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愛情故事有哪些
霸王別姬--項羽和虞姬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回慷慨,自答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紅樓夢--賈寶玉和林黛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女駙馬-- 講述了馮素貞與李兆廷自幼相愛,婚後由於家境敗落,繼母逼退婚。素貞被迫進京應試,中狀元,被招駙馬,洞房之夜實情相告與公主,帝赦免之罪,馮李終成眷屬。
鳳求凰--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徵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志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
長恨歌--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⑵ 中國五千年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
燕子樓的悲劇
關盼盼原是徐州名妓,
後被徐州守帥張愔納為妾氏。白居回易遠游徐州,張愔設宴款待他,席間答,還讓寵妾關盼盼歌舞助興,白居易大為贊賞關盼盼才藝,寫下了「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一詩。
兩年後張愔病逝,姬妾們作猢猻散,只有關盼盼難忘恩情,移居舊宅燕子樓,矢志守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晃,十年過去了。
白居易聽聞了關盼盼守節一事,認為她既已堅持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貞節烈婦的名聲,成就千古美談呢。於是提筆作詩,託人轉交關盼盼——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關盼盼看到這首詩,立刻大哭一場。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別人誤會張愔自私,讓愛妾殉身,反辱沒了張愔名聲,所以苛延殘喘,偷生了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詩作諷,逼她殉夫,怎不悲憤?性情貞烈的關盼盼在十天後絕食身亡。
關盼盼也是死於扼殺過阮玲玉的那四個字——人言可畏。隨著時代的發展,女人已經越來越不懼流言襲擊,比如璩美鳳、木子美。
走我的路,讓白居易說去。
⑶ 中國古代經典愛情故事
1.陸游與唐婉的千古悲情
在浙江的紹興,有一座沈園。南宋時期那裡叫做山陰。傳說從前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闕《釵頭鳳》,據說第一闕是詩詞名家陸游所寫,第二闕是陸游的前妻唐婉所和。這兩闕詞雖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唐婉與陸游沈園情夢。
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青春年華的陸游與唐婉都擅長詩詞,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花前月下,二人吟詩作對,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成年後,唐婉便成了陸家的媳婦。從此,陸游、唐婉更是情愛彌深,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陸游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游留連於溫柔鄉里,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陸游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游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游,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游不知所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歷數一遍,陸游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迫於母命難違,陸游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這種情形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常理,兩個人的感情豈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國古代社會,母命就是聖旨,為人子的得不從。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有機會就前去探望,訴說相思之苦。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無奈之下,陸游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在二十七歲那年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游以他扎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借故將陸游的試卷剔除。使得陸游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游回到家鄉,家鄉風景依舊,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為了排遣愁緒,陸游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遊放盪的生活。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游隨意漫步到禹跡寺的沈園。沈園是一個布局典雅的園林花園,園內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是當地人游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游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剎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不知是夢是真,眼簾中飽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這時與陸游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封閉的心靈重新打開,裡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承受。而陸游,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得湧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陣恍惚之後,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於提起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後走遠了,只留下了陸游在花叢中怔怔發呆。
和風襲來,吹醒了沉在舊夢中的陸游,他不由地循著唐婉的身影追尋而去,來到池塘邊柳叢下,遙見唐婉與趙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隱隱看見唐婉低首蹙眉,有心無心地伸出玉手紅袖,與趙士程淺斟慢飲。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看得陸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夢,今日痴怨盡繞心頭,感慨萬端,於是提筆在粉壁上題了一闕「釵頭鳳」,這就是開頭所提到的第一首詞。
隨後,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游,陸游奉命出任寧德縣立簿,遠遠離開了故鄉山陰。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迴廊之間,忽然瞥見陸游的題詞。反復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覺中和了一闕詞,題在陸游的詞後,這就是開頭提到的第二首「釵頭鳳」。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嘆息。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於是又賦「夢游沈園」詩 。
2.宋人陳壽,聘某氏為妻,尚未成婚,陳壽卻得了個癩疾(麻風病)。陳父要媒人把這門婚事取消,未婚妻卻堅持不肯,還是嫁到陳家來。
陳壽因為自己身患會傳染的重病,不要妻子接近自己,他妻子卻不避穢惡,恭謹地服侍丈夫。
過了三年,陳壽怕拖累妻子,便悄悄去買砒霜,打算服毒自盡。他妻子知道後,偷偷把砒霜吃下去一半,要於丈夫同歸於盡。哪知道陳壽吃下砒霜,癩疾居然好了,而他的妻子吃下砒霜,大吐一場後也沒死。兩人歷此折磨後,感情更好,恩恩愛愛,白頭到老。
3.梁祝化蝶
碧草青青花盛開,
彩蝶雙雙久徘徊。
千古傳誦深深愛,
山伯永戀祝英台。
同窗共讀整三載,
促膝並肩兩無猜。
十八想送情切切,
誰知一別在樓台。
樓台一別恨如海,
淚染雙翅身化彩蝶,
翩翩花叢來。
歷盡磨難真情在,
天長地久不分開。
4.范蠡和西施
西施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的第一位女地下工作者,她受職業革命家勾踐的派遣,以獻的方式(類似於交公糧),成功地打入了反動派吳王夫差的核心機構。她的任務比較單一,就是消磨夫差的革命意志,使他在不應該腐敗的時候腐敗,不應該玩女人的時候玩女人,至於在敵占區傳遞情報搞破壞搞運動之類的事,和她無關。這實在是人類歷史上最人道的地下工作方式,人道主要體現在她的工作不涉及任何機密,所以也沒有任何危險。西施當然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沒法不圓滿,她不過是以美女的身份陪夫差上床說話玩耍而已,要是這任務再完成不了,那隻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夫差性無能或同性戀,二是西施不是美女。實際上夫差是中國歷史上可以排到前五十名的猛男,而且絕對不是同性戀,西施也是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第一個長得看得下去的女人,這要是再對不上,那中國歷史真要改寫了。
革命青年勾踐為了推翻夫差,想出了所有匪夷所思的損招,包括親自嘗大便,西施只是諸多計劃中的一個,而且是不太損的一個。根據後來發展的情況看,勾踐嘗了夫差的大便這件事對革命的成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就大大地削弱了西施地下工作的意義。在夫差被滅了以後,勾踐也沒再想起西施這檔子事,這樣,早就和西施定了婚的另一位職業革命家范蠡就順理成章地和西施完成了曾經的約定。
范蠡這人不簡單,他既不是越國人又不是吳國人,而是當時的超級大國之一的楚國人,為了幫助志同道合的革命家勾踐,他不遠千里來到了勾踐身邊,是一個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的革命者。由於他來自發達國家楚國,身上自然而然地帶有某些與革命不相乾的情調,革命意志也不如勾踐那麼堅定。不過他也算勾踐身邊久經考驗的戰士了,勾踐主動去夫差那邊當人質(其實就是被招安了)的時候,他是唯一跟著去的,勾踐嘗大便這檔子事,九成九是他出的主意。回到越國後他又想出了給夫差獻美女的招,勾踐讓他去辦這事,於是遇見了西施。
可以想像在楚國見多識廣夜生活經驗十分豐富的范蠡一見越國居然還有如此美麗的女人,沒想法是不可能的,而西施當時不過是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越國的一個普通村婦,見居然有來自西方發達國家楚國的成功人士對自己垂青,也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就這么著二人一拍即合,在見到勾踐前就已經一見鍾情,估計就已經定婚了。後來見了勾踐,這位革命家當時哈拉子就流下來了,心道:靠,咱國家還有這么好看的女人。要不是范蠡在一邊提醒說夫差可是風月場上的老手,你別輕舉妄動,勾踐可能就先腐敗了。
勾踐沒敢腐敗,夫差可是和西施著實過了幾年神魂顛倒的日子。西施這人有心計,也在心裡比較著夫差勾踐和范蠡,夫差肯定靠不住,這人整天亂搞男女關系,後宮的女人足夠組成一個女兵方陣,這么腐敗下去,肯定有倒霉的一天。勾踐也不行,這類革命青年最沒人性,革命熱情一高漲就性無能。還是范蠡靠得住,小資一點,有情調,會討女人喜歡,又受過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知識分子嘛,往後只會吃女人的虧,再說了,從感情上說自己也是喜歡他,這么著,夫差屍骨未寒,西施就住到范蠡家裡去了。
兩人晚上在床上一合計,得,也別跟著勾踐了,這小子不地道,那天一見西施就流哈拉子,色鬼一個,這不革命剛成功就說文種是叛徒,估計過不了幾天該說范蠡是特務了,范蠡想著自己幹了半輩子革命工作,沒過幾天清閑日子,好歹也該歇歇了,以後寫寫回憶錄,總結一下心得體會,也就夠了。這么一合計,兩人當晚就跑了,也顧不上搞個掛印封金的形式,到了太湖邊上,買了幾塊地,弄了條船,過起了小日子。後來眼瞅著種地辛苦,釣魚也發不了財,一咬牙,帶著從勾踐那貪污來的錢,跑到發達國家齊國做生意,很賺了幾筆,錢多了沒事干,於是和西施兩人裝神弄鬼,搞起了陰陽二氣矛盾論的偽科學,寫了幾篇回憶錄沒書商感興趣,一天和西施吵完架一氣之下往爐子里一丟,半輩子的革命經驗外加和西施的凄美愛情、西施和三個男人的愛恨情仇就此不復存在
5.李清照是宋朝南渡前後的著名詞人,她18歲時嫁給了大她一歲的大學士趙明誠。
明誠博學多才,小倆口婚姻生活十分幸福愉快。夫妻兩人喜歡收藏古董字畫,
整理展玩,深夜不倦。累時,坐在歸來堂中燒茶喝,兩人愛玩翻書堵茶之戲,
說某事在某書,在某卷、第幾頁、第幾行,看誰記得准,嬴的人就可以先喝茶。
清照常嬴,得意地大笑,有時笑得茶水都傾濺杯中,反而沒得喝。這樣的夫妻,
真是神仙眷侶!
6.蘇東坡待妾王朝雲靈根慧心,長年誦佛念經,身體卻很單薄,結果三十四歲就病死了,遺下一個年幼的兒子。
東坡感悼不已,將她葬在惠州豐湖(又稱"西湖"大聖塔孤山南邊的竹林中。
朝雲走後,東坡常在夢中遇見她,只見她裙履盡濕,便問她為何如此?朝雲說:"妾每夕自孤山返家哺兒,須涉湖水故耳。"東坡醒後,痛憐不已,令人在湖中築堤,以利行走。這就是今日豐湖中的蘇堤。
當然還有好多,例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張生與崔鶯鶯……
⑷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一、金屋猶自賦長門——陳阿嬌與漢武帝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和趙明誠婚後兩情相悅,情投意合。兩人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收藏,並撰寫整理《金石錄》一書。後金兵南侵,趙明誠在南下赴任途中不幸得病而死。李清照悲痛欲絕,懷著對丈夫的無限懷念之情。
寫下了「千古絕唱」《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怎一個愁字了得!」
⑸ 古代歷史上真實的愛情故事
《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
正趕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貧寒,又沒有可以維持自己生活的職業。相如一向同臨邛縣令王吉相處得很好,王吉說:「長卿,你長期離鄉在外,求官任職,不太順心,可以來我這里看看。」於是,相如前往臨邛,暫住在城內的一座小亭中。臨邛縣令佯裝恭敬,天天都來拜訪相如。最初,相如還是以禮相見。後來,他就謊稱有病,讓隨從去拒絕王吉的拜訪。然而,王吉卻更加謹慎恭敬。臨邛縣里富人多,象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請請他。」一並把縣令也請來。當縣令到了卓家後,卓家的客人已經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託有病,不肯前來。臨邛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強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采。酒興正濃時,臨邛縣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相如辭謝一番,便彈奏了一兩支曲子。這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文君,剛守寡不久,很喜歡音樂,所以相如佯裝與縣令相互敬重,而用琴聲暗自誘發她的愛慕之情。相如來臨邛時,車馬跟隨其後,儀表堂堂,文靜典雅,甚為大方。待到卓王孫家喝酒、彈奏琴曲時,卓文君從門縫里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又怕他不了解自己的心情。宴會完畢,相如託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於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進家所見,空無一物,只有四面牆壁立在那裡。卓王孫得知女兒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兒極不成材,我不忍心傷害她,但也不分給她一個錢。」有的人勸說卓王孫,但他始終不肯聽。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文君感到不快樂,說:「長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臨邛,向兄弟們借貸也完全可以維持生活,何至於讓自己困苦到這個樣子!」相如就同文君來到臨邛,把自己的車馬全部賣掉,買下一家酒店,做賣酒生意。並且讓文君親自主持壚前的酌酒應對顧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犢鼻褲,與僱工們一起操作忙活,在鬧市中洗滌酒器。卓王孫聽到這件事後,感到很恥辱,因此閉門不出。有些兄弟和長輩交相勸說卓王孫,說:「你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錢財。如今,文君已經成了司馬長卿的妻子,長卿本來也已厭倦了離家奔波的生涯,雖然貧窮,但他確實是個人才,完全可以依靠。況且他又是縣令的貴客,為什麼偏偏這樣輕視他呢!」卓王孫不得已,只好分給文君家奴一百人,錢一百萬,以及她出嫁時的衣服被褥和各種財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買了田地房屋,成為富有的人家。
原文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
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
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
枚乘、吳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
相如得與諸生游士居數歲,乃著子虛之賦。
會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
「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於是相如往,舍都亭。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
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後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臨邛中多富人,而
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
並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
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
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
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
閑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
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
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人或謂王孫,
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
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
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
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也。今文君已失身於司馬長
卿,長卿故倦遊,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孫
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
買田宅,為富人。
⑹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愛情故事有哪些.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抄情故事算比較傳奇了吧。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流傳於世的還有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頭吟》:「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和凄怨的《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⑺ 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
中國古代民間的四大愛情故事,其實有兩種說法。比較傳統的說法是:《梁山伯與祝英台》、《許仙與白娘子》、
《柳毅傳書》、
《董永與七仙女》; 另一種說法是:
《梁山伯與祝英台》
《許仙與白娘子》
《孟姜女》
《牛郎織女》。
《孟姜女》來源於中國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她是秦國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不遠萬里為丈夫送去禦寒的衣物,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長城,然而最後卻被告知丈夫已經死了,屍體也被埋在長城之下。孟姜女放聲大哭,最終哭倒長城,找到了丈夫的屍體。
⑻ 中國古代十大愛情故事
梁祝化蝶、牛郎織女、白蛇傳、長恨歌、西廂記、
鳳求凰、孔雀東專南飛、天仙配、嫦娥奔月屬,紅樓夢。
1、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
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七夕情人節也是由此而來,它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2、長恨歌
《長恨歌》是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於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⑼ 中國古代經典愛情故事
1.陸游與唐婉的千古悲情
在浙江的紹興,有一座沈園。南宋時期那裡叫做山陰。傳說從前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闕《釵頭鳳》,據說第一闕是詩詞名家陸游所寫,第二闕是陸游的前妻唐婉所和。這兩闕詞雖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唐婉與陸游沈園情夢。
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越州山陽一個殷實的書香之家,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有一女兒,名喚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意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雖在兵荒馬亂之中,兩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過一段純潔無暇的美好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兩人心中漸漸滋生了。
青春年華的陸游與唐婉都擅長詩詞,他們常借詩詞傾訴衷腸,花前月下,二人吟詩作對,互相唱和,麗影成雙,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著幸福和諧。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於是陸家就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姻事。成年後,唐婉便成了陸家的媳婦。從此,陸游、唐婉更是情愛彌深,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陸游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游留連於溫柔鄉里,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陸游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游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游,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游不知所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歷數一遍,陸游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迫於母命難違,陸游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這種情形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常理,兩個人的感情豈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國古代社會,母命就是聖旨,為人子的得不從。就這樣,一雙情意深切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有機會就前去探望,訴說相思之苦。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
無奈之下,陸游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在二十七歲那年隻身離開了故鄉山陰,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游以他扎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借故將陸游的試卷剔除。使得陸游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游回到家鄉,家鄉風景依舊,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為了排遣愁緒,陸游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遊放盪的生活。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游隨意漫步到禹跡寺的沈園。沈園是一個布局典雅的園林花園,園內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是當地人游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游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剎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不知是夢是真,眼簾中飽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並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這時與陸游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封閉的心靈重新打開,裡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承受。而陸游,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得湧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陣恍惚之後,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於提起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後走遠了,只留下了陸游在花叢中怔怔發呆。
和風襲來,吹醒了沉在舊夢中的陸游,他不由地循著唐婉的身影追尋而去,來到池塘邊柳叢下,遙見唐婉與趙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隱隱看見唐婉低首蹙眉,有心無心地伸出玉手紅袖,與趙士程淺斟慢飲。這一似曾相識的場景,看得陸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夢,今日痴怨盡繞心頭,感慨萬端,於是提筆在粉壁上題了一闕「釵頭鳳」,這就是開頭所提到的第一首詞。
隨後,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游,陸游奉命出任寧德縣立簿,遠遠離開了故鄉山陰。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迴廊之間,忽然瞥見陸游的題詞。反復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覺中和了一闕詞,題在陸游的詞後,這就是開頭提到的第二首「釵頭鳳」。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嘆息。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於是又賦「夢游沈園」詩 。
2.宋人陳壽,聘某氏為妻,尚未成婚,陳壽卻得了個癩疾(麻風病)。陳父要媒人把這門婚事取消,未婚妻卻堅持不肯,還是嫁到陳家來。
陳壽因為自己身患會傳染的重病,不要妻子接近自己,他妻子卻不避穢惡,恭謹地服侍丈夫。
過了三年,陳壽怕拖累妻子,便悄悄去買砒霜,打算服毒自盡。他妻子知道後,偷偷把砒霜吃下去一半,要於丈夫同歸於盡。哪知道陳壽吃下砒霜,癩疾居然好了,而他的妻子吃下砒霜,大吐一場後也沒死。兩人歷此折磨後,感情更好,恩恩愛愛,白頭到老。
3.梁祝化蝶
碧草青青花盛開,
彩蝶雙雙久徘徊。
千古傳誦深深愛,
山伯永戀祝英台。
同窗共讀整三載,
促膝並肩兩無猜。
十八想送情切切,
誰知一別在樓台。
樓台一別恨如海,
淚染雙翅身化彩蝶,
翩翩花叢來。
歷盡磨難真情在,
天長地久不分開。
4.范蠡和西施
西施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的第一位女地下工作者,她受職業革命家勾踐的派遣,以獻的方式(類似於交公糧),成功地打入了反動派吳王夫差的核心機構。她的任務比較單一,就是消磨夫差的革命意志,使他在不應該腐敗的時候腐敗,不應該玩女人的時候玩女人,至於在敵占區傳遞情報搞破壞搞運動之類的事,和她無關。這實在是人類歷史上最人道的地下工作方式,人道主要體現在她的工作不涉及任何機密,所以也沒有任何危險。西施當然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沒法不圓滿,她不過是以美女的身份陪夫差上床說話玩耍而已,要是這任務再完成不了,那隻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夫差性無能或同性戀,二是西施不是美女。實際上夫差是中國歷史上可以排到前五十名的猛男,而且絕對不是同性戀,西施也是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第一個長得看得下去的女人,這要是再對不上,那中國歷史真要改寫了。
革命青年勾踐為了推翻夫差,想出了所有匪夷所思的損招,包括親自嘗大便,西施只是諸多計劃中的一個,而且是不太損的一個。根據後來發展的情況看,勾踐嘗了夫差的大便這件事對革命的成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就大大地削弱了西施地下工作的意義。在夫差被滅了以後,勾踐也沒再想起西施這檔子事,這樣,早就和西施定了婚的另一位職業革命家范蠡就順理成章地和西施完成了曾經的約定。
范蠡這人不簡單,他既不是越國人又不是吳國人,而是當時的超級大國之一的楚國人,為了幫助志同道合的革命家勾踐,他不遠千里來到了勾踐身邊,是一個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的革命者。由於他來自發達國家楚國,身上自然而然地帶有某些與革命不相乾的情調,革命意志也不如勾踐那麼堅定。不過他也算勾踐身邊久經考驗的戰士了,勾踐主動去夫差那邊當人質(其實就是被招安了)的時候,他是唯一跟著去的,勾踐嘗大便這檔子事,九成九是他出的主意。回到越國後他又想出了給夫差獻美女的招,勾踐讓他去辦這事,於是遇見了西施。
可以想像在楚國見多識廣夜生活經驗十分豐富的范蠡一見越國居然還有如此美麗的女人,沒想法是不可能的,而西施當時不過是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越國的一個普通村婦,見居然有來自西方發達國家楚國的成功人士對自己垂青,也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就這么著二人一拍即合,在見到勾踐前就已經一見鍾情,估計就已經定婚了。後來見了勾踐,這位革命家當時哈拉子就流下來了,心道:靠,咱國家還有這么好看的女人。要不是范蠡在一邊提醒說夫差可是風月場上的老手,你別輕舉妄動,勾踐可能就先腐敗了。
勾踐沒敢腐敗,夫差可是和西施著實過了幾年神魂顛倒的日子。西施這人有心計,也在心裡比較著夫差勾踐和范蠡,夫差肯定靠不住,這人整天亂搞男女關系,後宮的女人足夠組成一個女兵方陣,這么腐敗下去,肯定有倒霉的一天。勾踐也不行,這類革命青年最沒人性,革命熱情一高漲就性無能。還是范蠡靠得住,小資一點,有情調,會討女人喜歡,又受過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知識分子嘛,往後只會吃女人的虧,再說了,從感情上說自己也是喜歡他,這么著,夫差屍骨未寒,西施就住到范蠡家裡去了。
兩人晚上在床上一合計,得,也別跟著勾踐了,這小子不地道,那天一見西施就流哈拉子,色鬼一個,這不革命剛成功就說文種是叛徒,估計過不了幾天該說范蠡是特務了,范蠡想著自己幹了半輩子革命工作,沒過幾天清閑日子,好歹也該歇歇了,以後寫寫回憶錄,總結一下心得體會,也就夠了。這么一合計,兩人當晚就跑了,也顧不上搞個掛印封金的形式,到了太湖邊上,買了幾塊地,弄了條船,過起了小日子。後來眼瞅著種地辛苦,釣魚也發不了財,一咬牙,帶著從勾踐那貪污來的錢,跑到發達國家齊國做生意,很賺了幾筆,錢多了沒事干,於是和西施兩人裝神弄鬼,搞起了陰陽二氣矛盾論的偽科學,寫了幾篇回憶錄沒書商感興趣,一天和西施吵完架一氣之下往爐子里一丟,半輩子的革命經驗外加和西施的凄美愛情、西施和三個男人的愛恨情仇就此不復存在
5.李清照是宋朝南渡前後的著名詞人,她18歲時嫁給了大她一歲的大學士趙明誠。
明誠博學多才,小倆口婚姻生活十分幸福愉快。夫妻兩人喜歡收藏古董字畫,
整理展玩,深夜不倦。累時,坐在歸來堂中燒茶喝,兩人愛玩翻書堵茶之戲,
說某事在某書,在某卷、第幾頁、第幾行,看誰記得准,嬴的人就可以先喝茶。
清照常嬴,得意地大笑,有時笑得茶水都傾濺杯中,反而沒得喝。這樣的夫妻,
真是神仙眷侶!
6.蘇東坡待妾王朝雲靈根慧心,長年誦佛念經,身體卻很單薄,結果三十四歲就病死了,遺下一個年幼的兒子。
東坡感悼不已,將她葬在惠州豐湖(又稱"西湖"大聖塔孤山南邊的竹林中。
朝雲走後,東坡常在夢中遇見她,只見她裙履盡濕,便問她為何如此?朝雲說:"妾每夕自孤山返家哺兒,須涉湖水故耳。"東坡醒後,痛憐不已,令人在湖中築堤,以利行走。這就是今日豐湖中的蘇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