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小里小氣的歷史人物

小里小氣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1 05:07:32

㈠ 中國古代史上最小氣的人有哪些

一是曹洪。三國時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數次捨命救過曹操,隨曹操南征北戰,屢屢征伐有功,被拜為都護將軍。曹丕稱帝後,任曹洪為衛將軍,再升驃騎將軍,封野王侯,後再轉封都陽侯。曹操任司空時,親自帶頭將每次月調儲在縣,曹洪所儲之款連曹操也自認不及。《魏略》中記載,曹洪斂財有術,是曹操手下諸人中的第一巨富。曹洪卻吝嗇刻薄,為此差點丟了小命。
二是王戎。在著名的《世說新語》中,有專門的一個章節,是寫「儉嗇」的。《世說新語》「儉嗇」中說,「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更責之」。就是王戎說生性吝嗇,他的一個侄子結婚,作為伯父的王戎當然要隨個份子:「送他一件單衣」。但是,過後王戎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裡給要了回來。就連對自己的女兒,王戎也沒有大方到哪裡去。「王戎女適裴頠,貸錢數萬」,就是說王戎的女兒嫁給了裴家的公子,又從老爹這里借了好幾萬的錢。「女歸,戎色不悅」,女兒回娘家的時候,忘了歸還老爹的那幾萬錢,結果惹得自己的親爹很不悅。「女遽還錢」,就是說王戎的女兒趕緊將錢還上,這種情況下,王戎「乃釋然」。
三是周札。東晉年間,右將軍周札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職。周氏勢力的發展,遭到權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於是,王敦悄悄聯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討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已是兵臨城下,倉促間准備率領幾百名部下出城迎敵。在周札的庫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勸他趕緊拿出來裝備士兵,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然捨不得,遂將劣質兵器分發給士兵。見周札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依然如此吝嗇,士卒也沒有為他賣命的決心,結果在敵軍的沖擊下潰不成軍,周札遂被殺。這個因吝嗇而送命的周札,其父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曾斬蛟伏虎的周處,他是周處的第三個兒子。
四是蕭紀。南北朝時的武陵王蕭紀,是梁武帝的第八子,少得父寵,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按說不應該把錢財當作一回事,可他偏偏極其吝嗇,每一個小錢他都要算計。蕭紀頗有武略,南開寧州、越雋,西通資陵、吐谷渾,內勸農桑,外通商賈,財用豐饒,器甲殷積,本可以成其霸業,但就因為這個吝嗇的小毛病,卻最後使他「出師未捷身先死」。
史載,蕭紀曾率軍攻打江陵,他熔金成餅,100個金餅一籃,裝了100多籃,高高掛起,而銀子則是金子的五六倍之多,還有各種綾羅綢緞,不計其數,以此激勵將士英勇殺敵,但這位吝嗇鬼只不過是讓大家飽飽眼福而已,每戰結束從不論功行賞。軍心大亂,**者十之八九,在很短的時間內兩岸十四城俱降,蕭紀兵敗如山倒,自己也在亂軍中死於非命。
五是元宗逵。明·謝肇淛《五雜俎》記載:唐朝時有個元宗逵,官為果州司馬。他家有個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說:「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聽使喚有年頭了,應該為她找一口棺材入殮出殯。我初來乍到,家裡窮得很,買不起新棺材,只要買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說是我家要買,就說是你們家要買就行了。」管家出門把元宗逵的這番話說給大家聽,一州人都在笑話這位司馬太小氣,都把他的這番話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
六是鄭仁凱。《朝野僉載》記載:仁凱為密州刺史,有小奴告以履穿。凱曰:「阿翁為汝經營鞋。」有頃,門夫著新鞋者至,凱廳前樹上有鴷(啄木鳥)窠,遺門夫上樹取其子。門夫脫鞋而緣之,凱令奴著鞋而去。門夫竟至徒跣。凱有德色。這個身為密州刺史的鄭仁凱真是惜錢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個小廝,央求他給買一雙鞋,鄭仁凱說:「這事好辦,我為你找一雙鞋來。」不一會,門夫穿著鞋進來,鄭仁凱故意支使門夫爬到樹上掏鳥窩。門夫脫了鞋爬上樹,鄭仁凱就偷偷讓小廝把門夫的鞋穿走。等到門夫下樹,遍尋鞋子無著,只得打赤腳走了。鄭仁凱竟然為此非常得意。
七是韋庄。五代時期的大詞人韋庄,名滿天下。而他的吝嗇,也與他的詞一樣著名。韋庄每次做飯,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飯燒的柴,也要事先稱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會知曉。韋庄有個兒子,八歲時夭折了,入葬時,妻子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卻被韋庄剝了下來,只是以孩子原來睡的舊草席包裹著埋了。而且掩埋之後,韋庄還把草席帶了回來……
八是張允。五代的後漢時期,吏部侍郎張允也以吝嗇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張允也不會多給她一文錢。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錢用,就把各種鑰匙都別在腰間,走起路來叮叮當當亂響,乍一聽像是個身上掛了很多耳環首飾的女人。郭威兵變後,張允躲到一個破廟里勉強逃了性命,可是卻讓兵丁把他的鑰匙一股腦全給搶了去,等他回到家裡一看,早已被搶劫一空,張允心如刀絞,哇地一聲,鮮血狂噴,不到半日,竟一命歸陰。
九是李越。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記載:李越歸明人,作蔡州上蔡縣令。李越性情很是小氣,處事多讓人不好理解。他們家一年到頭很少吃肉,每到臘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時候,就派采購人員到肉行里借熟肉一斤回來放在盆中,再用幾個碟子盛錢數文,就這樣來祭祀祖先。並禱告說:「酒是我用作官的錢買來的,清醇可愛;肉是我從肉行里借來的,新香可吃;因為事忙沒來得及買果子,就用錢權當果子吧。」等祭祀完畢,就拿著肉招呼采購人員說:「快還到肉行里去吧。」人們都笑話他太吝嗇了。
十是湯斌。清代康熙年間,江寧巡撫湯斌被尊為「理學名臣」,是當時程朱學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湯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礪名節,其為人之吝嗇十分出名。據有關文獻記載,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查看家中賬本,發現上面開了一隻雞蛋,頓時大怒:「我來到蘇州還從來沒有吃過雞蛋,到底是誰買的?」下人答說是公子。他便把兒子招來,罰跪在庭下,數落道:「你以為蘇州的雞蛋與河南是一樣的價錢?你想吃雞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㈡ 歷史上或小說中有沒有什麼小肚雞腸的人物,很小氣,很吝嗇,什麼都記得的那種。

歷史上那些小肚雞腸的人物也會讓人記住,只不過是臭名而已。會忘記的只有那些不出名的人。沒有智慧,沒有勇氣。沒有個人特點。

㈢ 歷史上的哪些壞人,在我們小的時候是令人崇拜的人物

「少年不識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李鴻章在教科書中是一個非常消極的人。他簽署了很多羞辱和羞辱國家的條約,他是個叛徒。但是當我們長大後,當我們能把它帶進那個時代去看李鴻章,時,我們會發現李鴻章並不可惡。他做了很多壞事,但也做了很多好事。出於無奈,他簽署了這么多賣國條約。

《憫農》的作者李紳,寫道:「除草的日子是中午,汗水把草滴進了土壤。誰知道中餐硬?」這種同情農民,號召大家愛惜糧食的詩句,也讓人覺得李紳是一個善良有同情心的人。他當官之後,也會是一個勤勞節儉愛國的好官,但現實完全不同。

李紳是一名貪官。他生活奢侈。因為他愛吃雞舌頭,所以他吃一個菜會殺300隻雞。他的生活很奢侈,但光靠工資是維持不了他奢侈的生活的。因此,李紳把大部分錢花在了捕魚和腐敗上。

其次,李紳仍然是一個暴君。在仕途上,他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崔巡官,是一個學者,他和他的家人來看李紳。然而,由於崔巡官的僕人和一個普通人之間的戰斗,李紳處死了他的僕人和普通人,並判處崔巡官流放和打20大棒。李紳的殘暴行為也讓當地人民痛苦不堪,許多人為了躲避災難而逃離了他們在河對岸的家園。

㈣ 歷史上小氣人物有哪些

嚴堅生
在《儒林外史》里非常有名的吝嗇鬼
比如夏洛克,葛朗台

歷史人物小故事(最短)

1、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2、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3、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4、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5、呂氏春秋:呂不韋把這部書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經典。當時呂氏把這書在秦國首都咸陽公布:懸了賞格,說有人能在書中增加一字或減少一字者,就賞賜千金。

㈥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吝嗇鬼 最小氣的古人是誰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歷史上,曾有過不少富而且貴的吝嗇之徒,好多還是身居要職的官場之人。
一是曹洪。三國時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數次捨命救過曹操,隨曹操南征北戰,屢屢征伐有功,被拜為都護將軍。曹丕稱帝後,任曹洪為衛將軍,再升驃騎將軍,封野王侯,後再轉封都陽侯。曹操任司空時,親自帶頭將每次月調儲在縣,曹洪所儲之款連曹操也自認不及。《魏略》中記載,曹洪斂財有術,是曹操手下諸人中的第一巨富。曹洪卻吝嗇刻薄,為此差點丟了小命。
事情是這樣的:魏文帝曹丕還在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絹。曹洪覺得肉痛,百般托詞不願意借,結果惹惱了曹丕。一直懷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後,找了個由頭把這位堂叔下到獄中,准備處死他。後來幸得卞太後求情,曹洪才免於一死,但被施以削官職、減爵位之處罰。
二是王戎。在著名的《世說新語》中,有專門的一個章節,是寫「儉嗇」的,一共有九個故事。其中的四個,是有關官至司徒的大名士王戎的。
《世說新語》「儉嗇」中說,「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更責之」。就是王戎說生性吝嗇,他的一個侄子結婚,作為伯父的王戎當然要隨個份子:「送他一件單衣」。但是,過後王戎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裡給要了回來。
就連對自己的女兒,王戎也沒有大方到哪裡去。「王戎女適裴頠,貸錢數萬」,就是說王戎的女兒嫁給了裴家的公子,又從老爹這里借了好幾萬的錢。「女歸,戎色不悅」,女兒回娘家的時候,忘了歸還老爹的那幾萬錢,結果惹得自己的親爹很不悅。「女遽還錢」,就是說王戎的女兒趕緊將錢還上,這種情況下,王戎「乃釋然」。
王戎十分富有,《世說新語》上說他,「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但吝嗇成性的他對日常消費卻沒有任何興趣,一心想讓蛋生蛋,錢生錢,在個人理財方面雄霸天下。可就是一根小小的牙簽還要自己親手做,為的是省這幾個銅板錢。家裡種出了上好的李子,他便高價出售,但因為害怕別人用他的李子做種子栽培出好李子,就事先把李子裡面的核給拿掉了。王戎每夜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算計」。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世俗之心如此之盛的傢伙,卻給我們貢獻了很浪漫的成語「卿卿我我」。王戎之妻常以「卿」稱呼王戎。王戎說:「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其妻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只好聽之任之(據世說新語·惑溺第三十五)。成語「卿卿我我」即出於此典。
三是周札。東晉年間,右將軍周札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職。周氏勢力的發展,遭到權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於是,王敦悄悄聯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討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已是兵臨城下,倉促間准備率領幾百名部下出城迎敵。
在周札的庫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勸他趕緊拿出來裝備士兵,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然捨不得,遂將劣質兵器分發給士兵。見周札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依然如此吝嗇,士卒也沒有為他賣命的決心,結果在敵軍的沖擊下潰不成軍,周札遂被殺。
這個因吝嗇而送命的周札,其父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曾斬蛟伏虎的周處,他是周處的第三個兒子。
四是蕭紀。南北朝時的武陵王蕭紀,是梁武帝的第八子,少得父寵,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按說不應該把錢財當作一回事,可他偏偏極其吝嗇,每一個小錢他都要算計。
蕭紀頗有武略,南開寧州、越雋,西通資陵、吐谷渾,內勸農桑,外通商賈,財用豐饒,器甲殷積,本可以成其霸業,但就因為這個吝嗇的小毛病,卻最後使他「出師未捷身先死」。
史載,蕭紀曾率軍攻打江陵,他熔金成餅,100個金餅一籃,裝了100多籃,高高掛起,而銀子則是金子的五六倍之多,還有各種綾羅綢緞,不計其數,以此激勵將士英勇殺敵,但這位吝嗇鬼只不過是讓大家飽飽眼福而已,每戰結束從不論功行賞。軍心大亂,叛逃者十之八九,在很短的時間內兩岸十四城俱降,蕭紀兵敗如山倒,自己也在亂軍中死於非命。
五是元宗逵。明·謝肇淛《五雜俎》記載:唐朝時有個元宗逵,官為果州司馬。他家有個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說:「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聽使喚有年頭了,應該為她找一口棺材入殮出殯。我初來乍到,家裡窮得很,買不起新棺材,只要買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說是我家要買,就說是你們家要買就行了。」管家出門把元宗逵的這番話說給大家聽,一州人都在笑話這位司馬太小氣,都把他的這番話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
《大唐新語》對此事也有記載:唐元宗逵為果州司馬,有婢死,處分直典雲:「逵家老婢死,驅使來久,為覓一棺木殯之。逵初到家貧,不能買得新者,但得一經用者,充事即得。亦不須道逵買,雲君家自有須。」直典出門說之,一州以為口實。
六是鄭仁凱。《朝野僉載》記載:仁凱為密州刺史,有小奴告以履穿。凱曰:「阿翁為汝經營鞋。」有頃,門夫著新鞋者至,凱廳前樹上有鴷(啄木鳥)窠,遺門夫上樹取其子。門夫脫鞋而緣之,凱令奴著鞋而去。門夫竟至徒跣。凱有德色。
這個身為密州刺史的鄭仁凱真是惜錢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個小廝,央求他給買一雙鞋,鄭仁凱說:「這事好辦,我為你找一雙鞋來。」不一會,門夫穿著鞋進來,鄭仁凱故意支使門夫爬到樹上掏鳥窩。門夫脫了鞋爬上樹,鄭仁凱就偷偷讓小廝把門夫的鞋穿走。等到門夫下樹,遍尋鞋子無著,只得打赤腳走了。鄭仁凱竟然為此非常得意。
七是韋庄。五代時期的大詞人韋庄,名滿天下。而他的吝嗇,也與他的詞一樣著名。韋庄每次做飯,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飯燒的柴,也要事先稱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會知曉。韋庄有個兒子,八歲時夭折了,入葬時,妻子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卻被韋庄剝了下來,只是以孩子原來睡的舊草席包裹著埋了。而且掩埋之後,韋庄還把草席帶了回來……
八是張允。五代的後漢時期,吏部侍郎張允也以吝嗇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張允也不會多給她一文錢。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錢用,就把各種鑰匙都別在腰間,走起路來叮叮當當亂響,乍一聽像是個身上掛了很多耳環首飾的女人。郭威兵變後,張允躲到一個破廟里勉強逃了性命,可是卻讓兵丁把他的鑰匙一股腦全給搶了去,等他回到家裡一看,早已被搶劫一空,張允心如刀絞,哇地一聲,鮮血狂噴,不到半日,竟一命歸陰。
九是李越。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記載:李越歸明人,作蔡州上蔡縣令。李越性情很是小氣,處事多讓人不好理解。他們家一年到頭很少吃肉,每到臘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時候,就派采購人員到肉行里借熟肉一斤回來放在盆中,再用幾個碟子盛錢數文,就這樣來祭祀祖先。並禱告說:「酒是我用作官的錢買來的,清醇可愛;肉是我從肉行里借來的,新香可吃;因為事忙沒來得及買果子,就用錢權當果子吧。」等祭祀完畢,就拿著肉招呼采購人員說:「快還到肉行里去吧。」人們都笑話他太吝嗇了。
十是湯斌。清代康熙年間,江寧巡撫湯斌被尊為「理學名臣」,是當時程朱學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湯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礪名節,其為人之吝嗇十分出名。據有關文獻記載,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來潮,查看家中賬本,發現上面開了一隻雞蛋,頓時大怒:「我來到蘇州還從來沒有吃過雞蛋,到底是誰買的?」下人答說是公子。他便把兒子招來,罰跪在庭下,數落道:「你以為蘇州的雞蛋與河南是一樣的價錢?你想吃雞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㈦ 歷史上有哪些氣量小的人物

周瑜為人謙恭有禮,孫權雖然視周瑜為兄長,但是周瑜從來都不會居功自傲,對孫回權敬慎服答事,完全按照君臣之禮來對待,對孫家極為忠心。周瑜為人也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孫策與周瑜為孫郎與周郎。
陳壽在《三國志》中贊揚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周瑜年少而有才學,高挑有姿容。為人心胸開闊,以謙服人,吳軍中眾人皆與他為友。唯程普因為較其年長卻位居其下,心中不服,於是數次侮辱周瑜,然而周瑜每次容忍,程普自此對周瑜改觀,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譯文:與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沉醉了。)據《三國志》記載,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周瑜同程普、黃蓋等人齊心協力,最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贊美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抄至佚名作者。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㈧ 在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吝嗇鬼」都有哪些人物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歷史上,曾有過不少富而且貴的吝嗇之徒,好多還是身居要職的官場之人。


五是元宗逵。唐朝時有個元宗逵,官為果州司馬。他家有個婢女死了,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說:“我家的老婢女死了,她在我家聽使喚有年頭了,應該為她找一口棺材入殮出殯。我初來乍到,家裡窮得很,買不起新棺材,只要買到能用的就行。你也不必說是我家要買,就說是你們家要買就行了。”管家出門把元宗逵的這番話說給大家聽,一州人都在笑話這位司馬太小氣,都把他的這番話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

㈨ 文學史上著名的吝嗇人物有那些

四大吝嗇鬼

世界文學領域有四大吝嗇鬼:

I sh' Shashibia beelxea d Healuek,
一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

Er sh' Moli'ai beelxea d Abagong,
二是內莫里哀筆下的阿巴貢容,

San sh' Barzhak beelxea d Gelangtai,
三是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

Seer sh' Guogli beelxea d Poliouxijin.
四是果戈理筆下的潑留希金。

世界四大吝嗇鬼的出處——
1.夏洛克 (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喜劇《威尼斯商人》)
2.阿巴貢 (法國劇作家 莫里哀 喜劇《慳吝人》, 或譯名為《吝嗇鬼》、《慳吝鬼》)
3.葛朗台 (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長篇小說《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台》)
4.潑留希金 (俄國作家 果戈里 長篇小說《死魂靈》)

㈩ 歷史人物的小故事(300字左右)

1、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

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陳蕃願掃除天下

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

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與眾不同。

3、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

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呢!」

4、宗愨乘風破浪

宗愨,字元干,是南陽涅陽人。他的叔父宗炳,學問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愨小的時候,宗炳問他長大後志向是什麼?他回答:「希望駕著大風刮散綿延萬里的巨浪。」(宗炳說:「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貴,也必然會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愨的哥哥宗泌結婚,結婚的當晚就遭到強盜打劫。

當時宗愨才14歲,卻挺身而出與強盜打鬥,把十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根本進不了正屋。當時天下太平,有點名望的人都認為習文考取功名是正業。宗炳因為學問高,大家都喜歡跟著他讀儒家經典。而宗愨因為任性而且愛好武藝,因此不被同鄉稱贊。

5、祖逖聞雞起舞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

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閱讀全文

與小里小氣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