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敦煌歷史人物

敦煌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04 21:41:13

1. 敦煌有什麼歷史故事

難兜靡、冒頓、霍去病、竇融、張朗

一、難兜靡:烏孫國國王。秦末,大月氏向居留在敦煌一帶的烏孫發起攻擊,最後烏孫戰敗,國王難兜靡戰死,殘部逃往匈奴,大月氏控制了敦煌一帶。

五、張朗:東漢順帝時人。曾任敦煌太守。永建二年(127),西域諸國皆臣服,唯有焉耆王元孟沒有歸降,班勇上奏朝廷欲攻打焉耆。張朗率河西四郡兵三千人出關與班勇會師,征討焉耆。大軍分兩路前行,朗從北道,勇從南道。約定兩路大軍會師的時間。朗軍先至,派司馬率軍攻擊焉耆軍隊,斬首俘虜二千餘人,焉耆王被迫投降,遣子入朝詣闕貢獻方物。

2. 敦煌壁畫故事與歷史傳說

張大千民國三十年夏天,作敦煌之行,由南而北為三百零九個洞窟編號,之後即著手於臨摹上至元魏丶下至西夏之千年壁畫。三十三年在成都舉行覽摹壁畫。之後曾僑居印度大吉嶺,在阿詹塔窟臨摹壁畫,並在香港舉行個展。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內容豐富,技藝精湛。五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大體可分為下列幾類:
一、佛像畫。作為宗教藝術來說,它是壁畫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
各種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釋迦、多寶佛、賢劫千佛等;
各種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
天龍八部------天王、龍王、夜叉、飛天、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王)、緊那羅(樂天)、大蟒神等等。
這些佛像大都畫在說法圖中。僅莫高窟壁畫中的說法圖就有933幅,各種神態各異的佛像12208身。
二、經變畫 利用繪畫、文學等藝術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稱之為"經變"。用繪畫的手法表現經典內容者叫"變相",即經變畫;用文字、講唱手法表現者叫"變文"。
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現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話題材。西魏249窟頂部,除中心畫蓮花藻井外,東西兩面畫阿修羅與摩尼珠,南北兩面畫東王公、西王母駕龍車、鳳車出行。車上重蓋高懸,車後旌旗飄揚,前有持節揚幡的方士開路,後有人首龍身的開明神獸隨行。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分布各壁。飛廉振翅而風動,雷公揮臂轉連鼓,霹電以鐵鑽砸石閃光,雨師噴霧而致雨。
四、供養人畫像 供養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資建造石窟的人。他們為了表示虔誠信佛,留名後世,在開窟造像時,在窟內畫上自己和家族、親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這些肖像,稱之為供養人畫像。
五、裝飾圖案畫 豐富多彩的裝飾圖案畫主要是用於石窟建築裝飾,也有桌圍、冠服和器物裝飾等。裝飾花紋隨時代而異,千變萬化,具有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豐富的想像力。圖案畫主要有藻井圖案、椽間圖案、邊飾圖案等。
六、故事畫 為了廣泛吸引群眾,大力宣傳佛經佛法,必須把抽象、深奧的佛教經典史跡用通俗的簡潔的、形象的形式灌輸給群眾,感召他們,使之篤信朝拜。於是,在洞窟內繪制了大量的故事畫,讓群眾在看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畫內容豐富,情節動人,生活氣息濃郁,具有誘人的魅力。
1.佛傳故事 主要宣揚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其中許多是古印度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佛教徒經過若干世紀的加工修飾,附會在釋迦身上。一般畫「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場面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傳故事 作橫卷式六條並列,用順序式結構繪制,共87個畫面,描繪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出家之間的全部情節。這樣的長篇巨制連環畫,在我國佛教故事畫中是罕見的。
2.本生故事畫 是指描繪釋迦牟尼生前的各種善行,宣傳「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生動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畫中廣泛流行的題材,如「薩捶那捨身飼虎」、「屍毗王割肉救鴿」、「九色鹿捨己救人」、「須閣提割肉奉親」等。雖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著神話、童話、民間故事的本色。
3.因緣故事畫 這是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和釋迦牟尼度化眾生的故事。與本生故事的區別是:本生只講釋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緣則講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畫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強盜成佛」、「沙彌守戒自殺」、「善友太子入海取寶」等。故事內容離奇,情節曲折,頗有戲劇性。
4、佛教史跡故事畫 是指根據史籍記載畫成的故事,包括佛教聖跡、感應故事、高僧事跡、瑞像圖、戒律畫等。包含著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資料。這類畫多繪於洞窟龕內四披、甬道頂部和角落處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繪於正面牆壁,如第323窟的「張騫出使西域圖」、「佛圖澄」和第72窟的「劉薩訶」等。
5、比喻故事畫 這是釋迦牟尼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給佛門弟子、善男信女講解佛教教義所列舉的故事。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的寓言、童話,被佛教徒收集記錄在佛經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畫中的比喻故事有「象護與金象」,「金毛獅子」等。
七、山水畫 敦煌壁畫中的山水畫遍布石窟,內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大多與經變畫、故事畫融為一體,起陪襯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參照現實景物加上高超的想像力,描繪出「極樂世界」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美麗自然風光;有的是以山水為主體的獨立畫幅,如第61窟的,「五台山圖」。
壁畫內容除以上七類外,還有建築畫、器物畫、花鳥畫、動物畫等。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彌足珍貴,在結構布局、人物造型、線描勾勒、賦彩設色等方面系統地反映了各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中西藝術交流融匯的歷史面貌。
上述七類壁畫,除裝飾圖案而外,一般有情節的壁畫,特別是經變畫和故事畫,都反映了大量的現實社會生活,如:統治階級的出行、宴會、審訊、游獵、剃度、禮佛等;勞動人民的農耕、狩獵、捕魚、制陶、冶鐵、屠宰、炊事、營建、行乞等;還有嫁娶、上學、練武、歌舞百戲、商旅往來、少數民族、外國使者等等各種社會活動。因此,敦煌石窟,不僅是藝術,也是歷史。
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另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系、神與人的關系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

3. 甘肅古代歷史人物

嘉峪關市

金昌市

永昌縣

毛忠(1394-1468)明左都督、伏羌侯。字允誠,初名哈喇。父寶,官至永昌百戶。忠襲父職,時年二十年,體力過人,善騎射。宣德五年(1430)征曲先叛寇,有功。八年征亦不刺山,九年出脫歡山,十年征黑山寇,皆擒其酋。各升一官,超升為指揮同知。正統中,歷任都指揮使、都督僉事、右參將,協守過甘肅。景泰初,以通瓦刺罪,派往福建,屢次殺敵功。英宗復位,升都督同知。以左副總兵鎮守甘肅。天順中官左都督,封伏羌伯。成化四年(1468)討滿四,中流箭,死。贈侯,謚武勇。

毛銳 襲伯爵。明成化中,協守南京。弘治初,出鎮湖廣,兩廣,平蠻賊,累有功。正德三年(1508),因處置田州事不當,逮下獄。革除其加官太子太傅,賄賂劉瑾,起用督漕運。瑾伏誅,被彈劾罷官。六年,命與谷大用討劉宸,戰長垣,大敗。言官交相彈劾,因與大用同事,竟無罪。世宗即位,復起鎮湖廣。居三年死。贈太傅。

酒泉市

玉門市

王進喜(1923-1970)勞動模範。甘肅玉門人。1938年進玉門石油公司當工人。建國後,歷任玉門石油管理局1259鑽井隊隊長,大慶油田1905鑽井隊隊長、油田鑽井指揮部副指揮,大慶市革委會副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1966年領導鑽井隊創年進尺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被譽為「鐵人」。

肅州區

敦煌市

郭瑀(?-?)敦煌人。字元瑜。少好學,精通經義,為東晉高士。因避前涼王張天錫之聘,隱居於張掖臨松山谷。前秦之末,略陽王穆起兵酒泉,他起而響應,被命為太府左長史軍事將軍。他雖身居元佐,但仍口誦黃老。後辭官歸酒泉南山赤崖閣而卒。

張議潮(?-872)沙州(甘肅敦煌)人。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史思明叛唐後,吐蕃乘虛進入河西,沙州亦為吐蕃所佔據。大中二年(848年),沙州將領張議潮率眾起兵,趕走吐蕃統治者,奉表歸唐。大中五年,唐王朝置歸義軍於沙州,敕封張議潮為河西節度使。駐敦煌。咸通八年(867年)奉旨入朝,官至檢校吏部尚書。十三年,卒於長安,詔賜太保。

安西縣

金塔縣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蘭州市

保志(418-514)金城(甘肅蘭州)人。據記載俗姓朱。世稱寶公、志公。南朝齊、梁間高僧。七歲出家。傳他在三十五歲後,言行神異。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披發赤足,穿錦袍往來於潛山、皖水間,掛布、綢數尺於杖頭負之而行,為山谷寺開山祖。其或旬日不食,亦無飢容。齊武帝忿其惑眾,逮之入獄,禁其出入。梁武帝解其禁,視為「神僧」。以為菩薩化身,崇信之。天監中,無疾而終。葬金陵鍾山。

段堅 蘭州人。由鄉舉入國子監。明景泰五年(1454)進士,授福山知縣,興學校,變民俗。成化初,超拔為萊州知府,教化大行。改知南陽,創《志學書院》,建節義祠。訟獄徭賦,務於公平。以疾去。士民號泣送者,過境不絕。卒,立祠祀之。

段炅 堅子,進士,翰林檢討。諂附焦芳,劉瑾敗,落職。

彭澤 蘭州人。明弘治三年(1490)進士。官徽州知府。有政績,正德時,歷官知府、按察使、左都御史。曾鎮壓劉惠、趙鐩及廖麻子、喻思俸起義。經略哈密事頗不當。與錢寧、王瓊等不合,因此得罪,斥為民。世宗嗣位,錢寧敗,瓊亦得罪遂起用他為兵部尚書。兵政為之一新。被彈劾,乞休,加少保,歸。復被彈劾,奪官為民,鬱郁而卒。隆慶初,復官,謚襄毅。

段績(?-?)明嘉靖進士,曾任雲南道御史。因觸犯權貴,被謫為郾城縣丞,後任杞縣(河南杞縣)知縣。因有政聲,晉廬州同知、南京兵衛郎,累遷密雲兵備。

4. 收集關於敦煌所有的歷史資料

敦煌莫高窟是古絲綢路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

在中國西部的茫茫沙海中,閃爍著絢麗奪目的光彩。莫高窟自公元366年創建以來,經過一千多年的連續開鑿營造,至今保存洞窟492個,彩塑2200多尊,壁畫45000多平方米。

有敦煌的神話傳說、敦煌本地的佛教故事、敦煌社會歷史故事、敦煌歷史人物故事、敦煌石窟故事、敦煌近現代故事、敦煌學故事、敦煌壁畫本生故事、敦煌壁畫因緣故事、敦煌壁畫佛傳故事、敦煌壁畫佛教歷史故事、敦煌壁畫瑞像故事以及敦煌壁畫經變故事。

(4)敦煌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敦煌,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步履蹣跚地走過了近5000年漫長曲折的里程。悠久歷史孕育的敦煌燦爛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輝煌;那遍地的文物遺跡、浩繁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

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綠洲越發鬱郁蔥蔥、生機勃勃,就像一塊青翠欲滴的翡翠鑲嵌在金黃色的大漠上,更加美麗,更加輝煌。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在這個群山擁抱的天然小盆地中,黨河雪水滋潤著肥田沃土,綠色濃蔭擋住了黑風黃沙;

糧棉旱澇保收,瓜果四季飄香; 沙漠奇觀神秘莫測,戈壁幻海光怪陸離;文化遺存舉世聞名,人才輩出……美麗的敦煌,是塊富饒、神奇、誘人的土地。

5. 又見敦煌 裡面的人物是還原了哪裡的歷史人物、千年以前是這樣的嗎

張騫,索靖,張議潮,王園籙,米薇,相夫公主在90分鍾時間內, 又見敦煌 將帶回您步行穿越1000多年前的藏經洞答,2000多年前的莫高窟以及7000多公里的絲綢之路和浩瀚無垠的敦煌學。並從敦煌悠久的歷史文化中選取五個經典場景,六個線索人物,利用他們串起劇情的故事脈絡,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到大唐將士的金戈鐵馬,宋國夫人的儀態萬方,亂世曹民的苟且困惑,以及敦煌學盛名對國人情感的撫慰於酸澀。

6. 敦煌有什麼名人故事

難兜靡、冒頓、霍去病、竇融、張朗

7. 敦煌有哪些名人

張騫

我叫子文,也是你們口中的張騫。在史書里有我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是我,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促成經濟文化的交融。我開通的這條道路,被稱之為「絲綢之路」,而我,被你們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人」。
可你們不知道,也不會記得,那些陪我一起出使西域的弟兄們,他們有很多,都永遠的留在了沿途,永遠看不到長安的天空,街市和親人了。他們留在了「絲綢之路」的某個地方,默默的守候著這條千年古道。轉瞬間時光千年,現在的你,是否走過我曾經走過的道路,是否看過關於我的故事,是否吃過千年之前我帶回來的西域食物。千年之後的華夏,是否還有走過曾經的「絲綢之路」?
我是張騫,現在的我,也在「絲綢之路」,和兄弟們一起,守候這條千年古道。

樂遵和尚

我叫樂遵,你們口中的敦煌莫高窟開創者。可我其實不知道莫高窟是什麼,那日我正巧雲游到此,陽光下我仿若看見金光萬道,我相信,這肯定是我佛的指引。我佛曾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於是我請來了匠人在石壁上開鑿洞窟,在洞中修行。
我聽你們說,在我之後,有許許多多的人效仿我在石壁上修建佛窟,莫高窟還被稱之為千佛洞,我相信,你們當中肯定有人也見過佛光,和我見得一般,都是我佛給予得指引。千年過去了,無論我是否修得大成,我的精神和信仰,一定可以創達給千年之後的你們,佛教一定還在世人中流傳。
我是樂遵和尚,現在的我,伴隨著莫高窟,等待迎來又一個千年的洗禮。

8. 敦隍莫高窟被盜日及歷史人物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版件。此後莫高窟更為引權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
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餘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
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製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9. 誰知道敦煌莫高窟的歷史

敦煌莫高窟的歷史如下: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一書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另有一說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

元代以後敦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閉嘉峪關,使敦煌成為邊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設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衛,並從甘肅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衛為敦煌縣,敦煌經濟開始恢復。莫高窟開始被人們注意。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藏經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藏經洞文物發現後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藏經洞文物,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英、法、俄、日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僅有少部分保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10. 敦煌的歷史及歷史人物程佛兒之謎

敦煌開始時候只是因為距離玉門關很近,由於其地理位置重要性而出名(回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時曾經答經過這里,漢末時期大量移民湧入才開始大展,到了東漢設立西域都護府就是在敦煌,可見其重要性)在距離敦煌25公里處有座鳴沙山(風,地形作用發出聲音,古時候以為山有神仙)後來來了一位很有名望高僧,看到山丘發出佛光(夕陽反射)於是他在山側開鑿了一個洞窟,並且在其中修禪悟道,於是後來有許多僧眾也學習他,洞窟越來越多。到了北魏時候這里成了軍事重鎮,朝廷派來幾任官員經營此地,這些官員都尊崇佛教,不但大興佛事而且出資開窟造佛像,開始形成了莫高窟佛教文化的雛形!到了隋唐時期,與西域的交流更加頻繁,這里更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文化經濟發展多元化,佛教人員更是來往廣泛!莫高窟發展到頂峰時期,後來吐蕃趁著安史之亂佔領此地,為了安撫民眾,大興佛教,我們知道吐蕃有個僧官制度,僧人作為管理人員,更加豐富此地的佛教文化!至於你所問的程佛兒,我沒有聽說過,後來查了一下,這個人物是虛構的,只是為了藉此人來說敦煌壁畫的人物造型!這個人是一個大唐舞妓!

閱讀全文

與敦煌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