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視死如歸形容了哪些歷史人物

視死如歸形容了哪些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8 13:06:54

A. 歷史上視死如歸的人物有哪些

一、項羽,名籍,字羽,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

二、關羽,字雲長,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

三、龐德,字令明,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抵禦袁將郭援、高幹,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張白騎在弘農反叛時,龐德也參與戰斗。每次出征常沖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後幾經輾轉,隨張魯歸降於曹操麾下,被授官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

四、冉閔,字永曾,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以勇猛著稱。冉閔是五胡亂華時中原地區漢人起義首領之一,後被推為國主。五胡亂華,漢人如豬狗,他帶著漢人反抗,避免漢人滅族,他是漢族的救星,他用自己的所作所為,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華文明。

五、單雄信 ,勇武過人,同郡與徐世勣關系友好,誓同生死。隋末與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讓的瓦崗義軍反隋。後翟讓被殺,李密與王世充偃師之戰時,單雄信歸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後,單雄信被斬首。王世充召集四路反王一起對抗李世民,秦瓊中計負傷(一說是未避免秦瓊與單雄信見面,李世民將秦瓊支走)。



六、楊業,原名重貴。北宋名將。楊業少時倜儻任俠,善於騎射,喜好打獵,獵獲總比他人多。讀書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謀。北漢建立後,年僅弱冠的楊業即追隨北漢世祖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遠近聞名。後屢立戰功,遷升建雄軍節度使,國人號為"無敵"。

七、史可法,字憲之,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轉平各地叛亂。北京城被攻陷後,史可法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繼續與清軍作戰。後清軍大舉圍攻揚州城,不久後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正值夏天,屍體腐爛較快,史可法的遺骸無法辨認,其義子史德威隨後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嶺。

八、陳玉成,原名陳丕成,洪秀全賜名玉成。廣西藤縣客家人,是太平天國後期重要將領,驍勇善戰,被封英王。他兩眼下有痣,遠望如四眼。安慶失陷後,陳玉成退守廬州,「請命自守」,並派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等遠征豫陝,「廣招兵馬,早復皖省」。陳玉成打算分兵掃北,「由汴梁直取燕京,共歸一統」。

九、齊學啟,湖南寧鄉人,生於1900年,國民黨新編第三十八師副師長,陸軍少將追晉中將銜,著名抗日將領。齊學啟在緬甸卡薩之戰前,齊學啟向部下叮囑:」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時矣,彈盡各自裁「,後身負重傷被俘,身陷敵營寧死不屈。齊學啟蘇醒過來發覺自己身陷敵營時,立即怒斥敵人,並拒絕換葯與進食,以求速死。

B. 古代有哪些愛國、視死如歸的歷史人物

世人提到愛國人物往往會想到岳飛,文天祥還有譚嗣同等人,而我最喜歡的則是蘇武,他用自己的氣節詮釋了愛國的真諦,蘇武牧羊的故事也相應的流傳下來。

漢朝公元前100年,蘇武作為使節奉命出使匈奴,結果匈奴不講信用關押蘇武並脅迫他投降,蘇武為了大漢利益寧死不屈,最終被發配到了當時比較偏遠的「北海」,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而且規定如果他能讓公羊生了小羊就可以放他回國,其實就是變相的監禁。畢竟那個時候也不能直接殺掉使節,所以採用這樣的方式去逼他就範。但是蘇武卻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跡,不給食物,蘇武就自己撿野果吃,在那種極端的環境下,蘇武活下來了,而且始終不忘自己的使命,不管走到哪裡手裡都握著漢節。

蘇武從遙遠的北方回到家以後已經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了,皇帝為了表彰他的氣節高尚,將他列為功臣之一,之後人們就以蘇武牧羊作為一個故事流傳下來,以此來表現人們愛國的高風亮節。

C. 視死如歸是指哪個歷史人物真的。

先秦·管仲《管子·小匡》:「平原廣牧,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

D. 視死如歸可以形容我們中國哪些名人

李大釗,文天祥。 黃繼光,董存瑞。 他們這些人都是可以這樣形容的。 非常內值得大家容尊敬。

【出自】:韓非子·戰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

【譯文】:軍隊既成陣,讓士兵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我不如公子成父。



(4)視死如歸形容了哪些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視死如歸的近義詞

1、萬死不辭

【解釋】: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死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拚死效勞。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貂蟬曰:『適間賤妾曾言,但有使令,萬死不辭。』」

【譯文】:貂蟬說:剛才我說過,但是有使令,死一萬次也不推辭。

2、從容不迫

【解釋】: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出自】:後晉·劉昫《舊唐書·劉世龍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

【譯文】:而思禮以為得計,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曾與相違背的,一定要把令枉殺。

E. 視死如歸是指哪個歷史人物

視死如歸是漢語成語,不是指哪個歷史人物。

視死如歸:

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回,形容不怕答犧牲。

成語出處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我們已經是視死如歸,我們大踏步地走著我們的大路。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怕死。

(5)視死如歸形容了哪些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近義詞

視死若歸:

意思是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同「視死如歸」。

成語出處

《淮南子·兵略訓》:「故戰日有期,視死若歸。」

白話文:「所以在天有期,全都視死如歸。」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怕死。

F. 視死如歸這個詞語可以形容哪個歷史人物

李大釗、文天祥、 黃繼光、董存瑞、岳飛、譚嗣同、蘇武。

「視死如歸」具體解釋如專下:

【解釋】:把屬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出自】: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詩:「我們已經是視死如歸,我們大踏步地走著我們的大路。」

【近義詞】萬死不辭、殞身不遜、不避斧鉞、成仁取義、大義凜然、捨生忘死、臨危不懼、齒劍如歸、視死若歸、不屈不撓、不折不撓、殺身成仁、寧為玉碎、捨身殉難、寧死不屈、捨身取義、捨生取義、英勇頑強

(6)視死如歸形容了哪些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視死如歸反義詞:貪生怕死

【解釋】: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二:「他們沒有一個貪生怕死而逃跑的,他們知道多一個人多一分力量。 」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貪生畏死、怕死貪生、欣生惡死、貪圖享受、愛生惡死、臨陣脫逃

【反義詞】奮不顧身、捨生忘死、視死如歸、前仆後繼、驍勇善戰、寧死不屈、以身許國、捨死忘生、不避斧鉞、殉身不恤、捨生取義、死不旋踵、驍勇善斗、萬死不辭、不知死活、從容就義、誓死不屈、齒劍如歸、臨危不懼、殞身不恤、同歸於盡、殺身成仁、出死入生、出生入死、赴湯蹈火、視死若歸

G. 視死如歸是指哪個歷史人物真的. 我只要答案.

視死如歸 ( shì sǐ rú guī )
解 釋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出 處回 先秦·管仲《管子·小答匡》:「平原廣牧,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
是講的道理,不是指具體哪個人.

H. 視死如歸可以形容哪些名人

視死如歸的名人也是比較多的。
比如說李大釗,文天祥。
黃繼光,董存瑞。
他們這些人都是可以這樣形容的。
非常值得大家尊敬。

I. 形容視死如歸的古代歷史英雄是誰

世人抄提到愛國人物往往會襲想到岳飛,文天祥還有譚嗣同等人,而我最喜歡的則是蘇武,他用自己的氣節詮釋了愛國的真諦,蘇武牧羊的故事也相應的流傳下來。

漢朝公元前100年,蘇武作為使節奉命出使匈奴,結果匈奴不講信用關押蘇武並脅迫他投降,蘇武為了大漢利益寧死不屈,最終被發配到了當時比較偏遠的「北海」,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而且規定如果他能讓公羊生了小羊就可以放他回國,其實就是變相的監禁。畢竟那個時候也不能直接殺掉使節,所以採用這樣的方式去逼他就範。但是蘇武卻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跡,不給食物,蘇武就自己撿野果吃,在那種極端的環境下,蘇武活下來了,而且始終不忘自己的使命,不管走到哪裡手裡都握著漢節。

就這樣蘇武走過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十九年後漢武帝派霍去病攻打匈奴,但後期李陵投降匈奴並且成為匈奴的說客勸蘇武投降,他也不為所動,還在內心等待能夠有一天回到漢朝,回到自己的家鄉。

公元87年之後,漢昭帝即位,隨後幾年漢朝和匈奴停戰雙方達成和平約定,漢朝向匈奴提出送回蘇武,但是匈奴謊稱蘇武已經死了,最終漢朝沒有上當受騙從北海尋找回了蘇武。

閱讀全文

與視死如歸形容了哪些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