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火的西方神話故事。
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話故事。
主要是說相傳遠古時期,由於沒有火,人們獵取得來的動物都像烏鴉一樣吃生肉,像水獺一樣吃生魚。每到寒冬臘月,人們穿著蓑衣或樹葉草皮瑟瑟發抖,許多人都被凍死在
荒郊野外,慘不忍睹。突然有一天,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地動山搖。在離敢壯山不遠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樹在震耳欲聾的雷聲中被閃電攔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過後,轟然倒下的大樹頓時燃起沖天大火。傳說這是玉帝灶皇爺派雷公把煙火送到人間來了。可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火是怎麼回事,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魂飛膽破,都像避邪一樣慌不擇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來,對大火避而遠之,甚至連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個人鎮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燒著的大樹走去,仔細地觀看著這種奇怪的東西,這人就是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剝剝地燃燒著,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邊,他覺得這種奇怪的東西比太陽還熱,布洛陀靈機一動,人如果有了這東西,冬天來臨就再不怕冷了,人們就再也不會被凍死。於是,他就折根樹枝把火種夾著取回洞中,把一堆乾柴收攏成堆點著,然後漫不經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覺得很暖和,人們紛紛效仿著布洛陀圍在火旁烤火,漸漸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後來,方圓百里的壯族子孫們都聚集到敢壯山上,向布洛陀求賜火種,燒起火堆。自從有了火,人們在冬天時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人們又試著把上山打來的野獸、挖來的山薯、採摘來的野果和在河裡捕撈到的魚蝦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著吃,雖然當時還沒有油鹽醬料等,沒想到這樣烤著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於是,他們從此就改變了吃生肉的習性。由於人們白天打獵,晚上燒著火堆邊烤邊吃,吃飽後也就圍在火堆旁睡覺,那些虎豹之類兇猛的野獸見火就怕,不敢再來襲擊,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火對於他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覺得人類離不開火了。
有天夜裡,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滅了,一夜醒來他們就沒有了火,人們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們在不安中度過沒有火的一段時間之後再也坐不住了。人們都冒雨下山到處去尋火。他們尋遍了敢壯山周圍所有群居的岩洞,所到之處都尋不到一點星火。這時有
㈡ 關於火的神話故事(名字)
1、火神台傳說
相傳帝嚳的兒子閼伯原來是天上的「火神」,因偷著向人間投放火種而違犯了天規,天帝要把他貶到凡間為民。閼伯將要從天上下來的時候,又偷偷將火種藏在身上,帶到了人間。時隔不久,閼伯盜火的事讓天帝知道了,於是,天帝發了一場洪水,要淹沒人間的火種,懲罰閼伯。
地上的洪水像猛獸一樣,嚇得人們四處逃散。閼伯為了保存火種,築起了高台,搭起了遮雨水的棚子,獨自一人留在高台上看守火種。洪水退後,當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的時候,高台上的火種還燃燒著,閼伯卻餓死在火種旁。
2、火神祝融的傳說
祝融原名叫黎,傳說他誕生在氏族社會,是氏族首領的兒子。黎從小就特別喜歡火,那時,燧人氏剛發明了鑽木取火,人們對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識很缺乏。
有一次,他隨父親進行氏族長途遷徙,因帶著火種走路不方便,他只帶了鑽木取火的石頭。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卻取不出火來,氣得他將取火的石頭向山上扔去,不料石頭落下來濺起了幾顆火星。
聰明的黎見了靈機一動,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辦法。他采來曬乾的蘆花,用兩塊尖石頭靠著蘆花連敲幾下,火星濺到蘆花上,再輕輕一吹就冒起了火苗。這就是後來的擊石取火方法。因此,當時黃帝封他為火正官,並賜名祝融。
(2)世界關於火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火的意義
人類發現和利用火有著悠久的歷史。自然界的雷電現象使人類生存的地球第一次有了火。火的出現,使人類認識到火能替自身服務,從此人類開始有意識地研究製造和控制火的技術。
在古代,我國古代人民早就開始利用凹面鏡對著太陽取火了。人工取火是遠古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國古代對火的利用,除了滿足生活需要外,還相當早地應用到生產中去,如燒制陶器,金屬冶煉等等。
火使人類進入熟食時代,這對人類的進化起了劃時代的作用;火給人以溫暖,健全完善了人體功能,加速了人類的進化,讓人類的生存環境得到破天荒的改善。人類社會的發展時時刻刻伴隨著火的利用。可以說,沒有火,便沒有人類社會,更沒有人類發達文明的今天。
㈢ 關於火的神話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國擁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也誕生了非常多的神話故事,例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等,每一個神話故事都有著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既可以說是一種象徵,又可以說是一種文化,都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財富。而在神話故事中提起火神祝融這一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他造火讓人類逃離了黑暗,關於火神祝融的神話版本非常多,那麼關於他的傳說故事具體都有哪些呢?接下來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還有一種說法是北水神王與火神祝融發生了戰斗,這一場戰斗最終的贏家是祝融,祝融的真火非常厲害,此戰過後便成了水火之神,一直守護著人間大地,給世間的人們帶來了光明,用火幫助了人們生活。其實關於祝融的版本還有很多,每一個版本都有著不一樣的說法,不知道大家還知道哪些?
㈣ 有關火的神話故事 (100字左右)
荒郊野外,慘不忍睹。突然有一天,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地動山搖。在離敢壯山不遠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樹在震耳欲聾的雷聲中被閃電攔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過後,轟然倒下的大樹頓時燃起沖天大火。
傳說這是玉帝灶皇爺派雷公把煙火送到人間來了。可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火是怎麼回事,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魂飛膽破,都像避邪一樣慌不擇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來,對大火避而遠之,甚至連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個人鎮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燒著的大樹走去,仔細地觀看著這種奇怪的東西,這人就是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
火在噼噼剝剝地燃燒著,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邊,他覺得這種奇怪的東西比太陽還熱,布洛陀靈機一動,人如果有了這東西,冬天來臨就再不怕冷了,人們就再也不會被凍死。於是,他就折根樹枝把火種夾著取回洞中,把一堆乾柴收攏成堆點著,然後漫不經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覺得很暖和,人們紛紛效仿著布洛陀圍在火旁烤火,漸漸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後來,方圓百里的壯族子孫們都聚集到敢壯山上,向布洛陀求賜火種,燒起火堆。自從有了火,人們在冬天時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人們又試著把上山打來的野獸、挖來的山薯、採摘來的野果和在河裡捕撈到的魚蝦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著吃,雖然當時還沒有油鹽醬料等,沒想到這樣烤著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
於是,他們從此就改變了吃生肉的習性。由於人們白天打獵,晚上燒著火堆邊烤邊吃,吃飽後也就圍在火堆旁睡覺,那些虎豹之類兇猛的野獸見火就怕,不敢再來襲擊,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火對於他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覺得人類離不開火了。
有天夜裡,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滅了,一夜醒來他們就沒有了火,人們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們在不安中度過沒有火的一段時間之後再也坐不住了。人們都冒雨下山到處去尋火。他們尋遍了敢壯山周圍所有群居的岩洞,所到之處都尋不到一點星火。
這時有人想到了會造天造地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並把尋火的事告訴這位壯民族的天神。布洛陀決定親自出門尋火,他腰掛大板神斧,站如松,行如風,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嶺和洞穴,走過九十九道河灣尋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後,還是失望而歸。
在返回敢壯山的途中,布洛陀來到一樹大樹下小憩,他突然想起上次雷公劈樹賜火的事,他想,既然雷公能把大樹劈出火來,我布洛陀難道就不能?況且我手中還有神斧呢!這樣想著,他便擇一棵乾裂的老樹,運足氣力,舉起神斧,用力在兩個人都合不攏的樹盤上砍了一斧,果然有許多像螢火蟲一樣的火星不斷閃現。
布洛陀又砍一斧,這回冒出來的火花就有火花蛇那麼大,並且上下舞動,四處亂竄。布洛陀立刻刮來乾草和樹葉擾成一堆,很快就被冒出的火花引燃。布洛陀又在火堆里添上大把大把的乾草和枯柴,火堆越燒越旺,越燒越大,很快就引來四面八方尋找火種的人們。
從此,人們又重擁有了火。有了上次的教訓,這回人們再也不敢胡亂在野外燒火了,他們把火種拿到岩洞中養起來,從此不論風雨多大,火種仍然不熄。直到後來發展到用木頭搭架建房揉泥蓋瓦,人們又把火拿到屋子裡去燒水做飯和取暖。從此,火是能夠保存沿續下來了。
(4)世界關於火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如今,火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火災頻發的事件也在影響著人們。在生活中人們需要有防火意識:
1、父母、師長要教育兒童養成不玩火的好習慣。任何單位不得組織未成年人撲救火災。
2、切莫亂扔煙頭和火種。
3、室內裝修裝飾不宜採用易燃可燃材料。
4、消火栓關系公共安全,切勿損壞、圈佔或埋壓。
5、愛護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進入公共場所要注意觀察消防標志,記住疏散方向。
8、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暢通。
㈤ 關於火的神話故事(最好是希臘神話)
1樓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作為一種神聖的象徵,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火在希臘歷史上代表著創世,再生和光明。在希臘神話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聖象徵,是普羅米修斯從宙斯手中偷得贈送給人類的禮物。
起源於這個故事
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有無數的史詩般的英雄,他們就像繁星一樣燦爛於眾神的天空,其中有一顆星星特別耀眼,那就是普羅米修斯。
當初,眾神之王宙斯為了永遠統治大地,故意不給人類降火,使世人生活在黑暗和寒冷之中。這位伊阿佩托斯的兒子,想出了一個極富創意辦法。他扛著一根又粗又長的茴香稈,走近飛奔而來的太陽車,點燃了茴香稈,然後帶著閃爍的火種回到地上,並點燃了第一堆木柴。火越燒越旺,把天都燒紅了。宙斯見人間升起了火焰,雷霆大怒。於是脾氣暴躁的神之父精心製造了一個陰謀。
他命令以工藝著名的火神赫菲斯托斯造了一尊美女石像,天上的眾神為了取悅宇宙之王,紛紛使出看家本領,使她具有種種誘人的魅力,眾神又饋贈給她一件危害人類的禮物。最後宙斯給這美麗的女子注入了惡毒的禍水,並取名為潘多拉,意為「具有一切天賦的女人」,然後她被派去勾引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請他收下宙斯給他的禮物,善良的青年愉快地接受了。
於是這個天之尤物就打開了她手中緊閉的大盒子。裡面的災害一股腦全飛了出來,並飛快的在世間蔓延。盒子底上還深藏著唯一美好的東西:希望,但潘多拉依照宙斯的命令,在希望沒有飛出來之前關閉了盒子。從此,各種各樣的災難充斥了人世間。
接著,宙斯向普羅米修斯本人實施了瘋狂的報復。他命令他的僕人克拉托斯和皮亞,即強力和暴力,用牢固的鐵鏈鎖把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腳下就是萬丈深淵。普羅米修斯被直挺挺地吊著,不僅無法入睡,甚至彎曲一下雙膝都是不可能的。任憑烈日暴曬,風雨沖襲,這樣的懲罰要延續三萬年!兇狠的宙斯為了加重對普羅米修斯的懲罰,還每天派一隻惡鷹去啄食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的肝臟。肝臟被吃掉多少,很快又恢復原狀。
後來終於出現了普羅米修斯的救星,那就是英雄赫拉克勒斯。當他來到高加索山,看到惡鷹在啄食可憐的普羅米修斯的肝臟時,勇敢地取出弓箭,把鷹一箭射落。然後他松開鎖鏈,解放了普羅米修斯。但為了滿足宙斯的條件,赫拉克勒斯把半人半馬的肯陶洛斯族的喀戎作為替身留在懸崖上。同時為了滿足虛榮的宙斯,普羅米修斯要永遠戴一隻鐵環,環上鑲上一塊高加索山上的石子。這樣,宙斯可以自豪地宣稱,他的仇敵仍然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
</tr>
㈥ 有關火的神話故事
在敢壯山方圓百里的田陽及鄰縣農村,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壯民族人類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話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由於沒有火,人們獵取得來的動物都像烏鴉一樣吃生肉,像水獺一樣吃生魚。每到寒冬臘月,人們穿著蓑衣或樹葉草皮瑟瑟發抖,許多人都被凍死在
荒郊野外,慘不忍睹。突然有一天,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地動山搖。在離敢壯山不遠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樹在震耳欲聾的雷聲中被閃電攔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過後,轟然倒下的大樹頓時燃起沖天大火。傳說這是玉帝灶皇爺派雷公把煙火送到人間來了。可是,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火是怎麼回事,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魂飛膽破,都像避邪一樣慌不擇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來,對大火避而遠之,甚至連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個人鎮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燒著的大樹走去,仔細地觀看著這種奇怪的東西,這人就是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剝剝地燃燒著,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邊,他覺得這種奇怪的東西比太陽還熱,布洛陀靈機一動,人如果有了這東西,冬天來臨就再不怕冷了,人們就再也不會被凍死。於是,他就折根樹枝把火種夾著取回洞中,把一堆乾柴收攏成堆點著,然後漫不經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覺得很暖和,人們紛紛效仿著布洛陀圍在火旁烤火,漸漸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後來,方圓百里的壯族子孫們都聚集到敢壯山上,向布洛陀求賜火種,燒起火堆。自從有了火,人們在冬天時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人們又試著把上山打來的野獸、挖來的山薯、採摘來的野果和在河裡捕撈到的魚蝦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著吃,雖然當時還沒有油鹽醬料等,沒想到這樣烤著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於是,他們從此就改變了吃生肉的習性。由於人們白天打獵,晚上燒著火堆邊烤邊吃,吃飽後也就圍在火堆旁睡覺,那些虎豹之類兇猛的野獸見火就怕,不敢再來襲擊,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火對於他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覺得人類離不開火了。
有天夜裡,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滅了,一夜醒來他們就沒有了火,人們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們在不安中度過沒有火的一段時間之後再也坐不住了。人們都冒雨下山到處去尋火。他們尋遍了敢壯山周圍所有群居的岩洞,所到之處都尋不到一點星火。這時有人想到了會造天造地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並把尋火的事告訴這位壯民族的天神。布洛陀決定親自出門尋火,他腰掛大板神斧,站如松,行如風,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嶺和洞穴,走過九十九道河灣尋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後,還是失望而歸。
在返回敢壯山的途中,布洛陀來到一樹大樹下小憩,他突然想起上次雷公劈樹賜火的事,他想,既然雷公能把大樹劈出火來,我布洛陀難道就不能?況且我手中還有神斧呢!這樣想著,他便擇一棵乾裂的老樹,運足氣力,舉起神斧,用力在兩個人都合不攏的樹盤上砍了一斧,果然有許多像螢火蟲一樣的火星不斷閃現。布洛陀又砍一斧,這回冒出來的火花就有火花蛇那麼大,並且上下舞動,四處亂竄。布洛陀立刻刮來乾草和樹葉擾成一堆,很快就被冒出的火花引燃。布洛陀又在火堆里添上大把大把的乾草和枯柴,火堆越燒越旺,越燒越大,很快就引來四面八方尋找火種的人們。從此,人們又重擁有了火。有了上次的教訓,這回人們再也不敢胡亂在野外燒火了,他們把火種拿到岩洞中養起來,從此不論風雨多大,火種仍然不熄。直到後來發展到用木頭搭架建房揉泥蓋瓦,人們又把火拿到屋子裡去燒水做飯和取暖。
從此,火是能夠保存沿續下來了,但也出現不少的問題。因為人們沒有把火管好,讓飛進屋裡的蝴蝶和飛蛾拿翅膀作扇子亂扇火,連雞、鴨、鵝也紛紛效仿,使得火星四處飛散, 那些成群結隊的螢火蟲也拿火到處遊玩。有的還讓小孩拿火到屋檐下燒著玩,結果一失火,整個村村寨寨都燒個精光,甚至還燒死一些來不及逃命的老人和小孩。人們沒有想到火竟會給人造成如此之大的災難。那些倖存者只好前去請教布洛陀怎樣才能安全用火。布洛陀二話不說,便叫人砍來木頭,在屋子中間架著一個四四方方的灶堂,裡面鋪上泥沙,規定各家各戶的火一定要在火灶里燒,不許隨便玩火,這樣一來,失火的事便漸漸減少了。原先那些淘氣十足的螢火蟲也被趕到野外,逃走時還在屁股上偷偷地沾點火,所以直到現在我們在夏夜還能看到螢火蟲屁股上的火星。
布洛陀取火的故事雖然只是神話或傳說,但其中一些故事細節也令我們深信不疑,假如你能到這一帶農村中尚存的極少數的居住在木樓里的農戶走走,不難發現他們的灶堂是否就和故事中如出一轍或巧合,筆者亦不敢苟同。可喜的是,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推進,絕大部分農村木樓早已銷聲匿跡,而被鋼筋水泥結構的漂亮樓房取而代之,而先前所謂的灶堂也相續由沼氣爐、煤氣灶更替,或許,取火對於現代生活而言已是日漸遠去的陌生詞兒罷了。但作為壯民族的後裔,我們無論如何都沒有理由去漠視和淡忘我們的民族之根。
㈦ 關於火的傳說
1、閼伯台(火神台)
閼伯原來是天上的「火神」,因偷著向人間投放火種而違犯了天規,天帝要把他貶到凡間為民。
閼伯將要從天上下來的時候,又偷偷將火種藏在身上,帶到了人間。時隔不久,閼伯盜火的事讓天帝知道了,於是,天帝震怒,發了一場大洪水,要淹沒人間的火種,懲罰閼伯。
大地上的洪水像猛獸一樣撲向商丘,人們嚇得四處逃散。而為了保存火種,閼伯築起了高台,搭起了遮雨的棚子,獨自一人留在高台上看守。
洪水退後,當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的時候,高台上的火種還在燃燒,而閼伯已餓死在火種旁邊。
2、普羅米修斯盜火
普羅米修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人物,他從太陽神阿波羅那裡盜走火種送給人類,給人類帶來了光明,是一位讓人敬仰的神。他因此而受到宙斯的處罰,被綁在高加索山,每日忍受風吹日曬和鷲鷹啄食,後被赫拉克勒斯救出。
3、祝融火神
祝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火神,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發生戰斗,共工失敗後,他就一頭撞向不周山,支撐天穹的不周山被撞倒,天就破了個大洞,天火從九天之外傾瀉到凡間,仁慈的女媧不忍看到人類受苦,就在九州找七彩石煉石補天。
在古代,禪讓制社會中,祝融和共工都是官職,又稱火正和水正,司職與火神和水神一樣。
4、祝融火神故事2
祝融原名叫黎,傳說他誕生在氏族社會,是氏族首領的兒子。黎從小就特別喜歡火,那時,燧人氏剛發明了鑽木取火,人們對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識很缺乏。有一次,他隨父親進行氏族長途遷徙,因帶著火種走路不方便,他只帶了鑽木取火的石頭。
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卻取不出火來,頓時氣得他將取火的石頭向山上扔去,不料石頭落下來濺起了幾顆火星。
聰明的黎見了靈機一動,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辦法。他采來曬乾的蘆花,用兩塊尖石頭靠著蘆花連敲幾下,火星濺到蘆花上,再輕輕一吹就冒起了火苗。這就是後來的擊石取火方法。因此,當時黃帝封他為火正官,並賜名祝融。
5、燧人取火
在遂明國,有一棵大樹,名叫「遂木」。這棵樹真是異常之大,它的樹枝很高很長,僅僅光樹冠的面積竟達一萬頃,伸展到了幾十里以外的地方,而且整個大樹看起來,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人們發現火能幫助人們禦寒,抵禦野獸的傷害和燒熟食物,讓人們可免於挨餓及受凍,所以火在他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為了火種不能久存而困苦,因此保護火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為了保存火種,大家就輪流值日看守火種,長年累月,沒有盡頭。可是保存火種非常之難,有許許多多的不利因素,常常使得他們的生活處於沒有火的狀態。有個聰明智慧(燧人氏)的人一想到自己國家的人民的痛苦狀態,就發誓要把這個謎團解開。
有一日,這個聰明智慧的人周遊天下,走得很遠很遠了,遠到連日月星辰都不見了,終於來到遂明國。他見到此地的奇異景象,感到十分奇怪,決心把火光的來源弄個明白。
想到了取得火種的力、法。他於是撿了一根硬木枝,在遂木上鑽起來,結果真的也發出火光。可惜的用這種樹木鑽出來的火,只發光,沒有火頭。
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後,繼續用別的樹木作試驗,雖然鑽起來很費勁,但終於鑽出火來。他並且無私地把這個鑽木取火的力、法教給人民,從此人類就不再靠天然的雷電來點燃的火種,也不必小心翼翼地天天看守著已點燃的火堆、惟恐熄滅了。
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來。如此這般,人們最終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㈧ 關於火的故事
燧人取火
天上有個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間生活得這樣艱難,心裡很難過,他想讓人們明白火的用處。於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場雷雨。隨著「咔」的一聲,雷電劈在樹木上,樹木燃燒起來,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人們被雷電和大火嚇著了,到處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臨,雨後的大地更加濕冷。逃散的人們又聚到了一齊,他們驚恐地看著燃燒的樹木。這時候有個年輕人發現,原先經常在周圍出現的野獸的嚎叫聲沒有了,他想:「難道野獸怕這個發亮的東西嗎」於是,他勇敢地走到火邊,他發現身上好暖和呀。他興奮地招呼大家:「快來呀,這火一點不可怕,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這時候,人們又發現不遠處燒死的野獸,發出了陣陣香味。人們聚到火邊,分吃燒過的野獸肉,覺得自己從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人們感到了火的可貴,他們揀來樹枝,點燃火,保留起來。每一天都有人輪流守著火種,不讓它熄滅。但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著了,火燃盡了樹枝,熄滅了。人們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極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這一切,他來到最先發現火的用處的那個年輕人的夢里,告訴他:「在遙遠的西方有個遂明國,那裡有火種,你能夠去那裡把火種取回來。」年輕人醒了,想起夢里大神說的話,決心到遂明國去尋找火種。年輕人翻過高山,涉過大河,穿過森林,歷盡艱辛,最之後到了遂明國。但是那裡沒有陽光,不分晝夜,四處一片黑暗,根本沒有火。年輕人十分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樹下休息。突然,年輕人眼前有亮光一閃,又一閃,把周圍照得很明亮。年輕人立刻站起來,四處尋找光源。這時候他發現就在遂木樹上,有幾只大鳥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樹上的蟲子。只要它們一啄,樹上就閃出明亮的火花。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景,腦子里靈光一閃。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鑽大樹枝,樹枝上果然閃出火光,但是卻著不起火來。年輕人不灰心,他找來各種樹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樹枝進行摩擦。最後,樹枝上冒煙了,然後出火了。年輕人高興地流下了眼淚。
年輕人回到了家鄉,為人們帶來了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種--鑽木取火的辦法,從此人們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懼中了。人們被這個年輕人的勇氣和智慧折服,推舉他做首領,並稱他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