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入木三分相關的歷史人物

入木三分相關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1 14:20:36

Ⅰ 入木三分的歷史人物()

答案:王羲之
入木三分
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後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範本。現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裡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摩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據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在河裡戲水的鵝發呆,後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里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於是王羲之給觀里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Ⅱ 與三顧茅廬、入木三分、樂不思蜀有關的歷史人物。

與三顧茅廬、入木三分、樂不思蜀有關的歷史人物有劉備、王羲之、劉嬋。

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東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鄧縣隆中(襄陽市西郊二十里)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

入木三分

東晉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讓王羲之把祭文寫在木製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頭剔去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墨跡竟滲進木板深處,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見白底,刻者驚嘆其筆力雄勁,入木三分。

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2)入木三分相關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其他歷史人物故事:

四面楚歌

項羽的軍隊駐軍在垓下,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層圍了好幾層。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不然,是什麼原因讓楚人這么多呢?」項羽就在夜裡爬起來,到軍帳中喝酒。

七步之才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登位後, 命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內做出一首詩來。 曹植果真在七步之內做出詩。 曹丕也受此詩所感,放了曹植。

聞雞起舞

出自《晉書·祖逖傳》,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

Ⅲ 根據所給成語寫出與之有關的歷史人物。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王羲之)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Ⅳ 入木三分的歷史人物

「王羲之」
傳說有次他到朋友家做客,久等主人不到,無聊中在人家的茶幾上題了幾個字。朋友父親不識貨,想用水洗掉,怎麼洗都洗不掉,原來已經滲入木中。
後來人們就用「入木三分」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某一件事做得熟練老道。

Ⅳ 入木三分( )這個成語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主人公是 王羲之

首先來看看它的意思。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內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容透徹。傳說王羲之筆法剛勁有力,字寫在板上,工人刻字時發現字跡已經透入木板有三分深。

自古以來任何時候都有這樣的事:當一個人有了名氣後,大家就會開始給他編造一些誇張奇聞異事。那入木三分的主人公——王羲之也不例外。據說當時朝廷舉行祭祀大典,就請王羲之把祝詞寫在祝版,當工人准備刻字時,他們拿起祝版一看,發現每個字的筆痕都已陷入木中三分,就好比刻刀雕刻一般,大家都非常驚訝,贊嘆不已。

這個傳說雖然有點誇張了,但用來形容王羲之運筆力量的強勁,還是不難理解。所以「入木三分」這個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了。

Ⅵ 入木三分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入木三分

解 釋 :形容書法筆力蒼勁有力。比喻分析問題見解很深刻。

出 處 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後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範本。現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裡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摩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據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在河裡戲水的鵝發呆,後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里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於是王羲之給觀里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Ⅶ 入木三分的歷史人物是誰

王羲之想刻個字,就現在木板上寫了幾個然後拿去刻。結果那木匠可下去三寸(不太現實)還能看見墨跡,於是就有入木三分來形容筆力深厚,現在多用於表示見解深刻

Ⅷ 入木三分的歷史人物是誰

入木三分的歷史人物是:王羲之。

傳說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專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屬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

王羲之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從這個故事中得出來的。



(8)入木三分相關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書聖王羲之很喜歡鵝,他認為養鵝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從觀察鵝的動作形態中悟到一些書法理論。有一次王羲之出外遊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鵝,便想買下,一問之下知道這些鵝是附近一個道士養的,便找到那個道士想與他商量買下那群鵝。

那個道士聽說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買,便說:只要王右軍能為我抄一部《黃庭經》,便將拿些鵝送給他,王羲之欣然答應,這便成就了書成換白鵝的佳話。

Ⅸ 成語入木三分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最初是用來形容什麼的

如果我記得沒錯
這應該是說王羲之寫字
其墨水滲入木材有三分

Ⅹ 與三顧茅廬、入木三分、樂不思蜀有關的歷史人物.

三顧茅廬:劉備
四面楚歌:項羽
七步之才:曹植
入木三分:王羲之
馬革裹內屍:馬援
約法三容章:劉邦
司馬青衫:白居易
聞雞起舞:祖逖
投筆從戎:班超
指鹿為馬:趙高
請君入瓮:來俊臣
(處治周興)
顏筋柳骨:顏真卿、柳宗元
孺子可教:張良
高山流水:鍾子期
東山再起:謝安
樂不思蜀:劉禪
紙上談兵:趙括
卧薪嘗膽:勾踐
多多益善:韓信
洛陽紙貴:左思

閱讀全文

與入木三分相關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