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關於芒果的傳說或故事
芒果是杧果(中國植物志)的通俗名(拉丁學名:Mangifera indica L.),芒果是一種原產印度的漆樹科常綠大喬木,葉革質,互生;花小,雜性,黃色或淡黃色,成頂生的圓錐花序。核果大,壓扁,長5-10厘米,寬3-4.5厘米,成熟時黃色,味甜,果核堅硬。
芒果為著名熱帶水果之一,芒果果實含有糖、蛋白質、粗纖維,芒果所含有的維生素A的前體胡蘿卜素成分特別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見的。其次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是其主要營養成分。可制果汁、果醬、罐頭、腌漬、酸辣泡菜及芒果奶粉、蜜餞等。
植物文化: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里都能見到芒果樹的葉、花和果的圖案。印度教徒認為芒果花的五瓣代表愛神卡馬德瓦的五支箭,用芒果來供奉女神薩拉斯瓦蒂。1556~1605年期間,莫卧兒帝王阿克巴在德里附近有一個十萬株芒果樹的果園。這樣大規模的芒果樹園在當時是世界罕見的。
人們一致認為,第一個把芒果介紹到印度國以外的人是中國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於世」這樣的記載。而後傳入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傳到了地中海沿岸國家,直到18世紀後才陸續傳到巴西、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B. 百色芒果的產地環境
百色芒果劃定的地域保護范圍是百色市所轄右江區、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靖西縣、那坡縣、凌雲縣、樂業縣、田林縣、隆林縣、西林縣等12個縣(區)的58個鄉鎮712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5°12'~107°30',北緯22°55'~25°05'。
百色芒果主產區集中在右江河谷地帶,右江河谷綿延130餘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土地總面積3400平方公里。 在學術界里,芒果的種植區劃分為最適宜生長區、適宜生長區、次適宜生長區、不適宜生長區。按照氣候等因素區分,右江河谷屬芒果的次適宜生長區。往往在芒果開花時出現低溫陰雨天氣,影響芒果坐果。盡管氣候條件比不上芒果適宜生長區,但是通過科技手段進行栽培,右江河谷的芒果產業實現了從多而不優到多而優的質變。 百色芒果主產區集中在右江河谷地帶土壤肥沃、夏無台風、冬無霜凍、光熱充沛、雨熱同季,是與海南島、西雙版納齊名的三大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之一,非常適合經濟作物生產,被袁隆平院士贊譽為「右江河谷賽江南。」
地形
百色地形東西長320公里,南北寬230公里,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地勢走向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於典型的山區,山區約占總面積的95.4%(石山佔30%,土山佔65.4%),丘陵、平原僅佔4.6%。由於受地型的影響,百色的氣候較具怪異,百色市區四面山峰環抱,是個典型的小盆地城市。
氣候
百色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沛,雨熱同季,夏長冬短。百色年平均氣溫19.0°C 至22.1°C , 最高氣溫36.0℃-42.5℃,最低氣溫-2.0℃-5.3℃,年平均日照1906.6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114.9毫米,無霜期為357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而怒放。
土壤
右江河谷土壤呈土母質為第四紀紅土發育而成的赤紅壤、砂壤土、黃壤土,土層深厚、肥沃、耕性好,表土層有機質含量1~3%,全氮含量為0.075~2%,速效磷5~10ppm,速效鉀50~150ppm;PH值5.5~7。
百色已有上百年的芒果種植歷史,生產出來的芒果外觀靚麗、香氣濃郁、糖度高,味道好,耐貯運,品質優良,深受廣大消費者和果品銷售商的歡迎。其營養價值高,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百色芒果具有無污染、品質好、色澤鮮等特點。
C. 關於芒果故事。急急急急急!!!!!!!
【芒果的歷史】 芒果為漆樹科芒果屬熱帶常綠大喬木,高9到27米,葉為披針形,油綠而發亮,花小而多,紅色或黃色,呈頂生圓錐花序,樹的壽命長的可達幾百年。原產印度及馬來西亞,印度栽培歷史最久,產量最多,佔世界產量的80%。芒果的名字來源於印度南部的泰米樂語。野芒果樹的果實不能食用,印度人最先發現這種樹,並栽培成可吃的芒果,還用它來遮蔽熱帶的驕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據傳說,當時有個虔誠的信徒曾將自己的芒果園獻給釋迦牟尼,好讓他在樹蔭下休息。至今,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里都能見到芒果樹的葉、花和果的圖案。印度教徒認為芒果花的五瓣代表愛神卡馬德瓦的五支箭,用芒果來供奉女神薩拉斯瓦蒂。1556年至1605年期間,莫卧兒帝王阿克巴在德里附近有一個十萬株芒果樹的果園。這樣大規模的芒果樹園在當時是世界罕見的。目前,人們一致認為,第一個把芒果介紹到印度國以外的人是中國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於世」這樣的記載。而後傳入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傳到了地中海沿岸國家,直到18世紀後才陸續傳到巴西、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現在,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果實的大小、形狀、色澤、纖維多少、核大小等,是區別芒果品種的主要依據,但芒果的品種、品系很多,過去多用實生苗繁殖,產生了許多自然雜交種,新的品種又不斷地被人工培育出來,如目前菲律賓大學研究人員用人工遺傳方法培育「無核」芒果,已取得初步成績,所以現在全世界約有1000多個芒果品種,且一直都沒有一個完整的品種分類系統。由於品種不同,芒果最大的重達幾公斤,最小的只有李子那麼大;形狀各有不同,圓的、橢圓的、心形的、腎形的、細長的、豐厚的等都有;果皮顏色有青、綠、黃、紅等色;果肉有黃、綠、橙色等色;味道有酸、甜、淡甜、酸甜等。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各自喜愛的芒果品種。泰國人常常愛說自己的芒果是世界上最好的,泰國人喜愛一種叫「婆羅門米亞」的芒果,意思是「賣老婆的婆羅門」,傳說有個酷愛芒果的婆羅門竟把老婆賣了買芒果吃,因此得名。印度人把阿方索芒果、佩珊芒果和孟加拉芒果當作珍品。斯里蘭卡人喜愛的是鸚魚芒果和盧比芒果。菲律賓人欣賞的是加拉巴奧芒果,近年來為了做生意,將它改名為馬尼拉超級芒果。 我國芒果的經濟栽培地區有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台灣等省區。栽培最多的是海南省的海南島,分布在陵水、保亭、樂東。東方、昌江、崖縣等,目前,年產約500噸。廣西的南寧、欽州、百色、玉林;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思茅;福建的安溪、漳州、雲霄、廈門等地均有相當產量的芒果。
【芒果特色】
芒果色、香、味俱佳,營養豐富,每百克果肉含維生素C 56.4—137.5毫克,有的可高達189毫克;含糖量14~16%;種子中含蛋白質5.6%;脂肪16.1%;碳水化合物69.3%。食用芒果具有益胃、解渴、利尿的功用,成熟的芒果在醫葯上可作緩污劑和利尿劑,種子則可作殺蟲劑和收斂劑。 芒果果肉多汁,鮮美可口,兼有桃、杏、李和蘋果等的滋味,如盛夏吃上幾個,能生津止渴,消暑舒神。由於芒果不便保鮮儲藏和長途運輸,所以人們往往把它加工成糖水罐頭、蜜餞、果酒、果乾、果醬、果凍等。芒果蜜餞中的話芒果、蜜芒果和甘草芒果,早已名聲在外,膾炙人口。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則喜歡把芒果製成芒果膠食用,其做法是把芒果煮熟去核過濾,便成為半透明琥珀色的果膠,食之清脆適口,風味別致。
D. 請問百色是芒果之鄉嗎
秦時明月
[智者] 廣西百色地區各縣市大力發展芒果生產,種植面積達39萬畝,成為全專國最大的屬芒果生產基地,其中田陽、百色、田東等縣市先後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芒果之鄉」。芒果成為該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中田陽縣於一九九五年四月被國家正式命名為第一個「中國芒果之鄉」,成為全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
E. 廣西百色芒果
看什麼品種??腰芒,象牙芒,紅芒。。。。還有品質大小口感。。運到哪裡賣??是否可以賣出??當地價格多少??自己掂量呀??如果你可以賺錢8塊一斤也不貴。。如果不可以賺錢3塊一斤也貴呀!
F. 廣西百色芒果都有什麼特點
百色芒果外觀靚麗、香氣濃郁、味道甘甜、品質優良,果實皮色新鮮,著色良好有光澤,外觀亮麗,果粉較厚;果肉呈黃至橙黃色,核小肉厚,肉質嫩滑,纖維少,口感清甜爽口。
G. 廣西百色的芒果和海南的芒果,都有什麼特點,哪裡的更好吃
論口感的話,百色的要略勝一籌。
芒果這種水果本身味道就很濃郁,一般都不會版差到哪裡權去。但是就甜度和芒果的風味來講,百色更好吃。不管是小台農大台農還是桂七,口感都甜度爆棚,味道濃郁。當地也有少量的金煌芒、玉文芒,味道稍微淡,適合對甜度不那麼有感的人,勝在果核超小,食用率很高。
廣西百色芒果與海南芒果特點:
1、廣西芒果主要產區集中在百色的田東縣、田陽、欽州、南寧、南部等地區。以中晚熟品種為主,主要的栽培品種有:台農1號、桂七芒(桂熱82號)、金煌芒、紅象牙芒等。成熟期在6月上旬至9月中旬。
2、海南全省都有芒果種植,主要分布在昌江、東方、三亞、陵水、樂東、萬寧等市縣。海南以早熟品種為主,優質品種有:呂宋芒、白象牙芒、椰香芒、愛文 芒、台農1號等。海南芒果成熟期在3月中旬至6月中旬,收獲上市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開始。而海南三亞芒果正常收獲上市時間為5—6月,通過反季節芒果生產技術,芒果可提早於2—4月份上市。呂宋芒海南可在5月份上市,比廣東、廣西提前一個半月;白象牙芒也在5、6月份上市,比雲南早30~50天。
H. 芒果的由來
芒果為漆樹科芒果屬熱帶常綠大喬木,高9到27米,葉為披針形,油綠而發亮,花小而多,紅色或黃色,呈頂生圓錐花序,樹的壽命長的可達幾百年。原產印度及馬來西亞,印度栽培歷史最久,產量最多,佔世界產量的80%。芒果的名字來源於印度南部的泰米樂語。野芒果樹的果實不能食用,印度人最先發現這種樹,並栽培成可吃的芒果,還用它來遮蔽熱帶的驕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據傳說,當時有個虔誠的信徒曾將自己的芒果園獻給釋迦牟尼,好讓他在樹蔭下休息。至今,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里都能見到芒果樹的葉、花和果的圖案。印度教徒認為芒果花的五瓣代表愛神卡馬德瓦的五支箭,用芒果來供奉女神薩拉斯瓦蒂。1556年至1605年期間,莫卧兒帝王阿克巴在德里附近有一個十萬株芒果樹的果園。這樣大規模的芒果樹園在當時是世界罕見的。目前,人們一致認為,第一個把芒果介紹到印度國以外的人是中國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於世」這樣的記載。而後傳入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傳到了地中海沿岸國家,直到18世紀後才陸續傳到巴西、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現在,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I. 芒果在中國有幾年的歷史
芒果傳入中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芒果為漆樹科芒果屬熱帶常綠大喬木,高9到27米,也有矮小的,高約兩米。葉為披針形,油綠而發亮,花小而多,有紅色、有黃色,呈頂生圓錐花序。果肉為黃色,有纖維,味道酸甜不一,有香氣,汁水多而果核大。樹的壽命很長,可達幾百年。
芒果原產印度及馬來西亞,其中印度栽培歷史最久,產量最多,佔世界產量的80%。據說芒果的名字來源於印度南部的泰米樂語。印度人最先發現野芒果樹,但其果實不能食用。他們對芒果進行栽培選種,最終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芒果。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芒果樹長得很茂盛,葉子鬱郁蔥蔥的,連成一片,遮擋住了似火的驕陽。可以坐在樹下乘涼,愜意非常。從芒果被發現到栽培,至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了。
玄奘法師奉唐太宗之命於貞觀元年至貞觀十九年西行,於游歷途中著成描述110個國家、28個城邦的疆域、氣候、山川、風土、人情、語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歷史傳說、神話故事的長篇撰文。在《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於世」這樣的記載。以至於迄今為止,人們一致認為,第一個把芒果介紹到印度國以外的人是中國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師,而後傳入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傳到了地中海沿岸國家,直到18世紀後才陸續傳到巴西、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現在,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根據以上資料推測芒果於貞觀元年至貞觀十九年期間傳入了中國,可計算出芒果傳入中國已有約1370到1388年的樣子。
J. 中國芒果之鄉—廣西百色田陽
中國芒果之鄉廣西田陽縣是右江革命老區、地處廣西西部。全縣土地總面積2392.85平方公里內,總人口33.1萬人,其容中農業人口29萬人。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度、光照、土壤條件優越,年均溫22℃,年均日照時數1191.9小時,無霜期352天,冬春乾旱,生產芒果得天獨厚,是全國少有的宜芒之地,歷史上就有「芒果之鄉」之稱。田陽芒果種植面積20萬畝,是中國三大芒果生產基地之一,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芒果之鄉",優質品種"田陽香芒"兩次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最高獎。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