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趙白石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那年花開月正圓》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回述了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答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也揭開了一段塵封的往事。劇中由任重扮演的涇陽縣令趙白石,在劇中作為一個正直愛民的父母官,展現了一縣之長的耿直與胸懷。
⑵ 趙白石歷史原型人物是誰
趙白石,正直愛來民的涇陽縣令,自電視劇《那年花開》中人物。
⑶ 趙白石是哪部影視劇中的角色
趙白石,「憂國憂民、凈白如石」的正直愛民的涇陽縣令,電視劇《那年回花開月正圓》中人答物。
⑷ 趙白石的歷史人物是誰
正直愛復民的涇陽縣令。因平制定壽春幫韓三春等人有功,升任陝西巡撫,後因維護周瑩機器織布局的利益得罪當權派,被罷官賦閑。後為救已判斬監侯的周瑩,冒死挾持杜明禮進入王爺府中,向王爺當面獻上吳府准備的銀票和機器織布局契約,王爺當場要求趙白石加入自己的陣營,為自己辦差,趙白石不得以答應其要求。
⑸ 那年花開月正圓趙白石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趙白石歷史原型是誰
據說,經過翻查史料,筆者發現,電視劇中作為涇陽縣令的趙白石,應該算是一位虛構的人物,綜合了很多人的故事。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支撐,也是在史料中可以證實與周瑩有關聯的是兩度擔任涇陽縣縣令的塗官俊。
⑹ 如何評價趙白石在劇中的表現
趙白石復這個角色顯然已經是《那年花開制月正圓》這部劇的一個追劇的動力,他的人格魅力和人物設定為這部劇吸引了很多的粉絲。趙大人的身材,長相,以及一系列的外貌神態動作的刻畫都十分的傳神,面對感情時的深情,無奈還有克制,都十分的可憐還有討喜。非常的吸引人。
⑺ 歷史上有趙白石嗎原型是誰 正派趙白石為周
歷史上沒有趙白來石這源個人,電視劇中趙白石的原型應該是塗官俊。
在《清史稿·循吏傳》傳中記載有一位名叫塗官俊的清官。他光緒二年中進士,此後歷任富平、涇陽、長安等地知縣,曾兩任涇陽縣令,在涇陽為官期間,塗官俊政績十分突出,光緒二十年死於涇陽任上。
據東鄉當地傳說,光緒十五年塗官俊調任涇陽知縣,在涇陽為官時他幫助安吳寡婦周瑩打贏了收養繼子吳懷先的官司,周瑩在塗官俊死後為他建立了塗公祠。這則江西東鄉地區流傳的傳說與史料和涇陽當地傳說較為吻合,內容比較為可信。
⑻ 那年花開月正圓:歷史上趙白石的原型是誰
最近熱映中的電視連續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有個頗為神奇的縣令叫趙白石,他武功高強,為了偵破案件,出入吳家東院都是越牆而入,後來從土匪手中救出了吳家小姐,並且帶兵剿滅了「三壽幫」股匪。他曾經升任西安知府,但是由於同情吳家,幫助吳家翻案而得罪貝勒爺,被貶再任涇陽知縣。其實,趙白石這個人物是有原型的,他就是於1885年、1889年兩次出任涇陽縣知縣的塗官俊。
塗官俊(1838—1894),字少卿(一作邵卿)。清代循吏。江西省東鄉縣(治今江西省東鄉縣)人。光緒元年(1875)中舉人,次年登進士。後歷任富平、涇陽、長安、宜君等縣知縣,其中光緒十一年(1885)、十五年(1889)先後兩次出任涇陽縣(治今涇陽縣)知縣,政績特別顯著。
塗官俊初到涇陽縣後,看到縣中吏員、衙役和地方豪強相互勾結,狼狽為奸,便決意摧折猾吏蠹胥,嚴懲不法豪強。有個叫劉貴的胥吏,強占民女為妾;有個叫王仲蘭的吏員,一貫枉法唆訟;還有個叫竇懷珍的豪強,不只強占民女,還因小事砍斷了一個農民的雙腳。這些罪犯,以前的知縣都不敢懲治,即使打算懲治,也往往走漏風聲,抓不到人。塗官俊用密謀抓到他們,使之都受到了嚴懲。涇陽自回民起義後,戰亂不已,縣無寧日。署中積案,多達千餘。塗官俊一面緝捕盜賊,安定社會秩序,一面對積案逐一清理。一年時間,縣境大治。
塗官俊看到乾隆二年(1737)開鑿的龍洞渠業已淤塞,遂提議疏浚龍洞渠。眾人都認為工程巨大,難以實施,他力排眾議,慨然主持其事,從而使龍洞渠自梯子關以下水量增加三分之一。他又修復了清峪河和冶峪河河畔的廢渠,對二河渠水灌不到的地方,他都勸民鑿井,以井水灌田,先後新鑿水井500餘眼,解除了百姓的乾旱之憂。
涇陽縣一帶經商的人多,不少地方忽視了儲糧備荒。很多義倉有名無實。塗官俊認為儲糧備荒莫善於年出年收。他親自到各鄉勸諭百姓設立義倉,並自擬收放章程。百姓為其誠心所感,爭先恐後交納糧谷,全縣10鄉、40里的所有鄉倉、里倉,連同縣上的常平倉,儲糧總數達25000餘石。光緒十八九年(1892—1893),渭北遭遇大旱,他開倉放賑,使縣境數萬百姓免於飢荒。
塗官俊在任期間,很重視地方教育。光緒十六年(1890),他捐資創辦了瀛洲書院,又在全縣倡建義學44所。為了辦好學校,他聘請德高望重、品學兼優的學者擔任教師,並推選熱心地方教育的人士組成董事會,負責學校事宜。他為學生制訂考勤簿,由學生自己簽寫,月終送至縣署,親自檢查批閱。由於塗官俊重視教育,使涇陽風氣大變,讀書習文蔚成風氣。
《清史稿》以塗官俊為「循吏」,並為之立傳。傳謂其「凡有利於民者,為之無不力。」光緒二十年(1894),塗官俊以積勞成疾,在涇陽縣官捨去世,終年57歲。他病情加重時,還勉強起身治事,並捐獻俸銀千兩,用以撫恤孤苦貧寒的百姓。死後,涇陽士民感戴他的恩德,為建「塗公祠」,歲時祀之。
當然,電視連續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畢竟是文藝作品,自然有不少虛構的成分,比如趙白石相當出眾的武功,還有他為了破案而採取的許多非常規行為。但即使這樣,人們在趙白石身上還是能夠看到諸多塗官俊的影子。
⑼ 歷史上真的有趙白石這個人嗎
歷史上沒來有趙白石這個人,電視自劇中趙白石的原型應該是塗官俊。
在《清史稿·循吏傳》傳中記載有一位名叫塗官俊的清官。他光緒二年中進士,此後歷任富平、涇陽、長安等地知縣,曾兩任涇陽縣令,在涇陽為官期間,塗官俊政績十分突出,光緒二十年死於涇陽任上。
據東鄉當地傳說,光緒十五年塗官俊調任涇陽知縣,在涇陽為官時他幫助安吳寡婦周瑩打贏了收養繼子吳懷先的官司,周瑩在塗官俊死後為他建立了塗公祠。這則江西東鄉地區流傳的傳說與史料和涇陽當地傳說較為吻合,內容比較為可信。
⑽ 那年花開月正圓趙白石有歷史原型嗎
據悉復,任重飾演的趙白制石沒有歷史原型,是劇中活得最久的一個好人,但作為觀眾的我們都知道好人活不過三集。
在劇中,任重飾演的角色名叫趙白石。他原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卻在無形中被迫捲入了晚清政壇的爭斗,但他人如其名,凈白如石,堪稱官場的一股清流,一路堅持著自己所謂的公道。
由於這次詮釋的角色是絕對的正派清廉,任重因此在劇組得名「趙大人」,寓意他為官的剛正不阿,更突顯他強大的地位和氣場。