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大理雲龍歷史名人

大理雲龍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28 18:05:10

Ⅰ 大理歷史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刺激漢武帝探索從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經營西南邊疆。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區遙置葉榆縣,是中原王朝最早在雲南設縣的地區。東漢時隸屬於南中地區的永昌郡。

大理地區三國時臣服於諸葛亮的南征軍,設立了蜀漢雲南郡。南北朝時先後屬河陽郡、西河郡。當時,白族已大致形成,並在洱海邊建築了多座城邑。

唐朝初年,洱海周邊有6個部落,稱為六詔。唐高宗時,蒙舍詔以外的五詔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並五詔,建立起南詔國,並將都城從蒙舍(今巍山)搬遷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並以此為基地,繼續征服周邊地區,控制今天雲南大部。

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927年,楊干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

937年(後晉天福二年),段思平也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段氏自稱是漢人後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文化,並與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國歷經了316年後,在1253年,為忽必烈親征所滅。1274年,元朝為便於統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昆明市)設置了雲南行省,同時設立大理路及太和縣,隸屬於雲南行省。從此雲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

1382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清代沿襲明制。1856年(清咸豐六年)爆發雲南回變,建立杜文秀回族政權,控制雲南大部分地區。

中華民國建立後,裁撤大理府,太和縣則改名為大理縣。1950年析置下關市,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並設立了縣級大理市。目前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市人口中約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1)大理雲龍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大理地勢西高東低,全市年平均氣溫15℃,降水量1056毫米。農業主產稻穀、小麥、玉米、豬、牛、禽蛋等,特產有雲南山茶花、蒼山杜鵑花、大理雪梨、下關沱茶等。目前工業主要集中於洱海南岸的下關鎮附近,有煙草、茶葉、食品、紡織等門類,盛產大理石。

位於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的"太和村"是古南詔國早期的都城,有太和城遺址,規模較大,是國家級文物。位於洱海西北岸的喜洲鎮則是白族居民的聚居地,當地的民族風情濃郁,民居頗具特色。

位於洱海北岸的上關鎮古代為大理古城的軍事屏障,境內遍植朝珠花,以「上關花」而聞名。此外,附近還有雞足山和巍山等景區。

Ⅱ 大理州雲龍縣《雲龍文化》《古老民俗."阿昌族"求雨活動的由來》作者是誰

大理州雲龍縣雲龍文化:《古老民俗."阿昌族"求雨活動的由來》作者是李趙忠回。
原文在中國雲答龍網http://www.yunlong.yn.cn/yldg/dlwh/322527.shtml,原文的故事根據阿昌族傳承人趙世斌口頭傳述,真正的左納後代左勝珍講述,阿昌學會會員李趙忠收集整理。

Ⅲ 大理有那些歷史故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理地區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布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年),漢王朝在大理地區設置了葉榆、雲南、邪龍、比蘇4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區正式納入了漢王朝版圖。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屬永昌郡,蜀漢時期分屬永昌、雲南2郡;晉朝時分屬寧州的永昌、雲南2郡,劉宋王朝時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南齊時期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永昌郡;隋代屬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區置有「八州十七縣」,麟德元年(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8世紀30年代,洱海地區「六詔」中的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詔為一,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宮廷政變,建立了大長和國,南詔亡。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後建立了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通海節度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南宋寶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南詔、大理國歷唐、宋兩朝,達500餘年,使雲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統一體,奠定了祖國的西南邊疆,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元代,雲南政治中心東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區設立了上下二萬戶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設路、府、州、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路、鶴慶路、威楚路和雲龍甸軍民府。明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鶴慶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隸廳。1913年,大理地區屬滇西道。1929年,國民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祥雲、彌渡、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3縣。40年代後期,雲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鶴慶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15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3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2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1市11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8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Ⅳ 雲龍縣蘭花名人

不是件容易的事

Ⅳ 大理雲龍縣跟祥雲縣那個好

從經濟發展、人口、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祥雲縣顯然要比雲龍縣強很多。
祥雲縣回是雲南省縣域經答濟發展先進縣,轄8個鎮2個鄉。其中祥雲壩子為全省第二大壩子(即平地),位於楚大高速邊,去臨滄都是從祥雲轉,且新修了祥臨高速公路等。
雲龍縣在整個大理州算比較落後的縣份,轄4個鎮7個鄉,全縣90%都是山區。
當然如果是旅遊的話還是雲龍景點要多點,原生態點,雲龍諾鄧的火腿上了《舌尖上的中國》。

Ⅵ 雲南省歷史上出過哪些文化名人

雲南漢族歷史名人
明帝國時期

開疆功臣
傅友德——穎川侯

藍玉——永昌侯

沐英——西平侯、鎮國公

沐春——黔國公

政治人物
楊一清——兵部、戶部、吏部尚書,武英殿、謹身殿、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雲南安寧人。

朱家民——貴州左布政使,雲南曲靖人。

楊繩武——兵部尚書,雲南彌勒人。

包見捷——吏部右侍郎,雲南建水人。

陳表——浙江道監察御史,雲南玉溪人。

胡平表——貴州布政使,雲南建水人。

傅宗龍——貴州巡撫、順天巡撫、陝西總督、兵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雷躍龍——禮部尚書兼育英殿大學士,雲南玉溪人。

王錫袞——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雲南祿豐人。

朱化孚——湖廣按察使,雲南安寧人。

龔彝——戶部尚書,雲南鳳慶人。

蕭崇業——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雲南建水人。

醫學家
蘭 茂——醫學家,著有《滇南本草》,雲南嵩明人。

清代時期

政治人物
嚴清——吏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李因培——湖北巡撫、湖南巡撫、福建巡撫,雲南晉寧人。

趙士麟——浙江巡撫、江蘇巡撫,雲南澄江人。

朱嶟——工、刑、兵、戶、吏諸部尚書兼內閣學士,雲南通海人。

趙光——工、刑、兵、戶、吏諸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何桂清——兩江總督,雲南昆明人。
陳時夏——江蘇巡撫,雲南元謀人。
丁槐——廣西巡撫,雲南鶴慶人。
錢灃——江南道監察御史,雲南昆明人

中華民國時期

軍事人物(只列上將級別)
李根源——陸軍上將,雲南騰沖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唐繼堯——陸軍上將,雲南會澤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顧品珍——陸軍上將,雲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劉祖武——陸軍上將,雲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李鴻祥——陸軍上將,雲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謝汝翼——陸軍上將,雲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羅佩金——陸軍上將,雲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殷承瓛——陸軍上將,雲南陸良縣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張開儒——陸軍上將,雲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趙復祥——陸軍上將,雲南鳳慶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葉荃——陸軍上將,雲南雲縣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庾恩暘——陸軍上將,雲南墨江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黃毓成——陸軍上將,雲南鎮沅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朱培德——陸軍一級上將,雲南祿豐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金漢鼎——陸軍上將,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唐淮源——陸軍上將,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王 鈞—— 陸軍上將,雲南呈貢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范石生——陸軍上將,雲南河西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胡瑛——陸軍上將,雲南雲縣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楊增新——陸軍上將,雲南蒙自人,清朝進士出身。

丁 槐——陸軍上將,雲南鶴慶人。

譚慶林——陸軍上將,雲南建水人。

政治人物
李根源——陝西省省長,中華民國代總理,雲南騰沖人。

楊增新——新疆省主席,雲南蒙自人。

朱培德——江西省主席、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總參謀長,雲南祿豐人。

唐繼堯——貴州都督、雲南都督,雲南會澤人。

王九齡——教育總長,雲南雲龍人。

張耀曾——司法總長,雲南大理人。

金融管理調控專家
盛延齡——中國富滇銀行總行長,雲南玉溪人。

陸子安——中國富滇銀行總行長,雲南巧家人。

繆雲台——中國富滇新銀行總行長,雲南昆明人。

優秀的技術官僚
繆雲台——雲南省經濟委員會主任,雲南昆明人。

著名商人
梁金山——緬甸華僑首富,雲南保山人。

鄭一齋——一代儒商,雲南玉溪人。

氣象專家
陳一得——雲南近代氣象、天文、地震科學的先驅,雲南鹽津人。

教育家
熊慶來——教育家,曾經把雲南大學辦成中國十五所名牌大學之一,雲南彌勒人。

數學家
熊慶來——數學家,他定義的無窮級被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級」,載入世界數學史冊。雲南彌勒人。

國學大師
姜亮夫——國學大師,著有《中國聲韻學》、《楚辭學論文集》等,雲南昭通人。

哲學家
艾思奇——哲學家,著有《大眾哲學》,雲南騰沖人。

音樂家
聶耳——音樂家,曾經譜曲《義勇軍進行曲》,雲南玉溪人。

建築設計專家
張邦翰——建築設計專家,作品有「雲大會澤院」,雲南鎮雄人。

民主人士
楚圖南——中國民盟主要領導人之一,雲南文山人。

Ⅶ 從古至今雲南有哪些歷史名人

明朝
政治人物
楊一清——內閣首輔,雲南安寧人。
劉文征——四川按察使、陝西右布政使,雲南昆明人
朱家民——貴州左布政使,雲南曲靖人。
楊繩武——兵部尚書,雲南彌勒人。
包見捷——吏部右侍郎,雲南建水人。
陳表——浙江道監察御史,雲南玉溪人。
胡平表——貴州布政使,雲南建水人。
傅宗龍——貴州巡撫、順天巡撫、陝西總督、兵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雷躍龍——禮部尚書兼育英殿大學士,雲南玉溪人。
王錫袞——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雲南祿豐人。
朱化孚——湖廣按察使,雲南安寧人。
龔彝——戶部尚書雲南鳳慶人。
蕭崇業——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雲南建水人。
張志淳——戶部右侍郎,雲南保山人。 醫學家
蘭 茂——醫學家,著有《滇南本草》,雲南嵩明人。
胡璇——工部右侍郎,雲南騰沖人。 民國時期
軍事人物(只列上將級別)
李根源——陸軍上將,雲南騰沖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唐繼堯——陸軍上將,雲南會澤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顧品珍——陸軍上將,雲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劉祖武——陸軍上將,雲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李鴻祥——陸軍上將,雲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謝汝翼——陸軍上將,雲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羅佩金——陸軍上將,雲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殷承瓛——陸軍上將,雲南陸良縣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張開儒——陸軍上將,雲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趙復祥——陸軍上將,雲南鳳慶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葉 荃——陸軍上將,雲南雲縣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庾恩暘——陸軍上將,雲南墨江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黃毓成——陸軍上將,雲南鎮沅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朱培德——陸軍一級上將,雲南祿豐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金漢鼎——陸軍上將,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唐淮源——陸軍上將,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王 鈞—— 陸軍上將,雲南呈貢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范石生——陸軍上將,雲南河西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胡 瑛——陸軍上將,雲南雲縣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龍 雲——陸軍上將,雲南昭通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盧 漢——陸軍上將,雲南昭通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楊 傑——陸軍上將,雲南大理人,陸軍大學畢業。
楊增新——陸軍上將,雲南蒙自人,清朝進士出身。
丁 槐——陸軍上將,雲南鶴慶人。
譚慶林——陸軍上將,雲南建水人。
政治人物
李根源——陝西省省長,中華民國代總理,雲南騰沖人。
楊增新——新疆省主席,雲南蒙自人。
朱培德——江西省主席、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總參謀長,雲南祿豐人。
唐繼堯——貴州都督、雲南都督,雲南會澤人。
孫渡——熱河省主席,雲南陸良人。
王九齡——教育總長,雲南雲龍人。
張耀曾——司法總長,雲南大理人。
金融管理調控專家
盛延齡——中國富滇銀行總行長,雲南玉溪人。
陸子安——中國富滇銀行總行長,雲南巧家人。
繆雲台——中國富滇新銀行總行長,雲南昆明人。
非常優秀的技術官僚
繆雲台——雲南省經濟委員會主任,雲南昆明人。
著名商人
梁金山——緬甸華僑首富,雲南保山人。
鄭一齋——一代儒商,雲南玉溪人。
氣象專家
陳一得——雲南近代氣象、天文、地震科學的先驅,雲南鹽津人。
教育家
熊慶來——教育家,曾經把雲南大學辦成中國十五所名牌大學之一,雲南彌勒人。
數學家
熊慶來——數學家,他定義的無窮級被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級」,載入世界數學史冊。雲南彌勒人。
國學大師
姜亮夫——國學大師,著有《中國聲韻學》、《楚辭學論文集》等,雲南昭通人。
哲學家
艾思奇——哲學家,著有《大眾哲學》,雲南騰沖人。
音樂家
聶耳——音樂家,曾經譜曲《義勇軍進行曲》,雲南玉溪人。
建築設計專家
張邦翰——建築設計專家,作品有「雲大會澤院」,雲南鎮雄人。
民主人士
楚圖南——中國民盟主要領導人之一,雲南文山人。

Ⅷ 昆明有那些歷史人物

先秦時期
庄硚(神話中的人物)

隋唐時期(南詔國時期)
皮羅閣

兩宋時期(大理國時期)
段思平

元朝時期
賽典赤

明朝時期

開疆功臣
傅友德——永昌侯
藍玉——穎川侯
沐英——西平侯
沐春——黔國公

政治人物
楊一清——華蓋殿大學士,雲南安寧人。

朱家民——貴州左布政使,雲南曲靖人。

楊繩武——兵部尚書,雲南彌勒人。

包見捷——吏部右侍郎,雲南建水人。

陳表——浙江監察御史,雲南玉溪人。

胡平表——貴州布政使,雲南建水人。

傅宗龍——兵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雷躍龍——禮部尚書兼育英殿大學士,雲南玉溪人。

王錫袞——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雲南祿豐人。

醫學家
蘭 茂——醫學家,著有《滇南本草》,雲南嵩明人。

清朝時期

政治人物
嚴清——吏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李因培——福建巡撫,雲南晉寧人。

趙士麟——浙江巡撫、江蘇巡撫,雲南澄江人。

朱嶟——工、刑、兵、戶、吏諸部尚書兼內閣學士,雲南通海人。

趙光——工、刑、兵、戶、吏諸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何桂清——兩江總督,雲南昆明人。

陳時夏——江蘇巡撫,雲南元謀人。

丁槐——廣西巡撫,雲南鶴慶人。

錢灃——江南監察御史,雲南昆明人。

何桂珍——兩江兵備道,雲南師宗人。

王人文——四川總督,雲南大理人。

袁嘉穀——雲南科舉史上第一個全國狀元,雲南石屏人。

著名商人
李沅——19世紀的雲南首富,雲南昆明人。

銀行家
王熾——20世紀初的中國首富,雲南彌勒人。

畫家
繆嘉蕙——著有《供奉畫稿》,雲南昆明人。

民國時期

軍事人物(只列上將級別)
李根源——陸軍上將,雲南騰沖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顧品珍——陸軍上將,雲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劉祖武——陸軍上將,雲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李鴻祥——陸軍上將,雲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謝汝翼——陸軍上將,雲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羅佩金——陸軍上將,雲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唐繼堯——陸軍上將,雲南會澤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張開儒——陸軍上將,雲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趙復祥——陸軍上將,雲南鳳慶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葉荃——陸軍上將,雲南雲縣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庾恩暘——陸軍上將,雲南墨江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黃毓成——陸軍上將,雲南鎮沅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朱培德——陸軍上將,雲南祿豐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金漢鼎——陸軍上將,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br>
唐淮源——陸軍上將,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王 鈞—— 陸軍上將,雲南呈貢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范石生——陸軍上將,雲南河西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胡瑛——陸軍上將,雲南雲縣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龍雲——陸軍上將,雲南昭通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盧 漢——陸軍上將,雲南昭通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楊 傑——陸軍上將,雲南大理人,陸軍大學畢業。

楊增新——陸軍上將,雲南蒙自人,清朝進士出身。

丁 槐——陸軍上將,雲南鶴慶人。

譚慶林——陸軍上將,雲南建水人。

政治人物
李根源——陝西省省長,中華民國代總理,雲南騰沖人。

楊增新——新疆省政府主席,雲南蒙自人。

朱培德——江西省主席,雲南祿豐人。

唐繼堯——貴州都督、雲南都督,雲南會澤人。

王九齡——教育總長,雲南雲龍人。

張耀曾——司法總長,雲南大理人。

金融專家
盛延齡——中國富滇銀行總行長,雲南玉溪人。

陸子安——中國富滇銀行總行長,雲南巧家人。

繆雲台——中國富滇新銀行行長,雲南昆明人。

著名商人
梁金山——緬甸華僑首富,雲南保山人。

鄭一齋——一代儒商,雲南玉溪人。

氣象專家
陳一得——雲南近代氣象、天文、地震科學的先驅,雲南鹽津人。

教育家
熊慶來——教育家,雲南彌勒人。

數學家
熊慶來——數學家,雲南彌勒人。

歷史學
姜亮夫——歷史學家,雲南昭通人。

哲學家
艾思奇——哲學家,著有《大眾哲學》,雲南騰沖人。

音樂家
聶耳——音樂家,雲南玉溪人。

建築設計專家
張邦翰——建築設計專家,雲南鎮雄人。

民主人物
楚圖南——中國民盟主要領導人之一,雲南文山人。

報人
楊振鴻——曾經創辦《光華日報》,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雲南昆明人。

Ⅸ 大理雲龍縣團結鄉河東村著名人物有哪些

雲龍縣歷史人物:27人,其中「改土歸流」以前土司7人、明末1人、清代1人、民國17人、建國後1人。27人中,原屬外籍,後來落籍雲龍的7人,外籍1人,本籍19人。

段 保 四川人,流寓雲龍,入贅早氏土司,後征普顏篤有功,明洪武十七 (1384年)年封為雲龍土知州,設治1日州,其轄地沿元朝雲龍甸改設,世襲土司。

早 納 漕澗阿昌族首領,沐英南征金齒 (保山)時,率眾歸順,洪武間,授漕澗土千總,萬曆間,其後裔早陶遣子隨軍征何天恩,賜姓左。

字 忠 武定土司安慈次子,隨穎川侯傅友德平大理,洪武間,授箭桿場土巡檢。

李 智 鄧川人,洪武間,隨征佛光寨有功,授十二關士巡檢。

李 良 原為元末管軍百戶頭目,明朝南征時歸順,授順湯土巡檢。

楊 勝 原師井土官,明朝南征時歸順,授師井土巡檢。

楊 惠 劍川人,洪武間隨明軍南征,授上五井土巡檢。

董邦憲 太和人,明崇偵間來雲龍定居,捐資倡建"太和寺",冶鑄銅佛像,繼又倡修 雲龍通漾濞之大橋,名"雲龍橋"。

李玉樹 字桂樓,洱源人,杜文秀元帥府大翼長,清同治元年 (1862年)率師總鎮雲龍,建「飛龍橋」,1864年工程告竣,為雲龍縣境內橫跨瀾滄江的第一座鐵鏈橋。

楊式中 宇玉衡,寶豐人,武昌陸軍中學畢業後任連長,參加武昌起義,旋升營長,後隨楊增新赴新疆,任餉兵團團長、兼騎兵獨立團團長,1921年任伊犁鎮守使,在任歿。

楊承鐸 字宗澤,石門人,曾任貴州三合縣縣長、大理一中訓育主任。

楊武勛 字雪隱,天耳井人,雲南政法學校畢業,曾任東陸大學秘書、施甸縣縣長、中學校長。

楊迎道 字竹軒,寶豐人,雲南講武堂乙班畢業,辛亥革命時任警衛連長,繼任護國軍營長,駐粵滇軍第一師參謀長、中央直轄軍一五O團團長,參加北伐回滇後任補充第二大隊,十八團團長,威信、馬關縣長。

趙連城 舊州人,曾任駐粵滇軍十二團團長。

羅煥文 師里人,少年習射獵,百發百中,從軍後,曾任北伐軍第三軍營長、團長。

劉鰓麟 字古侯,天耳井人,雲南講武堂乙班畢業,曾在顧品珍部任團長,在密謀倒唐 (繼堯)時,事泄被害。

何世雄 字子侯,石門人,雲南講武堂畢業,任第三混成旅旅長,一OO師副師長兼昆明戒嚴司令、雲南造幣廠廠長。

何乃輔 字紹丞,石門人,曾任貴陽城防司令。

胡正昌 字耀州,湯澗人,雲南講武堂畢業,任近衛二團營長、西疇縣長,抗日戰爭時期,隨六十軍出征,任輜重團團長,在任病歿。

王祖羲 字翼軍,石門人,曾任麗江縣縣長。

李嘉策 字少丹,石門人,曾任永仁縣縣長。

馬浩川 字若湘,大井人,雲南教導團經理班畢業,曾任五十八軍二師軍需處長、保安二旅軍需處長。

張葉翠 字連庵,石門人,雲南講武堂畢業,曾任開封城防司令。

張德明 字建中,雲龍人,雲南講武堂畢業,曾任滇黔綏靖公署混成獨立旅護衛團團長、二四師二團團長。

左宗盛 原名左仁極,漕澗人,雲南教導團畢業,隨格桑澤仁(西康省主席)進藏,任少校文書科長,後返南京進蒙藏政治訓練班,畢業後,任國民黨中央蒙藏委員會委員、駐西康省特委、駐藏辦事處處長。

楊發春 字曉樓,石門人,畢業於保定軍校,後赴天津,與胡漢民等組織報館,宣傳革命,聞武昌舉義,與崔緝勛等密運汽油,擬燒中華門響應,事泄全被逮捕,除楊發春、崔緝勛倖免於難,餘五人皆被殺害。光復後,隨楊增新赴新疆,授步兵上校,繼任騎兵第19團團長兼哈密鎮守使,卒於任,追贈少將銜。

何文瞻 字昭然,石門人,師范畢業,曾任雲南省志館編輯,雲龍縣縣志局長,長於古體詩,又精中醫,在石門開 「德馨堂」葯室行醫。曾輯 《雲龍詩征》三卷,是書採集自清乾隆至近代雲龍人之能詩者,每卷後附錄並增以拾遺。

何 鈞 字少傑,石門人,曾任陸軍第12師副團長,1949年任雲龍縣自衛總隊長,同年7月經「邊縱」派回雲龍從事地下活動的楊霖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董澤,字雨蒼,寶豐人,白族,生於清光緒戊子(1888)年。從1922~1927年,董澤先後任雲南教育司長、財政司長,並於1927年籌建修通昆明至祿豐段公路,成為雲南省第一條公路;1948年資助創立雲龍縣第一所農業職業學校,該校於1952年並入雲南省農業學校。曾擔任雲南東陸大學(即雲南大學)校長 。

閱讀全文

與大理雲龍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