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隆化歷史名人

隆化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1 21:29:52

『壹』 隆化縣房地產幾大人物都是誰

隆化縣房地產幾大人物都是誰?具體的你可以再搜索一下上面的資料就可以

『貳』 十大歷史名人,看看哪個省的歷史名人含

河北三十大歷史名人一覽
1.趙武靈王 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趙國因而得以強盛,使戰國晚期趙成為實力僅次於「秦」的軍事強國。
2.藺相如 趙國百官之長,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跡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
3.樂毅 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諸葛亮喜歡自比樂毅)
4.李牧 「戰國四大名將」,敗匈奴、滅襜襤、破東胡、連卻秦軍
5.毛遂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就是出自於他
6.徐福 徐福東渡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7.董仲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8.張角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巾起義發起者
9.劉備 三國時期,蜀漢建立者,擁有帝王之胸襟,可惜對手太強,無法復興漢室
10.趙雲 蜀漢名將,單騎救主,子龍一身都是膽啊
11.張飛 蜀漢名將,當陽擋曹軍、取西川、宕渠大勝。在百萬軍中取敵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12.祖逖 東晉名將,北伐中原,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聞雞起舞」出自於他
13.祖沖之 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科學家,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
14.酈道元 《水經注》的作者,我國古代著名地理學家
15.魏徵 唐初宰相,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魏徵斬龍是著名民間故事
16.趙匡胤 大宋開國皇帝,,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在位期間,杯酒釋兵權,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
17.蘭陵王 古代四大美男,《蘭陵王入陣曲》應該都聽說過吧。
18.紀曉嵐 蠻厲害的老頭子
19.張之洞 晚清「四大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20.李大釗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21.馮國璋 直系軍閥首領,中華民國副總統。北洋三傑之一。一生為「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這一宏願而盡心盡力
22.馮玉祥 西北軍首領、元帥。著名的倒戈將軍
23.佟麟閣 全面抗戰爆發後捐軀疆場的第一位高級將領,意義深遠。
24.馬本齋 創建冀中軍區回民支隊,抗日英雄。毛澤東同志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25.董存瑞 著名戰斗英雄,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捨身炸碉堡,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
26.霍元甲 清末著名的愛國武術家,武藝出眾,又執仗正義,先後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27.趙三多 義和團首領。領導過冠縣起義,打出「扶清滅洋」的旗幟
28.董海川 八卦掌拳術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
29.白樸 元曲四大家
30.郭守敬 古代科學家,制訂《授時歷》

『叄』 歷史人物董存瑞世紀

1948年來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隊源參加冀熱察戰役。隆化縣城是熱河省會承德的拱衛,對方部隊事先在這里修築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構築的暗堡被稱為「模範工事」。
同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因部隊受阻於對方軍隊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葯包,左腿負傷,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葯包,緊急時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葯包,犧牲時,未滿19歲。

『肆』 古今中外有那些捨身取義的英雄人物事跡

古今中外來說英雄捨身取義的事件太多了,我給你說幾個吧。

篇一: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他出使時正值壯年,待其歸漢之時,已是須發皆白。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

篇二:黃花岡起義時,大批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林覺民率敢死隊沖進兩廣總督衙門,與清兵浴血奮戰,中彈被俘,從容就義。喻培倫胸前掛滿一筐炸彈,沖鋒在前,彈盡力竭,後被俘,英勇犧牲。

篇三: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譚嗣同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他堅信「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

(4)隆化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蘇武牧羊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一說甘肅民勤)邊牧羊,手持漢朝符節,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蘇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西漢大臣。武帝時為郎。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草原生態學權威專家任繼周先生,經過多年的考察、研究發現北海乃是武威市民勤縣,並與蘭州大學的兩位學者張自和、陳鍾撰寫了《蘇武牧羊北海故地考》一文並於2006年8月11日公開發表,予以佐證。

喻培倫(1886年-1911年),清末民主革命家,漢族,四川省內江市人。光緒三十一年,留學日本,三十四年加入同盟會。曾專研化學,研製炸彈,組織暗殺團,謀刺兩江總督端方和攝政王載灃均未成功。1911年春,在黃興的率領下隨林覺民、方聲洞等革命黨人攻入廣東督署,被俘後從容就義,時年25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參考資料:譚嗣同-網路喻培倫-網路蘇武牧羊-網路

『伍』 河北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現代英雄人物故事
發表於:2009-9-30 共被閱讀過2345 次

平凡而偉大的英雄人物——雷鋒

雷鋒生前是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班班長、五好戰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他的愛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艱苦奮斗、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保送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徵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捨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現人武部)表明參軍的決心。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徵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技術,最後被破例批准入伍。

雷鋒入伍後,他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入伍後表現突出,沈陽軍區《前線報》開辟了「向雷鋒學習」的專欄。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榮獲「模範共青團員」,出席過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晉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職。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奧運英雄——許海峰

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上,以566環的成績獲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獲得者,也是中國第一位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由此開始了中國奧運會史的新篇章。

許海峰(1957年生)中國男子射擊運動員,運動健將,第一位獲得奧運會金牌的中國運動員,安徽和縣人。他從小喜歡用彈弓打鳥,憑著自己卓越的努力,練就了一身高超的射擊本領。

1982年入安徽省隊。

1983年在第5屆全運會射擊比賽中,獲自選手槍慢射和氣手槍2枚銀牌。

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上,以566環的成績獲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獲得者,也是中國第一位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由此開始了中國奧運會史的新篇章。

1986年第10屆亞運會上,以超過世界紀錄的660環的成績獲男子自選手槍冠軍,並獲男子氣手槍金牌,同時與隊友合作獲男子自選手槍團體和男子氣手槍金牌。同年,在全國射擊分項賽上又以662環成績,超過男子小口徑自選手槍慢射世界紀錄。

1984年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84和1986年兩次獲「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88年第二次參加奧運會獲男子氣手槍銅牌。

1999年12月18日,在由中國奧委會、霍英東基金會和中國記者協會共同主辦的「世紀之星」中國最佳運動員評選活動中他是8名獲提名獎勵的優秀運動員之一。

特級英雄——黃繼光

黃繼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奪取某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後,被敵人一個集團火力點所困。黃繼光挺身而出,要求擔負爆破任務,勇敢地沖向敵人地堡。當他擲完手雷,打垮幾個火力點後,發現還有一個火力點在頑抗,就忍著重傷巨痛,跌倒了爬起來,毅然直撲上去,以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保證部隊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務,全殲敵人兩個營,自己壯烈犧牲。根據黃繼光生前的申請,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並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捨身為國 永垂不朽——董存瑞

1945年,年輕的民兵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在激烈的戰斗中逐漸鍛煉成為一個機智勇敢的戰士,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我軍被敵暗堡所阻。董存瑞抱著炸葯包沖到橋下,但找不到炸葯支架,為保證整個戰斗勝利,他毅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範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航天英雄——楊利偉

2003年10月16日清晨,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經過21個小時,完成環繞地球飛行14圈後,在內蒙古草原順利著陸走出飛船,他成為了「中國航天第一人」。這次為期21小時的太空之旅,使中國繼俄羅斯、美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獨立自主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

楊利偉在參加航天員選拔之前,曾在成都軍區空軍駐渝航空兵某部工作生活了4年,是該部正營職領航主任,一級飛行員,四種氣象飛行員,四機長機,安全飛行1149小時33分,因飛行技術拔尖、正確處置空中特情兩次榮立三等功。1996年8月,楊利偉從這里被選拔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

抗震英雄人物:普通的人民教師——袁文婷

她是一名年輕的女教師,未來的美好生活正等待著她去譜寫,然而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她,袁文婷,25歲,救出了十三個學生後,自己卻被垮塌的樓房永遠的掩埋了。我們為逝去的生命唏噓,為袁文婷的事跡而謳歌。

5•12汶川大地震,地動山搖。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被嚇傻了,呆坐著,不知所措。25歲的一年級語文老師袁文婷急了,抱起孩子就往外沖,放下,然後再次沖進教室,再次抱起孩子。一次、兩次、三次……突然,樓房完全垮塌了,袁老師去了,留下的,是她救出來的13個學生。

2008年5月12晚上10點過,搜救人員終於發現一塊厚重的水泥板下壓著的袁老師的身影,當救援人員艱難的抬走這塊水泥板時,眼前的一幕讓大家潸然淚下:袁老師柔弱的身軀下還藏著她的學生,而此刻袁老師卻因為傷重永遠閉上了自己的眼睛。她的母親在11點過趕到學校後,剛看了女兒一眼就昏了過去,她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此刻躺在一邊冰冷的屍體就是和自己相依二十餘年的女兒。

5月13日,袁文婷的丈夫在獲悉這一噩耗的時候,他已經永遠失去了自己的新娘……

吳佳輝,是袁文婷最後救出的孩子。現在,他一聽到袁老師的名字就開始嚎啕大哭:「袁老師還被埋在裡面,她沒有死,我看見她倒下的,她懷里還抱著同學!」在他的腦海里,一直都回放著地震發生那一刻時袁老師的身影,「只聽見『嘭』的一聲,樓板就掉了下來,我被樓上的飲水機砸倒在地,當我回頭去尋找袁老師的身影時,在離我幾米遠的地方,我只看見了她的雙腳和她懷里抱著的同學。」

袁文婷生前的朋友在博客里寫道:「一個美麗的女孩,一個沉默的女孩,天使回了天堂,一路走好,我們永遠想念你,我的同學,我的校友,我曾經那麼悄悄的喜歡過的女孩,你就這么去了,我真的不敢相信,我這幾天看到新聞就哭,我看到你犧牲的消息卻哭不出來,我知道眼淚已經沒有了用處,我只恨當初沒有勇氣和你說上一句話,你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冰冷的美人,我終於明白當初為何我會喜歡上你! 」

抗震救災英雄人物事跡文章:震不垮的北川警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大地震撼,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城瞬間被夷為平地。

強烈的地震過後,當時正在公安局辦公樓倖免遇難的民警們,從廢墟中爬出來,首先想到的是集結,接受施救命令。

衣衫襤褸的公安局局長譚佳敏,站在隊伍中間,嚴肅地說:「同志們,罕見的災難發生了,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在這個時候,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救人。」說完,便帶著20多個民警迅速向公安局旁邊的小學奔去。

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譚佳敏帶著20多名民警用手刨,全力搶救被壓在廢墟中的小學生。民警雙手刨出了鮮血,有的還被鋼筋刺傷了雙手,但救命高於一切的使命感,使在場的每一個民警都忘記了傷痛。一分鍾,兩分鍾,三分鍾、四分鍾,在時間的流逝中,民警終於從廢墟中刨出了活著的小學生。在分秒必爭的一個又一個時段里,一個又一個從附近受災地點廢墟中爬出來的民警,帶著滿身的傷痕,陸續加入到施救的隊伍中。27個,37個,47個。

其他倖存的民警也都就近就地展開了救援。

14時20分,北川縣看守所值班民警王萬安、唐首才按一日生活制度拉鈴督促在押人員午休後起床。14時28分,突然出現劇烈震動。二人迅即出門查看,同時想到了地震,想到了監舍里的在押人員。他們馬上轉身沖進值班室准備拿鑰匙開監舍門,但地震將二人同時甩到了看守所值班室門外。

他們爬起來,用手刨、使手抬,用雙手對抗著鋒利的鋼筋混凝土,從廢墟中救出了一個又一個在押人員。經過近3個小時的艱難營救,他們從廢墟中救出在押人員17人。

地震那天下午,已經50歲的縣公安局副局長李躍進剛在縣局開完會,向老城方向開車走,沒有想到開到北川大酒店附近就發生了地震。李躍進迅速組織民警,一方面爭取與外界取得聯系,另一方面開始搜救倖存者。此時,他已經知道,兒子已經遇難,而他的妻子和母親也被埋在了廢墟下。李躍進顧不上再看家人一眼,迅速帶領倖存的民警投入到救援中。

地震發生20個小時後,解放軍、武警和消防官兵終於進入北川縣城。李躍進在指揮部的部署下迅速分派警力,在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狀況下,有效地維護了震區治安,摸清了新老縣城的損毀情況,為專業救援部隊打通道路進入北川開展救援工作爭取了時間。

擂鼓派出所民警李國林爬出廢墟後,不顧頭破血流,氣喘吁吁地趕到北川中學。北川中學幾棟教學樓完全倒塌,兒子所在的教學樓由五層變成了三層,原來的一樓和二樓陷入地下。幾分鍾後,李國林在橫七豎八的水泥預制板縫隙處,聽見了兒子微弱、熟悉的聲音。「爸爸,我被壓住了,快點救我!」兒子被困在廢墟深處,腿部被好幾塊水泥板壓住,動彈不得。如果從初中部教學樓打個洞,挖出兒子還是有希望的,但是還有更多的師生更容易救援,更容易生還。李國林迅速做出決定,組織現場正在救援的人員先救外圍的學生。他先後在四根橫七豎八的水泥預制板縫隙中救出了50多名學生。13日中午,李國林發現兒子聲息漸無,到14日凌晨3時許被救出時,已停止呼吸。

縣公安局政工科科長何天華在地震中失去妻子,可他不顧家庭和個人安危,一直奮戰在一線,搶救出群眾20多人。

刑警大隊教導員楊樺的妻子遇難了。他和戰友一共從廢墟中搶出4輛警車。為了營救被壓在廢墟中的400多名小學生,他的雙手被瓦礫磨得血肉模糊。

巡警大隊教導員鄧斌在救出小女兒後,把她交給別人,又轉身救助受災群眾。

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在生與死嚴峻考驗的關鍵時刻,每一位人民警察都沒有忘記,人民的利益永遠高於一切。這些在大地震中倖存的警察們,用忠誠和生命,用無私和奉獻,讓300多名被埋的群眾獲救,讓2500多名被困群眾轉移到安全地點。

5.12地震中抗震救災英雄人物

熊弼呈,男,13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禹里小學六年級學生。

地震中,最後一個沖出教室的熊弼呈跑到樓梯口時,樓梯已裂開一道2尺寬的口子。被困於二樓的他機智地抓住伸進樓梯的一根樹枝,縱身一躍,抱住樹干滑到地面。到操場還沒站穩,就聽到一位家長呼喊孩子。他趕忙詢問,得知一個叫劉紅的同學不在操場。他迅速沖上了另一座教學樓。在坍塌的教室里,沒發現人,又往回跑。在樓梯轉彎處,看見一位老師正在刨磚頭,他立即跟著一起刨,很快救起了這位同學,把他背向操場,交給醫護人員。隨後,他再次跑回救援現場,"下面有人嗎?"一個微弱的聲音傳來,他循聲望去,發現樓道中有一名女同學的右腿被倒塌的磚牆壓住,不能動彈。他用雙手搬開磚石,扯下自己的紅領巾為她包紮傷口,背著她跑向操場,女同學得到了及時醫治。

張春玲,女,13歲,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石坎小學六年級學生。

3歲時的一次意外,讓張春玲面部重度毀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根手指每根都只剩兩節。地震發生後,正在向校外跑的張春玲聽到身後同學的求救聲,立即停住了腳步,迅速返回去救人。"小妹妹"杜艷梅被樓板壓住,張春玲因人小力薄,怎麼也抬不動,她就捂住同學的頭止血。另一名同學也在呼救,張春玲趕上前去,將同學背到麥田邊。之後,她馬上跑去找來幾個群眾,共同把杜艷梅救出來,而張春玲的肩膀卻被掉落的石塊砸傷,鮮血順著手臂流淌。5月19日,"帳篷學校"開學了,張春玲和停課7天的460餘名同學又走進了課堂。

張博,男,藏族,18歲,四川省阿壩州理縣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張博在沖出教室後又跑回去,看到本班同學都已安全撤出,又冒著餘震,主動到別的班級救人,把一名女老師扶下樓,確認教學樓里無人後才離開。震後不久開始下雨,他迅速跑回家,拿出所有的衣服給同學穿。然後和大家一起在操場上搭帳篷。同學們進了帳篷,他卻帶著幾個高三的男生,處理棚頂的積水。晚上,同學們都睡了,他卻到處查看,清理帳篷積水。白天,他到學校臨時搭建的食堂,幫助找柴、運柴、洗菜、洗碗、打水,開飯時幫助維持秩序,還主動對學校廁所、垃圾桶進行消毒,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

鄧清清,女,14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當鄧清清被武警部隊的官兵搶救出來時,她還在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誠實而又堅強的話語,令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動容。武警官兵們抱起她說,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譚千秋老師的事跡

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陸』 春秋戰國時期的傑出歷史人物的故事(20字以內)

岳家軍進入中原後,受到中原人民、忠義民兵的熱烈歡迎。
這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術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岳飛親率將土,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鐵浮圖」(侍衛親兵)和「拐子馬」(左右兩翼鉗攻的騎兵),把金兀術打得大敗。岳飛部將楊再興,單騎闖入敵陣,想活捉金兀術,可惜沒有找到,手殺敵人數百,身被幾十處創傷,豪勇無比。岳家軍將士具有「守死無去」的戰斗作風,敵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軍陣容搖動。
郾城大捷後,岳飛乘勝向朱仙鎮進軍(離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里),金兀術率領了十萬大軍抵擋,又被岳飛打得落花流水。
岳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金兀術連夜准備從開封撤逃。
南宋抗金斗爭有了根本的轉機,再向前跨出一步,淪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復了。岳飛興奮地對大將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破掉酒戒慶祝)」而金軍則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四、十二金牌
外敵難以撼動的岳家軍,卻遭到了南宋朝廷內部投降派的摧殘。
就在這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甘心充當兒皇帝的高宗趙構,因擔心一旦中原收復,金人放回他的哥哥欽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與金入議和。
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竊取了宰相高位的內奸秦檢,也抓住高宗這個難言的心病大肆活動,破壞岳飛的抗戰。他們狼狽為奸,密謀制訂了全線撤軍、葬送抗金大好形勢的罪惡計劃。他們首先命令東西兩線收兵,造成岳家軍孤軍突出的不利態勢後;即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名,連下十二道金牌(紅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飛「措置班師」。
在要麼「班師」、要麼「喪師」的不利形勢下,岳飛明知這是權臣用事的亂命。但為了保存抗金實力,不得不忍痛班師。岳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的抗金英勇斗爭,至此被迫中斷。
岳家軍班師時,久久渴望王師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攔道慟哭。岳飛為了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故意揚言明日渡河,嚇得金兀術連夜棄城北竄,准備北渡黃河,使岳飛得以從容地組織河南大批人民群眾南遷到襄漢一帶,才撤離中原。
查看全部3個回答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名人有哪些?找掃把就上拼多多!,拼團更實惠
掃把精選,快下載拼多多查看熱門商品!新人專享更多福利,多實惠多樂趣。
572019-11-08
岳飛的故事20字數多
抗金直搗黃龍心未乾。 苦難冤屈風波亭 功成名就 牛頭山,金兀術慨嘆 不可撼動岳家軍。 一曲滿江紅 慷慨悲歌我輩楷模
44 瀏覽204
精忠報國的歷史故事20字
岳飛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字,以期岳飛日後能夠為國竭盡忠誠。這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典故之一
100 瀏覽5042018-04-15
岳飛的家國情懷小故事20字?
直搗黃龍 岳飛北伐中原,收復大量國土,只差一步,岳飛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1:文天祥寧死不屈,行刑前說到:「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2:美國大學以優厚的條件聘請華羅庚。華羅庚說:「為了抉擇真理,為了國家民族,我要回國去!」後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 」。3 3:岳飛從軍上陣前,他母親在他背上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之後大破金兵,威振敵膽。 4:隆化城戰斗,董存瑞毫不猶豫沖向暗堡,托起炸葯包拉燃導火索,董存瑞用生命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5:抗日英雄楊靖宇,在林海雪原里堅持抗日,最後壯烈犧牲。敵人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發現沒有一粒米,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謀

『柒』 中國歷史上捨生取義的英雄有哪些

1、康有為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譚嗣同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他堅信"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

『捌』 革命烈士有哪些代表人物

1、孟起安

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後,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後任五抗會主任。

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幹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

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於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後港,不幸被捕。

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

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傢伙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產黨萬歲!」倒在血泊中。

2、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夥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盪,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佈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製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盪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裡。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幹部、幹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裡。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

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製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3、劉傳文

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

他在小學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輟學,爾後,跟他叔父劉鏡淵(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麼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

農閑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後,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稅,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稅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稅的客商給予放行。後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於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

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靄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後,英勇善戰,用心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後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於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稅,勒索群眾,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後,他又到羅崗霞嵐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衛隊攻打岩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峰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後,又率領赤衛隊攻打羅浮橋雲當。他以前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

他經常對戰士說:「打仗不要怕,俗話說: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因此,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隨同行。

自從傳文同志參加革命後,興寧的反動頭目,對他又怕又恨,如陳堯古兩次帶領部隊到笠石村,揚言放火燒屋,抓走他的鄰居,結果人將傳文老屋內的賞田三斗種賣掉,贖回被捉去的八人。傳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僅存兩間爛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蘇區紅軍由營長張國標率領,聯合赤衛隊共約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羅崗。劉傳文連長帶領赤衛隊從左翼鐮子寨進發,但當時陳堯古的部隊聯合由羅崗頑畲上的敵人,已趕到鐮子寨,阻擊我左中兩翼部隊

前進,由於敵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僅有粉槍、炮等,結果在無法取得勝利時,我軍下令撤退。當進,劉傳文同志為了掩護赤衛隊後撤,阻止敵軍追擊,他使用兩支駁殼槍靠在大松樹下與敵人激戰,結果,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卻壯烈犧牲了,那時他年僅22歲。

4、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盪」。周銀海發現敵情後,立即通知鄉幹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幹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明白!」

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後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

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5、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

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後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玖』 張家口都有哪些歷史名人和當代名人

張家口都有哪些歷史名人有秦開、魏象樞、胡以溫、馬寶玉、董存瑞等。

1、秦開

秦開,出身魯國秦氏,戰國時期燕國將領。早年在東胡做人質,很受東胡的信任,通曉民情風俗。燕昭王姬職即位後,秦開逃歸燕國。

後於公元前300年大破東胡,迫使東胡北退千餘里,還曾渡過遼水進攻箕氏朝鮮,直達滿番汗(今朝鮮清川江以西大寧江流域博川郡境內的博陵古城)為界,取地兩千餘里。燕國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修築燕長城。

2、魏象樞

魏象樞(1617—1687年),字環極(一作環溪),號庸齋,又號寒松,蔚州(今河北省蔚縣。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府治)人。

進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書。魏作為言官,敢講真話;作為能臣,為平定三藩之亂立下大功;作為廉吏,他「誓絕一錢」,甘願清貧;作為學者,注重真才實學。

3、馬寶玉

馬寶玉(1920年10月―1941年9月25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人,自幼父母雙亡,流浪為生。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1937年10月,參加八路軍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二營七連六班當戰士後成為班長。1938年9月,在阻擊日軍進攻的戰斗中英勇殺敵,受上級表揚。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跳崖犧牲。

4、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滿族,出生於察哈爾省(今屬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南山堡村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

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以身體當支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國民黨軍據守的橋型碉堡,壯烈犧牲,時年19歲。

5、胡以溫

胡以溫(1624~?年) 字公嶠,河北宣化人,清代著作家。胡以溫著有《辨學編》、《 洙泗言仁錄補》、《道因集》、《蠡測編》、《文章具體》、《山堂清玩》、《騷體集》、《讀書論世管見》、《見山堂詩文集》、《續宣府鎮志》、《孝士家譜》等。

閱讀全文

與隆化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