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谷有哪些名人
覺得不應該有那麼難,就是沒查到,只知道滿文軍是名人,也是平穀人
B. 革命烈士有哪些代表人物
1、孟起安
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後,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後任五抗會主任。
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幹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
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於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後港,不幸被捕。
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
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傢伙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產黨萬歲!」倒在血泊中。
2、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夥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盪,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佈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製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盪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裡。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幹部、幹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裡。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
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製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3、劉傳文
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
他在小學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輟學,爾後,跟他叔父劉鏡淵(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麼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
農閑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後,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稅,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稅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稅的客商給予放行。後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於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
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靄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後,英勇善戰,用心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後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於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稅,勒索群眾,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後,他又到羅崗霞嵐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衛隊攻打岩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峰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後,又率領赤衛隊攻打羅浮橋雲當。他以前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
他經常對戰士說:「打仗不要怕,俗話說: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因此,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隨同行。
自從傳文同志參加革命後,興寧的反動頭目,對他又怕又恨,如陳堯古兩次帶領部隊到笠石村,揚言放火燒屋,抓走他的鄰居,結果人將傳文老屋內的賞田三斗種賣掉,贖回被捉去的八人。傳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僅存兩間爛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蘇區紅軍由營長張國標率領,聯合赤衛隊共約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羅崗。劉傳文連長帶領赤衛隊從左翼鐮子寨進發,但當時陳堯古的部隊聯合由羅崗頑畲上的敵人,已趕到鐮子寨,阻擊我左中兩翼部隊
前進,由於敵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僅有粉槍、炮等,結果在無法取得勝利時,我軍下令撤退。當進,劉傳文同志為了掩護赤衛隊後撤,阻止敵軍追擊,他使用兩支駁殼槍靠在大松樹下與敵人激戰,結果,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卻壯烈犧牲了,那時他年僅22歲。
4、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盪」。周銀海發現敵情後,立即通知鄉幹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幹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明白!」
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後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
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5、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
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後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C. 平谷區的著名人物
畫家:紀永、胡九軍
書法家:耿明星、劉建豐
攝影家:馮立祥、郭永彬
收藏家:王勇、李潤波
文學家:劉朝東、張爽
歌手:耿琦
D. 從農村走出的名人
小沈陽出生在遼寧省鐵嶺市開原的一個小村子裡,藉助春晚一躍成為一線明星,出場費打著滾往上翻。《不差錢》的視頻點擊率直線上升,至今已超過千萬。同時,小沈陽曾經的演出視頻、年齡、星座、興趣愛好和家庭等個人資料都被熱心網友一一搜索出來。小沈陽的個人博客在短暫的十幾天中突破了500萬大關
王寶強出生於河北省南和縣大會塔村。6歲時開始練習武術,8歲—14歲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 ,之後來到北京闖天下,在各個劇組當武行做群眾演員。16歲時,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讓他一夜之間從武行變成金馬獎最佳新人。
從《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到《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王寶強的角色轉換用了三年時間,身價就像翻跟頭似的,已是以前的幾十倍。但王寶強仍把自己當成普通人,質朴地面對明星生活。
宋祖英出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的一個農村苗民家裡。古丈最大的特點是山多,大山、小山,一座連一座,走進古丈就是走進了山的世界。那些依山而建的山寨,從山腳望上去就像是長在茂密的樹梢之巔或是懸掛在陡峭的石壁之上的水墨畫。老寨村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苗寨里常年歌聲飄盪,宋祖英從會說話開始,就跟著母親哼起了苗歌
原生態歌手阿寶, 來自山西農村。06年春節晚會中,吳雁澤、戴玉強和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歌手阿寶出現一起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想不到,最出彩的並不是那位所謂的「世界第四男高音」,也不是「老當益壯」的吳雁澤,而是那位藝名叫阿寶的民歌手
郭曉冬出生在山東沂蒙山的老山區里。1992年,他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則北京電影學院舉辦夏令營的消息,他動心了。夏令營半個月時間,在電影學院正式學習表演,到北影廠參觀,他很新奇,第二年就辭職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初試沒過,就呆在北京流浪,跑龍套、當群眾演員。1995年,在北京實在混累了,他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報考電影學院。沒想到,這一年給考上了。付出怎樣的心血
楊麗萍,雲南洱源白族人,出生在洱源縣一個位於半山腰的山村。她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和兩個妹妹一個弟弟跟母親過。在楊麗萍的童年記憶里,大都與貧窮與歧視有關,但她有一份大多數人少有的快樂態度,從小酷愛舞蹈的她,沒有進過任何舞蹈學校,然而她憑借著驚人的舞蹈天賦,在1971年從村寨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1980年後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以「孔雀舞」聞名,「中國第二代孔雀王」,是國內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青年舞蹈家。
他是從平谷農村走出的一個鄉下孩子。小時候,家裡很窮,他乘大客車到縣城第一次看到音樂表演,就認定那是他夢中期待的未來事業。1996年,一曲《懂你》唱動了很多人的心,也讓人們記住了滿文軍
生於鐵嶺開原市蓮花村石嘴溝,祖上來自山東,莊稼院長大的民間演藝奇才。他是個孤兒,讀書的時候,很淘氣,當時覺得沒有父母最大的好處,是老師家訪找不著人。當時他跟著二叔學藝,拉二胡、唱三弦,二叔是個盲人,盲人的心思重,耳朵很靈敏,每次都是二叔聽旋律,趙本山看舞台表演。學會了三弦,也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覺,這為他以後的藝術道路奠定了基礎。
1982年,趙本山考入鐵嶺縣劇團,擔任主演並任業務團長。1986年被調到鐵嶺市民間藝術團。那時,趙本山與潘長江在沈陽一起演出的二人轉《大觀燈》200餘場,場場爆滿,轟動東三省。1987年,在姜昆的推薦下「打入」了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開始了他更加輝煌的藝術人生。
馬天宇來自山東德州農村,家裡異常貧困。經過曲折的求學路,終於上完了中專,成了北漂一族。他說那時的夢想就是達到爺爺的要求,「賺4萬元錢,蓋四間房子,娶一個媳婦。」
2006年參加「加油好男兒」進入大家的視線,到2008年,他成了全國網路人氣冠軍、他的唱片成了年度唱片銷售冠軍、十大時尚偶像、他的博客不到半年時間點擊過千萬,他成了名符其實
蒲巴甲來自九寨溝,爸爸媽媽都是牧民,生活在山區,但是這一切都不防礙他的藝術道路:2006萊卡加油好男兒的全國總冠軍、電影《喜馬拉雅王子》中的雪域王子。小時候的蒲巴甲家庭條件很窮困,他看到父親穿著藏族衣服背著槍進山打獵,覺得父親很帥,於是便有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夢想:當一個獵人。在「好男兒」的舞台上,蒲巴甲被眾多評委評價為「熱情勇敢,具有時下缺乏的山一樣的精神」,他純凈的眼神更讓「雪域王子」的聲名遠揚。
E. 從農村走出的名人有哪些
從農村走出的名人有:小沈陽,王寶強,宋祖英,郭曉冬,楊麗萍,馬天宇。
1、小沈陽(年5月7日-),本名沈鶴,生於遼寧省鐵嶺市,中國二人轉和小品演員。
2006年10月6日(農歷八月十五)成為趙本山的弟子。200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和趙本山、畢福劍、毛毛聯袂出演小品《不差錢》,一夜成名。後參演多部影視劇,代表作品有《大笑江湖》、《後廚》、《怪俠歐陽德》等。
2、王寶強,1984年5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中國內地男演員。
6歲練習武術,8歲在少林寺做俗家弟子,20歲時主演電影《盲井》獲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及法國、泰國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2004年,參演《天下無賊》。2008,年憑借《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獲得第24屆金鷹獎最具人氣男演員獎以及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
3、宋祖英(1966年8月13日—),出生於湖南,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系和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專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民族聲樂博士學位。 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全國青聯常委、全國婦聯執委、中國文聯委員。
4、郭曉東,原名郭曉冬,男,漢族,1974年12月18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中國男演員。200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5、楊麗萍,1958年11月10日生於雲南,中國舞蹈藝術家,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
6、馬天宇(1986年7月12日-),出生於山東省德州武城縣,200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現為影視歌三棲藝人。
F. 三國幽州名人
毌丘儉(來Guànqiū Jiǎn,?-255年)自,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後期的重要將領。繼承父毌丘興爵位高陽鄉侯,任平原侯文學。魏明帝即位後,上疏勸魏明帝停止加建皇宮的工程,升為荊州刺史。景初二年(238年)從司馬懿攻滅公孫淵;正始五年(244年)至正始六年(245年)兩次率兵征討高句麗,攻破丸都,幾亡其國,刻石紀功而還;253年擊退吳國諸葛恪的大舉進犯,戰功累累。司馬師廢帝,毌丘儉感昔日魏明帝之恩,為曹魏政權做拚死一搏,於正元二年(255年)發動兵變,即後人所謂「淮南三叛」(王淩、毌丘儉、諸葛誕)之一,惜准備不足,兵敗身亡。
G. 劉曉光的人物履歷
1985年9月至1988年9月平復谷中學學制生(高中);
1988年9月至1992年8月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學生;
1992年8月至1995年4月任平谷縣建設委員會質量監督站科員;
1995年4月至1999年10月任平谷縣建設委員會質量監督站副站長;
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任平谷縣建設委員會質量監督站黨支部書記、副站長(其間:2000年3月至2000年6月參加平谷縣優秀中青年幹部培訓班)
2000年12月至2002年3月任平谷縣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2002年3月至2004年5月任平谷縣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倚基土地開發公司總經理(其間: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北京市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
2004年5月至2007年1月任平谷區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任平谷區建設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任平谷區建委黨組書記、主任、區重大項目辦主任;
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任中共北京市平谷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住房保障和改革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區重大項目辦主任;
2011年2月至今任平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H. 平谷有什麼著名的故事
西漢時,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始建平谷縣,屬漁陽郡,縣沿在今山東庄鎮大、小北關村南。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死,遺詔封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為博陸侯,今北城子村東古城遺址即為霍光封地博陸城。西漢中期,縣內設鹽官。末期,古北口外的滑鹽縣遷治於博陸城(東漢明帝時改名鹽田縣,後廢入平谷縣)。西漢末年,王莽奪取帝位,階級矛盾激化,農民起義蜂起。北方為農民起義活動地區。更始二十三年(25年),劉秀遣吳漢等10餘名將軍率軍追擊尤來、大槍、五幡諸起義軍於潞縣(今通州)東,又追至平谷決戰,有1.3萬義軍被斬首。義軍殘部向東退卻,後入遼西、遼東後潰散。劉秀軍獲勝還軍薊城(今 北京),遂定河北,劉秀稱帝,國號漢,是為東漢光武帝。平谷仍之,縣治遷於今平谷城處。西晉初省平谷縣,地屬燕國潞縣。後趙,復置平谷縣,縣城遷至今通州北小營村,隸屬漁陽郡。北魏時省平谷入潞縣。要陽縣由北內遷,城址在今鎮羅營鄉上鎮村。東魏省。隋時平谷地區屬無終縣。唐武德元年(618年),設平谷為大王鎮,屬檀州密雲縣。後唐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割幽、燕16州於契丹,大王鎮屬契丹。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兵破檀州、薊州至三河,又破宋軍於白河,大王鎮屬金。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鎮為平峪(同谷)縣,平谷縣建置恢復,隸屬薊州漁陽郡。金明昌四年(1193年)重修雙泉院,金章宗攜王妃、公主秋獮 ,駐於院內。翌年,又於雙泉院避暑。貞佑元年(1213年),元兵入古北口,下檀州、順州、薊州,平谷縣歸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長春真人邱處機來縣內南獨樂河村元寶觀(延祥觀),觀有枯柏,捫之復榮。南塘老人張天度作《復生柏》詩,並刻石立碑。至正18年(1358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東路首領毛貴揮師北伐,進入河北,攻克薊州、三河、平谷,威逼大都。明初洪武年間,修築鎮 羅營、北水峪、南水峪、熊兒寨、魚子山長城。永樂年間,繼續修築峨嵋山、黃松峪、黑水灣、彰作、將軍石關長城。期間,平谷先屬北平府薊州,後改屬順天府薊 州。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取道通州、平谷、密雲等地。永樂二年(1404年),營州中屯衛自塞北遷入平谷縣內博陸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平谷出夫60名。期間,縣內遷來大批山西、山東移民。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劉愛疏通6渠入?河。萬曆十三年(1585年),尚寶少卿徐貞明奉旨督墾京畿水田,自水峪寺、龍家務始,墾稻田若干畝。崇禎元年(1628年),後金兵圍薊州,下三河,過平谷,臨順義縣城。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從密雲牆子嶺入關,後連克古北口、將軍石關,攻克平谷城。清初仍明舊制。順治元年至康熙六年(1644至1667年),清八旗軍士大規模圈佔土地,先後兩次在平谷圈佔平地12萬余畝。為反對圈地,順治六年(1649年)七月,以城西閻家莊、馬圈庄為中心,爆發白蓮教起義,圍攻平谷縣城,被知縣牟雲龍鎮壓,兩村夷為平地,起義失敗。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設順天府四路同知後,平谷縣屬北路廳管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萬壽道場,為康熙60大壽祝禧。康熙曾兩 次游丫髻山,並為撰文立碑。乾隆、道光都 曾游丫髻 山。乾隆八年(1743年),由薊州屬縣改為直屬順天府。光緒初年,天主教傳入平谷。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爆發義和團運動,團民火燒張各庄教堂,攻佔平谷縣城,搗毀縣衙,砸開監獄。後被清政府鎮壓。
辛亥革命後,民國三年(1914年),順天府改京兆特別區,平谷為京兆屬縣之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縣改隸河北省薊州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在河北省建薊密行政督察專員區,平谷屬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殷汝耕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22縣,平谷為其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隸偽「河北省冀東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屬「燕京道」。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1938年6月在鎮羅營建密(雲)平(谷)薊(縣)聯合政府,7月攻克平谷縣城,建平谷縣抗日民主政府。當年撤走。1940年以後,是以魚子山、盤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創建和發展時期。4月在盤山建薊(縣)平(谷)密(雲)聯合縣,7月在魚子山建西北辦事處,轄平谷全境和密雲、興隆一部分。依形勢的發展變化,於1940年11月、1942年11月、1943年7月,先後以平谷為中心建立了3個聯合縣,即:平(谷)密(雲)興(隆)、平(谷)三(河)密(雲),屬第13專屬;平(谷)三(河)薊(縣),先屬冀熱遼行署第1專署,1945年1月後屬冀熱遼行署第14專署。1945年9月13日,在抗日軍民圍攻下,平谷縣城解放,平三薊聯合縣遷入平谷縣城。在八年抗戰中,平谷縣為國犧牲的烈士555人,有1287名群眾慘遭殺害,萬余間房屋被燒毀,1121萬斤糧食被搶走。1946年3月撤銷聯合縣建置,恢復單一縣建置,屬冀東行署第14專署。 1949年8月,屬河北省通州專署。期間,從1946年9月16日至1947年6月16日,國民黨軍隊僅佔領平谷縣城及其周圍44個村莊9個月。
1958年3月,通縣專區撤銷,平谷縣改屬河北省唐山專署。同年10月,劃入北京市。
平谷縣自漢高祖十二年設縣以來,歷經2000餘載,期間,縣有撤並,境域多變,然縣名一直延續至今。正如民國23年《平谷縣志》撰寫者王兆元所說:「自古建 置都邑,必因山河之形勢。平谷南、東、北三面環山,層巒迭嶂,資為屏藩。泃水洳河映帶左右,縈回境內,匯於西南,洵天然之疆界。設置縣治,遠在漢初,迨隋唐以迄有明,雖屢裁省旋仍置縣,其終不得而易者,形勢使然也。」有人曾戲言:「平谷縣的縣名就是文物」。
平谷現代名人
畫家:紀永 胡九軍 書法家:耿明星 劉建豐 攝影家:馮立祥 郭永彬 收藏家:王勇 李潤波 文學家:劉朝東 張爽
I. 王春輝的人物履歷
1974年月至1976年4月在北京市農業學校學習;
1976年4月至1981年12月任平谷縣南獨樂河鄉林業員;
1981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平谷縣南獨樂河鄉革委會副主任;
1983年4月至1984年2月任平谷縣南獨樂河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1984年2月至1984年7月任平谷縣南獨樂河鄉黨委副書記、農工商總公司總經理;
1984年7月至1986年9月任平谷縣南獨樂河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1986年9月至1993年6月任平谷縣南獨樂河鄉黨委書記(其間:1988年10月至1989年12月在北京市農業管理幹部學院鄉鎮企業管理專業在職大專學習);
1993年6月至1993年7月任中共平谷縣委宣傳部長;
1993年7月至1994年12月任中共平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1994年12月至1999年1月任平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縣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其間: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北京市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在職大學學習);
1999年1月至2002年4月任平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2002年4月至2004年1月任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任中共平谷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
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任中共平谷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區紅十字會會;
2009年11月至2009年12月任平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區紅十字會會長;
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任平谷區政協黨組書記;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任平谷區政協主席。
J. 北京平谷出過什麼名人不
中國古代出過不少 你可以用維基搜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