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太公

歷史人物太公

發布時間:2021-02-28 02:53:43

Ⅰ 姜太公的事跡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回姓,呂氏,名答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Ⅱ 歷史上的姜太公究竟是什麼背景

姜太公(約公元前1128-約公元前1015),本名姜尚,姜姓,字子牙,曾被封於呂地,故又稱呂尚內,被尊容稱為太公望,後人多稱其為姜子牙、姜太公。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縱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稱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Ⅲ 歷史上真有姜太公此人嗎

姜太公即姜尚 ,姜子牙。姜子牙, 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稱回太公望,武答王尊之號為「師尚父」。商朝末年人。漢族(華夏族),河南省衛輝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於呂地(盡在河南南陽),因此得呂氏。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Ⅳ 歷史人物故事

姜太公釣魚
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時人,曾輔佐周武王滅了商朝。據民間傳說,太公在出版仕之前,隱居於權渭水之濱。他常拿一根不帶魚餌的直鉤釣竿,在水面上憑空釣魚。一些 樵夫看到他這樣釣魚都發笑。太公說:「我 不是想釣真的魚,而是想釣一位賢明的君主。」 太公就這樣期待了幾十年,到他快 八十歲的時候,周武王的父親周文王得知 太公有治國才能,親自請他出來做了丞相。

Ⅳ 歷史上的姜子牙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物

姜子來牙, 姜姓,呂氏,名尚自,一名望,字子牙,尊稱太公望,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商朝末年人。漢族(華夏族),東海上人。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Ⅵ 有一句成語叫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你知道這位太公的名字叫什麼,他是哪個朝代的人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字子牙,也稱呂尚、姜尚俗稱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傳姜子牙的先祖本是個貴族在舜帝時作過官,而且屢立戰功,被舜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所以又稱呂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後,家境已經敗落了,成了普通了貧民,所以姜子年輕的時候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 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處商朝西的一個屬國周逐漸上升的時期。姜子牙聽說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經濟發達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大得人心便很想為興周滅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時姬昌也正在為治國興邦而廣攬人才於是姜太公便下定決心,離開了商朝,不辭勞苦,來到了周的領地渭水之濱,終日以釣魚為生,其實是在觀察世態的變化,尋找大展宏圖的機會。據說,姜子牙釣魚用的是直釣,魚當然釣不上來,所以才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法 。
姜子牙用了幾十年的功夫,勤學苦讀,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學識淵博。尤其對歷史和時勢的研究更是駕輕就熟如今當了姬昌的太師可以說是厚積薄發運籌而游刃有餘對內他幫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政策如:實行「九一租稅制」,即農人租用公田,只繳納九分之一租稅的低稅制度;給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為官吏的奉祿,而且子孫可以承襲等。這樣,就調動了農人在官田上努力生產、官吏們自覺地搞好本人分地生產的 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有朝一日興兵伐紂奠定了穩固的經濟基礎。對外,姜子牙協助姬昌實行光養 晦薄禿孤立瓦解的政策對 商王他表面上表現得 謙和恭順一心事殷 使商王誤以 為周是最可靠的屬國姬昌 是位忠心的伯而 在暗中卻採取種種手段,拉攏爭取殷商王 朝的其 他屬國使殷 商越來越孤 立結果許多諸 侯國和部落陸 陸續 續地棄殷而投周,到了後來,殷商雖名為天子,而真正附屬於他的屬國、部落卻連三分之一都不足了。這樣,就又為最後消滅紂王,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實現滅紂的願望,便撒手歸西了。姬昌死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後被追封為周文王姬發繼位亦繼志繼續為興周滅商而努力他拜姜子牙為國師並號稱為師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繼續全力輔佐姬發以圖大業。有一天,武王姬發問姜子牙:「我打算減輕刑罰而又能 樹立我的權威,少施行一些賞賜而又能使人們從善,少頒布一些政令法規而民眾又都能自覺按一定的規范行事。請問師尚父,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點呢?」姜子牙說:「如果你殺了一個人就能使一千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兩個就能使一萬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三個人就能使三軍軍威大振那麼你就把他們殺了如果你賞了一個而使一千個人高興賞兩個人而使一萬個人高興賞三個人而能使三軍上下都高興,那麼你就賞他們;如果你能通過法律條令約束了一個人而使一千人遵照執行,那麼你就用這法律法令去約束他;如果你能通過禁止兩個人的錯誤行為而使一萬個人不再去做,那麼你就去禁上;如果你能通過教育三個人而使三軍上下都受到教育,那麼你就去教育。總之,能夠殺一個而懲戒上萬人,賞賜一個而激勵更多的人,這才是有道明君的權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姬發聽了,頓開茅塞,照著姜子牙的話去做,時時慎於刑賞,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來越多,出師伐紂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這時周朝已羽翼豐滿國勢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現了土崩瓦解之勢。特別是殷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 發生了內忠臣良將被殺的 被殺被囚的被囚 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 姜子牙審時度勢,認為伐紂的時機已到便親任主帥統領大軍以弔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出兵直取商都。經過牧野一戰,大敗商軍,迫使商紂王連夜出逃,與妃子妲已投火自焚於鹿台。中國歷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滅亡了,姜子牙終於完成了扶周滅商的宏圖大業。
由於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發把姜子牙封到了齊地,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姜子牙勵精圖治,終將齊國治理成為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七雄中的強國之一而由於姜太公的雄才偉略更被後人稱為中國謀略家的開山鼻祖司馬遷就曾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史記·齊太公世家》) 在我國著名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說姜太公曾在昆侖山從無始天尊學道,後來是奉師命下山輔佐周室的。在起兵伐紂時,也是通過許多道術之士與紂軍鬥法而完成興周大業的。這其實是把姜太公這個歷史人物神化了。

Ⅶ 太公兵法六韜在歷史上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張良用的是《黃石公三略》,簡稱三略。有史料稱,蘇秦游說秦國失敗後版回家找到一本太公兵法,權苦研三年,大成。但是有的說蘇秦學的是《陰符經》。《六韜》針對西周的制度和社會比較好用,戰國以後的戰爭和西周那時候的戰爭已經完全不同了,封建王朝或者後世之人很少學《六韜》來治國或者打仗了。

Ⅷ 姜太公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姜太公是商末周初的人物。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東海邊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西),所以又稱呂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兩代,申、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也有的後代淪為平民,呂尚就是其遠代後裔。呂尚本姓姜,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叫作呂尚。

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8)歷史人物太公擴展閱讀

姜子牙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齊文化的歷史地位。太公已去世3000餘年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以朴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

說他曾在昆侖山學道,後奉師命下山助周滅商,滅商之後又奉師命發榜封神。這在《太平御覽》和《封神記》等書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許仲琳為崇敬太公無法形容時便以神面化之編著了一部《封神演義》,把他說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嚴,成為驅邪扶正的偶像了。這些雖然超出了歷史的真實,但卻反映出姜子牙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穀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並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而且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仍在借鑒太公《六韜》的精華。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太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