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有(4個)
1、望梅止渴
三國時,曹操帶兵長途行軍,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便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們聽了,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只好用空想來加以安慰。
2、三顧茅廬
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3、四面楚歌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為什麼楚人這么多呢?」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4、卧薪嘗膽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准備,終於打敗了吳國。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5、毛遂自薦
戰國時,秦軍在長平一戰,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
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門客一起去。經過挑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可是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就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如今,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聽到贊語,這是因為先生沒有什麼才能的緣故。
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要是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像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會露出來,不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帶毛遂一道前往。
㈡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4個)
1、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語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2、紙上談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
解釋: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3、畫餅充飢【huà bǐng chōng jī】
解釋:畫個餅來解除飢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成語故事: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人叫盧毓。他十歲就成了孤兒,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在兵荒馬亂中,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日子過得很艱難。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贊。 後來盧毓做了官。他為官清正,任職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議,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時選拔官吏,一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只重清談,不務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4、負荊請罪【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有名的良將,他戰功赫赫,被拜為上卿,藺相如「完璧歸」有功,被封為上大夫不久,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的時候,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此也被提升為上卿,且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不服,揚言說:「我要是見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知道後,就有意不與廉頗會面。別人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為此很得意。可是商相如卻說:「我哪裡會怕廉將軍?不過,現在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這主要是因為有廉將軍和我兩個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擊,那隻能對秦國有益。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為重,把私人的恩怨丟一邊兒了!」這話傳到了廉頗耳朵里,廉頗十分感動,便光著上身,背負荊杖,來到藺相如家請罪。他羞愧地對商相如說:「我真是一個糊塗人,想不到你能這樣地寬宏大量!」兩個人終於結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㈢ 關於歷史故事的四字詞語
1.買櫝還珠
【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釋】: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舉例造句】: 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買櫝還珠,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
2.狐假虎威
【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解釋】: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舉例造句】: 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狐假虎威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3.亡羊補牢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釋】: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處】: 《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舉例造句】: 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可稱晚悟。
4.背水一戰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釋】: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舉例造句】: 挫折也有兩重性。它可以把人置於死地,也可能使人置於死地而後生。他只有背水一戰了。
5.樂不思蜀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解釋】: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處】: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舉例造句】: 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意。
㈣ 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
這是與戰國時趙國有關的成語:
安然無恙
北轅適楚
不可同日而語
不遺余回力
不翼而飛
東道主
罰不當罪
奉公答守法
負荊請罪
負荊謝罪
曠日持久
樂極生悲
鹿死誰手
毛遂自薦
南轅北轍
怒發沖冠
旁若無人
披堅執銳
奇貨可居
三人成虎
盛氣凌人
孫龐鬥智
添兵減灶
完璧歸趙
亡羊補牢
燕雀處屋
一日千里
一言九鼎
一字千金
成語大王軟體 V4.4.0.1335 免費版,提供搜索支持。
㈤ 有關歷史故事的詞語有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負荊請罪(廉頗)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卧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3.漢: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4.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封金掛印(關羽)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5.晉: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草木皆兵(苻堅)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6.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7.宋: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㈥ 含歷史故事的成語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懸梁刺股(蘇秦、孫敬)一飯千金(韓信)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鞠躬盡瘁(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胸有成竹(文與可)
㈦ 帶有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一鳴驚人
春秋時,楚莊王即位已經三年,白天打獵,晚上喝酒,對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們對他不滿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他的死罪!」因此,所有的大臣都不敢上前勸諫。
但是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對庄王說:「我有個謎請大王猜猜。」庄王說:「你說吧。」伍舉說:「楚國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楚莊王說:「這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從那天開始,楚莊王振作起來,認真治理國家,楚國也漸漸強大起來。最後,這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2、紙上談兵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
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
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3、圖窮匕見
戰國末期,秦國實力強盛,攻滅了韓、趙兩國後,又向燕國進軍。為此,燕太子丹決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扭轉局勢。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荊軻。他擅長劍術,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選。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准備了兩樣秦王急於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叛逃到燕國的將領樊於期的頭顱,二是燕國督亢地區(今河北涿縣東)的地圖,表示燕國願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
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裡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武陽。臨行時,太子丹和荊軻的好友高漸離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高漸離為他們彈奏了《易水寒》。
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最需要的東西,非常高興。在都城咸陽宮內隆重接見。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走在前面,秦武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跟在後面。
秦武陽在上台階時,緊張得雙手顫抖,臉色變白。荊軻趕緊作了解釋,並按秦王的要求,接過秦武陽手裡裝有地圖的匣子,當場打開,取出地圖,雙手捧給秦王。秦王慢慢展開卷著的地圖,細細觀看。快展到盡頭時,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荊軻見匕首露現,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舉起匕首便刺。
但是,荊軻並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劍自衛,卻又一時拔不出來。於是兩人繞著柱子轉。衛兵因沒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將醫袋抽打荊軻,並提醒秦王把劍推到背後拔出。秦王頓時醒悟過來,迅速拔出劍來,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地後,將匕首投向秦王。結果未中,被擁上來的衛兵殺死。
4、退避三舍
晉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國,楚成王在接待他時問,你如果回到晉國的話,將怎樣報答我?重耳說,楚國遍地是人傑,到處物產豐饒,比晉國富多了,我拿什麼報答您呢?
楚成王又說,那你還是報答一下我吧。重耳說,若以您的賢明,讓我回國,以後如果晉楚會師中原,交起戰來,我將率兵後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認為這樣還不足以報答,我將只好與您戰斗下去!
聽了重耳的話,楚成王認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會讓他復興晉國,違反天意是要闖大禍的。於是以禮相待,並把重耳送到了秦國。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在晉楚城濮之戰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5、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搖深,常人難解,僅鍾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贊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鍾子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鍾子期必能領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鍾子期共游於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於岩下。伯牙心情郁悶,於是彈奏了一會琴。
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鍾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裡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
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鍾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後來鍾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彈。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㈧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1、望梅止渴
三國時,曹操帶兵長途行軍,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便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們聽了,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只好用空想來加以安慰。
2、三顧茅廬
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3、四面楚歌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為什麼楚人這么多呢?」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4、卧薪嘗膽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准備,終於打敗了吳國。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5、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㈨ 含有歷史故事的四字詞語
買櫝還珠操縱毫無根據的補救大片傳說中的三人成虎
Yipushihan假扮迅速崛起了大爆炸是極其沉重的,弄巧成拙麻煩放縱,背水一戰
復出現場李成薛門虛幻的囂張氣焰士兵驅趕到失去及時公雞復興城下之盟家常
好書·博公然不細百發百中·虔誠的傳聞證據
·兵貴神速百感交集杯弓蛇影
·不寒而慄· ·生不逢時不自量力·罕見香艷
···痛苦·屢教不改相當不同的壯觀
···伯樂相馬不倫不類的擅闖
···8個白面書生平面沒有指定威信·錢·拔苗助長
·不屈不撓的膚淺的理解···大腿肉振興境況不佳
·不入虎穴,不是幼崽·拔山舉鼎博士
·架···冰山很難買到驢半途而廢·禿頭不貪為寶作為新
·眼見為實不是施捨·抱薪救火標新立異
···不入虎穴不學無術,獲得了··也不甘落後,因為人們不具備熱
·世界··不屈不撓·百丈不遺餘力成功不自量力
·家·拉不知所雲標志換崗
·殘杯冷春暉寸草炙···草船借箭乘風破浪
·才高八斗沼澤···Chenghusheshu草菅人命
·恐慌·李成薛門驅動器直··忙
·位置漏洞美女乘興·戰車
·大,如椽絨毛·引起他的懷疑矯枉過正
·更多更好的大腹便便···當局者迷
·無私離譜的大器晚成··勢在必行·弗蘭克
·無濟於事·開胃菜·二桃殺三士·爾虞我詐
·冒著處罰適合罪行···麻煩下降除了
·巢完卵不守法···分道揚鑣負荊請罪
· V·振興發強奸煽動振動開關··發蒙緊張
·灑赴湯蹈火···防止對手溝
···包管致遠負載反過來·適當的地方
>·感恩·過河拆橋·傾慕·減輕
·高枕無憂零散···浮華傳奇尼斯先生
···汗還珠後來居上·HAPPY後起之秀
·煙花···後生可畏入侵
·間不容發··雞蛙嘴的牛·下坡
·獵人高興雞鳴狗盜···塑膠漆降在斗相投
··公開性·舉一反三缺乏物質·暮靄 - 空氣
·緊縮·好書·雄辯·蛇在草叢
·劫匪開節儉···前所未有的長期
·困獸猶斗時代···空中樓閣雄辯刻舟求劍
···流行·找到任何無能為力
兩敗俱傷···徒勞放縱·健康性能強
···老馬識途牛舐犢·老婦人可以回答
·老生常談·賊·天盛宇藍·作弊
·陰險的眼中釘···在戰場上
·買櫝還珠門可羅雀··孟母三遷名落孫山的鉛··毛遂自薦人群···牛心石和木鼎烹雞
·鬃南柯一夢·鳥盡弓藏弄巧成拙
·軍國主義·更好,不為瓦全·失敗者·截然相反
·男人·千變萬化的無辜材料只··七步不,魯清富不難
·曲高和寡··曲盡其美麗的女兒市政骨尼克····鬥智斗勇特立尼達鵝收益··點頭掠奪
·七擒七縱·毫無根據·曲突徙薪·千萬買聯鎖相鄰
···簡稱萬金宏偉
··日·男人是沒有訂閱聖賢,孰能無過·人給房子如火如荼
··人傑地靈日暮途窮···人穿透鋼琴俱亡
·棄我硬著頭皮···不安全的優點救災
····成足在我的心像一個鴨蛋臉·
·人言可畏·孺子可教·手不釋卷諾里斯做第三
·後立即承認銀舌·師出無名··水滴石穿 >··突出·不朽·不道德雙管齊下
回潮···在十行四海之內都是兄弟燃氣屍家中,我得到的底部
·司空見慣··的·禁令四面楚歌 BR />·三教三人成虎移動···殺身成仁可怕·英勇屍位素餐···三生有幸祝福變相操縱
···滲透月守株待兔
·閱讀·三重崩潰肱···團結在一個共同的仇恨
·祖父魚餌風雨同舟···不可改變的不同的歌曲奧德賽
·完美·一夔天涯海角足夠
·軍國主義·夢··沉,殺欺負
·完壁歸趙韋編三絕·無與倫比·為虎作倀
··勉強刎頸·望梅止渴轉五日京兆 BR />···萬不辭危在旦夕·一切都是所有可用的只有風·彩色的補救措施無主
····注意事項·妄自尊大下筆成章
·關泣罪心花怒放···先發制人清爽
·朽木不雕先聲奪人···團結相形見絀
·小時一敗塗地···精心准備
·一分錢,一斤·A·A富富眾眾咻咻·欺凌
·代飲用自己飲酒·型號·Yifaqianjun承諾
·昔日掩飾····誇張管窺天
·一個國家調節雲南三公···愚公移山揮手一鼓作氣
·不現實的···用腿彈簧彈簧以卵擊石
···以鄰為壑傲慢吝嗇
·一鳴驚人·A·以貌取人木材是難以羽翼未豐的
···一諾千金·一個傀儡風暴十
·冷·無知毫無價值一丘之貉···任何東西,一切迅速
·「三秋12月一身是膽···提示不拘違抗什麼
···趕超·毫不猶豫地回答任何·Yiwuzaiwu·紅娘·悲痛欲絕一衣帶水
···一葉障目·Youjingcheng硬是珍惜
·底氣慚愧·比專制的危害
㈩ 關於歷史故事的詞語有那一些
關於歷史故事的詞語:
1.買櫝還珠
【拼音】: mǎ dú huán zhū
【解釋】: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舉例造句】: 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買櫝還珠,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
2.狐假虎威
【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解釋】: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舉例造句】: 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狐假虎威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3. 亡羊補牢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釋】: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處】: 《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舉例造句】: 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亡羊補牢,可稱晚悟。
4.背水一戰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釋】: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舉例造句】: 挫折也有兩重性。它可以把人置於死地,也可能使人置於死地而後生。他只有背水一戰了。
5.樂不思蜀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解釋】: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處】: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舉例造句】: 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樂不思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