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名人機智幽默的故事50字
一天,馬克·吐溫外出乘車。 當列車員檢查車票時,他翻遍了每個衣袋,也沒有找到自己的車票。 剛好這個列 車員認識他,於是就安慰馬克·吐溫說:「沒關系,如果您實在找不到車票,那也不礙事。「咳!怎麼不礙事,我必須找到那張該死的車票,不然的話,我 怎麼知道自己要到哪兒去呢?」
馬克·吐溫有一次乘火車去一所大學講課,因為時間緊張,他十分著急,但火車卻開得很慢。這時,過來一位檢票員,向他問道:「先生,您有票嗎?」
馬克·吐溫遞給他一張兒童票。
檢票員仔細地打量他之 後說:「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還是一個孩子哩!」
馬克·吐溫回答:「現在我已經不是孩子了,不過,我買車票 的時候還是孩子。」
馬克·吐溫喜歡躺在床上讀書或寫作。
一天早晨,一 個新聞記者來采訪他。
馬克·吐溫叫太太把這個人請到他的 卧室里來。
太太反對說:「難道你不應當起來嗎?你自己躺 在床上,而讓人家站著,那像什麼話呢?」
馬克·吐溫想了一會兒,然後說:「我沒有想到這一點,那你最好叫傭人再鋪一張床吧!」
馬克·吐溫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別人事前告知他此 地蚊子特別厲害。
他在服務台登記房間時,一隻蚊子正好飛 來。
馬克·吐溫對服務員說:「早聽說貴地蚊子十分聰明,果 如其然,它竟會預先來看我登記的房間號碼,以便晚上對號光臨,飽餐一頓。」
服務員聽後不禁大笑。
結果那一夜馬克·吐溫睡得很好, 因為服務員也記住了房間號碼,提前進房做好滅蚊防蚊的工 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克·吐溫與雄辯家瓊西·M·得彪 應邀參加同一晚宴。
席上演講開始了,馬克·吐溫滔滔不絕, 情感豐富他講了20分鍾,贏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然後輪到 得彪演講。
得彪站起來,面有難色地說:「諸位,實在抱歉, 會前馬克·吐溫先生約我互換演講稿,所以諸位剛才聽到的
是我的演講,衷心感謝諸位認真的傾聽及熱情的捧場。然而, 不知何故,我找不到馬克·吐溫先生的講稿,因此我無法 替他講了。請諸位原諒我坐下。」
1900年,馬克·吐溫寫了一篇譏諷的新年賀 詞。用寥寥數語把剛剛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資本主義列強在 世界各地,其中包括在中國的侵略擴張的丑惡面目淋漓盡致 地揭露了出來。
全文如下: 「19世紀給20世紀的賀詞:我給你帶來這個名為基督教 世界的高貴婦人,她邋遢、齷齪、無恥,剛從膠州、滿洲里、 甫非和菲律賓劫掠而歸。她心壞卑鄙,身藏贓物,滿嘴假仁 假義。給她肥皂和毛巾吧,鏡子可得收起來。」
法國名人波蓋取笑美國人歷史太短,說:「美國人沒事的 時候,往往喜歡懷念祖宗,可是一想到祖父一代,就不能不 打住了。」
馬克·吐溫回敬說:「法國人沒事的時候,總是想弄清他 們的父親是誰,可是很難弄清楚。」
馬克·吐溫常常向人說起他小時候的一段傷心往事。
據說,馬克·吐溫出生時是雙胞胎,他和他的雙胞胎兄 弟兩人長得一模一樣,連他們的母親也分辨不出來。
有一天, 保姆為他們洗澡時,其中一個不小心跌入浴缸淹死了,沒有 人知道淹死的究竟是雙胞胎中的哪一個。
「最叫人傷心的就在這里。」馬克·吐溫說,「每個人 都以為我是那個活下來的人,其實我不是。活下來的是我弟
弟。那個淹死的人是我。」
當馬克·吐溫還是一個不大知名的作家時,有人把他介 紹給格蘭特將軍。
兩人握過手後,馬克·吐溫想不出一句可講的話,而格 蘭特也保持平日的那種緘默態度。
最後還是馬克·吐溫結結巴巴地說了一句:「將軍,我感 到很尷尬,你呢?」
曾有一位專門喜歡在細節上吹毛求疵的批評家指責馬克·吐 溫說謊。
馬克·吐溫回答說: 「假如你自己不會說謊,沒有說謊的本領,對謊話是怎樣
說的一點知識都沒有,你是怎樣判斷我是說謊呢?只有在這 方面經驗豐富的人,才有權這樣明目張膽地武斷指責。」
馬克·吐溫的一位朋友讀了馬克·吐溫的許多短篇小說 之後,便動筆寫起短篇小說來了。
他寫呀寫,總是沒能發表。
最後,終於奇跡出現,他有一篇小說發表了。
喜悅的朋友忙將此事告訴馬克·吐溫,他得意洋洋地說: 「小說也並不十分難寫。」
馬克·吐溫環顧了一下四周,湊到那位朋友耳邊說:「可 能你已經到了頂峰!」
有一次,別人問馬克·吐溫,是否記得他第一次是怎樣 掙到錢的。
他想了很久,然後說:「對,我還記得很清楚,那是我在 小學讀書的時候。那時,小學生們都不尊重自己的老師,而 且不愛惜學校的財產,經常弄壞桌椅。於是我們學校就訂出 一條規則,凡是有哪個學生用鉛筆或小刀弄壞了桌椅,那麼
他就將在全校學生面前受到挨打處分,或者罰款伍元。
一天,我弄壞了我的書桌,只好對父親說,我犯了校規, 要麼罰伍元,要麼在全校學生面前受到挨打處分。父親說當著全校學生的面挨打真是太丟臉了,他答應給我五塊 錢,讓我交給學校。但是在給我這五塊錢之前,他把我帶到樓上,狠狠地揍了我一頓。
我想,我既然已經挨過一頓打,於是決定當著全校學生 的面再挨一頓,以便把那五塊錢保存下來。我真的這樣做了,
那就是我第一次掙到的錢。」
馬克·吐溫收到一位初學寫作的青年的來信。
寫信人對這樣一個問題頗感興趣:聽說魚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質,而磷則補腦,那麼要成為
一個舉世聞名的大作家,就必須吃很多很多的魚才行,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實際。
他問馬克·吐溫:「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魚,吃的又是哪種魚?」
馬克·吐溫回信說:「看來,你得吃一條鯨才成。」
一次,馬克吐溫應邀赴宴。
席間,他對一位貴婦說:「夫人,你太美麗了!」
不料那婦人卻說:「先生,可是遺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樣的話回答你。」
頭腦靈敏,言辭犀利的馬克·吐溫笑著回答:「那沒關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樣說假話。」
B. 歷史上充滿智慧的幽默故事,急求
拾人牙慧復 東晉時候,有一個名叫制殷浩的人。因為他曾經當過「中軍」的官職,所以被人稱為「殷中軍」。他曾被任命為「建武將軍」,統領揚州、豫州、徐州、兗州、青州的兵馬,後因作戰失敗被罷官,並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內)。殷浩很有學問,他愛好《老子》、《易經》,並能引經據典談得頭頭是道。 殷浩有個外甥,姓韓,名康伯,非常聰明,也善於談吐,殷浩很喜歡他,但對他的要求卻十分嚴格。殷浩被流放時,康伯也隨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見他正在對別人發表言論,仔細一聽,康伯所講的,完全是抄襲自己的片言只語,套用自己說過的話,沒有他個人的創見,卻露出自鳴得意的樣子,很不高興,說:「康伯連我牙齒後面的污垢還沒有得到,就自以為了不起,真不應該。
C. 中國古代充滿幽默智慧成語故事大全 ccrwy.com
拾人牙慧復 東晉時候,制有一個名叫殷浩的人。因為他曾經當過「中軍」的官職,所以被人稱為「殷中軍」。他曾被任命為「建武將軍」,統領揚州、豫州、徐州、兗州、青州的兵馬,後因作戰失敗被罷官,並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內)。殷浩很有學問,他愛好《老子》、《易經》,並能引經據典談得頭頭是道。 殷浩有個外甥,姓韓,名康伯,非常聰明,也善於談吐,殷浩很喜歡他,但對他的要求卻十分嚴格。殷浩被流放時,康伯也隨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見他正在對別人發表言論,仔細一聽,康伯所講的,完全是抄襲自己的片言只語,套用自己說過的話,沒有他個人的創見,卻露出自鳴得意的樣子,很不高興,說:「康伯連我牙齒後面的污垢還沒有得到,就自以為了不起,真不應該。
D. 歷史上充滿智慧的幽默故事50字
一個富家之子去考試,父親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績很好,滿以為一定能錄取了回,不料榜答
上竟沒有兒子的名字。父親趕去找縣官評理。縣官調來卷查看,只見上面淡淡一層灰霧,卻
看不到有什麼字。
父親一回家便責罵道:「你的考卷怎麼寫得叫人看也看不清?」
兒子哭道:「考場上沒人替我磨墨,我只得用筆在硯上蘸著水寫呀。」
E. 關於歷史的幽默小故事,3分鍾內。
幽默故事 歷史典故 隋朝時,有一個人內心特別敏慧,但卻有個天生的缺陷——口吃。越國公楊素每逢閑悶時,便把他召來暢談取樂。 有一年臘月,楊素與這人在府中閑坐。楊素戲問道:「有這么一個大坑,深一丈,方圓也是一丈,假如把您放在裡面,您可有什麼辦法出來?」這人低頭想了好長時間,忽然抬起頭來問道:「坑……坑裡有……有梯子嗎?」楊素說:「當然無梯啦,若有梯子,還用問您嗎?」這人又低頭想了好長時間,問道:「白……白……白……白天?還是夜……夜……夜……夜……夜裡?」楊素不耐煩地說:「管什麼白天黑夜?我問您可有法子出來?」這人反問道:「若不是在……在夜晚,眼睛又……又不瞎,為何掉入……入坑裡?」楊素聽了,大笑不止。 楊素又問他:「假如我突然命您做一軍官,守一小城,您手下的兵士不過千人,糧食也僅夠吃幾天,城外有數萬敵軍包圍。您作為城中主帥,可有什麼守城之計?」這人低頭良久,問道:「有……有援……援兵嗎?」楊素答道:「正因為沒有援兵,所以才問您呢?」這人又沉吟很久,抬頭對楊素說:「誠……誠如君言,失敗難免。」楊素又大笑不止。 接著,楊素又問道:「看來您多智多能,我提的問題沒有能難住您的。現在再問您一事:今天家中有人被蛇咬了腳,您說應該怎麼醫治呢?」這人應聲回答:「取五月五日南牆下雪……雪……塗……塗即……即治。」楊素問:「五月哪裡能有雪?」這人笑著反問道:「既然五月沒……沒有雪……雪,那麼……么臘月何處有蛇咬?」楊素聽了,笑得前仰後合,把這人打發走了。
賀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寶初年,文名頗著的秘書監賀知章,上書朝廷,欲告老致仕歸故鄉吳中。玄宗李隆基,對他非常敬重,諸事待遇異於眾人。 賀知章臨行,與唐玄宗辭別,不由得老淚縱橫。唐玄宗問他還有什麼要求。知章說:知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賜名,實老臣歸鄉之榮也。」玄宗說:「信乃道之,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知章拜謝受命。 時間長了,知章不覺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吳地人,『孚』字乃是『』字下面加上『子』字。他為我兒取名『孚』,豈不是稱我兒爪子嗎?」
不知詩為何物
艾子喜歡作詩。一天,艾子漫遊到齊魏之間,下榻在一個旅館。夜間,他聽到鄰屋裡有話:「一首。」不一會兒又說:「又是一首。」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無,一夜無眠。躺到拂曉,共聽到鄰屋那人大約說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艾子以為鄰屋那人一定是個詩人,在靜靜月夜裡專心吟詩,心裡油然產生敬意,又愛那人文思敏捷,便決定結識一下此人。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帶,站在門口迎候。不一會兒,鄰屋裡走出一個商販的人來,身材瘦弱,一臉病相。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憑這副尊容,哪像個詩人?也許,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便走上前拜問道:「聽說先生詩篇甚多,能否讓學生我看一下。」那人說:「我是一個做生意的,從來不曉得詩是什麼玩意兒。」始終拒絕拿出詩艾子固執地說:「昨天夜裡聽到您在屋裡說『一首』,不一會兒又說『一首』,難道那不詩嗎?」 那人聽了,不覺啞然失笑:「您誤會啦。昨夜我肚子不好,每瀉一次,夜裡找不到手紙,於是就用手揩。一夜腹瀉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說的『手』,不是詩篇之『首』。」艾子聽了,羞慚不已。
--------------------------------------------------------------------------------
蘇軾難荊公 宋代大文豪蘇軾,號東坡。他經常和王荊公(安石)在一齊研究字義。有一次,東坡指「坡」字請教王荊公字義。王安石解釋道:「『坡』者乃『土』之『皮』。」東坡聽了,不以為然,反問道:「照這樣說來,即么『滑』字乃『水』之『骨』嘍?」王安石聞之,半天無語。
--------------------------------------------------------------------------------
不知辛苦為誰甜 蘇東坡字子瞻,他任杭州太守時,經常與詩僧佛印參禪、唱和,二人最是友善。東坡喜歡燒豬。佛印和尚住金山寺時,常常做好燒豬等待東坡來吃。 一天,蘇東坡又來到金山寺,而佛印做的燒豬卻被別人偷吃了,佛印甚感不快。蘇東坡了一首游戲詩,安慰佛印: 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 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
為甚酥 蘇東坡任黃州團練副使時,有一天,曾去何秀才家聚餐。何家做的油果非常酥脆可口,蘇東坡邊吃邊問:「這種油果叫什麼名字?」主人回答說還沒有取名字呢。東坡又問:「為甚?」(為什麼這么酥脆)座中眾客皆曰:「您說的『為甚酥』 三字就可以作為它的名字了。」 還有,潘長官因知蘇東坡不能飲酒,東坡每次來赴宴時,就特地為他准備了一些度數低的甜酒。蘇東坡飲之笑著打趣道:「這酒一定是錯煮水了。」 一天,蘇東坡忽然心血來潮,想吃油果,便作了一首小詩向何秀才索求之: 野飲花前百事無,腰間唯系一葫蘆; 已傾潘子錯煮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
都是葯名 蘇東坡和姜至之參加朋友的宴會,二人同坐一席。席間,姜至之先說了個酒令:「在座的諸位各要打一個葯名。」於是指著東坡說:「你就是個葯名。」東坡莫名其妙,連忙請教。姜至之說:「子蘇子。」東坡隨口對他說:「你也是個葯名,如果不是半夏,那一定是厚朴了。」姜至之一時不解,反問東坡有何說法。東坡笑著告訴他:「不是半夏、厚朴,為姜制(至)之呢?」
--------------------------------------------------------------------------------
文字游戲 蘇東坡聽說王荊公的《字說》剛完成,前去荊公處祝賀,並戲言道:「大作中說:以『竹』鞭『馬』為『篤』。但我還有個疑問:「不知以『竹』鞭『犬』,又有什麼可『笑』的?」荊公笑而不答,卻反問道:「『鳩』字以『九』從『鳥』,難道也有什麼證據嗎?」 東坡立即作答:「《詩經》上說:『屍鳩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們的爹娘,恰好是九個。」 王荊公聽了,欣然點頭應允。時間長了,才知道蘇東坡又跟他開了個大玩笑。
--------------------------------------------------------------------------------
三分詩,七分讀 秦少章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詩人郭祥正有一次路過杭州,把自己寫的一卷詩送給蘇東坡鑒賞。未等東坡看詩,他自己先有聲有色地吟詠起來,直讀得感情四溢,聲聞左右。吟完詩,征詢東坡的意見:「祥正這些詩能評幾分?」 東坡不假思索地說:「十分。」郭祥正大喜,又問何以能有十分。東坡笑著答道: 「你剛才吟詩,七分來自讀,三分來自詩,不是十分又是幾分?」
--------------------------------------------------------------------------------
免稅 蘇東坡被朝廷貶謫黃州時,監管黃州的貿易稅收工作。有一個書生給東坡寫了一封信,請求減免他家的稅收。信中說: 「我的船上沒有什麼貨物,因此無法納稅。一切聽憑大人您的指揮,請求您讓我到荊南府取回亡父的靈柩吧。」 眾官員看了,笑得前仰後合。
--------------------------------------------------------------------------------
好了你 蘇東坡生性豪爽率直,內心最存不住事,他曾說:「比如食中有蠅子,必欲吐之而後快。」晁美叔(晁端彥字)每次往見東坡,東坡都說這樣的話。 有一次,東坡對美叔說:「我被昭陵選拔在賢科,當時的文魁俊彥,往往相結為知己。在便殿召群臣策對,我每每直陳時事,都蒙皇上贊許採納。不久,我便屢屢呈上章疏議詞雖然很剴切直率,皇上也從不怨怒。假使不是我給朝廷提建議,又有誰能提中肯的建呢?我現在所擔心之事,只不過害怕朝廷殺我罷了。」美叔聞之,默然無語。 東坡長嘆良久,又說:「朝廷如果真要殺我,我這條小命又有什麼可惜的。只是有一件殺我以後,反倒好了你。」 二人遂相對大笑而起。
--------------------------------------------------------------------------------
士 詩人石曼卿(石延年字)性嗜酒,有李謫仙(太白)之奇才。曼卿舉止放盪,善為談諧幽之語。 有一次,石曼卿乘馬游覽報寧寺,牽馬人一時失控,馬驚走,曼卿不慎墜馬落地。侍從人連忙把他攙起來扶上馬鞍。行人見此,都聚攏來圍觀,都以為他一定會大發雷霆,把這個馬人痛罵一陣。不料,石曼卿卻慢悠悠地揚起馬鞭,半開玩笑地對牽馬人說: 「幸虧我是石學士,如果是瓦學士的話,豈不早被摔碎啦?」
--------------------------------------------------------------------------------
換羊書 黃庭堅開玩笑地對蘇軾說:「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世人戲稱為換鵝字;今人韓宗儒為人貪得無厭,每得到您的一幅字,便到殿帥姚麟那裡換取十斤肉。如此來說,可以稱您的書法為換羊書了。」 一天,蘇軾在翰林院撰述正忙,這時韓宗儒派人送來一封信,目的是想讓蘇軾回信,以便拿他的字換肉。來人站在門庭下,督催甚急。蘇軾笑著對他說:「回去告訴你們的上司,今天就斷了他的肉食吧。」
--------------------------------------------------------------------------------
老婆子塗面 晉人王濛清約自守,家中每有來客,必是清茶相待,時人戲稱為「今日有水災」。 蘇東坡早年曾到一家做客,主人熱情好客,一遍遍地勸茶,東坡不勝受窘,笑對主人說:「正所謂老婆子塗面。」主人不理解此意——搽(茶)了又搽(茶)。
--------------------------------------------------------------------------------
先做了賊再做官 閩地有一個大海盜,名叫鄭廣,後來歸降了朝廷,朝廷授給他一個官職。 有一次,鄭廣和同僚們在一塊吟酒賦詩,眾人吟詩罷,都力勸鄭廣作詩一首。鄭廣被逼無奈,只得胡亂吟道: 「不問文官與武官,總一般。列位是做了官再做賊,鄭廣我卻是做了賊再做官。」 眾人聽了,無不捧腹大笑。
--------------------------------------------------------------------------------
延年術 蒲傳正任杭州太守時,一天,有個方術之士前來拜謁。這方士大約九十多歲,然而面容卻像嬰兒一樣鮮嫩。蒲傳正愉快地招待他,二人談得甚是投機。傳正便向他請求延年長壽術。方士回答說:「我的長壽術極為簡便易行,基本上沒有什麼可禁忌的,只有一件須牢記,必須禁絕性慾。」 傳正聽了,俯首沉思良久,感嘆道:「如果是這樣,那麼即使壽逾千歲又有什麼益處呢?」
--------------------------------------------------------------------------------
忌說「落」字 唐代的柳冕秀才,生性最是多忌諱。早年參加科舉考試時,舉子們跟他說話,有不注意而說「落」字的,便忿然而怒,出語不遜。如果是僕人誤犯「落」字,他便用棒痛打。因此,僕人對他說話時,常常把「安樂」說成「安康」。 這一天,他忽聽人說榜書貼出來了,連忙派僕人前去觀看。不一會兒,僕人就跑回來,柳冕慌忙迎上前去問道:「榜上有我的名字嗎?」僕人唉聲嘆氣地答:「秀才康了。」
--------------------------------------------------------------------------------
臠婿 宋朝時,人們把科舉榜下選擇的女婿,稱為「臠婿」。「臠婿」一語大概出自東晉文人袁山松,但這一說法實在沒有道理。就中榜的科舉士子來說,他們中間也有本不情願做別人的乘龍快婿的,只是迫於權貴豪門的威逼強誘而不得不屈從。 有一位新科少年,相貌俊美,風度瀟灑,被一個極有勢力的權貴所欣慕,欲擇為已婿。權貴使命十幾個僕人將新科少年簇擁到自己府中。一路上,少年欣然而行,全無趨避推辭意。到了權貴家門口,前來觀看的人們幾乎圍成人牆,里三層外三層的,好不熱鬧。不一會兒,從裡面走出一位穿金紫衣服的官員來,見了新科少年,滿臉堆笑地說:「老夫只有一個女兒,容貌也不錯,願與君結為秦晉之好,不知尊意若何?」 少年連忙鞠躬拜謝道:「我乃寒微之士,得以托跡高門,實乃三生有幸。只是小生已是,我回家後與妻子商量一下,再來答復如何?」眾人聞之,大笑而散。 zhuan
F. 歷史上有許多充滿智慧的的幽默故事,課下認真搜集一些認真閱讀,並把主要內容和收獲記下來
我想這個應該是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吧?最好呢是通過自己閱讀之後,然後做個小筆記,內這個也是做容這個作業的真正的目的。自己可以找些相關的書籍,每天讀一讀,記一記,對自己也會有好處的哈!至於故事,類似於掩耳盜鈴這些都算是的
G. 有關偉人機智而又幽默的故事
(1) 50年代,有一次,周恩來和一位美國記者談話時,記者看到總理辦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鋼筆,便帶著幾分諷刺,得意地發問:「總理閣下,也迷信我國的鋼筆嗎?」周恩來聽了風趣地說:「這是一位朝鮮朋友送給我的。這位朋友對我說:「這是美軍在板門店投降簽字儀式上用過的,你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這支鋼筆的來歷很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支鋼筆。」美國記者的臉一直紅到了耳根。
(2)著名文學家蕭伯納身體瘦弱,一次參加一個宴會,一個大腹便便的富翁看到瘦弱的蕭伯納嘲笑道:啊!親愛的蕭伯納先生,他們說世界在鬧飢荒,我起初不信,但看到你我終於相信了。蕭伯納笑著說;親愛的先生,看到你我就知道世界鬧飢荒的原因了。
3、一句話的電影說明書
1954年,周恩來參加日內瓦會議,通知工作人員,給與會者放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彩色越劇片。工作人員為了使外國人能看懂中國的戲劇片,寫了15頁的說明書呈周總理審閱。周恩來批評工作人員:「不看對象,對牛彈琴」。工作人員不服氣地說:「給洋人看這種電影,那才是對牛彈琴呢!」
「那就看你怎麼個彈法了」,周恩來說,「你要用十幾頁的說明書去彈,那是亂彈,我給你換個彈法吧,你只要在請柬上寫一句話:「請您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就行了。」電影放映後,觀眾們看得如痴如醉,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4、巧對毛澤東
1960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一行視察長沙,工作之餘,到江邊散步。遙望橘子洲頭,百舸爭流,萬帆競發,毛澤東逸興遄飛,口佔一上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聯動靜相對,意境悠遠,三個斷句,兩處「頂針」,「洲」和「舟」又是諧音,應對難度極大。毛澤東對身邊的周恩來說:「恩來,我一時江郎才盡,請你來個錦上添花如何?」周恩來才思敏捷,熟諳地理,了解長沙竟於百步之內得佳句:「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天心閣系長沙市內一景,與橘子洲相對。即工整又流暢,整個對聯渾然一體,兩位偉人相對而笑。
5、1973年8月28日,中共十大在京召開之時,出席會議的毛澤東已因患上腿疾而不能站。會議結束後,為了不讓與會代表看出破綻為自己的身體擔心,毛澤東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想讓代表們先退場。主席不退場,代表豈肯先退場。還是細心的周恩來總理看出了主席的心思,打破了僵局,他機智地說毛主席是要目送大家離開會場。毛澤東則故意執拗地說:「你們不走,我也不走。」就這樣,代表們一步一回頭,依依不捨地揮手與主席道別。
6、一次,周恩來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把人走的路叫做馬路?」他聽後沒有急於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說:「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馬路。」這個美國記者仍不死心,繼續出難題:「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著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低頭走路,這又怎麼解釋呢?」周總理笑著說:「這不奇怪,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著頭走路了,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是低著頭走了。」記者又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到:「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7、特殊的紀念品
50年代,有一次周總理接待了一位美國記者的采訪。這位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8、周總理談笑吃「納粹」
50年代初,有一次周總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設宴招待外賓。客人們對中國菜的花樣之繁多,風味之獨特,味道之鮮美都贊不絕口。這時,上來一道湯菜,湯里的冬筍、蘑菇、紅菜、荸薺等都雕刻成各種圖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筍片是按照民族圖案刻的,在湯里一翻身恰巧變成了法西斯的標志。貴客見此,不禁大驚失色,忙向周總理請教。對於這個問題,周總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隨即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中的一種圖案,念『萬』,象徵『福壽綿長』的意思,是對客人的良好祝願!接著他又風趣地說:「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有關系嘛!我們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話音未落,賓主哈哈大笑,氣氛更加熱烈,這道湯也被客人們喝得精光。
9、周總理妙語斥對手
周總理在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風趣著稱,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麼樣的對手,周總理都能唇槍舌箭,以超人的智慧,應酬自如,對手甭想佔到便宜。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據說,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產黨國家傳為美談。
10、周總理舌戰米高揚
有一次,周總理從日內瓦開會回來順道訪問莫斯科。在為他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他用英語向蘇聯人祝酒。這時米高揚(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抱怨道:「周,你為什麼不說俄語?你的俄語很好嘛!」這句話顯然是很不友好的。周總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語回答說:「米高揚,該是你學習漢語的時候了。」以促米高揚說出不學漢語的原因。米高揚果然上鉤,抱怨說:「漢語太難學了。」此話一出,周總理馬上輕快地說:「沒關系,下回到我們使館來,我們將非常高興地教你。」一下子將米高揚置於一種學生的地位。
11、對!牛彈琴
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同國民黨政府談判。在我方義正詞嚴面前,對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說同我方談判是「對牛彈琴」!周恩來總理當即靈機一動,利用對方拋來的詞語,將計就計,巧妙地回敬了對方:「對!牛彈琴!」在這里,周恩來總理把對方拋來的」對牛彈琴」這個成語巧妙地進行了結構上的調整,變成了一個內涵豐富的「對!牛彈琴!」,從而既擺脫了困難,又迫使對方陷入無地自容的窘境。
12、1960年4月下旬,周恩來總理與印度談判中印邊界問題,印方提出一個挑釁性問題:「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嗎?」周恩來總理說:「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說,至少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的領土。」
對方說:「時間太短了。」
周恩來總理說:「中國的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歷史,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麼,美國到現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
這顯然是荒謬的。」
印方代表啞口無言。
在周恩來的反駁中,用了兩個對比性材料來否定對方的觀點。700年與100年相比較,你要否認700年而承認100年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其結果是承認100年就得承認700年這個事實。對比在這里產生了巨大的力量。
H. 歷史上有許多充滿智慧的幽默故事,搜集一些認真閱讀,並把主要內容記下來
清代 作者:游戲主人《笑林廣記》
有農夫種茄不活,求計於老圃。老圃曰:「此不難,專每茄樹下埋錢一屬文即活。」問其何故,答曰:「有錢者生,無錢者死。」
茄苗和貪官一樣,有錢就能活,沒有錢的只能等死。
I. 充滿幽默智慧的歷史小故事
1次,有兩兄弟請紀曉嵐為其母祝壽圖題詩。紀曉嵐悵然承諾,客套1番以後,兄弟便恭敬回地把祝壽圖答端上來,即請品題。紀曉嵐題的第1句詩句是:「這個婆婆不是人」,兄弟2人看了,眉頭緊鎖,心想怎樣能這么寫呢?!紀曉嵐接著寫下第2句:「9天仙女下凡塵」,這才令兩兄弟緊鎖的眉頭鬆了下來。可是紀曉嵐寫的第3句又使他們心情緊張起來,由於他寫的是「生下兩兒皆作賊」。這時候紀曉嵐不慌不忙寫下了最後1句:「偷得蟠桃奉母親」。2、話說紀曉嵐當禮部侍郎的時候,1天尚書和御史聯袂來訪。聊著聊著,突然外頭跑來1隻狗。尚書心中突生1計要取笑紀曉嵐,便道:「咦,你們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紀曉嵐知道尚書在玩弄他,當下也若無其事的說:「要分辨狗或狼有兩種方法。1種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1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還道那是狼是狗呢,原來上豎是狗,哈哈,哈。」此時紀曉嵐不慌不忙的接著又說道:「另外一種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甚麼。狼是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這下子連御史也噤聲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