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五篇歷史人物評價200子

五篇歷史人物評價200子

發布時間:2021-03-01 07:23:13

①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100-200字)急!!!

應該如何正確復評價孔制子

孔子是一個學者,一個教師,一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正直社會活動家。承認這些並不會讓孔子的思想趨於黯淡,反而找到了他的定位。因為他是中國第一位真正的學者,教育家。他第一次系統的整理了周朝以來朝廷與民間的禮制文化精華的學者,是中國歷史開拓性的人物。第一次把教師作為一個偉大的職業區分於「神職」或者「官職」,這一點西方的耶穌等人皆沒有做到,因為他們不是學者,而是神職或者官職。他同時也是第一次把「正直」與「仁愛」這些文明社會構成的基礎思想系統化的人。
這種光輝已經成為烙在歷史的印記,即使在世界范圍也是耀眼的光輝!
那些把孔子聖明化的人,要麼被誤解引導,要麼不懷好意。比如明朝以後就典型的開始把尊孔成為專制工具,而非尊重他的學問與政見。禮制本基於「仁愛」卻變成了專制的工具。重教育本是為傳播繼承並發揚文化,卻變成了八股文的思想禁錮工具,取其形而去其核,掛其像而泯其意,可謂用心險惡。

② 唐玄宗歷史人物評價200字

唐玄宗前期重用賢臣,勵精圖治,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出現了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後期,沉湎酒色,荒淫無度,重用奸臣,政治腐敗,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由此轉衰。所以說,唐玄宗是一位功過都很突出的歷史人物:
(1)唐玄宗統治前期,重視地方官的選拔,曾親自考核縣令,把不稱職的人斥退。任用有才幹,能負責,敢進諫的姚崇、宋璟做宰相,因此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經濟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天寶十三年(754年),是唐代的極盛之世,全國有三百二十一郡,一千五百三十八縣,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九鄉,九百零六萬九千一百五十四戶,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口。史載:「戶口之盛,極於此」。
(2)他重視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封粟末的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設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詔的皮羅閣為雲南王,封回紇的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3)改革軍事制度,改府兵制為募兵制。
(4)唐玄宗統治後期,寵愛楊貴妃,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政事,還重用奸詐的李林甫、楊國忠,政治十分腐敗,以致釀成安史之亂。持續8年的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使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人民流離失所,使唐朝由盛轉衰,從此唐朝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5)唐玄宗為唐的高度繁榮起過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給唐朝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他是一位功過都很突出的重要歷史人物。

③ 評價十位歷史人物 100-200字

1、孔明:未茅蘆而三分天下。他獻出了「隆中策」,使劉備由逆轉順,由弱走向強,智取荊、益二洲,三分天下已成,稱帝於西蜀。
他的缺點: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善於培養武將至使「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將軍」的慘痛局面。破壞吳蜀聯盟也是他所造成的。能保其主卻不不能說服其主,致使劉備死白帝城,連他自己也說:假如法正還活著,就能夠勸阻劉備征吳。凡是都由自己去做,使自己的生命過早的結束。劉備死後,他連連爭戰使蜀國國庫空虛,經濟嚴重下降。
2、魯肅:三國時期傑出的戰略家。胸懷大局、胸懷坦盪、以大事為重,是大智若愚之人。他提出的:「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黃祖,伐劉表,竟長江所極而守之」「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計策,被孫權立為國策。使東吳與魏、蜀成鼎足之勢。可以說沒有魯肅就沒有東吳。
3、荀彧:有「王佐之才」,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曹統一北方他的功勞最大。他善於審時度勢。他向曹操提出的「先固本」之策略。使曹操站穩山東。使曹操建立了三國中最大的魏國。
4、龐統:才智與孔明在伯仲之間。益州同荊州的同為戰略要地。龐統根據當時的形式勸說劉備取益洲,雖然劉有取之之意。卻因找不到名正言順的理由而猶豫,也正是龐統用「權 變」之理(湯武的「兼明攻昧」、「逆取順守」)代他解決了心病,使劉下定了決心。他一手策劃了益州之計,使劉備取得了益州。只可惜在益州他中流矢而死。最後事實也證明他的英明。蜀國能生存長達半個世紀,正是益洲作為根據地的。而取得益洲龐統的功勞也是最大的。
5、郭嘉:謀略奇深。是曹最為推崇的謀士之一。他對北方的統一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曹曾想將後事托負與他,可見他的智謀。在曹討伐烏恆的戰斗中,他獻計讓曹按兵不動,結果公孫與二袁自相殘殺,使曹不戰而勝。從而使曹統一了北方。可惜他死得太早,曹曹在赤壁失敗後,哭郭嘉,一是對他懷念,二是對其他謀士的批評,三是感嘆郭死的太早,不能為自己出謀劃策。可見郭嘉的作用了。
6、賈詡:
賈翊字文和。少有其才,為世人所稱道。先從李榷等人,後投曹操,常出奇謀,對魏的建國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董卓被殺,李榷等人要逃跑時,他勸李榷等人「如跑一亭長能縛君」「聚人馬為董卓報仇可勝」「即不勝走亦不遲」結果李等進入長安。李等進京後,燒殺搶掠,賈認為不可同謀,又投張綉。在張與曹的戰爭中又是賈出奇計使張獲勝。投奔操後,他多次為操出謀化策,為曹的勝利,起了作用。尤其是在官渡之戰中他起的作用更大。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曹獲勝同他是分不開的。他根據不同形勢、不同處境及敵我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最終讓曹獲得勝利。
他對曹氏集團的最大貢獻是,使曹丕登上帝位。起先操特別喜歡曹植,有傳位之意在,而植的一些文人氣質令他猶豫不決。賈看出了當時的情況,他覺得擁護丕比擁護植好,便多次出謀,讓丕在操的面前表現自己;又利用植的文人特點出計,使植在操的心中位置逐漸縮小,使操逐漸喜歡丕。這時,操還是猶豫不決,問賈。賈說:「君忘袁紹二子乎」。操一聽便知賈之意,將位置傳給了丕。後,也正是因賈的這句話,操手下的另一句聰明之士、植的主要擁護者之一楊修,被操借「雞肋」之事而除之,為丕的登基掃清了障礙,使曹氏集團得到了穩定,沒有出現象袁紹死後,袁氏集團的結局。可見,對魏的建立,賈所起的作用之大。
7、田豐:
字元皓、權略多才、料事如神。他的謀略不亞於張良、陳平。只可惜袁紹不聽他的計策,而導致失敗。他能料勝敗,官渡之戰未開戰時,他就料到袁必敗。可見他的戰略與智謀。曹在聽說:田豐未隨而來,竟然大悅:紹必敗。可見田豐的智謀。他能料生死,袁勝或許可以放他,袁敗必殺他。可見,他是知人的。
8、周瑜:
他應該屬於統帥級的人物。此時卓越的軍事家。風流儒雅、赤壁之戰,指揮若定,火燒曹軍。為吳奠下鼎足之基。
9、陸遜:
有獨特的戰略眼光,又有政治頭腦,出入將相都顯示出超人的才智。關羽萬人敵,威震華夏,卻在他與呂蒙合計下丟了腦袋。劉備一代梟雄,在夷陵也成了他的敗軍之將,最後死於白帝城。他使蜀國從顛峰上直落而下,實現了吳「竟長江所極而有之」的有利局面,使東吳立於江東。
10、司馬懿:
是大謀者能大忍,而大忍始能大謀的人。說他是謀士不如說他是一代開國之君。由於他曾事曹家四代,為曹家出力,且曹有危急之時,又挺身而出,使曹家轉危為安,就也列進謀士之列。他有智謀,其智不在孔明之下

④ 明朝那些事兒5個人物評價200字

朱元璋:
這位傑出的開國之君在14世紀40年代,從天災人禍和飢寒交迫的鍾離村,一躍而在回1368年在南京登上大寶答,他走的這條道路由於他自己的雄心壯志和力求飛黃騰達的意識,已被有力地強行改造,而使之具有符合那些傳統形式的合理的外貌,使東亞大陸的統治權從新回到漢人的手中。他精通怎樣取得帝王統治之術。作為此後的皇帝,他將使這種帝王之術適應他為之著了迷的帝王大業的需要。
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明史》說他「貌奇偉,美髯髯,智勇 有大略.」又說他「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似非溢美之詞,他確有過人之處。
袁崇煥:
是當時乃至整個明代的第一人。他是漢族抵擋女真人進攻的唯一重要人物。他頭腦中的戰略觀念才是寧錦防線戰略的精華。他不僅是寧錦防線戰略的制定者之一,更是實踐者。他對強敵努爾哈赤、皇太極奇跡般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表明他不僅是明代文臣用兵最好者,更是偉大的軍事家。

太多了,其實明朝那些事兒對人物的評價都是字字珠璣,概括性強,樓主不妨自己總結一下,印象會更深。 PS:這里的評價並非《明事》。

⑤ 求歷史人物和200字簡評

秦始皇嬴政——千古第一帝
帝王歷程:繼承父親王位後,對內殺呂不韋獨攬大全,任用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以法制國。對外任用王翦、蒙恬等傑出將領出兵滅六國。
功績:統一六國,為漢族的形成奠定地域和思想基礎。
過失:刑法殘酷,修長城,民不聊生
最善長:雄才偉略
總評:秦始皇晚年,社會矛盾尖銳,大亂一觸即發。項羽暗中召集8000江東子弟兵,密謀恢復楚國,劉邦也按耐不住招兵買馬,圖謀反秦。蕭何勸道:「秦始皇39歲就滅六國,統一天下,足見其雄才偉略,當今天下無人是他的對手。」劉邦遂韜光養晦,以待時機。

漢武帝劉徹——漢族的創始人
帝王歷程:繼承父親漢景帝的帝位,用了三年時間,從竇太後手中獲得權力。對內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外用衛青、霍去病徵匈奴。
功績:漢族這個概念從漢武帝時產生,漢朝空前強大。
過失:沒有選好繼承人,導致西漢最終衰落。
最善長:用人、武功
總評:文治稍差,武功過之。

宋太祖趙匡胤——漢族衰落的起點
帝王歷程:投靠後周柴紹,任命為重要軍事將領。後黃袍加身篡位成功。
功績:統一中國,人民生活安定,杯酒釋兵權(放棄殺戮)
過失:重文輕武,導致宋朝屢敗於外敵。
最善長:文治
總評: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不是傑出的帝王(狠不下心殺弟弟趙光義,最終被弟弟所殺。)

明太祖朱元璋
帝王歷程:當過放羊娃、乞丐、和尚、普通士兵,最後作戰勇敢,被義軍領袖郭子興招為女婿,然後在一批安徽老鄉的幫助下,成為這支義軍的領袖。然後聽從建議,「深挖洞、高築牆、緩稱王」。最後消滅江南各支義軍。於1368年在南京稱帝,次年滅元。
功績:驅除元朝,恢復中華
過失:屠殺
最善長:造反、心計
總評:無論造反還是治國,朱元璋堪稱一流的帝王。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中國歷史上奪取權力的三種途徑:第一,正統繼承(如漢武帝) 第二,統治階級內部政變(如唐朝李淵) 第三,下層人民造反(如明朝朱元璋)

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霸主歷程:少年流落到國外,後回國即位。重用管仲,提出「尊王攘夷」。最終稱霸中原。
功績:使齊國成為盟主
過失:稱霸後任用奸佞,最終被宦官囚禁餓死。
最善長:治國
總評:小霸不過3,大霸不過5。雖然齊桓公稱霸5年而亡,但他卻是春秋五霸之首永載史冊。

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霸主歷程:即位後是個傀儡,大權被大將軍掌控。楚莊王韜光養晦3年,假裝不理朝政,最後用計殺死將軍。掌權後,楚莊王先後擊敗晉國和秦國,最終飲馬黃河,稱霸中原。
功績:楚國從此名震天下
過失:沒有進行必要的改革
最善長:韜光養晦
總評:從此楚人具備爭霸天下的實力與野心。楚地民風越來越好鬥。帝王日後許多出自楚地(湖南、安徽、江蘇)。

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
霸主歷程:24歲隨叔叔項梁起兵,26歲破3萬江東子弟兵釜沉舟擊敗秦軍30萬,項羽成為諸侯盟主。同年滅秦,號稱西楚霸王,4年後楚漢爭霸敗給劉邦,於烏江自殺。
功績:滅秦
過失:坑殺秦軍20萬。
最善長:指揮作戰
總評:項羽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而非政治家。

曹操——以權謀代替正統法制
霸主歷程: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漸統一中國北方。
功績:統一中國北方,逐漸使社會安定
過失:以權謀代替正統法制
最善長:權謀
總評:開創了權謀時代

⑥ 我最敬佩的歷史人物200字

我最復敬佩的歷史人物
諸葛亮制的大名在中國家喻戶曉,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發明家,他是我最敬佩的一個歷史人物。

那就說說諸葛亮的故事吧。就從木牛流馬的故事開始。諸葛亮要領兵打仗,糧草供應不上那是常有的問題。因為西蜀道路崎嶇,有許多崇山峻嶺,不解決運送糧草的問題,蜀軍就會不戰自退。諸葛亮日日夜夜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最後,他終於發明了一種似牛像馬運送糧草的東西。這些木牛流馬不僅不吃不喝,而且力氣很大,可以馱運很多糧草。這下蜀軍的後顧之憂解決了,有了木牛流馬以後,諸葛亮帶領蜀軍打了很多勝仗。諸葛亮這種愛東腦思考的精神值得我敬佩。

諸葛亮還有許多故事,比如「草船借箭」,一夜之間就借了十萬只箭;「借東風」,不僅給周瑜治好了病,還大了勝仗;「七擒孟獲」,諸葛亮七擒七放孟獲,說明他計謀多。

諸葛亮的智慧、知識令我敬佩。

⑦ 誰幫我找5篇關於歷史人物的為人處事.一篇200字以內就行

1.哲學思想孔子所處春秋時代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變的時期,孔子思想中充滿新與舊的矛盾,反映了大變動時代的精神風貌。天命鬼神觀孔子繼承了傳統的天命鬼神觀,視天為萬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認為天命主宰著人的生死,也決定著社會的治亂。他主張「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但同時他又否定周時盛行的占卜活動,提出「天何言哉,四時行焉,五穀生焉」,認為天命就蘊含在自然事物的運行之中。所以他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記載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並且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迴避了關於人死後是否變鬼的問題。

2.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3.韓信
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後從劉邦。漢高祖元年(前206),經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

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辟北方戰場。破魏之戰,針對魏軍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從側後偷渡,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人自為戰,大破趙軍。淮水之戰,藉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軍各個擊滅。四年二月,被封為齊王。參與指揮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決戰,擊滅楚軍。韓信熟諳兵法,戰功卓著,為漢王朝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其用兵之道,為後世兵家所推崇。劉邦雖用韓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項羽敗亡後,即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呂後知劉邦疑忌韓信,乃與蕭何定計,於漢高祖十一年正月誘韓信至長樂宮,以謀反罪名殺之。韓信著有兵書三篇,已失傳。

4.華佗

東漢末醫家。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通曉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尤精外科,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行腹腔手術。創用脊柱兩旁夾脊的穴位(華佗夾脊穴)。處方葯味不多而療效佳。主張體育鍛煉,創「五禽戲」。後為曹操所殺害。著《枕中灸刺經》,已佚。《中藏經》系後人託名之作。

5.屈原
(前339?~前278?)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⑧ 歷史人物評價魏徵200字

魏徵,被唐太宗李世民尊為雕琢「美玉」的良工、矯正己過的「人鏡」,故始有「帝專王人鏡」屬一說,意思是魏徵是皇帝李世民的一面鏡子。李世民的原文為「夫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歿,朕失一鑒矣!」
而世人則把魏徵譽為「一代名相」和「千秋金鑒」。從貞觀年間魏徵的進諫活動和主要表現看,魏徵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負盛名的傑出的諫官代表,忠心輔國,犯顏直諫,獲此殊榮,名實相符,當之無愧。

魏徵進諫,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數量多多。魏徵向唐太宗進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前後二百餘事」,數十萬言。二、質量上乘。魏徵諫言無論疏文、談話,觀點鮮明,文辭犀利,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一般都能使唐太宗折服或猛醒,從而達到進諫的目的。在魏徵所有諫言中,尤以貞觀十一年上奏的《諫太宗十思疏》和貞觀十三年上奏的《十漸不克終疏》兩篇疏文最為著名,被歷代史學家稱為「萬世師表「。

⑨ 給我一篇歷史人物的評價。。中文的。。200字左右。。速度發表

蔣介石(Chiang Kai-shek,1887.10.31—1975.4.5),名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浙江奉化人;中國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1908年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1924年回國後任黃埔軍校校長,後兼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1927年發動「4·12」政變,導致第1次國共合作破裂;繼而攫取了黨、政、軍的主要權利;西安事變後接受抗日主張;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當選「總統」,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敗退台灣後,歷任「總統」及國民黨總裁,1975年4月5日於台北去世;蔣介石是中國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政治領袖,蔣介石是一個戰術家而不是一個戰略家。他比他的競爭對手們略高一籌並善於控制他們。但是,盡管他統治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但他實際上不了解整個政權的社會基礎。 對蔣介石的一生進行總結。蔣介石有自己的勇氣、精力和領袖品質,他不僅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從希臘悲劇的意義上講。他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的悲劇是他個人造成的。——布賴恩·克羅澤 蔣介石不是大獨裁者,他缺乏作獨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為民主鬥士,他縱有此宏願,也無此機會

閱讀全文

與五篇歷史人物評價200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