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鞭斷流的歷史人物是誰
投鞭斷流
「投鞭斷流」一詞,多用來比喻軍兵眾多,實力雄厚。《晉書·苻堅載記版》:前秦之符堅,將要權進攻晉朝,其下屬石越勸說晉有長江之...此棋局,紅方數子輪翻轟炸,聯合進攻,形容軍旅眾多,猶可投鞭斷流一般。
投鞭斷流
詞目 投鞭斷流
發音 tóu biān àn liú
釋義 把所有的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斷水流。比喻人馬眾多,兵力強大。
出處 《晉書·苻堅載記》:「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示例 人民解放軍以~之勢跨躍長江天險。
2. 有關三峽的詩、人物、歷史故事有哪些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初至犍為作 【唐】岑參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雲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重岩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巫山賦 蘇轍
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
朝雲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
人物、故事
歷史故事題材在三峽相當廣泛,諸如公孫述稱帝、劉皇叔託孤、諸葛亮設陣、李白成觀星、張獻忠征戰,三峽地傑人靈,孕育了愛國詩人屈原、千古美女王昭君,青山碧水留下了酈道元、杜甫、李白、白居易、劉禹錫、陸游、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周敦頤、王十朋等詩人墨客大家的軼聞趣事。
3. 湖南師范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我們師大走出了很多名人,在各個領域都有許多傑出的人物都是師大走出來的。也有很多名人選擇留在師大發展的,其實師大的很多老師在學術界都是很有地位的。師大走出的名人太多啦,我就在這里列舉出一些我知道的吧。
1.李適時:原國務院副秘書長,他在13年的時候還在十七大上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他還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他在17年的時候還回訪過師大,不過我這種小人物沒有偶遇到啦~
還有很多我沒提到的,有:
1.政治界的有:周玉清、王謙宇、葉成壩、熊清泉、王向天、李微微、張文雄、易煉紅、黃蘭香、謝康生、盛榮華、蔡長森、文選德、孫載夫、戚和平、劉夫生、武吉海、黎春秋、盛榮華、毛騰飛、段偉長、彭崇谷、蔣作斌、趙小明、葛漢東、蔡典維、李曉葵、魏文彬、余長明
2.學術界的有:夏家輝、陳星旦、孫家鍾、印遇龍、陳大可、龔新高、邵明安、譚蔚泓、張慧廉、何清漣
3.文藝界的有:陳思思、劉一禎、張楚廷、劉同、柳岩、劉老石、
4. 簡單介紹一位歷史人物或成功人士,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麼
李嘉誠(他是華人首富,是我非常敬佩的企業家)
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兩年後,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
開始,李嘉誠為一間玩具製造公司當推銷員。工作雖然繁忙,失學的李嘉誠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進修,補習文化。由於勤奮好學,精明能幹,不到20歲,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廠的總經理。兩年後,李嘉誠把握時機,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他將它命名為「長江塑膠廠」。
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他獨到的眼光和精明的開發策略使「長江」很快成為香港的一大地產發展和投資實業公司。當「長江實業」於1972年上市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輩大亨中已排眾而出。
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4年,「長江」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制性股權。李嘉誠先生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業,於1994年除稅後贏利達28億美元。1995年12月,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共已超過420億美元。
縱觀李嘉誠先生的成功史,使我深切地體會到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其一,一個人的成功是跟他的付出成正比的,一份汗水,一份收獲;其二,時勢造英雄,要懂得把握時機,利用時機,要敢為別人先,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會創一番事業。其三最重要的是行動才是硬道理,讓我們從現在起就為自己的理想行動起來吧。
5. 與長江有關的歷史人物 高分!!!急急急
李冰父子,都江堰
6. 於長江有關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胥山顧炎武,元代的黃道婆 、三國的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
7. 有關三峽的詩,人物,歷史故事有哪些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灧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歸京
【唐】白居易
水陸四千里,何時歸到秦?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入峽次巴東
【唐】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雲道路平。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上三峽
【唐】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唐】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疑是天邊十二峰,
飛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蕭瑟如有聲,陽台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燦如綺。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溪花笑日何年發,
江客聽猿幾歲聞。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雲。
夔州歌十絕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雲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悲秋
【唐】杜甫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初至犍為作
【唐】岑參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雲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並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峴山送張去非游巴東
【唐】孟浩然
峴山南郭外,送別每登臨。沙岸江村近,松門山寺深。
一言予有贈,三峽爾將尋。祖席宜城酒,征途雲夢林。
蹉跎遊子意,眷戀故人心。去矣勿淹滯,巴東猿夜吟。
峽巫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重岩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送人歸蜀
【唐】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岩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送王處士游蜀
【唐】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
自修奼奼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
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出峽
【唐】胡皓
巴東三峽盡,曠望九江開。
楚塞雲中出,荊門水上來。
魚龍潛嘯雨,鳧雁動成雷。
南國秋風晚,客思幾悠哉。
送友人歸荊楚
【唐】許渾
調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
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
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雲十二枝,金母和雲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颻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唐】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雲,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
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願似流泉鎮相續。
峽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峽此中去,鳴鳥孤猿不可聞。
一道水聲多亂石,四時天色少晴雲。
日暮泛舟溪漵口,那堪夜永思氛氳。
詞
念奴嬌
【宋】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
巨石巉岩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雲階月地,中有巫山女。
須臾變化,陽台朝暮雲雨。
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
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
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
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滿江紅
【宋】何師心
一水飛空,揭起珠簾全幅。
不須人卷,不須人軸。
一點不容飛燕入,些而未許游魚宿。
向山頭、款步聽疏音,清如玉。
三峽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龍浴。
更兩邊瀟灑,數竿修竹。
曉倩碧煙為繩束,夜憑新月為鉤曲。
問當年、題品是何人,黃山谷。
水調歌頭·游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8. 長江流域的傑出人物
個人的意識里覺得江南長江流域的文化是陰柔之美,那種軟軟的,幸福感和失落感並存並且失落感稍稍較強的那種,江南總是給人一種以心底淡淡地哀傷。一為那環境,有時陰雨綿綿,綠柳成蔭;二為那人事,時時吳儂軟語,入你心弦。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江南是不是蘇杭一帶,江南的文化,江南的人,江南的歷史,江南在人眼中的特點永遠少不了三樣東西:一是斷不了的梅雨,一是割不下的美人,一是江面上搖曳的小船。
江南的文化在小巷裡產生的居多,是那種在不經意間就流淌出的一種風土民情,就流淌出來的對江南的愛。
如果說要唯美的理解江南的文化,那隻能把江南定義在蘇杭一帶。因為那裡是最傳統,最正宗的江南。文化的產生有很遠的歷史,是一種如果你能讀進去,心底讓你很傷的文化。那種陰柔,還是種唯美的畫面,江南文化的畫面感是極強的。
風景就好說了,水田成片,茶室畫樓,美人伴湖邊,窄窄的走廊里都是高挑的樓閣,或圓或四方的小庭院中有一窪水池,邊上總會立著一棵樹。這是人文的景觀,自然地景觀就是正可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淤泥而不染。這幾句詩詞我想足夠對江南的美作出評價了,希望你可以自己理解。
江南之美靠語言是無法傳播開來的,也無法盡道他的好處,只能親自的去了,看了,才可由心底而發的感受,這所謂「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至於著名的人物嘛,指的是文化方面的么?古代的各個方面的人都太多了,我猜你說的是現代的文化傳播領域的吧,我只知道大概幾個:已經過世的錢鍾書老先生,江蘇無錫人;余秋雨老師,浙江省餘姚縣人;北京大學曹文軒教授,江蘇省鹽城縣人;清華大學劉勇教授(也就是格非教授),出生在江蘇省丹徒縣;還有作家張抗抗,出生在杭州。
我就不一一列舉啦,應該還有很多。如果是別的方面的人物,我還真就不怎麼了解哈哈...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理解,畢竟我年齡還太小,理解的不完全,但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後,我給你找到了兩首漢樂府的《知江南》,寫出了江南的風情:「水秀山清眉遠長,歸來閑倚小閣窗。春風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尋客嘗。」另一首:「聞聽江南是酒鄉,路上行人慾斷腸。誰知江南無醉意,笑看春風十里香。」
9. 有關長江的歷史人物
1:秦朝,李冰父子,修築都江堰,使四川成為天府之國。
2:隋煬帝,楊廣,版挖大運河(貌似能扯權上點關系吧)
3:偉大領袖毛主席:年輕的時候他寫了一首詩。沁園春 長沙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湘江也算是長江的一支流吧)
中年的他率領紅軍長征,在長江發生了各種戰斗。(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河...)
晚年的他:百萬雄獅過大江!!(吼吼!扯遠了,蘭州勿噴)
10. 安慶有哪些名人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專安慶)人。
張廷屬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 ),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 。
張何丹,原籍四川,西漢末年,曾在朝廷擔任中散大夫(諫官),因秉性忠直,有強烈的愛國熱忱,多次上 書彈劾王莽,後來遭到王莽的報復,被貶為松茲縣令。
王之慶,字修祜,號天寵,謚忠節。生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卒於清順治二年(1645)。王之慶家住望江縣高士鎮佩山腳下的王家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