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破鏡重圓涉及哪個歷史人物

破鏡重圓涉及哪個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8 17:40:15

⑴ 誰能告訴我一些歷史上很少有人知道的朝代,人物啊。就像蘭陵王,李長歌那樣。適合寫小說,畫成漫畫的。

後燕 慕容垂 大將--皇帝

北齊 斛律光 大將

劉宋 檀道濟 大將

北周 養由基 神射手

後蜀 花蕊夫人 有名的四川美女

陳 樂昌公主 「破鏡重圓」的故事

中國歷史文學典故破鏡重圓概括意思

【典 故】
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 公主恐國破後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於他年正月望日賣破鏡於都市,冀得相見。後陳亡,公主沒入越國公楊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見有蒼頭賣半鏡,出其半相合。德言題詩雲:「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還之,偕歸江南終老。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或決裂後重又團聚或和好。
【典故翻譯】

破鏡重圓這個成語故事是由華陰人、隋越國公楊素的一段成人之美的佳話而來的。
楊素,字處道,在輔佐隋文帝楊堅結束割據,統一天下,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足智多謀,才華橫溢,而且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在朝野上下都聲勢顯赫,頗著聲名。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楊素與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陳後主叔寶的嬪妃、親戚,其中有陳叔寶的妹妹棗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陳國的樂昌公主。
由於楊素破陳有功,加之樂昌公主才色絕代,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家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既仰慕樂昌公主的才華,又貪圖樂昌公主的美色,因此就更加寵愛,還為樂昌公主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鬱郁寡歡,默無一語。
原來,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兩心相知,情義深厚。陳國將亡之際,徐德言曾流著淚對妻子說:「國已危如累卵,家安豈能保全,你我分離已成必然。以你這般容貌與才華,國亡後必然會被掠入豪宅之家,我們夫妻長久離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夢中神會。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斷我們今世的這段情緣,你我今後定會有相見之日。所以我們應當有個信物,以求日後相認重逢。」說完,徐德言把一枚銅鏡一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徐德言又說:「如果你真的被掠進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將你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若我也倖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會趕到都市,通過銅鏡去打問你的消息。」
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餘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經過千辛萬苦,顛沛流離,終於趕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向老者講述一年前破鏡的故事,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顫索索兩半銅鏡還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聲……賣鏡老人被他們的夫妻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答應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讓他們夫妻早日團圓。徐德言就著月光題詩一首,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詩這樣寫道:
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想到與丈夫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更是大放悲聲,終日容顏凄苦,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他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樂昌公主看到當年風流倜儻的徐德言兩鬢斑白,二徐德言看到變為別人小妾的樂昌公主(作為小妾一切要看人臉色行事),兩人感慨萬千。楊素見此情此景,於是讓樂昌公主對此景賦詩一首,於是樂昌公主吟道: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楊素聽後非常感動,於是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並贈資讓他們回歸故里養老。府中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嘆不已。在歡慶的感激之情。宴罷,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里。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⑶ 破鏡重圓1 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 經典成語 成語

【發 音】抄 pò襲 jìng chóng yuán

破鏡重圓

pò jìng chóng yuán

破鏡重圓: 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聚與和好。

【出 自】唐·韋述《兩京新記》卷三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指重新團聚。

【近義詞】 和好如初、言歸於好

【反義詞】覆水難收、一去不返

【結構】主謂式。

⑷ 「破鏡重圓終有隙,覆水難收搶語地」出自哪位名人

「破鏡重圓終有隙,覆水難收搶語地」是沒有作者的。

⑸ 七個歷史典故代表人物是誰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幾個典故,找了七個熟知的參考一下:
高山流水 -俞伯牙
春秋時俞伯牙善琴,琴曲托意搖深,常人難解,僅鍾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贊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鍾子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鍾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彈。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莊周夢蝶 -莊子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舞。夢醒後,發現自身依然是莊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周。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李商隱名作《錦瑟》雲:「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詩中額聯即用此典故。
傾國傾城 -李夫人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
凌波微步 -曹丕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長兄曹丕當政以後,備受猜忌,鬱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賦》是一篇傳誦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寫洛神的步態之美雲:「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寫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跡之態十分傳神。後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輕盈。如賀鑄《青玉案》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即用此典。
破鏡重圓 -樂昌公主
南朝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恐國破後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於他年正月十五賣破鏡於都市,冀得相見。後陳亡,公主沒入越國公楊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見有蒼頭賣半鏡,出其半相合。德言題詩雲:「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還之,偕歸江南終老。後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或決裂後重又團聚。
人面桃花 -崔護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長安南庄,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代詩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後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青梅竹馬-李白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無邪,親昵嬉戲的形狀。又以「兩小無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純潔,彼此相處融洽。如《聊齋志異-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與生同甲,時皆八九歲,兩小無猜,日共嬉戲。」典見《李太白集》

⑹ 請問:「坐懷不亂」,「破鏡重圓」這兩個成語分別源於什麼故事

坐懷不來亂 (zuò huái bù luàn)
春秋時魯國的自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於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柳下惠姓展,名獲,又名展季。他的封地(又說居處)叫「柳下」,展獲死後,他的老婆倡議給他的「私謚」(並非由朝廷授予的謚號)叫「惠」,所以,人稱展獲「柳下惠」。和孔老師一樣,柳下惠也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也是以講究禮節而著稱。歷史上,柳下惠曾經幹了一件讓他揚名立萬,流芳百世的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事是這樣的:柳下惠用自己的衣服把一個受凍的女子裹在懷里,整整坐了一夜,而沒有越雷池一步,發生非禮行為。這也就是成語「坐懷不亂」的由來。《荀子·大略》對這件事有過「報道」,說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北齊書·廢帝紀》也有「顏子縮屋稱貞,柳下嫗而不亂」的句子……

破鏡重圓 出自 孟棨《本事詩》

樂昌公主

⑺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這句話在歷史上有什麼典型的人物或故事能反映出

有一個「破鏡重圓」的成語,是根據樂昌公主和他的夫婿徐德言的故事而得來的。可以作為君子成人之美的例子。

樂昌公主陳貞是南朝後主陳叔寶的大妹妹,樂昌公主是她的封號。雖生長在皇家,卻沒有一般金枝玉葉的那種驕橫脾氣,在宮中以性情溫婉賢淑而為眾人稱道。她外貌端莊秀美,舉止高雅大方,且有很深的文學造詣;為此,她選擇夫婿也自有眼光,不戀侯門貴族,獨重詩文才識,成年後,由她自己作主下嫁江南才子徐德言(陳太子舍人)為妻。徐德言作駙馬後入朝廷任侍中,也頗顯露出他的政治才華,夫婦二人互敬互愛,夫唱婦隨,成了一對當時人人羨慕的天成佳偶。
南朝後主陳叔寶是個昏庸的皇帝,治國不善。與占據北方之地的楊堅做著最後的對峙。不久,楊堅成立了隋朝,做了皇帝。按照古時慣例,亡國之君及其親族不準許住在原籍,以防其糾集殘部,死灰復燃。因此,國破家亡的陳後主及皇族被虜北上,一同解往隋國國都長安。樂昌公主自然也在被虜之列,她與恩愛夫婿徐德言眼看就要被活活拆散。臨行前,樂昌公主把一面自己梳妝台上的一面銅鏡摔成兩半,一半留給夫君,一半收自懷中。
她與徐德言約定:以後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在長安街市上沿街叫賣銅鏡,直至找到對方的下落,以便夫妻破鏡重圓。徐德言含淚頻頻點頭。
樂昌公主
這真是一個渺茫無期的希望,此去長安數千里路,兵荒馬亂之中,徐德言一個亡國之臣根本難以成行,更何況樂昌公主這一去長安還不知將被發落到什麼地方。徐德言手執半面銅鏡,想起往日夫妻兩人曾在鏡中相映成雙,自己還曾對鏡為妻子插過鳳釵,如今卻已人去鏡破,怎不叫他傷心欲絕。但轉念想到臨別時妻子殷殷的囑咐,他決心不讓她失望,希望再小畢竟還存有那麼一線生機;於是他忍辱含垢,強撐著活了下來,一心只等待局勢稍微平定之後,前往長安,祈求老天相助,讓他們夫妻劫後重逢。
而後,隋朝大將楊素把美貌無雙、聰慧賢淑的樂昌公主納為妾,樂昌公主無力反抗,做了楊素的寵妾,但心中仍在掛念夫婿。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派人去街上叫賣這半面銅鏡,叫價之高,讓市井之人覺得賣鏡的人真是瘋了。可是有一天,一個書生說,這面鏡子是無價之寶,他有另外一半,如果能夠重合,那麼就免費把這另一半鏡子送給來賣鏡的老婦人。果真,破銅鏡,真的完全吻合。書生模樣的青年人打聽了樂昌公主的消息,便立即寫了一紙書言: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

無復姮娥影,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看了,抱著銅鏡,泣不成聲。楊素得知了整個事件,便來安慰。樂昌公主向楊素請求,希望能見徐德言最後一面。楊素也想,或許自己成全了樂昌公主,以後樂昌公主便會感激他,而心甘情願地跟著他,便答應了。當徐德言收到丞相府的邀請函時,又驚又喜。之後便在丞相府中做客。一個亡國之臣,布衣芒鞋來到威嚴的丞相府中,當朝丞相以貴賓之禮相待,客人的舊妻樂昌公主卻以主人寵妾的身份陪侍在側,那情形是相當尷尬的。賓主禮節性地寒暄之後,依次落座,樂昌公主望著已顯蒼老的舊日丈夫不知說什麼好,於是默默無言地寫下了一首詩: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詩句把樂昌公主當時同對新舊丈夫,哭笑不是,左右為難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酒過三巡之後,徐德言約略述了別後的情形;樂昌公主接過話頭,安慰幾句後,又委婉地提出希望丈夫再婚。因為自己已身有所屬,無法重續前緣,陪伴他度過下半輩子了。 徐德育悲愁滿懷,他緩緩地對樂昌公主說:「再見卿面,心願已足,今生誓不再娶,返回江南以後,准備遁入佛門,獨對青燈了此一生。」說罷掩面而泣,而樂昌公主聽了他這番誓言,早已淚涕俱下,悲不自勝了。 楊素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對小夫妻悲悲切切的情景,不由得動了惻隱之心,心想反正已留不住樂昌公主的心,索性好人做到底,讓你們夫婦團圓罷了。於是他當場宣布:「念你們兩人舊情至深,老夫決意把樂昌公主送還給徐公子,讓他們破境重圓罷。」說完這一決定後,他還好意請他們留在長安,並答應為徐德言在隋延安排一個官職。 徐德言婉拒了官職,帶著樂昌公主回到南方。

⑻ 有一個為歷史人物,早年貧寒,老婆收拾鋪蓋改嫁去了,後來這個人發達了,老婆又來求破鏡重圓,這個人是誰

朱買臣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家窮,喜歡讀書,不管理產業,經常砍柴賣來維持生計。擔著柴,邊走邊讀書。他的妻子也擔著柴跟隨著,屢次阻止朱買臣在途中唱歌,但朱買臣聲音唱得更大。他的妻子認為這是羞恥的事情,請求離他而去。朱買臣笑著說「我五十歲一定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之後再報答你。」妻子憤怒地說「像你這種人,終究要餓死在溝壑中,怎能富貴?」 朱買臣不能挽留他,只好任憑她離去。之後,朱買臣一個在道路上邊走邊唱,背著柴在墓間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給他飯吃。過了幾年,朱買臣跟隨上報帳本的官員押送行李車到長安。到皇宮上送奏摺久未回答,在公車署里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也用完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正趕上他的同縣人嚴助受皇帝寵幸,嚴助向皇帝推薦了朱買臣。召見之後,被授予會稽太守。朱買臣於是乘坐驛站的車馬離去。會稽的官員聽說太守將到,徵召百姓修整道路。縣府官員都來迎送,車輛有一百多乘。到了吳界,朱買臣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後面的車子載上他們到太守府並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一一召見老朋友,給他們喝的和食物;每個曾經有恩於他的人,都報答了他們。

⑼ 破鏡重圓的成語故事及典故,其主人公是誰

破鏡重圓
pò jìng chóng yuán
【解釋】比喻夫妻失散或離婚後重新團聚。
【出處】唐·韋述《兩京新記》卷三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重;不能讀作「cónɡ」或「zhònɡ」。
【辨形】鏡;不能寫作「境」;圓;不能寫作「園」。
【近義詞】和好如初、言歸於好
【反義詞】覆水難收、一去不返
【辨析】~與「言歸於好」有別:「言歸於好」適用於朋友、同學、夫妻之間等;語氣較輕;~適用於描寫夫妻之間。
【例句】劉大娘是我們的街道主任;她辦事非常熱心;曾使許多家庭~。
【英譯】
【成語故事】南朝末年,隋文帝楊堅滅掉了周圍的南陳北齊,建立隋朝。其中陳國將亡之際,陳國的駙馬徐德言和他的妻子樂昌公主看到了天下統一是大勢所趨,自己的身份又是隋朝消滅的重點對象,預料到夫妻必然分離,就將一面銅鏡一劈兩半,二人各執一半以作日後重逢之信物,並約定每年正月十五到街市去賣鏡以為聯系手段。陳後主由於「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昏庸無能終於亡了國,徐德言流落江湖,而樂昌公主則被俘虜,隋文帝楊堅把她賜給滅陳的功臣楊素作為奴婢。
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餘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顛沛流離,趕到長安大街,果然看見有人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兩半銅鏡符合為一,並且打探到妻子的下落。兩人暗中聯系。後來這件事情被楊素知道,這個人並不是像評書《隋唐演義》中說的那樣是個色鬼,而是一個篤禮重義的人物,他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里。

⑽ 破鏡重圓

女人以我為伴 作者: 明哥

寂靜的深夜裡不時想起了曾經的紅粉女友.

女友甚多,她們都傾訴著自己愛情的不幸,而我卻是她們傾聽的教化者.時間一長,我們便彼此都有了一種知己而奇妙的情感,於是我們... ...

我是個悲觀幻想的現實主義者.善於解脫她們內心的壓力,尤其是情感方面.她們因之喜歡我也還因為我的相貌或性格吧!

有時想起這些女友會有一種成就感,但有時也會有一種自責和內疚感.畢竟她們都是好女孩,我用自己的言語解脫著她們心中的不快,但又以***的情感給予了她們更濃的回憶.

所謂的"藍顏知己"就這樣在她們心中產生了.我是被情感所困女孩們的知心朋友,我在想方設法幫助她們走出困境同時一種相互愛昧的關系也生之而來.也許我只是個替代品.

我沉思了,到現在自己都不知道是幫助了她人,還是為自己和她人填加了一 層更重的陰影... ... 仔細想來我這幾年確實變壞了,換句好聽的話來說就是我變的更前衛了.

試問:"我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悲傷呢?"高興的是我為她們從苦海中解脫了出來,悲傷的是我們居然都成了單人床上的玩偶.

因為我沒錢,沒車,沒樓房.之所以我們也只能做知己了.但這並不代表我沒有感情.我總說的一句話"高攀".我不趕妄為,不敢高攀.~!我沒那個命... ...能成為她們的<藍言>我已很滿足.

在某年的一天你們都結婚了,那我的身影會在她們的腦海中瞬間遺忘. 是的,她們絕對會把我遺忘.因為曾經她們都說過假如某天真的結婚了,是不會背叛自己的老公,即使不喜歡他....

很好,真的很好.我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這才是做人的原則.

我想結婚了,真的好想結婚.因為婚後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的一個家.可我又不甘心,總不能找個不喜歡的人結婚吧! 試著尋找童話里的愛情,但誰又能告訴我童話中的愛情到底在哪呢? 不知道...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沒有人能回答我$

我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同性知己,他是我小學六年的同窗,叫"小傑".我們喜歡沒事的時候一起喝喝酒,談談自己未來的人生和不時不刻發生的事情.我們都是醉酒後大發詩性的那種,好象有點看破紅塵的樣子!

酒後的墮落和清醒後的自責,也許這才是人生的轉折點.

"我想結婚了, 我想結婚了, 我想結婚了...."和所有朋友都訴說著同樣的一句話.可我另一半在哪呢?啊~~~`想起來了, 你在童話里.我要奮鬥了,我要把你找到~~~~

"為了結婚而找對象",如果父母在著急的話,也只能這樣了,隨便找個女孩領取結婚證,步入婚姻的殿堂... ...

太晚了,朋友睡吧,就寫這么多了,你看後也許會罵我混蛋,我能接受這樣的評價,幸福屬於你們~~

晚安,一覺醒來太陽還是那麼嶄新~~~~~~~~~~~~~~~~~~~~~~~~~~~~~

明哥自創知己版

2006. 7. 31 <中國人的情人節>

閱讀全文

與破鏡重圓涉及哪個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