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鬼穀子

歷史人物鬼穀子

發布時間:2021-03-01 20:21:20

⑴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鬼穀子這個人

鬼穀子是存在的,鬼穀子原名叫王詡,是活躍於於戰國中期的顯赫人物是「諸子百家」之一,史書里記載鬼穀子華夏族,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創建鬼谷門派。是縱橫家的鼻祖,政治家、外交家、陰陽家、預言家,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兵聖,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他為王禪師。

一個人有如此多的身份,可見其能力絕非一般。他終其一生僅下山一次,終年在深山峽谷之中采葯修道,未曾直接涉足紅塵半步,卻對山下的世事瞭若指掌,足不出戶,運籌於深山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鬼穀子的著作《鬼穀子》和《本經陰符七術》遺留下來,從中才能窺探這一位舉世奇才的生平扼要。《鬼穀子》主要記載鬼穀子一生所學的精華,縱橫家的權謀策略,「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本經陰符七術》是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經,講的休養生息,練氣養神之法。

名師出高徒,鬼穀子的四位高徒同他的老師一樣富有迷人的傳奇色彩。他們就是歷史上聲名顯赫的孫臏、龐涓、蘇秦、張儀。

龐涓、孫臏都是傑出的軍事家,孫臏留世著作《孫臏兵法》是中國著名兵法之一。蘇秦、張儀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1)歷史人物鬼穀子擴展閱讀:

關於鬼穀子,有著名的神話色彩。因為他居住在楚地的雲夢澤,也連帶著雲夢澤成為仙人居住的地方,傳說中的鬼谷這個地方,也成為了一代洞天福地,出現在當今各類玄幻仙俠小說當中。

刨除這些玄幻色彩的人物,我們在歷史中深刻分析鬼穀子此人,就能知道,鬼穀子之所以被歷史如此尊崇,千年來名聲無二,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王詡前半生事於列國,後半生隱逸山林,專事授徒,著有《鬼穀子》一書。他是王氏立姓之後第一位對後世產生較大影響的人物,從其行為來看,堪稱戰國風雲的幕後總策劃。

鬼谷,是個地名,子,是古代對卓有成效的男子的尊稱。很顯然,與其他諸子百家不同,鬼穀子是唯一以地名、而不是以姓氏指代其名的人。

由於正史沒有給他立傳,與其他諸子百家比較起來,他的生平事跡顯得相當不可考,以致有人懷疑他只是個傳說中的人物。不僅如此,鬼穀子究竟是哪裡人,他是否姓王名詡,《鬼穀子》這本書是否為其所著,都為後世人所存疑。

然而無論是《戰國策》,還是《史記》,都多次提到這個人,肯定其在縱橫術上的高超智慧,並提到叱吒一時的縱橫家蘇秦、張儀皆為其弟子。

至於野史一類,記敘得就更為豐富了。既然還沒有任何史料可以資證縱橫家學派乃為第二人所為,那麼鬼穀子就可以被認定為此一學派的唯一創始人。事實上,大多數史學家也認為鬼穀子是實有其人的。

自春秋至戰國,王詡生活的楚國一直都是一個歷久不衰的強國,這里江河縱橫,沃野千里,物阜民豐,先秦「九藪」之一的雲夢澤在其境內綿延九百里。只是可惜的是,在這樣一個魚米之鄉,王詡的運氣並不好,楚王一點也不賞識他,他只得靠占卜維持生計,順便考察世風人情。

傳說他曾在雲夢澤一帶,或者說在洞庭湖邊一度隱身,這可以看作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靜心思考。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王詡結束了隱居生活,自楚涉韓。

王詡在韓國得到了很好的接待,他在外交上的特長也有了發揮的舞台,這位幾經波折的飽學之士終於開始了他一生中僅有的一段風光歲月。他常常作為韓國的外交使節出使諸侯各國,屢屢為韓國爭得利益。

他善於把每次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尤其善於總結智謀策略的運用,就這樣日積月累,王詡的強國合縱、弱國連橫的縱橫學思想初步形成。

以他的才華,當為史書大書特書,然而他淡泊的人生態度並沒有嶄露頭角,退出世俗紛爭後,他開始廣收門徒,傳授學術,把畢生所習分門別類地交給全部學生。在他的學生中,但凡學得其一,便可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

傳說他教授的弟子,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陳軫、尉繚子、毛遂、范雎、徐福等等一批人,這一長串名字,幾乎囊括了戰國時代最有名的外交家、軍事家、謀略家,乃至說客、方士等。

事實證明,鬼谷這一學派,幾乎左右了戰國後期的歷史風雲。戰國時期每一個強國強盛背後,都有鬼穀子弟子的影子。

龐涓入魏,魏國席捲天下,飲馬中原。孫臏入吳,吳國被擊強魏,南控大楚,左右逢源。張儀入秦自不用多說,毛遂入趙,也在史書上大記下了一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詡(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創始人)

⑵ 歷史上真有鬼穀子這個人嗎

鬼穀子是個很神秘的人物,戰國中期的縱橫家鼻祖,有說是齊國人,也有說是楚國人,也有說根本無此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傳統說法姓王,名之利,也有說姓劉名務滋。隱居於潁川(今河南禹縣)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告成鎮)的鬼谷,因自號「鬼穀子」。

最早記述鬼穀子的是司馬遷。據《史記?蘇秦列傳》和《史記?張儀列傳》載: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太平御覽?禮儀部》載,「周有豪士,居鬼谷,號為鬼谷先生。」蘇秦、張儀去見他,他說:「我將為你們兩個講述最精深的道法。」於是,二位沐浴更衣,不食葷酒,整潔口身,齋戒已畢,去見鬼穀子,鬼穀子向他們講述了《捭闔》、《符言》等篇。王嘉《拾遺記》載,蘇秦、張儀未發跡前,窮困潦倒,但卻勤學不輟。他們在途中看到聖人之文,便將文章抄在手掌中及大腿上,晚上回到家再折竹為筆,將掌股中之文錄於帛上。搜羅好書,無物可盛,便剝下樹皮製成書囊。一天,一位先生出現在蘇秦與張儀面前,詢問他們為什麼如此勤苦學習,蘇秦、張儀反問:「你是何人?」這位先生回答:「我居住在山谷中,人們稱我為鬼穀子。」後來,蘇秦、張儀游說四方,再次遇到鬼穀子,並向他求教,鬼穀子從懷中掏出三卷書,教他們權詐之術,蘇秦、張儀自此持鬼穀子之學終身。這位鬼穀子就是司馬遷筆下的鬼谷先生。東漢王充《論衡》載,蘇秦、張儀跟鬼穀子先生學了一段後,有一天,鬼穀子在地下挖了一個坑,說:「下到里邊去,什麼時候道理說得我涕泣沾襟,你們到各國去游說國君,就能成就功名。」蘇秦、張儀果然下到坑中,充滿感情地向鬼穀子講述縱橫捭闔、爭霸天下的道理,說得鬼穀子涕泣沾襟。蘇秦、張儀得鬼穀子真言,果然成為戰國著名的縱橫家,成就了功名。

後來,二人又去見他,他正席地而坐,表情嚴肅地說:「我告訴你們兩個保全啟身的道法。」蘇秦說六國合縱,最後被反間致死。蘇秦、張儀同師鬼穀子,但蘇秦自己說本事不如張儀。張儀自己也說過自己的權謀不及蘇秦。張儀在游說各國時,力陳蘇秦合縱謀略的短處,以證明自己的連橫謀略的正確,戰國歷史證明,最終是連橫謀略取得了成功。在中國民間,也有傳說鬼穀子是大軍事家孫臏的老師。《尚友錄》載,孫臏和龐涓同學兵法於鬼谷。正因鬼谷更賞識孫臏,把一部天書傳給了孫臏,引起龐涓忌恨,才發生了一系列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

有一個人叫來鵠(不知何時人)說:「鬼穀子教給人詭秘欺詐,言語便捷,富於鼓動性,發人陰私,姦邪刁滑,六國時期真正掌握此術的,只有張儀、蘇秦而已。」例如《捭闔》、《飛箝》,捭闔是分化或拉攏之術,飛箝是揣摩人之好惡,待其竭情無隱,加以箝持之術。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現象,是鬼穀子之術潛移默化,自然流傳而形成的。

鬼穀子說:「人之不善而能矯之者,難矣。說之不行,言之不從者,其辯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辯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自而分,能入乎人之心,如此而說之不行者,天下未嘗聞也。」劉向說,這是善於說辯的具體方法。

《鬼穀子》一書,雖然在《史記》、《說苑》等書中被引用,但直到《隋書?經籍志》,才把《鬼穀子》錄於目錄。因而,有的學者認為它是蘇秦假鬼谷之名而作,也有學者認為是後人偽書,但也有堅信《鬼穀子》絕非偽托的學者,千百年來,莫衷一說。雖然如此,《鬼穀子》一書自魏晉以來廣為流傳卻是誰也不否認的事實。

而《鬼穀子》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與鬼穀子的「奇變詭偉」的謀略分不開的。不管鬼穀子是傳說人物;還是實有其人,他都是一個古代謀略家。

立身御世,遠害就利。從一定意義上講,人類的行為都是為了遠害就利,因而,遠害就利是人類謀略的基本特徵。《鬼穀子》告訴人們如何運用謀略,在政治斗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何進行政治統治,以遠害就利。《鬼穀子》認為,一種小小的縫隙,它會發展形成較大的漏洞,再進一步發展,就可形成為大縫隙。鬼穀子以此引申為政治斗爭中的防患於未然。這是他關於在變幻不定的政治風雲中,進行有效統治的重要思想。他說,始有徵兆,可抵而塞,可抵而隙,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就是說,在縫隙剛要出現的時候,一定會有某種跡象,縫隙一出現,就要嚴嚴實實地把它堵塞,這剛出現的縫隙被阻住,使其發展蔓延的勢頭減弱並最終讓它銷聲匿跡,經過這一番努力,縫隙被堵,隱患消除。這是堵塞縫隙的道理。他認為,政治統治的道理也是如此,能否有效防止社會動亂是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必須給予極大的關注。「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大計謀,以識細微。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泰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孽之謀。意思是,當事態出現不穩定的跡象時,智慧過人者往往能先覺察。這些「聖人」能洞察事理,並能發揮他們獨特的作用,根據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細致入微地闡明事理,施計用謀,採取有效的措施。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最鼎盛的時候恰恰是從不起眼的細小萌芽開始的。微不足道的力量可以發展到不可估量,甚至可以使巍峨的泰山發生動搖。「聖人」們教給人們防患於未然的謀略,正是從這種事理中悟出來的。這是治國理政,為君為臣必須牢牢把握的。人類社會分化離合,紛亂安定,都是常事,作為統治者,應該時時警惕,留心觀察,那些深諳此道,並能審時度勢,熟練運用這一謀略的人,可以稱為上智賢明的聖人,是最優秀的統治者。面對復雜的局勢,他們冷靜觀察,韜光養晦,不驚不亂,適時抓住遏制混亂局勢的時機,籌謀劃策。或者因勢利導制止混亂,或者快刀斬亂麻,迅速收拾殘局,以順利實行自己的統治。《鬼穀子》毫不掩飾謀略的功利性和權謀術勢的實用性,把政治謀略發展到相當的高度,當然,他關於政治謀略的論述,含有投機和詭密,這是不能苛求的。《鬼穀子》為縱橫家提供了謀略理論和方法。蘇秦、張儀正是在把握這些謀略的基礎上,才長於權變,游說諸侯以成就功業的。

辯論的奇變詭譎是鬼穀子謀略藝術的另一大特徵。他以獨具風格的詭辯術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論辯理論,也為戰國時期的「游士」、「策士」、「謀士」等游說權謀者提供了一套詭辯理論。蘇秦、張儀是成功運用這種辯論術的典型。《鬼穀子》第一篇就是《捭闔》,「捭闔」,指開合,指戰國時縱橫家分化、拉攏的游說之術。鬼穀子把「捭闔」看作權謀之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謀略,大智慧,即計謀的最高法則。「縱橫、反出、反復、反忤,必由此矣。」(《鬼穀子?捭闔第一》)《鬼穀子》中的《捭闔》、《反應》、《權篇》等等,都很深刻地論述了詭辯制勝的方法、原則。捭闔篇中說,「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作周密的思考,其中最要緊的,是不可忽略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用「捭」之術,要把對方的實際情況了解深透,用「闔」之計,就要使對方感到你與他同心同志,這樣才能使計謀成功。因此,要注意觀察對方,權衡輕重利弊,弄清對方採取什麼計謀。「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要靈活多變,不可生搬硬套。捭闔之術要求對事物變化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預測。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嗜好、財貨、得意、情慾等,都是可以公開向別人說的,為陽;而死亡、憂患、貧賤、屈辱、棄損、失利、失意、刑戮、誅罰等,是屬於隱秘的,是陰,所有這些,都可以用來試探測知對方的志向與意志,歡樂與欲求,思慮與智謀,這就是運用「捭闔」之術的基本法則,是游說他人的謀略。由此可以看出,在磊落光明的人前,只能談論崇高;與陰險狡詐的人,只能談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這樣就可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克,可以游說於人,可以游說於家,也可以游說於國,游說於天下。

對於神秘人物鬼穀子的真偽,對於《鬼穀子》一書的真偽,是歷史家研究的課題。千百年來,對《鬼穀子》一書所反映的謀略思想和方法,褒貶各執一辭。從謀略研究的角度看,《鬼穀子》及鬼谷先生的各種傳說,含有不可忽視的、豐富的謀略智慧,鬼谷先生將作為一個神秘的謀略家而受到謀略研究者重視。

⑶ 歷史上鬼穀子是何許人也

鬼穀子,姓王名詡(或利),又名王禪,號玄微子,華夏族,一說春回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人答;一說說是戰國時期魏國鄴地人。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兵家、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縱橫家:張儀、蘇秦 。有兵家:孫臏、龐涓。
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周陽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一說是山西呂梁交口雲夢山(現仍存棋盤山,和清溪一條。環境優美如世外桃源。是隱士生活的不二選擇。也是北方少有的清幽之地。)「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穀子的稱呼,是先秦諸子之一。
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游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

⑷ 為何說鬼穀子是先秦最神秘的歷史人物

說到先秦的歷史人物,人們往往會想到的是最神秘的鬼穀子。鬼穀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王通,衛國朝歌人。為什麼說鬼穀子是最神秘的人物。因為他的存在就讓人感到懷疑。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我們不確定。但《史記》上有不少他的身影。在《史記》對蘇秦、張儀等人的描述裡面,多次出現他們師從鬼谷先生。對於蘇秦和張儀的真實存在和《史記》的真實性。這讓鬼穀子的存在的可信程度大大提高。“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這是《史記》對鬼穀子弟子的評價。

鬼穀子隱居在雲溪之鬼谷。人們對他的了解少之又少,加之他的神通廣大。所以,人們會覺得他是最神秘的一個人。

⑸ 歷史上真有鬼穀子這個人嗎

歷史上有鬼穀子這個人。

鬼穀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穀子的主要著作有《鬼穀子》及《本經陰符七術》。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

(5)歷史人物鬼穀子擴展閱讀

鬼穀子是著名謀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學問,因隱居雲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穀子常入山修煉,深諳道法,神妙莫測。

「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穀子的稱呼,為老學五派之一。老學:蘇張(蘇秦和張儀) 、 鬼谷一派,申、 韓一派; 楊朱一派,庄、 列一派,尹文一派。

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祛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升。

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在文化史上,他是與孔子、孟子、莊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先哲齊名的學術大家。

鬼穀子所作的《鬼穀子》一書,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其思想深受世人尊敬,享譽海內外。

然而,就是這一本赫赫有名的書籍,因為所崇尚的是謀略,權術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思想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大相徑庭,因此,歷來被視為洪水猛獸,更有禁而毀之者,私下卻時而習之,樂此不疲。

⑹ 歷史鬼穀子

鬼穀子(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詡,又名王禪、王利,號玄微子。一說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華夏族人,一說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一說是戰國時期魏國鄴(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人。
周朝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鬼穀子常入山采葯修道。因隱居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穀子的稱呼,為老學五派之一。「老學, 蘇、 張( 指蘇秦和張儀) 、 鬼谷一派,申、 韓一派, 楊朱一派, 庄、 列一派, 尹文一派。 」
據小說演義中描述稱他通天徹地,人不能及。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升。
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兵聖,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鬼穀子的師父是尹喜,尹喜的師父則是老子。
鬼谷生於戰國時期,比老子、孔子稍晚。據史料記載鬼穀子只有兩位弟子。
《史記·蘇秦列傳》:「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
《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
《史記》是一部信史,且著述年代離鬼穀子、蘇秦、張儀所處的年代最近,可信性較強。從西漢以後,亦有其他典籍記述有鬼穀子的事跡,如:
揚雄《法言·淵騫》:「或問:『儀、秦學乎鬼谷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餘年,是夫?』日:『詐人也,聖人惡諸。」』
王充《論衡·明雩》:「蘇秦、張儀悲說坑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
王充《論衡·答佞》:「術則縱橫,師則鬼谷也。傳日蘇秦、張儀縱橫,習之鬼谷先生。掘地為坑,日:『下說令我泣出,則耐分人君之地。』蘇秦下,說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張儀不若。」
另有其他弟子之說如龐涓、孫臏、商鞅、史疾、甘茂、樂毅、范雎、蔡澤、鄒忌、酈食其、司馬錯、蒯通、黃石、公孫衍、李牧、魏僚都是《東周列國志》等野史小說演義之流一笑而已。
在中國3D動漫《秦時明月》中,鬼穀子還培養了兩位傑出人才,一個叫蓋聶,一個叫衛庄。其中,蓋聶得到了鬼穀子的縱劍式,衛庄學會了橫劍式。

⑺ 歷史上有沒有鬼穀子這個人

有的,抄鬼穀子,姓王名詡(或利),又名王禪,道號玄微子,春秋末戰國初時人。祖籍河南鶴壁市淇縣雲夢山山下王莊村(著名的王莊龍山文化遺址處)。
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學問,鬼穀子常入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穀子的稱呼,為老學五派之一。「老學, 蘇、 張( 指蘇秦和張儀) 、 鬼谷一派,申、 韓一派, 楊朱一派, 庄、 列一派, 尹文一派。
他通天徹地,人不能及。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祛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升。
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鬼穀子的師尊是世界辯證法之父、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老子。

⑻ 誰認識鬼穀子~~似乎是一個有名的歷史人物

你好,鬼穀子
名王詡,又名王禪,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是縱橫家的鼻祖。
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蘇秦、張儀。望採納

⑼ 求歷史上的名人對鬼穀子的評價

戰國初中期,鬼穀子幾乎是一個與世隔絕的隱世高人,所以那個時代對他的記載很少。然而戰國的中後期,他的兩位高徒的事跡卻影響了好幾代人,鬼穀子也因此而名揚天下。

漢代,當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和安定後,像《鬼穀子》這類亂世學說,也就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市場和發展的環境,再加之《鬼穀子》學說與正統的儒家學說相悖,所以後世的名人對鬼穀子的評價很少,就是有,也多為批評和攻擊。

一、西漢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劉向,在其《說苑·善說》中直接引用了鬼穀子的相關學說,與引用荀子的相關學說和子貢的相關學說並列。

二、南北朝時間的著名文學理論家劉勰,在其《文心雕龍》中直接贊美鬼穀子學說,「鬼谷唇吻以策勛。」、「鬼谷渺渺,每環奧義」,以及「暨戰國爭雄,辯士雲涌,縱橫參謀,長短解勢。《轉丸》騁其巧辭,《飛箝》伏其精術。」(註:《轉丸》、《飛箝》均為《鬼穀子》中的相關文章)。

三、唐朝開國元勛長孫無忌在為《鬼穀子》作序中,對鬼穀子作出了好壞參半的評價:縱橫者,所以明辨說,善辭令,以通上下之志也。漢世以為本行人之官,受命出疆,臨事而制。故曰:「誦詩三百,使於西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周官·掌交》「以節與幣巡邦國之諸侯及萬姓之聚,導王之德意志慮,使辟行之;而和諸侯之好,達萬民之說,諭以九稅之利、九儀之親、九牧之維、九禁之難、九戎之威」是也。佞人為之,則便辭利口,傾危變詐,至於賊害忠信,覆亂家邦。

四、唐朝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在《辨鬼穀子》一文中,攻擊和批評鬼穀子為:元冀好讀古書,然甚賢《鬼穀子》,為其指要幾千言。《鬼穀子》,要為無取。漢時劉向、班固錄書,無《鬼穀子》。《鬼穀子》後出,而險盩峭薄。恐其妄言亂世,難信,學者宜其不道。而時之言縱橫者,時葆其書。尤者,晚乃益出七術。怪謬異甚,不可考校。其言益奇,而道益陿。使人狙狂失守,而易於陷墜。幸矣,人之葆之者少。今元子又文之以《指要》,嗚呼,其為好述也過矣!

五、南宋時的學者高似孫對鬼穀子的評價最高,但因其名氣不大,影響也不大,就是這樣也還遭到後人明朝宋濂的攻擊。其評價內容為:
戰國之事危矣!士有挾雋異豪偉之氣,求聘乎用,其應對酬酢,變詐激昂,以自放於文章,見於頓挫險怪、離合揣摩者,其辭又極矣。
《鬼穀子》書,其智謀,其術數,其變譎,其辭談,蓋出於戰國諸人之表。夫一辟一闔,《易》之神也;一翕一張,老氏之幾也。鬼谷之術,往往有得於闔辟翕張之外,神而明之,益至於自放潰而不可御。予嘗觀諸《陰符》矣,窮天之用,賊人之私,而陰謀詭秘,有金匱韜略所不可該者。而鬼谷盡得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按:劉向、班固錄書無《鬼穀子》,《隋志》始有之,列於縱橫家。《唐志》以為蘇秦之書
。然蘇秦所記,以為周時豪士隱者,居鬼谷,自號鬼谷先生,無鄉里、族姓、名字。今考其言,有曰:「世無常貴,事無常師。」又曰:「人動我靜,人言我聽。」「知性則寡累,知命則不憂。」凡此之類,其為辭亦卓然矣。至若《盛神》《養志》諸篇,所謂「中稽道德之祖,散人神明之賾」者,不亦幾乎!郭璞《登樓賦》有曰:「揖首陽之二老,招鬼谷之隱士。」又《遊仙詩》曰:「清溪千餘刃,中有一道士。借問此何誰?雲是鬼穀子。」可謂慨想其人矣!徐廣曰:「穎川陽城有鬼谷。」注其書者,樂壹、皇甫謐、陶弘景、尹知章。

六、明朝初年散文家宋濂,在《鬼穀子辨》中,對鬼穀子學說持全盤否定的攻擊和批評。其內容為:《鬼穀子》三卷,鬼穀子撰,一名玄微子。鬼穀子無姓名、里居,戰國時隱潁川陽城之鬼谷,故以為號。或雲王誗者,妄也。長於養性治身,蘇秦、張儀師之,受捭闔之術十三章,又受《轉圓》、《胠篋》及《本經》、《持樞》、《中經》三篇。《轉圓》、《胠篋》今亡。梁陶弘景注。劉向、班固錄書無《鬼穀子》;《隋志》始有之,列於縱橫家。《唐志》以為蘇秦之書。
大抵其書皆捭闔、鉤鉗、揣摩之術。其曰:「與人言之道,或撥動之,令有言以示其同;或閉藏之,使自言以示其異。」捭闔也。「既內感之而得其情,即外持之使不得移。」鉤鉗也。
「量天下之權,度諸侯之情,而以其所欲動之。」揣摩也。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則家亡,國用之則國僨,天下用之則失天下。學士大夫宜唾去不道。高氏獨謂其得於《易》闔辟翕張之外,不亦過許矣哉!其中雖有「知性寡累,知命不憂」,及「中稽道德之祖,散人神明之賾」等言,亦恆語爾,初非有甚高論也!嗚呼!曷不觀之儀、秦乎?儀、秦用其術而最售者,其後竟何如也?高愛之,慕之,則吾有以識高矣。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鬼穀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