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西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1、楊秀清
李濟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原名李濟琛。廣西梧州市龍圩區人。黃埔軍校副校長;原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領導人之一。
廣西,簡稱「桂」。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首府南寧市。得名於古地名「廣信」,兩廣以廣信為分界,廣信之西謂廣西。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相鄰,並與海南隔海相望,南臨北部灣,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
廣西地處中國華南地區,介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千米,是全國三大僑鄉之一。
B. 廣西的歷史文化名人有誰
譯吁宋,秦代西甌部族聯盟酋長。秦甌戰爭時期,帶領西甌人抗擊秦軍的部族聯盟領袖。
桀駿,秦代西甌部族聯盟軍事首領。
黃乾曜,唐代黃峒部族首領。
黃少卿,唐代西原農民起義領袖。
曹唐,《全唐詩》收錄詩最多的廣西人
趙觀文,廣西最早的狀元。
曹鄴,唐代廣西第一大詩人。
儂智高,宋代農民起義領袖。
蔣冕,明代理學名臣、內閣首輔,是廣西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
瓦氏夫人,明代抗倭巾幗英雄。為保國安民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明嘉靖皇帝封為二品夫人。在中華民族抗擊外敵入侵的歷史中,瓦氏夫人堪稱「巾幗英雄第一人」。
袁崇煥,明末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詩人。
石濤,中國清代畫家。明藩靖江王朱守謙後裔,清初「四僧」之一。
陳宏謀,清朝大學士。是清代廣西籍官員中,官位最高,任官時間最長,任官歷經省份最多的一位清官、名臣。
鄭獻甫,清代名學者。
馮子材, 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劉永福, 晚清民族英雄。
岑毓英,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楊秀清、李秀成、陳玉成等,太平天國廣西籍著名的將領。
盧六,太平天國第一位烈士、後被追封為嘏王。
石達開,太平天國翼王
蕭朝貴,太平天國西王。
韋昌輝,太平天國北王。
譚紹光,太平天國慕王。
蒙得恩,太平天國贊王。
林鳳祥,太平天國北伐主將。
李開芳,太平天國北伐主將。
黃鼎鳳,清代農民起義領袖。
吳凌雲,清代農民起義領袖、建「延陵國"
劉永福,黑旗軍首領、清末抗法、抗日名將。
唐景崧,晚清名臣,中法戰爭後歷任福建台灣道、台灣布政使,署理台灣巡撫。清朝割棄台灣後,被台灣軍民推為民主國大總統,領導台灣軍民抗日。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封——廣西唯一的同胞翰林。
況周頤,清代詞人。與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齊名,時人稱為「清代詞學四大家」。
蔣昪、蔣冕,明代廣西唯一的兄弟尚書。
馮京,廣西第一個「三元及第」者。
王正功,最早詠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人。
陳繼昌,中國最後一位「三元及第」者
陸榮廷,中國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及軍閥,舊桂系首領。
岑春煊,兩廣總督,清末三屠之一。岑春煊專屠貪官。
盧燾,黔軍總司令兼貴州省長。
李濟深,黃埔軍校副校長,高級將領,民革中央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
陳濟棠,中國國民黨一級上將,曾長時間主政廣東,政治上與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禮,有「南天王」之稱。
李宗仁,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黨「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新桂系早期三巨頭是李(李宗仁)、白(白崇禧)、黃(黃紹竑)。晚期三巨頭是李(李宗仁)、白(白崇禧)、黃(黃旭初)。
黃旭初,曾任廣西省主席。
白崇禧,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軍事家,有「小諸葛」之稱。
黃紹竑,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曾任廣西省主席、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 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長、交通部部長。
馬君武,中國教育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廣西大學的創建人。
梁漱溟,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
黃現璠,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八桂學派領袖,無奴學派導師。
韋拔群,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毛澤東、彭湃、韋拔群)之一,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
李明瑞,桂系名將,廣西北流人,中共百色和龍州起義領導人。
俞作豫,廣西北流平政鎮嶺垌村人,龍州起義領導人,左江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軍第八軍軍長。
王力,語言學家、教育家。
鄧穎超,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周恩來總理夫人。
C. 廣西有哪些名人
廣西的名人有:袁崇煥、石達開、馮京、梁羽生等。
1、袁崇煥
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通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 )。明朝末年薊遼督師。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袁崇煥因為行事作風的問題,曾經讓器重他的孫承宗大為震怒,擒殺毛文龍也是袁崇煥擅自主張。他的同事王在晉認為袁崇煥雖然死於國法,但是他的功勞不可淹沒,但同時,他也認為袁崇煥的死是自取滅亡。 而唐甄、談遷等人則視之為明之良將。
2、石達開
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奇石鄉)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廣東省和平縣。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戰略家,武學家,詩人,書法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受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二十歲獲封翼王,三十二歲英勇就義於成都。一生轟轟烈烈,體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跡為後世所傳頌,被認為是「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
3、馮京
1021年生於宜山龍水,15歲隨父母遷居藤州幾年後,又落籍鄂州。因此上述三地均可稱為其家鄉。
馮京從小天資聰穎,好學上進。在1048年8月至1049年3月舉行的鄉試、會試、殿試中,他連中解元、會元、狀元,在古代13位「三科狀元」中名氣較大。時任朝廷宰相見馮京才華橫溢,先後將兩位千金嫁給他為妻,留下了「兩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話。
4、梁羽生
原名陳文統,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代表作品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
5、歐陽夏丹
1977年7月28日出生於廣西桂林,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1999~2003年8月,在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工作2003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主持早間新聞節目《第一時間》。2006年,獲選央視2005年度播音主持人十佳。
歐陽夏丹的形象為央視新聞頻道增添了輕松的氣息,她能夠把輕松自然的主持風格和新聞播報端莊矜持的主持狀態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她從一檔早間新聞的主播,到央視十大主持人、金話筒得主,歐陽夏丹憑借她利落、爽朗的風格也得到了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
D. 廣西古今的名人
譯吁宋——秦代西甌(壯族先民)部族聯盟酋長。秦甌戰爭時期,帶領西甌人抗擊秦軍的部族聯盟領袖。
桀駿——秦代西甌(壯族先民)部族聯盟軍事首領、聞名中外的壯族山地戰開山鼻祖。
冼夫人——南北朝嶺南地區俚人(壯族先民)領袖,被南越族尊為「聖母」。周恩來譽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巾幗英雄」。
黃乾曜——唐代西原黃峒壯族首領。
黃少卿——唐代西原農民起義領袖。
阿儂——儂存福妻,儂智高生母,宋代壯族女傑,。九百多年來,壯族地區的人民時刻懷念這位民族女傑,尊稱她為壯族的女王「婭王」。長期以來各地的壯族村莊多建有婭王廟,每年農歷四月的第一天都聚眾殺牛祭祀,說這是當年阿儂征戰的出師日。另外,每年的農歷七月十八還有「婭王節」,是壯族紀念阿儂的節日。
儂智高——宋代農民起義領袖,在壯族歷史上,儂智高是受壯族人民世代尊崇的英雄。在當今壯族地區,紀念儂智高的神廟、頌揚儂智高的傳說、追悼儂智高的活動比比皆是。
蔣冕——明代理學名臣、內閣首輔,是廣西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
瓦氏夫人——明代抗倭巾幗英雄。為保國安民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明嘉靖皇帝封為二品夫人。在中華民族抗擊外敵入侵的歷史中,壯族人瓦氏夫人堪稱「巾幗英雄第一人」。
石濤——中國清代畫家。明藩靖江王朱守謙後裔,清初「四僧」之一。
陳宏謀——清朝大學士。是清代廣西籍官員中,官位最高,任官時間最長,任官歷經省份最多的一位清官、名臣。
鄭獻甫——清代名學者。
馮子材—— 晚清抗法名將。
岑毓英——壯族歷史上第一位總督,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盧六——太平天國第一位烈士、後被追封為嘏王。
蕭朝貴——太平天國西王。
韋昌輝——太平天國北王。
石達開——太平天國翼王。
譚紹光——太平天國慕王。
蒙得恩——太平天國贊王。
林鳳祥——太平天國北伐主將。
李開芳——太平天國北伐主將。
黃鼎鳳——清代農民起義領袖。
吳凌雲——清代農民起義領袖、建「延陵國"
劉永福——黑旗軍首領、清末抗法、抗日名將。
唐景崧——晚清名臣,中法戰爭後歷任福建台灣道、台灣布政使,署理台灣巡撫。清朝割棄台灣後,被台灣軍民推為民主國大總統,領導台灣軍民抗日。
況周頤—— 清朝詞人。與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齊名,時人稱為「清朝詞學四大家」。
陸榮廷——中國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及軍閥,舊桂系首領。
岑春煊——兩廣總督,清末三屠之一。岑春煊專屠貪官 。
盧燾——黔軍總司令兼貴州省長。
李濟深——黃埔軍校副校長,高級將領,民革中央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
陳濟棠——中國國民黨一級上將,曾長時間主政廣東,政治上與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禮,有「南天王」之稱。
李宗仁——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黨「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新桂系早期三巨頭是李(李宗仁)、白(白崇禧)、黃(黃紹竑)。晚期三巨頭是李(李宗仁)、白(白崇禧)、黃(黃旭初)。
黃旭初——曾任廣西省主席。
白崇禧——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軍事家,有「小諸葛」之稱。
黃紹竑——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曾任廣西省主席、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 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長、交通部部長 。
馬君武——中國教育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廣西大學的創建人。
梁漱溟——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
韋拔群——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毛澤東、彭湃、韋拔群)之一,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
黃現璠——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八桂學派領袖。壯族歷史上第一位大學教授。有「學者中的學者」之稱。
王力——語言學家、教育家。
韋國清——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覃應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原主席,世有現代壯王尊稱。
李寧——體操王子,「二十世紀最佳運動員」之一。
E. 廣西出人才,歷史上廣西出過哪些名人
1、馮子材
馮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2、蔣冕
蔣冕(1462年-1532年),字敬之,一字敬所,號湘皋。縣城北隅(今廣西全州鎮北門一帶)人。蔣冕是明朝弘治、正德兩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首輔內閣大學士(正德年間代廷和為首輔僅兩月),是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兄昪(即蔣昪),南京戶部尚書,以謹厚稱。
5、況周頤
況周頤(1859~1926),晚清官員、詞人。原名況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玉梅詞隱,晚號蕙風詞隱,人稱況古,況古人,室名蘭雲夢樓,西廬等。
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寶慶。況周頤,咸豐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歲補弟子員,11歲中秀才,18歲中拔貢,21歲以優貢生中光緒五年(1879)鄉試舉人。一生致力於詞,凡五十年,尤精於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風詞》《蕙風詞話》。
F. 桂林有哪些名人
桂林名人
李天佑 ( 1914-1970 )
廣西臨桂縣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百色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排長、特務連連長,紅三軍團第五十八團副團長、團長,紅三軍團第五師十三團團長、師長、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第十團團長,紅一軍團第二師副師長、第四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團長、副旅長、代旅長。一九三九年赴蘇聯學習軍事。解放戰爭時期,任北滿軍區參謀長,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市衛戍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三十八軍軍長,第十三兵團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兼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校長,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中央委員。
陳宏謀(1696--1771),桂林臨桂縣四塘鄉橫山村人,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春,中恩科試第一名舉
人。系清乾隆帝的重臣東閣大學士。先後任甘、晉、陝、鄂、贛、閩、湘、蘇兩省巡撫,兩廣、湖廣
總督。陳宏謀一生致力發展生產,不畏權貴,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故里為諸峰環繞,「風水」傳說
頗多。陳氏家族,世代功名不斷,五代連科,翰林連袂,自陳宏謀起的190年間,陳氏家族科甲曾有
狀元1名、翰林2名、會元1名、進士4名、解元2名、舉人26人、貢生9人、凡35人。
王半塘(即王鵬運,1849-1904)年,桂林臨桂縣人,自號「半塘老人」,他是我國近代有名的詞學
家,著有《半塘定稿》3卷,《剩稿》1卷。他傷國憂時,發而為詞,是清代詞壇之大師之一。
馬君武 (1881-1940)桂林人,生於恭城。民主革命時期的政治活動家、教育家、愛國詩人。早年
就讀於體用學堂,後留學日本和德國,是中國留學生取得工學博士學位的第一人。他追隨孫中山先生
進行革命活動,先後任總統府秘書長、廣西省長、上海大夏大學、中國公學、北京工業大學和廣西大
學等校校長。馬君武學識淵博,懂英、法、德、日四種外語,翻譯過許多世界名著和工程技術等專著
,為我國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為祖國培養造就人才作出了貢獻。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鄰,桂林臨桂縣兩江鄉人,陸軍速成學校畢業,上將銜,1948年任國民
黨政府副總統,1949年1月任代總統,12月移居美國。1965年7月回國。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有官邸在桂林市象山區文明路16號。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11月中旬,李宗仁曾在此居住辦公。其舊
居在臨桂縣兩江鄉。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回族,桂林臨桂會仙鄉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北伐時任國民革命
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抗戰時期任軍委會副總參謀長、軍訓部長、桂林行營主任,解放戰爭時任國民
黨國防部長、華中軍政長官等要職,上將銜。1949年飛往台灣,1966年在台北逝世。在桂林市秀峰區
榕湖北路榕湖飯店大門內近處有公館。
王維儉 女,運動健將、高級教練員。廣西桂林市人。生於1947年。1958年入桂林業余體校,同年被選入廣西技巧隊,1959年參加第1屆全運會技巧比賽後,調入國家體操集訓隊,改為體操運動員;1963—1972年連續在全國體操比賽中蟬聯個人全能冠軍,同時每年都獲得2—4枚金牌;1963年在新興力量運動會體操比賽中奪得個人全能、自由體操、平衡木、跳馬4枚金牌;1966年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體操比賽中是獲得團體冠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並獲得個人全能和4個單項共6枚金牌,成為中國第一位在亞洲體操比賽中獲得金牌最多的運動員;1963年榮立特等功;1964年獲運動健將稱號,榮立一等功,1975年任國家體操隊教練員,培養了馬文菊、黃群等一批全國冠軍和參加世界體操大賽的優秀選手。1980年獲高級教練員稱號。1988年曾任第11屆亞運會集資部副部長。現兼任中國體操協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司長,中國體育舞蹈運動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曾在全國性刊物上發表《女子少年運動訓練法》等3篇文章。
姓名:莫慧蘭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9.07.11
身高:150cm
國籍:中國
籍貫:廣西桂林
莫慧蘭簡介
1985年7月,莫慧蘭進入廣西桂林體操學校,1990年12月進入國家體操隊。1994年10月,在日本廣島舉行的第12屆亞運會上,莫慧蘭一人獨得團體、平衡木、自由操、跳馬和高低杠五枚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莫慧蘭獲得跳馬銀牌。莫慧蘭高低杠上的「團身前空翻越杠抓杠」動作被國際體聯稱為「下世紀」動作,並被命名為「莫式空翻」。
曹 鄴
【曹鄴】(約816~875)唐代詩人。字業之,一作鄴之。廣西桂林人。自幼聰穎,勤於攻讀。唐大中四年(850)中進士,歷任天平節度使幕府掌書記、太常博士、禮部郎中、吏部郎中、洋州刺史。後辭官南歸,遷居桂林城北阜財坊,以讀書、寫詩、教館自娛。其詩多吟詠故鄉山水景色和田園風光,鄉土氣息濃郁,如《題廣福岩》、《東郎山》、《西郎山》、《東洲》、《遷居桂林寄陽朔友人》等。其故居在陽朔縣城北面的龍頭山和北鹿山之間。後人在其故居處修造了曹公祠堂、曹公書院。據傳及第前曾在天鵝山下石岩讀書,後此處被辟為曹鄴讀書岩。岩口存有民國年間朱謨題的"曹鄴讀書岩"5字榜書及明朝解縉的《曹鄴讀書岩》詩刻。有詩集3卷,後只存2卷,《全唐詩》收其詩108首。
G. 廣西著名人物
1、石濤: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
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2、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桂系」首領,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九·一八」事變後,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1948年國民黨行憲,當選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後出走美國,但最終偕夫人郭德潔於1965年7月經瑞士、中東回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及其他中共領導人歡迎,於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3、馮子材:字南干,號萃亭,漢族,生於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馮子材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歷任廣西、貴州提督。
咸豐年間從向榮、張國梁鎮壓太平軍,中法戰爭時,已年近70,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取得了鎮南關之戰勝利,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雲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餘年,寒素如故。
4、石達開: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廣東省和平縣。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戰略家,武學家,詩人,書法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5、蔣冕:字敬之,一字敬所,號湘皋。廣西全州鎮北門一帶人。蔣冕是明朝弘治、正德兩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首輔內閣大學士(正德年間代廷和為首輔僅兩月),是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兄昪(即蔣昪),南京戶部尚書,以謹厚稱。
H. 歷史上廣西出過哪些名人
1、馮子材
馮子材(1818年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2、蔣冕
蔣冕(1462年-1532年),字敬之,一字敬所,號湘皋。縣城北隅(今廣西全州鎮北門一帶)人。蔣冕是明朝弘治、正德兩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首輔內閣大學士(正德年間代廷和為首輔僅兩月),是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兄昪(即蔣昪),南京戶部尚書,以謹厚稱。
5、況周頤
況周頤(1859~1926),晚清官員、詞人。原名況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玉梅詞隱,晚號蕙風詞隱,人稱況古,況古人,室名蘭雲夢樓,西廬等。
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寶慶。況周頤,咸豐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歲補弟子員,11歲中秀才,18歲中拔貢,21歲以優貢生中光緒五年(1879)鄉試舉人。一生致力於詞,凡五十年,尤精於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風詞》《蕙風詞話》。
I. 廣西有那些傑出歷史人物
廣西名人
儂智高(-1055),反宋起義將領,「大南國」皇帝,廣源州(今南寧)人。
瓦氏夫人(1498~1557), 明代抗倭英雄,廣西歸州(今靖西縣)人。
蔣 冕(1462~1532),明朝大學士、內閣首輔,廣西全州人。
石濤(1641~約1718),清初著名畫家,廣西桂林人。
陳宏謀(1696~1771),清朝大學士、理學家,廣西臨桂人。
鄭獻甫(1801-1872),清代著名學者,廣西象州人。
韋昌輝(1823-1856年),太平天國「北王」,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
蕭朝貴(?—1852.9.12),太平天國開國功臣和傑出將領,廣西武宣縣東鄉人。
石達開(1831~1863),太平天國軍事統帥之一,廣西貴縣人。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秦日綱 (約1821—1856),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桂平人。
劉永福(1837-1917),清末黑旗軍首領、抗法抗日名將,廣西上思人。
馮子材(1818.7.29~1903.9.18),清代抗法名將,廣西欽州人。
岑毓英(1829-1889),清代抗法民族英雄,廣西西林人。
唐景崧(1841~1903),清末台灣巡撫、台灣民主國大總統、首創桂劇,字維卿。廣西灌陽人。
況周頤(1859~1926),清季詞人,廣西桂林人。
岑春煊(1861年-1933年),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家,廣西西林人。
李宗仁(1891.3.13—1969.1.30),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白崇禧(1893.3.18—1966.12.2),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陸榮廷(1859-1938),桂系軍閥,廣西武鳴人。
陳濟棠(1890~1954),國民黨軍隊將領,廣西防城人。
李濟深(1885—1959),黃埔軍校副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廣西蒼梧人。
韋拔群(1894—1932),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領導者,廣西東蘭人。
梁宗岱(1903~1983),中國現代詩人,廣西人(辭海:廣東新會人,誤)。
梁漱溟(1893-1988),國學大師、「中國最後一個大儒」,廣西桂林人。
馬君武(1881-1940),著名教育家,廣西桂林人。
雷沛鴻(1887年-1967),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廣西南寧人。
高致嵩(1899—1937),國民黨將領,廣西岑溪人。
羅爾綱 (1901-1997) ,太平天國歷史學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人。
雷經天(1904—1959),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解放軍將領,廣西南寧人。
石覺(1908-1986),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廣西桂林人。
甘乃光(1897—1956),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教官、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副秘書長,廣西岑溪人。
甘麗初(1901—1950),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羅奇(1901—1975),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黃錦輝(1903—1928),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軍事幹部之一,廣西桂林人。
覃異之(1907— ),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宜山人。
黃紹竑(1895—1966),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容縣人。
李明瑞(1896~1931),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者之 一、革命烈士,廣西北流人。
譚壽林(1896~1931) 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廣西貴縣(今貴港)人。
王力(1900~1986),語言學家、教育家,廣西博白人。
程思遠(1908~2005.7.28),著名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廣西賓陽人。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新武俠鼻祖」,廣西蒙山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