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國里「卧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是哪幾個人
諸葛亮、龐統、姜維、司馬懿合稱「卧龍鳳雛幼麒冢虎」。
卧龍: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鳳雛:龐統
龐統(179-214),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謀士,才智與諸葛亮齊名,官拜軍師中郎將。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劉備悲痛萬分,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親自為其挑選墓地,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現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城西的鹿頭山白馬關處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龐統祠墓。
幼麒: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冢虎:司馬懿
冢(zhong)虎:是對司馬懿的稱謂。
西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屬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全權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平生最顯著的功績是多次親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的北伐。死後謚號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被封晉王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② 三國中,卧龍是指諸葛亮,那鳳雛是哪位他又是怎麼死的
是龐統,他在落鳳坡被敵軍用箭射死的
③ 徐庶把諸葛亮比作哪兩位歷史人物
徐庶以其卓越的才能,取得了劉備的充分信任,而當他把諸葛亮和專自己比誰高誰低時,他卻說屬:「跟他相比,猶如是駑馬並麒麟、一隻烏鴉配一隻鳳凰。他可以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恐怕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當他介紹完這位卧龍先生的姓氏、家世及當時的生活狀況後,而後又補充一句:「卧龍先生乃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啊。」
④ 諸葛亮、龐統「卧龍、鳳雛」的名號誰取的,究竟是哪一個世外高人
是師父水鏡先生取的,在蜀國,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和龐統被譽為是鳳雛內和卧龍,兩人都是容不可多得的戰略天才,也是蜀國最重要的謀士,兩人擅長不同的領域戰術,所以說各自本事都很高強。
可以這么說,諸葛亮是一位謹慎內斂,優柔寡斷的謀士,而龐統則更為精準,直白,也是以出奇制勝,一針見血的方式所聞名,而諸葛亮的方法則更為穩重,不喜歡去冒險,可以說兩人各有各的才能優勢吧,要看在什麼戰役下顯現出來,而龐統雖然智商很高,但有時候判斷力還是比較大意粗心,才發生了落鳳坡的悲劇。
⑤ 被稱為「卧龍先生」的是三國時期哪位名人
諸葛亮 諸葛亮(抄181年-234年10月8日[1] ),襲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2]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3-5] 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於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6] 。
⑥ .被稱為「卧龍先生」的是三國時期哪位名人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抄8日
),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幼年喪父,同叔父到南陽躬耕,後追隨劉備,為了劉備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蜀漢開國後,被封為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光復大漢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將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⑦ 具有卧龍先生之稱的歷史人物有哪三位
姜子牙 張子房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