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的史姓名人
1、史恭-漢宣帝舅公,涼洲刺史,撫養、輔佐宣帝有功,贈杜陵侯。史崇高祖版。
2、史思明 ,寧夷權州(今 遼寧)突厥人, 安史之亂的主要發動者之一 。居營州柳城,初名崒干, 其貌不揚,懂六蕃語。姿癯露,鳶肩傴背,廒目側鼻,寡須發,躁健譎狡史 。突厥族,寧夷州人,唐玄宗李隆基賜名思明。著名唐朝叛將,「安史之亂」禍首之一。
3、史朝義:(公元?~762年待考),突厥族,史思明的長子;樓煩人(今山西)。著名唐朝「安史之亂」叛將。
4、史浩-南宋朝宰相。為岳飛平反昭雪。溧陽侯35世孫。
5、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軍事統帥。字憲之,又字道鄰,漢族,祥符人(今河南開封),祖籍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東漢溧陽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孫,其師為左光斗。
明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謚之忠靖。清高宗追謚忠正。其後人收其著作,編為《史忠正公集》。
6、史夔-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師。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陽侯51世孫。
Ⅱ 歷史上有多少姓 蒲的 名人呀
1 蒲元:三國時期蜀國人,是劉備的大臣。是一個鑄造刀的能人。相傳那時的西南民族很善於鑄造刀,蒲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為諸葛亮鑄造3000把刀,他說漢水不能使刀很鋒利,於是派人去蜀江取水。水取來以後,他告訴取水人說這水要是不純就不能用,取水人說是純水,蒲元用刀劃了一下水就斷定其中有八升不是蜀水,取水人馬上承認了。後來重新取回蜀水,打造的刀子果真鋒利無比。
2 蒲松齡:字留山,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朝文學家,臨淄人。年少時就以文章聞名,但是後來屢試不中,71歲的時候才考上貢生。一生窮困潦倒,教書度日。他一生創作了很多文學作品,有詩、詞、賦、戲曲、小說等,每種都有傑出的代表作。其中的《聊齋志異》最為有名,這部小說集採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通過講述奇異的鬼怪故事,揭露了封建禮教和科舉制度的腐朽、封建統治的黑暗,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現實生活,被看作是古代文言小說的最高峰。
3 蒲殿俊:字伯英。四川廣安人。光緒三十年進士,後留學日本。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為中國的進步作出了貢獻。晚年隱居家鄉,退出政治。民國23年在北平逝世。終年59歲。
4 蒲宗瑞:明代有名的縣令,字信之,永州人。作官的時候愛民如子,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因為疾病退居鄉里。回去的路上,碰到強盜,將他的行李搶去,才發現只有一個竹籠的東西。由此可知他作官的清廉。當時他被稱為清白令。
5 蒲國寶:宋朝狀元。對宋朝很忠誠,進入元朝以後不再做官。對經史很有研究。
6 蒲堯元:宋朝時期的泰和知縣,福州人。紹興進士,為官清廉,他的俸祿要得很低,經常數月不吃肉。
Ⅲ 蒲姓在歷史上最大人物是誰
蒲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9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蒲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遠古舜帝老師蒲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舜帝的時候,十八歲的蒲衣成為舜帝的老師,他成天穿著用蒲草編織的衣服,被稱作「蒲衣子」。
後來舜帝要把天下送給他,他不接受,就離開舜帝隱居起來。
在蒲衣的後裔子孫中,就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蒲衣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蒲氏、衣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己姓,出自夏王朝時期舜帝裔孫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相傳,在夏王朝時期,舜帝的裔孫被封在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蒲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個淵源:源於高陽氏,出自帝少昊後代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在春秋時期,帝少昊後代的封地在蒲地(今山西隰縣),後建立有蒲國,蒲國王族的後代以國名為姓氏,稱蒲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東晉時期氏羌西戎酋長苻洪,屬於以植物名稱為氏。
據史籍《路史》記載,蒲氏出自嬴姓,是古有扈氏的後代,世襲為氏羌西戎的酋長,至東晉時期,有酋長名。
苻洪,西戎族,先祖就是有扈氏部族的後裔,即歷史上所稱的「氏羌西戎」,苻洪是氐族人,他生於西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其父親懷歸為氐族部落的小帥,家族世為西戎酋長。據十六國時期《前秦錄》的記載,有扈氏酋長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原無姓氏。後因苻洪家中有一個池子,其中生長的蒲草「高五丈,五節,如竹形」,為時人所異,人們於是把酋長一家稱為蒲家,後來他們家也以蒲為姓氏。
苻洪死後,其子苻健繼統其眾。苻健根據「民心思晉」的情況,在從枋頭向關中進軍的過程中,打著晉朝征西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壅州刺史的旗號,當年冬抵達關中後,又遣使向晉王朝稱臣,直至其稱帝建號後,才正式和東晉王朝斷絕關系。
史書評價苻洪:「好施,多權略,驍武善騎射」,是十六國時期前秦國的奠基者。在苻洪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祭祀讖文為世傳姓氏,稱苻氏,亦有維持原家族姓氏者,稱蒲氏,後有因避難去「艹」偏旁改稱浦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東真國國主蒲鮮·萬奴的後裔子孫,屬於以先祖姓名漢化為氏。
蒲鮮·萬奴,公元?~1233年待考,女真族,亦稱布希·萬奴、完顏·萬奴;東海女真人。著名金國將領、東真國創建者與君主。
蒲鮮·萬奴的活動,最早見於史籍的是在宋寧宗趙擴開禧二年(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
宋理宗趙昀紹定六年(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蒙古大汗孛兒只斤·窩闊台命皇子孛兒只斤·貴由及諸王孛兒只斤·按赤帶率左翼軍征討蒲鮮·萬奴,蒲鮮·萬奴在抵抗中兵敗被殺,東真國就此滅亡,其立國共十九年。
蒲鮮·萬奴的後裔,稱蒲鮮氏,亦稱布希氏、步鮮氏,滿語為Busi Hala,漢義「去毛的狍皮氏、鹿皮」,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葉赫(今吉林省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蒲氏、步氏、布氏等。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蒲甘氏,宋朝時期原為今緬甸地區的一個泰族氏族部落,與今傣族的民族屬性相近,宋末元初因助南宋抵抗元朝軍隊,被元軍徹滅,後族人被裹脅分散為蒙古奴役,逐漸融入蒙古族。
明朝時期,蒲甘氏即隨改土歸流運動以原部落名稱首音改漢姓為蒲氏,世代相傳至今。著名的《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就屬於這一支蒲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出自中東人後裔。宋、元兩朝時期,西域阿拉伯人東來經商居住後,有人以蒲作為漢姓。
據《中國伊斯蘭史存稿》中記載:回族中的「蒲氏為唐宋時回教商人常用之姓。」早在南宋時期,福建省的泉州地區就已經是「回半城」「蒲半街」了。
回族蒲氏的來源也比較廣,據文縣《回教徒與中國歷代的關系》中記載:回回名「普刺」(蒲拉)就可以轉化為蒲氏。同時,蒲氏又是由「Ahu」的讀音而來,因為在阿拉伯的人名之前,多加有「Abu」一詞,漢語讀其音為『阿蒲』,後省其『阿』,則視為其姓『蒲』了。」
作為地名和部族名,也是蒲氏的一個來源。如北宋前後,把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稱為「蒲克」,把沿海地區的外國人(多為穆斯林)和居住地稱為「藩浦」、「蒲(鋪)速滿」等,這些「浦」和「蒲」後來都變成了蒲氏。
此外,中國在北宋時對留居中國的外國人實行了一整套的「都蕃」和「蕃長制」管理。這期間,外國人凡加官進爵或入籍注冊,就被冠以一個特定的漢姓蒲氏,如蒲思馬應、蒲河散、蒲麻勿圖婆離、蒲希密等。
再有,據史籍《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記載:「蕃俗,本占城人(今越南平定),宋元間因亂,摯家駕舟而來,散泊海岸,謂之蕃邦、蕃浦。今編戶人所,三亞里皆其種類也。其人多蒲氏……其言語像貌,與回回相似。」這一部分蒲氏,是由越南穆斯林帶入回民之中的。
蒲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和甘肅天水地區,後有在元末明初,明太祖為懲罰蒲壽庚「導元傾宋之罪」,對蒲氏家族進行了迫害,「蒲氏恐被株連,故相率改為卜氏」。
第八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富色哷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蒲速烈部,以姓為氏,滿語為Fusere Hala,漢義「花椒」,世居屯昂阿(今內蒙古海拉爾河北岸),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蒲氏、富氏等。
⑵.滿族朴佳氏,亦稱飄佳氏,滿語為Piao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為遼東百濟國民。百濟國被唐高祖李治所滅後,該氏族逐漸演化為女真族和朝鮮族,世居薩穆占(今遼寧新賓木奇鎮),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蒲氏、朴氏等。
⑶.滿族普佳氏,滿語為Pu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杏山(今遼寧錦州南部),後多冠漢姓為蒲氏。
⑷.滿族博和哩氏,亦稱博和爾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蒲古里部,以姓為氏,滿語為Bohori Hala,漢義「豌豆」,世居愛湖和屯(今黑龍江省璦琿)、白都魯(今黑龍江北岸流域)、黑龍江沿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即為蒲氏。
Ⅳ 冮姓的歷史名人
(公元1958~今),滿族,遼寧本溪人。著名國家公務員。冮瑞198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2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學歷。歷任遼寧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省口岸辦公室主任(正廳級)。
2005年7月任遼寧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2006年2月任本溪市委副書記,代市長。2007年1月任本溪市委副書記,市長。 (公元1926~1997年),遼寧沈陽人。尚式形意傳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延習著尚式形意拳的一個支脈,是由該派拳法創始人尚雲祥的關門弟子李文彬(公元1918~1997年)所傳。李文彬的四大弟子分別為冮國寶,左逢源,呂太敏,李宏。在尚式形意拳第二代傳人中,冮國寶對尚式形意拳的繼承和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冮國寶自幼嗜武,聰穎勤奮,九歲拜師習武。苦練武術基本功及少林拳。1950年10月由沈陽隨工廠遷居齊齊哈爾市,1951年拜李文彬為師,專習尚式形意拳,成為李文彬先生四大弟子之一。冮國寶幾十年如一日,不畏嚴寒酷暑練功、找勁,他常說,檢驗技藝唯一標准就是實踐。冮國寶出手作拳,充分體現了尚式形意拳的迅猛剛實、步伐矯健、身手嚴整、動作舒展的特點,其連貫動作如風馳電掣,有無堅不摧、攻無不克的威力。動作時,手腳齊到、內勁充盈、爆發勁大,真正做到了形神和一。冮國寶武德高尚,為人耿直謙和,令人景仰,無愧於其師李文彬所贈「上德精武」四個大字。他幾十年如一日苦心施教,培養了多批德才兼備、體用兼強的弟子,使尚式形意拳日趨興旺,為尚式形意拳的傳乘做出了突出貢獻! (公元1975~今),黑龍江哈爾濱人。著名基礎教育家。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風華中學語文老師。他的最大特點就是語文課講得好,知識廣博,言辭優美,表達流暢,風格儒雅,機智幽默,富於愛心,責任心,耐心。而且他多才多藝,文武雙全。
文的:精通行、草、篆、楷、隸諸般書法;散文和小說在全國都獲過獎;簡筆畫形象生動,素描黑白色彩立體感特強,水粉畫更是栩栩如生;他寫的詩歌非常動人,也獲過國家級別獎次;對於中國古典詩詞更是背得多,讀得好,講得精。唱歌唱得特別好,學誰像誰,而且他自己的美聲唱法也相當的棒;講笑話和故事更是一流棒!
武的:別看他很胖,將近有二百斤,但是跑得快,連體育老師都追不上他。而且乒乓球、足球、籃球、排球、檯球、彈球樣樣都是拿得起放得下。他還學過摔跤、散打!為了見義救人,身上還留下了刀疤!最重要的是,冮大林非常有愛心:七月流火的盛夏的語文課,七十個人的教室就像蒸籠一樣,可是冮大林卻一邊講課,一邊在狹窄的過道里不斷的走著,爭取給每一個學生扇扇子,卻把自己熱得大汗淋漓,汗流浹背。冮大林一直以來就非常受學生們的愛戴。 (公元1962~今),雲南昭通人。著名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1984年畢業於雲南中醫學院,雲南省中醫葯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昭通市醫學會理事。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主編著作一部,參加編寫著作一部,獲市級科技進步獎四項。
2003年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選拔培養為「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005年評為「雲南省名中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有較高的學術技術和臨床實踐能力,擅長診治腎病、風濕病、呼吸系統疾病、肛腸疾病等。 (生卒年待考),吉林長春人。著名傳染病防疫學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鼠疫布氏菌病預防控制基地,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所長。著有《近年中國布氏菌病疫情及其分析》、《全國布氏菌病防治工作調研報告》、《吉林省布氏菌病疫情現狀及控制措施》、《布氏菌病全國重點監測點1990~2001年監測結果分析》、《吉林省農村飲用水與環境衛生現狀調查》等。
2006年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狀、獎章獲得者名單。
Ⅳ 蒲姓在中國姓氏中大概排多少位啊
從《蒲氏世譜》看蒲松齡遠祖的民族所屬
作為家族歷史與事跡記載的家譜中蘊藏著大量的有價值的史料,對於家族史,宗教制度乃至人口史,法律史,社會史等學科的研究無疑有著重要的作用蒲松齡及其族侄蒲坷,蒲振趾所創修的《蒲氏世譜》對我們今天研究蒲松齡及其家族的民族成份無疑是一份珍貴的史料.下面據《蒲氏世譜》談一下蒲松齡遠族的民族所屬,就教於蒲學研究專家和廣大蒲學愛好者. 一、般陽土著. 學術界在論及蒲松齡遠祖的(02月16日,493) [查看全文]
閬中市古城區《蒲氏宅第》簡介
《蒲氏宅第》座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市古城筆向街40號,為明代商人所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四重門形成一個「商」字形街門,佔地八百多平方米,房屋二十四間,呈串珠式三進庭院布局,宅內廳堂高大,格局古樸典雅,門窗雕飾華美,匾楹喻理深刻,環境幽靜宜人休閑。中天井、前花園、後花園花木飄香,充分展現川北古民居風韻,是全省唯一倒插門式、原汁原味的古民居。蒲氏遠祖原籍山西蒲州,清朝中葉定居此地。一九八七年,被市政府定為「一級重點保護民居」。恭候遊客來明代庭院里散步、品茗,並提供三星級住宿。遊人到此,無(02月16日,341) [查看全文]
傳說蒙古裔 其實阿拉伯
里水甘蕉村蒲姓氏是少數民族後裔,這在南海區已是眾所周知,但里水方誌辦最近出版的《里水華彩》首次正式披露:里水甘蕉村2000多名蒲姓氏並非以前所說的蒙古後裔,而是蒙古色目人中的阿拉伯後裔。(2005-08-23,783) [查看全文]
安溪發現阿拉伯後裔蒲姓墓葬
由於年代久遠,蒲氏家族又一直隱匿身份,這個家族的變遷鮮為人知。泉州的一些媒體和文史工作者在兩年前就開始尋找蒲壽庚後裔的活動,但進展緩慢。此次在安溪發現阿拉伯後裔蒲姓墓葬,為泉州「海絲」文化研究再添佐證。(2005-08-18,457) [查看全文]
四川蒲氏來源一說
公元1368年,即元末明初時,蒲姓祖先元榧公由湖北省黃安府溯長江而上至四川省雲陽縣(今重慶市雲陽縣)落籍。蒲姓祖先元榧公有子三,分居四川省雲陽、開縣(今重慶市雲陽、開縣)、渠縣。600多年來,遷徙流動甚多,據我所知,四川成都、渠縣、南充、萬縣(現屬重慶)、湖北利川均有蒲姓居住。始祖元榧公有兄弟仨,老大世居雲陽、一遷居四川開縣,一遷居四川順慶府渠縣。雲陽老大有四子名恭、良、敬、續,萬縣和龍駒壩都是老大的後代!!!(2005-02-27,711) [查看全文]
起源山西姓氏介紹
32、蒲姓按姓氏人口統計,蒲姓居全省第334位,共有1853人。蒲姓出自有虞氏。禹王遷夏之後,禹就把舜的後代封於蒲(山西永濟),舜的後代便以地為姓,是為蒲姓。(2005-02-18,3175) [查看全文]
傑出的蒙古族文學家蒲松齡
蒲松齡誕生於一個完全漢化了的沒落蒙古族地主家庭,從祖父蒲生油時代起家道中落,父親蒲盤更在二十幾歲就不得不輟學從商。到他這一代生活更加貧困。但由於受當時社會風氣和家庭影響,蒲松齡從小就熱衷科名,並在19歲時連考縣、府、道三個第一,名振一時。可是此後屢試不第。(2005-02-16,416) [查看全文]
東石蒲姓的探討
泉州東南面35公里的晉江縣東石、東埕有些姓蒲的。1978年以來,我三次到東石調查,對東埕的蒲皆慶、蒲練、蒲文才,東石才頭的蒲七、蒲成、蒲天贊、蒲首等蒲氏族人及他姓中進行蒲姓淵源調查。(2005-02-16,816) [查看全文]
海南三亞、儋縣回教蒲姓來歷
三亞市近郊回輝、回新二地現為海南島回族唯一聚居區。明萬曆《瓊州儲志》卷三記載:"番民本占城回教人,宋元間,因亂摯家泛舟而來,散番村、番浦。今編戶入三亞,皆其種類也。""番坊港,在城西五里……,番人塘,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扣傳番人覆舟於此,故名。""本初姓蒲,今多改昌,不食豕肉,不供先祖,不祀諸神,惟建清真寺。……捕魚辦課,廣植生產,婚不忌同姓,惟忌同族。不與漢人為婚,人亦無與婚者。(2005-02-15,523) [查看全文]
蒲姓來源概述
蒲姓發源綜合各方資料,不外有如下幾種: 一、 相傳黃帝曾有師曰傅衣子(或薄衣子),即赤松子。後來不知所終,其後人有以「傅」、「薄」為姓者。舊之,因「傅」、「薄」、「蒲」相近,而終為「蒲」。 二、 扈氏之苗裔。《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載:「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其後家池生蒲,長五丈,時感異之,謂之蒲家,因以為氏焉。」,《晉書苻洪傳》也指出:「其先家居池中生蒲,皆長三丈,因號蒲家,遂以為氏,後為苻氏(2005-02-14,1110) [查看全文]
廣東另一支蒲姓,蒙古族?
該鎮甘蕉村所居住的2000多名姓「蒲」的村民被證實全部是蒙古族的後裔 (圖:村裡的百歲壽星蒲老漢身體健旺) 本報南海訊 南海里水鎮甘蕉上街村,千百年來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村裡所居住的2000多名姓「蒲」的村民,全部都是蒙古族的後裔,這段歷史直到被(2005-02-14,451) [查看全文]
「漢式」宗祠原是「番客」所建-【廣州】
黃埔區發現一西亞阿拉伯人後裔宗祠 一間看似「漢式」的普通祠堂,原來卻是「番客」後裔所建。近日,廣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辦公室專家組對黃埔區文物普查新線索進行(2005-02-14,372) [查看全文]
般陽蒲姓淵源界說
蒲松齡修《蒲氏族譜》中言:遠祖蒲魯渾、蒲居仁為元時般陽路總管。界定蒲松齡民族只有此一途,即:斷蒲魯渾、蒲居仁之來歷,而現存各類典籍中均無元末般陽路總管蒲魯渾、蒲居仁之記載。《元史》中最後一個般陽路總管為李定,查《元史.地方誌》亦無蒲魯渾、蒲居仁字樣。至此,問題好像已經無法進展下去,但可否確認蒲松齡所言「土著」為實呢?況且《敘》中亦提及元廷將「傾覆」、追殺族人、至不得已變姓「楊」姓,寄於外親家,若蒲魯渾實為漢人,何以被大明政權追殺?且元時個路斷無漢人為總管之例!(元時各路第一長官(2005-02-14,368) [查看全文]
山東蒲姓之一說
文章題目《華人與中華文化在多元社會的承傳與發展》,在此節選有關蒲姓一部分如下:前文談到的山東蒲姓,即蒲松齡一支。據羅香林《蒲壽庚研究》說,本由阿拉伯遷來,居在四川一帶,後因任官(2005-02-14,940) [查看全文]
【泉州】漢口神香系阿拉伯後裔所傳
摘自:《泉州晚報》本報訊 近日,永春縣文史界人士到達埔鎮漢口村對漢口神香進行實地考察。專家考察的結果是:漢口村的蒲氏後裔及該村生產神香的獨特工藝,都是宋元時泉州的阿拉伯後裔流傳下來的。這再次印證了永春與「海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漢口神香,是永春縣達埔鎮特產的名貴香料。它與永春白鶴拳一樣,是永春具有悠
Ⅵ 蒲姓的蒲氏名人
蒲壽庚(1205-1290年),又稱蒲受畊,號海雲,宋末元初人,阿拉伯(色目)商人後裔,蒲開宗之子(參見《泉州人名錄·蒲開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時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後叛宋降元,終生顯赫。中國宋元時期著名穆斯林海商、政治家、軍事家。其先輩系10世紀之前定居占城(越南)的西域(阿拉伯)海商集團。經營商舶,成為首屈一指的富豪。
蒲 元:三國時期蜀國人,是劉備的大臣。是一個鑄造刀的能人。相傳那時的西南民族很善於鑄造刀,蒲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為諸葛亮鑄造3000把刀,他說漢水不能使刀很鋒利,於是派人去蜀江取水。水取來以後,他告訴取水人說這水要是不純就不能用,取水人說是純水,蒲元用刀劃了一下水就斷定其中有八升不是蜀水,取水人馬上承認了。後來重新取回蜀水,打造的刀子果真鋒利無比。
蒲宗孟(1022-1088年),字傳正,閬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郡齋讀書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調夔州觀察推官。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召試學士院,為館閣校勘。六年,進集賢校理(《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誥,轉翰林學士兼侍讀。元豐六年(一○八三),出知汝州,加資政殿學士,徙亳、揚、杭、鄲州 支持王安石新法 和蘇軾 司馬光周敦頤同時代人,周敦頤乃其妹夫。
蒲遠猶,北宋進士 黃庭堅同年好友,四川西部人,曾任重慶知府。其詩詞書法皆精,在宋代被譽為川西大儒,有子蒲元禮、妹蒲幼芝(宋史中作蒲芝),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晚清著名金石學家葉昌熾在他所著的《語石》(評石刻專著)中,評論黃庭堅所書的《蒲遠猶墓誌銘》為宋第一碑 此自傳墓誌銘指其家族唐僖宗時從河東遷往四川
蒲元禮:蒲遠猶長子 進士 任職禮部 黃庭堅作詞《送蒲元禮南歸》
蒲國寶:宋朝狀元。對宋朝很忠誠,進入元朝以後不再做官。對經史很有研究。
蒲堯元:宋朝時期的泰和知縣,福州人。紹興進士,為官清廉。
蒲宗瑞:明代有名的縣令,字信之,永州人。作官的時候愛民如子,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蒲松齡: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6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蒲華:晚清「海上畫派」代表人物,與虛谷 任伯年 吳昌碩齊名 。
蒲殿俊:蒲殿俊(1875.05.17~1934.10.29),男,字伯英,四川廣安人,資產階級立憲派領導人,辛亥保路運動的重要領導人。1934年,蒲殿俊因傷寒病逝於北京,享年59歲。
蒲大義:少將(1916-1973),四川省平昌縣人。1933年紅四方面軍到平昌,蒲大義參加兒童團,同年率領11名兒童團員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1820年11月14日-1870年2月23日)是美國著名的律師、政治家和外交家,美國對華合作政策的代表人物。他還是絕無僅有的既擔任過美國駐華公使又擔任中國使節的一位美國人。 蒲海清: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環資委副主任委員
蒲長城: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亞太法制計量組織(APLMF)主席
蒲波:中共四川省德陽市委書記
蒲志強:甘肅省省民革副主委,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蒲建江: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副局長(正廳級)
蒲通: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黨委書記
蒲日新:原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蒲毅 ; 上海航空電器有限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蒲方方:四川省綿陽市目標督查辦主
蒲選才:廣東海事公安局長
蒲雷華:海地共和國總統
蒲元建:元建集團董事長
蒲治全:雲南志城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董事長
蒲發春:春飛投資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蒲恆榮:重煤集團重慶能源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蒲樹林:藍籌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蒲秀琴:世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小平:德特威勒電纜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蒲建中: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蒲鼎新:萬陶集團,百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國輝:本木·富美森,四川本木木門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洪友:重慶中基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重良:水利集團,新晟集團總裁,九千年泉水董事局主席,董事長
蒲小川:上海宇禧財務顧問有限公司,中國礦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強:頤中集團,青島頤中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蒲恩題:隔而固(青島)振動控制有限公司董事長揚州彈簧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曉燕:武漢城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元彬:四川精英商會聯合創辦人、手機圈傳媒總裁、聯利傳播總經理
蒲忠傑:樂普(北京)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
蒲易:盤古創富(北京)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蒲俊:錦星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裁
蒲鋼青: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裁
蒲本勝:廣東珠海平溪江置業有限公司總裁
蒲祿祺: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公布,香港科技園董事局主席
蒲少傑:台塑集團台塑網總經理,台塑網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蒲文豪:台灣晶發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敬思:世邦魏理仕亞洲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蒲小慶:美國愛毅恩(IEA)控股集團董事長
蒲白春:卡博特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蒲睿拓: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
蒲三慶:光譜精儀(亞洲)公司,美國光譜物理亞洲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聖:成都飛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蒲熠星:天才知道選手,南大專場冠軍
蒲慶奧:勝衣有限集團董事長 蒲冰墨:名不見經傳,年齡20歲,一個重慶中學生,比起劉亦菲出道時尚年幼兩載。沒有炒作,沒有刻意渲染,可卻在熱播電視劇《平淡生活》里發現了她的特別,許是在這紛紛擾擾的花花娛樂圈裡泡久了,突然被這樣一張沒被污染的臉龐吸引。
蒲洋:重慶綦江人。蒲洋少時朴鈍、放盪不羈,未有識者,然好唱歌、善創作,喜言笑,有潘安之貌、天籟之聲,尤以創作為長。
蒲晨曦:2007年12月天水白娃娃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參賽選手第2名
蒲茜兒:香港人,由朋友介紹而加入EMI,2002年6月以人氣組合Cookies」成員之一的身份出道,2003年4月退出。
蒲進:香港人,原名蒲茗藍,1999年第十二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出身。現為亞洲電視男藝員。
Ⅶ 浦的歷史名人
1 浦源:明代畫家,無錫人。在福建游歷,與林鴻輩號為「十才子」。
2 浦鏞:明代監察御史,字廷用,上元人。成化年間擢升建寧知府,以清廉節儉為治,人們很景仰他。
3 浦仁裕:三國時期魏國學者,著有《平章記》十餘卷。
5 浦南金:明代唐府教授,字伯兼,嘉定人。嘉靖舉人。博學多才,喜好古文,擢升國子助教。死後沒有留下一點值錢的遺產。著作有《詩學正宗》。
Ⅷ 蒲氏家族的家族人物背景
蒲仕賓;出身西蜀望族,世代書香,官宦門弟,自四川遷至泉州。致產巨萬,家僕數千,成為官商合一者,從事以運販大宗香料為主的海外貿易。
蒲壽庚;福建泉州人,祖籍四川閬州,為蒲宗孟之後,父名蒲仕賓,出身西蜀望族,世代書香,官宦門弟,自四川遷至泉州。蒲壽庚升為福建廣東招撫使兼福建提舉市舶,總海上事宜,相當於中國海上總管。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時期的代表人物。中國宋元時期著名海商、政治家、軍事家。其先輩系10世紀之前定居占城(越南)的西域(阿拉伯)海商。約11世紀移居廣州,經營商舶,成為首屈一指的富豪。
蒲壽晟;號心泉。蒲壽庚之兄。活動於13世紀。咸淳七年(1271)任廣東梅州知州,為政清廉。蒲壽晟棄官隱居於泉州東郊法石鄉。蒲壽晨是咸淳間刺桐港的一位特殊人物。刺桐港市舶使兼監丞王茂悅舉薦蒲壽晨任梅州知州,且蒲壽晟亦與洪天錫關系密切,蒲壽晟又與咸淳間泉州知州常挺、趙見泰、趙是齋,市舶使兼監丞王茂悅都有詩詞唱和。蒲壽晟稱贊趙見泰和王茂悅是「天台(趙氏天台人)赤雲頂,峨嵋(王氏眉山人)翠雲間。人物自楚楚,文采何斑斑。屈宋艷何摘,陶謝高可攀」。蒲壽晟又與晉江人,咸淳間戶部、兵部侍郎徐明叔(徐擇齋)關系密切。
Ⅸ 蒲姓歷史
蒲姓系起扈氏,得 姓饒富趣味。蒲姓 是姓氏中發展最快 的姓氏。 蒲氏圖 騰但根據戶籍管理版 部門權的「全國公民 身份信息系統」(N CIIS),國外來中 國的人就可以「蒲」為姓氏。蒲氏家族 是穆斯林後裔中的名門望族。宋、元 時期在粵閩地區孚負盛譽,對東南沿 海地區的政治、經濟、航運都產生過 重要的影響。
Ⅹ 蒲氏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哪些
1284年福建廣東招撫使兼福建提舉市舶蒲壽庚逝世,
總管海上事宜,相當於現在總管。蒲氏家族的傳奇人物,走完了他完滿的一生,像一頁華章輕輕敲下最後一個休止符,旋律在一個秋天戛然而止。
蒲公才,原名廣言,曾用名鴻英,1908年11月出生於儋州市峨蔓鎮下浦村。1930年入讀北平中國大學附屬高中部,1932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返鄉。1934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擔任中共儋縣縣委峨蔓總支部書記、儋縣縣委江北區委書記、儋縣縣委委員和瓊崖西南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參與領導儋縣和西南各縣的革命斗爭工作。1938年9月,受瓊崖特委選派到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習,1940年2月畢業。其後在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二師作戰參謀、作戰科長、人事科長等職,參加反「掃盪」、反「清剿」、開辟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華東野戰軍二縱作戰科科長、兩廣縱隊副團長、團長等職,先後轉戰蘇皖魯豫粵等地,參與萊蕪、孟良崮、濟南、淮海等大戰役。1949年10月率部進入廣東省解放粵東。1949年12月調入40軍,參加渡海戰役解放海南島。1950年任海南軍區副參謀長。1952年春,奉命赴朝鮮戰場參戰,同年9月回國,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1954年11月結業後分配到軍委訓練總監部,先後擔任軍事科學條令部總支委員、黨委委員、戰史處處長、戰爭經驗處處長等職。1957年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59年—1963年,先後擔任工程兵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工程兵科學研究部軍事科學研究所所長、工程兵科學研究設計院技術裝備研究所所長。「文革」中蒙受不白之冤,1978年獲平反。1978年12月,被中央軍委任命為工程兵工程學院顧問。家族人物蒲壽庚之父蒲仕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