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筆從戎指哪位歷史人物
班超字仲升,扶風安陵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他為人有大志,不拘小節。可是內心孝順恭謹,在家常勤勉地幹些苦活兒,不以勞累下賤為恥辱。有善辯的口才,又喜歡瀏覽群書及傳注,永平五年(公元63年),他的哥哥班固被徵召任校書郎,班超和他的母親一同到洛陽。家中貧困,常為官家僱用抄書,以其所得來供養母親。長時間勞累辛苦,曾停下手頭的工作,扔筆感嘆道:「大丈夫沒有其它志向才略,還應該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於異域,以獲得封侯,怎麼能長久地在筆硯間消磨時日呢?」同事們都取笑他。班超說:「小子怎能知道壯士的志向呢!」後來,他到看相的那兒去看相,看相的說:「先生,您現在不過是布衣之士罷了,可是將來必定封侯於萬里之外。」班超詢問他的形狀,看相的說:「你額頭如燕,頸項如虎,飛翔食肉,這是萬里侯的相貌啊。」過了很久,顯宗問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兒?」班固回答說:「他在為官府抄書,得點錢來供養老母。」顯宗就任命班超為蘭台令史。後來,班超因為有過失而被免了官。 永平十六年(公元74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以班超作代理司馬,讓他率領一支軍隊攻打伊吾,在蒲類海作戰,斬了敵人許多首級回來。竇固認為班超很有才能,派他與從事郭恂一道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鄯善國王廣很恭敬而有禮貌地接待了他,後來忽然變得冷淡了。班超對他的部屬說:「你們可曾感到廣的禮敬之意淡薄了嗎?這一定是有匈奴使者到來,他心懷猶豫不知所從的緣故。明智的人能夠看出還沒有露出苗頭的事物,何況是明擺著的事實呢?」於是叫來侍候的胡人,嚇詐他說:「匈奴使者來了好幾天了,現在在哪兒?」侍者恐懼害怕,就吐露了全部情況。班超便把侍者關起來,把他的部屬36人都召集起來一同喝酒。喝得高興的時候,班超便用語言激怒他們道:「你們和我們都處在極偏遠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富貴。現在匈奴使者來了才幾天,而鄯善王廣便取消禮敬,如果他把我們抓起來送給匈奴,那我們的骸骨就會永遠喂豺狼了。你們看怎麼辦呢?」部屬都說:「現在處在危險存亡的地方,死活都聽從司馬的吩咐。」班超說:「不到老虎洞里,就抓不到小老虎。目前的辦法,只有趁夜晚用火攻擊匈奴人,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他們一定大為驚恐,我們就可以全部消滅他們。消滅了匈奴人,鄯善王會因此嚇破了膽,大功就可告成,事業就可建立了。」部屬們說:「應當跟從事商量一下。」班超怒道:「是吉是凶,決定在於今日。從事是文弱平庸的官吏,聽了我們的計劃必定會因害怕而泄露機密。死了不為人所稱道,不是一個豪壯而勇敢的人。」大家說:「好!」天剛黑,班超便帶領部屬奔向匈奴使者的營房。這時正刮著大風,班超叫10個人拿著鼓躲藏在匈奴使者營房後面,約定說:「你們看到火燒起來了,就都擊鼓大聲吶喊。」其餘的人都拿著武器弓箭,埋伏在營門兩邊。班超順風放火,前後擊鼓大叫,匈奴人嚇得亂作一團。班超親手殺死3個人,部屬殺死了匈奴使者和隨從士兵30多人,全都砍下了他們的腦袋。其餘的100多人全被燒死。第二天,就回去把情況告知郭恂。郭恂開始大吃一驚,隨即變了臉色。班超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要分功,便舉著手對郭恂說:「您雖然沒有一同去破敵,我哪有心獨占這份功勞呢?」郭恂這才高興起來。班超於是叫來鄯善王廣,把匈奴使者的首級給他看,鄯善國舉國震驚。班超便把這件事告訴他們,並加以撫慰。於是鄯善國王便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漢朝做人質。班超回來向竇固稟報,竇固大喜,詳細地把班超的功勞奏明皇帝,並且要求另外選派使者出使西域。漢明帝贊許班超的氣節,下令給竇固說:「有班超那樣的官吏,為什麼不派遣而要另選他人呢?現在任命班超為軍司馬,讓他去完成以前的功業。」班超再次受命出使西域。竇固想要多給些士兵給班超,班超說:「我只願帶上原來跟隨我的30多個人就夠了。如果有什麼不測,人多了更是累贅。」 這時,於窴國王廣德剛攻破莎車國,在西域南道稱雄。而匈奴派了使者監護他們的國家。班超到西域,先到於窴國,廣德王對他很冷淡,禮意極不周到。而且這個國家的風俗信巫。巫師說:「神人發脾氣了,為什麼要親近漢朝?漢朝使者有一匹騧馬,趕快牽來祭我。」廣德王就派人到班超那裡來要那匹馬。班超暗地裡了解了這個情況,便答應了把馬給他,並要那個巫師親自來牽馬。一會兒,巫師來了,班超當即砍下他的頭來送給廣德王,並用言辭責備他。廣德王早聽說班超在鄯善國消滅匈奴使者的情況,非常害怕,便擊殺匈奴使者向班超投降。班超重賞廣德王及其下屬,就此把於窴震懾安撫下來。
希望採納
B. 精忠報國的歷史人物是誰 卧薪嘗膽的歷史人物是誰 投筆從戎的歷史人物是誰 胯下受辱的歷史人物是
精忠報國:岳飛
卧薪嘗膽:越王勾踐
投筆從戎:班超、張騫
胯下之辱:韓信
東山再起:謝安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曾敗於吳國,被迫求和。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 卧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史記》原文為:「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家貧,嘗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之志哉!」後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韓信: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謝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著名政治家,太常謝裒之子、鎮西將軍謝尚的從弟。
《晉書·謝安傳》:「謝安少年既有名聲,屢次徵辟皆不就,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C. 入木三分,投筆從戎這兩個成語都和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是王羲之和班超阿。
入木三分: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回在一塊木板答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投筆從戎: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超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後立功西域,封定遠侯。
D. 投筆從戎與歷史人物相關
投筆從戎是東抄漢班超的故襲事,班超曾經跟著哥哥史學家班固做抄寫的工作來過生活,後來有一天他擲筆長嘆說:「大丈夫應當在邊疆為國立功,像傅介子張騫一樣,哪能老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於是就有了投筆從戎這個成語。
E. 投筆從戎是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版,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權。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久之,顯宗問故:「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帝乃除超為蘭台令史。
F. 投筆從戎的歷史人物是誰
寫景的詩
1、《初夏》【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2、《初夏絕句》【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西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6、《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7、《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8、《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10、《初夏睡起》【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11、《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13、《首夏》【唐】鮑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雖留有餘態,
脈脈防憂煎。幽人惜時節,對此感流年。
14、《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葯盛,架引綠蘿長。永日一欹枕,故山雲水鄉。
15、《夏日登鶴岩偶成》【唐】戴叔倫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
16、《夏日游暉上人房》【唐】陳子昂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岩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17、《三月晦日偶題》【宋】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18、《客中初夏》【宋】司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19、《初夏淮安道中》【元】薩都剌
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
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准時。
20、《夏日雜詩》【清】陳文述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21、《夏日》【唐】白居易
東窗晚無熱,北戶涼有風。盡日坐復卧,
不離一室中。中心本無系,亦與出門同。
22、《夏雨後題青荷蘭若》【唐】施肩吾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G. 中國歷史上投筆從戎的都有誰
一、先軫:春秋晉中軍主帥,標准讀書人出身,據說好學不倦,熟讀《詩經》,最輝煌戰績是輔佐晉文公城濮一戰,創造我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一舉奠定晉國的中原霸主地位。
二、孫武:春秋吳國將軍,可謂世界級的軍事鼻祖人物,一部《孫子兵法》已開全世界軍事理論之先河。最牛比的則是將其理論付諸實踐的經典戰例——五戰五勝,直取郢都,更是讓後代無數軍事專家為之望塵莫及。
三、吳起:戰國楚名將,與孫子齊名,曾為孔子高徒子夏的學生,後因品德問題被學校開除,但反而成就了一代軍事家的英名。有軍事著作《吳子兵法》傳世,惜無經典戰例流傳。
三、田穰苴:戰國齊將,有軍事著作《司馬法》傳世,無具體戰例傳世。
四、陳湯:西漢戍守邊疆名將,《漢書》里稱其「少好學,善文」,僅在給漢帝奏章里的一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名言,已足顯其腹中文墨水平。最創造的古今戰史的輝煌戰績是——以四萬漢胡聯軍一戰摧毀北匈奴主力,擊斬郅支單於,傳首九邊,從此使我大漢天威名揚域外、至今不衰!
五、班固,他文修漢史,武經西域,36使擊殺匈奴使節而西域臣服,之後經營西域30年使之成為漢之左膀,期間經典戰例無數
六、周瑜:三國吳名將,史傳「妙通音律,時人諺曰:曲有誤,周郎顧」僅憑彈著古琴「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儒雅勁頭。
七、陸遜:三國吳名將,出身「奶油書生」,經典戰例當然是火燒連營七百里的夷陵之戰。
八、杜預:西晉將軍,杜甫的先祖,曾為《左氏春秋》作傳,想來軍事素養極高。最值得誇耀的戰績是指揮了統一三國的最後一戰——滅吳之戰。
九、劉琨:西晉大臣,其詩名與曹植齊名,曾創造過夜彈胡笳嚇走胡兵的戰爭神話,風度儒雅被時人所驚嘆,惜不能恢復北方,反墜奸計遇害。
十、謝混:出身東晉世族,有詩名,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惜無傑出戰績。
十一、李靖:唐初開國名將,正統文人出身兼開國大將
十二、范仲淹:北宋名臣,進士出身,曾指揮對西夏作戰,多有勝績。
十三、岳飛:南宋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正統文人出身。
十四、虞允文:南宋文臣,採石磯一戰力挽狂瀾,重創金主完顏亮,其功績可與肥水之戰相比。
十五、辛棄疾:南宋武將,有政治軍事理論著作《美芹十論》傳世,詞壇一代大師,惜生不逢時,後人無法領略他的傳世戰例。
十六、王陽明:明代名臣,進士出身,著名的理學大師,在中國哲學史上地位顯赫,軍事造詣上突出,超級人物。
十七、袁崇渙:明著名將領,進士出身,金庸先生曾專門撰文推崇袁督師為中國一代儒將之冠,其輝煌戰績當屬著名的寧遠大捷,一戰擊斃悍酋努爾哈赤。如果崇禎後來不中皇太極的反奸計,滿清能否入關還很難說。僅憑這點就該入選。
十八、曾國藩:晚清中興名臣,進士出身,知名理學家,能詩善文,最露臉的戰績當然就是平定發匪之亂了,但對太平軍作戰中也多有敗績,屬屢敗屢戰、最後成功性的人物。
十九、胡林翼:湘軍名將,進士出身,曾與曾國藩合著有《曾胡公兵法》傳世,對太平軍作戰屢有勝績,
二十、左宗棠:晚清中興名臣,舉人出身,自比「今亮」,鎮壓太平軍戰功顯赫,一生最值得驕傲的戰績是入疆平定阿古柏叛亂,收復新疆之戰。
此外還有祖狄,謝安,於謙,等
打字累死了,給我分吧!
H. 投筆從戎的歷史人物
東漢班超
公元62年,班固被明帝召到洛陽做校書郎,弟弟班超也跟著去了回。但是,班超是個有答遠大志向的人。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於是,班超投筆從戎。
公元73年,班超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他以機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難,聯絡了西域的幾十個國家,斷了匈奴的右臂,使漢朝的社會經濟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也促進了西域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其間,他靠著智慧和膽量,為當時的邊境安全,東西方人民的友好往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I. 歷史上投筆從戎的有哪些名人
一、先軫:春秋晉中軍主帥,標准讀書人出身,據說好學不倦,熟讀《詩經》,最輝煌戰績是輔佐晉文公城濮一戰,創造我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一舉奠定晉國的中原霸主地位。
二、孫武:春秋吳國將軍,可謂世界級的軍事鼻祖人物,一部《孫子兵法》已開全世界軍事理論之先河。最牛比的則是將其理論付諸實踐的經典戰例——五戰五勝,直取郢都,更是讓後代無數軍事專家為之望塵莫及。
三、吳起:戰國楚名將,與孫子齊名,曾為孔子高徒子夏的學生,後因品德問題被學校開除,但反而成就了一代軍事家的英名。有軍事著作《吳子兵法》傳世,惜無經典戰例流傳。
三、田穰苴:戰國齊將,有軍事著作《司馬法》傳世,無具體戰例傳世。
四、陳湯:西漢戍守邊疆名將,《漢書》里稱其「少好學,善文」,僅在給漢帝奏章里的一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名言,已足顯其腹中文墨水平。最創造的古今戰史的輝煌戰績是——以四萬漢胡聯軍一戰摧毀北匈奴主力,擊斬郅支單於,傳首九邊,從此使我大漢天威名揚域外、至今不衰!
五、班固,他文修漢史,武經西域,36使擊殺匈奴使節而西域臣服,之後經營西域30年使之成為漢之左膀,期間經典戰例無數
六、周瑜:三國吳名將,史傳「妙通音律,時人諺曰:曲有誤,周郎顧」僅憑彈著古琴「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儒雅勁頭。
七、陸遜:三國吳名將,出身「奶油書生」,經典戰例當然是火燒連營七百里的夷陵之戰。
八、杜預:西晉將軍,杜甫的先祖,曾為《左氏春秋》作傳,想來軍事素養極高。最值得誇耀的戰績是指揮了統一三國的最後一戰——滅吳之戰。
九、劉琨:西晉大臣,其詩名與曹植齊名,曾創造過夜彈胡笳嚇走胡兵的戰爭神話,風度儒雅被時人所驚嘆,惜不能恢復北方,反墜奸計遇害。
十、謝混:出身東晉世族,有詩名,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惜無傑出戰績。
十一、李靖:唐初開國名將,正統文人出身兼開國大將
十二、范仲淹:北宋名臣,進士出身,曾指揮對西夏作戰,多有勝績。
十三、岳飛:南宋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正統文人出身。
十四、虞允文:南宋文臣,採石磯一戰力挽狂瀾,重創金主完顏亮,其功績可與肥水之戰相比。
十五、辛棄疾:南宋武將,有政治軍事理論著作《美芹十論》傳世,詞壇一代大師,惜生不逢時,後人無法領略他的傳世戰例。
十六、王陽明:明代名臣,進士出身,著名的理學大師,在中國哲學史上地位顯赫,軍事造詣上突出,超級人物。
十七、袁崇渙:明著名將領,進士出身,金庸先生曾專門撰文推崇袁督師為中國一代儒將之冠,其輝煌戰績當屬著名的寧遠大捷,一戰擊斃悍酋努爾哈赤。如果崇禎後來不中皇太極的反奸計,滿清能否入關還很難說。僅憑這點就該入選。
十八、曾國藩:晚清中興名臣,進士出身,知名理學家,能詩善文,最露臉的戰績當然就是平定發匪之亂了,但對太平軍作戰中也多有敗績,屬屢敗屢戰、最後成功性的人物。
十九、胡林翼:湘軍名將,進士出身,曾與曾國藩合著有《曾胡公兵法》傳世,對太平軍作戰屢有勝績,
二十、左宗棠:晚清中興名臣,舉人出身,自比「今亮」,鎮壓太平軍戰功顯赫,一生最值得驕傲的戰績是入疆平定阿古柏叛亂,收復新疆之戰。
J. 投筆從戎的歷史人物是誰
是西漢史學家、軍事家班超。
班超(年—102年),字仲升。漢族,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
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
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邁請求回國。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達洛陽,被拜為長水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葬於洛陽邙山之上。
(10)投筆從戎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元和四年(87年),班超調發於闐等國士兵二萬多人,再攻莎車。龜茲王發遣左將軍發溫宿、姑墨、尉頭合兵五萬救援莎車。
敵強我弱,班超決定運用調虎離山之計,於闐從這里往東走,長史也從此西歸。等聽到夜裡的鼓聲便可出發,班超偷偷囑託人故意放鬆對龜茲俘虜的看管,讓他們逃回去報信。
龜茲王聞訊後大喜,自己率一萬騎兵在西邊截殺班超,派溫宿王率領八千人在東邊阻擊於闐。班超偵知他們已經出兵,迅速命令諸部齊發,在雞鳴時分,直撲莎車大本營。
營中沒有防備,軍士奔逃,班超追斬五千多人,獲得許多的馬畜財物。莎車國只好投降,龜茲王等也散去,班超因此威震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