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

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27 05:53:36

『壹』 我心目中的一個歷史人物 雷鋒作文450字

人們流傳著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今年是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50周年。
我雖然沒見過雷鋒,但是他的事跡早已在我心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經常給我講雷鋒叔叔的故事:雷鋒叔叔幫助一位大嫂買火車票;幫助一位老奶奶找兒子;幫助同班的戰士洗衣服,補襪子;把自己省吃儉用的津貼寄給災區……總之,他的事跡讓我很感動。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從小就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根。有一次,我在公共汔車上遇見了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奶奶,因為車上很擠,又沒有座位,老奶奶行動很不利落。就在這時,我想起了雷鋒叔叔那種為人民服務的好品質,我連忙站起來說:」奶奶,你坐這里吧。」老奶奶說:「謝謝小朋友!真懂事!」「沒關系,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看到車上的人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但是我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在學校,我也幫助學習差的同學和我一起進步,看見地上有紙屑撿起來丟進垃圾桶,把同學掉在地上的鉛筆、橡皮撿起來交給老師,積極參加大掃除。在家裡我也經常幫助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雷鋒的精神我們不僅不能丟,還要繼續發揚光大。

『貳』 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

天魁星 呼保義-宋 江 天罡星 玉麒麟-盧俊義
天機星 智多星-吳 用 天閑星 入雲龍-公孫勝
天勇星 大 刀-關 勝 天雄星 豹子頭-林 沖
天猛星 霹靂火-秦 明 天威星 雙 鞭-呼延灼
天英星 小李廣-花 榮 天貴星 小旋風-柴 進
天富星 撲天雕-李 應 天滿星 美髯公-朱 仝
天孤星 花和尚-魯智深 天傷星 行 者-武 松
天立星 雙槍將-董 平 天捷星 沒羽箭-張 清
天暗星 青面獸-楊 志 天佑星 金槍手-徐 寧
天空星 急先鋒-索 超 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 宗
天異星 赤發鬼-劉 唐 天殺星 黑旋風-李 逵
天微星 九紋龍-史 進 天究星 沒遮攔-穆 弘
天退星 插翅虎-雷 橫 天壽星 混江龍-李 俊
天劍星 立地太歲-阮小二 天平星 船火兒-張 橫
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損星 浪里白跳-張 順
天敗星 活閻羅-阮小七 天牢星 病關索-楊 雄
天慧星 拚命三郎-石 秀 天暴星 兩頭蛇-解 珍
天哭星 雙尾蠍-解 寶 天巧星 浪 子-燕 青
地魁星 神機軍師-朱 武 地煞星 鎮三山-黃 信
地勇星 病尉遲-孫 立 地傑星 丑郡馬-宣 贊
地雄星 井木犴-郝思文 地威星 百勝將-韓 滔
地英星 天目將-彭 玘 地奇星 聖水將-單廷珪
地猛星 神火將-魏定國 地文星 聖手書生-蕭 讓
地正星 鐵面孔目-裴 宣 地闊星 摩雲金翅-歐 鵬
地闔星 火眼狻猊-鄧 飛 地強星 錦毛虎-燕 順
地暗星 錦豹子-楊 林 地軸星 轟天雷-凌 振
地會星 神運算元-蔣 敬 地佑星 小溫侯-呂 方
地佑星 賽仁貴-郭 盛 地靈星 神 醫-安道全
地獸星 紫髯伯-皇甫端 地微星 矮腳虎-王 英
地慧星 一丈青-扈三娘 地暴星 喪門神-鮑 旭
地然星 混世魔王-樊 瑞 地猖星 毛頭星-孔 明
地狂星 獨火星-孔 亮 地飛星 八臂那吒-項 充
地走星 飛天大聖-李 袞 地巧星 玉臂匠-金大堅
地明星 鐵笛仙-馬 麟 地進星 出洞蛟-童 威
地退星 翻江蜃-童 猛 地滿星 玉幡竿-孟 康
地遂星 通臂猿-侯 健 地周星 跳澗虎-陳 達
地隱星 白花蛇-楊 春 地異星 白面郎君-鄭 天
地理星 九尾龜-陶宗旺 地俊星 鐵扇子-宋 清
地樂星 鐵叫子-樂 和 地捷星 花項虎-龔 旺
地速星 中箭虎-丁得孫 地鎮星 小遮攔-穆 春
地稽星 操刀鬼-曹 正 地魔星 雲里金剛-宋 萬
地妖星 摸著天-杜 遷 地幽星 病大蟲-薛 永
地伏星 金眼彪-施 恩 地空星 小霸王-周 通
地僻星 打虎將-李 忠 地全星 鬼臉兒-杜 興
地孤星 金錢豹子-湯 隆 地角星 獨角龍-鄒 潤
地短星 出林龍-鄒 淵 地藏星 笑面虎-朱 富
地囚星 旱地忽律-朱 貴 地平星 鐵臂膊-蔡 福
地損星 一枝花-蔡 慶 地奴星 催命判官-李 立
地察星 青眼虎-李 雲 地惡星 沒面目-焦 挺
地丑星 石將軍-石 勇 地數星 小尉遲-孫 新
地陰星 母大蟲-顧大嫂 地刑星 菜園子-張 青
地壯星 母夜叉-孫二娘 地劣星 活閃婆-王定六
地健星 險道神-郁保四 地耗星 白日鼠-白 勝
地賊星 鼓上蚤-時 遷 地狗星 金毛犬-段景住
這是108將,還有幾大反派,蔡京,高球,童貫,楊戩,高衙內,西門慶,陸虞侯,祝家莊一群,曾頭市一群,後面打契丹,征方臘也有一群人。
全書有名有姓的577人,有姓無名的99人,有名無姓的9人,書中提到但未出現的102人,共寫了787個人物。

『叄』 以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寫一篇不少於六百字的作文

我心中的歷史人物
三國,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有多少滿腔熱血.視死如歸的勇猛戰士;又演繹了多少讓後人為之熱淚盈眶.熱血沸騰的傳奇故事。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五虎上將之首--關羽?????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漢族。關羽身長九尺(今二米一),須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桿長2500mm,尖長500mm,龍口寬90mm,長150mm。刀刃彎起到刃口長150mm,窄處長80mm,。從刃尖到龍尾長1000mm,整把刀長4000mm。「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赤兔馬一直是好馬的代表。它先跟隨呂布,後來在跟隨漢壽亭侯關羽。從此和青龍偃月刀成為了關羽的代表型像。
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關雲長水淹七軍......這一幕幕激動人心.觸目驚心的畫面,恐怕只有他能實現了吧!他在戰場上走馬觀花.無人可敵。遇敵手起刀落,刻不容緩,立馬取下敵人首級。不愧享有「武聖」之稱。
關羽不僅武功蓋世.無人能敵,他的忠義無雙更是留芳百世。正應如此,關羽才被曹操好好利用了一番。
軍師諸葛亮在一次戰爭中讓關羽把守圍堵曹操的最後一道關卡。曹操在戰亂中逃過了馬超.趙雲.張飛三道關卡,來到關羽面前。終於,曹操投降了。可他想起了關羽的致命要害——重情義!他便主動要求關於把他殺了。這時的關羽中計了。他想起了昔日曹操對他的恩情......關羽把頭一扭說:「快走,下一次讓我再看見你的話,我一定會殺了你!」說完便騎馬飛奔到了遠方。
關羽,一個傳奇的人物,在茫茫人海中,也許他並不引人注目。但是,他的武功,他的情義,我永遠都不會忘

『肆』 我心目中最敬佩的歷史人物作文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伍』 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

顏真卿

誰都知道這是一位創造了漢文字藝術巔峰的書法大家,卻鮮有人知道他刀光劍影的一生,知道他是出入十萬敵軍如履平地的一條鐵血漢子,知道他是風雨飄搖、烽煙四起的中唐時代之忠臣烈士。剛正耿直的人格和瑰麗雄渾的藝術在他身上達到了完美的結合,這是我們這個民族文化的巨大驕傲,也是其歷盡苦難仍然生生不息的根由。每次感受顏體厚重雄強、大氣磅礴的書風,我就覺得自己回到了漢唐,那個創造經典的時代,也是人格偉岸的時代。在平定安史叛亂中,顏真卿湊集河北二十萬大軍拖住叛軍,打贏了平定安史之亂的第一場大仗。叛軍勢盛時,河北各郡大都被攻陷,只有他固守的平原城沒有陷落。後來,為了平息李希烈叛亂,他以七十七歲高齡獨闖虎狼之地,面對土匪們明晃晃的尖刀,毫不畏懼,面不改色,在被李希烈扣留一年多後自縊殉國。身為朝廷重臣,他為官廉潔自持,絕不貪枉苟取,以致鬧到了「舉家食粥來以數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寫信向同事求告「惠及少米,實濟艱勤」,這就是書法史上奇特的《乞米貼》的來歷。寥寥數言,但研讀起來卻覺浩然正氣,撲面而來。著名藝術家黃裳說:「予觀魯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貧賤為愧,故能守道,雖犯難不可屈。剛正之氣,發於誠心,與其字體無異也。」

王陽明

小時候讀《三國》、《大明英烈》,覺得諸葛孔明、劉伯溫天上之事知道一半,地上之事全部知道,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真乃神人;後來沉迷金庸武俠世界,對那些在人跡罕至的山洞突然悟得武學真諦,然後橫行天下無敵手的神奇際遇心馳神往。再後來,明白這一切都是傳說和虛構,是自以為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的白日夢。但讀過陽明先生的傳記後,我才明白中華歷史上還真存在過這樣的牛人。這個人集偉大的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於一身,千古之下,無人可比。想當年,他站在貴州龍場那個小小的驛站門前,獨對如血殘陽,驚天一悟,「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從此中國的思想河流發生了巨大的轉向,這與武俠小說中的大俠突然悟出武學秘笈具有同樣的浪漫主義色彩,而且在他人生的每一個轉折時刻,都有僧人、道士、方外異人出現。他斷言:「心是天地萬物之主」,「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不僅徹底瓦解了宋明理學,而且直抵西方哲學中的理性主義和存在主義思想境域,更為要緊的是,讓葡伏了數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突然明白了主觀能動性的巨大能量,「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從此中國的歷史由帝王史變成為名臣史、知識分子史。王陽明的個人氣質近於古人所謂「豪雄」,或者說他根本就是一個武林高手。他青年時任俠騎射,留情兵武,足跡踏遍江南塞北之地。在江西比武時,他以九矢全中的成績震懾向他挑畔的內侍高手。正德十四年,寧藩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以十萬大軍,兵下南京,震動朝野。王陽明手無寸兵,卻義無反顧,在強弱懸殊得不可思議的情況下,35天就生俘了朱宸濠,表現出了驚人的軍事謀略和政治技巧。他的事業功績不僅在古今讀書人中絕無僅有,在兩千年的文臣武將中也十分突出。所以有人說: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而我以為,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孔子之後唯陽明先生可當此論。

張自忠

關於張自忠的事跡網上書籍中到處都能看到,我並不比別人了解得更多。我的家鄉,抗戰時屬第九戰區,是中日兩軍搏殺的主戰場。我小時念書的學校不遠有座馬頭固,當年就發生過激烈的戰斗。山上至今有戰壕和彈坑遺跡,我們還在山上拾過彈殼。在一個名東鄭的山鄉,我見過一個合葬的抗戰烈士墓。那是人跡罕至的山間,就一塊平常的墓碑,刻著當時縣長題的碑文,字跡已不太清楚。細看方知是國民黨軍李天霞部在此曾與敵寇激戰數晝夜,為長沙會場的一部分。不久前讀到薩蘇先生《國破山河在》,這本書是作者在日本翻閱了大量的史料寫成的,真實而感人。他在書的《後記》中說:「在這些資料中,我看到的分明是一個個當年的中國人,他們或剛烈、或勇猛、或聰穎、或機變,用他們的脊樑扛起那個時代中國的命運。」八年抗戰,那一代中國人為保護自己的家園和尊嚴而英勇赴死,與兇殘的敵人展開長達十四年的殊死搏鬥,他們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是中國的國魂。張自忠將軍只是他們中的一員。

於謙
他是有名的清官, 他是有名的忠臣。他保衛著北京城,他就是於謙!!一句「只留清白在人間」千古傳誦,一疊誣告他的奏摺也無法掩蓋他的清廉。 「清官!」 人們這樣稱呼他。雖位高權重,但家中竟無金無銀。 多少送錢的考生被他拒之門外,多少冤屈被他逐一化解。人們大喊一聲:「好人於謙!」 「忠臣!」這是他的另一個雅稱。也先的鐵騎在北京城下虎視眈眈,城牆上的指揮卻是個瘦弱的文官。面對南侵的韃靼大軍,他以驚人的膽量與出色的指揮讓這座城市及其成千上萬的百姓得以倖免於難。 功成了,在腐敗的朝堂上。他也是百官的一員,他不拉幫結派,不結黨營私。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位置上一定要做好應做的事。為國家,也為了人民。 北京東市,陰雲密布。新繼位的皇帝將他逮捕入獄。現在正准備將他斬首。 為什麼?難道在這個世界上剛正不阿的人會遭人排擠、暗算嗎?刀起頭落,我們發現的只是他留下的一首「石灰吟」。沒有權術,沒有陰暗。 他的命運讓人無法相信公平、正義還存人間。 這就是於謙!

『陸』 作文 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XXX600字

僅供你參考:
我心目中的周總理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裡面主要講了周總理一夜的工作的故事,我深有感觸,通過學習了這篇文章使我認識和了解了周總理。在我的眼裡,周總理是一個極其負責的人。課文裡面有一句話,「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筆在那一句後面畫一個小圓圈。他不是瀏覽一遍就算了。問我,一兩句。」可以看出總理對待工作非常認真仔細,他仔細審閱文件,沒有一點馬虎;從「夜很靜,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總理才審閱完,把稿子交給了我,」可以看出,總理對工作非常投入;更可以看出總理工作的時間很長,常常是通宵達旦,真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
在我的眼裡,周總理是一個生活簡朴的人。從「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但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台,兩把小轉椅,一盞台燈,如此而已。」可以看出,總理的房子雖然大而漂亮,但室內陳設非常簡單,「如此而已」這個詞更是強調了陳設只有這些,再沒有其它的東西,可以看出了總理生活簡朴到了難已想像的地步。從「總理讓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並不多,可以數得清顆數,好像並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份量。」可以看出,花生米雖然增加了,但數量還是很少,如果是總理一個人的就更少了,從這里更加看出總理生活一點也不奢華又非常好客。

『柒』 作文:《我心目中的歷史英雄》 400字左右

我心目中的歷史英雄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翻開司馬遷著述的《史記》,它顫動著我的心靈。
其中《項羽本紀》更令我對項羽有了很深的感觸。
武功蓋世,風雲際會,一舉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蒼生,英雄莫敢俯視。但大起過後即大落,大喜過後即大悲。從笑傲天下,碑睨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烏江,項羽不愧為悲情英雄。
項羽,字子羽,出生在一個世代將門的貴族家庭,他不願讀書,不學習擊劍,更不願學識字,只學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兵法,這為他能成為統帥,完成他滅秦的夙願成了堅固的基礎。年僅二十四歲,擁有如此的雄心壯志,如此遠大的抱負,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的人往往不能成功。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共鳴。
他的叱吒風雲又重情重義,既神勇無比又親善士兵。
秦二世二年,一個眼色,立刻拔劍殺死了殷通。混戰中,以一殺百。他的果斷,他的勇猛不得不使我震驚。「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為所為起大事」他出色的表現在司馬遷眼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這位光明磊落的千古義士令我顫動。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別姬的故事,無不體現到項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愛江山,自古英雄愛美人。項羽愛江山還是愛美人?我認為他既愛江山也愛美人。
愛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於西楚霸王的寶座;愛美人,他才隨身不離虞姬。許多人覺得項羽不應該因為美色而在四面楚歌時,不開個例會,但試問,面臨生死一別的邊緣,誰不珍惜與愛人共度的時光?何況項羽身後這個如此乖巧的女子,難怪得到他歡心。這出於項羽的柔情,他的重情義。這位柔情似水的猛將令我佩服。
兩軍對戰,拚死一搏,「所當者破,所擊著服,未嘗敗北」這十二個字是在項羽本紀里,項羽對自己的評價。項羽的一往直前,視死如歸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會中發揚,那麼會多好?地震當中如果官員也秉著這種精神,那麼我想也不至於有那麼多的傷亡人員。這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滅秦功臣讓我感動。
項羽對士兵的友善,對部下的關心,同甘共苦的精神,歷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現代人能顧及的?無良商販為了私慾,剝削員工的實例比比皆是,為什麼就不能學習一下他的精神呢?
項羽的果斷,細膩,勇猛,感悟了我。讓我明白到時機是多麼重要,情誼是多麼的可貴,精神是多麼可嘉。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鼠目寸光,殘暴不仁,妄自菲薄。
雖然項羽神勇無比,但卻在處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謹,對於項伯私訪張良,泄漏軍機,項羽卻沒有誅殺,導致往後與劉邦在求封漢中成了憂患之處。啊!為了所謂的信任而重用無能的親信,特別是在事業成敗個人生死的重大問題上重用無能的親信,是如此愚蠢的行為啊!
項羽在每次戰爭之後,必定屠城。活生生地把人埋了,人家都已經投降了,還要這樣塗炭生靈,難道這值得肯定嗎?這種濫殺無辜的行為難道知道贊揚嗎?
劉邦,一個市井之徒,能把一代將相項羽打敗,這似乎是出乎預料。但我覺得是在情理之中!項羽自伺高貴,能力超群,看不起劉邦,就是因為他的嫉恨上頭,才被劉邦看準了弱點,擊得他落花流水,才使賢才都歸心於漢。這使我悟出一個道理,要成為英雄一定要忍耐。做人也一樣,因為一時得暴躁而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是如此的可恨!是如此的後悔!三思而後行啊!
項羽的濫用私情,殘暴,沖動,無一不警戒我,應該冷靜、客觀地面對每一件事,從多角度地去看每個問題,才能理性地作出選擇。
在一個盛行「勝者王侯敗者」的觀念,竟然還有一個失敗了的項羽受到如此的禮贊。他讓我嘆息,讓我感概,讓我傷感,讓我敬佩。他的血性和柔情,讓我揮之不去,詠之不足。他雖然像流星,在歷史長河中一閃而過,但他卻成了一個文化符號,被人們無數次地評價著。

我心目中的歷史英雄
看完《鴻門宴》後,很多人都有會認為項羽是「婦人之仁」,錯失了殺死劉邦的大好時機。但蘇軾卻認為項羽有「君人之度」。這並不是因為蘇軾一時新血來潮,來個唱反調,這是他發自內心地贊賞。

當時的時局對劉邦是不利的,若項王一舉入關殺死劉邦還好說,問題是他若在鴻門宴上殺死劉邦就不好了,劉邦手下雖說只有十五萬余兵,但盡待在關內,加之劉邦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他們大多對劉邦十分忠心,倘若得之劉邦已死,必盡其力而反之,彼可於大路埋伏(項羽素傲,必取大而舍小),但見來時可往來沖突,卻不與其正面交鋒,此可疑其兵也,然後可使一人佯裝投降,傳書與羽言其為內應,里應而外合也,羽必信之,待羽入城,三下圍攻,可擒矣(此乃關門打狗之策)。

項王可能考慮到此為人和與他勢力不利也,故作個順水人情,放劉歸去。

劉邦善用人,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也正是如此,項王手下如韓信、陳平等皆降劉邦。項王會敗,這是一個原因,可勝敗兵家常事,一場戰爭的勝負不會抹殺真英雄的形象。

項羽不肯學書,書足以記姓名而已,不肯學劍,劍一人敵,要學的是萬人敵。他打仗不管兵法,每戰必披甲持乩,親自出戰。一者鼓舞士氣,二者削敵銳氣。真英雄莫過於此!羽曾以3萬楚軍大破漢兵56萬,打得劉邦抱頭鼠竄。這是多麼的霸氣啊!項王曾和劉邦講和,劃鴻溝為界,這是多麼的豪氣啊!他曾因兵敗,而在烏江自刎,這是多麼有骨氣啊!

無論是打仗,做人,甚至是作詩,都掩飾不了他的英雄之氣:

力拔山兮氣慨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可奈何

項羽的這首詩也因此流傳千載。

司馬遷說過:「他愛馬,愛美人,愛故交,最後自刎而死!這是一個十足的讓人快意的英雄……」我想這是對項羽英雄之氣的最好詮釋吧!

項羽的死,不在與別的,只是他的英雄氣,是他那天生的英雄氣,註定了他悲劇般的命運!

『捌』 我心目中的_____(中國清正廉潔的歷史人物)

我心目中的魯迅
在我開始識字的時候,我所知道姓魯的只有三個。一個是倒拔垂楊柳的梁山好漢魯智深,再一個是班門弄斧中說的那個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魯班,我還模模糊糊的記得有個叫魯迅的,我只知道他的文章很難懂。上了五年級學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才覺得他充滿了正義感。從此我開始讀魯迅的文章,魯迅便在我心中樹立了高大的形象。它比魯智深還英勇,比魯班還聰明,是一個把雜文視為匕首和刀槍,勇於跟反動派作斗爭的偉人。
在眾多的作家群中,魯迅是突出的一個,也是特殊的一個。與其他舉世矚目的文豪相比,人們不禁要發出疑問:僅僅是寫些短小的結構雜文,小說的魯迅,何以在世界文學史上獨樹一幟,放出奪目的異彩?是的,魯迅沒有莎士比亞的累累巨著,沒有盧梭的長篇自傳,也沒有雨果那曲折、動人的小說情節。然而他的確是位偉大的作家,因為他首先是位偉大的戰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卻異常地清醒與敏銳,他不屈地戰斗著、抗爭著,以思想作劍,寸筆為槍,劃存漫漫長夜,挑出些許亮色.
讀魯迅的作品,實際上是在了解魯迅的為人。他敢罵,罵苟延喘、陰險狡詐的「落水狗」,罵奴顏卑膝,貌似中庸的偽君子;他敢論,論國民眾生的劣根本性,論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劇之源;他敢抨擊,抨擊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擊把孔乙己推上絕路的封建禮教;報敢吶喊,為艱辛而麻木地生活著的閏土,為愛四大權力壓迫的祥林嫂。他嫉惡如仇,使那些反動御用的文人們捉襟見肘,心驚肉跳,使病態社會的千瘡百孔暴露無遺。他的幽默中閃爍出睿智與深刻,內中包含的是一顆憂憤深沉的愛國之心!
這,就是魯迅。他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他消失了,又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讓我們發揚魯迅精神,把病態社會的千瘡百孔暴露無遺,人人內心中包含著一顆憂憤深沉的愛國之心吧!

『玖』 我心中的歷史人物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傑出的軍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後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卧龍鳳雛幼麟冢虎。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為東漢太尉。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盪江東,並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正式投奔孫策,與孫策一起南征北戰,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孫策信任。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曹操消滅袁紹後,威逼孫權送兒子為人質,周瑜志向高遠,勸阻孫權送質。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抗曹,並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己方的優勢,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是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其後又成功地攻克了荊州戰略要地南郡,曹仁敗走。赤壁之戰後,周瑜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並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體現了一個軍事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准備時死於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周瑜去世,孫權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後,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對公卿們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東吳的王圖霸業,隨周瑜猝死化為泡影,自此從欲染指天下轉為偏安一方。」可見周瑜在東吳所起的作用是無人可替代的。

《三國志》記載,周瑜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雅量高致,氣度恢弘。孫策初亡,孫權「 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諸將禮簡時,周瑜對比自己年幼的孫權極為恭敬,因此有性度恢廓評語,僅與程普不和,但他折節下交,終令程普嘆服。史載,「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與人相交時如飲醇酒,典故就出自程普與周瑜交往的感受。而陳壽提到的「曲有誤,周郎顧」,則成為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一個常用的典故。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閱讀全文

與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