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誰追韓信識的人才歷史人物名

誰追韓信識的人才歷史人物名

發布時間:2021-02-28 23:16:53

Ⅰ 誰識拜將台/千古誰識追韓信

千古誰識拜將台/千古誰識追韓信

漢王西封日,淮陰拜將時。

壇場如往昔,朝代幾遷移。

王氣風雲歇,雄圖日月垂。

江山空故國,誰復見旌旗。

以上是明人何景明的《拜將台》詩。拜將台又作拜將壇,景點介紹稱其建於公元前206年,即漢元年。網路搜檢,知現台址始於明嘉靖年間,為紀念漢將韓信而築,其所本當為《史記》中韓信拜將的故事。仍據網路,嘉靖年間為公元1522~1566年,而那個時間段詩人何景明已經去世了,則此壇或台之築當遠在嘉靖之前。可以肯定,台或壇的存在不下六百年,而拜將台傳說的存在更超過兩千年。如今菜九要對拜將台或拜將壇千古誰識了,肯定不是要向人們介紹拜將台。菜九沒去過此台,但幾百年來,因游覽而見識過此台者不計其數,根本輪不到菜九來識。難道這種千古誰識要對韓信拜將的歷史予以否定不成。看來這個菜九段又要搞大紕漏了吧。

這不是菜九首次疏理韓信問題,前些年作《重審韓信罪案》,把韓信的命案翻了個底朝天,大致釐清了韓信的結局,自以為取得了比以往清晰得多的結論。此作現已廣為流布,估計要給學界添亂不少。韓信拜將有別於韓信死案,韓信死案畢竟還可以參照其他記載,發現有出入處,就完全可以信心滿滿去做。韓信拜將之事則不同,其為一獨立事件,而且找不到反證,相當於板上釘釘的事。對這種鐵板釘釘的事還要去翻案,是不是吃飽了撐得慌。難怪很多人都厭煩菜九,老是在定論定型的歷史記載中搞翻案,不是無事生非又是什麼。想走嘩眾取寵、自我拔高路線吧。其實菜九在搞翻案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疑慮,倒不是對自己的努力不自信,而是覺得如此大塊、如此重大的差錯,怎麼偏偏前面兩千年那麼多高人沒有發現,讓菜九這種不學無手術的菜鳥給了掀出來,豈非咄咄怪事。尤其是在韓信的事跡上搞翻案更讓人覺得無法理解不能接受。因為《淮陰侯列傳》的資料來源太過硬了,既有司馬遷掌握的官方檔案資料,也有司馬遷的直接采訪,太史公說得明明白白: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

所以,要找《淮陰侯列傳》或韓信的茬,絕對是個找罵的節奏。菜九的難題是,找罵歸找罵,還是不能收手。總不能因為害怕挨罵,就對已經覺察到的史實紕漏置之不理吧。韓信拜將的事不比其最終結局,最終結局的那個記載多少與其他記載不合,而拜將的事與其他事無涉,且不僅有蕭何的世家支持,更有劉邦張良的高評支撐。盡管如此,菜九對此起疑多年,總覺得裡面有貓膩,十多年前搞《秦楚綱鑒》時,因劉韓對話里有不實成分,兼之在漢定三秦過程中沒有看到韓信的作為,就感覺到韓信拜將的故事裡面水分不少,因為顧慮司馬遷堅實的資料來源,未敢造次。通過作《重審韓信罪案》,回顧了韓信的戰績,更堅定了早先的懷疑。回過頭來考察司馬遷的資料來源,發現在上述兩種比較直接的來源之外,應該還有大量的間接資料,即司馬遷生活時代市面上流行的傳聞,此類傳聞現稱之為口述歷史。《淮陰侯列傳》之所以形成歷史困擾,正是官方檔案以外的口述歷史。現在看來,這種傳聞不僅最終占據了傳記的主要篇幅,並且形成了對韓信歷史地位的定位依據。是否可以下一判斷:因為列傳夾雜了太多的口述歷史,所以生動;也正因為夾雜了太多的口述歷史,所以不可信。因為其中絕大部分有太多的材料系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韓信拜將始末,亦是這種傳聞性質,將其歸之於別有用心的人編造可矣。

Ⅱ 請問歷史上有什麼賞識人才的人物,如伯樂

俞伯牙與鍾子期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
司隸校尉鍾會想結交嵇康,輕衣肥乘,率眾而往。嵇回康與向秀在樹蔭下鍛答鐵,對於鍾會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沒有迴音後,鍾會准備離開。嵇康開口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雖然鍾會欣賞嵇康,但是因此也恨上了他並最終害死了嵇康)
劉備之三顧茅廬
蕭何之月下追韓信
周文王之渭水拜相姜子牙
燕昭王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使用樂毅

Ⅲ ( )掛腰刀——不文不武 ( )戰馬超——赤膊上陣 ( )追韓信——識得人才

孔夫子掛腰刀――不文不武
許褚戰馬超--赤膊上陣
蕭何追韓信--識得人才

Ⅳ 歷史上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那麼蕭何為什麼要追韓信

相信大家對於韓信這個人並不陌生,他為著大漢的建立可以說是費盡了苦心。但是歷來的開國功臣能善終的其實真的不多。雖然韓信結局不好,但是他享受了追隨劉邦建功立業的過程,也算是無憾了。關於蕭何追韓信,其實這講的是一件千里馬得不到賞識的故事。


這個時候的韓信還是特別不得志,所以就趁晚上准備離開劉邦,結果被蕭何發現了,就在月下把韓信追了回來,並且還告訴韓信兩個人是知己。後來蕭何向劉邦推舉韓信,自此韓信才成為劉邦重用的人。

Ⅳ 巧填歷史人物


孔夫子)掛腰刀——不文不武(包公
)斷案子——鐵面無私(
諸葛亮)借東風——巧用天時(
蕭何)追韓信——識得人才

Ⅵ 什麼追韓信,識得人才。填歷史人名。

蕭何月下追韓信
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仗劍投奔項梁軍,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他回曾多次向答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後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論,為蕭何所賞識。

閱讀全文

與誰追韓信識的人才歷史人物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