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席氏歷史名人

席氏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04 21:26:57

① 席氏源於哪裡

起源主要有三:①席師後代。根據《萬姓宗譜》記載,堯為部落首領時,遇席氏老翁擊壤而歌,堯聽後很佩服,乃拜其為師。②籍姓所改。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因負責管理晉國典籍,以籍為姓。第十三世後人名籍鑲,為避項羽諱改為席。項羽戰敗自殺,有的恢復籍姓,有的沿襲席姓。③出自他族。清滿洲正黃旗中有席姓;土族席納氏,漢姓為席;今滿、回、苗、水、彝、土家、蒙古等民族中均有席姓 始祖:席師。 遷徙: 據有關資料所載,堯之席師當為今河南睢縣一帶人,是故席姓當發源於今河南省,可惜此支席姓世系無傳,令人難知其詳。而由籍姓改來的席姓,在後世昌盛為安定郡望,後來散居全國各地的席姓亦多由此分衍而出,所以本文重點論述該支派。籍姓改席姓後不久,項羽即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席姓一部分恢復原姓,其餘沿襲未改。劉邦建漢後,採納婁敬之建議,曾遷六國貴族後裔和關東豪族於關中,置於中央政府監視之下,大約有二十萬之眾。作為關東豪族之一的席姓被強遷到安定(今寧夏固原)、臨涇(今甘肅鎮原)兩地。這樣,席姓人就離開了他們曾長期繁衍的三晉大地。「黃河百害,惟富一套」,席姓人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生活,人勤地肥,使他們繁衍得十分興盛。東漢初有光祿勛席廣,此後有司馬席封,此為較早見諸史冊之席姓人。此際席姓因為仕宦等原因進入河南、陝西等省。魏晉南北朝時,中原板盪,戰火連天,而安定、臨涇之席姓遠離是非之地,繁衍得依舊興盛,昌盛為席姓安定郡望,歷隋唐而依舊,故後世席姓有以安定為其郡望堂號的,如北魏大臣、安定人席法友隨祖父南遷洛陽後,為懷念故鄉,即以安定為其堂號。南北朝時有安定之席姓隨中原士族南下風潮而遷入江蘇、安徽、四川、湖北等南方省份,也有因為其他原因進入山西、河北等北方省份者。安定臨涇人席闡文曾任職南朝梁,後晉爵湘西侯,子孫遂留居今湖南省。隋唐時,席姓依舊以河南、陝西、甘肅、寧夏等北方省份為主要聚居地,甚至有從南方迴流北方者,如席豫由湖北襄樊徙居河南。宋靖康之恥後,席姓南遷者始漸多起來,今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均有席姓人入遷。元代以後,今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也有席姓入遷。明初,山西席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山東等地。清以後,席姓有遷台灣和東南亞之地者。如今,席姓在全國分布很廣,尤以河南、陝西等省多此姓。目前席姓人口列全國第169位。 郡望: 安定郡 西漢置郡。相當於今甘肅平涼地區以及寧夏西部地區。 堂號: 嘉會堂 宋朝時候的尚書司封郎席汝言是一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彥博、傅弼、司馬旦、司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別形成了耆英會、同甲會、真率會。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安定。②自立堂號:三會、耆英、知素等。 字輩: 某支席氏字輩:正大光明,守定安國。家傳萬代,永興旺盛。
蘇州席氏字輩:玉廣長風(山)步(素),裕(舉)德與時行。
重慶席氏字輩:珍財仕國有,大臣永朝宗,世代顯榮華,富貴定乾坤,文清武正順,光明啟賢映。 名人: 席固(504-564),北周臣。字子堅。祖籍安定(今甘肅涇川北),後遷居襄陽(今湖北襄樊)。梁大同(535-546年)中,為齊興(治所在今湖北鍾祥北)郡守。梁元帝蕭繹繼位江陵(今湖北江陵)時,任興州(治所在今陝西略陽)刺史、初擁眾自守,以觀時變;後於西魏大統十六年(550,一說大統十五年)以地歸西魏宇文泰,累官至昌、歸、憲三州諸軍事、昌州(治所在今湖北棗陽)刺史。
席豫(680-748),唐詩人。字建侯,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後徙居河南。唐中宗時,舉手筆俊拔科,任襄邑尉。又舉賢良方正異等,為陽翟尉。開元初,升任監察御史,累遷考功員外郎,善於選拔人才,為時所稱,升任中書舍人。與韓休、孫逖等相次掌制誥,皆有能名。後出任鄭州刺史。韓休輔政,召為吏部侍郎,任職六年,所拔寒士多至台閣,時人尊為「席公」。官至禮部尚書,封襄陽縣子。玄宗曾登朝元閣賦詩,群臣奉和,玄宗以豫詩最工,下詔褒美。天寶七載(748)卒,年六十九。
席旦,宋臣。字晉仲,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元豐進士,為齊州司法參軍。徽宗朝,擢右正言,遷右司諫,擢中書舍人、給事中。以顯謨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坐事黜知滁州。累官知成都府。治政尚平和,不邀邊功。年六十二卒於長安,贈太中大夫。
席鑒,明藏書家、刻書家。字玉照,號茱萸山人。江蘇常熟人。有藏書樓「掃葉山房」。因與本地刻書家葉氏刻書爭利,故稱「掃葉」。所刻書籍以《十七史》、《四朝別史》、《東都事略》、《南宋書》、《百家唐詩》、《元詩選癸集》等較著名。
席書(1461-1527),明臣。字文同,四川遂寧人。弘治進士。累遷禮部尚書善揣帝意,眷顧隆異,輔臣莫望。《明史》載其「遇事敢為,性有偏愎」,「恣行私意,為時論所斥」。終官武英殿大學士。有《大禮集議》。
席佩蘭(約1789年前後在世),清詩人。名蕊珠,字月襟,又字韻芬等,因善畫竹,自號佩蘭。昭文(今江蘇常熟)人。自幼聰穎過人,文思敏捷,能詩。嫁給同郡人進士孫原湘,風雅伉儷,志趣相投,閨中唱和,幾日夜相繼。後受業於袁枚,深得賞識,並引為知己。有《長真閣詩集》、《傍杏樓調琴草》傳於世。
席寶田(1829-1889),清末湘軍將領。湖南東安(位邵陽南)人。字研薌。湖南東安人。諸生。咸豐中辦團練,隨劉長佑部與太平軍作戰,後率湘軍精毅營。同治年間率兵增援江西,捕殺太平天國干王洪仁玕及洪秀全之子福瑱,賜號「業鏗額巴圖魯」,封雲騎尉世職。官歷雲南、貴州按察使至記名布政使。同治六年(1867)率湘軍赴貴州鎮苗民起義,擒殺張秀眉、楊大六等,晉騎都尉世職。後稱病家居,光緒十五年卒。
其他席姓名人有南宋官吏席益;明官吏席上珍、席篆、席春;清文學家席鈺,詩人席筠、席紹芬、席慧文等。近當代席姓名人有土壤學家席承藩,自動控制專家席裕庚,中醫學家席梁丞,黨史專家席宣,評劇演員席寶昆,作家席絹,硬筆書法家席殊等。

② 百家姓席的來歷

一 姓氏源流 席姓的來源有二: 1 席師的後代。根據《萬姓宗譜》的記載,堯為部落首領的時候,遇到一個自稱為席氏的老翁,擊壤(古代一種投擲的游戲)而歌。堯聽了以後很佩服,於是拜他為師。席師就是席氏的始祖。 2 從籍姓改過來。春秋的時候,晉國有大夫籍談,因為他負責管理晉國的典籍,所以便以籍作為自己的姓氏。他的第十三代後人,是秦末項羽手下大將,叫做籍鑲,項羽名籍,籍鑲為了避項羽的諱,於是將籍改為席,他的後人也跟著改成了席姓。後來項羽戰敗自殺,籍氏不用改姓避諱了,於是有一部分恢復了族姓,有一部分卻沿襲了席姓,形成了席姓的一支。 二 遷徙分布 席氏的望族居住在定郡(今天的甘肅省故原)。 三 郡望堂號 【郡望】: 1 安定郡:西漢的時候設置此郡。相當於今天的甘肅省平涼地區以及寧夏西部地區。 【堂號】: 1 嘉會堂:宋朝時候的尚書司封郎席汝言是一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彥博、傅弼、司馬旦、司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別形成了耆英會、令甲會、真率會。朋友很多。四 歷史名人 1 席豫:字建侯。唐朝時期襄陽人,後來遷徙到河南。科舉中中了進士,作了功員外郎,後來做了鄭州刺史。天寶年間擔任禮部尚書的職位,後來被封為襄陽縣子。席豫清心寡慾,作官的時候不為貴權所改變自己的原則。性格謹慎善良。皇帝在元閣吟詩,大臣們都來附和,皇帝因為席豫的詩對的最為工整,所以把他稱為詩人冕冠。在他逝世以後,給他的謚號為文。 2 席寶田:清朝時期湖南東安人。咸豐年間在家鄉舉辦團練,想以此對付太平軍。咸豐九年的時候在湖南與石達開的部隊作戰,解除了清軍的寶慶之圍,被擢升為知府 。次年,奉湖南巡撫駝秉章的命令,招募了幾千人,命名為精毅應,很快在桂陽等地阻擊廣東的天地會軍。同治三年湘軍攻佔天京以後,他率領軍隊在江西石城楊家牌擊敗太平軍余部,俘虜了天王洪天貴福和干王洪仁軒等。同治六年,他又率領湘軍進入貴州進攻苗民軍。同治八年在黃飄戰役中被擊敗。同治九年,他的部將佔領苗民軍的根據地台拱,十年又攻佔了凱里。他率領了五年軍隊,平定了方圓千餘里的苗疆。被升遷為布政使,贈太子少保。 3 席綬:字資生,又字季武。湖南東安人。居住在長沙,與黃克強、宋教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們的影響下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宣統二年為資政院議員。後來與孫洪伊一起創辦了《國民公報》。武昌起義以後,被推舉為衡水保安總會會長,並在湖南組織《天民報》館。民國元年同盟會湘支部成立,他擔任副支部長。第二年任眾議院議員。民國五年第一次恢復國會的時候仍然擔任眾議院議員,次年任護法國會眾議院議員。民國11年第二次恢復國會時再次擔任眾議院議員。1943年因病去世,終年57歲。

③ 您知道席文卿的歷史嗎

清代女畫家席文卿,字淡如,吳縣人。吳江徐堉之簉室,擅人物、花卉,又畫虎百幀,雄健不類閨閣筆

④ 席姓歷史來源

席姓
歷史來源
「席」源出:
1、席師的後代。根據《萬姓宗譜》的記載,堯為部落首領的時候,遇到一個自稱為席氏的老翁,擊壤(古代一種投擲的游戲)而歌。堯聽了以後很佩服,於是拜他為師。席師就是席氏的始祖。
2、從籍姓改過來。春秋的時候,晉國有大夫籍談,因為他負責管理晉國的典籍,所以便以籍作為自己的姓氏。他的第十三代後人,是秦末項羽的後代,叫做籍鑲,項羽名籍,籍鑲為了避項羽的諱,於是將籍改為席,他的後人也跟著改成了席姓。後來項羽戰敗自殺,籍氏不用改姓避諱了,於是有一部分恢復了族姓,有一部分卻沿襲了席姓,形成了席姓的一支。

遷徙分布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一首著名的「擊壤歌」,對於每一個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琅琅上口。「擊壤歌」與另一首「康衢謠」,是我國最為古老的兩首詩歌,「擊壤歌」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是上古帝堯統治天下的時候,襄陵(今河南省睢縣)地方一位播種耕稼的老人所作,這位老人時常在耕作之餘「擊壤而歌」,逐漸傳到帝堯的耳中,對於歌中所表達的意思極表嘉許,曉得這位老人姓席,就尊稱他為「席老師」,於是,「席老師」,3個字自此千秋垂為不朽。 帝堯時代的這位席老師,名字雖然未聞, 但卻為我國席姓的古老,提供了最具體的證據。《萬姓統譜》上所記載的:「唐堯時,擊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堯尊為老師」,正是這個意思。如此看來,目前以席為姓的中國人雖然不算很多,但他們的歷史至少也在4300年以上,是我國最老資格的姓氏之一。 4000多年以前,現在的河南睢縣地方就已經有了姓席的人,到了大約2000年前的楚漢之爭時,原來為晉國之地的山西省一帶,又出現了另一支新興的席氏,那就是籍氏的改姓為席。 這一支席氏的出現經過,詳載於《姓苑》和《姓纂》等書。《姓苑》首先指出:「晉大夫籍談元祖伯靨,司晉典籍,因為籍氏」;然後《姓纂》又接著指出:「本姓籍,晉大夫 籍談之後也,談十三代孫,避項羽名改席氏,初徙關東豪族,席氏徙安定, 臨涇。」 源自上古席老師的席氏,是發源於河南;分自春秋時代晉國籍氏的席氏,則是發源於山西,再參照《姓纂》上「望出安定,臨涇」的記載,唐代以前的安定和臨涇兩地都是在今甘肅省境內;到了南北朝之時,席氏又在今湖北省的襄陽盛極一時,則可知早期的席氏,應該是活躍於我國北方的一個姓氏。

唐明皇的天寶年間,詩壇上的燦爛絢麗,為歷代之最,這時,在整個朝廷的濟濟多士之中,有一位被皇帝御口稱贊為「詩人冠冕」的席豫,也是襄陽席家發揚門風的傑出子弟。據說,有一次唐明皇親登朝元閣賦詩,君臣屬和,經過皇帝的親自評選,認為席豫的詩作得最好,所以得到了「詩中冠冕」的無比榮譽。 300多年前的明代末年,一向活躍於中原地區的席氏,已經在南方各地出現了蹤跡,崇禎末年的席上珍,便是當時的雲南省姚安人。

⑤ 歷史上有叫席清林的嗎

歷史上沒有叫席清林的名人。歷史上席姓名人有以下幾個:
席師
傳說上古帝王唐堯帝時,有老翁席氏作擊壤歌,堯帝對他十分尊敬,封他為「席師」。他的子孫後代就以「席師」中的「席」為姓。

席豫
字建侯。詩人,唐朝時期襄陽人,後來遷徙到河南。科舉中中了進士,作了功員外郎,後來做了鄭州刺史。天寶年間擔任禮部尚書的職位,後來被封為襄陽縣子。席豫清心寡慾,作官的時候不為貴權所改變自己的原則。性格謹慎善良。皇帝在元閣吟詩,大臣們都來附和,皇帝因為席豫的詩對的最為工整,所以把他稱為詩人冕冠。在他逝世以後,給他的謚號為文。

席旦
字晉仲,詩人,宋朝河南人,七歲能作詩,元豐年間中進士,他曾上書談論當時時局,並對戰守提出實際可行計劃,神宗看了以後,認為切中時弊,採納了他的意見,從此一帆風順,官做到吏部侍郎,顯謨閣直學士,曾先後兩度任成都知府,頗有政聲,加升述古殿大學士。 席旦:字晉仲,宋朝河南人,七歲能作詩,元豐年間中進士,他曾上書談論當時時局,並對戰守提出實際可行計劃,神宗看了以後,認為切中時弊,採納了他的意見,從此一帆風順,官做到吏部侍郎,顯謨閣直學士,曾先後兩度任成都知府,頗有政聲,加升述古殿大學士。

席書
席書(1461—1527),字文同,號元山。明代四川省遂寧縣吉祥席家溝(今屬蓬溪縣)人。[2] 明弘治元年三年(1490)中進士。弘治五年(1492),任山東郯縣知縣。郯縣地廣人稀,旱澇不斷,民多困苦。席書到任後,安撫百姓,開發農田,大興水利,興教化,辦學校,育人才,數年後成效顯著。郯地人民以「前有席(書),後有唐」諺語贊揚席書,並為其立祠樹碑紀念。弘治十六年(1503),雲南發生嚴重地震,朝廷命侍郎樊瑩視察,瑩視察後上表請罷免雲南監司以下官員三百餘人。席書此時已移戶部,進員外郎,他對樊瑩所奏特持異議,上書申說弊政當除,責在朝廷,不在雲南地方官吏。災異的警報從雲南傳來,想以遠方外吏承擔責任,不揭發皇親國戚大臣,這是舍本而治末。席書乃請孝宗革除弊政。席書所奏雖未得孝宗採用,但可看出他的真知灼見。武宗繼位後,席書任貴州提學副使。此時,王守仁因得罪宦官劉瑾,被謫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獠少數民族雜居,文化不發達。席書延請王守仁施教。守仁因俗化異,士人甚喜,始知教育之重要。寧王朱宸壕反叛,席書時任福建左布政使,急募兵二萬討伐,兵至而亂平。不久,席書任都察院右副都尉使,巡撫湖廣。他察知宦官李鎮、張璁借進貢及御鹽名斂財十餘萬兩白銀,乃上表揭發李、張二人之罪,受到兵部尚書伍文定等的贊譽。嘉靖元年(1522),席書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時值長江南北大飢,他奉旨賑濟,令州縣十里設一廠,煮粥施捨以救。嘉靖三年(1524),席書任禮部尚書,上表獻新政十二事,嘉靖帝一一照準,令詔天下執行。此時,大同軍變,巡撫張文錦被殺,總兵江桓印信被毀,從獄中放出原大同軍統帥朱振代替江桓任。嘉靖同意任命朱振,並宣諭禮部鑄制新印。席書堅持不可,認為大同軍隊不順從朝廷,應興師問罪,不宜鑄新印以滋長其罪行。由此,席書乃與當政者相忤。他力薦楊一清、王守仁入閣,且進奏說:「今諸大臣皆中材,不足與他們共謀天下大事;定亂濟時,非守仁不可」。嘉靖當時未採納,但以後,王守仁、楊一清皆為朝中重臣。嘉靖四年(1525),光祿寺丞何淵請建世室,祀武宗於太廟,嘉靖命禮官集議。席書三次上表切諫。五年秋,章聖皇太後(嘉靖之母)將謁世廟,席書又上表進言。受嘉靖賞識重用,倚為親臣,加太子太保,不久進少保。但因疾不能視事,屢次上表請求休養,並推舉羅欽順代自己,嘉靖總是慰留不允。嘉靖六年(1527)二月,席書病情加重,乞休益力,嘉靖帝詔加武英殿大學士,賜第京師,支俸如故。但剛剛聽到詔令,席書就病重而逝,終年66歲。贈太傅,謚文襄。祀賢祠。《明史》卷197有《席書傳》。著作有《漕船志》、《春秋論》、《大禮集議》、《救荒策文集》、《為陸象山鳴冤錄》、《元山文集》等。席書是中華席姓中唯一一位擔任過宰相職務的人,其家族系人才輩出,其弟席春,字仁同,號虛山,進士,任吏部侍郎;弟席彖,字材同,號梅山,進士,任司諫,皆以進士為明名臣,世稱「三鳳」,並以為里名。孫席上珍,亦進士。故有「兄弟進士」、「祖孫進士」之稱。 文史專家胡傳淮編著的《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一書,對席書及其家族有全面介紹。
席上珍
雲南省姚安人,崇禎中,舉於鄉。磊落尚節義,聞孫可望、李定國等入雲南,與姚州知州何思、大姚舉人金世鼎據姚安城拒守。可望遣張虎攻陷之,世鼎自殺,上珍、思被執至昆明。可望呵之,上珍厲聲曰:「我大明忠臣,肯為若屈耶!」可望怒,命引出斬之,大罵不絕,遂磔於市。思亦不屈死。

席寶田
清朝時期湖南東安人。咸豐年間在家鄉舉辦團練,想以此對付太平軍。咸豐九年的時候在湖南與石達開的部隊作戰,解除了清軍的寶慶之圍,被擢升為知府 。次年,奉湖南巡撫駝秉章的命令,招募了幾千人,命名為精毅應,很快在桂陽等地阻擊廣東的天地會軍。同治三年湘軍攻佔天京以後,他率領軍隊在江西石城楊家牌擊敗太平軍余部,俘虜了天王洪天貴福和干王洪仁軒等。同治六年,他又率領湘軍進入貴州進攻苗民軍。同治八年在黃飄戰役中被擊敗。同治九年,他的部將佔領苗民軍的根據地台拱,十年又攻佔了凱里。他率領了五年軍隊,平定了方圓千餘里的苗疆。被升遷為布政使,贈太子少保。

席佩蘭
清朝女詩人,名蕊珠,字月襟、韻芬、道華、浣雲。因善畫蘭,自號佩蘭。清代詩人孫原湘妻。早歲工詩,為著名詩人袁枚女弟子中詩才最傑出者。詩清新秀雋,富於想像。袁枚稱其詩「字字出於性靈,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機清妙,音節琮琤」。著有《長真閣詩稿》、《傍杏樓調琴草》等。

⑥ 席氏家族起源於哪裡

源自上古席老師的席氏,是發源於河南;分自春秋時代晉國籍氏的席氏,則是發源於山西

席姓起源
「席」源出: 避諱改姓。 據《廣韻》所載,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其先世代管理晉國典籍,故以籍為氏。 至秦漢之際,籍氏後人為避楚霸王項羽(名籍)的名諱,改為音近的「席」氏。 家族名人席豫 字建侯,唐代襄陽人,進士出身,清直無欲,不為權貴所撼。唐玄宗曾登朝元閣賦詩。群臣中帝以豫詩最佳,稱詩人冠冕。天寶年間(公元742-755年)官至禮部尚書。
地望分布
甘肅平涼。 席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席姓起源很古,傳說上古帝王唐堯帝時,有老翁席氏作擊壤歌,堯帝對他十分尊敬,封他為「席師」。他的子孫後代就以「席師」中的「席」為姓。戰國時期,晉國有一個大夫叫「伯」,是掌管晉國典籍的,他的子孫後代以官名中的「籍」為姓,後來為了避西楚霸王項籍之諱,項籍部下姓籍的人改姓席。項羽敗於劉邦後,有一些人把「席」姓改回「籍」姓,但是,有一些人就沒有改動,延續至今。席姓後來在安定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安定望。
席姓歷史
席姓是中國最老資格的姓氏之一,至少有4200以上的歷史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一首著名的「擊壤歌」,對於每一個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琅琅上口。 大家都知道,「擊壤歌」與另一首「康衢謠」,是我國最為古老的兩首詩歌,「擊壤歌」根據《史記五帝本紀》的記載,是上古帝堯統治天下的時候,襄陵(今河南省睢縣)地方一位播種耕稼的老人所作,這位老人時常在耕作之餘「擊壤而歌」,逐漸傳到帝堯的耳中, 對於歌中所表達的意思極表嘉許,曉得這位老人姓席,就尊稱他為「席老師」,於是, 「席老師」,3個字自此千秋垂為不朽。帝堯時代的這位席老師,名字雖然未聞, 但卻為我國席姓的古老,提供了最具體的證據。《萬姓統譜》上所記載的:「唐堯時,擊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堯尊為老師」,正是這個意思。如此看來,目前以席為姓的中國人雖然不算頂多,但他們的歷史至少也在4300年以上,是我國最老資格的姓氏之一。 4000多年以前,現在的河南睢縣地方就已經有了姓席的人,到了大約2000年前的楚漢之爭時,原來為晉國之地的山西省一帶,又出現了另一支新興的席氏,那就是籍氏的改姓為席。 關於這一支席氏的出現經過,詳載於《姓苑》和《姓纂》等書。《姓苑》首先指出:「晉大夫籍談元祖伯靨,司晉典籍,因為籍氏」;然後《姓纂》又接著指出:「本姓籍,晉大夫 籍談之後也,談十三代孫,避項羽名改席氏,初徙關東豪族,席氏徙安定, 臨涇。」源自上古席老師的席氏,是發源於河南;分自春秋時代晉國籍氏的席氏,則是發源於山西,再參照《姓纂》上「望出安定,臨涇」的記載,唐代以前的安定和臨涇兩地都是在今甘肅省境內;到了南北朝之時,席氏又在今湖北省的襄陽盛極一時,則可知早期的席氏,應該是活躍於我國北方的一個姓氏。 唐明皇的天寶年間,詩壇上的燦爛絢麗,為歷代之最,這時,在整個朝廷的濟濟多士之中,有一位被皇帝御口稱贊為「詩人冠冕」的席豫,也是襄陽席家發揚門風的傑出子弟。據說,有一次唐明皇親登朝元閣賦詩,君臣屬和,經過皇帝的親自評選,認為席豫的詩作得最好,所以得到了「詩中冠冕」的無比榮譽。300多年前的明代末年,一向活躍於中原地區的席氏,已經在南方各地出現了蹤跡,崇禎末年的席上珍,便是當時的雲南姚安人。
席姓人物
席旦:字晉仲,宋朝河南人,七歲能作詩,元豐年間中進士,他曾上書談論當時時局,並對戰守提出實際可行計劃,神宗看了以後,認為切中時弊,採納了他的意見,從此一帆風順,官做到吏部侍郎,顯謨閣直學士,曾先後兩度任成都知府,頗有政聲,加升述古殿大學士。 席舒民:(公元1913~1970年),湖北大悟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席會凱:(公元1943~今),浙江江山人。著名內科醫學專家。 席慕容: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後隨家定居台灣。 席絹:台灣言情小說作家

⑦ 從古到今姓席的名人

歷史上部分姓席的名人
席談
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其先世代管理晉國典籍,故以籍為氏。至秦漢之際,籍氏後人為避楚霸王項羽(名籍)的名諱,改為音近的「席」氏。
席豫
字建侯。詩人,唐朝時期襄陽人,後來遷徙到河南。科舉中中了進士,作了功員外郎,後來做了鄭州刺史。天寶年間擔任禮部尚書的職位,後來被封為襄陽縣子。席豫清心寡慾,作官的時候不為貴權所改變自己的原則。性格謹慎善良。皇帝在元閣吟詩,大臣們都來附和,皇帝因為席豫的詩對的最為工整,所以把他稱為詩人冕冠。在他逝世以後,給他的謚號為文。
席旦
字晉仲,詩人,宋朝河南人,七歲能作詩,元豐年間中進士,他曾上書談論當時時局,並對戰守提出實際可行計劃,神宗看了以後,認為切中時弊,採納了他的意見,從此一帆風順,官做到吏部侍郎,顯謨閣直學士,曾先後兩度任成都知府,頗有政聲,加升述古殿大學士。
席上珍
雲南省姚安人,崇禎中,舉於鄉。磊落尚節義,聞孫可望、李定國等入雲南,與姚州知州何思、大姚舉人金世鼎據姚安城拒守。可望遣張虎攻陷之,世鼎自殺,上珍、思被執至昆明。可望呵之,上珍厲聲曰:「我大明忠臣,肯為若屈耶!」可望怒,命引出斬之,大罵不絕,遂磔於市。思亦不屈死。
席寶田:
清朝時期湖南東安人。咸豐年間在家鄉舉辦團練,想以此對付太平軍。咸豐九年的時候在湖南與石達開的部隊作戰,解除了清軍的寶慶之圍,被擢升為知府。次年,奉湖南巡撫駝秉章的命令,招募了幾千人,命名為精毅應,很快在桂陽等地阻擊廣東的天地會軍。同治三年湘軍攻佔天京以後,他率領軍隊在江西石城楊家牌擊敗太平軍余部,俘虜了天王洪天貴福和干王洪仁軒等。同治六年,他又率領湘軍進入貴州進攻苗民軍。同治八年在黃飄戰役中被擊敗。同治九年,他的部將佔領苗民軍的根據地台拱,十年又攻佔了凱里。他率領了五年軍隊,平定了方圓千餘里的苗疆。被升遷為布政使,贈太子少保。
席佩蘭:
清朝女詩人,名蕊珠,字月襟、韻芬、道華、浣雲。因善畫蘭,自號佩蘭。清代詩人孫原湘妻。早歲工詩,為著名詩人袁枚女弟子中詩才最傑出者。詩清新秀雋,富於想像。袁枚稱其詩「字字出於性靈,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機清妙,音節琮琤」。著有《長真閣詩稿》、《傍杏樓調琴草》等。
席慕蓉,
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一位來察哈爾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後隨家落居台灣。她於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詩集《七里香》,在台灣颳起一陣旋風,其銷售成績也十分驚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長的痕跡》,表現她另一種創作的形式,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
席綬:
字資生,又字季武。湖南東安人。居住在長沙,與黃克強、宋教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們的影響下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宣統二年為資政院議員。後來與孫洪伊一起創辦了《國民公報》。武昌起義以後,被推舉為衡水保安總會會長,並在湖南組織《天民報》館。民國元年同盟會湘支部成立,他擔任副支部長。第二年任眾議院議員。民國五年第一次恢復國會的時候仍然擔任眾議院議員,次年任護法國會眾議院議員。民國11年第二次恢復國會時再次擔任眾議院議員。1943年因病去世,終年57歲。
姓席的女明星
席絹、席曼寧、席賽蘭、席雪晴、席芳婧等等。
姓席的男明星
席偉、席德昌、席與立、席志傑、席寶昆、席語謙等等

⑧ 姓籍的古代出過那些名人

姓籍的古代出過那些名人

歷史名人

籍 淡
春秋晉國大夫(見下附錄《數典忘祖》)。

籍 孺
西漢時大臣,籍孺和閎孺,本來都沒有什麼才能,只是以婉佞貴幸,公卿皆因關說。二人的際遇很受人羨慕,以至惠帝之時,為能獲得皇帝的垂青,侍中等官在穿帶打扮上都向著他倆看齊,帽子上插著羽毛,臉上塗著脂粉。

籍馨芳
明朝著名孝子。他父親去世後,他悲痛萬分,便住在墓邊,守孝三年。

籍福
(生卒年待考),河北永年人。著名西漢時期權貴門客。籍福先後做過竇嬰、田蚡的門客,是個有一些辯才的人。開始竇嬰因為栗姬兒子劉榮被廢了太子而推病不朝,隱居湖畔,勸說他出山的就是籍福。後來田蚡當了丞相得勢後,籍福又到了田蚡家,並幫助田蚡到竇嬰家要田,被灌夫痛罵為「勢力小人」而趕出門。
近現代名人

籍忠寅
(1879~?),民國時有雲南財政廳長、眾議院議員。
紀登奎:(1923年3月~1988年7月13日),原名籍登奎,山西武鄉人。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

籍志光
(1937~),河南滎陽人。發電工程專家。


一、籍姓起源
籍氏的得姓,是由於他們的祖先是春秋時代為晉大夫伯厴,司晉之典籍,以官為氏,籍亦作藉。籍氏家族,當時世代都是晉國的大夫,地位崇高,不過,到了「三家分晉」,揭開戰國之幕時,這個家族遠離山西老家,播遷到當時的宋國,也就是現在河南省的商丘縣至江蘇省銅山縣以西的一帶地方,繼續繁衍滋長,最後在河北省的永平縣(古為廣平郡)成了當時的名門望族。籍氏家族的人要尋根,可到商丘和永平。
還有一種說法:籍姓以地名為氏,春秋時,衛國有籍圃、齊國有籍丘,住在那裡的人以籍為氏。郡望:廣平郡(今河北南部永年一帶)。
二、籍姓演變分支
1、分支為席姓。
晉大夫伯厴有孫曰籍談,為春秋時期晉國著名大夫。他的第十三代後人,為籍鑲,是項羽軍中大將,由於項羽名籍,籍鑲為了避項羽(名籍)的諱,於是將籍改為席,他的後人也跟著改成了席姓。後來項羽戰敗自殺,籍氏不用改姓避諱了,於是有一部分恢復了族姓,有一部分卻沿襲了席姓,形成了席姓的一支。現今席氏基本都由此繁衍而來。
2、譚姓有一支是由籍姓而來,籍談的後人有一部分,在西漢為了避項羽(名籍)之諱而改為譚姓。

⑨ 席家家譜在什麼地方找

起源主要有三:①席師後代。根據《萬姓宗譜》記載,堯為部落首領時,遇席氏老翁擊壤而歌,堯聽後很佩服,乃拜其為師。②籍姓所改。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因負責管理晉國典籍,以籍為姓。第十三世後人名籍鑲,為避項羽諱改為席。項羽戰敗自殺,有的恢復籍姓,有的沿襲席姓。③出自他族。清滿洲正黃旗中有席姓;土族席納氏,漢姓為席;今滿、回、苗、水、彝、土家、蒙古等民族中均有席姓。
始祖:席師。 遷徙: 據有關資料所載,堯之席師當為今河南睢縣一帶人,是故席姓當發源於今河南省,可惜此支席姓世系無傳,令人難知其詳。而由籍姓改來的席姓,在後世昌盛為安定郡望,後來散居全國各地的席姓亦多由此分衍而出,所以本文重點論述該支派。籍姓改席姓後不久,項羽即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席姓一部分恢復原姓,其餘沿襲未改。劉邦建漢後,採納婁敬之建議,曾遷六國貴族後裔和關東豪族於關中,置於中央政府監視之下,大約有二十萬之眾。作為關東豪族之一的席姓被強遷到安定(今寧夏固原)、臨涇(今甘肅鎮原)兩地。這樣,席姓人就離開了他們曾長期繁衍的三晉大地。「黃河百害,惟富一套」,席姓人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生活,人勤地肥,使他們繁衍得十分興盛。東漢初有光祿勛席廣,此後有司馬席封,此為較早見諸史冊之席姓人。此際席姓因為仕宦等原因進入河南、陝西等省。魏晉南北朝時,中原板盪,戰火連天,而安定、臨涇之席姓遠離是非之地,繁衍得依舊興盛,昌盛為席姓安定郡望,歷隋唐而依舊,故後世席姓有以安定為其郡望堂號的,如北魏大臣、安定人席法友隨祖父南遷洛陽後,為懷念故鄉,即以安定為其堂號。南北朝時有安定之席姓隨中原士族南下風潮而遷入江蘇、安徽、四川、湖北等南方省份,也有因為其他原因進入山西、河北等北方省份者。安定臨涇人席闡文曾任職南朝梁,後晉爵湘西侯,子孫遂留居今湖南省。隋唐時,席姓依舊以河南、陝西、甘肅、寧夏等北方省份為主要聚居地,甚至有從南方迴流北方者,如席豫由湖北襄樊徙居河南。宋靖康之恥後,席姓南遷者始漸多起來,今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均有席姓人入遷。元代以後,今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也有席姓入遷。明初,山西席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山東等地。清以後,席姓有遷台灣和東南亞之地者。如今,席姓在全國分布很廣,尤以河南、陝西等省多此姓。目前席姓人口列全國第一百六十九位。 郡望: 安定郡西漢置郡。相當於今甘肅平涼地區以及寧夏西部地區。 堂號: 嘉會堂宋朝時候的尚書司封郎席汝言是一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彥博、傅弼、司馬旦、司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別形成了耆英會、同甲會、真率會。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安定。②自立堂號:三會、耆英、知素等。 字輩: 某支席氏字輩:正大光明,守定安國。家傳萬代,永興旺盛。
蘇州席氏字輩:玉廣長風(山)步(素),裕(舉)德與時行。
重慶席氏字輩:珍財仕國有,大臣永朝宗,世代顯榮華,富貴定乾坤,文清武正順,光明啟賢映。 名人: 席固(504-564),北周臣。字子堅。祖籍安定(今甘肅涇川北),後遷居襄陽(今湖北襄樊)。梁大同(535-546年)中,為齊興(治所在今湖北鍾祥北)郡守。梁元帝蕭繹繼位江陵(今湖北江陵)時,任興州(治所在今陝西略陽)刺史、初擁眾自守,以觀時變;後於西魏大統十六年(550,一說大統十五年)以地歸西魏宇文泰,累官至昌、歸、憲三州諸軍事、昌州(治所在今湖北棗陽)刺史。
席豫(680-748),唐詩人。字建侯,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後徙居河南。唐中宗時,舉手筆俊拔科,任襄邑尉。又舉賢良方正異等,為陽翟尉。開元初,升任監察御史,累遷考功員外郎,善於選拔人才,為時所稱,升任中書舍人。與韓休、孫逖等相次掌制誥,皆有能名。後出任鄭州刺史。韓休輔政,召為吏部侍郎,任職六年,所拔寒士多至台閣,時人尊為「席公」。官至禮部尚書,封襄陽縣子。玄宗曾登朝元閣賦詩,群臣奉和,玄宗以豫詩最工,下詔褒美。天寶七載(748)卒,年六十九。
席旦,宋臣。字晉仲,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元豐進士,為齊州司法參軍。徽宗朝,擢右正言,遷右司諫,擢中書舍人、給事中。以顯謨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坐事黜知滁州。累官知成都府。治政尚平和,不邀邊功。年六十二卒於長安,贈太中大夫。
席鑒,明藏書家、刻書家。字玉照,號茱萸山人。江蘇常熟人。有藏書樓「掃葉山房」。因與本地刻書家葉氏刻書爭利,故稱「掃葉」。所刻書籍以《十七史》、《四朝別史》、《東都事略》、《南宋書》、《百家唐詩》、《元詩選癸集》等較著名。
席書(1461-1527),明臣。字文同,四川遂寧人。弘治進士。累遷禮部尚書善揣帝意,眷顧隆異,輔臣莫望。《明史》載其「遇事敢為,性有偏愎」,「恣行私意,為時論所斥」。終官武英殿大學士。有《大禮集議》。
席佩蘭(約1789年前後在世),清詩人。名蕊珠,字月襟,又字韻芬等,因善畫竹,自號佩蘭。昭文(今江蘇常熟)人。自幼聰穎過人,文思敏捷,能詩。嫁給同郡人進士孫原湘,風雅伉儷,志趣相投,閨中唱和,幾日夜相繼。後受業於袁枚,深得賞識,並引為知己。有《長真閣詩集》、《傍杏樓調琴草》傳於世。
席寶田(1829-1889),清末湘軍將領。湖南東安(位邵陽南)人。字研薌。湖南東安人。諸生。咸豐中辦團練,隨劉長佑部與太平軍作戰,後率湘軍精毅營。同治年間率兵增援江西,捕殺太平天國干王洪仁玕及洪秀全之子福瑱,賜號「業鏗額巴圖魯」,封雲騎尉世職。官歷雲南、貴州按察使至記名布政使。同治六年(1867)率湘軍赴貴州鎮苗民起義,擒殺張秀眉、楊大六等,晉騎都尉世職。後稱病家居,光緒十五年卒。
其他席姓名人有南宋官吏席益;明官吏席上珍、席篆、席春;清文學家席鈺,詩人席筠、席紹芬、席慧文等。近當代席姓名人有土壤學家席承藩,自動控制專家席裕庚,中醫學家席梁丞,黨史專家席宣,評劇演員席寶昆,作家席絹,硬筆書法家席殊等。

閱讀全文

與席氏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