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姓閻的名人有哪些
閻姬
漢代河南滎陽女子,於東漢安帝時貴為皇後,統御六宮。安帝駕崩後,與其弟閻顯廢立太子,她臨朝聽政,其兄閻顯任車騎將軍,共掌國家大權,不久事敗而被誅。
閻溫
字伯儉,僑居天水西城,漢獻帝時以涼州別駕守上邽令。馬超走奔上邽,郡人任養等舉眾迎之。溫止之,不能禁,乃馳還州。超復圍州。溫從水中逃出告急。被追執還。超解其縛,令向城中言無救兵。溫反向城中大呼曰:「大軍不過三日至!」超卭責之,溫曰:「夫事君有死無貳,而卿乃欲令長者出不義之言,吾豈苟生者乎?」超遂殺之。
閻象
袁術的主簿。手執玉璽的袁術要稱帝時,引用周文王雖擁有三分之二的天下還向殷稱臣的故事進行勸諫。卻未被採納。
閻元明
河東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人,南北朝時,北魏隨郡太守。
閻慶胤
元魏時為東秦州敷城太守。在政五年,清勤厲俗。頻年飢饉,慶胤歲常以家粟賑恤時人,稱其有子愛百姓之義,真良吏也。
閻立德
雍州萬年(今陝西省西安)人,唐代畫家、工程家,與其父毗皆擅工藝、繪畫,馳名隋唐間。
閻立本
閻立德之弟,唐代最著名的畫家,他繼承家學,並師法張僧繇、鄭法士,而能變古象今,擅畫人物,尤精寫真,兼能書法,存世《歷代帝王》、《步輦》、《職貢》等圖。
閻濟美
為人謹厚,長者。登進士第。累歷台省。唐貞元末歷婺潤二州刺史,累福建浙西觀察使。所至以簡淡為理,兩地之人,常賦之外,不知其他。嘗以家財進奉憲宗。初入拜右散騎常侍,詔令一切禁止,済夫在道方見其所貢獻未能徹還,還為中丞坦所劾,白衣待罪,帝將所進歸有司尋出。為華州刺史、潼關防禦、鎮國軍使,入為秘書監。年老乞骸進工部尚書致仕。九十餘而卒,謚曰溫。
閻守恭
生於宋建隆三年(962年),卒於明道二年(1033年),並州榆次人。自幼體貌奇偉應郭進募隸拱聖軍權殿前押班宋咸平年中從幸河北以功厯三衛指揮使,累遷德州永興軍兵馬鈐轄。性沉毅御軍嚴肅維居家如對賓客常師郭進所為所淂俸祿悉散與人後徙拜代路卒。
閻次平
宋代畫家,其擅畫山水、人物,尤工畫牛,頗為生動,評者謂其「彷彿李唐,而跡不逮意」。存世作品有《牧牛圖》等。
閻承翰
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宋時名臣,曾鑿渠引唐河水百餘里,既通航運輸,又灌溉農田,利國利民。
閻復
字子靖號靜軒又號靜山,生於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始生有奇光照室,及長性簡重美豐儀,初掌行台書記,至元八年用王磐薦為翰林應奉充會同館副使兼接伴使,十四年出僉河北道事,尋詔還遷翰林直學士,賦詩規諷,世祖稱才可大用,建議定銓選法悉當上意,上命執政,復謝不足勝任,帝謂侍臣曰書生識義理存謙讓是也,勿強,先是桑哥當國,復嘗被命撰輔政碑文,及敗詔有司踣其碑,復因坐免。成宗立以舊臣入朝除集賢學士上疏言京師宜首建宣聖廟,學定釋典雅樂,曲阜林廟戶不宜聼有司並入民籍,其後賜孔林灑掃二十八戶祀田五千畝,皆復之請也。又嘗奉詔作曲阜廟碑為制詞有曰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聞者嘆服。大德三年慧星見又上書陳數事且言古者刑不上大夫今郡守之貴以徵租受杖非所以勵亷隅江南公田租太重宜減以貸貧民,多採用之。一日帝召問曰中書左相難其人卿為朕舉所知,復以哈刺哈孫對,帝大喜即命入相,復亦拜翰林學士承旨。武宗踐祚復首陳三事曰惜名器明賞罸擇人材詞皆剴切遷授平章政事力辭不許,未幾乞骸骨,詔給半俸終養。卒於皇慶元年(1312年)三月,年七十七。卒後贈光祿大夫大司徒上柱國封永國公謚文康。有《靜軒集》五十卷傳於世子五皆孝友有才畧,長子誼。
閻國寶
以字行當明初天下未寧國寶公於洪武三年(1370)奉詔合族東遷,因少昊祖墓在魯欲避難仙源至中都遇寇相失,獨留寧陽卜居縣西寺頭村。自幼博學好古孝友,根於天性謙讓自持,閭里咸化無有爭者,天下甫定盜賊公行,國寳設法扞禦一方得安,鄉舉義士。國寳每念祖宗淵源建立始祖泰伯祠,歲供時祀常語人曰使後世子孫知有本源勿墮下流也,居民甚為禮重,國寳後又備修譜牒圖繪祖像以傳於來世,大學士邑人許斌嘉其孝思為題其譜並撰至德廟記。卒年九十有七,遺子圭尚幼,鄉里數十人為治喪,葬於南畝。明教諭成章題其墓曰 至德聖裔閻國寳先生之墓。
閻相師
閻相師(1691--1762)字錦蘇,又字渭陽,甘肅高台鎮夷堡人(今甘肅省高台縣羅城鄉天城村),清代武職官吏。閻相師的曾祖爺叫閻維,原是明代萬曆年間湖北的貢生,受朝廷委派,出任高台鎮夷所(新中國成立後改為正義峽)千戶,爾後世居高台,閻相師的父親閻仆,生子三人:閻相尚、閻相師、閻相悅。
閻相師自幼秉性耿直,在祖輩的影響下,好文愛武。為了駐守邊疆,弱冠之年便投軍從戎。清雍正、乾隆年間,曾任瓜州(今瓜州縣)營參將、金塔寺副將、肅州鎮總兵、安西提督、甘肅提督等職。曾參加討伐厄魯特阿睦爾撒納及回民領袖霍集占之戰爭。
閻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二十七日,閻相師出生在甘肅高台一個官宦家庭。雍正七年(1729年),由行伍拔把總,效力西路軍營,升千總。乾隆七年(1742年),遷提標左營守備。乾隆九年(1744年),遷大同協都司。乾隆十年(1745年),調安西城守營。乾隆十二年(1747年),遷涼州鎮標中軍游擊。安西提督李繩武,以閻相師久在口外,熟悉夷情,奏留本任,遇缺候補。乾隆十四年(1749年),補安西提標前營。乾隆十七年(1752年),署瓜州營參將。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隨巴里坤辦事大臣雅爾和善,討伐厄魯特降人勾結沙俄分裂祖國的叛亂,機智靈活,用兵神速,立殲敵眾四千餘。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遷金塔寺營副將。五月,管理吐魯番屯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提升為肅州鎮總兵,三月,賜花翎。隨同靖逆將軍雅爾和善討伐參與阿睦爾撒納叛亂的霍集占,征戰庫車、拜城、阿克蘇等地,屢建戰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授安西提督。是年九月調甘肅提督。十一月將軍兆惠奏令移駐庫車,諭赴烏魯木齊辦理屯田。後朝廷念其隨征多年,戰績顯赫,且大兵業已凱旋,傳諭以內地總兵中派員更換。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相師受詔進京,賞賜銀兩,加功三等,命圖形紫光閣(乾隆皇帝特命宮廷畫師為功臣繪制畫像,並懸掛在中南海紫光閣,1900年庚子國變紫光閣慘遭洗劫,功臣像從此流散,其中《領隊大臣甘州提督閻相師》 現收藏於日本奈良大和文華館。參考資料:1. 《清史稿》卷三百十六列傳一百三 閻相師;2. 高台史志辦——閻相師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病奏請解任,奉旨得食全俸。是年病卒,享年71歲。朝廷深為珍惜,加贈太子太保,贈謚「桓肅」。
閻應元
?-1645,字麗亨,漢族,北直隸通州人(今北京通州區),明末抗清名將。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六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涌沸而仆」,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
閻爾梅
明末江蘇沛縣人,明亡後積極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工詩詞,其詩多感懷時事,格調蒼涼,有《白耷山人集》。
閻若璩
山西太原人,清代著名的學者、考據家,他曾參加《大清一統志》的編寫,長於考據,確證了東晉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為偽書。有《日知補正錄》等。
閻敬銘
陝西人,清代名臣,曾歷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撫、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等要職。因反對修建圓明園而被革職,以善理財著稱。
閻書勤
農民出身,習「紅拳」,精刀術,為「十八魁」之一,後拜趙三多為師,聚眾達三千人,反對洋教,攻打教堂,仇殺教士,1900年8月,於犁園屯戰役中被俘,在臨清被清政府處死。
『貳』 歷史 姓閆 偉人
歷史名抄人
閆亨:晉代遼西襲郡郡長,因屢次規勸苟晞,苟晞把他誅殺。參謀指揮官(從事中郎)明預(明,姓)在家卧病,馬上坐轎晉見進諫。苟晞暴跳如雷說:「我殺閻亨,跟別人什麼相干?你卻帶病進來罵我!」明預說:「閣下對我禮遇,所以我盡心報答。而今,你對我這么憤怒,比起遠近對你的憤怒,又算什麼?姒履癸(桀)身為天子,還因為驕傲凶暴而滅亡,何況做一個人臣?希望你暫時息怒,思考我的話。」苟晞不理。因此,人心怨恨離散,再加上飢饉、瘟疫。正巧,漢趙帝國鎮東大將軍石勒,攻陷陽夏(河南省太康縣),乘勝襲擊蒙城(河南省商丘市)生擒苟晞跟豫章王司馬端。後人對閻亨氣節甚為稱頌。
『叄』 歷史上有那些姓閻的名人
若璩(1636——1704),清朝考據學家。字百詩,號潛丘,山西太原人。僑居江蘇。幼是口吃性鈍,後苦學多思,形容經史,自學成名。曾參修《大清一統志》。年二十,讀《古文尚書》即疑其偽,遂潛研二十餘年,成《古文尚書疏證》八卷,廣征博引,列出一百二十八條證據,確證為偽作,受學術界推崇。毛奇齡等雖百般辨解,亦無法全部否認。又有《日知錄補正》、《孟子生卒年月考》、《潛丘札記》等。
閻錫山(1886——1960),近代山西軍閥、國民黨官僚。字百川,山西五台人。早年入日本士官學校留學。辛亥革命時被舉為山西都督,從此成為擁據一省的地方軍閥。1930年與馮玉祥等出兵反對蔣介石,因張學良突然宣布東北易幟而失敗,逃往大連。1931年又被蔣介石任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在此期間發展了山西的現代工業,建設了同蒲鐵路,以山西有所貢獻。抗日戰爭期間,就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組織了忻口會戰,太原失守後,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和山西省政府駐扎於壺口五年。1949年4有,逃出解放軍包圍下的太原。南京解放後,又逃往廣州,就任國民黨行政院院長。後病死於台灣。
閻肅,漢族,1930年5月生於河北保定,中共黨員。先後就讀於重慶南開中學與重慶大學。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工作於西南青年文工團(1950年)、西南軍區文工團(1953年)與空政文工團(1955年至今),現為空政文工團編導。國家一級編劇,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
閻姬:漢代河南滎陽女子,於東漢安帝時貴為皇後,統御六宮。
閻立本:閻立德之弟,唐代最著名的畫家,他繼承家學,並師法張僧繇、鄭法士,而能變古象今,擅畫人物,尤精寫真,兼能書法,存世《歷代帝王》、《步輦》、《職貢》等圖
『肆』 歷史上有哪些姓閻的名人
閻 姬:閻 象: 閻元明: 閻立德: 閻立本:閻次平:閻承翰: 閻若璩:閻敬銘: 閻書勤: 閻錫山:
『伍』 姓閆的名人
閆立本:唐朝畫家。擅長政治題材作畫,主要作品有:《步輦圖》《歷代帝王內圖》《異園斗寶容圖》等。 閻錫山:字百川(伯川),號龍池;山西五台河邊村人(今山西定襄河邊鎮)。著名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部長。1935年4月2日授予最高軍銜。
『陸』 閆姓歷史人物
閆姓,中文姓氏之一。一般認為,閆姓是閻姓的簡化寫法
也就是說,閻姓也是包括在閆姓中的
著名人物有
三國張魯的幕僚有閻圃
唐朝閻立本 書畫家
慈禧年間主管財政的閻敬銘
姬
(公元98~126年),女,河南滎陽子,著名東漢安帝皇後。 閻亨:(生卒年待考),著名晉朝大臣。唐 閻立本 古帝王圖卷 唐 閻立本 古帝王圖卷
閻元明:(生卒年待考),安邑人(今山西夏縣),著名南北朝時期北魏隨郡太守。
閻 亨
(生卒年待考),著名晉朝大臣。 閆亨是晉朝遼西郡郡長,因屢次規勸苟晞,苟晞便把他殺了。
閻立德
(公元?~656年待考),名讓,字立德;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建築學家、畫家。歷官至將作大匠、工部尚書。曾主持修建高祖獻陵、太宗昭陵。又於驪山建溫泉宮,於銅川建玉華宮,二宮在中國建築工藝史上有極高的價值。繪畫作品有《文成公主降蕃圖》等。
閻立本
(公元?~673年待考),閻立德之弟;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畫家。閻立本繼承家學,顯慶中任將作大臣;曾任主爵郎中、工部尚書、右相和中書令,時有「右相馳譽丹青「之譽。工書法,擅畫人物、車馬、台閣。其父閻毗,其兄立德,既有畫名,又以擅長工藝、建築工程著稱。閻立本繪畫師承隋代的楊契丹、鄭法士、董伯仁、展子虔與其父,並上溯張僧繇而「變古象今「,代表了初唐中原地區的風格。閻立本善畫台閣、車馬、肖像,尤長於重大題材的歷史人物畫和風格畫。據史料記載,其畫跡見之於《歷代名畫記》、《唐朝名畫錄》、《宣和畫譜》中的有六七十件,其代表作有《凌煙閣功臣圖》、《秦府十八學士圖》、《歷代帝王圖》、《蕭翼賺蘭亭圖》、《異國來朝圖》、《職貢圖》和《步輦圖》等。其中留傳至今較為可靠的有《步輦圖》、《職貢圖》、《歷代帝王圖》和《蕭翼賺蘭亭圖》。
閻次平
(生卒年待考),河東人(今山西永濟)。著名宋朝畫家。有《山村歸騎圖》冊頁,現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秋山煙靄圖》冊頁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閻承翰
(生卒年待考),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著名宋朝大臣。曾鑿渠引唐河水百餘里,既通航運輸,又灌溉農田,利國利民。
閻爾梅
(生卒年待考),江蘇沛縣人。著名明朝末年大臣。明亡後積極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工詩詞,其詩多感懷時事,格調蒼涼,有《白耷山人集》。閻錫山 閻錫山
閻諫:(公元1590~1635年),字介石;青州府昌樂縣邑南關巷人(今山東昌樂)。著名明朝末期文學家。
閻應元
閻應元(?-1645)字麗亨,漢族,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縣),明末抗清名將。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六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涌沸而仆」,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
閻若璩
(公元1638~1704年),字百詩,號潛丘;山西太原人。著名清朝學者、考據家。閻若璩僑居江蘇淮安府山陽縣。清初著名學者,清朝漢學(或考據學)發軔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閻世繩
(公元1633~1706年),字寶貽,號朴齋又號丹崖,閻介石第三子;昌樂城邑人(今昌樂城裡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愉
(公元1654~1725年),字敬生,閻世繩長子;昌樂城裡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廷佶:(公元1675~1748年),字汝貞,閻愉之子。著名清朝大臣。
閻敬銘
(公元1817~1892年),字丹初;陝西朝邑人。著名清朝大臣。
閻書勤
(公元1860~1900年),山東冠縣梨園屯村人(今河北威縣)。著名義和團首領,人稱「大刀閻書勤」。
閻國華
(公元1885~1947年),字拂塵。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柒』 古代姓閆的名人都有哪些
閆,「閻」的簡化字。閻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
春秋戰國時期:
閻廣深,平陽侯。
閻廣利,平涼侯。
閻喜,晉國閻縣大夫。
閻東,咸陽令,秦丞相趙高之婿。
另,《左傳》載有閻敖、閻職、閻沒、閻嘉
兩漢時期:
閻遷,望郷侯,大鴻臚。
閻澤赤,隨劉邦起事,封為故市侯。
閻姬,祖籍滎陽,東漢安帝劉祜皇後。
閻章,尚書。
閻暢,北宜春侯。
閻顯,車騎將軍,長社侯。
閻景,卿校,衛尉。
閻晏,執金吾。
閻磐,車騎將軍,曾北擊匈奴,取伊吾。
閻楊,梁令。
閻崇,虎賁中郎將
閻憲,綿竹令,善以德政感化百姓,有「禮讓化民」的美譽。
閻忠,原信都令,後率三十六部起事,獨立一方。
閻詳,戊己校尉。
閻柔,烏桓校尉,度遼將軍。
閻志,上谷太守。
三國時期:
閻竺,蜀巴郡太守。
閻纘,平樂鄉侯,漢中太守。
南北朝時期:
閻湛之,熙寧太守。
閻元明,北隋郡太守,以孝出名。
閻慶胤,東秦州、敷州太守,以清勤著稱。
隋朝:
閻慶,司空,荊州刺史。歷事北魏、西魏、北周、隋,戰功卓著,深受皇恩,北周武帝將清都公主下嫁其子閻毗。其父閻進、祖父閻提、曾祖父閻善,均為戰將,累世為官。
閻毗,閻慶之子,工部尚書,建築藝術家。歷北周、隋兩朝。
唐朝:
閻文逸,監察御史。
閻春,安固令。
閻立德,閻立本之兄。工部尚書,大安公,工藝建築藝術家。
閻邃,司農少卿。
閻知微,春官尚書。
閻用之,左金吾將軍。
閻寀,吉州刺史。
閻立本,歷任工部尚書、右相、中書令。唐代最著名的畫家,擅畫人物,尤精寫真,善刻畫性格神情,《步輦圖》最為知名。
閻嘉賓,司農卿。
閻叔子,同州刺史。
閻立行,少府監。
閻元秀,岐州刺史。
閻巨源,彬寧節度使,校檢左僕射,性寬容忠厚,深受將卒愛戴。
閻濟美,華州刺史,工部尚書,《全唐詩》存其詩二首。
閻朝隠,給事中。以文章著名,《全唐詩》收其詩十三首,《全唐文》存其文兩篇。其兄閻鏡幾、其弟閻仙舟俱知名。
閻溫古,安西大都護。
閻防,大理評事。有詩名,和孟浩然、岑參等友好,《全唐詩》存其詩五首。
閻伯玙,袁州刺史,刑部侍郎。《全唐文》存其文九篇。
五代時期:
閻寶,歷任節度使,勇武有謀略,多有戰功。死後追贈為太師。其父閻佐,唐時為海州刺史。其子閻宏倫、閻宏儒、閻宏魯,都位至郡守。
閻選,後蜀處士,擅長小詞,《花間集》收其詞八闋。王國維輯有《閻處士詞》一卷。
兩宋時期:
閻守恭,乾州刺史,以治軍嚴明著稱。
閻文顯,北宋著名醫官。
閻詢,河東轉運使,右諫議大夫,邠、同二州知州。
閻進,奉使金朝,不屈而死。事見《宋史忠義傳》。
閻日新,昭州團練使,單州知州。歷任軍職,多有建樹。
閻士良,以擅長畫龍出名。
閻次平,畫院祗侯,南宋名畫家,有《牧牛圖》存世。其父閻仲,亦為畫院待詔。其兄閻次安、閻次於,皆為南宋畫家。
閻延昭,右奉直大夫,以輕財尚義著稱。其子閻晃、閻昴、閻晟均為官。其孫閻一德官奉州知州,撰《古今政事錄》。
金元時期:
閻公貞,大理寺卿,翰林侍讀學士,金人稱其為「法家之祖」。
閻顯,龍虎衛將軍,沁南節度使。其弟閻甫,官至懷遠大將軍招撫使。
閻復,翰林學士,集賢學士,正議大夫,正奉大夫。壽七十七歲,謚曰「文康」。
明代:
閻生斗,保安知州,帶領吏民抗清,城破被殺,追贈太僕寺少卿。
閻禹錫,昌黎訓導,累擢至監察御史。
閻仲宇,臨清按察副使,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為官清正,善於識別人才,有「清平裁士」之譽。其兄閻仲寔,官河南參政,以公允正直聞名。時人稱二人為「二閻」。
閻鳴泰,兵部尚書,太子太師。
閻應元,著名民族英雄,曾任江陰典史,一六四五年被推為抗清義軍首領,守江陰八十一日,城破巷戰,投水被執,不屈而死。
閻察,任御史,處事公允,受到明太祖朱元璋器重,官至左布政使。
閻鼐,初官監察御史,後改諸城知縣,愛民養士,捐俸修建滄浪書院。
閻士選,萬曆八年進士,萊州知府,山東按察使,編有《東坡守膠西集》四卷行世。
閻士選,濟源人,崇禎十六年任鞏、偃二縣訓導,七月闖王軍圍鞏縣,八月城破被執,
不屈而死,妻李氏自縊。濟源士民公舉入鄉賢祠。
閻太妃,明皇族朱厚烷之母。
閻貴人,明世宗之妃,被封為麗妃,生皇子朱載基。
閻閎,翰林庶吉士,浙江副使,貴州提學。
清代:
閻爾梅,明末清初詩人,民族英雄。與顧炎武結歲寒之盟,有《白耷山人集》傳世。
閻廷謨,孟津人,工部主事官,編有《北河續記》八卷。
閻循琦,歷任廣東道御史,工部尚書,贈太子太保。
閻敬銘,陝西人,進士,歷任按察使、布政使、山東巡撫、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因反對修圓明園被革職。以善理財著稱。
閻堯熙,歷任晉州知州、嘉興知府、湖北按察使、四川布政使。
閻循觀,吏部主事。著有《困勉齋私記》、《西澗文集》、《尚書春秋論》。
閻若璩,山西人,清代最著名的學者、考據家,曾參加《大清一統志》的編寫。長於考據,確證東晉梅賾所獻《古文尚書》為偽書。
『捌』 姓閆的偉人
閆立本:唐朝畫家。擅長政治題材作畫,主要作品有:《步輦圖》《歷代帝王圖》《異回園斗寶答圖》等。
閻錫山:字百川(伯川),號龍池;山西五台河邊村人(今山西定襄河邊鎮)。著名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部長。1935年4月2日授予最高軍銜。
『玖』 姓閆的名人有哪些
閆學晶,1972年2月7日(農歷1971年臘月二十三)生於吉林省東遼縣雲頂鎮雙城村,畢業於吉林省戲曲學校,曾在吉林市戲曲劇團工作,國家一級演員,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工作,正師級。2006年第四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得主。
閆光明,1972年12月30日出生,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人,二人轉演員。 在首屆「趙本山杯二人轉大賽」中獲銀獎,在遼寧省第六屆、第七屆藝術節上獲金獎。
『拾』 歷史上的閆姓名人
閆姓,中文姓氏之一。一般認為,閆姓是閻姓的簡化寫法。
閻立德
(公元?~656年待考),名讓,字立德;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建築學家、畫家。歷官至將作大匠、工部尚書。曾主持修建高祖獻陵、太宗昭陵。又於驪山建溫泉宮,於銅川建玉華宮,二宮在中國建築工藝史上有極高的價值。繪畫作品有《文成公主降蕃圖》等。
閻立本
(公元?~673年待考),閻立德之弟;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畫家。閻立本繼承家學,顯慶中任將作大臣;曾任主爵郎中、工部尚書、右相和中書令,時有「右相馳譽丹青「之譽。工書法,擅畫人物、車馬、台閣。其父閻毗,其兄立德,既有畫名,又以擅長工藝、建築工程著稱。閻立本繪畫師承隋代的楊契丹、鄭法士、董伯仁、展子虔與其父,並上溯張僧繇而「變古象今「,代表了初唐中原地區的風格。閻立本善畫台閣、車馬、肖像,尤長於重大題材的歷史人物畫和風格畫。
閻次平
(生卒年待考),河東人(今山西永濟)。著名宋朝畫家。有《山村歸騎圖》冊頁,現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秋山煙靄圖》冊頁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閻國華
(公元1885~1947年),字拂塵。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閻錫山
閻錫山(公元1883~年),字百川(伯川),號龍池;山西五台河邊村人(今山西定襄河邊鎮)。著名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部長。1935年4月2日授予最高軍銜。
閻紅彥
(公元1909~1967年),陝西安定人(今陝西子長)。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