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未央的歷史故事

未央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7 17:47:35

1. 李未央歷史原型是誰最後結局怎麼樣

早前,電視劇《錦綉未央》遭到了原著粉們的吐槽,電視劇改動太大完全看不到原著小說的影子啊!那麼《錦綉未央》是根據哪部小說改編的?小說講述了什麼樣的內容呢?
電視劇《錦綉未央》改編自秦簡同名小說(又名《庶女有毒》),瀟湘書院秦簡所著小說。該小說主要講述了相府庶女李未央苦熬八年,終於一朝為後,鳳臨天下。
但不曾想到夫君拓跋真一直喜歡的卻是長姐李長樂,於是廢她皇後之位,殺了她的親生兒子,將她雙腿斬斷,打入冷宮整整十二年,受盡無邊的折磨。最後被賜毒酒,然卻涅盤重生,報復了所有的仇敵,最終與元烈(李敏德)在一起的故事。
那麼《錦綉未央》跟原著小說的差別大嗎?電視劇小說差異盤點!小說中的男主元烈在電視劇中變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喜歡未央的堂弟角色。
小說女主本身就是李未央重生,電視劇改為代替李未央報仇的馮心兒。從男女主的設定可以看出來從歷史背景到人物設定基本都修改了。
電視劇《錦綉未央》和小說《錦綉未央》對比!
1、類型
錦綉未央原著小說是本重生復仇文,而改編後的電視劇成了古裝愛情劇。
2、朝代、前世
由於錦綉未央是重生文,朝代是虛構的,審核的時候不好過,所以電視劇改編成了朝代為北魏,而女主也不再是重生,而是成了被皇帝滿門抄斬下的遺孤,她替代李未央的身份,決心復仇。
3、歸處
李未央曾經說過"絕不入宮,誓不為後",而電視劇簡介竟然是成為了一代賢後,先是替皇帝選秀後又幫元烈納妃,然後未央的大度盡顯,因而皇帝更疼她。
4、女主
原著中的女主心狠手辣,不論對敵人還是對自己都絲毫不留後路,擅長計謀,前世後世加起來算計了幾十年,前世受盡背叛欺辱被喂毒而死。
重生後,發誓不再動情,絕不容忍男人左擁右抱,更曾發誓"絕不入宮,誓不為後"。單看如今爆出的預告片,女主入宮,容忍皇帝左擁右抱,屢次被害,明顯與女主本身性格多有差異。
5、男主
錦綉未央小說中的男主是:原著中的男主元烈可謂是古代好男人的典範了,不驕不躁,不卑不亢,容貌一絕,武功高深,一生只娶一妻,只深愛一人。知道未央厭惡皇室的權謀,放棄皇位。
為了保護未央,把保護自己的暗衛調給未央,愛成為郭嘉的未央而愛屋及烏,保護郭家滿門,哪怕與那皇位上的父親反目,也不松開未央的手,知道未央復仇,不去反對,不願離開,而是成為她的支柱,讓她依靠,從不對未央隱瞞任何事。
而在電視劇中,男主不再是元烈,而是皇子拓跋浚,不僅出生即為皇子,更是再後來當上皇帝,登上地位。
6、結局:
《錦綉未央》小說結局是:李未央是相府庶女三小姐,因生於二月被視為不祥之女被送到鄉下撫養,後代替長姐李長樂嫁給三皇子拓跋真,一心扶持丈夫登基。
苦熬八年終於一朝為後,卻被姐姐設計陷害,被自己相公砍斷雙腿最後死掉重生。而元烈又名李敏德小時候被大夫人害死卻被李未央救起,元烈深愛著李未央。
之後揭秘身世為裴後之弟裴淵與棲霞公主的兒子,宮殿著火,李未央和元烈在暗道里時李未央正式同意與元烈在一起。最後李未央和元烈在一起並且結了婚,婚後生了一雙兒女。
《錦綉未央》電視劇結局:化名李未央的心兒不僅要與仇敵蔣氏一族鬥智斗勇,還意外捲入與北魏皇子的情仇糾葛。苦難與坎坷沒有將她打倒,反而賦予她無上的智慧與心胸,她歷盡艱險磨難,終為父系一族正名,同時也收獲了曲折感人的美好愛情。

所以說電視劇只是披著小說外衣,關於千古一後馮太後的故事。可以說男主深情,女主狠辣多謀的人設全部崩塌,如果只是一部復仇愛情劇還有可圈可點的,可是把大IP改的面目全非就是找虐,可以預見一大波原著黨即將開炮。
如果你是看過原作的粉,當看到改編電視劇成了這個樣子一定會一臉懵B吧。在原著小說里,女主重生後復仇,帶有玄幻色彩,所以改編後的女主是北燕王國公主馮心兒,也就是歷史上的馮太後。
說好的庶女竟然變成了公主,最後還成了妃子!而真正的小說女主李未央卻變成了炮灰,一開始就掛掉了。不過既然有黑化的糖糖看,還是十分令人期待的。

2. 未央宮里都有哪些歷史故事

未央宮
中國西漢宮殿 。趙飛燕住過的地方。 據史料記載,未央宮建於長樂宮修內復後不久,是漢高祖容稱帝後興建,由劉邦的重臣蕭何監造。自未央宮建成之後,漢代皇帝都居住在這里,所以它的名氣之大遠遠超過了其他宮殿。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整個宮殿由承明、清涼、金華等40多個宮殿組成。南部正門以北偏西建未央宮前殿,現在漢未央宮的遺址仍存有當時高大的夯土台基。

3. 《錦綉未央》真實歷史背景是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三日未絕,恰逢大涼公主降臨,風雪驟然收斂,隨即陽光穿透雲層金光萬道,一直在為公主順利降生做法的高僧對涼王說此乃祥兆,且公主龍鳳之眼貴不可言,然是吉是凶尚不可言。

如鳳凰浴火非死不能重生,他朝若能涅磐,方可鳳翔九天。才剛剛抱上女兒的涼王就受到魏兵的催促,稱大魏皇帝在平城等候涼王親上降表,涼王依依不捨把女兒交到母後手中,稱為了大涼百姓免受干戈,自己願意歸順大魏。

《錦綉未央》述了亡國公主心兒在遭逢國破家亡的變故之後,陰差陽錯成為「李未央」,回到尚書府與仇敵鬥智斗勇的故事。

(3)未央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角色簡介:

1、李未央

北涼公主,陰差陽錯成為「李未央」。本性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一夜之間遭逢變故國破家亡,讓天資聰穎的她內心被仇恨充滿,也因此變得更為堅毅不屈,更為謹慎細致。最後輔助拓跋浚登上帝位,成為一代賢後。原型為北燕公主馮太後,沮渠牧犍之女、文成帝夫人沮渠氏,獻文帝拓跋弘生母李皇後。

2、拓跋浚

拓跋燾之孫。性格陽光開朗,幽默風趣,淡泊名利,深得拓跋燾的喜愛,也因此引來其他皇子的忌憚。他與李未央兩情相悅,卻因為國仇家恨,讓李未央卻步不前。

在遭受到一次次的傷害後,拓跋浚依然用一顆真誠火熱的心盡全力幫助她,他的堅持不懈換來李未央全部的真心。最後,在李未央的幫助下登上皇位,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



4. 未央宮的由來裡面的故事

長樂宮和未央宮是漢代的兩座宮殿,現在在西安.後來用這兩座宮殿代指華美的建築物.
長樂宮內,未央宮、建章容宮,合稱「漢三宮」。
現多用引申義,未央就是沒有止境,沒有結束的意思,長樂未央就是說快樂得沒有止境、快樂無邊的意思。

5. 錦綉未央》李未央歷史原型是誰

原型為北燕公主馮太後,沮渠牧犍之女、文成帝夫人沮渠氏。

馮太後出身於北燕皇族長樂馮氏。馮氏是馮朗之女,生於長安。北燕滅亡後,沒入太武帝拓跋燾後宮,充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選為文成帝的貴人;太安二年(456年),冊封為皇後;和平六年 (465年),北魏獻文帝即位,尊為皇太後。

政局動盪,馮太後臨朝聽政,定策誅殺了權臣乙渾,後依據北魏祖制歸政獻文帝;延興六年(476年),獻文帝暴崩,時人稱馮太後毒殺。馮太後二度臨朝稱制達十四年,尊為太皇太後。

孝文帝太和十四年九月癸丑(490年10月17日),馮太皇太後去世,葬於永固陵,謚號文明太皇太後,或是加上文成帝的謚號—「文成」二字,稱文成文明皇後,以和另一位謚號同樣是文明皇後的晉文帝皇後王元姬有所區別。

(5)未央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馮太後臨朝聽政時,孝文帝「雅性孝謹,不欲參決,事無巨細,一稟於太後」。馮太後利用朝臣的支持,大膽翦除了外戚李氏集團,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她亦辦實事。

臨朝後大興土木,建設平城。發州郡5萬人治靈丘道。同時罷山澤之禁,弛關津之禁,凡州鎮有水田處即灌溉。督課農桑。簡輕徭役,務盡地利,使農民布於田壟,桑婦勤於紡績。她整頓政風,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推行均田制。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進程,推動北方經濟的發展。

馮太後生前曾與孝文帝同遊方山,對大臣們說:「從前舜死後葬於蒼梧,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英後來並未和他合葬,難道後妃一定要與夫君合葬於山陵之中才可貴嗎?我百年以後,就讓我的靈魂安息在這里吧。」

這是何等的氣魄與膽量。武則天敢於稱帝卻不敢自立陵墓,以至於一個墳墓埋葬了兩個皇帝。馮太後自己立陵,盡顯了改革家的膽識。

6. 錦綉未央是講哪個朝代的故事的

抄《錦綉未央》主要講述了南北朝期間北魏的故事。
故事簡介:南北朝期間,群雄逐鹿,烽煙四起,戰事紛爭不斷。出身北涼王族的少女心兒,本是天真善良的無憂公主,過著萬人寵愛、恣意隨性的快樂日子。然因北魏元帥為搶戰功,欺君罔上擅自出兵,導致北涼上下一夜之間血流成河,天之驕女被迫流落異鄉。北魏尚書府遺棄在鄉下的庶女李未央意外救了心兒,後又因掩護心兒被追兵殺害。心兒不得不以李未央之名,勇敢地活下去,一個人背負起兩個女孩的命運與苦難。回到尚書府,化名李未央的心兒不僅要與仇敵叱雲氏一族鬥智斗勇,還意外捲入與北魏皇子的情仇糾葛。苦難與坎坷沒有將她打倒,反而賦予她無上的智慧與心胸,她歷盡艱險磨難,終為父系一族正名,同時也收獲了曲折感人的美好愛情 。

7. 李未央的歷史原型是誰

李未央的原型不是一個,而是三個的結合體。北魏(鮮卑人拓跋珪建立)文成回帝拓跋答濬的後宮女人中有李氏、沮渠氏、馮氏三個。李未央是李尚書之女,拓跋濬的李氏就是一個姓李的漢人官員之女;又李未央實際是北涼公主,北涼為匈奴政權(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那麼李未央就應該是拓跋濬的沮渠氏;又李未央是亡國宗室女,受封皇後,還對北魏政壇產生不小影響,這正好和拓跋濬的馮皇後基本吻合,馮皇後是北燕(漢人馮跋建立)亡國宗室女,以太後和太皇太後身份輔佐過拓跋弘和拓跋宏兩代帝王,並主導了北魏中期的漢化改革「太和改制」。因此我認為,李未央是漢人李氏、匈奴人沮渠氏和漢人馮氏的三人結合體。

8. 錦綉未央歷史背景是什麼 講述的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根據秦簡的同名來小說改自編的電視劇《錦綉未央》將於11月11日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播出,該劇由唐嫣、羅晉、吳建豪、毛曉彤、李心艾等主演,講述了亡國公主心兒在遭逢國破家亡的變故之後,陰差陽錯成為「李未央」,回到太傅府與仇敵鬥智斗勇的故事。
《錦綉未央》歷史背景是什麼?
《錦綉未央》主要講述了南北朝期間,群雄逐鹿,烽煙四起,戰事紛爭不斷。出身北涼王族的少女馮心兒,本是天真善良的無憂公主,過著萬人寵愛、恣意隨性的快樂日子。然而因北魏元帥蔣南為搶戰功,欺君罔上擅自出兵,導致北涼上下一夜之間血流成河,天之驕女被迫流落異鄉。北魏太傅府遺棄在鄉下的庶女李未央意外救了心兒,後又因掩護心兒被追兵殺害。
心兒不得不以李未央之名,勇敢地活下去,一個人背負起兩個女孩的命運與苦難。回到太傅府,化名李未央的心兒不僅要與仇敵蔣氏一族鬥智斗勇,還意外捲入與北魏皇子的情仇糾葛。苦難與坎坷沒有將她打倒,反而賦予她無上的智慧與心胸,她歷盡艱險磨難,終為父系一族正名,同時也收獲了曲折感人的美好愛情。

9. 錦綉未央講的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根據秦簡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錦綉未央》將於11月11日在北京衛版視和東方衛視播出,該劇由唐權嫣、羅晉、吳建豪、毛曉彤、李心艾等主演,講述了亡國公主心兒在遭逢國破家亡的變故之後,陰差陽錯成為「李未央」,回到太傅府與仇敵鬥智斗勇的故事。
《錦綉未央》歷史背景是什麼?
《錦綉未央》主要講述了南北朝期間,群雄逐鹿,烽煙四起,戰事紛爭不斷。出身北涼王族的少女馮心兒,本是天真善良的無憂公主,過著萬人寵愛、恣意隨性的快樂日子。然而因北魏元帥蔣南為搶戰功,欺君罔上擅自出兵,導致北涼上下一夜之間血流成河,天之驕女被迫流落異鄉。北魏太傅府遺棄在鄉下的庶女李未央意外救了心兒,後又因掩護心兒被追兵殺害。
心兒不得不以李未央之名,勇敢地活下去,一個人背負起兩個女孩的命運與苦難。回到太傅府,化名李未央的心兒不僅要與仇敵蔣氏一族鬥智斗勇,還意外捲入與北魏皇子的情仇糾葛。苦難與坎坷沒有將她打倒,反而賦予她無上的智慧與心胸,她歷盡艱險磨難,終為父系一族正名,同時也收獲了曲折感人的美好愛情。

10. 錦綉未央劇中李未央的歷史原型是誰

電視劇《錦綉未央》改編自秦簡同名小說(又名《庶女有毒》),但是這部電視劇也是有歷史背景的,就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當時的北魏經歷了2代帝王的努力從鮮卑小部落發展壯大到太武皇帝拓拔燾(劇中的老皇帝)時期已經強盛一時,北方已經基本統一了,跟當時南方政權劉宋形成了對峙。而電視劇的故事情節也是從此刻開始延伸展開的,劇中的主人公李未央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那麼她的原型是誰呢?沒錯就是千古一後馮太後。
故事發生在南北朝時期,北方地區的北魏王朝正值太武帝當政。太平真君十年,太武帝頒詔,命大將軍馮邈帶兵征討柔然。大臣乙渾以馮邈是降將為由極力反對,左昭儀馮姑出面力挺大將軍馮邈,太武帝最終決定仍由馮邈帶兵出征。馮邈戰敗投降,大為震怒的太武帝派乙渾誅殺馮家老小,馮姑的哥哥馮朗也被賜死,馮朗的兒子馮熙因為逃到羌族部落,性命得以保全。馮朗的女兒馮淑儀幾經波折,最終以戴罪之身進入皇宮做了一個小奴婢。 少年馮淑儀聰慧機敏,後來成為了少年皇子拓跋浚的伴讀。公元452年,年僅13歲的拓跋浚稱帝,成為歷史上的文成帝。馮淑儀被選為貴人,並最終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柔然進犯北魏,文成帝提出比武選將,馮皇後借機召回躲藏在羌族部落的哥哥馮熙。在比武大會上,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和馮熙脫穎而出,最終馮熙被任命為先鋒,他率部與柔然軍隊交戰,大獲全勝,馮家兄妹終於洗刷掉了馮家的恥辱。文成帝打算興建雲崗石窟,得到馮皇後支持的曇曜最終領命開鑿佛窟。 文成帝駕崩,火祭之時,馮皇後縱身火海,幸被侍官李弈救出。在眾臣的幫助下,馮太後一舉鏟除了陰謀篡權的乙渾。少年獻文帝繼位後,馮皇後被尊為馮太後,首次臨朝稱制。獻文帝長大成人,馮太後還政於朝,開始全心教導太子拓跋宏。公元471年,5歲的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公元476年,馮太後二次臨朝稱制。馮太後是一位開明的政治家,她鼓勵孝文帝矢志改革,富國強兵。在馮皇後的引導和全力支持下,孝文帝頒布實施了《三長制》和《均田制》。在這些改革措施的激勵下,北魏王朝國力日漸強大,經濟和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展。
馮太後:8-49歲,名馮淑儀,罪臣馮朗之女,父死,她被罰入宮中為婢。幸得左昭儀馮姑的照顧、教育,馮淑儀成為天資聰穎,姿色絕佳,有見識,有才華的宮中佼佼者,被立為貴人,為文成帝所寵愛,又為常太後所眷顧,通過鑄金人成功而立為皇後。文成帝病逝,馮太後以投火殉葬之舉贏得朝野崇敬。使其在獻文帝拓拔弘接位後,經歷一番周折,終於誅殺了妄圖篡位的丞相乙渾,臨朝稱制,威望日隆。拓跋弘漸長,馮太後不得不還政於獻文帝,專心撫育太子,但朝中大事仍要過問。獻文帝與馮太後政見不合,受馮後摯肘,不得以18歲遜位,自為太上皇帝。孝文帝5歲登基,馮太後再次臨朝稱制。但是大臣拓跋子推等卻挾獻文帝與之對抗,殺了其寵信的中常侍李弈。馮太後為根除推行新政的阻力,毅然將獻文帝及其親信一網打盡。在經歷長期、復雜的宮廷斗爭中,馮後耳濡目染,對其性格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在統一中國北方的過程中,因連年征戰,北魏國庫空虛,大量難民流離失所,地方豪強乘機兼並土地,官吏貪腐成風。雄才大略的馮太後廣開言路,重用人才,接受重臣李沖等建議,突破重重阻力,推行了班祿制、均田制、三長制等三項改革,取得成功。北魏國力自此迅速增強,同時推動了鮮卑游牧文化走向先進的農耕文化,對促進民族融和方面,也作出了貢獻。在中國歷史上,馮太後應是最有作為的女政治家之一,為推動中國歷史前進,起到了可貴的作用。
馮太後具有遠見卓識,善於識人用人,生殺決斷,威嚴有加,但又胸襟廣闊,有大丈夫氣魄。她生活簡朴,體恤下民。感情上大膽而豐富,她23歲守寡,先後寵愛過俊美的李弈和才華橫溢的李沖。當然作為一個復雜性格的女性,為自己和馮氏利益,她也演繹了斬斷哥哥馮熙的愛情,犧牲馮熙女兒等常人無法接納的行為,而這些恰恰勾描出了這個兩度臨朝稱制,縱橫草原大漠之中,大魏國一代帝後的豐姿。

閱讀全文

與未央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