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的出身

歷史人物的出身

發布時間:2021-02-27 04:59:23

歷史學出身的名人有哪些

1、錢文忠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

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2007年登上百家講壇主講《玄奘西遊記》,2013年主講《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二部。2015年錢文忠老師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王立群、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

2、錢鍾書

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3、季羨林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4、王立群

1945年3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祖籍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 ,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主攻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2006年,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2013年,擔任青歌賽評委。2015年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錢文忠、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

曾榮獲河南省、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河南省十大師德標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稱號,是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

先後出版《現代<文選>學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文選>成書研究》(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代山水游記研究(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5、易中天

1947年2月8日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起任教於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2015年4月聲明已經退休。

易中天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作品。

2005年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2006年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漢代風雲人物》、《易中天品三國》。2008年主講《先秦諸子百家爭鳴》。2013年宣布寫作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2013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作家富豪榜最佳歷史書。

Ⅱ 古代歷史都有哪些人物,貧窮出身起家致富呢

無奈歷史的人物貧窮出身,起家致富

Ⅲ 中國古代歷史名人出生

比較有名的咱國家有崔永元,李雪健。外國好像只有英國首相布朗和物理學家玻爾茲曼了。先就這四個吧。——全部人工原創,望採納。

Ⅳ 出身尊貴的歷史名人。

孟德斯鳩,出身貴族家庭,是啟蒙思想家的代表,其三權分立的思想對美國政體的構造有深刻影響

Ⅳ 歷史上哪些名人是狀元出身

民族英雄文天祥--南宋寶四年(1256年) 丙辰科狀元武狀元郭子儀--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王維--唐開元十九年(731) 年辛未科狀傳說大漢奸秦檜也是狀元出身

Ⅵ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出身卑賤

1,衛青:騎奴大將軍:

衛青的出身卑微到了不能再卑微的地步。他原是一個叫鄭季的人在平陽侯曹家做事時,與曹家婢女衛私通所生的私生子。七八歲時,衛無力撫養,衛青又回到了鄭家。私生子的身份必然不會使鄭家人對他有什麼好感,連他生父都不太憐惜他,讓他去放羊,更不用說其他人了,他的同父兄弟們甚至都把他當奴僕看待。

2,穆罕默德

他於公元570年誕生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的麥加,那時,這里還是一個遠離商業、藝術和文化中心的落後地區。6歲時,他成了孤兒。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他長大成人。

出身卑微的穆罕默德創立和傳播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之一棗伊斯蘭教,並同時成為最有力量的政治領袖。13個世紀過去了,而今他的影響依然巨大而深遠。

3,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史稱明太祖:
出身貧賤的放牛娃朱重八公元1328年的一個夜裡,在現在安徽境內的一間破茅屋外,農民朱五四眉頭緊鎖。當他聽到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時,他並沒有像現在守在產房外的父親那樣欣喜若狂,而只是更加的焦躁不安。這個嬰兒的誕生,對於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的朱五四而言只意味著一件事兒:家裡又多了一張吃飯的嘴。這時,只見破茅屋滿地紅光,鄰居以為失火,紛紛跑來相救。朱重八,這個天生異相的嬰兒,出世了。
為了在大災之年能有口飯吃,草草葬下雙親之後,朱元璋就走進了皇覺寺。在皇覺寺做和尚的朱元璋受盡欺辱,幾乎承擔了寺廟里所有的粗活。然而命運似乎要鍛煉他的意志,入寺僅五十餘天,由於飢荒過於嚴重,他和所有的和尚都被迫出去化緣。朱元璋的苦並沒有白受,三年的討飯時間,觸底反彈,朱元璋的人生得到了徹底改變。

4,中國歷史上著名經學家——匡衡。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6,江泌

江泌小的時候家裡很窮,爸爸癱瘓、媽媽又常常生病,江泌白天要去外面工作賺錢養家,晚上還要幫媽媽做事,根本沒有錢也沒有時間去上學讀書。有一天晚上,家裡的人全部睡著以後,江泌一個人坐在屋子裡,突然,他看到窗外的月光好亮,江泌心想:「這么亮的月光,我可以用它來看些書,就不愁沒錢點燈看書了。」可是,月亮會慢慢移動,江泌就拿著書隨著月光一邊移動一邊看書,直到月光不見為止。有時候,江泌白天工作太累,到了晚上還是努力提起精神看書,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江泌的學問越來越好,終於變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大學問家! 後來,大家就用「隨月讀書」來形容一個人用功讀書,不怕辛苦的精神!

7,拿破崙:
拿破崙小時候,出身卑微、貌不及人,學習成績也不如他人。在他的回憶錄中概括了人們對他的評價:「人人都不喜歡我,我乾枯得像一張紙。」但他從未因此而妄自菲薄,而是自重、自尊、自強,最終成為歷史名人。

Ⅶ 歷史上有哪些大人物出身寒門卻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歷史上的劉備、劉裕和朱元璋都是出身寒門,卻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的大人物,而且他們三位都是出自寒門的皇帝。

三、朱元璋

最後要說的就是我國著名的“農民皇帝”朱元璋了,朱元璋家裡窮想必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朱元璋小時候經常都是穿不上好衣服,後來父母去世以後,家裡的錢都不夠他活下去的,所以朱元璋當了一段時間的乞丐,後來還為了活命去當了和尚。不過好在朱元璋這個人肯努力,所以他在投靠郭子興以後才能屢屢建功,後來更是靠著強悍的實力建立了明朝。

Ⅷ 有哪些歷史名人出生在北京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個時期都會有一批為我國的文化做出巨大貢獻的名人出現。他們奮不顧身、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那麼,在我國的首都北京是不是應該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應該也是歷史名人倍出的地方呢?那麼,就讓我們了解北京文化中的歷史名人有哪些吧。

蕭美人
清朝著名女點心師,以善制饅頭、糕點、餃子等點心而聞名,袁枚頗為推崇她,《隨園食單》中盛贊其點心「小巧可愛,潔白如雪」。
光緒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九位皇帝,年號光緒。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生於北京太平湖畔醇王藩邸槐蔭齋,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親王奕譞之第二子,母為孝欽顯皇後之胞妹葉赫那拉氏。在位34年(1875-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崩於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內,終年38歲。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的崇陵。廟號:德宗。謚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老舍(1899~1966)
中國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滿族。北京人。出生於城市貧民家庭。生平和創作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擔任過小學校長、郊外北區勸學員等職。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
寧國公主(1364年—1434年)
明太祖朱元璋女,母馬皇後,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淮安總兵官),1434年卒,享年虛歲七十一歲。寧國公主是一位有著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美貌公主,雖深得父王唐肅宗的寵愛,但在婚姻的道路上命運極為坎坷。在安祿山叛亂之前,她先後嫁給-鄭巽、薛康衡。唐京城失陷時,她因夫死守寡在家。曾隨妹妹政和公主、妹夫柳潭等一同逃難,飽受顛沛流離的痛苦。
李真
唐畫家。師尹琳,擅畫人像、肖像和宗教畫。貞元(785—805)中在長安招福寺庫院畫《鬼子母》壁畫,唐安寺和資聖寺有他和尹琳的壁畫和絹畫菩薩。後人論他的作品,得周昉法度,難分優劣。日本僧空海來中國留學,攜歸《真言五祖像》等十幅,相傳是李真等十餘人所畫,其中《不空金剛像》為存世唐畫珍品。今藏日本京都教王護國寺。
李真:德宗時人,曾畫《真言五祖像》(今藏日本)。孫位,會稽人,現存有《高逸圖》,絹本設色,圖中有山濤、王戎、劉伶,阮籍四位魏晉時代的高人逸士李真唐畫家。師尹琳,擅畫人像、肖像和宗教畫。
周曇
生卒年不詳,籍貫未詳。唐代詩人。唐末,曾任國子直講。著有《詠史詩》八卷,《全唐詩》將其編為二卷,共一百九十三首。附,周曇詩一首舜妃蒼梧一望隔重雲,帝子悲尋不記春。何事淚痕偏在竹,貞姿應念節高人。

Ⅸ 中國歷史上哪些大人物是道士出身

張三豐(1247年—?),姓張名通,字君寶。先世為江西龍虎山人,故嘗自稱為天師版後裔。祖父裕賢公權,學精星算。南宋末,知天下王氣將從北起,遂攜本支眷屬,徙遼陽懿州。[1]道號三豐,宋末元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民族英雄[2]、內家拳始祖、太極拳始祖、武學泰山北斗、龍行書法始祖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的出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