理意見,從而也就誕生了至今膾炙人口的詩篇《手莫伸》。尤值一提的是,在講述陳毅歷盡艱辛穿越敵占區到達延安時,我們沒採用通常必用的寶塔山鏡頭,而是首次呈現了當年美軍觀察小組拍攝的昔日延安的真實面貌和老一輩革命家年輕時的活潑風采。

首辟「圍棋外交」

現任外交部長唐家璇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現在大家都知道『乒乓外交』,我認為『乒乓外交』之前,首先是『圍棋外交』。」這是從未見諸報端的新外交提法,它背後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外交風雲。

自二戰結束後,中日兩國間便陷於冷戰狀態,政府間交往中斷,只保持了一部分民間交流,而建國後的中日外交則面臨著新的考驗。五十年代剛剛出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正在尋找打開外交僵局的突破口,恰逢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這位聞名政壇的圍棋迷抓住這一機會,親自前往設在北京飯店的賽場與日本棋手對弈,並在宴會上提出,中日兩國圍棋界今後可以進行交流。從此,也就拉開了中日兩國間「圍棋外交」的序幕。片中,唐家璇部長介紹說,陳毅正是抓住了圍棋在日本的影響(日本有800萬人下圍棋),把圍棋與外交聯系起來。在陳老總的熱心推動下,日本棋界名人聯合發表了呼籲書,要求日本政府改變對華政策,早日實現邦交正常化。

今天,當我們從片中看到陳毅拈起棋子,思考片刻,指落中枰時,都會情不自禁地由衷感嘆陳老總胸中的雄韜偉略,演繹出新中國外交史上一個輝煌的範例。

塵封的「四老帥務虛會」

在有關中美兩國建交的厚厚案卷里,這是一個塵封年久的話題。

1969年珍寶島一聲槍響,將中蘇關系推向更為惡化的深淵。同時,也使得中美蘇三國之間的戰略關系更為復雜化。此時,毛澤東極需像當年打江山那樣,身邊有忠臣良將出謀劃策,他向周恩來密授機宜,請已經下放勞動改造的四位健在的老帥即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立即回京,用周恩來的話講:「你們四位都是元帥,毛主席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就是希望以戰略的眼光分析國際形勢,提出戰略性看法,供毛主席決策參考。」這也就是多年來人們猜測紛傳的所謂「四老帥務虛會」。

這年3月至10月,由陳毅牽頭主持,四位老帥在中南海武成殿共開了24次會,向黨中央呈遞了三份對國際形勢的分析報告。陳毅曾說過:「這是關系國家安危的大事,回答必須明確,不能含糊其詞。」後來,他在病榻上得知尼克松將於次年訪華時,欣然道:「也許我看不到兩國正式建交,但我們的建議起了作用,這就好嘛。」

歷史證明,四老帥務虛會為毛澤東下決心改善冰封已久的中美關系起到了關鍵性推動作用。當毛澤東與尼克松的手握到一起時,尼克松曾語重心長地這樣說:「今天,我在這里握手時不能忘記另一個人,他在幾個月前去世,他就是陳毅……」

西哈努克親王的回憶

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是陳毅生前摯友。我們見到他是在北京他的私人官邸。在鳥語花香、石砌玉雕的花園內,年逾八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向我們透露出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他說,當年他的父親去世時,恰逢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訪問柬埔寨,當時兩位中國領導人穿上了柬民族服裝參加了國喪活動,表示出對柬民族的尊重與友好,令他終生難忘。後來,當他聞訊陳老總不幸逝世的噩耗時,提出前往八寶山參加追悼會,但這樣一個起碼的要求竟被當時四人幫一夥所拒絕,他悲慟欲絕。所幸的是,後來毛主席參加了陳毅的追悼會,他才被通知允許前往。追悼會過程中,他始終攙扶著病弱的毛澤東,並聽到了這位偉人對陳毅一生的高度評價。毛澤東對張茜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他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所作的貢獻,是已經下了結論的。」

邂逅佐田雅人

以往攝制偉人傳紀影片,多採用采訪現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回顧已故領導人的方法,此次我們還特意找到當年與陳毅作戰的對立面,聽聽他們是怎樣評價陳毅的,為的是還一個真實可信的歷史予觀眾。我們采訪了佐田雅人先生,他是當年日本侵華作戰駐鹽城守軍中的一員,必須一提的是,他亦是當今日本歌壇巨星佐田雅志的父親。

在上海西郊的一家酒店裡,采訪佐田先生的氣氛輕松而幽默,老人回憶他與陳毅結識的經過非常別致。當時他奉命去抓捕陳毅,當他沖入陳毅所駐的抗大五分校,留給他的只是一間空屋和滿地書籍,他出於好奇背了一包書回營地,這些書的扉頁上都蓋著「陳毅藏書」的印章,兩個人就是在這樣特殊的環境里這樣特殊地相識了。佐田先生從小生長在中國東北,識得中文,通過閱讀陳毅的書籍,他了解到陳毅的愛好和為人,對於陳毅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老人更是敬佩不已。他說當年最害怕的就是與新四軍作戰(說到此處他比劃出滑稽的刺殺動作,口中「殺殺」有聲),今天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展出的戰利品中有幾輛自行車,其中一輛就是他在戰斗中倉皇逃跑所遺棄的。

閱讀全文

與歷史名人故事300字陳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