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圖片
呵呵,去玩三國群英傳,都有頭像的,還有一些歷史游戲都有,繼玩游戲又了解了…多美
『貳』 歷史書上的古代人畫像是怎麼來的
一部分是皇家收藏的歷代人物畫像,來自故宮的南薰殿里的五百八十多幀古代名人的畫像回。華佗、荀子答、王安石,出自《歷代聖賢名人像冊》。孫武、范蠡、孫臏,出自《歷代武臣像冊》。孔子、顏回、孟子,出自《至聖先賢像冊》。伏羲、堯、禹、商湯、周文王、李世民,出自《古帝王像軸》。還有一部分來自王圻王思義父子《三才圖會》,全書十四門一百零八卷,內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人物無所不包,所以取名「三才」,周文王、周公、召公、曹操、諸葛亮、司馬炎、王羲之、陶淵明、謝安、孔穎達…都來自這本書,不過書作者是明朝的,之前的人物也沒有親自見過,導致人物形象雷同。還有一部分是這些裡面沒有的,是建國後周總理下令要求繪畫的,主要作者蔣兆和。因為沒有圖片資料,只有大概的文字資料,像李時珍,就找的京城四大名醫之一的蕭龍友,也就是他的老丈人做模特,祖沖之根據竺可楨畫的,最出名的《杜甫像》,據說是以自己為模特畫的,蔣兆和的人物塑造能力還是非常厲害的,於是他又接下了一系列畫古代科學家的活兒。包括但不限於:劉徽、張衡、張仲景、一行和尚、孫思邈、郭守敬等。
『叄』 歷史書上畫的那些古代人物畫像,是不是那些人的本來面貌
不全是,因為大多數歷史人物現代人都不曾親眼所見,所以大多是現代人根據歷史文獻描述所畫
『肆』 課本上的歷史人物畫像是真的嗎
不是,那是跟據骨骼畫出來的。
『伍』 請問 這種風格的歷史人物畫像都出自哪裡啊
這種風格的人物肖像,出自日本光榮公司的經典游戲《三國志11》,你這個肖像貌似老年的張郃。這種肖像後來被引入到桌面游戲《三國殺》中。春秋戰國後,最為精彩的一段歷史——三國
『陸』 為什麼歷史人物畫像都很像呢
沒見過都不能說像,眼見為實,圖畫上的畢竟是流傳下來的,不純在很像的說法
『柒』 中國古代的歷史人物畫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
唐代韓滉的《文苑圖》
閻立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專》
唐吳道子《孔子行屬教像》》、《天王送子圖》、《十指鍾馗圖》
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
北宋李公麟的《維摩詰像》
南宋李唐的《採薇圖》
梁楷的《李白行吟圖》
元代王繹的《楊竹西小像》
明代仇英的《列女圖》卷
曾鯨的《侯峒嶒像》
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
『捌』 古代歷史人物的畫像真實性大嗎
這個問題要幾分來看:
1,我們常見到的中國名人肖像,均是後人臆造內的。
2,即使有少數是本人容在世時畫的,也多有美化,因中國文化有「為尊者諱,為親者隱」的傳統。(如歷代皇帝畫像)
3,在中國畫的范疇里,更應叫人物畫而不是肖像畫,中國畫少有單純以畫肖像為目的的,而更多的把人物放在情境之中,強調「以形寫神」(顧愷之)。
4,到宋代,因貴族及文人階層的旨趣不同,山水畫大興,更走向「寫意」而非「寫實」的方向。
5,但這也不代表中國畫中沒有寫實的部分,只是自宋以後就不是主流了。也有畫得「很象」的,如王世敏的畫。
『玖』 歷史課本上的古代人物畫像靠譜嗎
1, 因為課本插畫也是找人約稿的,插畫作者對古代的人物的想法早就形成內定式(前人的經驗)容,就漸漸趨於大同小異了(參看翻拍版的各歷史劇);
2,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一般而言除了宦官不會有沒鬍子的男人(但也有早逝的皇帝胡須較少,這個可以網路之),鬍子不加修飾,半張臉都擋起來了,人和人的差異就更小了;
3,你若說他不寫實,其實我看是藝術加工,美化了的緣故,所謂美人是相似的……而醜八怪為什麼叫醜八怪,因為他們丑的多樣化,內容豐富多彩。所以可以網路一下朱元璋的畫像,是不同的……
4, 古人的審美——丹鳳眼,有卧蠶,美髯公,濃眉 各種福相(尤其是有所謂帝王將相之福相)……再到運筆手法,花紋圖案象徵的意義,服飾代表的身份等等……會變成一個人的時裝秀,就不意外了……
5,插圖出於同一人之手。每個人的畫風都有些微的不同,這些如同排比句一樣工整的插圖,出自一人之手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很多人畫人物都有彼此太相似,識別性太差的特點,其中有一些人畫誰都像作者自己,另一些人則畫誰都是同一張臉,僅靠服飾發型來區分……尤其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
『拾』 歷史名人肖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專定了死者肖像受法律屬保護。具體請看:
自然人死亡後,他人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其近親屬因該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使用歷史名人的肖像要求是善意使用。你要用老蔣的做商標肯定是不行了。
所以除了在新聞媒體中使用外,使用歷史名人的肖像權基本上都是要要有其後代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