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李姓的名人歷史名人

李姓的名人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1 15:11:01

① 姓李的古代名人

1、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②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有哪些

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陳國人,重要的哲學家,他崇尚自然,周時以著《道德經》而聞名,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國重要的哲學思想「道家」的創始人,是見於史書記載的李姓第一人。
李斯:河南省上蔡人。戰國時任秦國宰相,曾輔佐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成就了封建帝業。
李冰:戰國時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馳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為國家農業生產、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貢獻,被後世奉為川神。
李白:祖籍甘肅秦安,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仙」。他的一生創作甚多,現存有九百多首,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等。
李廣: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人,西漢名將,曾七十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春:隋代工匠。他所創建的趙州橋,是我國現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橋,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建橋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
李世民:即唐太宗,祖籍隴西成紀,他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是一位比較開明的封建帝王。其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刑法寬平,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史稱「貞觀之治」。創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李清照:濟南(今屬山東省)人,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她一生創作了許多詩、詞、文章,原有《李易安集》,已佚,後人輯有《漱玉詞》。
李元昊:黨項羌族,1031年,承其父位,決定不再沿用唐宋賜姓,宣告西夏王族改姓「嵬名氏」,自號「兀卒」,稱西夏皇帝。
李時珍:字東壁,號瀕湖,明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出身中醫世家,明代傑出醫葯學家。他歷時三十七年編寫完成了《本草綱目》,對我國的醫葯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自成:今陝西米脂人,明末農民義軍領袖,號「闖王」。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次年建立大順政權,攻克北京。1645年被害。
李鴻章:字少荃,安徽省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國有功,歷任直隸、湖廣、兩廣總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與外國簽訂條約。後因積勞嘔血而死,晉封一等侯,卒諡文忠。
李汝珍: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清代小說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鏡花緣》。

③ 姓李的歷史名人

1李白 2李升 3李昱 4李昪來 5李畋 6李鉉自 7李漁 8李煜 9李肇 10李長庚 11李文甫 12李文忠 13李世民 14李百川 15李自成 16李時珍 17李秀成 18李商隱 19李清照 20李大釗 21李廣田 22李四光 23李立三 24李亞農 25李達 26李先念 27李宗仁 28李蓮英 29李鴻章 30李維漢 31李耳 32李冰 33李廣

④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很多,此處列舉幾個廣為人知的供參考:

1,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甘肅秦安)人,善騎射。文帝時因擊匈奴有功為散騎常侍。景帝、武帝時,任隴西、北地等郡太守。智勇善戰。匈奴稱之為「飛將軍」,不敢犯邊。元狩四年(前119),隨衛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責,自殺。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李廣亦位列其中。

2,李淵,即唐高祖。唐朝開國皇帝。618-626年在位,隴西狄道(甘肅臨洮)人。《舊唐書》稱其「倜儻豁達,任性直率,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隋末,為太原留守。大業十三年,起兵攻入長安,立煬帝孫楊侑為帝,次年廢侑自立為帝,建唐朝,建元武德。

3,李世民,唐太宗,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

4,李白,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二十五歲起離蜀,長期在各地漫遊,晚年飄泊困苦。其詩風格雄奇豪放,是繼屈原而後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留存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文如《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等。

5,李鴻章,清末淮軍軍閥、洋務派首領。字少荃,道光進士。曾率軍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曾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為洋務派首領。從19世紀60年代始,興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並創建北洋海軍,開辦北洋水師學堂。

⑤ 歷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人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為中國第一大姓。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灣、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約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7.19%。河南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隴西,既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i、Lee及Lay三個,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為漢語拼音,Lee及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歷代名人極其眾多,如思想家李耳、詩仙李白等。
源於嬴姓和姚姓,出自黃帝之後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後代結合的後代,或出自老子李耳,屬於以官職名為氏。顓頊和舜帝後代一說: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顓頊的裔孫。舜帝時候,伯益因幫禹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被舜賜姓嬴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嬴姓出現因為舜帝的賜姓給他的女婿姓為嬴,還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舜帝,姚姓,舜,黃帝子孫,生於姚地,以地取姓為姚,其後代就以姚為姓。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舜帝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概括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帝辛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種說法是:據史籍記載,周朝以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李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其他來源
源於改姓、賜姓

⑥ 歷史上姓李的大人物

1、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2、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葯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賜謚「景武」,陪葬昭陵。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

3、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4、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

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5、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

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岩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

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崇禎十七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清軍。

⑦ 歷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

●李世民,李姓最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賢良,虛心納諫,實行「輕徭薄賦」政策,使社會安定,生產發展,史稱「貞觀之治」。

●李悝,中國最早的法典《法經》的作者。戰國初期著名政治家。

●李時珍,是中國醫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明朝著名醫學家。馳名中外的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的作者。其分類方法為世界分類學之創舉,比歐洲公認的植物分類學家林耐的《自然系統》還早175年。其經27年艱苦勞動所著成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勞動人民豐富的葯物經驗,對後世葯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為祖國醫葯學的一份寶貴遺產。

●李吉甫,中國最早撰寫地理志的,即第一部全國地理總志《元和郡縣圖志》的作者。唐憲宗元和年間的著名宰相。

●李清照,中國歷史上李姓最著名女詞人。南宋人。在詩、詞、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堪稱中國女性的第一詞人。

●李誡,中國建築史上最早的科技書、第一部內容豐富的建築技術專著《營造法式》的作者。北宋最傑出的建築專家。

●李善蘭,中國最早的自然科學教授。他是中國近代著名數學家,1886年被清政府任命為同文館算學總教習。

●李寶嘉,中國歷史上最早創辦小報的人。清末著名小說家,創作著名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1897年,在上海創辦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小報《游戲報》,以風趣的游戲文字來達到「覺世」的嚴肅目的。

●李白,李姓最早成名的唐代大詩人。其詩表現出蔑視封建權貴的傲岸精神,對當時政治的腐敗作了尖銳的批判,對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是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再高峰。

●李燭塵,李姓有骨氣的名人。清末秀才,後從事民族工商業。華北被日本侵佔而淪陷時,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輕工業部長,及全國政協常委等職,1968年在北京病逝,終年87歲。

●李大釗,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北京大學教授。十月革命勝利後,熱情傳播馬克思主義,積極領導「五四」運動。1920年在北京組織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負責北方黨的工作。

●巴金,原名李堯棠,一代文學巨匠,李姓歷代名人中的壽星。1904年11月25日出生,2005年10月17日逝世。其一生中創作與翻譯了1300萬字的作品。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寒夜》《憩園》《第四病室》等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的豐碑。傑出的出版家、編輯家。20世紀30至40年代,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14年,培育了大批文學青年。晚年的大作是:5卷本的《隨想錄》和一座中國現代文學館。全國人大代表,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從1981年起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百歲生日時,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光榮稱號。

●李政道,李姓著名物理學家。美籍華人。從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與楊振寧合作發表了關於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獎金。

●李元哲,李姓著名化學家。美籍華人。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與李政道同、楊振寧是當今世界一流科學家。

●李之龍,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位海軍將領。

●李夫人,中國繪畫史上第一位著名女畫家。五代十國後期後唐謀士郭崇韜之妻。

●李貞,中國人民解放軍最早的女將軍。出生於客家聚居地瀏陽縣,18歲參加當地婦女組織,1927年加入中共。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和保衛大西北的戰斗。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漢,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最早擊落敵機的人。1951年1月2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大隊長李漢在戰友配合下,擊落侵略朝鮮的美軍飛機一架,擊傷一架。從此,年輕的人民空軍揭開了戰勝美國「空中強盜」的序幕。

●李林甫,最著名的「口蜜腹劍」的唐朝宰相。任唐玄宗的宰相長達19年,為了保住相位,交結宦官,巴結嬪妃,探聽皇帝動靜,迎合唐玄宗意圖,慫恿唐玄宗享樂奢侈。為了排斥異己,對人表面友好,而暗中加以陷害。重用安祿山等,以致釀成「安史之亂」。

●李鴻章,1870年繼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代表清政府與外國侵略者簽訂了《煙台條約》《中法新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

⑧ 李姓家族的歷史和名人有哪些

一、歷史:

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 ,遂以官命族為理氏,先為理氏,後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2、李悝

李悝,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戰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師從子夏,魏文侯以為相國,主持變法事宜。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

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余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

3、李牧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4、李斯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5、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詳,字有成,槐里(今陝西咸陽興平東)人,戰國末期秦國著名將領。李信在滅燕國之戰中立有大功。後領兵二十萬攻打楚國,先是一路凱歌,後被楚將項燕大敗。

李信年輕時強壯勇敢,是秦國少壯派中較有為的顯赫人物,同時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輕將領之一。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國俘虜韓王安、滅亡韓國後,秦王政派王翦率領數十萬大軍逼近漳水、鄴城,李信則出兵太原、雲中,與王翦軍隊共同包圍趙軍,並一舉攻破趙國。

⑨ 歷史上姓李的名人有誰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有:李耳、李斯、李世民、李白、李廣、李商隱、李清照、李大釗等等。

1.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5.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參考資料網路-李大釗

網路-李清照

網路-李廣

網路-李世民

網路-李耳

閱讀全文

與李姓的名人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