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六朝歷史故事

六朝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8 10:03:49

㈠ 什麼是六朝志怪小說

志怪小說:志怪,就是記錄怪異,主要指魏晉時代產生的一種以記述神仙鬼怪為內容的小說,也可包括漢代的同類作品。志怪小說是受當時盛行的神仙方術之說而形成的侈談鬼神、稱道靈異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說的內容很龐雜,大致可分為三類,炫耀地理博物的瑣聞如東方朔《神異經》等;記述正史以外的歷史傳聞故事如託名班固的《漢武故事》等;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如東晉干寶《搜神記》等。志怪小說對唐代傳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志怪小說,指漢魏六朝時期帶有神怪色彩的小說,它們多數來源於巫和方士的奇談怪論。

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約的《孔氏志怪》等。(「志怪」一詞出於《莊子·逍遙游》:「齊諧者,志怪者也。」)現代作家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里就專門列了《六朝之鬼神志怪》上下篇。

志怪小說可以舉干寶的《搜神記》作為代表。現存20卷,是明朝人重新輯集的殘本,還混入了一些可疑的篇章。該書收集了許多晉朝以前的神怪故事,成為一部匯編性質的小說集。其中一些優美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如《董永》、《三王墓》、《韓憑妻》等,長期在民間流傳,有的還曾編成戲曲和白話小說。

志怪小說比較完整的還有相傳是陶淵明作的《搜神後記》、王嘉的《拾遺記》、劉敬叔的《異苑》、吳均的《續奇諧記》等。其他的書大部分都散失了,只有一部分佚文收集在《古小說鉤沉》里。

不過,當時人並不把它當作小說來寫,如干寶《搜神記序》說,他寫書的目的是用來「發明神道之不誣」,就是說在他看來神是實有的。所以,當時人把這類志怪書當作歷史著作。現在我們把志怪雜傳稱作小說,一方面是參照了宋朝以來書目的分類法,另一方面,也是從中國小說發展的歷史源流來看的。因為正是從六朝的鬼神志怪里,孕育出了唐代的傳奇小說(唐代傳奇當然還受了史傳文學的影響),如《古鏡記》、《枕中記》、《柳毅傳》等就是志怪故事的新發展,而唐代傳奇才是中國小說發展成熟的標志。

㈡ 經歷眾多朝代,能被評為「六朝古都」的城市都有哪些

「六朝古都」單指南京。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 ,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著名旅遊景點:

1、南京夫子廟,常簡稱夫子廟,是一座位於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貢院街的孔廟。「夫子」是孔子弟子對孔子的尊稱。目前以夫子廟為中心、廟市街景合一的秦淮風光景區是集文化、旅遊、購物、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

2、中山陵,是被稱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孫中山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東鄰靈谷寺、西毗明孝陵。孫中山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國國民黨遵照他的遺願,在南京為他修建陵墓。

3、總統府,建築於民國元年六月一日開工興建,至民國八年三月竣工,整棟建築物是以正大門入口小樓為基礎,一層一層緊密相連,結構嚴謹,造型對稱,設計精細。總統府內隨處可見高聳的圓柱,雅緻的雕飾,深邃的迴廊,精巧的拱門,充分表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之建築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遭受轟炸,嚴重毀損,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於次年重修完成,當時為慶祝蔣公六秩華誕,改稱介壽館,民國三十八年中央政府播遷來台後,便以此館作為總統府,沿用迄今。

(2)六朝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所謂「六朝」是指:(1)三國吳,孫權稱王,定都建業(今南京)。(2)東晉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晉皇族司馬睿被擁戴在建康(今南京)當皇帝,建立東晉政權。(3)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稱「六朝古都」。

㈢ 六朝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六朝博物館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最高處為24米。六朝博物館大門則在南面,大門朝長江路版,和江蘇省美術館新權館南北呼應。
從公元3世紀初到6世紀末,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合稱「六朝」。六朝時期建都南京,南京因此習稱「六朝古都」,而當時六朝時期的南京城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和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六朝時期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時期,同時也是南京建城史、建都史上的重要篇章,璀璨的六朝文化,在南京留下了眾多人文典故、歷史遺跡。所以,博物館展陳的核心主題是展示「東方大都會」的風采,內設《六朝帝都》、《千古風流》、《六朝風采》和《六朝人傑》四個展覽,通過歷史展、人物展、精品展、故事展,從「城」、「人」、「事」、「美」的角度全面展示六朝歷史文化。

㈣ 南京歷史故事!!!

南京歷史悠久,發生的歷史故事數不勝數。如電影《投名狀》講的就是清末內四大奇案的「刺馬」,容發生地就在南京,在現南京一中。再如,南京明城牆的故事等等。告訴你幾個網址,可以自己看看:
http://bbs.heluochina.net/dzbbs/viewthread.php?tid=3343
http://www.9tour.cn/Wiki_1/224/6/
http://www.szyo.com/

㈤ 六朝古都分別是哪些經歷了哪些朝代啊謝謝!謝謝!謝謝!

所謂「六朝古都」一般專指江蘇南京。分別是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

南京早在我國唐宋以前就稱「六朝古都」。所謂「六朝」是指:

(1)三國吳。孫權稱王,定都建業(今南京)。

(2)東晉。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晉皇族司馬睿被擁戴在建康(今南京)當皇帝,建立東晉政權。

(3)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

故南京史稱「六朝古都」。至於南唐、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應天(今南京)、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國民黨政府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5)六朝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

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

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臨安,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也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

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㈥ 關與六朝古都的故事

悠悠古都悠悠情,中華門上的戰鼓在擂響,明城牆上的烽煙在燃燒,中山陵上的國魂在飄揚,秦淮河上的燈影在迷離。六朝古都——南京,你的悠悠帝王千秋夢,浩浩革命英雄曲,離離秦淮燈影情讓我動情,讓我走進你的故事、你的傳奇,去掀開你神秘的面紗。這里的紫金山橫亘在城東,風景優美;秦淮河縈繞在其間,婉轉綿延;莫愁湖點綴在城中,演繹傳奇。鍾山南麓上屹立著巍峨的中山陵,秦淮河裡流淌著千年的秦淮情,辛亥革命的震耳吼聲還回盪在南京城的上空,六朝古都的璀璨文明也還迴旋在南京城的胸膛,夫子廟咸亨酒店裡的孔乙己還在喝著茴香酒,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又走出了唐伯虎。悠悠數千載的金陵城啊,你的歷史,你的文化,你的浩然英雄氣概,你的秦淮燈光漿影讓多少人為之神往、為之動情,今天,我就要走進你的千古帝王夢,走進你的迷人秦淮情,與你同醉、與你共歡。
中山陵位於鍾山南麓,佔地兩千畝,前臨平川,後擁青嶂,氣勢磅礴,鍾山又名紫金山,地處南京城東,形若游龍,有「鍾山龍蟠」之美譽,因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長眠於此而聞名海內外。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被尊稱為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為了勞苦大眾與封建帝製作斗爭,他為了民主革命一生顛沛流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因病逝世,孫中山辭世後,民國政府為孫中山先生建了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建,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像一座平列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走進中山陵陵區,雄偉的鍾山上樹木蔥蘢,遮天蔽日高大的樹木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庇護者中山陵,沿著棧道往前走,遠遠地就看到一道牌坊矗立在山腳,牌坊上兩個大字「博愛」為孫中山先生手書,沿墓道前行為陵門,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為孫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再進為碑亭,書有「中國國民黨葬孫中山先生於此」的鎏金大字。站在碑亭往上看,只見一級級台階通到山頂,由下而上的台階讓人仰視著就彷彿仰視到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高風亮節,山頂上屹立著中山陵的主體建築——祭壇,祭壇門額上刻有「民族、民生、民權」,登到祭壇,只見祭壇內中央有孫中山先生的坐像,坐像雕刻得端莊凝重,孫中山先生身穿長袍,端坐在椅子上,他目光炯炯,體態清矍,注視著前方的目光中飽含著憂國憂民的情懷,微微張開的雙唇似乎還在為民吶喊,還在倡導三民主義。孫中山先生啊,你是國魂,你日日端坐在這紫金山頂,你是在俯瞰大地,你要看到中華兒女的奮斗不息,你是要看到中華大地的奮發崛起,紫金山麓中的蒼松翠柏就是你萬古長青的寫照,紫金山麓前綿延起伏的群山就是你寬廣胸懷的象徵。孫中山先生啊,今天你可以安息了,因為今天的中華大地已經在覺醒在騰飛,中華兒女們正走在幸福的康莊大道上。
拜別中山陵,來到那「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地、更兼十代繁華之所」的秦淮河畔。秦淮河世代流淌著,穿越時光的隧道,我們回到那六朝金粉凌波畫舫吹絲竹,才子雕梁畫棟聽佳音的水洗凝脂的奢華年代,只見那時的秦淮河兩岸酒家林立,飛檐漏窗,金粉樓台鱗次櫛比,閃爍迷離的燈火照得岸邊粉牆黛瓦的小樓金碧輝煌,燈火輝映在河水中隨微波散碎成一圈圈彩色的漣漪,這時秦淮河的河水顯得波光瀲灧,燈光漿影在河水中若隱若現,河中畫舫夜夜笙歌,一個個巧施粉黛的歌女或掩面輕歌、或低首撫琴、或翩然起舞,在她們的歌聲琴聲和舞姿里流淌著千年秦淮河的風情絕唱,流淌著千年秦淮河的繁華市景。於是,那一個個達官貴人,他們經歷了一生的官宦沉浮,體會了官場的世態炎涼,他們來到這秦淮河畔,在這微涼而飄盪著迷離氣息的夜色里擁美女入懷,聽一曲江南小調,用淺斟低吟來排遣官場的跌宕和失意的倦怠,歌女的輕歌曼舞、絲竹飄渺讓他們心醉神怡。難怪唐朝詩人杜牧有詩曰:「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詩人在這里並不是怪責那些歌女,而是暗喻那些不顧國家艱難,只顧自己享樂的達官貴人。來到烏衣巷,耳畔響起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東晉時曾經聚居了王導、謝安兩大望族而名滿天下,隋唐時期秦淮河漸趨衰落,這首詩見證了秦淮河從東晉到隋唐時期由盛到衰的變遷,道出了歷史的滄桑和無奈。
沿著秦淮河,我來到夫子廟和江南貢院,夫子廟是供奉和祭奠孔子的地方,而江南貢院是明清最大的科舉考場。夫子廟供奉著孔子,將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文化傳遍江南,而江南貢院則在封建社會為封建帝王培養出56位狀元,讓古時許多的讀書人圓了「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美夢。在秦淮河畔還有一座李香君故居,走進故居,裡面清幽典雅,翠竹叢生,小樓玲瓏精緻,一座李香君雕像坐落在院中,只見眼前的李香君身材嬌小,面目俊俏,一個嬌柔多情,蕙質蘭心的青樓女子就這樣呈現在我的眼前,看著她憂郁沉思的表情,我彷彿又回到那個動盪的年代,看到她和夫君候方域畫舫相遇,媚香樓結親,桃葉渡分離,看到李香君抗婚血濺桃花扇的悲情故事,看到一個身份卑微的青樓女子在國破家亡時卻能忠義愛國、忠貞愛情,讓後人可歌、可悲、可嘆。
「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六朝古都金陵魂,在這里,我尋到了中山陵中華魂,尋到了帝王悠悠千秋夢,尋到了秦淮風情繁華景,我要為你抒懷,為你高歌,願今天的南京能更加地繁榮昌盛,更加地國泰民安,再見了,南京,你是一座多麼迷人的古都啊,願你繼續續寫你的傳奇和故事。

㈦ 秦淮河的歷史傳說有哪些

秦淮河,古名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唐以後改稱秦淮,為長江下游右岸的支流。歷史上,秦淮河起著航運、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1、相傳秦始皇東巡會稽過秣陵,以此地有「王氣」,下令在今南京市區東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帶,鑿晰連崗,導龍藏浦北入長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據這一傳說,改稱秦淮。杜牧(唐)《泊秦淮》一詩現世後,秦淮河之名始盛於天下。李白(唐)《留別金陵諸公》詩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的詩句,出現了「秦淮」河名。

2、清代,有位名叫潘恩的雅士,在秦淮河停雲水榭題了一副懷古的楹聯,將秦淮河的前世今生說了個明白。所謂停雲水榭,是秦淮河畔的一個亭台。這亭台名字中的「停雲」,意為停止不動的雲,最初源自於晉代大詩人陶潛的《停雲》詩:「靄靄停雲,濛濛時雨(譯文:雲霧密集停雲亭,蒙蒙的雨霧)。」

他曾在自序稱「停雲,思親友也(停雲亭是專門用來思念親友的)」所以後世多用作思念親友之意。潘恩的楹聯是這般寫的:「一曲後庭花,夜泊銷魂,究是三生杜牧;東邊舊時月,女牆懷古,我如前度劉郎。」

10、馬湘蘭明代女詩人、女畫家。她二十四歲那年,認識了一位落魄才子—長洲秀才王稚登。馬湘蘭痴心戀系王稚登,希望能成同林鳥,以脫離青樓生活;而王氏因懷才不遇未能高就,不願傷害這位紅顏知已,始終不提迎娶之事。

就這樣,馬湘蘭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卻象一朵幽蘭,暗自飲泣,暗自吐芳。王稚登七十壽誕時,馬湘蘭抱病趕到姑蘇,為他舉辦了隆重的祝壽宴會,宴會上,她重亮歌喉,為相戀三十餘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聽得老淚縱橫。在姑蘇盤桓了兩個月後,馬湘蘭返回金陵,已是心力交瘁,油殘燈將熄。

㈧ 六朝古都南京共經歷哪六個朝代

南京早在我國復唐宋以前就稱「六朝制古都」。所謂「六朝」是指:(1)三國吳。孫權稱王,定都建業(今南京)。(2)東晉。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晉皇族司馬睿被擁戴在建康(今南京)當皇帝,建立東晉政權。(3)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稱「六朝古都

㈨ 被譽為「六朝古都」的南京,經歷過哪6個朝代

吳,晉,宋,齊,梁,陳,(民國)

㈩ 六朝博物館重點介紹了哪幾個歷史人物

六朝博來物館(The Oriental Metropolitan Museum)位於南自京市玄武區漢府街、東箭道以東、長江路以北,是中國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遺址博物館,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統的專題博物館。展出青瓷器、陶俑、墓誌、建築構件、石刻、書畫等大量珍貴文物以及六朝建康城城牆和大型排水設施遺跡,並介紹六朝名人故事,分四個篇章闡述公元3至6世紀的東方大都會主題,設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風采」、「六朝人傑」四大展廳。

閱讀全文

與六朝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