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真有如懿此人嗎
沒有如懿這個人,但是其原型是繼皇後輝發那拉氏。
繼後出生於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1718年3月11日),她比丈夫乾隆皇帝小7歲,比孝賢皇後小6歲,比淑嘉、純惠兩位皇貴妃小5歲,就算是劇中一直稱她為「姐姐」的愉妃歷史上也比她大4歲,潛邸眾人中當屬那拉氏年紀最小。
本籍鑲藍旗人,是輝發國主的後代,但到她這一代已經沒落,父兄在仕宦上並不算亮眼。其父訥蘇肯終身只有世襲的正四品佐領一職,哥哥訥禮承襲父親的職位,也只是佐領。
(1)如懿真實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乾隆的第二任皇後本名輝發那拉氏,在孝賢皇後富察氏去世兩年後冊立。這位皇後在《如懿傳》里叫如懿,在《延禧攻略》中叫嫻妃,她也是《甄嬛傳》里的青櫻。在《還珠格格》里,她就只叫「皇後娘娘」。
歷史上,乾隆與這位皇後的感情較為淡薄。雖然有了繼皇後那拉氏,乾隆仍經常作詩懷念富察氏,比如在他四十歲生日那天,大家都在為「中宮初正名偕位,萬壽齊朝衣與冠」而慶賀,乾隆卻「有憶那忘桃花節,無言閑倚桂風寒」。在繼皇後陪同他去真定行宮時,乾隆也想起舊人:「勸餐非昔侶,舉案是新緣。」在《還珠格格》中皇後因為紫薇和小燕子的事情憤怒得拿起剪刀要絞頭發。
在歷史記載中,這位那拉皇後隨駕南巡時突然自斷青絲,這在尊崇「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皇帝當即將她遣送回京,並且沒收冊封她為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時發的四份金冊寶印,並打入冷宮。半年後,她就去世了。
② 如懿傳中的如懿角色原型是誰
原型是皇後輝發那拉氏,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初八日,16歲的那拉氏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九個月後,雍正帝駕崩,乾隆登基。弘歷即位後一個月,即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將她封為嫻妃。
其封號「嫻」在內務府《鴻稱通用》中記載的滿語為「elehun」,意為「安和的、恬靜的」。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行嫻妃冊封禮;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為嫻貴妃;十一月十七日行嫻貴妃冊封禮。
乾隆十三年(1748)七月初一日,晉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五日,正式冊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初二日,舉行了冊立皇後之禮。從此,那拉氏登上了皇後寶座。
影視形象:後宮·如懿傳:烏拉那拉·如懿,延禧攻略::輝發那拉·淑慎。
(2)如懿真實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如懿傳》是由新麗傳媒出品的古裝宮斗劇,由汪俊執導,流瀲紫擔任編劇,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張鈞甯、董潔、辛芷蕾、童瑤、李純、鄔君梅、胡可、經超、何泓姍、陳昊宇、曾一萱、曹曦文、張佳寧、李琦、袁文康、黃明、蔣雪鳴、陳小紜、齊歡、胡明等主演,李沁特別出演。陳沖、張豐毅、余少群、吳倩、李解、王勁松、宣璐等友情客串。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在宮廷里演繹了一段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
③ 歷史上有如懿這個人嗎
沒如懿,但有原型人物。烏拉納拉氏如懿歷史上的原型是孝敬憲皇後,她是雍正帝原配皇後,滿洲正黃旗人,內大臣步軍統領雲騎尉費揚古之女。
④ 《如懿傳》如懿的歷史原型是誰
繼皇後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續集《後宮如懿傳》女主角。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皇後純帝繼皇後烏拉那拉氏(《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譜》記載為烏喇那拉氏)
皇後(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記),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4)如懿真實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繼皇後烏拉那拉氏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烏拉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拉那拉·如懿
⑤ 《如懿傳》如懿原型是歷史上的什麼人
歷史上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後,被稱為純帝繼皇後。滿洲鑲黃旗出身,地位不低。隨乾隆南巡時候觸動皇帝,之後失寵。相當於掛名皇後,被皇帝收回了實權。如懿傳 如懿歷史原型人物詳細資料
⑥ 《如懿傳》意歡的歷史原型是誰
電視劇《如抄懿傳》中,太後為了鞏固自己在後宮的位置,也是找來了自家的人意歡,意歡是一個很美的女人,那麼意歡歷史原型人物是誰?在歷史上,意歡就是舒妃,但結局並不是很好。
葉赫那拉·意歡,流瀲紫所著小說《後宮·如懿傳》 里的人物之一。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舒妃葉赫那拉氏。
乾隆妃嬪,太後棋子,但對皇帝一片痴心,出身高貴,飽讀詩書,深愛皇帝,十分痴情。氣度冷傲,性格清高,說話做事直接,不喜與宮中人往來。
愛憎分明,與如懿交好。皇帝既憐愛她情深,又忌憚她防止她懷孕。後偶然生下十阿哥。十阿哥死後知道皇帝忌憚防備,以為是皇帝導致兒子夭折,絕望自焚而死,一腔真情錯付。
葉赫那拉·意歡是在後宮中最純潔最深情最剛烈的人,她的純潔是她的本性,她從小酷愛、飽讀詩書,對事物總保持著較干凈的看法,因而發現被乾隆欺騙後絕望自焚而死。
她從沒有為爭寵而做過害人的事。她的深情,從十幾歲對乾隆遙遙一見傾心,她愛上乾隆以後把他視為夫君一樣對待,她是一個外表剛冷內心深情的女人。
她的剛烈,最能體現在她發現被欺騙後寧死也絕不願重回到乾隆身邊,這是整本書中很值得說好的片段之一。
⑦ 《如懿傳》中意歡歷史原型是誰舒貴人的結局是怎樣的
《如懿傳》這部電視劇應該算是《甄嬛傳》的延續了吧,因為它的劇情是緊接著《甄嬛傳》來講述。這部電視劇高度的還原了清朝時期人們的服飾,還有飲食文化。同樣的這部劇主要講述的也是後宮嬪妃們的爾虞我詐,意歡就是其中的一個。
其實不只是意歡,在《如懿傳》這部劇作當中後宮裡面有很多女人的結局並不是特別好。因為在這部劇中乾隆皇帝是一個比較花心的人,而且疑心特別地重,在劇中他辜負了很多女人的真心。其實這種電視劇我們看看就可以了,並不用放在心上,因為它是與歷史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⑧ 歷史上如懿存在嗎 如懿原型是誰 如懿結局怎麼死的
歷史上沒有如懿的存在,如懿原型是烏拉那拉氏皇後。在《如懿傳》中如懿追念故人安然離世。
在《如懿傳》大結局劇情介紹中:
如懿接著回憶這宮中的許多事情,她記得自己初見姑母的時候,這滿宮的紅牆綠瓦,自己就感慨到紅牆可真高啊,自己初見弘歷,是因為一出牆頭馬上,自己當年帶弘歷到城牆上去玩。
弘歷也在城牆上承諾會永遠讓如懿安心。自己嫁入王府的第一日,弘歷看著自己的樣子,自己位置中宮之時,皇上對自己的依賴與信任,如懿都一一記在心裡。
容佩知道這一路走來,如懿的心中一直惦念之人便只有皇上,可如懿如今卻說事到如今,自己早已不再懷念當年的那些事情。如懿感慨自己這些日子時不時想起了很多人。
想到了姑母、阿箬、晞月等人,甚至還有嬿婉。如懿深感宮中無休無止的爭斗令人厭煩,為了恩寵,為了親族,賠了這么多命進去,若永璜和永琪都好好的。
璟兕和永璟都長大了,那該有多好。如懿詢問容佩,若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那些皇上的嬪妃如今會什麼樣子?和自己喝茶說話的人也許就是她們,興許還會有皇上。
如懿和容佩一同品茶,如懿稱這茶已經淡了,讓容佩換一壺新的過來。如懿一人留在庭院之中,望著皇上曾經送給自己的綠梅,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8)如懿真實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電視劇如懿的人物介紹: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續集《後宮如懿傳》女主角。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皇後純帝繼皇後烏拉那拉氏(《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譜》記載為烏拉那拉氏)。
家道中落之繼後,惜情卻傷情之妻。出身大族,少時驕傲任性,家道中落後日漸沉穩。入宮屢受磋磨,更習得謀略與手段,但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
明知後宮難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任。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宮走至繼後。卻在位居中宮之後,與乾隆漸行漸遠。
終至斷發與帝決裂,獨守青櫻弘歷的美好回憶而去。如懿看破帝家涼薄、世事紅塵,卻也是不悔一生愛一人。
人物原型介紹:
皇後(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記),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輝發那拉氏。
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⑨ 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歷史原型是誰
如懿傳中的魏嬿婉歷史原型是孝儀純皇後。
孝儀純皇後(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後,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儲;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後。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
人物生平
入宮:魏佳氏,是內管領魏清泰的女兒,原屬正黃旗滿洲包衣,後被乾隆帝抬入鑲黃旗滿洲,即「抬旗」。魏佳氏生於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隸屬內務府,所以應是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後來脫穎而出,成為了皇帝的嬪妃。
受寵:估計魏佳氏容顏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愛。她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受封為嬪,此時魏佳氏僅十九歲,便位列三嬪之一(當時乾隆帝嬪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嬪葉赫那拉氏,怡嬪柏氏與令嬪魏佳氏),乾隆帝封其為「令嬪」。
生子: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丑時於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皇十五子永琰,是為嘉慶帝。三十八年冬至節,乾隆帝密立十三歲的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儲。
去世:魏佳氏在乾隆三十九年底與乾隆帝從熱河回宮之後生病,於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享年四十九歲,同日乾隆帝便為皇貴妃上謚號為「令懿皇貴妃」。
人物評價
在乾隆三十年皇後那拉氏斷發的四個月之後,乾隆帝晉封魏氏為皇貴妃,皇貴妃魏氏已經成為後宮中名分最高的人。
雖然魏佳氏生前沒有成為皇後,但她的一生已經很圓滿了,她出身不高卻受到皇帝的寵愛,由貴人逐步晉封到皇貴妃,她的兒子永琰在她生前已經被秘密立儲,也許魏佳氏彌留之際,乾隆帝已將此秘密告知於她。
從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二十年的時間里,無論是在乾隆帝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當屬魏佳氏。
⑩ 如懿傳.歷史上的如懿是誰
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純帝繼皇後輝發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
乾隆帝繼皇後(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滿洲正黃旗人,世襲三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
雍正年間,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乾隆四十年,追封為皇後。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之東側。且不設神牌、無祭享。
如懿人設: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續集《後宮如懿傳》女主角,《後宮甄嬛傳》中四阿哥側福晉、嫻妃,烏拉那拉青櫻,廢後烏拉那拉宜修侄女。
因為心高氣傲不願做三阿哥的侍妾,受皇後之託被指給四阿哥愛新覺羅·弘歷做側福晉.
青櫻(如懿)因為是先帝烏拉那拉氏皇後的侄女而心有不安,為求自保,青櫻向太後求了新的名字「如懿」。烏拉那拉氏就是甄嬛傳里的皇後,被揭發毒害親姐姐,被幽閉冷宮的那位。
乾隆二年,封嫻妃。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後。上因諭曰:「烏拉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室福晉,孝賢皇後崩後,循序進皇貴妃。
青櫻,一位聰明、伶俐、懂事的潛邸側福晉,因為自己的表姑母的身份而受牽連,處處遭人嘲弄,卻只能忍氣吞聲。昔日的熹貴妃鈕祜祿氏,當今的太後娘娘,顧及青櫻的為難之處,特賜名「如懿」。
弘歷登基後,後宮權勢大變。原本在青櫻位分之下的高晞月被封為慧貴妃,而青櫻只是被封為嫻妃,且住到了偏遠的延禧宮。
烏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經為側福晉青櫻帶來無上的榮耀與地位,如今因為景仁宮姑姑廢後的原委卻讓她如芒在背。當日在潛邸時的尊貴、恩寵早已是過眼雲煙,種種疑問、委屈只有埋葬在深宮時光里。
《清史稿·後妃列傳》中記其為「皇後烏喇那拉氏」,史學界多稱其為「那拉皇後」或者「純帝繼皇後」。
那拉氏出身於滿洲鑲黃旗,是佐領納爾布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歲。
入住翊坤宮之後,如懿決定要鏟除一切曾經對付過她的仇人。皇後因為喪子之疼,日益衰弱,難以打理六宮。如懿使用計謀讓當日怡嬪滑胎之事告白於天下。
慎嬪是主犯,因而遭受到貓刑而慘死。海貴人生下一子,但因遭人算計無法侍寢,徹底失寵,如懿痛心疾首。
慧貴妃身子也逐漸變差,原是其被皇後算計而不能生育,在死前,如懿告訴其真相,慧貴妃含恨而終,被封為皇貴妃。
皇後再添一子,但不久亦夭折,皇後幾欲崩潰,後不幸墜入水中,幸得侍衛凌雲徹救助,但大勢已去,最終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