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名的歷史人物故事簡介
1、箭術無雙
史書記載,李世民年輕時力大無比,隨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張兩米長的巨闕天弓。
李世民有次與敵對戰前,僅率領一名騎兵一起充當偵查工作。途經一處草原高地,因為太累與士兵一起睡著,被敵人發現,本來意欲圍殺李世民。此時突然有一條蛇追老鼠,奔到騎兵臉上,驚醒騎兵,才發現身邊都是敵人,於是李世民與騎兵上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開弓,百發百中,終於逃出追擊。
虎牢關之戰時,李世民對尉遲恭說:「我拿著弓箭,你手持馬槊相隨,即使有百萬大軍又奈我如何!」足見他對自己箭術的自信。
李世民繼位前曾任天策上將,設天策府。李世民繼位後在苑囿內狩獵,有一群野豬奔了出來。李世民四箭射殺了四隻,但還是有一頭雄壯的公野豬沖到近前。吏部尚書唐儉慌忙下馬,與之搏鬥。
李世民拔劍砍死野豬,笑著對唐儉說,「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耶?何懼之甚!」原來唐儉曾任天策府長史。唐儉當即回答道:「漢祖以馬上得之,不以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豈復逞雄心於一獸!」李世民覺得唐儉說得有理,於是停止了狩獵。
② 求10個世界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故事。
來一些戰爭事件吧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面對強敵而不懼,揚水戰之長,巧施火攻,以弱勝強,創造了輝煌戰績,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乘勢向江南進軍,一舉奪占荊州。在此關鍵時刻,本應集中力量,徹底追殲劉備,然後再圖東吳。而他卻驕傲輕敵,同時攻打兩個敵人,以致促成孫劉聯合抗曹,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江南是水網地區,利於水戰,而曹軍長期在北方征伐,不習水戰。曹操在進軍之前雖然訓練了一些水軍,但戰鬥力不強;在進軍中雖然又收降了荊州水軍,但軍心不穩。在這種情況下,要同以水軍立國的東吳進行水上較量,顯然是舍長就短,結果為孫劉所乘,遭到失敗。
官渡之戰 建安三年(198年),袁紹擊敗公孫瓚,佔有青、幽、冀、並四州之地。建安元年, 曹 操把漢獻帝挾持到許昌,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建安二 年(197年)春,袁術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稱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為 名,進討袁術並將其消滅。接著又消滅了呂布,利用張揚部內訌取得河內郡。從此曹操勢力西達關中,東到兗、豫、徐州,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漢以北大部地區,從而與袁紹形 成沿黃河下游南北對峙的局面。袁紹的兵力在當時遠遠勝過曹操,自然不甘屈居於曹操之下,他決心同曹操一決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紹發布討曹檄文,二月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同年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並令淳於瓊率兵萬人護送,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約20 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降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5000,冒用袁軍旗號,銜枚縛馬口,每人帶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又作出錯誤處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烏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軍營壘。哪知曹營堅固,攻打不下。當曹軍急攻烏巢淳於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曹操勵士死戰,大破袁軍,殺淳於瓊,並燒毀其全部糧草。烏巢糧草被燒的消息傳到袁軍前線,袁軍軍心動搖,內部分裂。曹軍乘勢出擊,大敗袁軍。袁紹倉惶帶800騎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7萬餘人,官渡之戰就這樣以曹勝袁敗而告結束。
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率眾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3月,太平軍轉戰到武宣東鄉,洪秀全正式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佔永安州。在永安滯留期間,進行了休整補充和制度建設,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國政治制度的雛形。 1852年4月,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圍桂林,克全州,入湖南。在全州戰役中,馮雲山戰死。太平軍轉戰湖南途中,發布了《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等重要文告,闡明太平天國「掃除妖孽,廓清中華」宗旨,號召廣大群眾紛紛響應。湘江上的纖夫、船工;碼頭上的挑夫、搬運工;城鎮中的鐵匠、商販、木匠;以及郴州、桂陽山區的煤礦工人,參加起義,太平軍迅速壯大。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漢三鎮,隊伍增至50萬,聲威大振。2月,太平軍水陸兼程,沿江東下,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等重鎮。
鴉片戰爭
「閉關鎖國」後的滿清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中國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打擊了英國走私販的囂張氣焰,同時影響到了英國的利益。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經常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是斷斷續續進行,其間的一系列戰斗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5.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1]英國與法國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 Arrow 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
6.火燒圓明園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10月6日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借口,將焚毀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10月18日,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火燒圓明園,這是人們說慣了的一個提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
歷史上侵略軍火燒圓明園曾有兩次。第一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法聯軍到處燒殺搶掠、野蠻洗劫、焚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園內寺廟建築也大多被毀於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於圓明園園子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倖免於難。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築13處。如,圓明園的蓬島瑤台、藏舟塢,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
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里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築又遭掠奪焚劫。
7.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清光緒26年)在慈禧太後宣戰下,英、法、德、美、日、俄、意、奧(奧匈帝國)等國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鎮壓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而進入中國所引發的戰爭。八國聯軍的行動,直接造成義和團的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後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朝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11國簽訂《辛丑條約》,付出龐大的賠款,並喪失多項主權。華北大亂之際,東南各省督撫自行宣布中立,從此清中央政府權威低落,漢族權臣抬頭。戰爭也引起了列強在華勢力的變化,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日俄兩國為爭奪中國東北及朝鮮利益而引發的日俄戰爭。
8.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1918年11月)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時期過渡、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爆發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8月開始到1918年11月,歷時4年3個月,戰火席捲歐、亞、非三大洲,參戰國家地區達34個,受戰禍波及的人口達15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75.5%。雙方動員的兵力達889個師,共計7400多萬人,共有840多萬人陣亡,另有2100多萬人受傷。
9.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是繼一戰之後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仆從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少數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霸世界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球戰爭。
10.美菲戰爭
1899年2月4日,美國和菲律賓共和軍之間爆發戰斗,並迅速升級到1899年的馬尼拉戰役。
1899年6月2日,菲律賓第一共和國正式對美宣戰。這場戰爭在1902年7月4日正式結束。
然而,卡蒂普南組織的成員繼續與美軍戰斗。Macario Sacay將軍也在其中,他是一位資深的卡蒂普南成員並曾經擔任塔拉加共和國的總統。塔加拉共和國是在總統阿基諾被捕後,於1902年宣告成立的。其他的團體,包括摩洛族人和Pulahan信徒,始終保持敵對狀態直到他們在1913年6月15日於Bud Bagsak戰役中失敗。
對這場戰爭的反對啟發馬克·吐溫在1898年6月15日建立了「反帝國主義聯盟」。這場戰爭和美國的佔領改變了菲律賓的文化景觀,大約有34,000-1,000,000人員傷亡,作為國教的天主教會脫離了政府體制(國家政教分離),同時引進英語作為政府和一些企業的主要語言。1916年,美國給予菲律賓自主權並承諾最終成立自治政府,該承諾最終於1934年兌現。194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承認菲律賓獨立並通過了《馬尼拉條約》。
③ 著名歷史人物故事
李春與趙州橋
李春是隋朝一位普通工匠,安濟橋(又稱趙州橋)的設計監造者。
聞名中外的安濟橋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石橋。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氣勢宏偉,造型優美,結構奇特。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但是仍巍然屹立,雄姿煥發。大橋全長五○·八二米,橋兩端寬九·六米,中部寬九米,主拱券凈跨度長達三七·四米,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單孔石拱橋。
安濟橋建於隋朝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左右)。趙州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但是受到洨河的阻隔,特別是到了雨季,交通常常中斷,當地人們決定在洨河上建造一座大橋,使南北交通暢通無阻。這個建橋的重任落在工匠李春身上。
李春在設計大橋的時候,一改傳統的多孔形式,毅然採取單孔長跨石拱型式,在河心不立橋墩,使石拱跨徑長達三十七米多。採用這樣巨型跨度,在當時是一個空前的創舉,把我國古代的建橋技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在拱的形式上,李春採用了扁弧形,沒有採用常見的半圓拱。並和工匠們創造性地改用平拱形式,把橋造成扁弧形,使石拱高度(拱矢)降到七·二三米,拱高和跨度大約是一和五的比例。這樣,橋面坡度平緩,便於車馬行人往來,而且在建築上還具有用料省、施工快以及增加橋身強度和穩定性等優點。
古代洨河每逢夏秋汛季,水勢很大。為增加泄洪能力,李春獨具匠心,在大拱券兩肩上各設兩個小拱。這種大拱上加小拱的布局(近代稱為"敞肩型")有下列優點:一是節省石料,減輕橋身自重(據計算,四個小拱可以節省石料二百六十立方米左右,減輕橋身自重七百噸);二是增加洪汛季節的過水面積(四個小拱可以增加過水面積大約百分之一六·五);三是均衡對稱,造型優美,體現了建築和藝術的完美統一;四是符合結構力學的理論。安濟橋不僅是我國橋梁工程技術上的一項偉大成就,而且也是世界敞肩拱橋的先驅。它比歐洲十九世紀中葉興建的同類拱橋早了一千二百多年。
安濟橋不僅設計精巧,而且建造技術也很高明。首先,橋址選擇合理,橋基穩固牢靠。李春根據多年實踐經驗,經過周密勘查,選定洨河邊一片密實的粗砂層作為大石橋的天然地基,上面覆壓五層石料,砌成橋台,拱石就砌在橋台上面。根據現代驗算,密實粗砂層每平方厘米能夠承受四·五到六·六公斤的壓力,而趙州橋對地面的壓力是每平方厘米五到六公斤。因為大橋建築在堅實可靠的基礎上,盡管地基很淺,構造也很簡單,仍然能夠承受住大橋載荷。據測量,自建橋到現在,大橋橋基僅下沉了五厘米。這說明橋址選擇是非常符合科學原理!其次,安濟橋砌置方法新穎,施工、修理方便,就地取才。 第三,趙州橋結構緊湊,措施周密。為了加強各道拱券間的橫向聯系,防止兩側拱石向外傾倒,李春採用了多種措施,使整個大橋成為一個牢固的整體,充分表現了古代橋工的無窮智慧。
大橋建成後,舟楫在下面航行,人馬車輿在上面通過,大大便利了交通運輸和人民生活。在漫長的歲月中,經歷了風雨洪水的侵蝕、八級以上強烈地震的襲擊以及一千三百多年使用的考驗,到現在仍安然無恙,巍然模跨在洨河上。
可以說, 安濟橋也是一件完美的藝術精品。整個大橋形式協調,雄偉狀麗,奇巧多姿,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橋的望柱、欄板上的圖案,雕刻細膩,刀法蒼勁有力,布局靈活多變,龍騰獸躍,欲飛若動,形象逼真,堪稱隋唐時期雕刻藝術的佳作。
安濟橋在中國橋梁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它證明了大跨度石拱橋在技術上的可能性。它的"敞肩"型式為以後的橋梁建設開創了新的風格。直到安濟橋建成一百多年以後,唐朝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中書令張嘉貞在《安濟橋銘》中和簡略提到:"趙州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我們才得以知道,安濟橋是普通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我們已無法查考李春的生平。但是,象李春這樣傑出的建築家對我國橋梁工程技術的巨大貢獻將永載祖國的史冊。
④ 歷史人物故事至少一篇
1、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陳蕃願掃除天下
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與眾不同。
3、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呢!」
4、宗愨(què)乘風破浪
宗愨,字元干,是南陽涅陽人。他的叔父宗炳,學問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後志向是什麼?他回答:「希望駕著大風刮散綿延萬里的巨浪。」(宗炳說:「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貴,也必然會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婚,結婚的當晚就遭到強盜打劫。當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鬥,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宗炳因為學問高,大家都喜歡跟著他讀儒家經典。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因此不被同鄉稱贊。
5、祖逖聞雞起舞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6、畫家趙廣不屈
趙廣是合肥人,本來是李伯時家裡的書童。李伯時作畫的時候就侍奉在左右,時間長了就擅長畫畫了,尤其擅長畫馬,幾乎和李伯時所作的一樣。建炎年間,他落在金兵手裡。金兵聽說他擅長畫畫,就讓他畫擄來的婦人。趙廣毅然推辭作畫,金兵用刀子威脅,沒得逞,就將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趙廣其實是用左手作畫的。局勢平定以後,趙廣只畫觀音大士。又過了幾年,趙廣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識分子所藏的李伯時的觀音畫,大多是趙廣的手筆。
7、蘇武牧羊北海上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於。單於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卧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天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
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陳勝年輕時,曾經被僱傭給人耕田種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來,走到田壟上,煩惱忿恨了許久,對夥伴們說:「要是誰將來富貴了,彼此都不要忘掉。」夥伴們笑著應聲問道:「你是被僱傭來耕田的,哪裡來的富貴呢?」陳勝嘆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鵝的志向呢?」
9、項羽志大才疏
項籍年少時,讀書沒有成就,就離開讀書去練劍,又無所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說:「讀書,只能夠讓人記住姓名而已。學劍,又只可以戰勝一個人,不值得學。要學就要學能戰勝千萬人的知識。」於是項梁開始教項籍學習兵法,項籍很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
10、孔門師徒各言志
顏淵、子路侍奉在孔子身邊。孔子對他們說:「何不各自說你們的志向呢?」子路說:「希望可以把車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這些東西都破舊了也沒有什麼遺憾。」顏淵說:「希望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對孔子說:「願意聽您的志向。」孔子說:「(希望我)能讓老人過得安適,能讓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讓年輕的人懷念。」
11、顧炎武手不釋卷
凡是顧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馬、騾子載著書跟隨自己。到了險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處的詳細情況,有時發現所到之處的情況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開書本核對校正它。有時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來考察,就在馬背上默默地誦讀各種古代經典著作的註解疏證;偶爾有什麼遺忘了,就到客店中打開書仔細認真地復習。
12、歐陽詢揣摩古碑
歐陽詢曾經在趕路的途中,見到一塊古碑,是晉代書法家索靖寫的。他駐馬觀碑,許久才離開。可是沒走多遠,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馬佇立著,仔細觀賞。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鋪在地上,坐下來細心揣摩。又看了許久,他還捨不得離開。於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這樣一連三天,他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13、文徵明習字
文徵明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滿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寫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14、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從此以後就地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王冕)於是學成了博學多能的儒生。
15、孫權喻呂蒙讀書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借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哪裡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獲。」於是呂蒙開始學習。到等魯肅經過尋陽時,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幹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別眼相看。大哥為什麼這么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別。
16、陸游築書巢
我的屋子裡,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抬頭低頭,四周環顧,沒有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而刮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像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於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說的鳥窩嗎?」於是邀請客人走近看。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已進屋的,也不能出來,於是(客人)也大笑著說:「確實啊,這像鳥窩。」
17、董遇談「三餘」勤讀
有個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卻說:「必須在這之前先讀百遍。」意思是:「讀書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顯現出來了。」求教的人說:「苦於沒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有人問「三餘」的意思,董遇說:「冬天是一年的農余時間(可以讀書),夜晚是白天的多餘時間(可以讀書),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餘。」
18、智永與「退筆冢」
智永住在吳興永欣寺,多年學習書法,以後有十瓮(缸)寫壞的毛筆頭,每瓮都有幾擔(那麼重)。來求取墨跡並請寫匾額的人多得像鬧市,居住的地方的門檻因此被踏出窟窿,於是就用鐵皮包裹門檻,人們稱之為「鐵門檻」。後把筆頭埋了,稱之為「退筆冢」。
19、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很勤學,但沒有蠟燭,鄰居有蠟燭卻照不到(他的房間)。匡衡於是就在牆上打了一個洞用來引進燭光,用書映著光來讀書。當地有一大戶人家叫文不識,家裡十分富有,書又很多,匡衡就給他家作僱工,辛苦勞動而不要求報酬,主人感到奇怪,就問匡衡,匡衡回答說:「希望可以讀遍主人的書。」主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匡衡)終於成了大學問家。
20、張溥與「七錄齋」
張溥小時侯喜歡學習,所讀的書必定親手抄,抄完了,朗誦一遍,就(把所抄的)燒掉;再抄,象這樣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繭。冬天皮膚因受凍而開裂,每天用熱水浸好幾次。後來命名讀書的書房叫「七錄」…… 張溥作詩和寫文章非常快。各方來索取的,(張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揮筆,馬上就完成,因為這樣所以(張溥)的名聲在當時很高。
21、晉平公炳燭而學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七十歲了,想學習(音樂),恐怕已經晚了。」師曠說:「為什麼不點燃蠟燭學呢?」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卻戲弄他的君王的呢?」師曠說:「盲眼的我怎麼敢戲弄大王呢?我聽說,年輕時喜歡學習,好像初升太陽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日中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點燃蠟燭的光亮。(擁有)蠟燭的光亮,與摸黑走路比,哪一個更好呢?」平公說:「說得好啊!」
22、高鳳專心致志
高鳳,字文通,家裡把種田作為職業。妻子曾到田地(勞作),在庭院里曬麥,讓高鳳看守著雞。正值天下著暴雨,高鳳拿著竹竿誦讀經書,沒有發覺雨後地上的積水使麥子流走了。妻子回來感到驚訝詢問,高鳳才醒悟過來。
23、葉廷圭與《海錄》
我年輕時非常喜歡學習,四十多年,不曾放開書卷,拿著它吃東西嘴裡覺得香甜,疲倦時用它當枕頭。士大夫家有與眾不同的書,借來的沒有不讀的,讀的沒有讀完全篇不會終止。常常遺憾沒有錢財,不能全部抄寫。在那麼多書里,分出幾十大冊,選擇其中有用的親手抄下來,取名為《海錄》。
24、為人大須學問
唐太宗對房玄齡說:「做人非常需要學習與求問。我過去因為許多凶敵沒有平定,東征西討,親自參與軍事,沒有空暇讀書。近來,到處安靜(沒有紛亂),人在殿堂,不能親自拿著書卷,(就)命令別人讀給我聽。做國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書里。古人說:'不學習,一無所知,處理事情只有煩惱。』不只是說說,回想年輕時的處事行為,很是覺得不對。」
25、任末好學勤記
任末十四歲,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背著書箱不怕路途遙遠,危險困阻。常常說:「人如果不學習,那麼憑什麼成功呢。」有時靠在林木下,編白茅為小草屋,削荊條製成筆,刻劃樹汁作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讀書,昏暗(的話)就綁麻蒿來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寫在他的衣服上,來記住這件事。一同求學的人十分喜歡他的勤學,便用干凈的衣服交換他的臟衣服。(他)不是聖人的話不看。快死時告誡說:「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像活著;不學的人,即便是活著,只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
26、王充市肆博覽
王充少年時死了父親,家鄉人都說他對母親很孝敬。後來到了京城,在太學學習從業的本領,拜扶風班彪為師。王充愛好廣泛,瀏覽而不拘泥於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街上的書店,看人家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背誦,於是(他)廣泛地弄通了眾多流派的學說。後來回到家鄉,退居在家教書。
27、歐陽修「三上」作文
錢惟演(錢思公)雖然生長在富貴之家,卻沒有什麼嗜好。在西京洛陽的時候,曾經對僚屬說:平生唯獨愛好讀書,坐著讀經書、史書,睡者則讀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種雜記,入廁的時候則讀小令。所以從未把書放下片刻。謝絳(謝希深)曾經說:「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時候,他每次入廁一定帶上書,古書之聲,清脆響亮,遠近都能聽見,好學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對謝絳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好好構思啊。」
28、林逋論學問
求學的人提問,不光要聽師長的論說,還一定要了解他們治學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還要實踐師長所教誨的事。這其中,既能向師長請教、又能跟朋友探討,是求學的人最實在的事情。這是因為學習是為了學習做人的道理,提問是為了弄清學習中的疑難。作為一個人不能不學習,學習就當然不能不提問。
29、歐陽修誨學
(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製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恆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墨製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30、王安石傷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把他的父親當作賓客一樣招待,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已經)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⑤ 有名的歷史人物的故事
1、箭術無雙
史書記載,李世民年輕時力大無比,隨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張兩米長的巨闕天弓。
李世民有次與敵對戰前,僅率領一名騎兵一起充當偵查工作。途經一處草原高地,因為太累與士兵一起睡著,被敵人發現,本來意欲圍殺李世民。此時突然有一條蛇追老鼠,奔到騎兵臉上,驚醒騎兵,才發現身邊都是敵人,於是李世民與騎兵上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開弓,百發百中,終於逃出追擊。
虎牢關之戰時,李世民對尉遲恭說:「我拿著弓箭,你手持馬槊相隨,即使有百萬大軍又奈我如何!」足見他對自己箭術的自信。
李世民繼位前曾任天策上將,設天策府。李世民繼位後在苑囿內狩獵,有一群野豬奔了出來。李世民四箭射殺了四隻,但還是有一頭雄壯的公野豬沖到近前。吏部尚書唐儉慌忙下馬,與之搏鬥。
李世民拔劍砍死野豬,笑著對唐儉說,「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耶?何懼之甚!」原來唐儉曾任天策府長史。唐儉當即回答道:「漢祖以馬上得之,不以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豈復逞雄心於一獸!」李世民覺得唐儉說得有理,於是停止了狩獵。
⑥ 巴厘島的故事的劇情簡介
風流成性的鄭在民是某財團董事長的二公子,在父親的蔭庇下過著逍遙的日子。在民因公要去印尼的分公司,其未婚妻崔英珠為見初戀男友仁雨也要前往。英珠到達印尼,仁雨帶她前往巴厘島游覽,卻恰好在此遇上在民。英珠慌稱仁雨是其大學學長,但二人的表情讓在民心中疑惑。在民打電話回去調查,得知了二人的關系,表面上卻不動聲色。在民、英珠和仁雨三人同往巴厘島游覽,李秀貞是他們此次行程的導游。
漂亮的秀貞出身貧窮,與經常闖禍的哥哥相依為命。家境的貧寒讓她渴望變成有錢人,當她得知這里有賺錢的機會,於是隻身來到巴厘島。旅途中,兩個男人暗暗較勁,全無心思欣賞巴厘島的美景。而秀貞亦為自己的坎坷經歷嘆息。秀貞的老闆捲款潛逃,秀貞因此返回漢城,借住在朋友家。走投無路的秀貞只好找在巴厘島認識的在民,希望能得到一份工作,卻在公司先見到了仁雨,原來仁雨已被在民的哥哥調回漢城。
英珠覺得自己與在民之間並沒有愛,於是提出解除婚約。在民欣然接受了她的決定,反令英珠感到意外。原來此時的在民已對秀貞產生莫名好感。解除婚約後的英珠決定重回仁雨的懷抱,但仁雨卻覺得英珠並不是真正愛自己。經過幾番接觸,仁雨與秀貞漸生情愫。在民的母親派人拍到英珠與仁雨親密的照片,以此威脅英珠履行與在民的婚約,英珠只得答應。英珠突然又決定結婚令在民感到疑惑,不知道她心底在想什麼。花花公子在民遇到秀貞後才體會到什麼是愛情,他愛著秀貞,但迫於家庭的壓力卻不得不與英珠步入結婚禮堂。而看到秀貞與仁雨兩人曖昧的關系也令在民醋意大發。
四個年輕人的故事在巴厘島開始,最終又在巴厘島結束,然而故事的結局卻令人頗感意外。
⑦ 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及其事跡
1、秦始皇嬴政
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等。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後回到秦國。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親政。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2、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
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
3、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獲封魏公,建立魏公國,定都河北鄴城,而後進爵魏王。去世後,其子曹丕稱帝,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4、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對外,漢武帝采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辟西南夷。
此外,還有創設年號、頒布太初歷等舉措。但他崇信方術、自奉奢侈,兼以窮兵黷武,引發統治危機,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後因對外擴張受挫而頒《輪台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
5、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開皇元年(581年)至仁壽四年(604年)在位。鮮卑小字那羅延,鮮卑姓氏普六茹,楊堅掌權後恢復楊氏。
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封為隨國公,楊堅承襲父爵。北周宣帝繼位,以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隋文帝即位後,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適合於南北統一後的中國。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
開皇九年(589年),派晉王楊廣南下平陳,統一南北。隋文帝對周邊各族,採取了軍事上的防禦和政治上的招撫政策,有效地處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聖人可汗」。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間,銳意改革、政績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漸多疑,殺害功臣,並且聽信文獻皇後之言,廢黜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仁壽四年(604年)在仁壽宮離奇去世。終年六十四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⑧ 十個歷史人物事跡
1、秦始皇嬴政
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等。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後回到秦國。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親政。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2、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
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
3、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獲封魏公,建立魏公國,定都河北鄴城,而後進爵魏王。去世後,其子曹丕稱帝,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4、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對外,漢武帝采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辟西南夷。
此外,還有創設年號、頒布太初歷等舉措。但他崇信方術、自奉奢侈,兼以窮兵黷武,引發統治危機,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後因對外擴張受挫而頒《輪台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
5、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開皇元年(581年)至仁壽四年(604年)在位。鮮卑小字那羅延,鮮卑姓氏普六茹,楊堅掌權後恢復楊氏。
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封為隨國公,楊堅承襲父爵。北周宣帝繼位,以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隋文帝即位後,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適合於南北統一後的中國。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
開皇九年(589年),派晉王楊廣南下平陳,統一南北。隋文帝對周邊各族,採取了軍事上的防禦和政治上的招撫政策,有效地處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聖人可汗」。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間,銳意改革、政績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漸多疑,殺害功臣,並且聽信文獻皇後之言,廢黜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仁壽四年(604年)在仁壽宮離奇去世。終年六十四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6、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後竇氏。
生於武功別館(今陝西武功縣),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封為敦煌郡公,善於用兵。進入長安後,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封為秦國公。唐朝建立後,官至天策上將、司徒,封為秦王。
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設立文學館,籠絡人才。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兒子,冊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退位後,正式即位,年號貞觀。
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愛好文學與書法,有詩作與墨寶傳世。
7、魏徵
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下曲陽縣(今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群書治要》總編、《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8、成吉思汗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後,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開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
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寶慶三年(1227年),興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追尊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後,追謚聖武皇帝。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追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
9、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漢族。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為元璋。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劉德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 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至
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又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傳位其孫朱允炆。
10、康熙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標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