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用一段話形容山西歷史名人

用一段話形容山西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1 04:06:25

『壹』 山西的古代名人

山西省古代著名人物:
史前:蒲伊(堯師)、堯、舜、禹
先秦:箕子、傅說、叔虞、晉武公、荀息、重耳(晉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趙盾、董狐、程嬰、韓厥、魏絳(魏莊子)、師曠、羊舌肸、董安於、尹鐸、趙鞅、智伯、豫讓、趙毋恤、猗頓、屍佼、藺相如、荀況(荀子)、趙雍、李冰
漢魏:郅都、衛青、霍去病、霍光、班婕妤、溫序、郭泰、郭大、衛覬、王烈、關羽、張遼、賈逵、樂詳、王昶、王沈、裴秀、貂蟬、徐晃
兩晉十六國:賈充、孫楚、王渾、王濟、裴頠、賈南風、郭璞、鄧攸、溫嶠、魯勝、衛鑠(衛夫人)、孫盛、孫綽、郭澄之、慧遠、法顯、劉淵、劉聰、劉曜、石勒、石虎、慕容永、衛玠
南北朝:周續之、裴松之、王玄謨、裴駰、柳惲、裴子野、王僧辯、拓跋珪、拓跋燾、拓跋宏、王慧龍、王遵業、爾朱榮、賀拔岳、曇鸞、高歡、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讓之、唐邕、獨孤信
隋唐: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舉、裴蘊、裴寂、劉武周、王劭、裴矩、溫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績、尉遲恭、王方翼、王勃、窺基、裴行儉、薛仁貴、裴炎、武承嗣、狄仁傑、武則天、武三思、宋之問、薛稷、薛曜、薛訥、張守珪、王之渙、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維、王昌齡、薛嵩、王縉、盧綸、呂溫、柳宗元、白居易、白行簡、王播、王涯、裴度、張彥遠、呂洞賓、柳冕、溫庭筠、唐彥謙、司空圖、張果老,楊玉環
五代:李克用、朱全忠、郭威、李存孝、荊浩、郭崇韜、李存勖、安重誨、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劉知遠、劉崇、劉承鈞、李筠
宋遼:司馬光、王全斌、黨進、王溥、刑抱朴、楊業、劉繼元、呼延贊、畢士安、文彥博、郭若虛、楊延昭、楊文廣、高克明、狄青、孫復、劉羲叟、司馬池、司馬康、王居正、王詵、王彥、馬遠、蕭照、趙鼎、楊存中
金元:胥持國、郝天挺、胥鼎、高汝礪、楊雲翼、陳規、雷淵、孫威、宋德芳、劉祁、劉郁、元好問、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張德輝、陳賡、郝經、薛景石、許國禎、許扆、關漢卿、姚天福、孫拱、白樸、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劉致、喬吉、賈魯、呂思誠、薩都刺
明朝:高巍、侯琎、羅貫中、薛瑄、常倫、陳卿、喬宇、王瓊、李瀚、周鈇、任環、楊博、孔天胤、王崇古、張四維、王國光、褚鈇、王家屏、張養蒙、麻貴、張銓、曹於汴、張鳳翼、孫傳庭、韓爌、鮑承先、張慎言
清朝:白胤謙、賈漢復、程康莊、朱之俊、傅山、於成龍、於准、戴廷栻、閻若璩、吳雯、吳琠、張泰交、范鄗鼎、陳廷敬、田從典、李毓秀、裴幰度、劉璋、任舉、孫嘉淦、宋廷魁、徐昆、張佩芳、康基田、祁韻士、李鑾宣、張敦仁、曹順、栗毓美、祁貢、仝卜年、張穆、祁世長、楊尚文、徐繼畲、喬松年、范守義

『貳』 山西的歷史名人及貢獻

堯:堯中國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好國君。臨汾堯都區有始建於晉代的堯廟和唐代修建的堯陵。
重耳:春秋時晉國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中原霸業。
藺相如:今臨汾古縣藺相如人。戰國時趙國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董狐:春秋時晉國史官,一稱史狐。今翼城縣東50里的良狐村人。,開創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
紀信:趙城(今洪洞縣)人,秦末劉邦起義軍的將領。代劉邦捨身赴難,轉敗為勝。
衛子夫:河東平陽人(今山西臨汾)人。大司馬大將軍衛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是她的外甥。
衛青: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衛皇後之弟。衛青是抗擊匈奴的名將。
霍去病:,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衛青外甥,官至驃騎大將軍、封冠軍候,後任大司馬.
霍光:西漢政治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武帝的重要謀臣,任奉車都尉。
徐晃:平陽郡楊縣(今洪洞縣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
賈逵:河東襄陵(今襄汾縣)人,東漢、三國之際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忠於曹魏。沒有他就沒有曹魏。
賈充:西晉大臣,平陽襄陵(今襄汾)人。曹魏後期,任司馬氏屬下右長史,指使成濟殺魏帝曹髦,參與軍國機密。晉初歷任司空、侍中、尚書令、太尉等職。
賈南鳳:西晉惠帝皇後。平陽襄陵(今襄汾)人,賈充之女,性妒悍而多權詐。
法顯:平陽郡(今臨汾)人。原姓龔,是我國著名的旅行家、翻譯家,是第一位留學天竺的中國僧人。
柴紹:唐初將軍。臨汾人。李淵女平陽公主之夫。
朱好古:元代禽昌(今襄汾)人。為元代山西民間畫工領袖。
鄭光祖:元後期劇作家。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

『叄』 山西名人順口溜

順口溜:《山西自古有名人》

三皇五帝到如今,千古傳說都有根。專

炎帝故里在高平,屬城北莊裡有墳陵。

堯都生堯屬臨汾,堯陵堯廟連成群。

舜生永濟諸馮村,傳說歷山曾躬耕。

大禹治水救萬民,晉土陽城作都城。

上古帝王治天下,山西境內有四名。

晉國君主晉文公,春秋五霸享威名。

中華傳統清明節,綿山一游來歷清。

荀況出生安澤城,人定勝天思想新。

張儀出生在萬榮,以橫破縱秦相臣。

程嬰出生忻州城,趙氏孤兒救命人。

廉頗當屬太原人,大糧山上抗秦軍。

藺相如是柳林人,完壁歸趙傳美名。

漢將衛青生臨汾,抗擊匈奴大英雄。

(3)用一段話形容山西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順口溜在語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韻」。由於民謠非一般的口頭說話,因而同詩歌、曲藝和唱詞等一樣,或多或少要講究一點韻轍,這樣人們聽起來就悅耳和諧,念起來才順口易記。

如「50年代全民煉鋼,60年代全民度荒,70年代全民下鄉,80年代全民經商」每句最後一個字都是同一個韻母,是極標準的押韻形式,加上句式排列整齊,念起來覺得特別響亮動聽,如果換成無韻的同義手段表達相同意思。

『肆』 山西的歷史文化、名人

三晉帝王
春秋霸主晉文公、胡服騎射武靈王
簡襄功烈趙簡子、簡襄功烈趙襄子
鮮卑驕子拓跋宏、漢國皇帝劉淵
漢國皇帝劉聰、前趙皇帝劉曜
後趙皇帝石勒、後趙皇帝石虎
後唐太祖李克用、後唐庄宗李存勖
後唐明宗李嗣源、後晉高祖石敬瑭
後晉出帝石重貴、後漢高祖劉知遠
北漢皇帝劉崇、北漢末帝劉繼元

政治強人
前秦:趙衰、趙盾、祁奚
漢代:郅都、霍光、王允
常惠、爾朱榮
唐代:溫彥博、溫大雅、裴炎
楊國忠、狄仁傑、裴度
宋代:畢士安、文彥博、司馬光
明清:王瓊、王家屏、栗毓美
陳廷敬、徐繼畲、孫嘉淦、於成龍
近代:高君宇、閻錫山

文化名人
荀子、董狐
法顯、慧遠、曇鸞
王通、薛道衡、司空圖
王勃、王維、王之渙、王昌齡
王翰、盧綸、宋之問、溫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問
白樸、鄭光祖、羅貫中
傅 山、閻若璩、李殿林、劉大鵬
趙樹理、太原畫家

三晉良將
前秦:李牧
漢代:衛青、霍去病、關羽
北朝:獨孤信、斛律光、劉武周
唐代:尉遲恭、薛仁貴、張巡
宋代:李筠、王全斌、折從阮
呼延贊、楊家將、狄青
慕容延釗
清代:任舉、宋世傑
近代:姚以價、張培梅、傅作義

趙國美人
漢代:衛子夫、貂嬋
兩晉:賈南風、衛夫人、婁昭君
隋唐:獨孤後、王皇後、武則天
楊玉環、虢國夫人
宋代:李三娘、折太君
近代:石評梅

晉商名流
大同薛氏三兄弟、喬家大院的主人
開明富商渠本翹、由商而官展玉泉
獨辟蹊徑范世逵、鹽商祭酒楊繼美
崇尚仁德李明性、遠見卓識李宏齡
票號始祖雷履泰、雄才大略王海峰
金融大亨賈繼英、豪門國戚孔祥熙

『伍』 歷史上的山西名人

1、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回名將,早期答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2、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3、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4、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溫庭筠是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5、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即位時僅5歲,改年號為延興。

『陸』 用一段話來形容山西的名人

狄仁傑:判案如神,無一冤案。

狄仁傑到大理寺時,他的案卷已經非常多了。他夜以繼日地工作,批復所有的案件。經過一年的艱苦工作,他解決了所有積壓的案件。

在這些案件中,涉及的人數多達17000人,但事後沒有要求賠償,數量的數量,質量的好,當時作為一個故事。

(6)用一段話形容山西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狄仁傑一生做官,兩次做宰相。他一生清廉,奉命、剿匪、懲貪、肅貪,幫助武則天建立了繁榮的唐朝。

他為治理國家和許多地方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遭受了許多不幸。他多次遭到朝廷人員或同事別有用心的誣蔑和攻擊,甚至多次危及人身安全。但他為了大局的利益,敢於在朝廷上大刀闊刀,把自己的生死存亡置之度外。

狄仁傑年輕時曾參加科舉,並依照明朝和科舉制度在汴州被授予科舉。他在河南經閻立本推薦,被升為都城的統治者。義豐年間,狄仁傑被升為大利斯司誠。

Tiaolu元年(679),任命狄仁傑為朝廷的助手。他還被任命為查郎中主任和潮汕大夫。後來,他隨唐代高通到汾陽宮(今山西京樂),在朝廷當了官。

狄仁傑為人正直,受到唾罵。他把孝、忠、誠稱為義。狄仁傑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傑出政治家,在各個崗位上都十分關注民生,成績斐然。作為宰相,他輔佐了國家,糾正了武則天的許多劣跡。摘要狄仁傑在元朝的貞觀統治和武則天統治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柒』 請你用一段話來形容山西的名人吧。

盤點山西歷史名人,厲害
帝王篇:
堯——古代皇帝,山西平陽人
舜——古代皇帝,山西永濟人)
禹——古代皇帝,山西人,中國奴隸制的創始人)
武則天——唐朝政治家,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將相篇: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山西臨汾人
廉 頗——戰國時趙國將領,戰國四大名將
李 牧——戰國末趙國將領,山西忻州人。長於用兵,戰國四大名將
衛 青——西漢名將,山西平陽人,字仲卿
霍去病——西漢名將,山西平陽人,衛青之甥,官至驃騎大將軍、封冠軍候,後任大司馬
霍 光——西漢將領,政治家。字子孟,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
王 允——東漢末大臣。字子師,太原祁(今祁縣)人。
張 遼——三國名將,字文遠,三國時代雁門馬邑(今朔縣)人。
徐 晃——三國名將,山西洪洞人
呂 布——三國名將,山西忻州人,以勇武著稱,善弓箭,號為「飛將」。
關 羽——三國名將,山西運城人,被尊稱為「武聖」
尉遲恭——唐初大將。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
狄仁傑——唐朝名臣,山西太原人,字懷英
薛仁貴——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裴行儉——唐朝官吏,字守約,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
王 績——唐朝文學家。字元功,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呼延贊——北宋名將,並州太原人,是北宋有膽有勇,性格剛強的著名武將。
司馬光——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
狄 青——南宋名將,字漢臣。汾州西河(今汾陽縣)人。
徐繼祖——清代大臣,字松龕,代州五台(令五台縣)人,。
文人墨客:
荀 況——戰國後期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柳宗元——唐代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山西永濟人
白居易——唐朝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山西忻州人
王 勃——初唐詩人,唐朝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王 維——唐代詩人,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人,唐代著名田園派詩人、文人派畫家。
王昌齡——唐朝詩人,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王之渙——唐朝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宋之問——唐朝詩人。字延清,一字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人。
溫庭筠——晚唐著名詞人,字飛卿,本名岐,山西祁縣人,為唐代宰相溫彥博的六世裔孫。
關漢卿——元朝戲劇家。號已齋叟,「元曲四大家」之一
於成龍——清初大臣,字北溟,號於山,一代廉吏,汾州府永寧州(今離石縣)人
陳廷敬——清代大臣和著名學者,康熙帝師,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的總裁官,清代澤州(今晉城)人。
現當代名人:
徐向前——開國元勛,十大元帥之一,山西忻州人
華國鋒——山西交城人
石評梅——著名女作家,山西平定人,畢業於北京女高師。
劉胡蘭——愛國人士,山西文水人
傅作義——愛國人士,山西榮河人,是一位抗日名將、追求進步的國民黨
孔祥熙——國民黨著名將領,「四大家族」之一,山西太穀人,畢業於耶魯大學
閻錫山——近代山西軍閥、國民黨官僚。字百川,山西五台人山西
趙樹理——著名文學家,山西長治人,
郭蘭英——著名晉劇、歌劇表演藝術家,女高音歌唱家,山西平遙人
閻維文——著名歌唱家,山西太原人
譚 晶——著名青年歌唱家,山西臨汾人
阿 寶——著名民歌歌手,山西大同人
李彥宏——山西陽泉人,網路總裁,畢業於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

『捌』 你還知道哪些山西的名人請你模仿上面的形式寫出名字在試著用簡短的詞語概括出他們的歷史功績

仁傑的祖父名孝緒,貞觀時期任尚書左丞。父親名知遜曾任夔州長史。仁傑以明經科考及第,被任命為汴州判佐,受到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的賞識,提拔為並州都督府法曹參軍。高宗儀鳳元年(676),狄仁傑為大理丞,一年處理積案涉及1.7萬人。從此以斷案如神,摘奸除惡聞名朝野。仁傑剛正廉明,執法不阿,甚至敢於犯顏直諫。儀鳳元年(676)九月,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范懷義,因為誤砍太宗昭陵柏樹,高宗要治他們死罪。仁傑上奏,據法說理,終於使高宗赦免了二人的死罪。武則天垂拱二年(686),仁傑出任寧州(甘肅寧縣)刺史,他到任後,體察民情,撫和戎落,內外相安,很得當地吏民歡心,當地人民為贊頌他的德政,為他立碑銘記。直到他離任寧州,入朝為冬官(工部)侍郎之後,御使郭翰巡察隴右,寧州百姓仍「歌狄刺史者盈路」。郭翰將仁傑的政績奏上朝廷,還竭立推薦他升為文昌(尚書台)左丞。垂拱四年(688)六月,仁傑被特派為江南道巡撫大使,巡視吳、楚地方。他看到江南吏民迷信異常,修神祠辦祭祀成風,傷財害民十分嚴重。於是奏請廢毀,武則天核准後,焚毀神祠1700餘所,減輕了江南人民精神與財物兩方面的沉重負擔。
天授二年(691),武則天升狄仁傑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中書省)、鸞台(門下省)、平章事(宰相)。長壽元年(692)春天,酷吏來俊臣誣告宰相仁傑謀反,逮捕下獄。不久出獄,貶為彭澤令。萬歲通天元年(696)十月,契丹攻陷冀州(河北臨漳),河北震動,朝野驚慌。武則天起用仁傑為魏州刺史,防守北邊,抵禦契丹。他到任後,改變前任驅使百姓入城、繕修守備的作法,放農民全部歸田,百姓很高興。短時間內便調動起軍民守邊的積極性。契丹部聽說仁傑統兵前來,便引兵北退。魏州不戰自守,免於一場災難。因此,武則天提升他為幽州都督,賜給他紫袍、龜帶,並親筆在紫袍上寫了「敷政術、寧清勤、升顯位、厲相臣」十二個金字,以示表彰。次年十月,調仁傑回朝,初為鸞台侍郎,不久升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恢復了宰相職位。
狄仁傑知人善任,也常以舉賢為己任。他任宰相時,先後向武則天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等數十位唐代中興名臣。在他死後的神龍元年(705),張柬之趁武則天病重,擁戴唐中宗復位。所以歷代政治家、史學家稱他有再造唐室之功。

『玖』 山西著名的歷史人物

山西名人歷史名人
一、山西帝王列表
春秋霸主晉文公重耳
胡服騎射趙武靈王
簡襄功烈趙簡子
簡襄功烈趙襄子
鮮卑驕子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漢國皇帝劉淵
漢國皇帝劉聰
前趙皇帝劉曜
後趙皇帝石勒
後趙皇帝石虎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
後唐太祖李克用
後唐庄宗李存勖
後唐明宗李嗣源
後晉高祖石敬瑭
後晉出帝石重貴
後漢高祖劉知遠
北漢皇帝劉崇
北漢末帝劉繼元
二、各個時期的歷史名人

史前
(3人):堯、舜、禹
先秦
(27人):箕子、傅說、叔虞、晉武公、荀息、重耳(晉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趙盾、董狐、程嬰、韓厥、士丐、魏絳(魏莊子)、師曠、羊舌肸、董安於、尹鐸、趙鞅、智伯、豫讓、趙毋恤、猗頓、屍佼、藺相如、荀況(荀子)、趙雍、李冰
漢魏
(19人):郅都、衛青、霍去病、霍光、班婕妤、溫序、郭泰、郭大、衛覬、王烈、關羽、張遼、賈逵、毋丘儉、樂詳、王昶、王沈、裴秀、貂蟬(正史無記載) 、徐晃
兩晉十六國
(23人):賈充、孫楚、王渾、王濟、裴頠、賈南風、郭璞、鄧攸、溫嶠、魯勝、衛鑠(衛夫人)、孫盛、孫綽、郭澄之、慧遠、法顯、劉淵、劉聰、劉曜、石勒、石虎、慕容永、衛玠
南北朝
(19人):周續之、裴松之、王玄謨、裴駰、柳惲、裴子野、王僧辯、拓跋珪、拓跋燾、拓跋宏、王慧龍、王遵業、爾朱榮、賀拔岳、曇鸞、高歡、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讓之、唐邕、獨孤信
隋唐
(58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舉、柳biàn(四聲){字型:上「巧」下「言」}、裴蘊、裴寂、劉武周、王劭、裴矩、溫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績、尉遲恭、王方翼、王勃、窺基、裴行儉、薛仁貴、裴炎、武承嗣、狄仁傑、武則天、武三思、宋之問、薛稷、薛曜、薛訥、張守珪、王之渙、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維、王昌齡、薛嵩、王縉、盧綸、呂溫、柳宗元(祖籍山西)、白行簡、王播、王涯、裴度、張彥遠、呂岩、柳冕、溫庭筠、聶夷中、唐彥謙、司空圖、張果老,楊玉環
五代
(15人):李克用、李存孝、荊浩、郭崇韜、李存勖、安重誨、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劉知遠、劉崇、劉承鈞、李筠、毋昭裔
宋遼
(33人):司馬光、王全斌、黨進、王溥、刑抱朴、楊業、楊弘信、劉繼元、呼延贊、畢士安、文彥博、郭若虛、楊延昭、楊文廣、高克明、狄青、孫復、劉羲叟、司馬池、 司馬康、王掘、王居正、王詵、王彥、馬遠一家、蕭照、趙鼎、楊存中
金元
(41人):胥持國、郝天挺、胥鼎、高汝礪、楊雲翼、陳規、雷淵、馮廷登、馮妙真、孫威、宋德芳、劉祁、劉郁、元好問、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張存惠、張德輝、陳賡、郝經、薛景石、許國禎、許扆、關漢卿、姚天福、孫拱、白樸、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劉致、喬吉、賈魯、呂思誠、石俊寶、薩都刺、鄧光祖
明朝
(29人):高巍、侯琎、羅貫中(祖籍山西)、薛瑄、常倫、韓文、陳卿、喬宇、王瓊、李瀚、周鈇、任環、楊博、孔天胤、王崇古、張四維、王國光、褚鈇、劉東星、王家屏、張養蒙、麻貴、張銓、曹於汴、張鳳翼、孫傳庭、韓爌、鮑承先、張慎言
清朝
(48人):白胤謙、賈漢復、程康莊、朱之俊、傅山、於成龍、於准、戴廷栻、閻若璩、吳雯、吳琠、張泰交、范鄗鼎、陳廷敬、田從典、李毓秀、裴幰度、劉璋、任舉、孫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鑒、宋在詩、張佩芳、康基田、祁韻士、李鑾宣、安清翹、張敦仁、曹順、栗毓美、祁貢、仝卜年、張穆、李鎔經、祁世長、楊尚文、徐繼畲、喬松年、范守義

『拾』 關於山西的名人有哪些(1個)並講講他的故事

衛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武帝時的大司馬大將軍。戰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敗的神話,曾七戰七勝,以武鋼車陣大破伊稚斜單於主力,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為『烈』。
龍城大捷
元光二年,漢武帝策劃了主動對匈奴誘敵殲滅的馬邑之圍。馬邑之謀雖然失敗,卻結束了西漢自立朝初年以來對匈奴被動退讓的和親政策,同時也拉開了漢匈全面戰爭的序幕。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興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果斷地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這次用兵,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治代縣,今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衛青
衛青雖是首次出征,但他果敢冷靜,出其不意的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近千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衛青勝利凱旋,非常賞識,封衛青為關內侯。
龍城之戰在漢匈交戰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漢朝自高祖劉邦建國以來,屢屢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奪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呂後受冒頓單於書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萬騎大入關,斥候一度略至長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頻頻對漢朝邊郡和百姓的燒殺劫掠等,可謂漢朝的心腹大患。龍城的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龍城大捷後,衛青還向漢武帝為李廣和公孫敖開脫,說道:若不是二位將軍牽制住敵方主力,他也無法取得勝利。漢武帝謂曰:真仁義也。
收復河朔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衛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領三萬騎兵,長驅而進斬首虜數千人。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大舉入侵上谷、漁陽,先攻破遼西,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武帝派李息從代郡出擊,衛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
這是西漢對匈奴的第一次大戰役。
衛青領四萬大軍從雲中出發,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佔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於王庭的聯系。
而後,衛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兩王見勢不好,倉惶率兵逃走。漢軍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區。
因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武帝在此修築朔方城(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設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這樣,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史記》《漢書》盛贊此仗漢軍「全甲兵而還」,衛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蘇建、張次公以校尉從衛將軍有功,封平陵侯[6]、岸頭侯[7]。
奇襲高闕
不甘心在河南地的失敗,匈奴在幾年內多次出兵反撲——元朔三年(前126年)夏,數萬騎兵攻代郡,殺太守共友,擄掠千餘人。同年秋季入雁門,殺掠千餘人。元朔四年(前125年)匈奴又使各三萬騎攻入代郡、定襄、上郡。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領三萬騎兵出高闕;游擊將軍蘇建、彊弩將軍李沮、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從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率兵從右北平出發,配合其行動。這次總兵力有十餘萬人。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離得很遠,一時不可能到來。衛青卻率大軍急行軍六、七百里,趁著黑夜包圍了右賢王的營帳。此時,右賢王正在帳中擁著美妾飲酒,忽聽帳外殺聲震天,火光遍野,右賢王驚慌失措,抱了愛妾和幾百壯騎向北逃去。漢軍俘虜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幾百萬頭。(《史記》 「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兵屬大將軍,大將軍立號而歸」)
漢武帝接到戰報,喜出望外,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6000戶(漢書8700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衛青的三個兒子都還在襁褓之中,也被漢武帝封為列侯。衛青謙辭說:「我軍勝利,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的功勞。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的。」漢武帝表示:「我沒有忘記諸校尉的功勞,同樣也會嘉賞。」
於是衛青三子在襁褓中被封為列侯,長子衛伉為宜春侯,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幼子衛登為發干侯,均食邑1300戶。
漢武帝隨後又封賞了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二出定襄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夏,衛青為大將軍兩次領十萬騎兵掃盪漠南伊稚斜單於大本營。殲敵過萬。
二月,以公孫敖為中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信為前將軍,蘇建為右將軍,李廣為後將軍,李沮為強弩將軍,分領六路大軍,統歸大將軍衛青指揮,浩浩盪盪,從定襄出發,北進數百里。此戰中衛青派外甥嫖姚校尉霍去病獨自領八百騎兵,做為一支奇兵脫離大軍在大漠賓士數百里,打擊匈奴的軟肋。霍去病斬敵2028人,殺匈奴單於祖父,俘虜單於的國相及叔叔,封冠軍侯。
戰後全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後再次出塞,斬獲匈奴軍一萬多人。但趙信和蘇建部的三千騎兵和單於的上萬主力意外遭遇,原是匈奴降將的趙信投敵,苦戰一日後,只蘇建突圍逃回。大將軍賞千金。校尉張騫封博望侯。
漠北大戰
匈奴單於採納趙信的建議,遠走沙漠以北,為了徹底擊潰匈奴主力,漢武帝集中全國的財力、物力,准備發動對匈奴的第三次大戰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以十四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作為後勤補給兵團,授與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兵分兩路,跨漠長征出擊匈奴。
趙信曾向伊稚斜單於建議:「漢軍不知道厲害,竟打算穿過沙漠。到時候,人困馬乏,我們以逸待勞,就可以俘虜他們。」於是單於的糧草輜重,再次向北轉移,而把精銳部隊埋伏在了沙漠北邊。
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先選精兵來攻擊單於主力,衛青打擊左賢王。後從俘獲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單於在東方,兩軍對調出塞線路,霍去病東出代郡,衛青西出定襄。
此次敢深入力戰的兵士皆屬霍去病。但衛青大軍出塞一千多里,卻與以逸待勞的匈奴單於主力遭遇了。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作者:白銀)
衛青麾下,李廣為前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食其為右將軍,曹襄為後將軍。因漢武帝私諭衛青道李廣年紀已高、運氣又不好,不能用他當前鋒抵擋單於。大將軍讓李廣與趙食其兩軍合並,從右翼進行包抄。衛青自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從正面對抗單於主力。但李廣、趙食其部卻因迷路失期,始終未趕來支援。
面對以弱對強、少對多的逆境,衛青命部隊用武剛車(鐵甲兵車)迅速環結成陣,而後派5000騎兵配合軍陣向敵陣沖鋒。匈奴出動一萬多騎兵迎戰。激戰到黃昏時,颳起暴風,塵土滾滾,沙礫撲面,兩方軍隊互相不能見。衛青抓住戰機,派出兩支生力軍,從左右兩翼迂迴到單於背後,包圍了單於的大營。伊稚斜見勢不妙,乘六匹騾馬與數百隨從突圍逃跑,群龍無首的匈奴軍也隨之潰散逃命。衛青大軍乘夜挺進。天亮時,漢軍掩殺陣斬萬餘人,追襲二百餘里,一直前進到真顏山趙信城(今蒙古烏蘭巴托市西),獲得了匈奴屯積的糧草,補給整編一日後將其徹底燒毀,勝利班師。在大軍回師的路上,才碰到迷路失期的李廣、趙食其部。
漠北之戰被列入『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也是衛青以弱勝強,正奇兼善的代表之作,共殲敵一萬九千餘人。徹底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之再無能力南下窺視漢朝。自此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而漢軍損失也很大,出征的14萬馬匹僅三萬余匹返回。
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大功,特加封他們為大司馬,令霍去病秩祿(即俸祿)與衛青相同。
早前,因漢初丞相權過大,漢武帝設內朝,奏本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將軍為首的尚書,由內朝參決政事,秉掌樞機。漠北之戰後,衛青和霍去病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以代太尉之職。(《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驃騎、車騎之上,以代太尉之職。)

閱讀全文

與用一段話形容山西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