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名人的描寫

歷史名人的描寫

發布時間:2021-02-04 23:38:42

⑴ 關於歷史名人的描寫

曹操——《三國演義》里的無數典範把曹操堆砌成奸詐的化身。「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出身官宦,十六歲舉孝廉任城門典校衛。設十二色杖,不分貴賤一旦違規出入城規,皆予杖責。黃巾作亂,曹操任驃騎都尉奮力破敵」「董卓當權,破壞綱紀,操夜帶七星寶刀隻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荊軻,行刺失敗,董卓起疑時,他又隨機應變說是來獻寶刀,騙過董卓後星夜離京」。
宋江 ——「山東及時雨,孝義黑三郎」「仗義疏財,忠肝義膽」「梁山呼報義,鄲城宋公明」,一個父兄眼中的「孝字為先」的孝子,一個朝廷眼中的「水泊草寇」,頑劣之徒,一段由「忠」和「義」交織而成的歷史碑文。眼見梁山大業由盛而衰,宋江還是放下了曾經緊握的刀槍,在忠與義中做出了最後的選擇,對朝廷的毒酒他一飲而盡,想以死表「忠」,更令人嘆惋的是為防止李逵再反朝廷,也讓鐵牛服了毒酒,留下的只有「茫茫乾坤方圓幾何,成大任重大義,男兒本色……」的悲歌。
項羽——霸王項羽統領幾十萬大軍縱橫沙場,金戈鐵馬,刀光劍影,殺得秦軍節節潰退,幾十萬大軍操縱得如同手指間嫻熟彈出的音符:時快時慢,張弛有度,所向披靡,然而這偉大的軍師統帥卻敗給了「地痞流氓」劉邦。原因有二:過分的相信自己,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最後西楚霸王縱身躍入烏江,留給江東父老永遠的遺憾,更留給歷史無限的思索。
李清照——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玉錄里,文采有後主遺風洗凈南宋的墓碑,我分明看到一個女人把腰彎成一個大大的愁字。在你心中,愛情凝固,像一個寂寞的小屋;在你的筆下憂愁不動,累積成一枚遠古的化石,一個滿腹傷感奇女子,國破之凄,喪夫之痛,你一樣也沒忘。多虧了你沒有忘,我們今天才有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痛徹;才有了「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辛酸苦楚;才有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肝腸寸斷;也才有了「九萬里風鵬正舉」的浪漫絢麗;才有了「至今思項羽。不敢過江東」的豪邁與悲涼。
陶淵明——走近魏晉,凝視那千年塵封的骨架,任歷史的滄桑訴盡隱士心懷。如煙如夢,桃花源一睡千年 亦嗔亦痴,有心人一醉方休家園其實很小,一人,一菊,一籬笆。攏一抹夕陽,倚一垣斷壁,曳一朵野菊,望一眼南山,品一壺濁酒,想一樁心事,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於是喧囂的年代有一絲寂寞的回聲。你的菊,淡如煙,淡如霧,影響了中華整個文壇。

⑵ 描寫古代名人的段落

o(∩_∩)o...要大三了,暑假窩在家裡沒事喜歡翻翻以前的東西,居然還找到了以前寫作文的記錄本,看看這些片段,也許對還在需要寫作文的同學有幫助哈o(∩_∩)o... 1. 李賀 因為父親的名諱,他無法金榜題名,因為不願碌碌無為,他做了「暗夜的歌者」。他騎上瘦馬,背上錦囊,雲游高吟,但有所感,揮筆書下放入囊中,且歌且吟。 2. 李世民 前方一株開得正艷的桃花,竟隨風飄下了幾片花瓣,落英繽紛,很是好看,一瞬間我明白了:夏天容不下花,花就只能讓位給果;天下百姓容不下哥,那麼我只能……玄武門…… 3. 岳飛 「南望王師又一年」「收復舊山河」「飢餐胡虜肉,喝飲匈奴血」,在就要一雪恥辱時,十二道聖旨的力量是一個精忠報國的士大夫所無法承受的他只得緩緩抬頭,望著天邊凄艷的晚霞,無力的轉身,「撤」。 4. 蘇武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雲霄深處;弄一枝禿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的眷念。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她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性塗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歌且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於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5. 屈原 因疏而拒忠言,因親而納下策(楚王)又一次親和疏的較量,又一次被貶(楚襄王) 屈原,你輸得好虧啊,一腔忠心敵不過流動的血脈相承啊。屈原啊屈原,受不了渾濁的社會,汨羅江收留了他…… 6. 蘇東坡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的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風雨一生,豁達一生,美麗一生,多情一生……蘇軾,永垂不朽。 7. 李煜 「違命候」,因親周後而荒廢朝政,周後是賢淑善良,又精通音律。從此他與周後盡情歡樂,填填花間詞,談談古琴樂,評點趙孟頫的書法,好不自在……為表示對周後的愛,封她的表哥為丞相,卻也因此 誤國,宋軍兵臨城下…… 8. 曹操 《三國演義》里的無數典範把曹操堆砌成奸詐的化身。「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出身官宦,十六歲舉孝廉任城門典校衛。設十二色杖,不分貴賤一旦違規出入城規,皆予杖責。黃巾作亂,曹操任驃騎都尉奮力破敵」「董卓當權,破壞綱紀,操夜帶七星寶刀隻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荊軻,行刺失敗,董卓起疑時,他又隨機應變說是來獻寶刀,騙過董卓後星夜離京」。 9 .宋江 「山東及時雨,孝義黑三郎」「仗義疏財,忠肝義膽」「梁山呼報義,鄲城宋公明」,一個父兄眼中的「孝字為先」的孝子,一個朝廷眼中的「水泊草寇」,頑劣之徒,一段由「忠」和「義」交織而成的歷史碑文。 眼見梁山大業由盛而衰,宋江還是放下了曾經緊握的刀槍,在忠與義中做出了最後的選擇,對朝廷的毒酒他一飲而盡,想以死表「忠」,更令人嘆惋的是為防止李逵再反朝廷,也讓鐵牛服了毒酒,留下的只有「茫茫乾坤方圓幾何,成大任重大義,男兒本色……」的悲歌。 10. 項羽 剛愎自用的典型 霸王項羽統領幾十萬大軍縱橫沙場,金戈鐵馬,刀光劍影,殺得秦軍節節潰退,幾十萬大軍操縱得如同手指間嫻熟彈出的音符:時快時慢,張弛有度,所向披靡,然而這偉大的軍師統帥卻敗給了「地痞流氓」劉邦。原因有二:過分的相信自己,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最後西楚霸王縱身躍入烏江,留給江東父老永遠的遺憾,更留給歷史無限的思索。 11. 司馬遷 他為完成屬於大漢的史書而選擇腐型卑賤地活著。幾千年後,一位詩人說:「真正的勇敢不是為某件事壯烈地死去,而是為某件事卑賤地活著」,一陣秋風嗚咽著,吹起《史記》發黃的紙頁。 12. 莊周 楚王派人去請莊周先生輔佐國事,卻被他巧妙拒絕。虎走深山,魚游潭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不同的生命追求著不同的空間。嶺南有一神龜,死已千年,猶受供奉,它固是不願躺在那裡受後世之人食,而是願意自由自在,曳尾於泥沼中。 13. 薛寶釵與林黛玉 寶釵是一位恪守封建禮教,嚴格遵守道德規范的小姐.她是規矩的,寬容的,她不介意一得一失,她有寬容的心,她敢於承擔生活所有的不幸。寶釵啊,你就像一個圓,毫無稜角可言,從不刺痛別人。你讓我看到一個女人特有的溫和。 黛玉對待自己的愛情敢於追求,她願意表露出來,希望寶玉能了解。在這一點上,她突破了封建禮教對女子的束縛,讓我們看到一個敢愛敢恨敢突破敢創新的奇女子。黛玉啊,你就像一顆星,雖鋒芒畢露,難免刺痛他人,可你是那麼特別,與眾不同,你讓我看到了一個女人特有的氣質。 14. 勾踐與夫差與西施 他,勾踐,在嘗夫差糞便的那一刻,復仇大計就扎深了根,那種痛苦,別人無法替代;把西施送給夫差的那一刻,他就盼望著能再次把她搶回來。他不敢忘,也不願忘。 他,夫差,在琴弦四起,歌舞縈繞的環境中,驕奢之心難免升起,貪戀美色的他,更對西施百般的討好,不思朝政。他忘記了勾踐的過去,他忘記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他忘記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她,西施,一個犧牲品,作為一個女人,她不但沒有得到自己的愛情,每天還要強顏歡笑去勾引夫差,讓他沉溺於自己,讓他縱情享樂,自己毫無快樂所言。但是她沒有怨言,因為她忘記了自己,作為國家的一員就應該為國家的利益著想。 15. 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玉錄里,文采有後主遺風洗凈南宋的墓碑,我分明看到一個女人把腰彎成一個大大的愁字。在你心中,愛情凝固,像一個寂寞的小屋;在你的筆下憂愁不動,累積成一枚遠古的化石,一個滿腹傷感奇女子,國破之凄,喪夫之痛,你一樣也沒忘。多虧了你沒有忘,我們今天才有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痛徹;才有了「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辛酸苦楚;才有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肝腸寸斷;也才有了「九萬里風鵬正舉」的浪漫絢麗;才有了「至今思項羽。不敢過江東」的豪邁與悲涼。 16. 陶淵明 走近魏晉,凝視那千年塵封的骨架,任歷史的滄桑訴盡隱士心懷。如煙如夢,桃花源一睡千年 亦嗔亦痴,有心人一醉方休家園其實很小,一人,一菊,一籬笆。攏一抹夕陽,倚一垣斷壁,曳一朵野菊,望一眼南山,品一壺濁酒,想一樁心事,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於是喧囂的年代有一絲寂寞的回聲。你的菊,淡如煙,淡如霧,影響了中華整個文壇。 17. 李白 偌大一個盛唐卻斟不滿手中小小的金樽,斗酒詩百篇,我為詩狂。歌舞昇平,倒映在清酒中的,確是一輪渾濁的圓月,那是盛唐一顆大大的眼淚。在朝,要權貴脫靴磨墨,被貶,你很灑脫地忘了,「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好個瀟灑!一個王朝的背影在你朦朧的醉眼中逝去,一個逗號慢慢幻成一個句號。你的忘卻,你的豪爽,你的灑脫,都早已定格為永遠。今天,回首那個盛世。我們發現,傲然屹立在歷史中央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18. 四大美女 西施說:愛情是工具。勾踐把西施送給夫差,西施也是擔負著國家的使命讓夫差沉迷於她,不思朝政,最終導致國破身亡。 昭君說:愛情是手段。呼韓邪單於喜歡她,也就好多年一直服服帖帖地稱臣於漢朝。她的出塞是漢人外交的手段。 貂蟬說:愛情是計謀。王司徒把她許配給呂布後又贈給董卓是條連環計。她憑著容貌讓他們兩父子自相殘殺。 楊玉環說:愛即是恨。李隆基集後宮三千寵愛於楊玉環一身,然而在馬嵬坡,他命高力士勒死楊玉環。三丈白綾,香魂逝矣。

⑶ 描寫古代人物的作文

千古一帝——秦皇贏政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來,人們對他的爭論不斷,褒貶不一。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他不僅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無道的暴君。人們可以眾說紛紜,百家爭鳴,但面對歷史我們必須還以尊重和客觀的態度。我認為秦始皇有對有錯,有功有過,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時代功大於過。
在連綿不絕的900年春秋戰國之亂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僅用短短的九年時間,橫掃天下,因而,我國第一位前無古人的皇帝橫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贏政,也是他首創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國之先河。軍事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長城——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徵,2000多年過去了,她依然光彩奪目,巋然不倒,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華炎黃子孫世代引為驕傲;依然是他——秦王贏政,政治上,「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從而,結束「烽火連三月」的無休止爭戰,開辟了天下一統的曠世新局面;還是他——秦王贏政,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不也是空前絕後,蔚為壯觀嗎?他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跡,哪一件不引以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不是嗎?「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嬌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倍受偉大領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歷史人物中,秦始皇首當其沖。凡此種種,秦始皇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可見一斑。
然而,輝煌一時的秦王朝大廈卻只短短的14年便轟然瓦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是什麼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天下已定,「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的秦始皇,「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因而,由於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為這位千古一帝的功過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筆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價。
「創業容易,守城難」。當冷靜思考秦始皇的是非功過的同時,我們客觀地分析便可知,如果沒有秦始皇的不顧當時的國力和不惜勞動人民的血汗,也就築就不了今天依然閃爍著的「萬里長城」、「秦兵馬俑」之中華民族精神輝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許會就此消逝不存,也許秦王朝還能再存在一個又一個14年。因此,對於歷史人物功過自可評說,但必須尊重歷史,盡可能還以歷史人物一個基本真實面目。

⑷ 如何描述歷史人物

描述歷史人物,應站在跨出是非功過的角度。因為作為人,都有其優缺點,不是每個專被宣傳屬為正面形象的歷史人物都是完人的。正所謂人無完人。當然要結合當下的社會環境,不該說的不能說,要適應主流社會。比如說寇準。在大部分的傳說中,寇準被描述成一個清廉,剛正不阿的主流形象,其實寇準的個人生活,並非傳說的那麼清廉
,關於這段你可以查閱一些書籍 或者在網上進行搜索。除他以外,戚繼光,海瑞等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優缺點。望多閱覽書籍 可以找到很多反例等等。
體會精神吧 我都困死了。。

⑸ 描寫歷史人物好詞好句

1、孔子
(1)集群聖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
(2)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人之師。
(3)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於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4)定六藝於杏壇,紹虞夏商周之統;藏諸經於魯壁,開關閩濂洛之傳。
2、孟子: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同切孔顏。
3、屈原
(1)哀怨托離騷,生而獨開詩賦立;孤忠報楚國,余風波及漢湘人。
(2)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璧,湘流應識九歌心。
(3)志潔行廉,忠君愛國真氣節;辭微旨遠,經天緯地大詩篇。
(4)萬頃重湖悲去國;一江千古屬斯人。
4、項羽:鹿野舟沉王業兆;鴻門半碎霸圖空。
5、項羽、勾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6、荊柯:督亢圖中不殺人;咸陽殿上空流血。
7、司馬遷
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8、蘇武: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茵。
9、王昭君: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
10、諸葛亮
(1)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2)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志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
(3)伯仲之間見伊呂;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宗臣之遺像,萬古清高。
(5)功在朝遷,原不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須辨襄陽南陽。
(6)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
11、陶淵明:質而綺,真而醇,自可傳之千古;樽中酒,籬下詩,豈甘了此一生。
12、李白
(1)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
(2)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
(3)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4)長安市上酒家眠,醉後敢將天子傲;採石磯頭明月好,當年猶說謫仙歸。
(5)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6)神仙詩酒空千古,明達江天貯一樓。
13、杜甫
(1)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2)滿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春。
(3)歌詠總帶憂民淚;顛沛仍懷愛國心。
(4)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
(5)以忠愛為心,國步多艱,匡時句出驚風雨;為生民請命,恫鰥在抱,警世詩成泣鬼神。
(6)舟系洞庭,世上瘡痍空有淚;魂歸洛水,人間改換已無詩。
14、白居易
(1)楓葉四泣秋,根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山別離情。
(2)筆諍時政,心在蒼生,萬戶爭傳新樂府;堤建西湖,神歸東洛,千秋永祀老詩翁。
15、蘇洵父子: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16、范仲淹: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17、沈括:沈酣於東海西湖南州北國之游夢里溪山尤壯麗;括囊乎天象地質人文物理之學筆端談論自縱橫。
18、辛棄疾: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19、李清照
(1)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後主遺風。
(2)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花。
(3)載酒江湖,人比黃花瘦;校碑欄檻,夢隨玉笛飛。
20、文天祥
(1)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宦遊西蜀,志復中原,高吟鐵馬銅駝,煙法誓掃還金闕;詩繼少陵,派開南宋,列入清風明月,池館重新接草堂。
21、岳飛
(1)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罪名莫須有,忠冢棲霞山,長留人願,國魂幾時北來。
(2)萬里留長城,南渡朝庭從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煙水到今香。
(3)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猶照得一片丹心。
22、史可法
(1)數點梅花亡國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2)萬點梅花,盡是孤臣淚;一抔故土,還留勝衣冠。
(3)死含瑤草千秋恨,魂傍梅花萬古香。
23、蒲松齡: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24、孫中山
(1)英雄作事無他,只堅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幾,正瘡痍滿目,半哭蒼生半哭公。
(2)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願吾儕後死者,齊心協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25、魯迅
(1)著作最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2)譯書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26、韓愈: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書,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歸正道,只須八個月,至今百世師之。
26、蘇軾: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為過客,空江一曲向誰彈。
27、於謙
(1)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自分一腔拋熱血;竭肱股之力,繼之以死,獨留表白在人間。
(2)千古痛錢塘,並楚國孤臣,白馬江邊,怒卷千堆雪浪;兩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陽亭里,心傷兩地風波。
28、陸游:篇中十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

⑹ 求描寫古代歷史人物的散文-要寫的好的-

將本色張揚(永遠的蘇軾)
他將至情流動成筆下四溢的華彩,他將真我交織成理念奔騰的旋律,他將誠摯揮灑成行雲流水的文字,他用生命演繹著本色的張揚。
無需誇耀,不容粉飾,他的名字本身就閃著熠熠光彩:蘇軾,那個在沉醉了幾百年的中華大地上響亮的名字,那份足以讓每一個沽名釣譽矯情偽飾的文人汗顏的性情。
不錯,真的自我向天下告白。最細膩的情感,最傷感的孤獨,最無羈的豪放……臨風長嘯,他心一顫,筆一揮,氣一吐,內心的所有情感便奔涌而出,潺潺流淌,而他的本色也在文字的雕琢中一一展露。
蘇軾是一杯水,溫柔多情,愛懸於胸。「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他不掩飾內心的思念,甚至有時還會有「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的經歷。天人永隔的別離,肝腸寸斷的痛苦,刻骨銘心的思念,在如水般流淌,把本色細細說講。一位至情的文人,不在乎「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勸諫,不理會「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名言,他將靈魂深處那淺淺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訴說著。不理會世俗的眼光,至情的本色由我張揚。
他的文字並非缺乏裝飾與文采,沒有清詞和麗句,只是他將內容看的高於修飾,就好像他把真我看的高於「蠅頭微利,蝸角虛名」一般。不掩飾內心那份「高處不勝寒」的孤獨,他會用清寂的背影留下「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絕唱,又或「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的哀怨。他像是一杯茶,略帶清苦又暗香縈繞。寂寞被他用筆渲染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將他那至性的本色默默張揚。
他將瀟灑飄逸的語言服務於思想,他用最華麗的文字去書寫最理性、最智慧的篇章。蘇軾會用他的一句句詩詞、一篇篇歌賦來向你證明:人生那失望、失意、失落的苦膽可以用沖天的豪氣去稀釋,苦難會在闊大的長江、闊大的山川、博大的胸懷前黯然失色。「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他把豪放鋪灑,讓豁達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似酒般干冽爽快。「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他把樂觀宣揚,將被貶謫的痛苦蒸發為理性的思索,不讓自己迷失在名利場中。「浮游於天地中,放浪於形骸外」他將自己對於生命的卑微與崇高的思考在一點點訴說,他把自己大徹大悟後的思想向千年古風傳達。不用誇張,他把樂觀理性的本色在張揚。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文章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般質朴,卻有一個人將華彩與本色融合得完美無缺。蘇軾,用他那清新而又厚重、悲壯、純正的嘯歌引領著碧波澎湃的文字潮流,為古典的海洋增添了雄渾的樂章,在時空的流轉中永遠都是炫目奪彩、熠熠閃光!

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曾駐足朝廷為國家效力,他曾與佳妻一起共論「花中君子」,他還曾與朋友一起高談闊論,吟詩喝酒。但他也曾經歷了烏台詩案,幾次入獄,險些丟了性命,也曾孤苦伶仃,隻身月下,無人陪伴.最幸福的他曾擁有過,最痛苦的他也經歷過,如今的他,站在千丈高的赤壁前,對著奔流不息的大江,又有何感慨呢?
性格的孤傲使他少朋寡友,心態的叛逆又使他幾遭被貶.他本應該墮落了,折服了,「背繩墨而追曲,竟周容以為度.」杜甫失意,仍舊刻意追求,忠君愛國,韓愈被貶,則悲愁痛苦,無以自持,而他仍處世豁達,毫無灰心喪氣之意.屈原是上下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李白是狂傲不羈:「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他則是曠達自信:「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重重的政治壓力下,在飽受苦難折磨之後,他暢游赤壁,發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感慨英雄時代的英雄;他步入鄉間,沉浸在「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的陶醉中,陶醉這自然界中的自然;他回至家中,與愛妻無賞蘭花「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品質,品質這佳人的「空谷佳人」。
痛苦可以暫時忘卻,但不可終生除去。花前月下,良辰美景是虛設,美酒佳餚,清風明月是烏有.沒有知音,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此時的他,父母已離去,妻子去世已十年,唯一弟弟也已七年未見,只有那一輪明月成了他傾訴的對象.此情此景,有誰不是潸然淚下,看著那圓圓的月亮,端著孤燈思悄然,不由自主問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此時的他,企圖擺脫虛名浮利,世俗偏見,求得心靈的徹底解放。世事真如一場大夢,人生又有幾度新涼,雖遭被貶,雖家人分離,但他的真性情告訴我們「中秋孤光誰與共,把盞凄然北望。」但作者還是心念朝廷,雖處人生的低谷,他並沒有滿腔積怨,滿腔憤懣,而是始終充滿希望,凄涼的看一看月亮,看一看北方。
在他的身上,沒有了高官,沒有了親人,沒有了財富,但在他的筆下卻描繪出了大江南北,他是逆境中依然曠達與眾不同的人,他是佳境中個性叛逆鶴立雞群的人,他可以說是宇宙的夾縫間生長的人,他說一代文豪----蘇東坡.

蘇軾的1074年

吳曉蕾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寧七年。
這一年,對於正當不惑之年的蘇軾來說,是個多事之秋。他在任杭州通判三年之後,改知今日山東諸城的密州。盡管仕途多變,宦海沉浮,但畢竟差一點置蘇軾於死地的湖州「烏台詩案」還沒有發生。總的說來,這一年的蘇軾仍然意氣風發。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寫下了幾首名垂千古之作。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公元1074年的中秋之夜,蘇軾懷著復雜的心情寫下了這首《水調歌頭》。催生這首千古名詞的,除了中秋的明月以及「何似在人間」的迴避政治斗爭的想法,恐怕更多的就是他對弟弟蘇轍的思念之情了。蘇軾在這首詞的序中寫道:「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而此時的蘇轍在離密州數百里之遙的齊州(今山東濟南),在交通尚不發達的宋代,中秋之夜,蘇軾只能借月遣懷了。

人間的悲歡離合,有如天上明月的陰晴圓缺,這是人類所永遠無法擺脫的永恆悲劇,難怪近十個世紀前的詩人,對著天上的明月,發出這樣的感嘆。然而蘇軾畢竟是曠達的,在詞的最後,他發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這祝願跨越時光,千百年來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袒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熙寧七年冬,蘇軾因天旱去常山祈雨,回程時與同官梅戶、曹會獵於鐵溝。此次的密州出行,他寫下這首《江城子》。在給朋友鮮於子駿的信中,他曾頗為得意地說:「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蘇軾的這首《密州出獵》,給花嬌柳媚的宋代詞壇,帶來了一股從未有過的新鮮空氣,豪放而剛勁。據宋人俞文豹《吹劍續錄》記載,蘇東坡在翰林院時,曾問一位幕士他與柳永之詞有何不同,幕士回答說:「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而學士詞,須關西大漢抱銅琵琶,執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因夢而寫此詞,也是在1074年。19歲時,蘇軾與16歲的王弗在故鄉四川眉山結為連理。王弗頗有文學素養,美貌賢惠,伉儷感情甚篤。不料10年後,王弗便在開封和蘇軾永別,歸葬於四川故鄉。蘇軾後來雖娶王弗的堂妹王潤之為妻,但對王弗的懷念始終沒有中斷過,常在夢中與其相逢。又是10年後的正月二十,蘇軾終於在多回舊夢一場新夢後,寫下了這首悼亡詞中的千古絕唱。

一部電影中曾出現了這首詞。影片中的女主角因為感情受到太大的刺激瘋掉了。若干年後,她認識了一個善良的大學生。在同他談到以前的愛人時,她十分興奮,拿出愛人臨走前寫給她的信,眼睛裡閃爍著快樂,「他在信中說他一定會回來接我的,你念給我聽」。大學生接過信,愣住了,因為信是一紙空白。在女子的一再要求下,他緩緩念出了蘇軾的《江城子》。他的聲音低沉而又悲愴,同女主角眼裡流露出的痴迷與幸福形成鮮明的對比。再沒有什麼語言能比這首詞更能准確的刻畫出世間有情人的生離死別。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1074年,作為一名有濟世思想卻又屢遭貶逐的磊落志士64年生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蘇軾的生命中顯得平凡而又獨特,「滿川風雨獨倚欄」,蘇軾把他一生的坎坷滄桑化作了句句詞章。

⑺ 描寫 歷史人物(在線等)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任左庶長,攻打韓的新城(今河南伊川縣),韓、魏聯軍24萬於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據險堅守,秦軍兵力不到聯軍一半,起初雙方僵持,翌年,各個擊破,俘韓主將公孫熹。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8年),白起攻楚,攻下鄢(今湖北宜城東南)等城,隔年又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因功封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擊破趙、魏聯軍於華陽(今河南鄭州南),斬首十五萬。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秘密接替王齕任秦軍統帥。在戰事中秦軍射死趙軍主將趙括,後趙軍因缺糧崩潰,秦軍俘虜趙軍40萬。但白起害怕趙軍降卒無法管理,遂設下一計,以酒肉安撫降卒,又命令秦兵以白布裹頭,吩咐說「凡首無白布者,即系趙人,當盡殺之。」趙國降卒不曾准備,又無器械,束手就戮。45萬趙軍,一夜俱盡,僅釋放240名小兵回國散布消息以震懾趙國。史載當時「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白起收趙卒頭顱,聚為頭顱山,又在山上建台,謂之白起台。 長平之戰後,趙國軍隊主力盡滅,而首都邯鄲也陷入兵慌馬亂之中,白起認為機不可失,力主馬上追擊邯鄲,追捕趙王。然而當時秦相范雎在朝中主張秦軍於大戰過後,應先休養數月才可攻趙,最終秦昭王採納了范雎的意見,暫緩伐趙。 至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7年)秦軍圍邯鄲失利,秦王命白起接任,白起認為之前未能趁勝追擊,致失戰機,此役必無功而返,遂託病不行。然前線不斷失利,秦王令范雎親自勸說,白起仍稱病不起;昭王乃遣王陵攻邯鄲,五月不下,昭王又命白起掛帥,白起仍稱病,拒不受命。 於是,秦昭王大怒,把白起原有的爵位連降二十級,貶為普通士卒,驅逐出咸陽,出西門十里至杜郵(今陝西咸陽東北)的時候,又有人向昭王密報,指白起沿路咒罵昭王,昭王立即派遣使者賜劍令其自殺,白起死前曾懊悔殺降過激。 白起的事跡多見於司馬遷著作《史記》的《白起王翦列傳》。司馬遷的遠祖司馬靳亦參與這次的戰役,後來與白起同被賜死杜郵,因此很可能是家史。
編輯本段戰神傳奇
秦國

秦國原本是地處西陲的一個小國,秦孝公時用商鞅變法攻,奠定了國家富強的基礎。而後,不斷向外發展勢力,國力強盛。
戰功
秦昭王時,任用白起為將。白起素以深通韜略著稱,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縣西)。次年,由左庶長遷左更,出兵攻韓、魏,用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於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斬獲首級二十四萬,俘大將公孫喜、攻陷五座城池(參見伊闕之戰)。因功晉升為國尉。又渡黃河攻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領兵攻陷魏國,占據大小城池六十一個。十六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白起攻趙,佔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鄧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國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毀夷陵(今湖北宜昌),向東進兵至竟陵,楚王逃離都城,避難於陳(參見鄢郢之戰)。秦國以郢都為南郡。白起受封為武安君(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又攻取楚國,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貴州地區)二郡(參見黔中之戰)(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大將司馬錯發兵攻取黔中等地,但三十年白起攻楚,復取巫、黔中,初置黔中郡。期間黔中等地應為楚國奪回,故而史籍中出現司馬錯和白起兩次攻取黔中的記載。)三十四年,白起率軍攻趙魏聯軍以救韓,大破聯軍於華陽(今河南新鄭北),魏將芒卯敗逃,擄獲韓趙魏(韓趙魏又稱三晉)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參見華陽之戰)。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四十三年,白起攻韓之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參見陘城之戰)。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韓南陽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四十五年,攻韓的野王(今河南沁陽)。野王降秦,上黨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絕斷(韓都新鄭,上黨必須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鄭)。郡守馮亭同百姓謀議道:「上黨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絕斷,我們已不可再為韓國百姓了。秦兵日漸逼近,韓國不能救應,不如將上黨歸附趙國,趙國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趙。趙國受敵一定親近韓國。韓、趙聯合,就可以抵禦秦國了。」於是派人報告趙國。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為此計議。平陽君說:「還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後帶來的禍患一定大於得到的好處。」平原君則認為:白白得來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會對我們有利。趙國果然接受了上黨,封馮亭為華陽君。四十六年,秦攻下韓國緱氏、藺兩地。
攻趙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長王齕攻韓,奪取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駐兵於長平(今山西高平市),以便鎮撫上黨之民。四月,王齕攻趙,趙派廉頗為將抵抗。趙軍士卒與秦斥候兵相遇,發生沖突,秦斥候兵斬趙裨將(裨將,武職)茄。六月,敗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秦軍又攻趙軍壘壁,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雙方僵持多日,趙軍損失巨大。廉頗根據敵強己弱、初戰失利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以待秦兵進攻的戰略。秦軍多次挑戰,趙國都不出兵。趙王為此屢次責備廉頗。秦相應侯范雎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用離間計,散布流言說:「秦國所痛恨、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容易對付,他快要投降了。」趙王既怨怒廉頗連吃敗仗,士卒傷亡慘重,又嫌廉頗堅壁固守不肯出戰,因而聽信流言,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命他率兵擊秦。 白起
趙括上任之後,一反廉頗的部署,不僅臨戰更改部隊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換將領,使趙軍戰力下降。秦見趙中了計,暗中命白起為上將軍,王齕為尉裨將。白起名聲太大,未免趙軍有所防備,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長平之戰
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主力配置在縱深構築袋形陣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敵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8月,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採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脅制趙軍。趙軍乘勝追至秦軍壁壘,秦早有準備,壁壘堅固不得入。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趙軍的戰勢危急,只得築壘壁堅守,以待救兵。秦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親臨河內督戰,征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從軍,賞賜民爵一級,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註:史籍記載,白起以二萬五千人斷絕趙軍後路,五千騎分割趙軍,而後以輕兵猛攻,迫使趙軍陷入死地)。 到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白起與人計議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復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於是使詐,把趙降卒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後因趙國的平原君寫信給其妻子的弟弟魏國的信陵君,委託他向魏王發兵救趙,於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發兵救趙,魏王派晉鄙率十萬大軍救趙。但由於秦昭襄王的威脅,魏王只好讓軍隊在鄴城待命。信陵君為了救趙,只好用侯嬴計,竊得虎符,殺晉鄙,率兵救趙,在邯鄲大敗秦軍,才避免趙國的過早滅亡。
將相失和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擬乘勝滅趙。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黨,後軍分二路:一路由王齕率領,進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馬梗攻佔太原。而白起自將圍攻邯鄲。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現在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秦曾經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百姓皆奔趙國,天下人不樂為秦民已很久。今滅掉趙國,秦的疆土北到燕國,東到齊國,南到韓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還不如讓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於是范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昭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
王齕代之
當年九月,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參見邯鄲之戰)。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王陵損失五名校尉。白起病癒,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對昭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昭王親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請,白起始終拒絕,稱病不起。 昭王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八、九月圍攻邯鄲,久攻不下。楚國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傷亡慘重。白起聽到後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現在如何?」昭王聽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范雎請求,仍稱病不起。於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職,降為士兵,遷居陰密(今甘肅靈台縣西)。由於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陽住了三個月,這期間諸侯不斷向秦軍發起進攻,秦軍節節退卻,告急者接踵而至。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陽。白起離開咸陽,到杜郵,昭王與范雎等群臣謀議,白起被貶遷出咸陽,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處死。於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寶劍,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劍自刎時說:「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說:「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於是自殺。白起死時,是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憐惜他,鄉邑地方都祭祀他。(《後漢書》記載,白起死後,東方六國聞訊,諸侯皆酌酒相賀,慶幸白起之死。)
終局
善始者未必善終,白起功高遭忌,最終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白起如此,伍子胥、李牧皆是如此。
編輯本段赫赫戰績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 攻趙先後殲滅趙軍60萬(含長平之戰)。攻韓魏殲滅30萬。 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長平之戰共殺人四十五萬,連同以前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攻韓於陘城斬首五萬,共一百餘萬,這是白起的一張極不完全的殺人賬單。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後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趙的問題上發生分歧,被王齕取而代之,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長平古戰場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殲敵45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長平之戰也反映了戰爭自身發展概貌。
編輯本段作戰特點
白起的作戰特點有四個:
一.
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最為突出的特點。他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爭史上很善於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
二.
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較孫武的「窮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商君書·戰法第十》),顯然前進一步。
三.
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此種以築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
四.
精確進行戰前料算,不論敵我雙方軍事,政治,國家態勢甚至第三方可能採取的應對手段等等皆有精確料算,無一不中,能未戰即可知勝敗(《戰國策·卷三十三·中山》),故而太史公司馬遷稱贊白起為「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編輯本段白起主要戰績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
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 攻趙先後殲滅趙軍60萬(含長平之戰)。 攻魏於華陽斬首13萬。 與趙將賈偃戰沉卒2萬。 攻韓於陘城斬首5萬。
編輯本段谷口村
骷髏王廟
相傳是白起坑殺趙軍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殺谷、哭頭、省冤谷,位於高平市城西5公里處,村子裡有白起台、骷髏山、骷髏王廟等古跡。骷髏王廟始建於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時,巡幸至此,見白骨遍野,頭顱成山,觸目驚心,遂在頭顱山旁修建骷髏王廟,「擇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髏大王」。現骷髏王廟為清代遺構,廟內塑趙括夫婦像。明代詩人於達真寫道:「此地由來是戰場,平沙漠漠野蒼蒼。恆多風雨幽魂泣,如在英靈古廟荒。趙將空餘千載恨,秦兵何意再傳亡?居然祠宇勞瞻拜,不信骷髏亦有王。」每到高平旅遊觀光的人們,都要到骷髏王廟參觀游覽,領略長平古戰場的雄渾場面。
編輯本段再述白起
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將軍,戰國時期最為顯赫的大將,征戰沙場三十七年,六國軍隊只要聽說是他帶兵來戰嚇的望風而栗。《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戰國策》亦有相關記載)上記載:所有的國家都不敢與秦戰,後面加了一個注釋,就是因為秦人有此將軍!(此段史籍原文為「楚地方數千里,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南並蜀漢。又越韓、魏而攻強趙,北阬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盡之於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楚、趙天下之強國而秦之仇敵也,自是之後,楚、趙皆懾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身所服者七十餘城」,這段話可以說是對白起一生功績的最好概述)一個將領到了這樣的一種地步,這在戰爭史上是很少見的。他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戰績創造了中國兵法的最高實戰典範------戰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領兵百戰百勝,共殲滅六國軍隊一百餘萬。攻六國城池大小約九十餘座(昭王十三年,新城之戰得新城、秦昭王十四年,伊闕之戰拔五城;十五年攻魏,取六十一城;十六年攻佔垣城;二十一年,攻趙,得光狼城;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鄧五城、二十九年,再攻楚,占郢,平定巫、黔中郡,兩郡至少應有十城;三十四年,攻魏,拔華陽;四十三年,攻韓陘城,拔五城,四十五年,拔野王。)堪稱奇跡的是,在那個戰火連天的歲月,一生從來沒有打過敗仗,(各種歷史資料表明的確一次也沒敗過)並且經常以少勝多。既是高超的戰術家又是高明的戰略家。其指揮的戰爭的規模之大,戰斗之殘酷後世鮮有能比者!何謂戰國,就是戰爭,政治等國家大事都發生在春季和秋季!白起在冬天奇襲魏國河內,開創冬戰先例,在中國軍事史上第一次運用步兵大規模攻城戰。白起指揮長平之戰,全殲趙軍。殺趙軍四十餘萬(又說共六十餘萬,坑殺降卒四十餘萬),長平之戰既是中國走向統一,改寫歷史的關鍵戰役,也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殘酷、最壯烈的重大戰役,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徹底的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是中國大規模地圍殲戰法先例。 長平之戰是一場兩國的生死大戰,當時的戰爭規模,在古代戰爭史上是很罕見的,在戰國時代是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就是秦趙兩國調集的兵力,從史書上來看加起來應該有100萬左右,在當時那個年代,兩千多年前,這是相當相當可怕的一個統計數字,100多萬。所以這場戰爭對雙方來說誰都輸不起,包括強秦也輸不起。實際上這就是戰國晚期的時候,決定是由誰來統一中國的一場戰爭。 而在這場戰爭當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 在當時那個戰爭年代下,白起打的是殲滅戰,他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他一直奉行這一條,是當時最有效率的一條原則。因為我們千萬不要忘了,在戰國人口不多,恢復緩慢的時期,人力資源要比國土資源更加寶貴。在當時那個年代,每年的都要爆發戰爭,所有的諸侯國的國君,大家都在爭斗,如果說在一場戰爭當中,你俘虜了大量的士兵,好, 戰爭到此結束,而你把他們放了,他回到他的國家以後,下一次戰爭他們仍然是戰士,戰爭永遠都會進行,戰爭會一場接著一場地打下去。 長平之戰若不殺降,這四十五萬趙軍回頭又是一支大軍,秦軍等於白打。白起為國家計——殺! 長平之戰,是中國軍事史乃至外交史的一次壯舉,只不過完成這次壯舉的是為後世儒家文史所鄙視的奉行法家治國(依法治國)的秦國! 白起兵家奇才、赫赫戰神,卻不理權謀,配不上「梟雄」二字。至於英雄,那歷來都是送給後世儒家王道所推崇之人。由於白起殺敵太多,也被這些「仁義道義」的文人排除在外。所以後人往往把他稱作是殺人魔王,甚至有的史學家認為,白起根本就不配稱作是一個名將。但是我們都知道,實際上白起在世界軍事史上,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真正為戰爭生的「戰神」! 戰國名將中,魏國吳起、龐涓,齊國孫臏,燕國樂毅,無不是先拜師修習,成為兵家名士後,前往心儀的國家「拜將」,希望得到英明君主的賞識——這是戰國良好的雙向選擇人才的氛圍,所謂「百家爭鳴,擇優而適」。而這些「名將」大多在退隱或失勢後著書立說,要把自己的兵家理論與實踐流傳後世。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則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兵家學習,是純粹的「行伍出身」,從小兵開始,在殺戮與拼殺中憑借戰功名留後世。 秦趙在戰國中最血性好戰,尤其是秦國,徹底執行商鞅建立的軍功制度,以人頭論功勞。所以大將都是在戰爭中誕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沒有功勞,仍是老兵一個,不可封爵。在這種的環境下,才誕生了白起之類從基層將領一步一步憑戰功走向輝煌的一代戰神!

⑻ 描寫古代名人的經典的文段

只見寨里走出那個年少的軍官來,拖住宋江便拜。那人生得如何?但見:內
齒白唇紅雙眼俊,兩容眉入鬢常清,細腰寬膀似猿形。能騎乖劣馬,愛放海東青。百步穿楊神臂健,弓開秋月分明,鵰翎箭發進寒星。人稱小李廣,將種是花榮。
出來的年少將軍,不是別人:正是清風寨武知寨小李廣花榮。宋江見了。看那花榮,怎生打扮?但見:
身上戰袍金翠綉,腰間玉帶嵌山犀。滲青巾幘雙環小,文武花靴抹綠低。

⑼ 描寫歷史名人的現代詩...

濃霜淡抹的葦叢
氣候是令人醉倒的
藏藍色的河載著西域酒器
電索在風中悠揚
我獻上約瑟夫對岸
異國的荷亥俄奶糖
去購買你的童年
奧秘不是青蛙坐過的地方

⑽ 描寫歷史名人的排比段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專必醉。詩耶屬?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閱讀全文

與歷史名人的描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