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海蘭歷史人物

海蘭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8 01:51:13

『壹』 黑龍江黑河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啊

薩布素清康熙年間抗俄名將。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行伍出身。康熙22年10月,升黑龍江將軍。22年至23年,薩布素在當地少數民族的配合下,基本上肅清了黑龍江中下游的沙俄侵略軍。28年,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率清朝使團赴尼布楚與俄方代表戈洛文談判,薩布素為使團成員之一,率水師溯流至尼布楚,以保證清朝使團的安全。康熙28年7月24日(1689年9月7日),雙方在平等談判的基礎上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薩布素任黑龍江將軍達十八年之久,他不僅在抵抗沙俄侵略的斗爭中建立赫赫戰功,而且還為建設中國東北邊疆作出了貢獻。
壽山黑龍江愛琿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奉命署理黑龍江將軍。八國聯軍瘋狂侵華,黑龍江邊防告急,清廷派李鴻章為議和全權大臣與八國議和,並電令壽山停戰議和。壽山憤於喪師失地,誓守「軍覆則死」之義,從容安排後事。他對副將說:「我辜負國恩,不能戰,不能守,只是擔心城中百姓受戰火之苦。如果能夠以我一死換取全城平安,我死而無憾。」,在抗俄入侵中壯烈殉國,年僅40歲。後來,卜奎人民在龍沙公園修建了壽公祠,永遠緬懷這位黑龍江歷史上的著名將軍。
馬佔山民國抗日英雄,1885年11月30日生於河北豐閏(今吉林懷德)縣一個農民家庭。「九一八」事變後,他先後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和黑龍江省政府主席等職率部抗日,推動北平和平解放進程做出了貢獻。毛澤東稱贊他是始終如一、抗戰到底的民族英雄。
王肅生於遼寧省新民縣興隆堡鄉金太牛錄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中。「一二·九」、「一二·一六」運動後,毅然投筆從戎,參加革命。1945年11月初,王肅帶李銀全、王文彬、何學東、劉挺進等人先行進入黑河開辟工作,任中共黑河地區中心縣工作委員會書記、黑河地區人民自治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5年11月19日組建了黑河地區人民自治軍司令部。同時建立黑河地區第一個人民政權——黑河地區行政辦事處。由於王肅帶領幹部隊的努力,黑河地方人民武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到1946年1月,僅40多天,部隊發展到400餘人。1946年5月下旬,王肅到北安參加省委會議,在返回到後歡洞橋附近,在抗擊楊青山匪幫襲擊中英勇犧牲,年僅32歲。1946年6月下旬,王肅葬於黑河市海蘭公園。為紀念他,公園改名為王肅公園;黑河大興街改名為王肅大街;黑河的海蘭劇場改名為王肅電影院。在王肅遇難地,建造了王肅橋。

『貳』 《如懿傳》珂里葉特·海蘭是誰扮演的

如懿傳張鈞甯演的是珂里葉特·海蘭。

張鈞甯在《如懿傳》中飾演溫婉柔弱,骨子裡卻極富韌性的珂里葉特·海蘭。張鈞甯的古裝扮相再次美出新高度,一顰一笑盡是明媚動人,無論是近景還是遠景鏡頭,都將海蘭外柔內剛的人物特點詮釋的入木三分。在昨晚播出的劇情中,海蘭因陪伴如懿祈福,成為貴妃娘娘(童瑤飾)的眼中釘,不僅要求在室外熬夜綉經幡,還刁難設套誣陷海蘭偷盜紅籮碳,在寒冷雪地中海蘭被凍紅的臉頰和一聲聲的嘶喊「嬪妾沒有偷盜」,直擊觀眾內心,承包淚點。張鈞甯演技細膩,將委屈的顫抖與緊皺的眉頭,演繹的淋漓盡致,彰顯對角色的深度理解。

在劇中將海蘭與如懿的姐妹情深,也成為一大暖心看點。少在皇上(霍建華飾)面前走動的海蘭為了幫助如懿重獲聖寵,上演調包計,在皇上面前看似膽怯柔弱,為了如懿,卻不惜捨身冒險,堪稱神助攻。「你我相伴多年,如果只能共榮華,不能同忍辱,那又算什麼呢」海蘭對如懿的這一番獨白,讓觀眾感動不已,妥妥的「姐控」一枚。

張鈞甯為了更加貼近角色,對於平時不常穿高跟鞋的她來說,花盆底鞋著實是一大挑戰,為了克服這個難題,張鈞甯甚至把花盆底鞋帶回家中,只要有時間就穿著它進行練習;除此之外還大量閱讀有關歷史人物海蘭的背景介紹,面對高難度的台詞,在私下學習並了解文言文,做足功課,只為塑造出最好的角色形象。

『叄』 後宮如懿傳海蘭結局是什麼 歷史原型人物活到79歲

珂里葉特·海蘭,流瀲紫所著小說《後宮如懿傳》里的主演人物之一。原型為清高宗內乾隆帝的愉容貴妃珂里葉特氏。後宮中,一聲「姐姐」可以叫得百轉千回,掩蓋萬般算計。唯有她,把「姐姐」叫成了一生執念。綉娘出身,潛邸時偶然得幸。

『肆』 《如懿傳》海蘭結局是怎麼死的

《如懿傳》中海蘭並沒有死。

《如懿傳》中海蘭 人物簡介:

綉娘出身,乾隆妃嬪,永琪之母。如懿一生交好。性格溫婉,表面柔弱,骨子裡堅強。對待感情清醒冷靜,與如懿彼此信任扶持。生下永琪後不能再侍寢,卻很能勸說皇帝。如懿死後,與婉嬪聯手扳倒嬿婉。

(4)海蘭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如懿傳》劇情簡介:

公元1735年乾隆即位,與他少年相知的側福晉青櫻也依禮進宮為嫻妃。從此,二人在宮廷里演繹了一段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新帝登基,青櫻因與乾隆青梅竹馬的情分成為嫻妃,但受到眾人排擠,而太後又與青櫻家族有世仇,青櫻為求自保求太後更名為如懿,如懿危機四伏。

此時,乾隆也同樣面對太後掌權和老臣把持朝政的難題。權力更迭過程中,乾隆與如懿互相扶持,共同渡過難關,直到二人掃清障礙。乾隆經過多年努力也如願將如懿推到皇後位置,與他共有天下。

然而做了皇後的如懿卻發現,乾隆已從少年夫君成長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變以及帝王自私不斷顯露,兩人間的情意信任漸漸破滅。但如懿依舊堅守美好回憶,恪守皇後職責,直到去世。

《如懿傳》簡介:

《如懿傳》是由新麗傳媒出品的古裝宮斗劇,由汪俊執導,流瀲紫擔任編劇,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在宮廷里演繹了一段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

『伍』 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歷史原型是誰

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歷史原型是孝儀純皇後。

孝儀純皇後(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後,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儲;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後。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

(5)海蘭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入宮:魏佳氏,是內管領魏清泰的女兒,原屬正黃旗滿洲包衣,後被乾隆帝抬入鑲黃旗滿洲,即「抬旗」。魏佳氏生於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隸屬內務府,所以應是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後來脫穎而出,成為了皇帝的嬪妃。

受寵:估計魏佳氏容顏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愛。她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受封為嬪,此時魏佳氏僅十九歲,便位列三嬪之一(當時乾隆帝嬪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嬪葉赫那拉氏,怡嬪柏氏與令嬪魏佳氏),乾隆帝封其為「令嬪」。

生子: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丑時於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皇十五子永琰,是為嘉慶帝。三十八年冬至節,乾隆帝密立十三歲的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儲。

去世:魏佳氏在乾隆三十九年底與乾隆帝從熱河回宮之後生病,於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享年四十九歲,同日乾隆帝便為皇貴妃上謚號為「令懿皇貴妃」。

人物評價

在乾隆三十年皇後那拉氏斷發的四個月之後,乾隆帝晉封魏氏為皇貴妃,皇貴妃魏氏已經成為後宮中名分最高的人。

雖然魏佳氏生前沒有成為皇後,但她的一生已經很圓滿了,她出身不高卻受到皇帝的寵愛,由貴人逐步晉封到皇貴妃,她的兒子永琰在她生前已經被秘密立儲,也許魏佳氏彌留之際,乾隆帝已將此秘密告知於她。

從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二十年的時間里,無論是在乾隆帝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當屬魏佳氏。

『陸』 羅德斯島傳說的人物介紹

這位就是日後將在全羅德斯島掀起腥風血雨的暗黑皇帝,現在則是戰士們敬畏的赤發之傭兵貝魯特。謠言說他是當時島上的最強戰士,後來則被追加為無人可超越的歷史最強了。實際上,就是戰技高一些,膽子大一些,充分利用了自己在傭兵中的威望以及與納協魯的師生關系,在魔神戰爭的歷史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
作為生活隨便、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的傭兵的一員,不論長相還是氣質都差法恩太多了,偏偏就是有著吸引異性的魅力。先是妖精露希妲,後是聖女芙勞斯,都不可自拔地愛上了這個粗魯的傭兵,而且還都為了他犧牲生命。後來的英雄戰爭可說和後者的死有著密切的關系,說不定歷史的真相就是愛上同一位女性的兩位英雄為著她的遺願而互相角逐。 和渥特比起來,法恩先生可是非常正宗的人,不僅劍技馬術樣樣精通,對騎士道也是嚴格遵從的,有時候覺得有點像是禁慾的僧侶(聖騎士和苦行僧也沒多大區別)。
作為神聖王國瓦利斯的貴族,又是聖騎士隊長,且與法利斯的高司祭傑納特頗有交情,這位人稱「百年出一人」的年輕聖騎士成為了下任國王的有力競爭者。於是就有不少人要排擠他,但這反而更增添了他的威望。他曾經孤身一人深入魔神占據的古堡挑戰鏡像魔神(一種能復制人的外貌和性格的上位魔神),並成功的奪回了瓦利斯的王權象徵「三聖具」。而他高尚的人格即使在摩斯也為廣大的騎士們所敬仰。
不過,即使優秀如他,在感情的戰場上還是一敗塗地。在萊丁,當芙勞斯決定要與貝魯特他們同行而留法恩一個人回瓦利斯的時候,法恩感覺自己像是被拋棄了似地。事實正如他所想的,這位與自己出生入死的美麗戰友的心已經完全被才剛見面的赤發之傭兵貝魯特占據了。這真的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嗎? 六英雄(加上芙勞斯是七個)中與貝魯特最要好也最象的人就是他,雖然他是大魔法師而貝魯特是戰士。從這一點來說,渥特並非善類。當時他與亞拉尼亞王都中賢者之學院的拉爾卡斯院長(巴古納德的導師)並稱為羅德斯島上最強的魔術師,但對辜負他期望的君主會毫不留情的舍棄,在落魄的時候也會用魔法把石頭變成黃金付酒錢。被稱為荒野之賢者是因為渥特很難得肯出仕宮廷。而且因為年輕時受到人們對魔法師的種種的歧視和欺侮,後來又找不到一位真正值得輔佐的國王,就變得只對魔法感興趣了。
實際上解放魔神王的事,渥特也是有責任的。在沒有察覺布魯克野心的情況下將解放魔神的方法教給了他之後,渥特一直在找方法補救自己的過錯。於是他在自由都市萊汀憑借自己的威望和貝魯特的名聲組織起對抗魔神的百之勇者。雖然經歷了不少曲折,但最後對魔神的大反擊正是依靠了百之勇者的力量。所以說,渥特在這場戰爭中扮演的是在幕後運籌帷幄的角色,他為納協魯的活躍搭築舞台和提供輔佐。
當然,渥特做到這一步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在他對未來的預見當中,納協魯將成為統一羅德斯島的霸主,而自己則成為將這位霸主培養起來並繼續幫助他完成霸業的宮廷魔法師。如果納協魯不合格的話,他會像舍棄其父布魯克一樣舍棄他。可惜,即使是料事如神的他,大概也低估了卡拉左右歷史進程的強大力量吧。
雖然渥特頭腦出眾,對局勢的掌握也非常准確,對自己的魔法力充滿自信,即使面對卡拉也毫不示弱。但拜倒在妮斯的司祭袍之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畢竟,妮斯的美貌曾經讓納協魯也為之心動,更何況她是第一個發現渥特內心傷痕的人。 頭發象烏木一樣漆黑,肌膚如皓雪一般潔白,以17歲的年紀當上瑪法主神殿的高司祭。這位天才美少女就是塔伯的妮斯,人稱瑪法之愛女。
雖然年輕,但在討伐魔神王之前,妮斯已做出了足以名流後世的豐功偉業。首先是將冰龍布拉姆德從古王國的魔法咒縛中解放了出來,從而得到了古龍守護的大量財寶;其次獨力阻止北方石之王國的矮人族揮師南下,從而防止了人類與矮人之間無謂的沖突;再次,協助莫斯海蘭的邁先解除了金鱗龍王的咒縛。此外,在亞拉尼亞調和民眾與國王之間的矛盾,在摩斯公國的連頓與威諾對戰時拯救了千名士兵的生命……妮斯對瑪法所賜力量的使用已無人能及,再加上連沃特都為之折服的洞察力和寬廣的心胸,以及無與倫比的美貌,說是神之子也毫不為過了。
納協魯曾經潛入被魔神佔領的史卡德調查,身邊跟著的就是戰士弗雷貝和司祭妮斯。不僅是因為這兩人與魔神的關系密切,也是由於這是最精簡最可靠的組合。 越是聖潔的女祭司,越是會在愛情上偏向黑暗之心。聖女芙勞斯這樣的典型小故不是第一次看到了。美麗,堅強,信仰堅定,純潔無瑕,芙勞斯是一位出色的法利斯司祭。曾經和聖騎士法恩一起斬殺禍國殃民的牛頭怪,在羅德斯島上尋找反抗魔神的英雄。當她看到貝魯特的第一眼時,就發現自己被深深吸引住了。芙勞斯認為貝魯特就是法利斯神讓她找的那個拯救羅德斯島的英雄,把他從黑暗的包圍中導引至光明之道正是她作為法利斯司祭的職責所在。靠著這股信念的力量,芙勞斯甚至可以引發神之奇跡。但,也許正如沃特所說的:芙勞斯顯然是把信仰和愛情給混淆了。
可惜的是,芙勞斯在最後與魔神王的一戰中犧牲,從而無緣像她的同伴們那樣名留青史。然而,她的遺言——貝魯特,請你統一羅德斯島——卻培養出了一位暗黑皇帝並引發了一場席捲羅德斯全島的英雄戰爭。 納協魯是《羅德斯島傳說》的主角,雖然戲份要比帕恩在《灰色之魔女》中、史帕克在《羅德斯島的聖騎士》中的少,但其在魔神戰爭中的核心作用不可否定。《羅德斯島傳說》記述的是帕恩前一輩、也就是被人們傳頌的六英雄的事跡,分為四本書:《亡國之王子》、《天空之騎士》、《榮光之勇者》和《傳說之英雄》。所有書名都是指的這位太陽之王子,書的封面也都無一例外的有納協魯的身影。可以說,納協魯是整個故事中最傑出的領導者。此外,講述同一時期事件的外傳收集在《永遠的歸還者》中。所有這些書都沒有講述魔神戰爭的最終戰,因而不知道這位王子是否活到挑戰魔神王那一仗;而且即使是英年早逝(才十七歲喔,應該算是早夭吧),沒有在後世留下任何痕跡也令人頗為費解,似乎不是作者寫《羅德斯島戰記》時就設定好的人物呢。
納協魯出生於摩斯地方的小國史卡德。其父布魯克是一位賢明的君主,為維持史卡德的獨立和繁榮費盡心力且卓有成效。其母是摩斯大國海蘭國王邁先之妹,由自由戀愛與其父締結良緣,但很早就過世了。其妹莉娜(讓人聯想到某位自稱天才美少女魔導師的傢伙)漂亮而且任性,暗戀著才能出眾的兄長。小時候的納協魯就顯露出過人的資質,父親布魯克對他的期望遠遠超過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因而布魯克聘請了羅德斯島上最優秀的魔法師渥特和戰士貝魯特來教導愛子。納協魯在這樣精心的培養下漸漸成長,並且越來越顯示出作為一位領袖的卓越才能。不僅他的兩位導師以及父親對他的發展滿懷信心,史卡德的人民也送他「太陽之王子」的稱號。
似乎眾神對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王子埋沒在史卡德這樣的小國感到可惜,在納協魯十六歲那一年發生了一件把他推上了整個羅德斯島的歷史舞台的大事。父王布魯克帶著妹妹莉娜到南方的矮人族聚落石之王國辦事,一去不返;而且臨走前竟然把渥特和貝魯特關進了地牢;接著與史卡德交好的石之王國聯系突然中斷,神秘的獵人失蹤事件在南方屢有發生。毅然承擔起一國君主之職的納協魯,在實地調查中發現南方的石之國已被不知誰解放的魔神在短短十天內滅亡了,以英勇著稱的矮人們除國王弗雷貝外全部陣亡,沒有多少兵力的史卡德就是下一個目標。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納協魯下了令文武官員驚詫的決定——將史卡德並入鄰國威諾的版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史卡德軍民全部覆滅的厄運。背著賣國的污名,納協魯成為了亡國之王子從莫斯消失了。
僅從以上這些表現就可看出納協魯非凡的行動力和決斷力。這樣的人不會甘心永遠背負污名的。納協魯失去史卡德之後,反而能夠從全羅德斯島的利益出發來考慮對付魔神的問題,並積極行動起來。投靠摩斯公王邁先進入反抗軍的指揮中心,馴服野生風龍成為龍騎士,迎娶邁先的女兒拉妃妮雅從而成為海蘭公國國王的接班人競爭者,聚合六英雄成為討伐魔神的中堅,領導百之勇者組成魔神戰爭的主力軍。一切都在納協魯的卓越才能面前迅速平穩發展,甚至成為統一羅德斯島的霸者看來僅僅是結束魔神戰爭後再邁一小步就能做到的事。但是,正義壓倒性優勢的形成,讓灰色魔女對羅德斯島可能統一的未來憂心忡忡。真實之鏡告訴人們的真相徹底毀滅了納協魯的野心和前途。從一位眾人擁護的英雄一下子淪落為聲名狼藉的戰爭元兇,納協魯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孤身一人一龍前往魔神的巢穴,納協魯的人生險些隨著魔神戰爭接近尾聲而向著終點邁進……
在小說《羅德斯島傳說》中,納協魯的結局並非讓人絕望,疾風使用了「再生之眠」使二者的靈魂與肉體陷入沉睡。隨後,納協魯想起了自己的名字,想起了肝膽相照的朋友們以及,最愛的女孩。若仔細閱讀可以發現,在魔神戰爭結束三十年後,法恩與貝魯特的決戰場上,有一位沒有名字的四十多歲的男子在遠處靜靜地觀望。至於他是誰,相信讀者們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吧。
在看了三代英雄的故事之後,有一點感覺可以肯定,就是一代不如一代。納協魯是那種天生就註定成為英雄的完人,帕恩是需要激勵和幫助才成為英雄的強人(算是吧),史帕克則是被人捧著才馬馬虎虎夠格被稱為英雄(這也在爭議中)的平凡人。不過,像納協魯這樣的人在羅德斯島的歷史上實在太少了(如果不是獨一無二的話),即使出現也會象流星一樣匆匆劃過天際,留下美麗而短暫的光輝吧。 曾經將整個羅德島推入恐怖深淵的大魔頭…竟然是位少女?應該說這個被魔神王寄宿的身體曾經是一位少女,但在被父親作為祭品殺死後就容納了魔神王的靈魂。不過小故覺得這樣的形象卻很符合小日本的設定習慣。小故對這位少女的了解比魔神王本身更多一些,實在是因為水野老兄為了渲染魔神王的神秘性(小故祈禱如此)而對其言之甚少。連魔神王真正的長相,小故也只在漫畫《瓦利斯的聖女》中瞥見過。小說里,這位老大到現在還未曾顯露廬山真面目。
言歸正傳,先來看看魔神王本身的背景。在古代魔法王國時期的羅德島上,有一個用來封印魔神的地方,被稱之為最深奧的迷宮,就是《灰色之魔女》裡面大賢者渥特看守的那個地方。其實照小故的想法,也不用浪費人力去看守了,乾脆把那地方埋了杜絕後患。因為魔法王國覆滅後,再也沒有人能夠召喚並使役魔神了,而在魔法王國鼎盛時期,這樣的事對強大的法師們來說是很平常的。這些力量堪與神相比的法師,將魔神從異界召喚到人類居住的世界,然後驅使它們為自己服務。而最深奧的迷宮盡頭,有一道門,通往為了拘禁這些被召喚來的魔神而創造的擬似空間。而魔法王國滅亡後,羅德島上就找不到一個能打開這扇門的法師了。於是魔神們連同它們的王就得一直呆在那個魔法空間里,既不能回去自己的世界,也不能涉足人類的世界。要是小故是魔神王的話,被這樣殘酷地對待後,一定一抓到機會,就率眾向人類報仇了。魔神戰爭就是這樣爆發的。
那麼是誰解開了魔神的封印?渥特當然是第一候選了。而且從後來他願意畢生看守最深奧的迷宮,不難猜想那是出於一種歉疚和責任感。實際上,魔神戰爭前夕,渥特也確實在研究如何召喚魔神王的文獻,只是有人利用了他的研究成果,完成了這個他自己並沒打算真正去實施的偉大召喚儀式。那個被野心驅使而解放魔神王的人,就是魔神王寄宿的少女的父親,史卡德的國王布魯克。這位默默無聞的小國國王,因為這件壯舉,一下子成為全羅德島關注的焦點。他的一子一女(雖然僅身體是)從而登上了歷史舞台的中心。
莉娜那年14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可惜她愛上即使身為公主也不能得到的人——年長自己兩歲的王兄納協魯。雖然被頌為月亮之公主,但莉娜長久以來只能微弱地反射作為太陽之王子的皇兄的耀眼光芒。首先,納協魯的母親是大國海蘭的公主,國王的正妻;而莉娜的母親是旅行藝人的舞娘,國王的妾妃。其次,納協魯是繼承王位的獨子,而莉娜僅僅是將來政治婚姻的籌碼。然後,為了強調前兩點,那協魯成為相貌英俊、文武雙全的王子,而莉娜則成了美貌任性、不識大體的公主。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小敬愛的哥哥漸變成莉娜戀慕的對象,這又為她的任性加了一筆。撇開嚴厲的父親和冷漠的王兄,這樣的戀愛本身就是不被允許的。在絕望中苟延的莉娜(其實過得很奢侈的),在懷抱一統羅德島之野心的父親的威逼利誘下,為了讓哥哥記住自己而決定將生命獻給魔神王。可惜的是,她至死都不知道那個讓他為之犧牲的人其實和她一點血緣關系也沒有...也許知道了還更可憐,因為納協魯是如此高高在上,是莉娜不論是否以妹妹的身分都不可能接近的存在。因為年僅16歲的納協魯已經背負父王布魯克和荒野之賢者渥特寄託的統一羅德島的重負,正拚命努力、無暇他顧。唉,只怪水野大師把他塑造得太過完美了。
手持巨劍碎魂的美艷少女,面對身披戰甲的清秀少年,這對沒有血之羈絆的兄妹的對決在史卡德的王城接見廳里無可避免地上演了。少年負傷,乘龍御風逃去,過早地退出了塑造英雄的歷史洪流。少女持劍,自若面對前來挑戰的百之勇者。由於神靈的幫助,最後的七位勇者終於擊敗了少女,把她趕回自己幽暗的處所...吟遊詩人們大概會這樣傳唱魔神戰爭的故事吧,可實際上納協魯的名字並沒有見諸任何史書,更別說莉娜和布魯克了。究竟發生了什麼變故把這對不幸的兄妹從青史中抹消了呢?這只有水野大師知道了..

『柒』 如懿傳中海蘭的歷史原型,是個怎麼樣的女人呢

《如懿傳》的熱播使得人們開始關心起了乾隆爺的感情生活,並且認識了一個又一個性格特點突出的人物。而在眾人之中,有一位令人覺得柔弱無比之人,此人便是海貴人海蘭,她在劇中的哭戲數量,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NO.1。因此,這樣的一個是非常有缺點的,她的柔弱,註定了無法在如狼似虎的後宮生活中不被欺負,但是令人詫異的是,這樣一個在《如懿傳》中最為「懦弱」的人,在歷史上卻最終活到了79歲。

『捌』 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如懿傳海蘭歷史原型是誰

珂里葉特來·海蘭,流瀲紫源所著小說《後宮如懿傳》里的主演人物之一。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愉貴妃珂里葉特氏。後宮中,一聲「姐姐」可以叫得百轉千回,掩蓋萬般算計。唯有她,把「姐姐」叫成了一生執念。綉娘出身,潛邸時偶然得幸。

『玖』 如懿傳裏海蘭誰演的

《如懿傳》中珂里葉特·海蘭由張鈞甯飾演。

角色介紹如下:

本作女二號、本屆宮斗王者,乾隆全時期妃嬪,如懿派實際操盤手。額爾吉圖之女、綉娘出身,表面溫婉、內里果敢,極富韌性。

一聲「姐姐」可以叫得百轉千回、掩蓋萬般算計,唯有她、把「姐姐」叫成了一生執念;對待感情清醒冷靜,比起乾隆明顯更加偏愛如意、與如懿彼此信任扶持。生下永琪後不能再侍寢,卻很能勸說皇帝。

《如懿傳》是由新麗傳媒出品的古裝宮斗劇,由汪俊執導,流瀲紫擔任編劇,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張鈞甯、董潔、童瑤、辛芷蕾、李純、何泓姍、鄔君梅、胡可、經超、陳昊宇、曾一萱、曹曦文、張佳寧、袁文康、黃宥明、劉美彤趙柯、陳沖、張豐毅主演,李沁特別出演。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一生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

(9)海蘭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演員簡介:

張鈞甯(Ning Chang),1982年9月4日出生於德國,畢業於台灣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法律組碩士班,華語影視女演員。

2002年,張鈞甯參演個人出道作品《流星花園Ⅱ》。2006年,因主演醫療劇《白色巨塔》而被觀眾熟知。2008年,張鈞甯憑借偽紀錄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獲得第10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2009年,她主演的警匪劇《痞子英雄》在台灣播出。2013年,憑借愛情劇《最美的時光》獲得更多關注。

2016年3月,客串魔幻劇《海上牧雲記》;12月,加盟古裝宮斗劇《如懿傳》,她在劇中飾演性格溫婉的珂里葉特·海蘭。

『拾』 如懿傳裡面的人物都是歷史里真實出現的嗎

有真實存在的人物,烏拉那拉·如懿(歷史原型繼皇後烏喇納喇氏),愛新覺羅·弘歷,珂里葉特·海蘭(原型為愉貴妃珂里葉特氏),富察·琅嬅(原型為孝賢純皇後富察氏),高晞月(原型為慧賢皇貴妃高佳氏)。

1、繼皇後烏喇納喇氏

繼皇後烏喇納喇氏(1718—1766)。滿洲正黃旗,佐領訥爾布之女。雍正時,賜為皇子弘歷為側福晉。弘歷即位後,初封嫻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嫻貴妃;

十三年七月初一晉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冊立為皇後。三十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忤旨截發失寵,提前送回京;

五月十四日收繳歷次冊寶夾紙。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貴妃禮葬,乾隆四十年,追封為皇後。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之東側。且不設神牌、無祭享。

2、愛新覺羅·弘歷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3、愉貴妃珂里葉特氏

珂里葉特氏(1714——1792),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時入侍高宗藩邸,乾隆初為貴人。乾隆六年生皇五子永琪;同年十一月晉為愉嬪。

乾隆十年十一月晉為愉妃。皇五子永琪勤勉好學,多才多藝,擅長騎射,賢淑國語(滿語),乾隆對他很是鍾愛滿意,一度欲立之為儲君。不想永琪未能繼承父母長壽的基因,體弱多病。

乾隆三十一年封為榮親王,可惜好景不長,同年三月永琪即永離父母而去(有電視劇中說愉妃先死,不確),留下悲痛欲絕的福晉和未成年的兒子,年僅二十六歲。謚曰:純,即榮純親王。

愉妃在孤寂和對兒子的追憶中度過二十六年,於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七十九歲。五十八年葬裕陵妃園寢,奉諭照皇貴妃例辦理,一應禮儀與慶貴妃(慶恭皇貴妃)同。

4、孝賢純皇後富察氏

孝賢純皇後(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妻子,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傅恆姊。

皇後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

皇後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5、慧賢皇貴妃高佳氏

慧賢皇貴妃(?—1745年),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嬪,乾隆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雍正年間選為四阿哥弘歷使女(即格格);

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將高氏從使女中超拔為側福晉;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後,詔封高氏為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封貴妃高氏為皇貴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貴妃高氏薨,謚曰慧賢皇貴妃;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珂里葉特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慧賢皇貴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拉那拉·如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弘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珂里葉特·海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富察·琅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晞月

閱讀全文

與海蘭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