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姓周的名人
周公旦、周瑜、復周王朝制所有國君、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周恩來
周 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
壁,大敗曹軍。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
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
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
人。
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
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貳』 現代周姓的歷史名人
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elt very ashamed. Then,
『叄』 周姓歷史名人
1.周勃。
(?--前169年),西漢開國將、領宰相。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跟隨內隨劉邦起兵反秦容,因為軍功高成為將軍,賜爵武威侯。
2.周瑜。
(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在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孫權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
3.周亞夫
(前119年--前143年),沛郡豐縣人,西漢時期的軍事家、丞相。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率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
4.周敦頤
(1017年--1073年),世稱濂溪先生。都等於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的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著有《愛蓮說》、《太極圖說》、《周元公集》等。
5.周邦彥。
(1075--1121),北宋著名詞人,號清真居士。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嚴謹,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作品在婉約詞中長期被尊稱為「正宗」。
6.魯迅。
(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字豫才。著名文學家思想家,54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
『肆』 姓周的歷史名人
周公旦、周來瑜、周王朝所有國君、源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周恩來
周 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
壁,大敗曹軍。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
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
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
人。
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
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伍』 歷史上周姓名人
1、周瑜
吳國名將,安徽廬江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2、周樹人
紹興人,筆名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被譽為「民族魂」。著作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
3、周恩來
祖籍紹興,生於淮安,共產黨創建人之一及核心領導成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及外交家,中國特色外交的奠基人。
4、周敦頤
著名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5、周璇
著名影星、歌星,演唱的《天涯歌女》、《何日君再來》、《夜上海》等歌曲,被翻唱多次。
拓展資料:
1、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周姓大約有50多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7%,排在第30位。周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佔全國周姓總人口的20%,佔山東總人口的1.6%。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江西、湖南、浙江,這四省周姓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57%;其次分布於江蘇、陝西、四川、河南,這四省的周姓又集中了22%。
2、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周姓大約有210餘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3%,為明朝第9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周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周姓人口總增加率為320%,凈增加了150多萬。
江西的周姓為第一大省,約占周姓總人口的23.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浙江(20%)、江蘇(16.6%),這三省周姓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60%;其次分布於湖南、湖北、山東、廣東、四川、福建和安徽,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0%
3、當代周姓的人口已達2544萬,為全國第九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從明朝600年中周姓人口由210萬激增到近2500多萬,增長了近12倍。
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周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這1000年中周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ㄏ」形態勢。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湖北、江蘇四省,大約占周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於山東、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廣東和貴州,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3%。四川居住了周姓總人口的15.3%,為周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3.4%。全國形成了沿長江的高比率周姓區域。
參考資料:周姓_網路
『陸』 歷史上周氏出了多少位名人
周亞夫[?一前143],西漢名將。沛縣(屬今江蘇)人。周勃子,初封條侯。文帝時,匈奴東進,他以河內守為將軍,防守細柳(在今陝西咸陽),軍令嚴整,被譽為「真將軍」。景帝時,任太尉,平定吳楚七國之亂,遷丞相,謝病免。後以子私買御物所累下獄,絕食死。 周處[約236-297]:西晉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南]人氏,字子隱,吳時為東觀左丞,晉平吳後,歷任新平太守,遷御史中丞,後任建威將軍,平西將軍、周孝侯,當地至今流傳著他改惡從善、射南山虎、斬長橋蛟之傳說,京劇傳統劇目《除三害》就是表現他的故事。 周敦頤[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學家,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國子博士。因築室廬山蓮花峰下小溪上,以營道故居濂溪名之,後人稱其濂溪先生。他依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創始人。著有《愛蓮說》。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其詞格律謹嚴,寫法新穎,被詞學界推譽為「巨擘」,對後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昉: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的名畫家,出身顯貴家族。其畫風為「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宋代的米芾將他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三人並稱為"四大人物畫家"。 周瑜[175-210]:三國吳之名將,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大軍,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精音樂,時稱「曲有誤,周郎顧。」 周樹人[1881-1936]: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本名,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氏。周敦頤的第三十二世孫。《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06月17日第四版 周信芳[1895-1975]:字士楚,藝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生於江蘇清江浦。京劇藝術家。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化名伍豪等,浙江紹興人,生於江蘇淮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周敦頤的第三十三世孫。 周培源[1902.8.28-1993]:江蘇宜興人氏。1928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理學博士學位。1936年至1937年參加愛因斯坦領導的廣義相對論討論班並進行相對論引力論和宇宙論的研究。著名的物理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協主席、名譽主席。 還有更多
『柒』 古代姓周的名人
1、周亞夫
周亞夫(前2世紀-前143年)漢朝軍事家,沛郡(今江蘇豐縣)人,是元老絳侯周勃的兒子,在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叛軍。後來因為得罪漢景帝,被廷尉法辦,絕食後吐血,死於詔獄。
周亞夫在軍事上有三大貢獻,一是改變了以車騎為主的戰術,提出,短兵、利刃、鮮護的方略,使之更利於迎戰匈奴騎兵。二是,聲東擊西,布疑兵於山西、河北,主力卻出寧夏、甘肅,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顧,一戰將其擊潰。為後來漢武帝徹底掃除侵邊的匈奴,奠定了基礎。三是,以少勝多平定七王之亂。
2、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音樂家,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據記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贊揚新法,因此由諸生擢為太學正,任教太學。當上學正後,常有積極作為,但在仕途上並沒有得意的成果,長期在州縣間擔任小官職。倒是詞愈寫愈受世人喜愛,加上精通音律,能自創新曲,詞名愈來愈大。
到宋徽宗時,周邦彥升為徽猷閣待制,並提舉大晟府,任命周邦彥擔任主管,從事審訂古調,討論古音,並創設許多音律,影響後世很大。徽宗時期是他作品最多的時期,大部分都帶有他華美、輕狂的特質。長期被後人尊為「詞家之冠」。
3、周敦頤
周敦頤(1017年-1073年7月2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敦實,字茂叔,號濂溪,又稱濂溪先生。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官員、理學家,北宋宋明理學創始人。其學說是孔子、孟子之後儒學最重要的發展,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影響深遠。
周敦頤在治學中,提出許多新問題,並作出新的論斷,把儒學推進了一步。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復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范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成為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
4、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稱「周郎」,廬江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三國時代著名的孫吳勢力重要的統帥,也是傑出優秀的軍事家、戰術家、戰略家、政治家。建安十三年(208年)他所指揮的赤壁之戰,是中國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
戰後兩年,他在准備征伐四川、巴蜀途中身染重病,不久於巴丘病逝,年僅三十六歲。與魯肅、呂蒙和陸遜合稱四大都督。
周瑜與孫策是總角好友,孫策起兵時,周瑜就立刻響應孫策的行動並贊助給予軍資及兵力。周瑜脫離袁術後,孫策親迎周瑜,並當著眾將面前下令說:「周公瑾才華傑出,與我是從少相識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義。
就像之前在丹楊,就是他徵召人手及船隻糧草才能成就大事,若要計算他的功勞,這些也未足夠報答啊。」到後來周瑜隨孫策攻打盧江皖城時,俘虜了橋公二女,孫策與周瑜結為連襟兄弟。
5、周處
周處(236—297年 ),字子隱,義興郡陽羨縣(今江蘇宜興市)人。西晉大臣,東吳鄱陽太守周魴之子。
少時縱情肆欲,為禍鄉里。後來改過自新,拜訪名人陸機和陸雲,浪子回頭,發奮讀書,留下「周處除三害」的傳說,拜東觀左丞,遷無難都督,功業勝過父親。吳國滅亡後,出仕西晉,拜新平太守,轉廣漢太守,治境有方。入為散騎常侍,遷御史中丞,剛正不阿。得罪梁孝王司馬肜。
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將軍,前往關中,討伐氐羌齊萬年叛亂,遇害於沙場。追贈平西將軍,謚號為孝。
『捌』 姓周的偉人歷史上有哪些
1、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2、周亞夫
周亞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沛縣(今江蘇豐縣)人,西漢時期名將,官至丞相。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歷仕漢文帝、漢景帝兩朝,以善於治軍領兵,直言持證著稱。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後被冤下獄,閉食自盡。
3、周魴
周魴(生卒年不詳),字子魚。吳郡陽羨縣(今江蘇宜興)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周魴年少時好學,被舉為孝廉。歷任寧國縣長、懷安縣長、錢塘侯相,一月之內,便斬殺作亂的彭式及其黨羽,因而升任丹陽西部都尉。彭綺率數萬人反叛時,周魴被任命為鄱陽太守,與胡綜共同將其生擒,因功加職昭義校尉。後詐降曹休,誘其率軍接應,使之在石亭之戰中一敗塗地。
戰後因功被加職為裨將軍,封關內侯。賊帥董嗣據險侵擾豫章等郡,周魴派間諜將其誘殺,不費兵卒即安定數郡。周魴在鄱陽賞罰分明、恩威並施,於任職十三年後去世。
4、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5、周樹人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玖』 周氏家族的歷史
周永泰,廣東東莞人。始祖周永泰於十九世紀中葉來港發展,後其長子周少岐晉身為定例局議員,在商界名噪一時,為周氏家族奠下穩固的基礎。不少家族成員擔任政府要職,其中有周少岐,周埈年,周錫年擔任香港定例局(立法局前身)議員,太平紳士,而其中周埈年,周錫年更被封爵。周卓凡,20世紀初香港企業家,周少岐之弟,周錫年爵士之父,著名的股票投資高手。周錫年之子周啟邦,譚月清(富商譚煥堂之女)夫婦是社交名人,其對生活的享受更深入民心。之子周啟賢香港華人銀行首席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拾』 周氏有哪些現代名人
漢朝周昌,被封為汾陰侯,並擔任御史大夫,以勇於上諫著稱。
明朝周新擔任監察御史,以善於處理疑難案件著稱。
明朝周忱擔任工部右侍郎,推行財政改革大見成效。
西漢的周勃、周亞夫;
東漢的周章、周景、周忠;
唐代的周允元、周樨;南宋的周必大;
明朝的周如磐周道登周延儒。科舉制度所產生的狀元,
南宋的周坦、周震炎、武狀元周虎;名代的周旋、周澍、周延儒。
周興嗣(約470---5210)東晉文人,撰有《皇帝實錄》、《黃德記》、《起居注》、《職儀》等100多卷,並有文集10卷。
周訪,京兆(今西安)人。唐代中期畫家,所繪的神佛、世俗人物、寫真等都有很高造詣,名噪當世。流傳作品有:《花仕女圖》、《紈扇使女圖》、《調琴啜茗圖》等
周敦頤(1017---1073),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他是宋朝理學開山鼻祖,是周姓家族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人物之一,同時,作為理學的奠基人,他在中國文化史上也享有極高的地位,理學大師程頤、程灝(音浩)都是他的弟子。帝王們將他尊為人倫師表,後人把他推崇到與孔孟相當的地位。流傳作品有:《太極圖說》、《通書》。
周邦彥 (1056—1121),北宋錢塘(今杭州人),著名詞人,他好音樂,能自度曲,制樂府長短句詞韻清為蔚,影響深遠,為北宋婉約派代表作家。作品有《清真集》(即《玉片詞》)。
周德清 (1274—1324),北宋詞人周邦彥之後,他是元朝後期重要的散曲作家和傑出的音韻學家。代表作有《中原音韻》
周密 (1232—1298)宋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字公瑾,號草窗,原籍濟南,出身於官宦世家,曾經擔任過義烏令。後居住於吳興(今湖州)、臨安府(今杭州)一帶。為西湖吟社創始人之一。元朝滅南宋後,經歷了失國之痛的周密長年寓於杭州,隱居不仕,終日閉門著述,在文學和詩詞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尤其是他的詞,格律嚴謹,字句精美,清麗動人,風格在姜夔(音葵)、吳文英兩家之間,與吳文英(夢窗)並稱「二窗」,儼然是北宋詞壇的領袖人物。他不僅是一個著名的詞人,而且擅長作詩,並能書畫。周密平生著作很多,流傳至今的有《草窗韻語》6卷、《蘋洲漁笛譜》2卷、《絕妙好詞》7卷、《武林舊事》10卷、《齊東野語》20卷、《浩然齋雅談》3卷、《雲煙過眼錄4卷》、《癸辛雜識6卷》、《志雅堂雜鈔》1卷、《澄淮錄》2卷等。其中《武林舊事》、《東齊野語》、《癸辛雜識》等著作,是我國古代筆記的代表作具有極大的史料價值。
周朝俊 明朝末期浙江寧波人,明代著名的戲曲作家。相傳他的戲曲作品曾有十餘種之多,流傳至今的僅有《紅梅記》一種,存目的有《香玉人》、李丹記》兩種。傳奇《紅梅記》描述的是裴禹與李慧娘、盧昭容三人之間的感情和婚姻故事。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價值。
周亮工 (1612—1672),江西金溪人,祖籍河南祥符。官至戶部右侍郎。他的作品清新自然,重在寫實。如《汴上謠》十二首,他在金石書畫等方面也很有造詣,以《賴古集》最具代表性
他提出的「作詞十法」影響深遠。
明朝周順昌大義凜然,不懼魏忠賢,慷慨悲歌,挺身撲死,崇禎皇帝即位後,盡誅奸黨,為其平反昭雪。
清朝周秀英,練就「開四門」刀法,與父周立春參加上海小刀會起義成為女將軍,勇斗清軍、法軍,名震中外,最後突圍被俘,壯烈犧牲,名垂青史。
元朝地理學家周達觀,著《真臘風土記》名揚中外。
宋朝天文學家周綜,著《皇佑星表》,對天文歷法貢獻突出。
北宋科學家周克明、
南宋地理學家周去非、
元代航海家周致中、
明代醫學家周慎齋、
明代名醫周庚、
清代醫學家周揚俊、周學霆、周學海等,
清代洋務運動的 重要人物,以實業興家的周馥及其家族。
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和魯迅(原名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魯迅、周恩來分別是周碩頤的32世孫和33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