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長征中歷史人物

長征中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8 19:03:08

1. 長征的歷史人物都有誰

紅一方面軍長征主要人物有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

主 席 朱 德
副 主 席 周恩來
副主席兼總回政主任答 王稼祥
總 參 謀 長 劉伯承

第 1方面軍

總司令 朱 德(兼)
總政委 周恩來(兼)
參謀長 劉伯承(兼)
主 任 王稼祥(兼)
軍委縱隊總指揮 葉劍英

第 1軍團

軍團長 林 彪
政 委 聶榮臻

第 3軍團

軍團長 彭德懷
政 委 楊尚昆

第 5軍團

軍團長 董振堂
政 委 李卓然

第八 軍團
軍團長 周 昆
政 委 黃

第 9軍團

軍團長 羅炳輝
政 委 蔡樹藩

紅二方面軍長征主要人物有

(由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統一指揮)

第 2軍團

軍團長 賀 龍(兼)
政 委 任弼時(兼)

第 6軍團

軍團長 肖 克
政 委 王 震

第 4方面軍長征主要人物有

軍 委主 席 張國燾
總 指 揮 徐向前
政委兼主任 陳昌浩
副 總指 揮 王樹聲

騎兵司令員許世友

第 4軍

軍 長 王宏坤
政 委 周純全

第 9軍

軍 長 何 畏
政 委 詹才芳

第30軍

軍 長 余天雲
政 委 李先念

第31軍

軍 長 王樹聲(兼)
政 委 張廣才

第33軍

軍 長 王維舟
政 委 楊克明

紅25軍長征主要人物有

軍長 程子華
副軍 長 徐海東
政 委 吳煥先

第31軍

軍 長 王樹聲(兼)
政 委 張廣才

2. 紅軍長征途中的英雄事跡(故事)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2、女戰士小董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一袋干糧——小蘭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

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

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4、斷腸英雄陳樹湘

紅34師師長陳樹湘率領全師與十幾倍於自己的敵人在湘江邊激戰四天五夜,最後因彈盡糧斷、腹部受傷二被俘。在押解途中,躺在擔架上的他撕開傷口,把腸子掏出來擰斷,慷慨就義,年僅29歲。「斷腸英雄」的事跡,流傳至今。

5、啞巴排長

紅軍在翻越雪山途中,一位因傷致啞的排長負責團給養隊的工作。為了給雪山上的部隊送糧,他背著一百多斤糧食,頂風冒雪向上進發,可數日不見歸隊。

戰友們焦急地上山尋找,在半山腰發現了「啞巴排長」,他趴在潔白的雪上,沉重的糧食壓在身上,右手使勁地向前伸出,手指深深地摳在冰雪裡,身體保持著向上爬行的姿勢,懷里還揣著兩個沒捨得吃的山芋。

3. 紅軍長征有哪些人物

長征里的著名人物抄有朱德,襲周恩來,毛澤東,王若飛,彭德懷。具體介紹如下:

1、朱德。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2、周恩來。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蘇淮安人,籍貫浙江紹興。

3、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4、王若飛。參加革命深入敵後化名黃敬齋,出生於貴州安順,傑出的共產主義先驅,中共領導人。

5、彭德懷。原名彭清宗,字懷歸,號得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4. 長征中有哪些名人

朱德 , 周恩來 , 毛澤東 ,王若飛,張聞天等等。

5. 長征中的典型人物

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外軍事史上的光輝篇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偉大的歷史壯舉,是中華民族的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現將他們當時在長征中所擔任的職務介紹如下:
毛澤東,中央政治局委員,長征出發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遵義會議後任政治局常委,三人軍事小組成員,中央紅軍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紅軍陝甘支隊政治委員。
朱德,中央政治局委員,長征時主要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紅軍總司令等職。
劉少奇,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長征時主要任紅軍第三軍團、第八軍團中央代表和第三軍團政治部主任、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政治部主任、紅軍陝甘支隊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
周恩來,中央政治局常委,長征時主要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紅軍總政治委員、第1方面軍司令員兼政委。
任弼時,長征時主要擔任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政治委員、紅二軍團政治委員。
董必武,長征出發時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最高法院院長、工農檢察委員會副主任。
林伯渠,長征出發時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和財政部長。
賀龍,長征時主要任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總指揮、第2軍團軍團長、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會師時任紅二方面軍總指揮。
李維漢,長征時主要任軍委第二野戰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第3梯隊司令員兼政委。
王稼祥,政治局委員,長征時主要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紅軍陝甘支隊政治部主任。
李富春,長征時主要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央縱隊政治部代主任、第1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第1方面軍第3軍代政治委員、紅軍陝甘支隊第2縱隊政治委員。紅二軍團政委。
蔡暢,長征出發時為江西省工農監察委員會主席。
張聞天(洛甫),政治局常委,長征時任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遵義會議後任黨中央總書記。
徐向前,長征時主要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
羅榮桓,長征時主要任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陝甘支隊第1縱隊政治部副主任。
劉伯承,長征時主要任紅軍總參謀長兼中央縱隊司令員、前敵指揮部參謀長。
鄧小平,長征初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遵義會議時任中央秘書長
聶榮臻,長征時主要擔任紅一軍團政治委員、第1方面軍第1軍政治委員,紅軍陝甘支隊第1縱隊政治委員,
彭德懷,長征時主要任紅三軍團軍團長,第1方面軍第3軍軍長、紅軍陝甘支隊司令員
鄧穎超,長征時任中共中央局秘書長
陳雲,長征時主要任紅五軍團中央代表,中央縱隊政治委員
廖承志,長征時任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
葉劍英,長征時主要任軍委第一野戰縱隊司令員兼政委、中央縱隊副司令員、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紅軍陝甘支隊參謀長兼第3縱隊司令員。
徐海東,長征時任紅二十五軍副軍長、第15軍團軍團長
黃克誠,長征初任第三軍團第四師政委,郵票志號「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2005-20(10-3)。
陳賡,長征中任紅軍幹部團團長
譚政,長征時任紅一軍團第1師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長
肖勁光,長征時任軍委幹部隊隊長、第1方面軍第3軍參謀長、紅軍陝甘支隊第2縱隊參謀長,
張雲逸,長征時任第八軍團參謀長、紅軍副總參謀長、紅軍陝甘支隊副參謀長
羅瑞卿,長征時任紅一軍團保衛分局局長、第3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陝甘支隊第3縱隊政治部主任
王樹聲,長征時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

6. 在紅軍長征中有那些英雄人物

1,陳坊仁(1916—1967),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2月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六十六軍副軍長、六十八軍軍長。回國後歷任濟南軍區副參謀長,山東省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34年11月30日下午,湘江戰役中紅二師退守黃帝嶺,陷於敵人的三麵包圍之中,雙方展開搏殺戰。戰斗中,四團政委楊成武率部跨越公路時被子彈擊中,血流不止、不得動彈。幾次上前營救的戰士連連負傷。敵人如狼似虎般地撲過來,情況十分危急。五連指導員陳坊仁一邊順勢阻擊敵人,一邊與副營長黃霖一起沖上前,架起楊成武的胳膊,把他從火線上救了下來。

2,鄺任農(1910—2003),原名鄺有槐,曾用名鄺世林,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10月轉為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尋鄔縣游擊隊排長、中隊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五十團營黨代表,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五軍特務團團長,獨立第三師經理部部長,紅二十一軍供給部部長,紅三軍團第五師供給部部長,軍團供給部部長。

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戰斗在軍隊的後勤補給線上,歷任軍團供給部部長,軍區後勤部司令員等職。紅軍長征時,給養十分困難,他為部隊的給養殫精竭慮。

1935年6月,紅軍過草地,糧食奇缺,他為了給部隊籌集糧食,常常連續工作,四處奔波,在累的吐血昏倒後,醒來第一句話,仍然是「三十斤小麥拿到了嗎?」。

3,李繼開(1916—1994),一九三二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三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團兵站警衛連排長,中央軍委警衛營參謀,軍委一局參謀。參加了長征。

高虎堖反擊戰是紅軍長征前第五次反「圍剿」的最後血戰。戰斗如火如荼之時,前線陣地部隊出現了彈葯供給危機。兵戰部排長李繼開帶領警衛排和兵站戰士,一次又一次扛起一箱箱、一包包彈葯,冒著敵人的彈雨,靈活穿插,飛速前進,沖破重重險阻,把彈葯給養一次次及時補充送達到前沿陣地戰友手中。前線戰友固守了高虎堖陣地,延緩了敵軍向紅色首都瑞金的進攻。

4,陳雲開(1912年—1990年10月12日)江西省泰和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他任譯電員、連指導員、支隊政委、科長、營政委、團政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軍分區副政委、旅政委、兵團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軍政治部主任、軍政委。

長征時,陳雲開在紅六軍團保衛局執行科當審訊員。過草地途中,糧食問題直接威脅著戰士的生命。為了找到充飢的食物,他毅然決定把危險留給自己,主動試毒嘗遍多種野菜。那些不知名的野菜「苦、酸、麻、辣、澀」五味俱全,當他嘗到第七種時,不幸中毒昏迷,經過搶救才脫離了危險。戰友們靠著他試出的無毒野菜,走出了草地。

5,毛少先(1908—1983),原名毛金祥、毛少軒。江西省安福縣人,1908年出生。1929年參加湘東南赤衛軍,後編入紅軍,擔任過紅20軍排長、連長,湘贛邊工農民主政府政府警衛隊隊長。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後任紅軍營長。

開國少將毛少先,因為個子矮小,在部隊落下一個綽號叫「矮子」,然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矮個在長征時期立下了汗馬功勞。

1934年8月,紅6軍團西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任弼時病重,吃苦耐勞的「毛矮子」承擔起了保衛任弼時的安全工作,他和戰友抬著任弼時,冒著敵人的炮火,攀山走險、日行上百里。10月,紅6軍團在貴州和強敵遭遇,情形十分嚴峻,敵人離任弼時只有百來米,毛少先二話不說,背起任弼時就跑。事後,任弼時說:「是矮子同志救了我的命啊!

7. 長征中的主要人物介紹(最主要的)

長征中的主要人物介紹:

1、毛澤東: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軍事家,詩人,書法家。


5、賀子珍:原名桂圓,又名自珍,江西永新鄉紳賀煥文長女,賀子珍與毛澤東生三子三女,李敏是賀子珍和毛澤東惟一在世的孩子。

大革命前後入黨並投身游擊戰爭,是井岡山第一位女黨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畢業於永新女子學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共青團永新縣委書記、中共吉安縣委婦女運動委員會書記。建國後,任杭州市婦聯主任,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傑出的婦女先驅。

8. 紅軍長征主要人物

1、朱德(1886年-1976),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2、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

3、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4、王若飛(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幼年原名大倫,小名運笙(運生)、蔭生,號繼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參加革命深入敵後化名黃敬齋,出生於貴州安順,傑出的共產主義先驅、中共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

5、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55)。軍事家。原名彭清宗,字懷歸,號得華。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征後期擔任過以毛澤東同志為政治委員的陝甘支隊司令員。

9. 長征中有哪些英雄人物事跡

1、張思德「嘗百草」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2、女戰士小董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3、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

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4、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5、紅軍長徵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候,3名紅軍女戰士借宿農民徐解秀家,因為家裡窮,當時床上只鋪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紅軍就和徐解秀蓋一條行軍被,睡一張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門口的草垛上。

白天,紅軍戰士們和徐解秀一起幹活,講進步道理,還幫她帶孩子,徐解秀幫紅軍戰士煮飯。紅軍要開拔了,看到徐解秀家連一床像樣的被子都沒有,一名女紅軍用剪刀將這床被子剪開,將半床被子留給了徐解秀。這就是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的魚水情深,生死與共。

閱讀全文

與長征中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