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名字帶九的歷史人物

名字帶九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1 01:06:54

㈠ 名字為四個字的中國歷史人物

1、尉遲乙僧

尉遲乙僧,唐朝畫家。於闐國(今新疆和田)貴族。一說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人。其父尉遲跋質那以善畫聞名於隋,人稱「大尉遲」。他於貞觀初至長安,任宿衛官,襲封郡公。活躍至景雲年間,大慈恩寺、光宅寺、興唐寺、安國寺都有他的畫跡。

師從其父,工畫佛教人物、花鳥,採用陰影法,使所畫人物有凹凸立體感,將於闐技法融入中原畫技,被稱為「身若出壁」,「堆起絹叔」,人稱「小尉遲」。與閻立本並稱。

5、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僑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

㈡ 名字里帶扎的歷史人物

莫扎特 歷史上有名的 應該算吧

㈢ 歷史人物中誰的名號里九開頭

九方皋,傳說中與伯樂齊名的相馬大師。
水滸傳有九紋龍史進,雍正王朝九阿哥胤禟
傳說中的大神九天玄女

㈣ 名字里有忠字的名人或歷史人物

黃 忠(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李文忠(明朝開國將軍)
魏忠賢(明朝末期宦官、被版稱為「九千九百歲」)
張獻權忠(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張自忠(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向忠發(我黨早期領導人)
吳 忠(開國少將、曾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
陳忠和(中國女排原主教練、現任福建省體育局副局長)
趙忠祥(著名播音主持人)
陳忠實(當代作家)

㈤ 哪些偉人歷史名人名字中帶有【博】字

文彥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1] ),字寬夫,號伊叟[2]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3]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被譽為介休三賢之一。
天聖五年(1027年),文彥博進士及第。歷任殿中侍御史、轉運副使等職。慶歷七年(1047年),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以平王則起義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罷相,出知許、青、永興等州軍。至和二年(1055年)復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國公。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極論市易法「損國體、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豐六年(1083年)以太師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馬光薦,拜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
紹聖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時,與司馬光等並入元祐黨人碑,後追復太師,謚號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4] 。
文彥博歷仕仁、英、神、哲四朝,薦躋二府,七換節鉞,出將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間,秉公執法,曾成功地抵禦西夏入侵。為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被世人稱為賢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㈥ 中國歷史人物名字中帶天的名字,越多越好

武則天,文天祥

㈦ 西遊記中名字帶「九」的人物,為啥都非常厲害

在西遊記中的他們取經的道路是非常的難走的,因為他們要遇九九八十一難。在遇難的過程中也會出現許多的女妖精去抓唐僧,但是這九位女妖精中名字最好聽的不知道你們是否知道呢?《西遊記》里名字很有味道的9位女妖精,有的還把孫悟空打飛過。

第四個是白骨夫人,白骨夫人的心是非常的狠的。而且她也經常變成美人或者是老太太將一些人收服但是這是難不倒孫悟空的。第三位是白毛老鼠精,白毛老鼠精也是從天庭上偷了一些寶物來到人間。但是當遇到孫悟空的時候呢由於他打不過孫悟空最終也被帶回了天庭。

第二位是杏花仙子,花仙子也是非常陰險的。她有時候也是非常的殘忍的而且她一直都很想吃唐僧的肉。第一位就是鐵扇公主了,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是非常的厲害呀,但是最終還是被孫悟空進去了,不過她的美貌還是非常的令人稱贊的。

㈧ 例舉名字中帶「羽」的歷史人物

秦漢 項羽(項羽,名藉,字羽)
三國 關羽(武聖)
唐代 陸羽(茶聖)
現代 梁羽生(這個是筆名,原名是陳文統)
別的想不到了

㈨ 中國歷史名人名字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2、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3、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 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也多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4、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另說淮陰區)人。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梁、項羽,未得到任用。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蕭何保為大將,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

劉邦兵敗於彭城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劉邦收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派人降服燕國。

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奇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奉命攻打齊國,並於濰水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

韓信攻打楚國,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劉邦聽從張良、陳平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失敗。

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 因人誣告貶為淮陰侯。呂後與蕭何合謀, 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

5、關漢卿

關漢卿(1234年以前-約1300年),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又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說。

元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無定論),最著名的是《竇娥冤》。

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

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一枝花·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為「曲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孔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杜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漢卿

㈩ 歷史名人名字

[董氏來歷]
董姓起源有二:①相傳顓頊帝的己姓子孫飂叔安有一後裔名叫董父,他從小喜歡龍,對龍的習性頗有研究,是馴養蛟龍的能手。當時有諸侯向帝舜進貢了幾條蛟龍,舜就任命董父擔任馴練官。在董父的精心馴養下,這幾條蛟龍學會了各種舞蹈,舜很高興,封董父為鬷川侯,賜他以董為姓,他的後世子孫便以董為姓了。②春秋時,周大夫辛有的兩個兒子在晉國任董史(相當於太史,「董」是督導、管理的意思),他的子孫世襲為晉國史官,後世子孫遂以官職名為姓,稱為董氏。

[董氏名望]
董姓是當今中國的第二十九大姓,歷史上也是名人輩出。例如

董狐,春秋時晉國史官,生卒年不詳。晉靈公無道,正卿趙盾屢次勸諫,靈公不聽,反欲殺之,趙盾於是逃亡國外。其後族人趙穿弒靈公,盾還晉國,而不討穿。董狐乃書曰:趙盾弒其君。孔子因稱: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其「秉筆直書」的著史態度為後世史官提供了一個典範。

董仲舒(前179~前104) 西漢名儒,廣川(河北省棗強縣東)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提倡獨尊儒術,使儒家學說的正統地位正式得以確立。著有春秋繁露等書。

董卓(?- 192) 字仲穎,漢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後,自為太師,淫亂凶暴。袁紹等因而起兵討伐,後為呂布所殺。

董鈞 東漢犍為資中人,字文伯。習《慶氏禮》,博通古今。西漢平帝元始五年舉明經,遷廩犧令。光武帝建武中舉孝廉。明帝永平初為博士。時草創五郊祭祀,及宗廟禮樂、威儀章服,多與議,世稱通儒。累遷五官中郎將。卒年七十餘。

董允(?-246),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中郎將董和之子。初為太子舍人。劉禪嗣位,遷黃門侍郎。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前,慮後主年輕,不分黑白,以允秉心公亮,上表請以允、費禕、郭攸之任宮省事。不久,遷允侍中,領虎賁中郎將,統宿衛親兵。允對後主常諍諫。時後主寵宦官黃皓,允不但正色匡主,而且數責皓。皓畏允,允在世時不敢為非作歹。延熙七年(244年)以侍中守尚書令,為大將軍費禕的副手。九年,卒。

董伯仁,生於西魏,歷經北周、陳,隋代畫家,隋朝初年尚在,汝南(今屬河南)人。多才藝,官至光祿寺大夫殿內將軍。工畫佛像、人物、樓台、車馬,與展子虔同時入隋,並稱「董展」

董晉,字混成,唐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人,生於開元十一年 (723年),死於貞元十五年(799年),仕唐,官至宰相。他出使回紇不辱使命;在韓滉權盛時,挺身而出為元琇辨解;在四鎮之亂時游說李懷光不叛朝廷;在宣武時,平息鄧惟恭之亂,井撫御其驕兵悍將,其中後兩點最是有利於當時社會的安定。

董平 (?-835) 唐宣州溧陽人。順宗永貞進士。累官門下中書侍郎。文宗太和末,與大臣賈梀等謀盡除宦官,詐稱天降甘露,命宦官仇士良等往視。事泄,反為宦官捕殺。史稱「甘露之變」。

董源,五代南唐畫家。用披麻皴法畫山水,平淡天真,後又巨然承其風格,並稱"董巨",為五代,北宋間南方山水畫主要流派,對後世影響很大。

董解元,金朝時戲曲家。他根據唐人元稹的《鶯鶯傳》創作了《西廂記諸宮調》,為後來元曲作家王實甫創作《西廂記》准備了條件。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明書畫家,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萬曆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謚文敏。性和易,通禪理,詩文俱佳,書法卓然成家,畫極瀟灑生動。著有畫禪室隨筆、容台文集、畫旨、畫眼等書。

董賢 西漢大司馬。他22歲時就被哀帝寵幸,官至大司馬,操縱朝政,其家族在當朝顯赫一時。

董邦政、明山東陽信人,字克平。以貢生授六和知縣。善騎射,嘉靖三十二年(1553)率兵討倭寇,任按察司僉事,領海防道,駐上海縣。次年,通倭頭目蕭顯導倭進犯縣城。他以弱兵固守,迫倭敗退。所練士兵,識地勢,知敵情,屢立戰功。三十四年,率兵直搗川沙倭巢,又會兵擊倭於蘇州。後受趙文華抑制,降讞蘇州府同知,不久引疾辭官。

董小宛,著名才女,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麗,善書畫,通詩史,後來嫁給清代著名文學家冒襄為妾。

董說,(1620~1686),明末小說家。字若雨,號西庵。明亡後改姓林,名蹇,字遠游,號南村,又名林鬍子,並自稱"槁木林"。中年出家蘇州靈岩寺為僧,法名南潛,字月涵。烏程(今浙江吳興)人。世代顯貴,至其父時已趨衰落。董說幼年曾受業於"復社"領袖張溥之門,後加入"復社"。又與具有民族意識的南□和尚意氣契合,南□去世後,董說即繼任主持靈岩寺。好記夢,曾成立"夢社",並作《夢社約》,還有專寫夢的《昭陽夢史》、《夢鄉志》等書,在奇異的夢幻世界中透露出現實的內容,寄寓他對黑暗時勢的不滿。他創作小說《西遊補》與此有關。

董邦達 著名畫家,人稱清代畫中十哲之一。

董必武 (1885,一作1886-1975) 湖北黃安(今紅安)人。原名賢琮。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產主義小組,次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央黨校校長,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最高法院院長等職。長征抵達陝北後,任中央黨校校長,代理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委員等職。在北京逝世。有《董必武選集.詩選》。

董浩雲

(1912-1982) 浙江定海人。名兆榮。早年在上海求學,通英、日、法等國文字。1928年考入金城銀行,任職於天津航業公司。1940年以民營方式,成立中國航運信託公司。1946年在上海申請重辦中國航運信託公司,開創中國人駕駛輪船遠渡大西洋、太平洋先例。1948年創辦復興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董事長杜月笙)。1950年公司遷台灣,並出版《般運》雜志。1959年建造七萬余噸油輪「東亞巨人號」,為當時世界十大油輪之一。1971年與美國卻普曼學院等校合辦「海上進修學院」,為世界上唯一海上學府,又名宇宙號,任校董會主席,並設「董浩雲獎學金」。後又在舊金山創辦美國亞洲銀行,任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理事、香港星島報業有限公司董事等職,是董氏航運集團創辦人,被譽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病逝於香港。著有《董氏航業叢書》四輯。

董存瑞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輕的民兵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在激烈的戰斗中逐漸鍛煉成為一個機智勇敢的戰士,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我軍被敵暗堡所阻。董存瑞抱著炸葯包沖到橋下,但找不到炸葯支架,為保證整個戰斗勝利,他毅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閱讀全文

與名字帶九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